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蕉麻的概述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多年生草本。热带叶纤维作物。又名马尼拉麻(Manila hemp)。原产菲律宾。主产国为菲律宾,厄瓜多爾尔尔、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中国台湾、广东等省部分地区曾引入栽培。
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细小、丛生,12~30条为一丛,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成。假茎由15~20个叶鞘互卷组成。叶片长1.2~2.4米,宽24~36厘米,基部心脏形,不对称,全缘、绿色,表面有光泽,穗状花序,花单性。浆果三棱状弯曲,似芭蕉,长5~9厘米,直径2~3厘米;果皮厚,肉不可食。种子黑色,坚硬。
蕉麻 要求高温、高湿,最适生长气温为27~29℃,适生年雨量为2500~28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0~90%。宜静风或微风环境。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育良好。用种子或吸芽繁殖。吸芽繁殖生长较快,产量较高。3~4月份定植,1年后开始割叶,可连割10年。菲律宾每公顷产干纤维1000~1600千克。人工剥麻的纤维率为1.5~2.5%,机剥的为2~3%。主要病虫害有树冠萎缩病、蕉麻萎缩病和蕉麻茎腐病等。
Ⅱ 亚麻、蕉麻、剑麻、黄麻各分布在什么带
蕉麻,剑麻,黄麻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亚麻,地中海沿岸,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蕉麻:
Ⅲ 蕉麻的主产国有哪些
蕉麻原产于菲律宾,当地自古以来就利用其叶鞘纤维制绳索和织布。1918年菲律宾开始将少量蕉麻输往欧洲。因这种纤维首次经由马尼拉输出,所以商业上习惯称为马尼拉麻。
蕉麻为热带作物,主要分布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纬度在赤道南北15°以内),主产国有菲律宾、厄瓜多爾尔尔、印度尼西亚等国。全世界蕉麻产量1992年为107万t,1996年为111万t;主要出口国为菲律宾,其次是厄瓜多爾尔尔。
我国蕉麻由菲律宾传入,以台湾省的台中、宜兰和海南省的福山栽培较早。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农场、植物园和少数农户有栽培,但多作保种和观赏用。1949年前,我国所需蕉麻靠从菲律宾进口,1949年后逐步发展龙舌兰麻而替代蕉麻。我国华南的部分地区具有发展蕉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蕉麻植株
Ⅳ 焦麻,剑麻,黄麻~在哪个带种植,区别是什么,哪个国家种植较多
蕉麻,剑麻,黄麻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
蕉麻主要用作船用的绳缆、钓鱼线、吊车绳索和渔网。
剑麻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黄麻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
蕉麻又称马尼拉麻。热带纤维作物。原产菲律宾。厄瓜多爾尔尔和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中国台湾、广东曾引种。
剑麻其原产墨西哥,现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种植,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
黄麻原产亚洲热带,中国长江以南广泛栽培。
蕉麻又称马尼拉麻,为芭蕉科Musaceae植物,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细小、丛生,12~30条为一丛,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 成。假茎由15~20个叶鞘互卷组成。叶片长1.2~2.4米,宽24~36厘米,基部心脏形,不对称,全缘、绿色,表面有光泽,穗状花序,花单性。浆果 三棱状弯曲,似芭蕉,长5~9厘米,直径2~3厘米;果皮厚,肉不可食。种子黑色,坚硬。可从叶中获得纤维。
剑麻(学名:Agave sisalana Perr. ex Engelm.)又名菠萝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其原产墨西哥,现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种植,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剑麻进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而中国目前自 产的剑麻纤维却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中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同时剑麻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黄麻(拉丁学名Corchorus capsularis L),属椴树科黄麻属,韧皮纤维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短日照作物,别名火麻、绿麻、络麻、水络麻、野洋麻、圆果黄麻、圆蒴黄麻、苦麻叶、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苏、麻骨头等,是一种长而柔软的、有光泽的植物纤维,可以织成高强度的粗糙的细丝。黄麻纤维是最廉价的天然纤维之一,种植量和用途的广泛都仅次于棉花,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于纺织麻袋、粗麻布等。纤维的颜色从白色到褐色,长1–4 米。原产亚洲热带,中国长江以南广泛栽培。
Ⅳ 蕉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蕉麻(学名:Musa textilis Nee)是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
蕉麻由于强度极大、柔软、有浮力和抗海水侵蚀性好,主要用作船用的绳缆、钓鱼线、吊车绳索和渔网。有些蕉麻可用来制地毯、桌垫和纸。内层纤维可不经纺线而制造出耐穿的细布,主要被当地人用来做衣服和鞋帽。
Ⅵ 蕉麻是什么科植物,是用来干嘛的。
蕉麻
abaca
亦称马尼拉麻。
学名Musa textilis
蕉麻由于强度大、柔软、有浮力和抗海水侵蚀性好,主要用作船用的绳缆、钓鱼线、吊车绳索和渔网。有些蕉麻可用来制地毯、桌垫和纸。内层纤维可不经纺线而制造出耐穿的细布,主要被当地人用来做衣服和鞋帽。
Ⅶ 蕉麻生长的环境
蕉麻 芭蕉科植物,热带纤维作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柄中可提取纤维,其重要性在叶纤维中居第二位。本植物虽有旧称马尼拉麻、宿务麻、达沃麻,但与真麻无亲缘关系。原产于菲律宾,于19世纪成为制绳主要原料。
蕉麻要求高温、高湿,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500~2800 毫米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用种子或吸芽繁殖。定植一年后割叶,连割10年。主要病虫害有树冠萎缩病、蕉麻萎缩病和茎腐病。
Ⅷ 蕉麻是啥
蕉麻是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叶柄中可提取纤维,其重要性在叶纤维中居第二位,蕉麻植株和香蕉树近缘并相似,第一批叶柄从主茎底部长出,其余顺序从主茎上较高部位长出,因而最老的叶片在外面。
叶纤维是从草本单子叶植物叶上获得的维管束纤维,叶纤维种类很多,在经济上形成稳定的工业生产资源的主要有龙舌兰麻类(剑麻)和蕉麻。蕉麻纤维粗硬,非常坚韧,为硬质纤维麻类中强度最大者,纤维呈乳黄色或淡黄白色。
Ⅸ 蕉麻和剑麻有什么不一样
区别如下:
剑麻在非洲和南美,是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比重1.251左右,在空气中的含水率在10%左右,吸水快,纤维强度高,在水中的强度比干强增大10%-15%。在海水中的耐腐特别强,在0.5%盐水中浸渍50日,其强度尚有原强度的81.2%,因此适宜于制造舰艇和渔船的绳索、缆绳、绳网等,但近年来由于合成纤维的发展,在这方面的作用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现在剑麻制品正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如可制成优质墙纸、剑麻布、抛光轮、剑麻地毯、工艺品等。
Ⅹ 剑麻、亚麻、蕉麻、黄麻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科目分类不同、生长习性不同、分布范围不同,具体如下:
一、科目分类不同
1、剑麻
别称菠萝麻。属天门冬目、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剑麻种。
二、生长习性不同
1、剑麻
喜高温多湿和雨量均匀的高坡环境,尤其日间高温、干燥、充分日照,夜间多雾露的气候最为理想。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7~30℃,上限温40℃,下限温16℃,适应性较强,耐瘠、耐旱、怕涝,但生长力强,适应范围很广,宜种植于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排水不良、经常潮湿的地方则不宜种植。耐寒力较低,易发生生理性叶斑病。
2、亚麻
喜凉爽湿润气候。耐寒,怕高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3℃,最适宜温度20-25℃;营养生长适宜温度11-18℃。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生育期70-80天。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栽培为宜,含盐量在0.2%以下的碱性土壤亦能栽培。
3、蕉麻
植株适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松质沙土中生长,要求平均气温为27~29℃(不低于21℃),年平均降雨量为2,500~2,800公厘(100~110呎)。一般用成熟的根茎繁殖,在雨季开始时种植。
4、黄麻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可在旱田种植,亦可在坡下平地种植。以向阳、排水良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栽培为好。
三、分布范围不同
1、剑麻
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和山东,河南有引种栽培。
2、亚麻
原产地中海地区,欧亚温带多有栽培。中国各地皆有栽培,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但以北方和西南地区较为普遍。
3、蕉麻
分布于菲律宾,厄瓜多爾尔尔、危地马拉等国。中国台湾、广东等省部分地区。
4、黄麻
原产亚洲热带,中国长江以南广泛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