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丹死亡行军有多少人参加
巴丹死亡行军有十几万人参加,日军并没有按照国际公约对战俘的规定来优待他们。就在行军开始之前,日本菲律宾派遣军司令官本间雅晴已经命令这些押解的日军对任何不能坚持走到战俘营的巴丹战俘都要消灭掉。因此,日本兵对战俘加倍折磨,哪还能随意给他们水喝。行军开始的第三天,他们依旧没有水和食物。巴丹半岛上有很多的泉水和自流井,但日本人就是不让战俘们喝。日夜行军,使得战俘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一个日本兵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要水喝。一次,他们经过一个水塘,两头水牛正在那里打滚,水面上泛着绿色的泡沫,成群的苍蝇在水面上飞舞。水本来很脏了,还渗入了海水,恶臭难闻的气味儿扑面而来,让人作呕。一个菲律宾士兵跑到日本军官那用手语请示是否可以喝水。得到准许后,他朝水塘跑去。接着另两个人跟了过去,又有两个人也跟了过去,然后第六个人也离队了。当人对生命之源的渴望达到极限时,什么样的水他们都不在乎。可即便这样,日军也是不能容忍的。所有的日本卫兵都举起了步枪,当那6个人跑到离水塘只有一两公尺时,日本兵便开枪射击,直到6个人都死了才停止。几乎每到一处水源,就会有踩踏事件发生,坦尼希望情况能变得好起来,但是没有。高温之下,人们极端口渴,遭受的苦难也就更多。一看到水,战俘们依旧像发疯一样,越来越多的尸体倒在了井边,有被践踏而死的,也有被日本兵枪托和刺刀捅死的…
❷ 赛尔号 打败雷伊
鲁加斯65级以上再打,下次雷伊出现可能就65了,布布花最好也65,保险一点啊!!!
❸ 巴丹之战美军怎么输的
二战时的菲律宾,美军远东司令麦克阿瑟上将拥有兵力约13万人。其中美军近2万人,菲军11万余人,但在1941年却被入侵菲律宾的日军打得溃不成军,造成美军历史上最大的投降行动。当时入侵菲律宾的日军指挥官是本间雅晴中将,其主力部队是日陆军第14军。 1941年12月8日,紧随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日军飞机连续对马尼拉附近美军的克拉克空军基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将机场上整齐排放的18架B—17飞机以及55架P—40式飞机炸得支离破碎。短短的数分钟,100余架美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击毁了。连续三天的空袭,日军基本上摧毁了麦克阿瑟的空军,美军亚洲舰队不得不仓皇南下逃往爪哇海。与此同时,日军于12月10日、11日、12日分别在阿帕里、维甘和黎牙实比登陆,占领前进机场,向马尼拉方向挺进。美菲联军根本挡不住日军的进攻。麦克阿瑟一无空军二无海军,只好放弃拒敌于海边的如意算盘,重新捡起他的前任制定的“桔色行动计划”,即在海岸阻击不利时,撤到马尼拉附近的巴丹半岛。12月24日,日军第16军先头部队1万余人向马尼拉挺进。美军车辆从四面八方涌向巴丹。12月26日,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1942年1月2日,本间中将的部队以两路纵队进入马尼拉,庆祝了元旦。 巴丹半岛是一个只有25英里长、20英里宽的小半岛。麦克阿瑟将8万多美菲军集中在这里,准备同日军展开持久战。1月10日,本间中将指挥军队开始进攻巴丹。日军原以为,巴丹半岛最多只有2.5万名美菲军,炮声一响,他们一定会拔脚就跑。可是,战斗打响之后,美菲军不但没有“拔脚就跑”,反而向被惊雷般的炮火轰散了的日军猛扑过去,只用了48小时就把担任主攻的第65旅团歼灭了三分之二。本间中将不得不下令停止对巴丹的进攻。日本大本营对日军在菲律宾的攻势受阻颇感意外,不得不把国内惟一的总预备队第4师团派遣到菲律宾增援。3月初,在菲律宾作战的日军有1万人左右染上了疟疾、痢疾,只有3000人可以参加战斗。麦克阿瑟并不知道这一情况,他正在为自己部队有五分之四的兵员患上疟疾而焦虑。这时,美国政府为避免麦克阿瑟将军当日军俘虏,便命令他把军队交给温赖特中将指挥,派他前往澳大利亚,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司令部总司令。麦克阿瑟拒绝乘坐相对安全的潜艇,海军只好派鱼雷快艇将其送往菲南部的卡加延,在那里转乘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飞澳。 3月底,日本援军到达菲律宾。4月3日上午10点钟,日军开始对巴丹半岛发起总攻。在日军强烈的攻击下,饿得发慌的美菲军乱作一团,纷纷弃阵而逃,有的走小路,有的翻山越岭,有的则沿着海岸公路奔跑。4月8日,温赖特司令下令撤退。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只有海军少数官兵撤退到小小的科雷吉多尔岛。4月9日,爱德华金少将率领7万余人的巴丹守军投降——这是美军历史上缴械投降的最庞大的一支队伍。并且这是违反命令的投降行动。麦克阿瑟将军在澳大利亚几次重申了战斗到底决不投降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根据美国总统、美军总司令罗斯福的指示下达的。。 巴丹守军的投降,震惊了华盛顿。考虑到弹尽粮绝的实际处境,当天,罗斯福总统亲自给温赖特将军发布新的指令,改变了以前战斗到底决不投降的命令,授权温赖特将军可根据实际战况和后勤供应状况,自行做出决定(无奈,美菲军队已经后援无望)。接着,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科雷吉多尔岛,该岛的1.5万名美菲军依靠深沟高垒,凭险固守。经过炮击和轰炸,日军摧毁了岛上美军炮兵阵地,炸毁了供水设施,中断了用水供应。5月3日,温赖特将军通过无线电命令整个菲律宾的美菲部队停止抵抗,拒绝投降者以逃兵论处。尽管如此,棉兰老岛的3万多军队,只有7000人向日军投降,其余的人拒绝服从命令,带着武器上山打游击去了。 美菲联军投降后,投降人数约有78000人,这78000人成为日军的战俘后,开始遭日军强索财物,并开始押解到62英哩(约100公里)外的战俘营,路程以徒步行军为主,但整个行军过程除了初期给予少许的食物外(根据幸存者表示,仅给一次高尔夫球大小的米饭),一路上不许战俘再有任何饮食,凡是企图找寻饮水与食物者,即被日军以刺刀或开枪处决,同时也驱赶、阻止当地的菲律宾人给予战俘食物与水,即便有若干侥幸者躲过日军眼线而偷喝到几口河水,也因河水已严重遭受污染,最后引发严重的腹泻、呕吐而死。如此,经过强行不吃不喝的赶路行军,最后虽抵达目标营地,但沿路上因饥渴而死(最初就是因为饥饿无济才选择投降)及遭日军刺死、枪杀者达15000人之多(这就是着名的死亡行军)。抵达战俘营后也并未摆脱死亡的威胁,由于日军虐待战俘,包括拷打折磨、逼迫苦力劳役、刻意让其挨饿等,如此在抵达营地的两个月内就又死去了两万多人。 温赖特将军降后被关押在我国的东北,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特意派飞机去我国沈阳,来接刚走出战俘营的温赖特将军,出席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巡洋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❹ 巴丹属于哪个国家
巴丹——加德满都盆地最早开发的城市位于Bagmati河畔的巴丹市,建立于西元299年,当年的国王将它命名为Lalitpur(美丽的都市)。 这儿的人口约二十万人,是尼泊尔佛教的中心。这儿有156座大小佛寺、及55座尼瓦?多重屋顶式庙宇,街道旁不乏历史上百年的民宅,步行其中,让人有时空错乱之感。
属于:尼泊尔
》》》》》》xp导航网--最专业权威的上网导航》》》》》》
❺ 二战中的美国上将麦克阿瑟,究竟是如何在巴丹死亡逃生的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毕业于世界着名的军校—西点军校,在1944年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在抗美援朝中,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那么麦克阿瑟将军究竟是如何在巴丹死亡逃生的?他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撤离方式:搭乘鱼雷快艇,从水上直接撤离。在退到巴丹后,除了军需不足,还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药品不足,由于药品的不足大量的士兵开始出现坏血病、脚气等疾病而无法医治。更让他们绝望的是,粮食已经达到了尽头,甚至于将所有的战马杀掉当食物。面对这样的绝境,他不得不先行选择出逃,"我还要回去"成了麦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句名言和鼓舞士气的战斗口号。在搭乘鱼雷快艇下,他成功逃离了战场。
❻ 麦克阿瑟血战巴丹半岛,美国为什么要放弃菲律宾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几乎与此同时,菲律宾也遭到了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成了第二个珍珠港。麦克阿瑟渴望已久的战争终于来到,他激动地站在巨大的兵力部署图前,向驻守菲律宾各岛的部队下达着作战命令。
其实,在他的潜意识里,根本瞧不起日军的战斗力,更不相信珍珠港会在日军的偷袭中损失惨重。这种错觉不可能带来正确的判断力,致使在开战最初的几个小时,让他缺乏戒备,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满怀信心的麦克阿瑟,能守得住菲律宾吗?
全然不知的麦克阿瑟,一边不停要增援、要补给,一边给前方将士打气,“增援很快就到”。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军方许诺的援助物资和增援部队始终不见踪影。他也不再去前线慰问了,因为将士们质问补给在何方时,他无言以对。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❼ 巴丹日是菲律宾的法定假期吗
每年4月9日是菲律宾“巴丹日“,是菲律宾的法定节假日。
1942年4月9日,巴丹岛被日本占领,当地人民奋起反抗。在“巴丹日”,人们通过各种活动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