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班牙已经衰弱成三流国家,为何还有那么多的殖民地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以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数量世界第二,仅次于英语。
2. 菲律宾曾被西班牙殖民长达三百多年,为何西班牙语在它们国家没有普及开来
因为西班牙最早是想通过宗教进行殖民,为了更好地推行天主教,殖民者选择顺应菲律宾本地的语言,没有及时进行西班牙语的推广。反而是之后的美国,在殖民菲律宾期间大力推行了英语。在日据时期,日本又允许菲律宾用母语出版图物,菲律宾本土语言得到了大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西班牙在殖民时期没有大力推广西班牙语,后来菲律宾又被别的国家殖民,西班牙语没能在这片土地把根扎深。
不同于西班牙,美国不遗余力地推广了英语,还要求把英语当成官方语言。他们构建了完整的英语教学体系,对英语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日本占据了菲律宾,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日本允许菲律宾人用本土语言出版图物,这对菲律宾本土语言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西班牙语慢慢退出主导的语言位置。
3. 为什么亚洲只有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西班牙在16世纪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领土辽阔,横跨了整个中美洲,大部分南美洲,一部分非洲和亚洲的菲律宾。西班牙全盛时期的军队势力强大,就连南美洲那么大的帝国都能被歼灭,所以亚洲的大部分土地西班牙也可以占领。然而,西班牙只得到了菲律宾这杯羹,似乎是奇怪的现象。要知道为什么西班牙只占领了菲律宾,就要知道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经过。
地理大发现主要的推动力有中东穆斯林帝国的贸易垄断和欧洲意大利的商人贸易垄断。由于穆斯林帝国在欧洲人发现亚洲前就已经和东南亚诸国和中国进行贸易,所以很多来自东方的奢侈品,如茶,丝,香料,中国瓷器等都要通过阿拉伯人才能在欧洲上市。而阿拉伯人往往都把这些货品卖给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威尼斯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繁忙,最大的国际港口)。而威尼斯的意大利人就把从阿拉伯人手中得到的东方奢侈品转卖给欧洲其他国家。这样的贸易方式使欧洲人买到的奢侈品高出原价几百倍。
此外,文艺复兴也促使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推动人文主义,注重思考和实践。文艺复兴也修复了欧洲中古时代封建制度的衰弱经济。欧洲经济复苏推动了货品市场扩大,也就因此,来自东方的奢侈品需求量也大增。然而,专卖多次的昂贵东方物品使欧洲人吃不消,所以他们觉得要以最便宜的价格得到东方的奢侈品就是直接和东方进行贸易。
马可波罗东游虽然促进了欧洲和中国的关系,也开发了新陆路贸易航线,可是中途关卡重重,政治不稳定和路线不安全都使到陆路贸易活动受到严重打击。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封锁威尼斯港口使欧洲人觉得迫切需要开通一道通往东方的海上路线。
在这样的背景摧使下,欧洲人积极的进行探险活动。由于当时欧洲科技进步,造船术,地图学和航海术都比中古时期进步许多,所以欧洲人要进行探险活动不会很困难。
首先进行探险活动的欧洲国家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哥伦布,达伽玛,迪亚士等探险家陆续发现了加勒比群岛,好望角和通往印度的航线后,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卖命地扩大帝国版图。他们如此行就是希望能够发现并控制出产香料的“香料群岛”。葡西的探险活动在巴西遇到挫折,为了调和纷争,着名的《托尔的西亚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就签订了。这项条约规定巴西以西的地区为西班牙势力范围,西班牙可以随意征服;巴西以东地区就是葡萄牙的领土。也就因此,大部分的南美洲,就是巴西除外,成了西班牙帝国的版图。
南美洲蓄藏丰富的资源,致富了西班牙人。然而,他们所向往的“香料群岛”却不是做落在南美洲。南美洲也不出产香料。西班牙为了控制这个群岛,就在次积极进行探险。
就在那时候,葡萄牙就已经占领了非洲一部分地区,印度的果亚,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印尼的一些群岛,中国澳门;葡萄牙人也抵达了台湾和日本。
1521年,西班牙探险家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批准和赞助下进行环球航海活动。就在越过太平洋后,麦哲伦在印尼的摩鹿加群岛遇到了葡萄牙人。而摩鹿加群岛就是所谓的香料群岛。就这样,两国开始进行谈判,结果就在1523年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修订势力范围,将摩鹿加群岛以东地区归为西班牙势力范围,以东为葡萄牙地区。西班牙同意撤离摩鹿加群岛,葡萄牙同意给西班牙35万金葡萄牙币做赔偿。至于位于位于摩鹿加群岛以西的菲律宾群岛则继续成为西班牙领土。
所以,亚洲只有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由于17世纪开始欧洲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法国等都开始进行探险活动,而领土小的葡萄牙不低档不过荷兰的势力,就将印尼,马六甲和台湾等地让给荷兰。后来也就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东南亚也被他们瓜分了。
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虽然包括整个非洲和亚洲,可是由于本土国家小,资源贫乏,人力资源不足,导致他们不能像西班牙那样占领辽阔的领土。所以,亚洲国家并没有给西班牙殖民并非和明朝有关。其实,澳门就是在明朝时期被割让给澳门的。而当时的马六甲也是明朝的属国,可是最终也被葡萄牙人占领了。法国也占领了印度支那这个庞大的中国属国。
其实中国就在明朝末期,欧洲人发现新大陆时就没落了。当时许多的反叛,革命和满人入关使中国不堪一击。虽然清朝中期干隆等皇帝的统治复苏了中国的经济,然而从军势和科技来说,还是比不上欧洲人。所以,中国其实不是在欧洲人瓜分中国时衰弱的,而是早在明朝末期就开始没落了。
4. 从西班牙到美利坚,300年的沉沦,到底哪种模式更适合菲律宾呢
菲律宾群岛从蛮荒的原始时代直接过渡到殖民地时代,历经300年的沉沦,前有西班牙封建王室般的专制集权统治,后有美利坚的自治议会殖民,两种模式到底哪种更适合菲律宾呢?
“文明”前夜的菲律宾群岛
16世纪之前,菲律宾群岛并不具备任何的国家概念和民族意识,按照当时明朝前往经商的华人的记载,当地甚至都还没有形成古中国北方似的部落,只是在一些交通便利的交易地点形成了一些自发聚集的村落,而这些村落中规模最大的就要数因与明朝商贸而发展起来的马尼拉,但即便如此,当时的马尼拉人口也不过千余人,而其中华人就占据了至少三分之一。
这其中既包括贸易自由权、同等税赋权等经济权利,也包括同等国民待遇权、选举权等政治诉求,但这些诉求在西班牙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的手中显然不可能得到回应,因此在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菲律宾最终爆发独立运动。
5. 菲律宾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菲律宾曾经是美国的殖民地。
菲律宾共和国(他加禄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简称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人口1.03亿(2016年)。
菲律宾人的祖先是亚洲大陆的移民,14世纪前后建立了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65年,西班牙侵占并统治菲300多年。1898年被美国占领。1942年被日本占领。二战后重新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菲律宾独立。
菲律宾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种族与文化为数众多,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宾最早的居民,随后民族的迁徙陆续带来了马来文化、随着宗教与贸易发展也带来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十四世纪之前,菲律宾群岛上未形成国家,多以土着部落形式存在。据《吴时外国记》记载,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东吴。
公元226年,东吴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总面积为29.97万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菲律宾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公里。
6. 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400多年,为何西班牙语没能成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
菲律宾是一个长期被列强殖民统治的国家,但是很神奇的是,它在被西班牙统治的400多年时间里,西班牙语都没能成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不过细究起来,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菲律宾这个国家本身的语言系统就很混乱。在被西班牙殖民统治之前,菲律宾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语言。这种语言系统的混乱使得在菲律宾国内,大家都是各说各的,地区与地区之间没有什么交集。
所以,菲律宾人的语言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变成了英文语种。而英文也成了菲律宾人除自己的母语之外的主要语种,相比之下,西班牙语虽然在菲律宾的时间更久,但是因为它的小众面,反而没有成为菲律宾人的主要语种。
7. 西班牙为什么放缓了殖民菲律宾的步伐
西班牙忙于在欧洲大陆争夺霸主地位,放缓了殖民菲律宾的步伐。1517年10月,麦哲伦来到西班牙,几经辗转,终于在半年以后见到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向其陈述了自己的计划,即向西航行到达香料群岛。麦哲伦是一个葡萄牙小贵族,25岁时参加了远征队,广泛活动在东非、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并参加了围攻果阿和马六甲的军事行动,知道名贵的香料来自马六甲以东的摩鹿加群岛。
在不断前往亚洲的航海过程中,麦哲伦感到这条航线实在是太长了,按照地圆说,一定还有到达香料群岛的捷径。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亚穿过巴拿马海峡看到了太平洋,这使麦哲伦本人相信一直向西航行,可以更快地到达香料群岛,这就可以大大缩短前往亚洲的时间。但是当麦哲伦将自己的构想向葡萄牙国王提出时,立刻遭到否定,葡萄牙已经掌握了香料贸易,不需要再多此一举,况且根据双方已经签订的条约,如果葡萄牙向西航行,势必会侵犯西班牙的垄断权。
但是当西班牙国王听到麦哲伦的这个计划之后,立刻被他所描绘的利润前景吸引了,西班牙国王几乎是急不可耐地与麦哲伦签订了探险协定,要麦哲伦给他带来丰富的香料和其他可以获利的东西,而麦哲伦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资助和国王给予他的特权。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率领着由5艘船只组成的探险队出发了,他们怀有的唯一目的便是发现前往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捷径,获取丰厚的利润。经过了艰苦的航行之后,麦哲伦率领船队到达了亚洲,但是因为航向的偏离,他们到达的并不是摩鹿加群岛而是菲律宾群岛。
为了能够在菲律宾立足,西班牙意识到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是此时唯一的办法,于是他们将捕获的两艘中国商船放回,并且希望他们继续前来贸易,以带来西班牙人急需的物品。最初西班牙放弃对中国商人的海盗行动完全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如果没有中国商人也能够生存,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打击中国商人。
不过西班牙并未因此而放弃对香料群岛的争夺,《萨拉戈萨条约》的约束力完全赶不上利润的吸引力。稳固了在菲律宾北部的殖民地以后,西班牙便向菲律宾南部以及摩鹿加群岛发起了进攻,即使是1580年两国合并以后,两国殖民者的斗争依然没有结束,西班牙屡次组织远征队进攻摩鹿加群岛,只是由于葡萄牙的力量更强,西班牙的进攻才没有成功。
可见自始至终西班牙都没有放弃对香料贸易的争夺。与葡萄牙争夺香料贸易利润是西班牙航海探险的最初动因,并且也是支持其不断进行航海探险的重要动因,不能因为美洲后来所起的作用而轻易否定这个重要的动因。
与中国对海盗并不详加区分不同,在西方历史上由于海盗众多,来历复杂,因而对其称呼也有微妙的差别,如在英语中,"pirate"指一般的海盗,"privateer"则指"私掠船海盗"或"皇家海盗",即指那些与某一政府订下契约的个人或船只,他/它可以在战争期间攻击敌方舰船。这种契约也被称做"私掠许可证",意味着政府会从海盗活动中分红。所以此种海盗实则为国家支持的国家海盗,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此种海盗在英国、法国和荷兰被发挥到了极致,为这三个国家挑战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海上霸权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8. 菲律宾明明是亚洲国家,为何菲律宾却有很多混血的欧美人
菲律宾虽然地处东南亚地区,但是菲律宾近代历史移民比较混杂,并且被西方国家殖民过,所以血统也受到了影响,当地很多人和西方人进行通婚,所以生下的孩子长相也比较像欧美人了,其实菲律宾本地的人种主要是马来人,但还是属于亚洲人的血统。
因为有很多西方人住在了菲律宾,所以菲律宾也是相当的国际化,来到菲律宾的长滩,马尼拉,你会发现这里的外国人非常多,如同一个大熔炉一样,要知道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以前被誉为是亚洲的纽约,在当时像曼谷,新加坡还没有发展起来,而马尼拉就已经很国际化了,只不过现在因为某些原因,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一直不太好,所以没有成为发达国家,不过近年来因为旅游业的兴起,给菲律宾带来了新一波经济发展的机遇,并且近年来菲律宾和我们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9. 菲律宾原来是谁的殖民地
公元三世纪左右,同中国友好往来。14世纪前后,菲律宾出现了由土着部落和马来族移民构成的一些割据王国,其中最着名的是14世纪70年代兴起的海上强国苏禄王国。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菲律宾,并统治长达300多年。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宣告独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此后,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1965年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1983年8月,反对党领导人贝尼格诺·阿基诺被谋杀,导致政局动荡。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贝尼格诺·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出任总统。此后,拉莫斯和埃斯特拉达先后按宪制当选总统。2001年1月,埃斯特拉达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副总统阿罗约继任总统。
10. 轻取西班牙,却陷入菲律宾泥潭!为何美西战争,奠定了美殖民扩张道路
我们在历史中就会学到美西战争,这是美国发动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因为在,1898年的时候,发生的一个事件点燃起美西战争的导火线,然后缅因号也因此沉默,很多船员,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这场战役爆发的原因有很多的方面,当时美国是一个特别强势的国家工业,肠胃在19世纪末的时候就成了世界第一了,而且全球的很多的工业产品都是由美国制造出来的,所以说美国的行动可以说能够撼动半个世界,在美西战争的时候,轻取西班牙,陷入菲律宾泥潭,也奠定了美殖民扩张的道路。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为了能够巩固它的殖民扩张,而进行的一场战略进攻。
这就是为什么这场战争奠定了美国殖民扩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