㈠ 台风知识
太阳直射的持续高温的太平洋的夏日,大面积的洋面上的水分大量蒸发。不断蒸发的水分将逐渐排斥空气中的其它气体成分,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这种高湿度的空气,正是台风的形成的先决条件!
当有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凝聚时,空气的压强会急剧下降,造成了相对于周围空间的大气负压,而这种负压就是形成台风的中心负压。这种负压一旦形成,周围的空气就会立刻进行补充。由于负压往往是从低温度的高空开始形成的,因而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眼!
因而,台风的成因来自于空气的负压,负压来自于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来自于太阳的夏日的连续直射所产生的高温!最终,太阳是导致台风产生的根本动因!
对上述的假说的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台风都是在海面上形成的,且是在太阳直射、持续炎热的夏日,并且,当台风逐步经海面登陆陆地的时候,会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而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台风经过的海面都是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逐次凝结的区域,而陆地上空的空气的湿度则相对要低的多,因而不能形成强的空气负压中心,也就只能成为陆地风暴而不能成为台风了。
尽管炎热干旱的地区有时也会出现小型的龙卷风,但大型的龙卷风都是出现在靠近海洋的广大地区。靠近太平洋海岸的美国,就是龙卷风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那里靠近海岸,夏季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变化的气候很容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进而形成局部的小规模的空气负压中心,导致龙卷风形成。即使相对干旱地区,夏季也会蒸发一定量的水分,也会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小的“龙卷风”。
总之,台风和龙卷风与一般的季风与平和风的形成机理不同,尽管他们都是由于太阳的原因造成的,但前者是较为局部的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的蒸发与凝聚有关的,而后者则是大范围的与空气气温有关的空气流动的自然气候现象。
如何预防台风的破坏
1.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2. 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
3. 市民应留意媒体播放、刊载的台风消息,并采取预防措施。
4. 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5. 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
6. 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
7.台风过后易生瘟疫应如何防范?
台风过后,各处布满污秽杂物,病菌容易繁殖,加以蚊蝇之传播
,所以容易有传染病流行,如痢疾、霍乱等。应注意在台风过后,立
刻整理环境、清除污物、喷洒消毒药品,发现有传染病立即迳往卫生
机关隔离医治,以防蔓延。
㈡ 台风多出现在什么季节
台发生在夏秋之间,最早发生在五月初,最迟发生在十一月。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
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当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消亡之后的残留云系可以给某地带来长时间强降雨。
台风的好处
其一,台风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㈢ 菲律宾突发台风,已致172人死亡,造成的损害有多严重
现在人祸是很多时候都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当自然界发生大的灾难时,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实在是没办法阻止,只能够默默的承受,尽力去抵抗。例如在2022年4月10号的时候,菲律宾那边就突然发生很大的台风,这个台风的级别是非常大的。台风在菲律宾登陆之后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已经造成菲律宾172人死亡了,还有110人失踪和8人受伤,损失非常严重。
这次的台风是在4月10号,从菲律宾中部的一个岛屿上登陆的,当时登陆的时候就给当地带来了强降雨,还有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到了11号的时候,台风的强度有在逐渐减弱,由热带风暴变成了热带低压。所以也希望菲律宾方面受灾害的人们能够尽快进行整顿,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㈣ 9月份的时候菲律宾是台风的季节吗
是的。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平均气温约27℃,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2000-3000毫米之间。群岛西部有旱季(11-次年4月)和雨季(5-10月)之分,东部海岸终年有雨,并以冬雨最多。南部地区也终年多雨,无明显旱、雨季之分。东部的太平洋面是台风发源地,每年6-11月多台风。
㈤ 菲律宾的台风
一般台风十月底结束.到次年的二月都是旺季.但是.菲律宾都属于台风带.之前我12月过就碰上了台风.不能出海
㈥ 菲律宾什么时候遭遇的台风海燕
北京时间11月7日晚间开始逐渐影响,8日凌晨登陆菲律宾,8日晚间离开菲律宾。
㈦ 菲律宾以东的热带低压加强为第17号台风,对我国天气将会造成什么影响
根据菲律宾国家气象局的消息,菲律宾以东地区出现了一个热带低压。这一气压加强为第17号台风,被称为兰妮。但是,台风的具体信息没有确认。它非常有可能变成为十七号台风狮子山。这个热带低压在几小时时间之内,已经登录几次。在菲律宾的南莱特省周围,第17号台风再次登陆,它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的45公里,瞬时风力达到每小时55公里。接下来,这一台风进入了菲律宾的中部区域,然后转向南海,未来,将影响到中国的南部地区。下面小编介绍一下这一台风天气对中国的影响。
三、台风威力不大
在中国区域内,狮子山台风虽然形成,但是气旋较小,这一台风只是经过中国区域。海南和广东等区域只是气旋经过,拥有一定的降雨量,但是,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注意高风险作业的工作,大家注意安全管理,注意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等。
㈧ “莫拉克”台风是在什么时候飞发生的
2009年8月2日,日本气象厅报告今年第十一热带低气压形成于菲律宾东边约1000公里(620英里)处。当天该热带低气压依然微弱,日本气象厅于当天稍晚的发布中降低了它的影响区域。然而,2日晚些时候日本气象厅报告它再形成热带低气压。8月3日,它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的负责范围,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部门命名热带低气压为Kiko。当天稍后迅速离开了他们负责范围。在日本气象厅命名为莫拉克之后,莫拉克升级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选定莫拉克的编号为09W。8月4日莫拉克折回并且再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负责范围。
·在8月5日20时30分,中央气象局开始发布台风警报,并将莫拉克升格为中度台风。
·在8月6日14时00分,已经形成台风眼,持续增强。
·8月7日于23时50分由台湾花莲县登陆,8月8日14时由桃园县出海。
·8月9日迫近中国的台风莫拉克,18时30分由马祖进入福建,移动速度稍为加快。随着莫拉克迫近,浙江同福建两省共疏散接近100万人,7万多艘船回港避风。浙江苍南县的降雨量超过 250毫米。
·在8月10日05时30分,中央气象局解除台风警报并在10分钟后发布豪雨特报。
·在8月11日凌晨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㈨ 今年到现在一共有几个台风,标明各个台风发生时间!急用!!!
奥麦斯:2010年第1号热带风暴“奥麦斯”于3月24日20时在距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约13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其后向北偏西方向移动,25日转向偏北方向移动,26日傍晚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于20时对其停止编号。
康森:“康森”7月12日上午在菲律宾生成,13日加强为台风,夜间在吕宋岛登陆,14日在南海减弱,15日夜间再次加强为台风,16日晚间登陆海南三亚,稍微加强后,17日晚间登陆越南北部沿海,18日再次减弱,早晨6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黄色预警,对其停止编号。
灿都:“灿都”7月19日生成,21日17时加强为台风,22日13时45分在广东吴川登陆,22日19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随后减弱为热带风暴,23日17时在广西西部减弱为热带低压,20时停止编号。
电母:第4号热带风暴“电母”于8月8日晚上在台湾以东洋面生成,9日13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1日06时20分前后在韩国南部沿海登陆。受东移冷空气影响,12日凌晨“电母”在日本海南部海域迅速减弱,中央气象台12日02时对其停止编号。
蒲公英:8月22日在南海中部海面的热带低压,23日上午加强为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蒲公英”,下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中心已于8月24日19时前后在越南北部义安省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25日早晨减弱为热带低压,25日05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