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大的鸽子有多重
世界上最大的鸽子是维多利亚凤冠鸠(Goura victoria),几乎和火鸡一样大。体长70~80厘米,体重约2~3公斤。无论雌雄,头上都有彩冠。
该物种生活在太平洋诸岛屿上,包括中国的台湾省、南海诸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岛、爪哇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名列濒危物种贸易公约附录II
Ⅱ 北戴河景点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的东北角,是北戴河最着名的景点之一。公园内看海的视野极好,在鸽子窝公园看日出是大部分前来北戴河旅游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活动。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候鸟迁徙时,这里也是很多摄影家们观鸟拍照的胜地。另外,公园本身的山石滩涂景观也十分秀美,非常值得前来参观。
鸽子窝公园的面积不大,是一个沿着海滩大约500米长,200米宽的小公园。公园内大概有一山、一湖、一滩三个部分,山是指海边俏丽的岩壁小山鹰角石,湖是指公园中心的鸳鸯湖、滩便是沿海的沙滩湿地。除此之外还有观海长廊、鹰角亭、毛主席雕像等人工建筑,在公园内步行一一游玩即可,大约2-3小时为宜。园内湖泊周围有一些简单的游乐项目,湖上可以泛舟划船,这些项目都是私人运营,大约每项几十元,感兴趣的游客可以前去体验。
在鸽子窝公园游玩,最重要的活动便是观看日出。鸽子窝公园正面对着浩瀚的渤海,视野开阔,是秦皇岛附近观看日出的绝佳地带。这里的日出...
Ⅲ 北戴河旅游景点
●鸽子窝公园 门票:20元
景点概况: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1954年夏,毛泽东主席曾在鸽子窝公园极目远眺,感慨万千,写下《浪淘沙?北戴河》这一不朽诗篇。为深切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北戴河区政府敬立了诗词碑和毛泽东主席雕像
●老虎石海上公园 门票:8元
景点概况:老虎石海上公园位于北戴河风景区中心,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公园内形态不一的礁石,状似群虎,故而得名老虎石碧海、金沙、碣石,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到此消夏观光。玩水嬉戏,洗海水澡,沐日光浴的旅游者及赋诗作画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老虎石浴场是北戴河海滨的中心浴场,这里滩宽海阔,入海坡度平缓,水质良好,因而成为暑期海浴人数最多的浴场。这里还有大型的娱乐公园,园内设有海上飞伞、帆板、冲浪板、儿童乐园等,是目前国内较大的海上综合性公园
●联峰山公园 门票:20元
景点概况:联峰山公园,又称莲蓬山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中心偏西,傍海东西横列5公里,有东联峰山、中联峰山、西联峰山之分。公园内有观音寺、钟亭、朱家坟、桃园洞、三眼井、莲花石、翁石、避雨石、对语石、卧石等名胜古迹。莲花石旁有一海龟驼石碑,碑的正面是徐世昌的题诗《题莲花石》,碑的背面有碑文记载1919年公益会在此建莲花石公园的始末。
●碧螺塔酒吧公园 门票:30元
景点特点:碧螺塔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小东山,这里三面环海,风光绚丽。碧螺塔为公园的主景建筑,它是以世界独一无二的仿海螺形状而建造的螺旋观光塔,造型新颖别致。碧螺塔为海滨东山地区的最高点,登塔远眺,一望无际茫茫,大海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碧螺塔公园早观日出,夜听涛声,尤其入夜彩灯辉煌塔形再现,景色秀美壮观。
●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 门票:30元
景点概况: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北戴河,距京沈高速公路北戴河引线500米,占地990亩,投入资金2200万元在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您可以看到“西瓜上树”、“青菜绕柱”的奇特之处,观赏到在动物园中难得一见的珍禽野畜。亲手采摘成熟的瓜果蔬菜,体味吃农家饭、走林荫路的别致情趣。您还可以乘竹排沿戴河顺流而下,坐索道观戴河风光,在岸边垂钓,在池中摸鱼,在惊险桥上一展风采,享受到吃、玩、观、赏全方位的热情周到服务。 在这里您可以买到A级绿色蔬菜,园里种的奇花异果您都可以用不多的钱买回去带给亲朋好友。
●“长城”号海上游船 门票:40元
景点概况:“长城”号海上游船是一艘近海游览的观光客轮。总吨位347.8吨,总长42.56米,宽12.6米,航速每小时11海里,可以容纳乘客588人,它是一艘两首双体船,当您乘坐此船时一定会感到非常地平稳、宽敞和舒适。包尔汉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和来自美国、俄国等许多外国宾客都曾乘此轮观光。
●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公园以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特色,主要景观由主题雕像、音乐喷泉、58件单体雕像、奥林匹克浮雕墙、音乐喷泉;以及30位历届奥运会获得冠军的中国运动员掌印、足印及签名等组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公园建有集速度轮滑、轮滑球、花样轮滑、平地花式等多项为一体的国际标准化轮猾场地; 免费公园
●野生动物园:票价:80元\人
始建于1995年5月,是目前我国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广、森林覆盖率最高,自然环境最优美的野生动物园,从前任看笼中兽、如今兽看车中人!看散养的野生动物围观车中游客!属于国家4A级景区。
●怪楼奇园:票价:12元\人
怪楼的始建人辛柏森美国加州人,怪楼整体上属于欧洲哥特式建筑,三层五顶,七角八面,楼顶的每一个角,都用花岗岩做成尖形墙垛,直插云霄,非常好看。全楼有44个门,46个窗,却没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房间......。
Ⅳ 斑鸠是几级保护动物
野生斑鸠为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同属被保护的斑鸠有欧斑鸠、山斑鸠、灰斑鸠、珠颈斑鸠、棕斑鸠、火斑鸠等。
斑鸠属于留鸟,身上的羽毛为浅褐色,很像鸽子,所以又被称为“野鸽子”。斑鸠经常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低山丘陵和农田地带,也常出现于村庄附近的杂木林、竹林及地边树上或住家附近,一般不会群居,多是单独或成对出现。
常见的斑鸠品种
1、火斑鸠
火斑鸠又叫红鸠、红迦追等,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至东南亚及菲律宾。 它的生存环境为开阔林地和较平坦的沿海林地与次生植被条件下。
2、山斑鸠
山斑鸠我国斑鸠最常见种类,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区。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我们平常所说的斑鸠多指山斑鸠。
3、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又叫“中斑”、“珠颈斑,这种斑鸠品种我国很少见,它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
Ⅳ 斑鸠快死了,怎么办啊!急!
找兽医看病。
主要种类
火斑鸠
1、分布范围
中文名火斑鸠,别名红鸠、红迦追,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至东南亚及菲律宾。在中国为华南、华东等开阔林地和较平坦的沿海林地与次生植被条件下的留鸟,足迹遍至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部到华北、华东及汉南的大多数地区 。
2、主要特征
火斑鸠在地面急切地边走边寻找食物,体长约30cm,叫声深沉并连续重复数次,重音在第一音节。体小,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颈部黑色半领圈,前端白色。雄鸟头部偏灰、下体偏粉,翼覆羽棕黄,初级飞羽近黑、青灰色的尾羽羽像及外侧尾端白色,雌鸟较浅且暗,头暗棕色,体羽红色较少。虹膜褐色,嘴呈灰色,脚为红色 。
山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 。
1、分布范围
几乎遍及中国各省区。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 。
2、形态特征
山斑鸠在中国为常见种,体中型,体长27~35cm,两翅无金属羽色,第2和第3枚飞羽最长,脚短而强壮,跗跖较中趾为长。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
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
3、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
珠颈斑鸠
别称“中斑”、“珠颈斑”,属于鸽形目、鸠鸽科,是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30cm)的粉褐色斑鸠。
1、分布范围
常见并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中国东部及台湾省及沿海各省常见留鸟和笼养鸟。常见于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 。
2、形态特征
雌雄同色,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体羽大多为灰褐色。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虹膜为橘黄,嘴为暗黑褐色,脚为紫红色。叫声为轻柔悦耳的“咕-咕咕-咕咕”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 。
3、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Ⅵ 野鸽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
不是保护动物。属于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一员。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是中国东部和南部最为常见的野生鸽形目鸟类,俗称“野鸽子”。体长30厘米左右,和鸽子大小相似。
通体褐色,颈部至腹部略沾粉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颈部两侧为黑色,密布白色点斑,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颈部,为本种最为显着的特征,因而得名“珠颈”斑鸠。
(6)菲律宾野鸽子门票多少扩展阅读
珠颈斑鸠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至南亚的开阔林地、农地、都市等地区,从印度、斯里兰卡东部到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该种还被引入美国的洛杉矶地区,还于1860年代被引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地区。
珠颈斑鸠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S. c. chinensis)分布于中国华中至华南大部分地区、中南半岛北部以及台湾,南方亚种(S. c. tigrina)则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孟加拉、中南半岛南部、菲律宾、巽他群岛。
Ⅶ 几只鸽子=一只白鹭
摘要 白鹭(英文名称:LittleEgret):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均习称为“白鹭”。这4种白鹭均是中等体型(45-9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小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Ⅷ 圣彼得堡是什么样的
海军部大院现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笔者见一俄国女郎到此休闲,滥施爱心,喂喂野鸽子,一派和平景象····
上述访俄图片是笔者2012年暑期拍摄的,当时所携相机是佳能5DIII+F2.8·24-70镜头,另有1台佳能G12(专拍视频),共拍了22G图片和视频素材。只是回家后没时间整理。前些天看完俄·巡回展览派画展后,就寻思得抽时间整理一下,不然许多细节和观感都快忘了·····
Ⅸ 关于鸟类的故事
雁雀争鸣
麻雀最有人情味——很久以前,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
麻雀,而它们的祖先可能属于一千万到两千万年前在非洲热带出现的那一群
雀。
麻雀的婚期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婚后一年中可孵出一到四窝小麻雀。
和其他的小鸟不同,麻雀的配偶是终身的,而且这种从嘴到尾尖还不到15
厘米的麻雀,也许是鸟类中最有人情味的,它喜欢与人类为伴,宁愿住有人
住的房子,却不愿住空屋。
麻雀最聪明——据说麻雀的学习和记忆,竟和较高级的脊椎动物像老鼠
及猴子一样快。
麻雀的寿命——麻雀必须有窠巢庇护才可过冬,要是没有栖息处和食
物,在零度的气温下只能活15 个小时。麻雀的寿命是比较短的。八只刚能飞
的雏雀中,只有一只能活到可以传代。纪录中最老的麻雀只活过了11 年。
麻雀的功过——多少世纪以来,一提起益鸟,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猫
头鹰、啄木鸟、燕子、杜鹃、大山雀和喜鹊等等。可是,对于我国城乡为数
众多的麻雀来说,大家都认为是害鸟,因为它们会啄翻少许种下的新豌豆、
拔起秧苗和咬断刚结的幼果,还要吃些粮食。但它们主要的食物还是来源于
害虫和杂草籽。据资料统计,一只麻雀每天能捕捉三四十条农作物的害虫,
庞大的麻雀“队伍”,每天捕捉的害虫数量,更是大得惊人,在繁殖期间,
麻雀要捕捉蚱蜢、毛虫等来哺育幼雀。麻雀的功过对比大致是:在城市的麻
雀可能利害相等,在农村的麻雀则害处可能略多于利。我国解放初期的50
年代也曾大张旗鼓地捕捉麻雀,由于当时对麻雀的功过认识不足,现在则需
把麻雀作为益鸟来加以保护。
麻雀纪念碑——大凡纪念碑,多是纪念名人的丰功伟绩的。可是,美国
波士顿居然耸立着一座麻雀纪念碑!波士顿人为什么要给麻雀立碑呢?这是
因为,在公元1860 年以前,美国是没有麻雀的,当时波士顿地区毛虫猖撅,
使庄稼连年欠收,酿成灾荒。当地的人们专门从欧洲引进麻雀来对付毛虫,
从此,毛虫得到了控制,才使当地居民免于饥饿。因此,波士顿人为了纪念
麻雀的功绩,特立碑纪念。
雁群救罗马——某些鸟类通过驯养,可以成为人的警卫员。在历史上,
动物警卫员有着光辉的业绩。在古罗马,克尔特大军曾偃旗息鼓夜袭罗马要
塞,守卫者沉睡在城堡上,幸雁群惊啼,使守卫员惊醒迎战。所以有了:“雁
群拯救了罗马”的说法。
大雁看守仓库——今天,苏格兰人利用大雁高度敏锐的听觉和天赋的警
惕性,派大雁看守丹巴顿市威士忌工厂50 英亩范围内的威士忌保管场。这些
大雁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只要一有生人出现,便振翅扑天,嘎嘎大叫,犹
如向人高喊:“抓贼呀!”美国一些企业,也用大雁来看守仓库。
野雁纪念碑——加拿大人非常喜欢野雁,在贯通加拿大东西海岸公路的
一个地方,人们特为野雁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上还耸立着一只美丽的野
雁,让来往车辆中的人都能观赏到野雁的英姿。
忠于职守的斑头雁——在我国青海省青海湖的鸟岛上,聚居着10 万只
鸟。其中有一种斑头雁,对“爱情”十分“忠贞”,若其配偶不幸夭折,另
一方成了“单身”,便终身一辈子甘当集体的“警卫员”,为大家站岗放哨,
并十分忠于职守。等到大家的幼鸟出世,便主动担负起小斑头雁的“保姆”,
在“孩子”的父母外出觅食、散步时帮助照管。但一时注意不到,淘气的小
斑头雁,有的跑到了别处。一会儿,“孩子”的父母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孩
子”,便怒气冲冲地跑到“保姆”身边,连啄带咬地进行惩罚。这个可怜的
“单身保姆”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用脚挠挠面颊,好象是
在擦眼泪似的,然后用嘴整理一下羽毛,再重振精神继续当“保姆”,给大
家站岗。
孔雀翩飞
世界上只有两种孔雀,一种叫印度孔雀(又叫普通孔雀),分布在斯里
兰卡和印度;另一种叫绿孔雀,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印尼爪哇、缅甸、
马亚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在自然界中是没有白孔雀及其他杂色孔雀的,
白孔雀是人们从野生的印度孔雀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其他各色的孔雀都是
人们有意识地培育和饲养出来的。
通常,人们都知道孔雀艳丽无比,但对它们的生活却知之甚少,不久前,
我国的一个生物考察组深入西双版纳的腹地,窥视了密林中的珍禽绿孔雀,
揭示了它们生活中的一些奥秘。
有趣的作息时间——生活在西双版纳的绿孔雀,有着准确的生物钟。它
们多半在早晨6 点左右“起床”,下树活动。下树后先要“梳妆打扮”一番,
修饰羽毛,振动翅膀,然后用鸟语“嗨—喔—嗨”互相通知,前往觅食之处。
待饱餐之后,它们常单独或成群结队到溪边去饮水,并在溪边沙滩上嬉水浴
沙,用泥沙来摩擦皮肤和羽毛。傍晚7 时,它们开始返回栖息地,8 时后便
在栖宿的大树周围伸长脖子四处察看,见无敌情,方才“嗨—喔—嗨”地连
叫几声,跃飞在同一棵树上,有时也分散在附近的大树上过夜。绿孔雀是十
分谨慎的,上树后,它们还不断伸长脖子四处探望,侧耳细听,如见敌情或
听到响声,便展翅另觅新居,直到9 时后它们才安静下来,将头藏在翼下入
睡。
有趣的活动规律——夏天的中午十分炎热,此时孔雀常隐藏在灌木丛中
休息,待下午稍为凉爽时,才开始活动。行走时雄鸟在前,昂首阔步,雌鸟
跟在后面,充当后卫,雏鸟夹在中间,泰然自若。雌鸟一边跟着“丈夫”,
一边又唯恐“幼儿”丢失,于是便不断发出“咯、咯、咯”低微的联络叫声,
以此相互联系。它们时或纵队时或横队前进,平时大多是5 至10 只,三五成
群,边走边东张西望,警惕周围的动静,生怕遭到凶禽猛兽的袭击。
幼雏初生不久,羽翼未丰,不能上树。一旦受惊,它们便躲到母鸟的翅
膀下面。在此期间,母鸟很少上树过夜,多在草丛间陪着“幼儿”。
孔雀开屏——春天来了,孔雀便开始求偶。这时,羽毛中的色素细胞会
相互配合成一种“婚装色”,因此,羽毛特别绮丽,呈翠蓝绿色,下背闪着
反光的紫铜色,头顶直立一簇冠羽。在密林中,人们常见数只雄鸟围在雌鸟
周围,并把美丽的尾羽展开成扇状,每枚尾羽顶端,都有宝蓝色的圆斑(又
叫眼斑)。这时,那尾羽不断抖动,相互摩擦而发出“沙沙”声,好象在向
雌孔雀致意“求爱”,这便是有名的“孔雀开屏”。在交配季节,雄孔雀一
天至少开屏四五次,每次达10~15 分钟之久。
雄孔雀常常为争得雌孔雀的欢心而发生混战。搏斗时,掉下来的羽毛飘
飞在空中,在阳光的辉映下,宛如彩烟腾空,繁花散落。结果,得胜者便被
雌孔雀定为“意中人”,斗败者怯懦而退,只得另寻配偶。
美丽的羽毛——孔雀之所以会开屏,是因为它们受到环境与季节变化的
影响,体内激素促使色素细胞相互配合,为孔雀的羽衣“合成了”鲜艳的“婚
装色”。色素细胞赋于孔雀羽毛特有的光彩,它含有一种颗粒状和棒状的黑
色素以及溶液状态的脂色素。黑色素使羽毛呈黑色、褐色和灰色,脂色素则
使羽毛呈红、黄和绿色。各种原色素又不同程度地互相掺合而结合成各种深
浅明暗的色调,如黑色素与黄色素结合成不同的绿色,黑色素与红色素结合
成不同的红色等等。此外,羽毛还能顺着光源和欣赏者的不同角度反射或折
射出五光十色。
孔雀羽毛不仅美丽,而且非常轻盈,又是坚韧耐用的外套,能保护皮肤
不受侵蚀。它还是一个‘空气调节器”,在寒冷的气温下,羽毛便松散开来,
以减少体热散失,而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则把羽毛放平以便散热。
孔雀的羽毛是人们的装饰品。在国外市场上,孔雀羽毛是羽毛中的上品。
我国清朝品级较高的大臣在红顶子帽的后部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着,这
种翎子只有经朝廷恩准后才能佩插。在清代300 多年的历史里,能够得到这
种特殊赏赐的,不过寥寥三四人而已,所以是一种代表极高荣耀的装饰品。
孔雀的象征与忌讳——英国人和法国人视孔雀为祸鸟、淫鸟,甚至连孔
雀开屏也被视为自我吹嘘。但在东南亚国家却把孔雀视为美丽的象征。印度
还把它定为国鸟。
千里传书是信鸽
鸽飞千里的秘密——信鸽神奇的飞行本领,数百年来曾引起人们极大的
兴趣。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鸽子具有远比古人所能想象的更为非凡的能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鸽子能感觉到气压和地球磁场
的轻微变化,能见人所不能见到的光波,能听数百英里外的低频声。生物学
家还发现,鸽子有类似天体“雷达”或生物钟的东西,因此即使在大白天,
它也能准确地测定月亮变化着的位置,并且以此导航。
当一群鸽子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起飞时,最初几乎都不能朝正确的方向回
家。生物学家经过几年的仔细观察,认为鸽子开始起飞时的方向错误,能在
一至二天内逐渐改变到不偏离正确航线的25 度。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鸽子的头部有一块很小的组织,具有很强的磁性,
他们认为这是鸽子天生的磁场探测器。此外,地震发生前数星期,鸽子就能
预测到。
鸽子依靠它完美的导航系统,能在任何气候和光线变化的条件下找到归
家的航向。
鸽子认路的新见解——多年来人们对于鸽子是怎样认路曾经尝试给以解
释,但众说纷坛。已如前述,有人认为鸽子头内含有磁铁,鸽子认路是靠磁
场定位;或者认为鸽子身上有“月球雷达”,能感知月球运转时引力场的磁
变化。
鸽子头内含有磁场也好,身上有“月球雷达”也好,虽能自成一说,但
总觉有些玄妙。根据长期对鸽子及其生活习性的观察,发现鸽子能认路主要
是眼睛的作用。
鸽子眼球上有个金黄色的周边线,瞳孔内有一颗金黄色的粒子,它象闪
闪发光的卫星,又象猫眼的子午定向针。当鸽子飞行时,这颗小小的粒子象
闪电般追寻着鸽子的去向,很可能起着一种定向、跟踪、扫描的作用。试看:
鸽子不动,粒子不动;鸽子飞移,粒子跟踪,它仿佛象电动扫描机的指示信
息一样迅速地转动,准确无误地画出曲线,即跟踪归路图,这极可能是鸽子
认路的主要原因。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我在1973 年和1979 年曾
重复进行过两种实验。第一种实验是通过手术把鸽子的眼睛摘除;第二种实
验是用多层黑布做一特制的头套,把鸽子脑袋装进去,只露出嘴巴,然后放
它们起飞,实验结果,没有一只鸽子再能返回原来的巢穴。
心脏出血鸽——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波利略群岛上,有一种被生物学家
看作世界奇鸟之一的鸽子。它身长12 英寸,胸前的白色羽毛中有一块红色的
羽毛,这块羽毛能经常变换颜色。另外,这块变色羽毛又正好长在心脏的部
位,给人以一种伤口流血的感觉,所以,人们叫它“心脏出血鸽”。
鸽子传送化验样品——利用鸽子传递信件和情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鸽子送信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英国的一家医院,利用鸽子给化验室运送血液和尿液等样品,收
到良好效果。这家医院选用了12 对信鸽,迄今已运送了100 多例样品,无一
例发生差错。一般情况,利用汽车运送化验样品,每5 公里路程需要25 分钟,
每周需要30 英镑运费。利用鸽子运送化验样品,每5 公里路程只需5 分钟,
每周有一个半英镑的开销就够了,信鸽这种快捷、廉价的服务已引起许多国
家的注意,不久将会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
超级雷达——在茫茫无际的海洋里,要搜寻遇难坠海的飞行员,是一件
十分艰难的事。但经过训练的鸽子,在飞越目标上空时,发现目标准确率却
能达到96%,而人仅为35%。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现役的三只鸽子,在直升
飞机上发现目标后,会啄动信号开关。在雷达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鸽子的
眼睛,竟是一架“超级雷达”。不仅如此,在新西兰的一家集成电路厂的成
品检验车间里,有两只银灰色的鸽子监视在传送带旁,准确地拣出次品,甚
至发现印刷线路板上的虚焊点。鸽子的视神经是由上百万根视神经纤维组
成,视网膜能完成多种复杂功能,如发现定向运动,鉴定颜色强度、扫描等。
科学家正在模似鸽眼的结构和功能,制成国防线上的警戒雷达。
鸽子的视域——鸽子的眼睛非常敏锐。美国夏威夷海军海洋研究中心对
鸽子发现海上目标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其精确度高达96%;而在同样条
件下,飞行员的视觉能力,其精确度仅约为35%。为什么鸽子发现海上目标
的能力要比人类强得多呢?这是因为人眼搜寻目标时,其聚焦点仅占整个视
域的2.5 度,而为了搜索宽范围内的目标,就必须转动眼球来逐次调整焦点。
但是,当在离水面150 米的高度以145 公里/小时的速度作巡逻飞行时,就无
法看清楚海面上各点的情况,以至很可能遗漏重要的目标。然而,鸽子却能
轻而易举地胜任这项工作,因为它的视域聚焦范围有70~80 度之宽,能将距
离610 米远处的海上目标清晰地尽收眼底。
野鸽群造成的灾害——日本首都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小小的县城附近火
车站。有一次,在铁路附近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烈火烧毁了邻近的一家街
道工厂,损失达一亿几千万日元。这家工厂位于穿过铁路的高压线铁桥下面,
无疑这是造成街道工厂灾难的火源。于是这家工厂向防卫厅提出起诉,要铁
路局赔偿一切损失。经反复调查核实,发现铁桥一头的上端有几团金属丝,
仔细一瞧,这不是人为放置的,而是一种鸟窝,并证实这些鸟窝是野鸽子的
窝。令人吃惊的是,鸽子窝的材料全部由这种金属构成,它的成分主要是锰
铜丝。鸟类筑窝的材料,一般是细树枝和泥草,但铁桥附近缺乏树枝,野鸽
子很可能灵机一动,利用了被人们抛弃在地的锰铜丝作为代用材料,因为它
既轻又柔软,容易弯曲,是很理想的筑巢材料。一般认为这种金属丝的电阻
低,可以耐相当高压的电流,但防卫厅用这种锰铜丝做了实验,证明只要通
上1,500 伏的直流电就会引起短路,从而导致起火,火团正是由此而生,解
决了铁路和工厂两家的纠纷。至此,这场奇特的官司才宣告结束,街道工厂
只好自认晦气。
1982 年初,一大群野鸽突然侵入苏联黑海的一个民用机场,机场人员顿
时慌乱起来。在这度假胜地苏联奇城的机场上,落满了数以万计的白鸽,人
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将它们赶走。
这些白鸽原本在高加索山脉南麓过冬,由于恶劣的天气变化,使它们无
法得到充饥的橡树子和木坚果,于是被迫离开该地。当飞经黑海时,它们发
现奇城阿迪拉机场附近有一巨大的花椰菜农场,便落了下来。
机场职员们先是施放信号火箭,五颜六色的焰火并没有使野鸽惊慌,于
是又齐放空炮弹,弄得机场劈劈啪啪。白鸽飞了起来,但并不离去,只是在
机场上空乱飞,遮天蔽日,机场官员当即将机场封闭。
飞越大西洋的鸽子——不久以前,在加拿大东部那佛斯科的亚半岛,发
现了从英国起飞、横渡大西洋来到这里的一只鸽子。鸽子不是候鸟,但它具
有如此出色的长距离飞行能力,使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进而对这一新闻表
示怀疑。为此,英国航海家庇登撰文于《新科学家》杂志,作了如下的解答。
作为空气动力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大气中的气温差异会造成空气团
(风)的移动。这种空气团在大海中移动时,如遇到障碍物(海浪、海轮、
海岛等),就会上升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海鸟之所以经常在海轮上空盘旋
不已,正是巧妙地利用这股上升气流托住自己的身体,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大海中也经常可以看到鸽群巧妙地利用这一性能翱翔天际。在大海中掠空飞
翔的鸽群,为了休息补食,也可能索性停留在海轮上,这一情景对于任何航
海者都是屡见不鲜的。
当然,鸽子能顺利地飞越大西洋来到加拿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如此长距离的飞行,它必须战胜饥饿、疲劳和天敌的追捕。
鸽子数数——有人做了这么个实验,每次给鸽子六粒谷物,一粒一粒地
给,而第七粒总是放在盘子里。一会儿鸽子学会数六粒谷物,当给它第七粒
时,它会拒绝啄起,这就是鸽子数数。
鸽子报警——一群群鸽子在芬兰大森林上空盘旋着,响着动听的鸽哨。
它们不是在游戏玩乐,而是在执行特殊的报警任务。原来,它们是训练有素
的守林鸽,每群“负责”巡视着方圆100 公里的林区。如果遇到火警,它们
就马上飞回地面,猛摇头,向主人示意。
鸽子看幻灯——科学家们教鸽子看幻灯片,看到有人时便啄一下键,啄
对了便奖给食物,然后让它们看一些未看过的幻灯片,上面有时有人,有时
只有物体,但不管幻灯上有一个人或几个人,也不管长得什么样子,凡是有
人的画面它便啄一下键,一共看了1200 张幻灯片没有出现差错,很明显,它
们对“人”的概念是明确的。
鸽子纪念碑——1942 年,法国有一艘船在海上遇难,一切对外通讯全部
中断,船上的人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幸亏有一只鸽子把营救信号传送出去,
才使人们死里逃生。人们为了感谢这只鸽子的救命之恩,事后在巴黎为这只
鸽子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同年,在英国,政府为纪念一只鸽子将一艘英国潜水艇遇难的消息传递
出去,使船和人得救,建造了一座青铜纪念碑。
最后是下载地址,推荐用下载器连接,注意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