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宾文明程度较高的舞蹈艺术是什么
南部棉兰穆斯林舞蹈是菲律宾的文明程度较高的舞蹈艺术。伊斯兰教徒经常朝拜圣地麦加,始终保持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穆斯林舞蹈因之得到很好保存。菲律宾穆斯林舞蹈有“辛基尔”传统舞蹈,舞蹈表现王子寻妃的感人故事。“辛基尔”舞蹈由一位女舞者在“井”字形交叉的四根竹子中间,跳进跳出地表演,舞者双手还持扇子。舞蹈没有音乐伴奏,只有竹竿子敲打出来的音响节奏,舞者通过在竹竿子敲打中的动作表现传说故事。
2. 菲律宾舞蹈有哪些类型
菲律宾舞蹈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它的乐舞文化保持了原有的风貌。菲律宾舞蹈大致分4类:乡村舞蹈、北部山区舞蹈、南部棉兰穆斯林舞蹈和西班牙风格的舞蹈。
3. 菲律宾北部舞蹈有哪些风格
北部山区的舞蹈动作简单、朴素无华,模仿性动作比较多。在这些舞蹈中,女性含蓄庄严,男性威武强悍,男女动作差别明显,反映出艰苦生活带来的长期磨难。不同部落其舞蹈动作大同小异,表现出文化、宗教信仰的一致性,如卡林加和伊富高等民族有表现山区生活和节庆的宗教仪式舞蹈,这类宗教仪式舞蹈已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动作程式,如手臂向前上方举起,是典型的祈祷姿态;手掌向下表示对神的敬意;手掌朝上表示祈求平息鬼神的不满和怒气等。除宗教舞蹈外,还有丰富多彩的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舞蹈,其中爱情舞和婚礼舞都很受人们欢迎,这类舞蹈基本上采用男女对舞的形式,男子时而昂首阔步,时而晃动身体,围着女子舞动一块色彩鲜艳的彩色被毯,并高唱欢欣的爱情歌曲,很有风采和趣味性。此外,还有庆祝部落反抗殖民者和部落之间战争胜利的本格特·本迪安胜利舞,关于猎人头和竞赛、报复内容的博内托克战争舞,以及欢庆本民族婚礼的卡林加婚礼舞等。
吕宋北部山区原住民至今依然保留着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人们大多数信奉神教,习惯用歌舞向仰慕的神灵感恩祷告,祈福收获、婚丧诞辰,这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意大利历史学家安东尼奥·庇加费塔在他《环球旅行》一书中,对16世纪菲律宾原住民的舞蹈有过很具体的描述:大锣敲响了,两个女祭司手拿竹号走进场内,她们先向太阳鞠躬致意,口中念念有词,围着一头被困住的猪吹号跳舞,做着喝酒并把酒洒在猪胸口上的动作。然后用长矛向猪的胸口连续猛刺数次,她们用手沾上猪血,往观望者身上涂抹。庇加费塔所描述的舞蹈场景在菲律宾大部分地区已不多见,但在吕宋岛北部的部落居民中,还有与此相似的宗教舞蹈。几乎所有的菲律宾歌舞团体都把山区纯朴凝重的土风舞蹈作为晚会的节目。
北部山区舞蹈
4. 菲律宾外来舞蹈主要有什么风格
菲律宾的外来民族舞蹈主要为西班牙风格舞蹈。16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后,伴随着传教活动菲律宾出现了新的舞蹈,这些舞蹈从节奏到舞姿,都具有西班牙舞蹈开朗、泼辣的特点。可以看到一些直接来自西方,有着鲜明的西班牙特色的舞会舞,这种舞蹈的动作、队形排列都明显吸收了西方舞蹈的形式,尤其是西班牙传统舞蹈的语汇和表现手法,但它不如西方舞蹈热烈奔放,动作顿挫有力,相反,却受东方人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观点的影响,舞姿轻柔典雅、细腻温情。这类舞蹈带有基督教的色彩,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菲律宾传统舞蹈的西方舞蹈。起初,舞蹈表演者几乎都是修道士,他们采用当地的传统表演形式,在修道院内或广场上表演西班牙舞和欧洲的各种舞蹈,菲律宾当地有一部分人受其影响,开始模仿西班牙舞蹈,并把它与当地的传统舞蹈结合起来,从而使本土舞蹈失去了原始纯朴的野性,而带有了西班牙舞蹈的特色。表演者身着菲律宾化的西班牙服装,通常手持竹制响板。其主要舞蹈有:求爱舞、亚来舞、巴爱巴得马尼舞等。
1.菲律宾灯舞来自西班牙舞蹈,这种舞蹈随着四分之三拍的节奏变化活泼踏步和鼓掌,该舞蹈需要卓越的平衡技巧,以保持放在头部和每个手背上的三个油灯的稳定。
2.玛丽亚克拉拉舞
玛丽亚克拉拉舞反映了一部描写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菲律宾人情况的文学作品当中一个主要的女性角色的状况。她被描述为美德和高尚兼具的菲律宾女人。这种舞蹈采用了西班牙舞的优美道具和个性化的本地道具,如竹响板和亚洲扇子。女性穿着代表欧洲风格的玛丽亚克拉礼服,而男性则穿着菲律宾传统的由菠萝纤维制成的绣花长袖衬衫。
3.萨约萨邦可舞
该舞产生于巴拉望库约这个小岛屿,属于节日舞蹈,每逢圣奥古斯丁节,来自整个库约岛和附近小岛的人们就用传统的方式——游行、列队表演、小型演出等庆祝圣奥古斯丁节。库约人跳着这种具有强烈的旧库约种族特色和西班牙式步子的海岛舞蹈,迎来自己的节日。
4.潘托米那舞
这个舞蹈的意思是“鸽子舞”,是索索贡市每年10月的第三周的卡桑嘎呀汉节的亮点。参与者主要是成年人,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伴随着潘托米那歌曲的旋律起舞。潘托米那舞是一种求偶舞,模仿鸽子求爱的动作,然后通过男人试图讨好女人的舞蹈来表达。
5. 菲律宾代表舞蹈有哪些
这类舞蹈是菲律宾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菲律宾独立后整理加工的舞蹈。大多分布在菲律宾经济最发达的吕宋平原中部、米沙鄢群岛和沿海平原,由于被西班牙长期统治,西班牙的华尔兹、玛祖卡、雷塔等舞曲逐渐在这些地区广泛流传。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和发展,西班牙的舞蹈逐渐带上了菲律宾的民族色彩,菲律宾独立后,经过人们加工整理,这些舞蹈成为最具有代表性“乡村舞”。乡村舞的舞姿轻快、婀娜多姿,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久经苦难的菲律宾人民乐观、热情、豪爽的性格。它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得到广泛的推广普及,有国舞之称。这类舞蹈的模仿性强,节奏单一,动作简单,以脚部的地面动作为主,表演过程中只有一些情绪变化,或激烈或轻松。乡村舞蹈中着名的有:竹竿舞、班当果舞、鸭子舞、索毕利舞、捕虾舞、长凳舞等。20世纪以后,由于美国的入侵,西方的轻音乐和交际舞在此地区广为流行。
1.竹竿舞
竹竿舞在菲律宾被认为是全国性的民间舞蹈。表演时,一对舞者在两根竹竿之间跳跃,竹竿略高于地面,随着音乐节奏撞击在一起。起源于莱特省的竹竿舞实际上是模仿鸟在树间、草梗或闪避农民设的陷阱时的跳跃动作。舞者在表演时,动作相当优雅,且快速地在竹竿间跳跃。
2.鸭子舞
鸭子舞的起源有一个传说。传说一个名叫Kanang的年轻女子是北苏里高省最优秀的舞者,在一次洗礼接待会上,别人要她跳摇摆舞,她就开始在她的舞蹈中即兴模仿了一种鸭子摇摆行走和吸引同伴时溅水到背部的动作。由于其独特的步伐和迷人的表演,观众开始模仿她,由此,鸭子舞在菲律宾广为流传。
3.卡里诺萨舞
该舞被视为国舞,是菲律宾人的求爱舞,同时反映了菲律宾人友善、可爱及热情的性格。“卡里诺萨”是一个词语,描述的是一个亲切、友好、可爱的女人,这个舞蹈用调情的方式,通过扇子和手帕来协助舞者捉迷藏般的动作,舞蹈表演生动、有趣,让人沉醉在愉悦、活泼的气氛中。
乡村舞蹈
6. 菲律宾舞蹈大致分为几类
菲律宾舞蹈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它的乐舞文化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菲律宾舞蹈大致分4类:乡村舞蹈、北部山区舞蹈、南部棉兰穆斯林舞蹈和西班牙风格的舞蹈。
乡村舞蹈是土着人表演的舞蹈,未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类舞蹈模仿性强,节奏单一,动作简单,舞蹈只有一些情绪变化,或激烈,或轻松。舞蹈以脚部的地面动作为主。舞蹈内容是驱鬼逐疫的巫术舞、求爱舞、战争舞、模仿动物舞等。伴奏乐器有竹器、木器、竖琴、响板和各种铜锣、铜鼓,大鼓。
7. 菲律宾人跳的竹杆舞跟我国少数民族跳的一模一样,不知道两者有何连系
首先,我想说的是从全球的发展来看是这样的:要用现代科学来解答这个问题,西方的工业文明起源于欧洲沿海-英国;英国人的起源则是欧洲三大人种的两大人种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是主体;从地理上说则是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和北欧在内的人种形态都在英国内可以找到;海外英国移民世界最多,也说明海外欧洲沿海移民最多;在亚洲也是同样的,只是亚洲岛屿整个把亚洲大陆沿海都包围了;
而我国沿海分属四大族群: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江淮地区和秦岭地区,长江和珠江之间沿海,珠江和越南红河之间沿海;再从世界范围来看:胶东辽东半岛海外人群较分散;江淮地区等则多在日本;长江和珠江之间地区的人群则集中的分布在东南亚,南非(福建人),巴西(福建人),西欧(浙江人);最后这个则是北美洲和中美洲华人的主体;
再看亚洲地理:亚洲大陆分为东亚和东南亚,东亚包括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半岛,中国;东南亚包括西藏(地理上讲,非政治)和中南半岛;岛屿则从北往南依次是: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婆罗洲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这其中:最早的人人种来自南亚的小黑人已被公认,但主体族群却很复杂;
关于岛屿上的主体族群当然也是来自亚洲大陆地区:苏门答腊和爪哇岛族群祖先多是来自毗邻印度的中南半岛西部地区(喜马拉雅山系的延伸);日本群岛的族群则是朝鲜半岛和中国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可以听下韩语和南通方言,就知道了日语的起源了,主体当然是朝鲜半岛系(不然和中国关系不会是现在这样);台湾岛主体则是福建闽南地区;菲律宾群岛在板块上来说属于朝鲜半岛和西日本板块的延伸和中国西南沿海陆地板块的延伸撞击形成的,所以可想而知菲律宾的主体是来自哪里:朝鲜半岛系和中国西南沿海系,当前主体为朝鲜半岛系;婆罗洲主体则不明(但福建和广东客家移民较多);
所以,你觉得菲律宾人的竹竿舞和哪里的少数民族竹竿舞比较像呢,当然是海南,广西,广东西一带了,另外在美国,菲律宾人是除华人外最多人口的亚裔......
8. 菲律宾北部山区有哪些舞蹈
在受西班牙和美国统治相对薄弱的北吕宋山区和南部穆斯林聚居地以及一些偏远的小岛上,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在吕宋岛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部落,现在仍为酋长部落,居民属古马来人,人们信仰多神教,他们有着强悍的民族性格,依仗险峻的山势,在殖民统治时期始终把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抗拒于大门之外,因而能够把古老的民族文化传承下来。歌舞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在种稻、收割、婚嫁、驱病和丧葬活动中,都有歌舞相伴,其舞蹈较好地保留了原始的风貌。
菲律宾独立后,这些舞蹈经专业人士的提炼加工,创作出了《水罐舞》、《婚礼舞》、《节日舞》等作品,现都已搬上舞台,以其浓郁的土风色彩吸引着观众。几乎所有的菲律宾歌舞团体都把吕宋岛北部山区纯朴凝重的土风舞作为晚会演出的启事节目,菲律宾人民把这一地区的舞蹈看成它的东方之根,看成西班牙统治前原住民文化的象征,怀着深厚的感情加以珍爱和敬仰。
1.依嘟嘟舞是一种部落舞蹈,展示了山区或高原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图景:一个父亲在田地耕耘,母亲照顾子女的生活。在表演过程中,一位本地歌手唱依嘟嘟或催眠曲让宝宝休息。依嘟嘟这一舞蹈源自摇篮曲,刻画了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
2.丁努亚舞闻名于伊富高地区,通常在拉嘎维节的节日期间表演。在这个舞蹈表演中会用到三种锣:普通锣、张开手掌拍打的铜锣、用软木敲打锣的内表面的锣。人们边舞边敲锣,敲不同的锣表演不同的角色,根据锣的节奏踏出欢快的舞蹈步伐,富有一定的趣味性。
3.本达焉舞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是本第安舞,用于庆贺猎头的到来。表演时,舞者围成一圈,炫耀其充满活力的传统步伐,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形式较为自由,具有原始舞蹈的风貌。
4.鲁玛根舞是一种部落舞蹈,也是卡林加族传统的感恩舞蹈,用于庆祝丰收、第一个孩子出生、战斗获胜和婚礼等喜庆活动。舞蹈具有宗教仪式性,并用特定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活动。
5.帕洛克舞
卡林加的当地人在大多数社会活动中都会表演这种舞蹈。表演时,男舞者手持岗萨或锣(铜制成的打击乐器),并用木棒敲打它。
9. 菲律宾猛男舞团跳《无价之姐》,国内网友对此有什么看法
菲律宾猛男舞团跳《无价之姐》,国内网友对此有什么看法?我认为网友们应该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吧,那就是既有些沙雕又有些辣眼睛。
由此可以看出,《无价之姐》真的十分火爆了,估计可以成为今年的洗脑神曲之一,李宇春的初衷达到了,她曾说希望这首歌曲可以让全民跳起来,不管是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还是买菜的大爷大妈。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这首歌曲将会响彻各个街头的广场舞广场,继《最炫民族风》之后又一首广场舞神曲。
10. 菲律宾四大类舞蹈都有什么特色
菲律宾四大类舞蹈各有其特色,乡村舞蹈、山区舞蹈,其舞蹈动作简单、朴素无华,模仿性的动作比较多,舞蹈造型多以“三道弯”为主,舞蹈多以柔韧、扭摆、跳跃为主,舞蹈形式自由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