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地方发生过重大海啸
海啸,一种极具破坏力、灾难性很强的海浪。尽管它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预兆的,但由于它在外海时水深,波浪起伏小等原因都不会被引起注意。所以当它到来时,还是会让人们措手不及,付出惨重的代价。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它通常是由海底地震所引发的。当在海底以下50千米以内出现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时,就会出现海啸。此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因素。当一次震动过后,震荡波就会在海面上形成不断扩大的圆圈,它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这种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它的运动可以掀起狂涛骇浪,它卷起的海涛高度可达到数十米。在这种极大的能量面前,人类的任何制止行运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说人类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每一次海啸过后,都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毁。然而海啸又属于自然灾害,人类要避免它几乎是办不到的。如果可以提前预测到,人类就可以在灾害来临之前逃生,但在海啸预测尚不完善的今天,人类只能听天由命,任海啸肆无忌惮地袭击。
海啸所向披靡的来访
近百年以来海啸对人类生命及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摧残,下面是致使人类死亡过千的七次重大海啸:
◆在1908年12月28日早上5点25分,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市出现了由7.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海啸掀起了高达12米的巨浪,造成了惊人的破坏。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就达82000人,而在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其他南部地区更是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这次灾难的发生,瞬间使海峡两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亚市的建筑物变成了一片废墟。当时,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宫殿下,在5天以后才被迎救出来。而就在此时,其他很多刚刚活着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转瞬间却又被涌进市区的巨浪卷走了。由于海浪的来回席卷,使整个墨西拿市区、港口以及周边40多个村庄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和疾病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欧洲历史上因地震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海啸。
◆1933年3月2日,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三陆近海因地震造成的海啸,其震级为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此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达29米,其死亡人数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于地震引发了海啸,而且由于海啸而引发了山体滑坡,造成了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20世纪以来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其中最大震级为8.9级,这次地震还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达30米的海浪。使周围房屋、建筑物被席卷不计其数,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高达5.5亿美元,造成了数万人死亡和失踪,使200万人无家可归。此外,海浪以时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刹那间人们都被卷入了巨浪中,被巨浪吞噬的人们当中,有的是被卷进了海洋的深处,有的则被巨浪排到了天空中,还有的被汹涌的波涛拥上了堤岸。海浪在袭击日本时仍高达4米,导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0000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面对海啸,人们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造成了8000人丧生,可见其海啸带给人类的灾难其重。
◆1998年的7月份,因两个7.0级海底地震导致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100人丧命。当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的49米巨浪海啸,造成了2200人死亡,使数千人无家可归。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点,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发生了8.5级地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为此,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殃及,导致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伤亡人数为:
1.印尼受袭最为严重,造成了约238945人死亡或失踪。
2.泰国证实罹难者总人数为5393人,失踪人数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于1000人为外国人。
3.斯里兰卡的受袭仅次于印尼的国家,受难者总人数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统计丧生人数是10749人,失踪人数为5640人。
5.缅甸则有61人在海啸中死亡,而联合国估测该国死亡人数为90人。
6.马尔代夫也有82人罹难,失踪人数新增加26人。
7.马来西亚有68人受难,大多数为槟榔屿群众;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8.非洲东海岸也有很多人在海啸中遇难,其中索马里死亡298人,坦桑尼亚死亡10人,肯尼亚死亡1人。
……
海啸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非常严重的。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人类却束手无策,目前可以做的只能是通过预测、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海啸在世界各地发着使人类无能为力的威风,它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着人类,使人类承受着它带来的一切灾难,人命的飘忽、家园的毁灭,这些在人类眼中视而最重要的东西,都在它轻而易举的发作之下倾然而去,留给人类的最终将是狼藉的现实。当灾难发生时,世界各国的政府、民间以及各个国际组织,都会不约而同地前来救助支援。这是目前人类面对灾难惟一的对付方式。从这个角度上看,人类是显得那么无力。
无能为力的悲哀
虽然每一场灾难过后,受灾国都会受到民间、各国和国际社会间的积极救援。就如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的海啸来说,当得知灾情发生后,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援救,印尼总统苏西洛立马指示全国对灾区实施救援,同时命令印尼军方派出通信、工程和卫生兵对灾区展开了援救。一场大灾过后,往往会有各种疫情和疾病的暴发,这些预防虽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护,可那些被海啸带走的生命与财物是永远也无法得到恢复的。
灾难过后,所有的难民大都是海啸灾难的幸存者,许多人都带有不同程度地伤情,在被海啸吞噬家园后的恶劣环境下,不仅患者的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治疗,甚至很有可能会使没有受伤的难民们感染某种疾病。对于这些,人类又能如何制止呢?救助工作相对于损失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1946年夏威夷发生海啸后,美国就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到海底地质结构的变化,然后将数据传到送预警中心。之后,又成立了国际太平洋海啸组织,有22个国家加入了该组织。随后前苏联、日本、美国阿拉斯与夏威夷也先后拥有了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由于有了这些海啸预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海啸的灾害。但是,虽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多问题都可以科学性的去预防,可对于自然灾害来说,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人类无能为力的悲哀。灾难的时间也许极为短暂,但是就是在那以分秒计算的一瞬间,无数的生命因此而殒落,无数的家园被无情的摧毁。灾难告诫我们在自然面前应保持必要的谦卑与敬畏,而不是把她作为一个予取予求的对象或者一个可以“战胜”的对手。虽然我们可以上天入地,甚至可以克隆出人自身,但人类并非上帝,在赖以生存的星球面前,人类是脆弱的,地球环境哪怕一点微小的突然变化,足以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人类是伟大的,但在灾难的面前,人类却是渺小的,灾难一旦形成,人类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阻挡。
海啸过后,残留的不仅是伤痛和狼籍,还有对人类以深刻的启示……
在海啸面前,人类处于的是被动角色,依然无力与之对抗,相比之下,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只能不情愿的接受它带来的一切洗劫。但是,人们在痛恨灾难的同时,是否也该深思:难道灾害与人类是没有关系的吗?其实,是人类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海啸只是大自然惩罚人类的一种手段。倘若我们执迷不悟,继续破坏大自然,那将会有更大、更多的灾难……大自然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该为自己的明天考虑。
‘贰’ 世界上有那些国家发生过海啸
1、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震级7.5级。在近海掀浪高达12米的巨大海啸,地震发生在当天凌晨5点,海啸中死难82,000人,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地震,也是20世纪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震级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29米,死亡人数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死亡人数5,000人。 4、1960年5月21号到27号,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二十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级8.4级,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10,000人丧生。此外,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5、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8,000人死亡。 6、1998年7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的49米巨浪海啸,2,20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到29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6.8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叁’ 世界最大的海难是什么
1948年12月3日,在上海前往宁波的“江亚轮”,离开十六铺码头2小时后突然在长江口
发生爆炸,罹难人数超过3千人,成为世界第一大海难,而轮船爆炸的原因时隔将近六
十年,仍然是人言言殊,莫衷一是,迷雾一团。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出现在同一时空交点
的幸存者和施救者再次聚首,回忆历历在目的过往片段,唤醒人们脑海中早已被淡忘的
关于“江亚轮”的记忆。
‘肆’ 菲律宾6.6级地震会引发海啸吗
2020年8月18日8时3分(北京时间),菲律宾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据菲律宾马斯巴特省减灾委的官员称,此次地震持续的时间较长,大约在20秒左右。当地不少建筑物都在地震中受损,部分公路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当地的通信系统也受到影响,部分地区联络中断。已经有多次余震。
(4)菲律宾海啸有多少人死扩展阅读
地震成因:
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伍’ ★历史★事件★死亡★人数★
提起世界上最着名的海难,人们都会想起英国的“泰坦尼克号”;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英国历史上还曾发生过一起比“泰坦尼克号”更惨烈的海难。二战期间,一艘由豪华邮轮改装的军事运输船“兰开斯特里亚”号在法国敦克尔克大撤退期间,遭到德军战机的轰炸而沉没,导致至少3500名英国士兵和平民随船沉入海底。这一英国二战史上“最惨烈海难”硬是被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生生掩盖了起来,直到日前,英国历史学家琼纳森·芬比才在其新书《兰开斯特里亚号的沉没》(The Sinking of The Lancastria)中,首次详细披露了这一二战惨烈海难的真相。
911事件死亡及失踪人数:
纽约:
世界贸易中心有6453人失踪,261人死亡,其中包括被劫持飞机上的人:美国航空公司航班上有11人失踪,92人死亡。联合航空公司航班上有175人失踪,65人
华盛顿:
五角大楼据信有189人死亡,包括被劫持飞机上的人:美国航空公司航班:77人死亡,64人失踪。
宾夕法尼亚州:
联合航空公司航班上有93人死亡,44人失踪。
311发生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死亡人数200人.
死亡人数最多的,当数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
另还有一场海难事故发生在中国:就是1948上海江亚轮案, 由于罹难者大都为甬籍,宁波人旅沪同乡会旋于1948年12月6日成立“江亚轮惨案善后委员会”。据善委会统计,失事后仅900余人得以生还,估计罹难者多达3000人以上,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泰坦尼克号”海难。招商局于失事后派出90多名潜水员和十几艘船只前往失事地点打捞尸体,大多数已不知所踪,仅捞起有名有姓的尸体1383具,其中男性629人,女性414人,男童208人,女童132人(残体不计)……
‘陆’ 关于海啸
当时印尼海啸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关于海啸的读书报告,不然删节后摘一些帖给楼主看下吧:
关于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严重摧残生命,造成财产损失。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它们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不管源自何处,海啸都要经历三个部分交叉却又有显着差异的物理过程:首先,由某种搅动水体的力产生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然后,海啸从爆发源附近的深海处传到浅海岸地区。在开阔的海洋中海啸波的速度可以超过每小时700千米,令长度一般的海滔相形见绌,从一个浪头到另一个浪头的距离有时竟超过100千米。但是因为在开阔的海面上浪头的高度小于1米,所以对过路船只并不能造成什么损害。最后,淹没陆地。沿着海滨,灾害性的海浪可能冲上海岸,横扫一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比地震本身还大。在这些过程中,人们对传播阶段了解最多,然而产生过程和淹没过程却难于进行计算机模拟。在预测未来远源海啸将会袭击何处以及指导灾难调查和营救过程中.精确的模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重点必须放在可能会遭到最严重袭击的地区.
总的来说,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的材料表明,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而本次印尼的海啸,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啸。
历史迹象表明,海啸引起的灾难面广而且是毁灭性的。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冲击了整个太平洋。猛烈的海啸能到达非常远的地方:能将毁灭性的能量从其源头传到数千千米之外海岸。夏威夷因其处于海中央.极易遭到这种席卷整个太平洋的海啸的袭击.自1895年以来.12次灾害性海啸袭击了夏威夷。在最惨重的海啸事件中,源于几乎达3700千米外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杀人波浪于1946年在夏威夷夺去了159人的生命(见后面框内文字)。来自如此遥远的海啸都能够出乎意料地造成灾难。
历史上部分重大海啸
时间 地点 浪高 成因
1586年7月9日 秘鲁 24米 地震
1746年10月28日 秘鲁利马 24米 地震
1854年12月23日 日本东海道 28米 地震
1871年3月2日 印尼苏拉威西 25米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1877年5月10日 智利 21米 地震
1896年6月15日 日本三陆 38米 地震
1899年9月10日 阿拉斯加湾 60米 地震和泥石流
1917年6月26日 萨摩亚群岛 26米 地震
1933年3月2日 日本三陆 29米 地震
1946年4月1日 阿留申群岛 35米 地震
1960年5月22日 智利 25米 地震
1964年3月28日 阿拉斯加湾 70米 地震
1994年6月3日 印尼东爪哇 60米 地震
1998年7月17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49米 地震
减少海啸危害依赖预报
目前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当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地震的位置、震级和类型输入电脑,即可分析出它是否会造成海啸、海水波动程度及其传播方向,然后就可尽快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通知居民撤离。1946年,Alentian群岛位域的一次地震激发起一场海啸,海啸掀起的巨大波浪导致了夏威夷群岛上159人丧生。作为反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NOAA)事后在夏威夷建立了一个海啸报警中心站。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爆发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酿成了一场海啸大灾难,这使得阿拉斯加、加利檑尼亚、俄勒冈州的111人丧生。此次惨案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在阿拉斯加_州辟建了第二个海啸报警中心站。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曾在日本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日本地区每当发生较大地震时,日本政府都对其后的海啸进行严密监视,确定是否发出海啸警报。而在环太平洋,也已经设立了一些海啸的监测系统。例如美国,设立的海底记录仪,在海啸浪峰通过的时候.海底记录仪就根据压在其上之水的额外数量探测出压力的增加。就是在6000米深处.这种灵敏的仪器也能探测出不高于仅仅l厘米的海啸。船舶和风暴引起的波浪不会被它探测出来.因它们的波长短,并且就像潮流一样.其压力的变化不能传播到洋底。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日立造船技术研究所在离日本高知县室户岬1 3千米的太平洋海面上,设置一座“GPS海啸仪”的实验装置,实时捕捉巨大地震引起的海啸。该实验装置是一个全长约16米、直径3.4米的圆筒形特大浮标,上部7.5米露出海面,顶端的GPS天线可接发卫星的信号,并每秒测定出海面的变化,精确到2厘米~3厘米,传送到室户岬测侯所的基地局,由研究小组判定是否发生海啸并报告给有关部门。据说在海啸到达陆地前约1 0分钟就能观测海啸。将来把该浮标装置设置到更远的海域,以便更早地预测海啸的发生毒制定防灾对策,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灾害地质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GPS海啸仪诞生 海洋世界2004.5
3. 海啸 Gonz.,FI 冉隆华 科学(中文版) 1999
4. “死亡之波”—海啸成因探索 王建华 Monas.,R 世界科学 1999
5. 追根寻源话海啸 高华根 地球 1989
6.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地震引起海啸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涨洪由 李怀英 国际地震动态 1994
‘柒’ 在世界史上,曾几次发生过海啸
1、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震级7.5级。在近海掀浪高达12米的巨大海啸,地震发生在当天凌晨5点,海啸中死难82,000人,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地震,也是20世纪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震级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29米,死亡人数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死亡人数5,000人。 4、1960年5月21号到27号,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二十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级8.4级,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10,000人丧生。此外,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5、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8,000人死亡。 6、1998年7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的49米巨浪海啸,2,20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到29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6.8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捌’ 近百年致使人类死亡过千的重大海啸有哪些
近百年以来海啸对人类生命及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摧残,下面是致使人类死亡过千的七次重大海啸:
1908年12月28日5点25分,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市出现由7.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此次海啸掀起高达12米的巨浪,造成了惊人的破坏。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就达8.2万人,而在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其他南部地区更是造成了十几万人的死亡。这次灾难的发生,瞬间使海峡两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亚市的建筑物变成了一片废墟。当时,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的宫殿下,在5天以后才被营救出来。而就在此时,其他很多刚刚活着从废墟中爬出来的人转瞬间却又被涌进市区的巨浪卷走了。由于海浪的来回席卷,使整个墨西拿市区、港口以及周边40多个村庄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和疾病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海啸。
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发生的地震,其震级为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此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达29米,死亡人数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地震引发海啸,继而由海啸引发山体滑坡,造成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20世纪以来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其中最大震级为8.9级;这次地震还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达30米的海浪。使周围房屋、建筑物被席卷不计其数,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高达5.5亿美元,造成了数万人死亡和失踪,使200万人无家可归。此外,海浪以时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刹那,人们被卷入巨浪中,有的是被卷进海洋的深处,有的则被巨浪抛到天空中,还有的被汹涌的波涛拥上堤岸。海浪在袭击日本时仍高达4米,导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面对海啸,人们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造成了8000人丧生。可见海啸带给人类的灾难之重。
1998年的7月份,因两个7.0级海底地震导致巴布亚新几内亚约2100人丧命。当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的49米巨浪海啸,造成2200人死亡,使数千人无家可归。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点,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印度洋海域发生了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为此,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殃及,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伤亡人数为:
1.印尼受袭最为严重,造成近24万人死亡或失踪。
2.泰国证实罹难者总人数为5393人,失踪人数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于1000人为外国人。
3.斯里兰卡的受袭仅次于印尼,受难者总人数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统计丧生10749人,失踪人数5640人。
5.缅甸则有61人在海啸中死亡;联合国估测该国死亡人数为90人。
6.马尔代夫有82人罹难,失踪人数新增加26人。
7.马来西亚有68人受难,大多数为槟榔屿群众;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玖’ 东南亚海啸死多少人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印尼政府宣布该国死亡人数进一步上升,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经超过29.2万人。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据印尼卫生部称,该国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踪。已经确认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874人,达到111171人,失踪人数则为127774人。
泰国确认遇难者总人数为5393人,失踪人数新增加3071人,其中超过1000人为外国人。
斯里兰卡是受袭仅次于印尼的国家,其遇难者总人数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确认的死亡人数是10749人,失踪人数为5640人。
缅甸共有61人在海啸中遇难,而联合国估计该国死亡人数为90人。
马尔代夫至少有82人遇难,失踪人数新增加26人。
马来西亚警方称,该国共有68人遇难,大部分为槟榔屿居民。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非洲东海岸也有人员在海啸中遇难,其中索马里死亡298人,坦桑尼亚死亡10人,肯尼亚死亡1人。
国际救援人员认为,索马里的遇难者人数可能被夸大了。
遇难人数统计:
印度尼西亚:238,945
斯里兰卡:30,957
印度:16,389
泰国:5,393
马尔代夫:82
马来西亚:68
缅甸:61
孟加拉:2
索马里:298
坦桑尼亚: 10
肯尼亚:1
总计:292,206
(注:该统计数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踪人员及印度5640名失踪人员;为避免重复计算,该数字没有包括泰国的3071名失踪人员,斯里兰卡的5637名失踪人员也没有计算在内。)(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