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风的路径有几条
1.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2.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7-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
3.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00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最常见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状,直径约10km~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㈡ 台风知识
太阳直射的持续高温的太平洋的夏日,大面积的洋面上的水分大量蒸发。不断蒸发的水分将逐渐排斥空气中的其它气体成分,使空气的湿度急剧增加。这种高湿度的空气,正是台风的形成的先决条件!
当有外部条件(如降温或水蒸气自动凝结)促使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凝聚时,空气的压强会急剧下降,造成了相对于周围空间的大气负压,而这种负压就是形成台风的中心负压。这种负压一旦形成,周围的空气就会立刻进行补充。由于负压往往是从低温度的高空开始形成的,因而也就形成了自下而上且周围向中心旋转的空气大旋涡——这就是台风眼!
因而,台风的成因来自于空气的负压,负压来自于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来自于太阳的夏日的连续直射所产生的高温!最终,太阳是导致台风产生的根本动因!
对上述的假说的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台风都是在海面上形成的,且是在太阳直射、持续炎热的夏日,并且,当台风逐步经海面登陆陆地的时候,会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而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台风经过的海面都是高湿度的空气的水分逐次凝结的区域,而陆地上空的空气的湿度则相对要低的多,因而不能形成强的空气负压中心,也就只能成为陆地风暴而不能成为台风了。
尽管炎热干旱的地区有时也会出现小型的龙卷风,但大型的龙卷风都是出现在靠近海洋的广大地区。靠近太平洋海岸的美国,就是龙卷风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那里靠近海岸,夏季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变化的气候很容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进而形成局部的小规模的空气负压中心,导致龙卷风形成。即使相对干旱地区,夏季也会蒸发一定量的水分,也会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凝结形成小的“龙卷风”。
总之,台风和龙卷风与一般的季风与平和风的形成机理不同,尽管他们都是由于太阳的原因造成的,但前者是较为局部的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的蒸发与凝聚有关的,而后者则是大范围的与空气气温有关的空气流动的自然气候现象。
如何预防台风的破坏
1. 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2. 住在大厦里的居民,应关好窗户,收掉阳台上的东西(花盆、晒衣架等);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
3. 市民应留意媒体播放、刊载的台风消息,并采取预防措施。
4. 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
5. 船只应及时驶入避风港。
6. 台风袭来时,切勿靠近窗户.以免被强风吹破的窗玻璃片弄伤。
7.台风过后易生瘟疫应如何防范?
台风过后,各处布满污秽杂物,病菌容易繁殖,加以蚊蝇之传播
,所以容易有传染病流行,如痢疾、霍乱等。应注意在台风过后,立
刻整理环境、清除污物、喷洒消毒药品,发现有传染病立即迳往卫生
机关隔离医治,以防蔓延。
㈢ 征求关于台风的资料。。。
台风是旋转极快的空气大漩涡,它是热带海洋上发生的一种破坏力很强的风暴,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夏秋两季,太阳直射我国南面的热带海洋,海水的温度很高,海面上的空气被海水烤得很热,并且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变得潮湿而不稳定。这层空气继续受热就会膨胀变轻而迅速上升。其中水蒸气上升遇冷后凝结成水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继续上升,促成空气继续膨胀变轻而上升,于是那里就成了一个气压很低的区域。这时四周比较冷的空气就会乘虚而入,迅速地流过来填补,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空气漩涡。漩涡刚形成的时候,范围很小,风雨也不厉害,还算不上是台风。经过几天的发展,它就逐渐扩大成台风了,台风形成后不会原地不动,它就像江河里的水涡随江水流动一样,台风也会随热带海洋上空盛行气流的方向而移动。
台风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大漏斗,也像是一个大蘑菇。当它的“外壳”部分向一个地区逼近的时候,风力开始增大,风向也会逐渐改变,有时还会下大雨。不一会儿,台风的“主体”移过来了,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这样的天气持续几个小时后,台风的“中心”就移过来了。在台风的“中心”里,风力突然变小,有时还会出现风和日丽的天气。在整个漏斗形的台风区域里,它的“中心”就是漏斗的口,一般叫做“台风眼”。但是,几个钟头后,“台风眼”过去了,又会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
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洋上,气流一般是从东向西流的,所以台风一般是向西或向西北方向移动。每次台风移动的路径是不完全一样的,这要看当时大气环流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路径有三条:第一条是从菲律宾以东一直朝西北,经过我国的南海,在广东沿海和越南一带登陆。走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两广地区影响最大。第二条是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台湾省登陆,横穿台湾海峡,在福建省和浙江省再次登陆,或向西北方向移动,在浙江和江苏两省沿海一带登陆。走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整个华东地区的影响最大。第三条是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运动,然后转向东北朝日本方向移去。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影响比较小。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常造成较大的危害,但台风雨对解除和缓和江南地区的伏旱起了相当重要作用,同时台风带来的降水在我国东南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中占有显着比重,大体上,大兴安岭、张家口、太行山、伏牛山、大娄山一线以西和云贵高原以北,才没有台风带来的降水。台风是一种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必须积极做好防御工作。现在我国正利用人造卫星、飞机、雷达等手段,对台风进行侦察、监视,并及时做出预报,让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积极做好抗御台风的准备工作,以减小台风的危害。
1、台风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天气,每年在台风季节里,产生于太平洋,从它的位置来说,经常产生在北纬5-20度的热带海洋,可以说,热带的海洋是台风的老家了。例如,袭击我国的台风就是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东南沿海一带产生的。这些海洋当然处在热带的位置上。
只有具备了两个条件台风才能生成: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气。
2、烧开水时,锅底水会往上冒,这是因为锅底的水受热后膨胀的关系,空气也是这样,下层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在温度高的区域内,正好碰上了大气里发生的一些扰动,大量空气开始往上爬升,使地面气压降低,这时上升区域的外围空气就会源源不断流入上升区,因为地球转动关系,流人的空气随前面的空气像轮一般;旋转起来,这是产生台风的一个原因,当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气冷却凝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 使地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3、从台风形成原因看,台风实际上是范围很大的一团旋转空气,边转边走,它中心气压很低,四周空气绕着它的中心反时针旋转得很急。低层空气进到台风眼区,所以眼区好像一根由云墙包裹着的空心大管子,它里面的空气是不旋转的,风力很微弱。
4、台风眼内虽风平浪静,但是四周的海域却波涛汹涌,尤其在台风登陆的地方,会造成很大损害,因此,在台风季节有关部门最好有专人收听气象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1、大约1万年前,地球结束了漫长的第4冰期,在进入较温暖的间冰气候同时有了台风。也就在此前后,地球上开始出现汉族文化、印度文化和墨西哥文化。从对台风的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三个主要的文化发祥地附近的海面台风,占全球台风总数的73%。正是由于台风使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腆,水草丰美,为物种和人类的进化提供了优越条件。
2、假若没有台风,地球上的能量将失去平衡。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能量主要来源,然而这些热量只有极小部分被陆地吸收,大部分被占地球表面70%以上的海洋所摄取和贮藏,从而使海洋成了全球大气运动的热量、水汽的主要发源地。台风和副热带高压、热带副高压、东风波等热带系统一起,年复一年把海洋巨大能量馈赠给大陆。如果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不均,热带会更热,寒带更冷,温带将永远消失。杜甫有诗写到:"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形象描写了许久以来,为干旱望眼欲穿,千呼万唤那遥远洋面上风神雨伯的紧迫心情。
3、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台风,本已严重的全世界水荒就会更加严重,而台风的存在,能为人类提供大量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中等大小的台风登陆后,可带来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水量占总水量10%-25%左右。
台风也可望加以利用,例如在台风常登陆的地区,修建一座大型水库,四周有许许多多的小型水库与母水库相连,台风到来时,可以尽可能的储存降水,以供城市的水源利用。同时也要在水坝周围植树,不仅可以与降水共同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同时,也增添周围的景色防止水土流失。解决全国缺水问题,台风是首选的自然资源。
台风的到来不仅可以带来大量淡水,又带来了巨大的风能,利用台风12级的风力所发的电,预计将会超过现有国家水电厂一天发的电。如果可以加以利用,那么中国将有更多地区可以充满光明。
台风周围虽然很凶猛,但台风眼中常会出现许多鸟类,随台风移到很远的地方。如果能预测此次台风的起始位置,在不伤害到人民利益的条件下,在台风眼中,放一些货物,这样可以省下一笔运输费。不过这样做虽然很经济,但风险系数很大。
增补:1、利用情况
台风指来自太平洋横扫东亚的巨大暴风雨,其实台风与飓风的成;因相同,都是由于海面受热,海面上的空气以惊人的速度转上升而形成的。(台风:TYPHOON )
台风,常在沿海地区造成大风、暴雨、洪涝和风暴灾害。例如1994年8月21日在温州瑞安登陆的9417号台风,虽然气象台提前准确预报,政府全力组织抗台,共转移居民数十万,但还是造成了1126人死亡,300多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78亿元的重大损失。
增补:1、造成的灾害
2、对工业生产危害
还记得84年,正就是我出生的那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台风,下了几天的倾盆大雨,猛烈的台风吹断了电线,吹倒了树木,交通线路几乎中断,街上一片狼藉,行人很少。我出生的第三天,母亲由于身体原因,便不能用母乳喂养我,只得到很远的奶牛厂买牛奶那时,我的奶正好喝完了,父亲又出差了。母亲看着我哭红的小脸, 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冒着风雨为我买牛奶,回来时头发沾了了树叶,脚上还直流鲜血,可是还从怀里拿出了两瓶带体温的牛奶。
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事,但每当听别人讲起这一段,我心里就一阵酸痛,所以这次我们就选了台风这个课题。也许是独有的经历,我们研究起来也十分有兴趣。原来台风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人民作了许多的贡献。所以,做事情要从双方面考虑,不要被事物;的单方面迷惑,就像人们所说的光头不一定都是作家,留长发的不一定都是艺术家一样,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决对的,就像台风的一番风起云涌以后,太阳仍会从浓云中挣脱出来,天边仍会架起七色的彩虹,小草上、树叶上会挂上晶莹的水晶,水库的水又会泛起微波,空气也像洗过一样,大街上又会车水马龙一片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台风过后。
㈣ 菲律宾以东的热带低压加强为第17号台风,对我国天气将会造成什么影响
根据菲律宾国家气象局的消息,菲律宾以东地区出现了一个热带低压。这一气压加强为第17号台风,被称为兰妮。但是,台风的具体信息没有确认。它非常有可能变成为十七号台风狮子山。这个热带低压在几小时时间之内,已经登录几次。在菲律宾的南莱特省周围,第17号台风再次登陆,它中心风力达到每小时的45公里,瞬时风力达到每小时55公里。接下来,这一台风进入了菲律宾的中部区域,然后转向南海,未来,将影响到中国的南部地区。下面小编介绍一下这一台风天气对中国的影响。
三、台风威力不大
在中国区域内,狮子山台风虽然形成,但是气旋较小,这一台风只是经过中国区域。海南和广东等区域只是气旋经过,拥有一定的降雨量,但是,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注意高风险作业的工作,大家注意安全管理,注意强对流天气、暴雨洪涝等。
㈤ 这次的台风是从哪里到哪里的都经过哪些地方
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是8月4日在菲律宾东部海域生成的,利奇马的海温最高,水汽最大,风力最强,将会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利奇马”8日夜间到9日凌晨进入东海,以每小时18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9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江温岭市东南方约365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6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有92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00-3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4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60公里。
预计,8月10日凌晨到上午在浙江沿海象山到苍南一带登陆。
㈥ 在大海中的超强台风,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台风的破坏程度极强,以历史上最强的台风泰培为例。
台风泰培从冲绳以东约65公里海域掠过,当地持续风速约每小时72公里,阵风时速达到112公里。日本的持续风速缺乏数据纪录,估计应该处在台风强度的最低标准。该国的农业和渔业因这场台风过境而遭受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有8艘船搁浅或沉没,44名渔夫遇难或失踪;一艘中国货轮因遭遇台风而断成两截,幸运的是其上46名船员均顺利获救。
暴雨在日本各地山区引发了600余起泥石流,超过2.2万套民居被洪水淹没,导致42人死亡,另有71人失踪,283人受伤。有70处河堤决口,27座桥梁和约105处堤防被毁。风暴过去后,至少有1.1万人流离失所。泰培摧毁了包括苹果、大米和桃在内的多种作物,还有5艘船只因海况恶劣沉没,首都东京都有多幢50层高的建筑物在大风之下左右摇晃。日本交通也受到严重影响,有200次列车和160架次国内航班取消。有报道称,泰培是13年来吹袭日本的最强风暴。
㈦ 菲律宾以东生成热带低压,或发展为第17号台风,将会途径哪些地区
可能经过台湾、上海、广州、西沙群岛、华南、浙江等地,这些地方都可能受台风影响。由于本次热带低气压不一定形成台风,相关部门尚未公布具体数据。但根据现有资料,如果这种压力形成台风,极有可能波及华南地区,即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至于具体影响,要等到明显发展为台风后,才会有持续跟踪数据广播,具体受影响的省、县、市也会一起广播。有关人士只需耐心等待消息。
事实上像这样的怪天气,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一些地震和海啸,包括我们的许多旅行,都与我们的星球有关。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在一些国家,大旗也比较大。比如天上的英雄,或者地表的英雄就不同。正是因为地表之上的天空和大气,都有些空虚。如果大象不想要,它们有时会产生点,甚至风、雨和雷电。这些都是科学证据。
㈧ 22号台风“雷伊”生成,未来将会途径哪些地区
好消息!随着新的一周开始,本轮冷空气影响结束,降温天气告一段落,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气温仍较低,公众出行还需做好保暖措施,让我们来看看具体预报,降水方面,今明两天我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仅在新疆北部有小雪,沿天山及阿尔泰山部分地区,中到大雪。
预计未来10天,虽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跃,但总体势力较弱,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台风方面再关注一下海上的动态,位于菲律宾东的热带低压,正在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将于今天白天发展为今年第22号台风“雷伊”,强度最强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17日穿过菲律宾群岛中部18日白天进入南海南部海面,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再次提醒大家,本轮降温过程虽已结束,但气温回升需要时间,大家外出还需做好保暖措施,谨防感冒 今年第22号台风“雷伊”(热带风暴级)今天(12月13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目前位于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大约2400公里。
预计,“雷伊”将以每小时15公里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请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在大的广告牌下走,关好门窗,并将小花小草等盆栽植物带入屋内防止高空坠入。
㈨ 台风的行走路线是受什么原因影响的
影响台风的行走路线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
(1)台风的内因主要是由与台风本身的旋转、气流辐合和上升运动相联系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台风内力的大小和台风的半径,涡旋内空气的辐合、上升运动以及切向风大小成正比,与台风中心所在纬度成反比。在单纯的内力作用下,台风中心移动轨迹是由振幅不同而周期一样的正弦波和余弦波相叠加的复杂摆线。
(2)台风的外因则主要有环境(平均气流)的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等。
(9)台风经过菲律宾4个什么山扩展阅读:
台风移动大致有三条路线:
第一条是偏西路径,台风经过菲律宾或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进人南海,西行到海南岛或越南登陆,对我国影响较大。
第二条是西北路径,台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台湾省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福建省登陆。这种路径也叫作登陆路径。
第三条是转向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的海面向西北移动,在25°N附近转向东北方,向日本方向移动。这条路径对我国影响较小。
以上三条路径是典型的情况,不同季节盛行不同路径,一般盛夏季节以登陆和转向路径为主,春秋季则以西行和转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