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看菲律宾 > 菲律宾发生什么战争

菲律宾发生什么战争

发布时间:2022-05-14 10:33:16

A.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详况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详况

菲律宾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战役兵力:

参加这次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司令为高桥伊望中将,巡洋舰10艘、驱逐舰29艘、航空母舰1艘和水上飞机母舰3艘)、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司令为小冰英良中将,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司令为冢原二四三中将,飞机300架)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麦克阿瑟中将任司令,其中3.1万美国人)和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142架)。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为哈特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协同该集团作战。

战役过程:

战役开始时,日军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军机场和甲米地(吕宋)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于12月8—9日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美国亚洲舰队的基本兵力驻菲律宾南部基地得以幸免。同日,日军一部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后,乘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之机,派先遣部队第48师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共约4000人)自12月10日起开始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并占领机场。

12日,第16师木村支队(约2500人)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占领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自11日起,第5飞行集团逐渐转移到吕宋岛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展进攻。17日,美军仅剩的17架B-17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从此,日军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权。22日,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24日,第16师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26日,吕宋岛守军奉命撤往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日军从南北两面进逼马尼拉,但未能切断美菲军撤向巴丹半岛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并以一部兵力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日军还在棉兰老岛和霍洛岛上陆。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79500人)撤向巴丹半岛。

菲律宾战役日军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调往荷属东印度,将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而仅以第14集团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1月9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半岛,遭顽强抗击。美菲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1个营。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3月中旬,麦克阿瑟转赴澳大利亚,留守美菲军由温赖特少将指挥。日军得到第4师增援后实力增强,并以航空兵和炮兵轰击美菲军阵地。4月3日,日军以第4师、第65旅为主力对巴丹半岛再次发起进攻。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战斗。美菲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军战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圣费尔南多,途中数千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被杀害,史称"巴丹死亡行军"。同日,日军占领米沙鄢群岛等战略要地。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后,对科雷希多岛连续实施炮击和轰炸。5月2日,日军对该岛实施火力准备,5日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对岛上要塞发起攻击。1.5万名美菲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并组织敢死队展开白刃战。6日,日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温赖特率美菲军余部投降。7日,日军占领该岛。10日,驻棉兰老岛和北吕宋山区的美军投降。18日,驻班乃岛美军停止抵抗。至此,日军控制菲律宾全境。

美军占领莱特岛后,山下奉文将驻吕宋岛日军28.7万人编成3个集团,分别驻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区,企图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美军为取得进攻吕宋岛的前进基地,于12月15日占领民都洛岛。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约20万人在美国第7舰队舰炮的强大火力和美国第7、第3舰队航空兵突击的掩护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第1军为主)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第14军为主)向马尼拉方向推进。第一天有6800人(美第1、第14军的基本兵力)在吕宋岛上陆,并且夺取了正面32公里、纵深7.5公里的登陆场。为加快进攻速度,美军在向林加延湾增兵的同时,以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的圣安东尼奥和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各部队同时向马尼拉进逼,美军经过一系列战斗于3月3日攻占马尼拉。2月,美军还开始了解放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巴拉望岛及其他岛屿)的战斗行动,美第8集团军(司令艾切利贝尔盖尔上将)参加了此次行动。嗣后,美军在吕宋岛和其他岛屿上进行了消灭岛上南北两部日军个别孤立集团的战斗行动。菲律宾的战斗行动于7月初正式结束,但是,在吕宋岛及其他岛屿上同继续抵抗的小股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菲律宾人民抗日游击军人民抗日军曾给予盟军巨大援助。

战役详况:

1944年至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是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下,反攻日本军的一系列战役。

菲律宾、美国及澳大利亚军队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于1944年10月17日至12月31日进攻位于菲律宾中部雷伊泰岛之战役,以消灭由日军山下奉文大将指挥的日本军队,此战役为解放整个菲律宾群岛、建立菲律宾之民主及结束日本在菲律宾3年多之统治拉开序幕。

莱特湾海战: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有海军历史学者认为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

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21艘航空母舰、21艘战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机参与了战斗。日军虽居劣势,但在塞班岛、马里亚那群岛等战役皆失利后,若再丧失菲律宾或台湾,其帝国“南线”资源输送本土的命脉将断绝,在东南亚与中国、朝鲜、本土的联系将被切断。日本因此决定孤注一掷,企图击退盟军在莱特岛的登陆部队,并打败其海上力量。而盟军几经考虑后,放弃攻打台湾而先从菲律宾登陆,并决心以优势军力掩护登陆,并一举击溃前来支援的日本帝国海军。

结果如所预料,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沈,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从此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不再是一个战略力量。此战役也为后来美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基础。

由于战局无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10月21日澳大利亚所属巡洋舰澳大利亚号被重创,似乎显示特攻有些效果。从10月25日起,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对盟军舰艇进行自杀式攻击。

奥尔莫克湾战役:

日本帝国与美国在1944年11月11日至12月21日于菲律宾的卡莫特斯海一带爆发的一系列海上及空中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雷伊泰岛战役之一部分,战役爆发的原因是日本军队向在雷伊泰岛的守军增援和补给,而美国军队尝试进行阻截。

民都洛岛战役:

美军与日军于1944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在菲律宾群岛北面之民都洛岛爆发之民都洛岛战役,美军希望在此岛建立一个基地以支援进攻吕宋岛的仁牙因湾战役。

仁牙因湾战役:

在1945年1月9日早上,由祖斯·B·奥登多夫指挥盟军舰队驶向仁牙因湾海岸,美国海军及皇家澳大利亚海军舰只炮轰日本帝国在仁牙因湾之据点。

吕宋岛战役:

美国及菲律宾联军的登陆战役,以消灭岛上的日本帝国军队,战役结果是美国和菲律宾联军获胜,盟军在3月份控制了吕宋岛上所有战略及经济上重要之据点,虽然在包围圈内的日军仍持续在山区抵抗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卡巴那图营救:

1945年1月30日解救位于菲律宾卡巴那图(甲万那端)的日军战俘营内511名盟军战俘的军事营救行动,参加行动的有美国陆军游骑兵与菲律宾游击队。此次行动是同盟国特种部队的一次经典军事行动。

巴丹半岛战役:

1945年1月31日至2月8日,美军及菲律宾游击队从日本帝国手中解放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之巴丹半岛的战役,是解放菲律宾之战役中的一部份,目的是占领马尼拉湾之西海岸,以使用马尼拉之港口设施及开辟供应线以支援进行中的马尼拉战役。

马尼拉战役:

在一个月的战事中,马尼拉遭到严重的破坏,它标志着日军对菲律宾3年占领期结束及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实现他胜利重返菲律宾的承诺。

科雷吉多岛战役:

美国攻击科雷吉多岛岛上利用原美国远东军建立的要塞防守的日军,以收复该岛。

碧瑶战役:

它是美国收复吕宋岛之最后一场战役。

巴拉望岛战役:

美军与日军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于菲律宾群岛南部巴拉望岛爆发的巴拉望岛战役是美军胜利者1号及2号计划之延续,亦是美军解放菲律宾战役之一部份,美军希望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结束日本统治及消灭残余之日本守军。

米沙鄢群岛战役:

美军与菲律宾游击队于1945年3月18日至7月30日对日军发动的胜利1号及胜利2号计划内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行动之一部份,目的是解放南部岛屿及消灭防守之日军。

棉兰老岛战役:

美国联同菲律宾在1945年3月10日至8月15日在菲律宾群岛中的棉兰老岛对日本帝国所发动的军事行动,代号为胜利者5号计划,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解放菲律宾的行动之一,目的是解放菲律宾南部岛屿及消灭在岛上的日本守军。

战役结果:

菲律宾战役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B. 菲律宾战役,日军是如何击败美军的呢

菲律宾是一个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地处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南与马来亚、荷属东印度隔海相望,东临太平洋,是沟通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565年,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从此遭受西班牙殖民统治230多年。1898年美西战争后,美国占领了菲律宾,菲律宾也成了美国染指亚洲的跳板。


一、美国的轻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上下都认为日本不会对自己发动战争,因此美国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战场,日本人则趁此时机,准备开始实施"南进"战略。该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占领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获得对日本帝国的生存必不可少的石油资源。而前进道路上存在着两大障碍: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新加坡,它们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在远东的政略和战略上的根据地。

C. 菲律宾独立战争的经过

8月26日,在“不战胜毋宁死”和“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声中,人民开始举行起义,菲律宾独立战争正式爆发。期间起义军主要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木棍和石块作战,且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战术训练。此时,西班牙军队在菲只驻有1500人,其中700人驻在马尼拉,另有菲籍辅助军6000人,还有10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西班牙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菲律宾独立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1896年8—12月为第一阶段。此间,菲律宾全民奋起,起义达到高潮。巴林塔瓦克、吕宋、棉兰姥和苏禄等地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中心在吕宋岛。菲地主和资产阶级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奥·阿奎那多响应波尼法秀的号召,于8月31日在甲米地发动起义,打败了西班牙军,占领甲米地全境。
9月,击溃了西班牙阿吉雷指挥的军队。11月,起义军在诺维莱塔和比纳卡扬击溃了总督布兰科指挥的增援部队。这些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斗志,各地起义军加紧进攻,几乎占领了吕宋岛全境,并包围了马尼拉。
1897—1898年为第二阶段。此时,菲律宾革命遇到了暂时挫折。西班牙当局为了加紧镇压菲律宾革命,于12月撤换了原总督布兰科,任命波拉维夏为菲律宾新总督。同时,从国内调来大批援军,并在菲组建由当地人组成的“忠诚志愿兵营”。此时,波拉维夏共有3.6万人。他计划以精锐部队集中攻打起义中心甲米地,切断甲米地与其他各省的联系,再各个击破其他地区的起义。
1897年2月,西军分兵三路向甲米地发起进攻。在敌人进攻面前,菲起义军奋起反击,扼制了敌猖狂进攻势头,毙伤敌军1150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迫撤退,西军占领了起义军的若干据点。4月23日,里维拉接任波拉维夏为新的菲律宾总督。然而,正当战争紧张进行之时,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分裂。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5月18日,西军占领甲米地全省,菲律宾革命政府迁到了布拉干的破石洞,继续领导抗战。起义军名将纳蒂比达在阿利亚加战役中击败了西军的进攻,在中吕宋7个省都建立了革命政权。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统。这时,总督里维拉看到镇压已无希望,便向起义者诱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欲与敌妥协,于12月14日与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阿奎那多从西班牙人处得到80万比索,同意缴械投降,自动解散政府,然后流亡香港。菲律宾独立战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并未停止。起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
正当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艰苦战争之际,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美西战争。这样,美国军队也参加了在菲律宾对西班牙的作战,并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1898年5月2日,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歼灭西班牙舰队。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返回菲律宾。阿回国后,即号召菲律宾军队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至5月底,菲军攻占了甲米地全省,全歼西军2800人,俘获西军司令培尼亚将军。6月12日(即今菲律宾国庆节)阿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独立,成立了以阿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军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这时,美军却阻挠菲军收复马尼拉,在私下里同西班牙总督达成秘密协定,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国,由美海军陆战队在马尼拉登陆,并迫令菲军撤出马尼拉地区。尽管如此,菲军在各地继续向西班牙军发动进攻。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马比尼任内阁主席。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反西班牙战争,以菲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此时,美国又开始大举入侵菲律宾。1899年2月4日,美军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向马尼拉市郊的菲军发动进攻。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向美国宣战,菲人民抗美战争(菲美战争)正式爆发。菲军民英勇抵抗,用正规战和游击战等多种方式打击敌人。三年内歼灭美军近万人。1901年3月,在美军的镇压下,菲南部各岛先后被美军占领。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宾最后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后,阿奎那多被俘投降,并使许多游击区的司令斗志瓦解而缴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失败,作为有组织的统一领导抗美战争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国驻菲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宣布:美菲战争结束了。但是,菲律宾人民斗争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宾共爆发50多次大的武装起义,出现近390个反美组织。

D. 二战中的菲律宾,为何会被称为世界最好欺负的国家

因为菲律宾真的是太弱了。

当时,菲律宾总统拒绝向日本支付战争赔偿。同时,日本杀死了菲律宾的所有战俘。在经历了时代的沧桑之后,菲律宾人似乎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日本当时与他们无关,甚至现在与日本站在同一阵线来进行核实。但是在经历了菲律宾的悲惨遭遇,签署条约以及日本美化的故事和证据之后,菲律宾甚至将其视为友谊的见证,所以现在菲律宾甚至都不在乎该国的过去。在当今时代,日本是如此傲慢,以至于它宣布了对世界的菲律宾大屠杀,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样的消息并没有影响菲律宾人。

E. 日军怎样攻占菲律宾

菲律宾是一个岛国,由700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它位于中国的东南,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是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菲律宾仍是美国的殖民地,其最大岛屿吕宋岛上有美国在远东最大的空海基地克拉克和甲米地,也是美国在远东和日本进行争夺的战略要点。

日军对菲律宾的作战企图,是攻占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和棉兰老岛,将美军逐出远东,以便支援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战,控制日本本土到南洋之间海上交通线。鉴于驻菲美军有一定空海实力,日本认为,对菲律宾作战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首先歼灭美驻菲空军。因此,日军作战计划规定,战争初期首先夺取制空权,在开战之后三天内歼灭美空军主力,同时在吕宋岛实施多处登陆,占领机场,以保障主力在仁牙因湾登陆,占领马尼拉。在群岛的南部则占领第二大岛棉兰老岛,最后占领菲律宾群岛的全部岛屿。参加作战的日军是由本间雅晴中将为司令的第14军,下辖2个师团、1个旅团共5.7万余人。直接支援作战的有海军第3舰队和第11航空舰队,陆军第5飞行集团,共有各型作战舰只43艘,陆海军航空兵飞机500架。此外,还有南方方面军的直属部队和进攻马来亚的部队进行支援。以上部队分别在台湾和帕劳群岛集结,准备登陆。

美国在制定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作战计划时,对菲律宾的坚守缺乏信心。美国预计,一旦日、美发生对抗,日本将对菲律宾发动突然进攻。由于美、菲之间远隔太平洋,美国在一定期间内难以从国内进行增援,菲律宾的防御主要依靠现有驻菲美军和当地部队。1941年7月,美国在菲律宾成立了远东美军司令部,由麦克阿瑟上将任司令,并开始向菲增派人员和武器,同时继续构筑在吕宋岛的巴丹半岛和哥黎希律岛的工程,但为时已晚,整个防御计划要到1942年2月完成。当战争爆发时,美菲军兵力共有陆军约13万余人,其中美军1.9万人,菲军约11.2万人,飞机200架,海军1个混合舰队,即亚洲舰队,作战舰只45艘。

1941年12月8日,日本陆海军航空队飞机500架先后从台湾起飞对吕宋岛美空军基地进行轰炸。当日机飞临目标上空时,一度升空戒备的美机正降落休息,结果美国停放在马尼拉附近的克拉克和尼古拉机场上的200架飞机被炸毁约100架,日军一举取得了空中优势。同日,日军一个营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12月10日,日军分别在甘米银岛和吕宋岛北端的阿帕里登陆,11日在维甘登陆。12日从帕劳群岛出发的日军在吕宋岛东南端的黎牙实比顺利登陆。在吕宋岛南北登陆的三支部队分别夺取了阿帕里、维甘和黎牙实比三处前进机场,并向马尼拉方向实施合击。与此同时,日本航空兵继续打击美海空军力量。12月10日至12日,日机轰炸马尼拉湾的甲米地和苏比克湾的乌朗牙坡海军基地,炸沉美舰艇4艘,炸毁海军巡逻机四分之一。至12月17日,美国把在菲律宾仅剩下的17架B-17型轰炸机全部撤到澳大利亚。从此,日军完全掌握了制空、制海权。12月22日,日军约1个师团在马尼拉西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4日,日军约1个联队在马尼拉以东的拉蒙湾登陆。两支登陆部队对马尼拉实施了向心突击。在吕宋岛登陆过程中,日军于12月20日以1个联队的兵力在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登陆,迅速占领了纳卯以后,于25日在和乐岛登陆。17天之内,日军成功地实施了九处登陆。

美、菲部队虽有13万之多,但其中11万名菲军系仓促组成,装备很差,缺乏训练。菲律宾海岸线漫长,薄弱处很多,防不胜防。麦克阿瑟虽信心十足,决心保卫整个菲律宾群岛,将全部岛屿划为5个防区,建立防御部署。但由于对日军的作战缺乏了解,兵力分散,在日军登陆时,被动应付。特别是美、菲军缺乏海空支援,战斗力大减。在日军迅猛突击下,部队很快瓦解,马尼拉的防线也被迅速突破。12月26日,麦克阿瑟下令撤出马尼拉,将部队集中于巴丹半岛的预设阵地进行抗击。日军没有紧追美、菲退却的部队,仍按原作战方案向马尼拉推进,并于1942年1月2日攻陷马尼拉。

1942年1月10日起,日军向巴丹半岛美军阵地发动进攻。此时南方方面军已将第5飞行集团和陆军1个师团调出准备进攻缅甸和参加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战,侵菲日军战斗力大为下降。加之地形不熟,热带病流行,这次作战伤亡和疾病减员较大。1月28日,日军被迫停止进攻。4月3日,日军在得到2.2万人和飞机、火炮的增援后,对巴丹半岛发起第二次进攻。美军由于所期待的增援落空,病员很多,麦克阿瑟也于3月10日奉命去澳大利亚组织西南太平洋美军司令部,美军士气更加低落。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于4月9日向日军投降。投降的美、菲军被迫从巴丹半岛南端的马利维尔斯步行到圣费南多俘虏营,行程1000余公里,饥病交加的战俘队伍在烈日下行军,沿路倒毙甚多,加之押送的日军任意虐待杀害,死亡达数千人。美国人称这次行军是“死亡行军”。

日军攻占巴丹半岛之后,对哥黎希律岛连续实施猛烈的炮击和轰炸。5月5日,日军渡过海峡在哥黎希律岛登陆,接替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少将温赖特于6日广播了投降书,驻岛美、菲军1.5万人成为日军战俘。随后,南部其他岛屿的美菲部队也大部投降,一部溃散或潜入山林。日军在进攻菲律宾的作战中死伤约1.2万人。

F. 菲律宾战役的战役兵力

参加菲律宾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司令为高桥伊望中将,巡洋舰10艘、驱逐舰29艘、航空母舰1艘和水上飞机母舰3艘)、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司令为小冰英良中将,飞机200架)、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司令为冢原二四三中将,飞机300架)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麦克阿瑟中将任司令,其中3.1万美国人)和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142架)。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为哈特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协同该集团作战。
菲律宾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军资料为驱逐舰1艘、潜艇2艘、其他舰船2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美军中将温赖特)。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战术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美军占领菲律宾群岛使日本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日本与南部海域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运进。美军完全控制了南海,并为进攻海南岛、台湾岛、琉球群岛和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了许多基地。

G. 菲律宾战役经历了哪些历程

日本人以对美军机场和甲米地海军基地的突然突击开始战役,于1941年12月8~9日在陆地上摧毁了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驻扎在菲律宾南部基地的美国亚洲舰队的基本兵力摆脱了敌军的打击。

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并借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兵力之机,自12月10日起开始派先遣部队上陆,1941年12月22日派第14军主力上陆。1942年1月2日,日本人攻占了马尼拉。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日军也在棉兰老岛和乐岛上陆。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撤向巴丹半岛,在此防守至4月9日。1942年5月7日,菲律宾战役结束。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H. 什么是美国—菲律宾战争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美国—菲律宾战争是美国对菲律宾发动的一场殖民战争。

在同西班牙作战的过程中,美国利用菲律宾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运动,通过驻菲美军当局与起义军首领于1898年4月24日和5月19日以承认菲律宾独立为条件就共同作战问题达成协议。6月至7月间,西班牙军队被菲律宾革命军打得节节败退,美军登陆部队因此得以于8月13日占领马尼拉。但美国政府违背诺言,于12月10日同西班牙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菲律宾群岛归美国管辖。

与此同时,美军2.5万人在菲律宾集结,于1899年2月4日对革命军发起攻击。美军尽管在数量上和技术装备上占优势,但半年内在马尼拉以北只前进100~120公里,而且损失惨重。由于地主、资产阶级上层的协助,美军当局分裂了菲律宾反帝运动,并在运动内部挑起激烈斗争。

1899年5月7日,共和国政府首脑马比尼被迫离职。7月5日,共和国军总司令卢纳被杀。10月,美军再度开始进攻。在进攻中,菲律宾军队分散成若干独立支队,转入游击战争。1901年,民族解放运动被镇压下去,菲律宾沦为美国殖民地。

I. 二战时期日本猛攻菲律宾,为何美国会输掉菲律宾战役

小油瓶想说,面对精锐日军、精心谋划、精心准备、突然袭击,战争准备不足并且兵力并不占优的美国人在“自信心十足”的麦克阿瑟中将带领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骄傲的麦克阿瑟中将根本不相信日本人要对他动手,疏于戒备,错误判断,让本就实力不足的军队雪上加霜。

下面小油瓶带您走进这场对麦克阿瑟来说失败的作战!

至此菲律宾战役彻底以美国人的失败告终。

所以麦克阿瑟的错误判断、疏忽大意导致空军被歼灭,海军望风而逃,自此制空权制海权彻底消失,而菲律宾部队缺乏战斗力和战斗精神被日军精锐部队击溃,无奈退守巴丹,巴丹守军又因缺乏粮食和支援,无奈被歼灭,这就是美国人是如何输掉菲律宾战役的!

J. 历史上西班牙与菲律宾发生过战争吗

发生过。菲律宾本是独立国家,我们国家曾称之为吕宋。后来西班牙占领了吕宋,成为其殖民地。1898年美西战争中西班牙战败,向美国割让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西班牙对菲律宾的影响可谓深远,菲律宾人绝大部分是基督教徒,就是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形成的。菲律宾人的姓名都是西班牙式的。

阅读全文

与菲律宾发生什么战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