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菲律宾现在几点,工作日那几天,全年都有什么节日,放假的
菲律宾时区和北京一样,一周工作五天,一年三分之一在休假.(银行假期最多)
Ⅱ 2011菲律宾4月21是什么节日
耶稣的遇难日,22号星期5死亡日.星期天复活.
一般每年的4月第3个礼拜4遇难,礼拜5死亡,礼拜天复活.
每年的星期4,5都一定放假,没人上班.
Ⅲ 一年的节日排序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制度工作时间(即全年总天数减去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由此前的251天减少为250天,则每月工作日由目前的20.92天调整为20.83天。
该《通知》还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
Ⅳ 菲律宾有哪些传统节日
菲律宾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阿提阿提汉狂欢节日前在菲律宾的卡利博镇拉开帷幕。
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以追溯的公元1212年。据说,当年马来移民在从婆罗洲移居到菲律宾中部的班乃岛上后,发现当地人的皮肤都呈黑色。为了表示对土着居民的尊重,他们随即用烟灰把自己本是棕色的皮肤涂成了黑色。此外,为了能和当地的居民和睦相处,马来移民还与土着人签署了一项和平条约。从此以后,人们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狂欢活动以示庆祝,并把土着部落阿提阿提汉的名字作为这一传统节日的名称。
马来人用烟灰涂皮肤的做法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狂欢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今年的狂欢节上,面部化妆和制作服饰是准备工作的重点。参加活动的人们天蒙蒙亮时就要起床开始用树叶和贝壳赶制服装,然后再要用烟灰把脸部涂黑,使他们看上去像土着部落的武士。参加狂欢的人们从上午开始在卡利博镇的街道上随着鼓点跳起传统的舞蹈,歌舞活动一直持续的太阳落山。由于这一狂欢活动保持着非常浓郁的传统色彩,所以,它已成为菲律宾重要的旅游项目之一。
网络名片
菲律宾沙滩美景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文: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当地华侨或称作菲律滨)位于亚洲东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7107个岛屿)所组成的民主国家。
中文名称: 菲律宾共和国
英文名称: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简称: 椰子之国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马尼拉市
国庆日: 1946年7月4日
国歌: 菲律宾民族进行曲
国家代码: PH
货币: 菲律宾比索
国家领袖: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
人口数量: 8400万(2004年统计)
主要民族: 马来族
GDP总计: 864.1亿美元
目录[隐藏]
一、简介
二、简况
三、政治
四、重要人物
五、经济
六、文化教育
七、对外关系
八、语言
九、旅游
十、重要事件 一、简介
二、简况
三、政治
四、重要人物
五、经济
六、文化教育
七、对外关系
八、语言
九、旅游十、重要事件
1菲律宾比索 = 0.148086886 人民币
[编辑本段]一、简介
马尼拉大教堂人口800多万。年均气温28℃。
【国籍英文称法】Filipino(s)
【名胜】 罗哈斯滨海大道、巴纳韦高山梯田、塔尔湖
【面积】 29.97万平方公里(根据菲内务与地方政府部资料)。
【人口】 马来族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包括他加禄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维萨亚人和比科尔人等;少数民族及外来后裔有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还有为数不多的原住民。有70多种语言。国语是以他加禄语为基础的菲律宾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国民约84%信奉天主教,4.9%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独立教和基督教新教,华人多信奉佛教,原住民多信奉原始宗教。
同北京时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国际电话码 63
【重要节日】
巴丹日(纪念二战阵亡战士):4月9日;
英雄节(纪念国父黎刹殉难):12月30日;
基督教主要节日(如圣诞节等)。
Ⅳ 菲律宾有什么风俗
礼节礼仪:
菲律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间时,无论男女都习惯以握手为礼。在与熟人或亲朋好友相间时,一般都很随便,有的男女之间相逢时,常以拍肩膀示礼。年青人与长辈相见时,则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对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见长辈时,则要吻长辈的两颊为礼;如果晚辈遇见长辈时,说话前要把头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并称呼长辈为“博”(意为大爷)。伊斯兰教徒见面时,要施双手握手礼,在户外相见若没戴帽子,则必须用左手捂头。菲律宾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的方式很独特。他一握过手就转身向后走几步,意思是向对方表明身后没有藏刀。他们认为这才是真诚的、真正的握手。
信仰忌讳:
菲律宾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鳄鱼和鸟类,认为有一种神鸟是伟大全能的创造之神,它创造了天、地和人,称为巴塔拉。
菲律宾人很忌讳“13”数。认为“13”是“凶神”,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是令人极为厌恶的数字。他们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肮脏、下贱之手,用左手是对人的极大不敬。他们一般都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本国状况和腐化问题。伊斯兰教徒忌讳猪。他们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宾人不爱吃生姜;也不喜欢吃兽类内脏和腥味大的东西;对整条鱼也不感兴趣。
饮食习惯:
菲律宾农村人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副食以各类蔬菜、海鲜、蛋禽及肉类为主。菜肴喜多放调料,尤喜香辣调味品。菲律宾三宝颜市沿海及苏禄海域的巴交族人,惯以木薯、鱼类为食。他们很少吃大米。虽然不忌食牛肉、羊肉、猪肉,但多数人却厌食用肉类。他们喜食各类水果,尤其偏爱甘蔗。菲律宾人在日常生活中嗜嚼槟榔。在他们待客中,也总少不了以槟榔来招待。伊戈罗人除有此俗外,还喜欢咀嚼烟叶。他们习惯吃西餐,但对中餐也感兴趣。上层人士用餐惯使刀叉,农村人及穆斯林信徒惯用右手抓食。
菲律宾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 讲究菜肴色彩悦目,注重菜品要鲜嫩。
2.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喜香、甜、微辣味。
3.主食 一般以米饭为主,也习惯吃面食。
4.副食 喜爱牛肉、羊肉、鸡、鸭、鱼、精猪肉等;也喜欢西红柿、菜花、青椒、东笋、口蘑等蔬菜;调味品喜用糖、香醋、胡椒、辣椒、咖喱粉等。
5.制法 对煎、炸、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中餐 喜爱中国的川菜、苏菜。
7.菜谱 很欣赏北京烤鸭、扒三白、奶汤菜花、口蘑东笋、红汁酿青椒、红汁鸡蛋、香酥鸡、干烧鱼、番茄锅巴、炒子鸡、咕噜肉、烤乳猪等风味菜肴。
8.水酒 爱喝浓咖啡、酸牛奶、啤酒、桔子水、可口可乐、椰子汁等饮料。
9.果品 菲律宾人喜欢吃水果中的香焦、菠萝、樱桃、洋桃、芒果和木瓜等;干果喜食瓜子、杏仁、核桃仁等。
Ⅵ 菲律宾有哪些法定节假日每个节日的放假时间是什么时候和有几天呢
菲律宾法定节假日有国庆日,自由日,巴丹日,五月花节,国家英雄日,圣十字架节,英雄节等节日。介绍如下:
1、国庆日,菲律宾为了庆祝建国而设立的节日,菲律宾的独立日在历史上有变化,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后被美国占领,成为美国殖民地。在1964年更名为7月4日的节日为“Philippine Republic Day”,宣布6月12日为“国庆日”。
2、巴丹日,每年4月9日是菲律宾巴丹日,是菲律宾的法定节假日。1942年4月9日,巴丹岛被日本占领,当地人民奋起反抗。在“巴丹日”,人们通过各种活动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
(6)菲律宾的礼拜天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Ⅶ 菲律宾周一是法定休息日么
上周一是选举日 所以不上班
这周一是万圣节,放假。
以后就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