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祭天是念佛人的活动吗
正规寺院,每年都会举办供天法会,这是寺院的祭天活动,念佛人可以参加。
如果不是佛教寺院的祭天活动,念佛人没有必要去参加了。
❷ 祭是什么意思
【释义】①供奉神灵或祖先:祭天|祭神|祭祖。②对死者表示追念的仪式:祭奠|公祭死难烈士。
祭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
❸ 网络词被祭天什么意思
就比如说指尖江湖中的“祭天”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在不少的游戏中都有着祭天这种称呼。俗话说得好,“队友祭天,法力无边”。
❹ 祭天典礼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祭天典礼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从明时到清初,演变为圜丘祭天、孟春祈谷,皇帝均从天坛西外坛门进入,至清干隆十六年,又新开了一处外坛门。从此,这两门有了分工,即皇帝祈谷仍走原来北边的门,而冬至祭天则要走新开的南门。
祭天时,在天坛圜丘上层北面设圆形蓝缎幄帐,只供皇天上帝神位。两侧设长方形幄帐,供皇帝列祖列宗配位,其余日、月、星辰、雷、雨、云各从位设帐于中层两侧供奉。每年冬至那天的日出前,皇帝都来此致祭。
皇帝到圜丘祀天,需先在坛东南的幕次内更换祭服,还要脱去鞋子,然后才能登坛行礼。其他如导驾、赞礼、读祝、陪祀、分献等官员,也都一律脱鞋后,方可登坛供事。
至于坛下的协律郎、乐舞生们,虽不能登坛,但也都是要脱鞋后就位执事。祭祀终了,再重新把鞋穿好。这一制度,从洪武八年起实行至嘉靖十七年,即明代重又恢复“天地分祀”之后,才取消。
明代皇帝到圜丘祭天,要手执一种上尖下方的称为“圭”的玉质礼器,。
天子在祭祀前两天,要去查看祭祀所用的牺牲和器皿。祭祀前一天,有关部门把祭祀用的一切物品都要陈设停当。
神位正中为皇天上帝,两侧配亨祖先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诸神,神位前摆放登、笾、豆、簋、尊、爵等礼器,分别盛有各种祭食。
祭天仪式从冬至日拂晓开始,因为从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开始逐渐增强,而阳气促使万物滋生繁衍。由于仪式在拂晓举行,所以天坛圜丘坛内墙外面西南方向有灯杆,上面悬挂大灯笼,叫做天灯,照得坛内通明。
皇帝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衮冕,然后就位。整个仪式在赞礼官的指挥下进行。祭天大典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撒豆、送神、望燎九项程序,直至祭品焚完才算结束。
祭祀过程中,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不断跪拜行礼。赞礼官高声唱和,人们随之做相应的动作。在赞礼官的唱和下,《中和之曲》奏响,然后郊社令把燎坛上的柴草点燃,焚烧牺牲,随着烟雾飘飘而起,祭品也就意味着送到了上天那里。
皇帝行完拜礼后,走到盥洗位把手里的圭插在腰间,先净手,拿出圭,走上祭坛。《肃和之曲》随之奏响,皇帝跪在皇天上帝的神位前,再搢圭,三上香,奠太帛,出圭,行再拜礼,回到原位。开始奏《凝和之曲》,皇帝到神位前搢圭,奠俎,出圭,回到原位。
接着行初献礼,皇帝走到爵先位,搢圭,洗爵,擦爵,交给执事者,出圭。又走到酒奠所,搢圭,执爵承酒,交给执事者,出圭。
当《寿和之典》响起,随之跳武功之舞,皇帝在神位前下跪,搢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读祝官读完祝文后,皇帝俯身下拜,起身,再拜,然后回到原位。
亚献礼在《豫和之曲》与文德之舞中进行,行终献礼时奏《熙和之曲》。亚献礼和终献礼与初献礼仪式相同,但不读祝文。
在赞礼官“饮福受胙”的唱和声中,皇帝再次走上祭坛,在饮福位行再拜礼,下跪,搢圭,接过爵,祭酒,饮福酒,把爵放在坫上。然后从奉胙官手中接过胙,交给执事者,出圭,下拜,起身,再拜,回到原位。
随之《雍和之曲》响起,掌祭官把豆撤下,在《安和之曲》中送神,皇帝行再拜礼走到望燎位,在《时和之曲》声中看着焚燎祝版丝帛。
至此礼毕,皇帝回到大帷幕中,脱去衮冕,全部祭天仪式才宣告结束。
天坛祭天的音乐主要是中和韶乐,它是一种集礼、乐、歌、舞为一体的皇家祭祀音乐。中和来自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儒家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境界,就会产生“万物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
韶乐即美好的音乐。相传舜制的音乐为韶。中和韶乐即最美好的音乐,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大宴飨。
顺治元年议定,祭天地、太庙、社稷,都要用中和韶乐,亦称宫廷雅乐,它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和宴会乐。朝会乐、宴会乐只有奏乐而无演唱和舞蹈。祭祀乐就包括了演奏、演唱和舞蹈。
根据《钦定大清通礼》和《钦定大清会典》记载,《中和韶乐》包括祭祀乐曲七段:《肇平之章》、《兴平之章》、《崇平之章》、《恬平之章》、《淳平之章》、《臣平之章》和《和佑之章》。
天坛祭祀时用的中和韶乐,还包括文德舞和武功舞。用文德舞时,舞生执雉羽和古管乐器龠,动作文质彬彬,雍容有仪,却又活泼矫健,富有激情。
舞武功舞时,舞生手执干、戚。传说炎帝时,刑天为表现两军厮杀时激烈的场景,高扬本部将士浴血奋战的斗志,做干戚舞。后人们把刑天舞干戚看作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文舞和武舞相互陪衬、相互制约,进而取得武而不野、文而不弱的中和效果。在天坛祭天时,初献用武舞,亚献、终献用文舞,以体现祭祀礼仪的庄重。
在历史上,天坛的祭天乐舞的也曾经发生了不少次变化。在明朝时,当时的嘉靖等多位皇帝普遍崇信道教,祭天乐舞生也由道士担任。
到了清朝,由道士担任舞生的习惯开始发生了变化。干隆七年,皇帝明确下诏严禁神乐观乐官习道教,不愿从业的人削籍为民。诏书下达后,神乐观中的道士尽遭驱逐。
从此,神乐观没有了道士,旋即被更名为神乐所,相应的职官即由知观改为知所,祭祀乐舞生也改而选用年少俊秀的八旗子弟充任,由朝廷派协律郎对祭天乐舞生进行培训。
干隆十九年,神乐所又改神乐署。鼎盛时期,署内有乐舞生3000多人。
祭天大典非常神圣,非常隆重,可谓朝野关注,这就要求祭祀过程不能出一点差错。因此,祭祀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规定。
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常规的准备包括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等。
大典的前5日,要派亲王专门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大典前3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两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
大典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皇帝阅祝版,到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到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
大典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天坛的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
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
圜丘坛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猪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达700多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镈钟等16种,60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
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展现“君权神授”思想,显示“天子”神圣权威所玩弄的一种把戏。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举行大典时要求所有从事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
在《大清律》中就曾明文规定: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因此,凡随祭人员无一不是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的。
天坛祭祀牌位
❺ 什么是祭天
祭天,我国古代祭祀活动的一种,在明清两朝,冬至的祭天活动被列为朝廷三大节日之一。“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祭祀是先民最早的文化活动之一,且历代相传不废。到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对于祭天尤为重视,早在1367年尚未立国称帝时,就建圜丘于南京钟山之阳。
❻ 各个民族过年的习俗
白族春节习俗:白族人民过年的活动饶有风趣。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女青年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节日期间,白族人民有耍灯龙、舞狮子、跳舞蹈等传统文娱节目。白族人民过新年,还开展一项传统的活动—━“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一百多米。这项具有千余年历史的活动,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
藏族春节习俗: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傣族新年习俗: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壮族春节习俗: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
蒙古族的小年和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蒙古人民的“小年”。这一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日子,家家户户在“灶神”龛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奶皮、奶酪、奶饼、糖果等供品,名之曰“斋灶”。这一天最讲究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喝团圆酒、特别热闹。晚上即送社神上天,人们要把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或牛羊粪块,用火点着,再从各种供品中取出一点,扔进火堆里,助火燃烧。这时全家对着火焰向火神爷祷告。一般在腊月十五日前各家各户都要把牛羊宰好,除了留下自己食用,还要准备些肉送给亲友。同时要为大人小孩做一件好看的蒙古袍服,买新靴子,新帽子,购置奶桶、毡子、锅碗、盆勺等用具,然后把节日骑乘的马调养好。春节,蒙古人称为“白节”、“大年”、是蒙古人传统节目,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居住在农村、城市、工矿区的蒙古族过春节的习俗同汉族差不多,但牧区有很多不同的特点。除夕之夜为“守岁”,合家老小席地坐在蒙古包中的矮桌周围,桌上摆着一盘香喷喷的肉类、奶食品,以及糖果、香烟、美酒等物,有的还要在矮桌上供一张大纸,纸上写着祖先的名字。午夜,开始饮酒吃年饭,或吃除夕饺子。按规矩团圆之宴要多吃多喝酒、肉,食器要摆得满满一席。如吃不完也要剩得越多越好,象征新的一年里吃喝不尽、年年有余。家里的年轻人,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特别有意思的是全家共吃一块由酥油、糖、白面烙成的大圆饼,这叫吃新年饼,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离,永久团圆,永远过甜甜蜜蜜的日子。除夕之夜要耍“嘎拉木”(玩羊骨头)、说书、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一宿。过大年,按习惯还要拜年,大年三十晚上为辞旧岁礼,初一早上为迎新年,晚辈给父母和老人叩头、敬酒、献哈达,祝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们拥抱孙子,并斟上一碗鲜奶,祝愿子女们幸福,象牛奶一样纯洁。解放前,有些家还要请喇嘛到家念经,消除新年的不祥之灾,祈求新年家道兴隆。全家扶老携幼去喇嘛庙焚香膜拜,求活佛保佑。大年初一早餐后,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向浩特(村镇),挨家串户给亲友拜年。客人进屋首先向长辈叩头拜年,祝愿老人身体健康,年丰人寿。按习惯由主人衫的女婿向各客人逐个敬酒,每敬必喝,或边喝边唱,边唱边舞。在村寒或择一块草地赛马、角力、赛骆驼等。
❼ 祭祀是什么意思
“祭祀”就是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7)菲律宾的祭天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祭祀的时间
1、清明节:四月初五,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因与寒食节相邻也就成为了扫墓祭祀先人的节日。
2、端午节:五月初五,是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为驱虫
4、鬼节:七月十五,中国传统称中元节,民俗中称鬼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会,但其是来华以后才有定为这天。
5、十月初一:称之为寒衣节。据说起自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所谓“十月一日送寒衣,哭倒长城千万里,抱骨回乡。”
6、十一月十六:此日祭供有请求佛主超度亡灵的意思。
7、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送灶神、祭祀迎春之日。
❽ 本人最近几天要去菲律宾,有同行的吗
做为一个在菲三百多天的人士,今天诚心给大家科普一下
这个行业大多集中于马尼拉大都会, 数量也比较多,大的上千人, 小的几十人,大大小小的据不完全统计有上千家,相对的 , 好的有 , 坏的也不少, 大部分都有牌照, 在这边必须有牌照才算正规,每个大楼都有好 有 坏 , 不能因为一个地方不好 , 就否定整个大楼 ,所有的
另外找公司一定要擦亮眼睛,综合考虑一个公司的各方面,看一个公司坑不坑,赔付问题很重要,什么食宿费啊,键盘磨损费啊,海景空气费啊,培训费,管理费啊......等等,有这些都是坑的不要不要的地方,并且很少见过旅游签续签费用的,正常赔付就是 :机票+签证+保关+工签,这四样。
还有就是怎么辨别是不是直招,有没有中介参与,如果你了解的一家,甲人事聊完,乙组长聊,丙主管聊,丁行政聊,戌领导聊,那恭喜你,你被卖了,这个行业哪有那么正规,像什么大集体,大国企似的,层层筛选,基本上只要人事说你可以就可以了,最多有个部门老大审核,那些让你加好几个的,不是中介就是卖你呢,你来了,可能有的是保关的或者行政接机,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上班,都没有见过招你来的那个人,那你也很惨,不要信他说的什么分部,什么回国休假了,什么刚离职,你就问他敢跟你见面吗?
来这边切记要记住,没有哪个老板会让你轻轻松松把钱挣走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在菲律宾是非常适用的,大家要看清楚,哪些是给你画的大饼,哪些是你能实际到手的,不要信那些虚假的,说的再好也是说说而已,要看能到自己手上的才是自己的,认清自己的能力,有多大的手,拿多少的钱,福利待遇是熊掌,薪水是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所知道的一些大坑,就是你们眼里所谓的好公司,月休6,月休8.怎么坑你呢?你离职了,不满满月的话工资没有,你的业绩提成更别提了,不管你上班十天二十天。旅游签续签,不管你干多久都得赔,这就是传说中的干得越久赔付越多。工签续几次你赔几次,9G全赔想想就吓人,你们还能承受那些月休6,月休8的嘛?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个别的,也确实有好的,但是要求高,你没能力根本混不下去。
有的就只告诉你,我们月休八天,休六天,我们就上八个小时,九个小时,我们饮料水果零食管够,我们很自由,我信了你的鞋,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他就是不跟你说工作的事,就告诉你好的一面,说下有几种可能,没有资源,自己去拉人,或者资源烂的很,跟没有一样,可能那些确实有,但是需要你完成多少业绩,完成很难的任务,一堆人里面可能就个别的能做出来,其他人看看就行,当成目标努力吧,完不成任务,做不出业绩,你好意思休息吗,好意思早下班嘛,好意思拿零食饮料嘛,有好意思的,但是他不知不觉就祭天了,这个情况下一定要自觉加班,自觉上班,不要馋嘴,你懂得
说什么每年不定期旅游,不定期聚餐,不定期福利,那真是不定期,根本就不给你定,住宿2-4人,基本都是四人,可能一间屋子拿帘子隔开,一边住4个,还有可能自己付水电费,物业费,卫生费。上班时间八小时可能是转正才会是,现在你就十个小时加班一小时吧,等转正吧。十个小时的,你就加班一两个小时吧,偶尔加班,偶尔每一天晚上都加班。什么食堂公司水果饮料零食管够,可能拍的时候管够,领导们管够
今天又发现个套路,所谓月休6,休8,然后三个月或半年回国十天或者半月,这回国休假得这几天都是从月休里面抠出来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你月休6,但是你一个月只能休两三天,剩下的压着,攒到回国休,不知道你们看明白没有,就是告诉你们月休特别多,但是那是平均下来的。
真正的好公司,首先老板领导的亲戚朋友占一部分,老员工的朋友占一部分,好挣钱的肯定先让自己朋友来啊。好岗位肯定让自己朋友做啊,其他的,你要不是特别有能力,被领导相中,那你就消停干活吧,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你会体会到什么叫区别对待,别人走可能一分不用赔,还发点,同样你走,可能让你赔付到怀疑人生。同样的福利,到你手里可能折扣很多,抽奖箱里可能都没你的名字,苹果奖品都是安排好的,这个情况不只是台湾公司,福建公司也有,大陆人在台湾公司真的不好混,人家都管大陆人叫,大陆486,当然我只是说个别公司。
我是小檀,檀木的檀,一个99年,在菲300多天的人事小姐姐,感谢阅读。
❾ 祭天的种类有哪些
祭天的种类也有多种,古代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季节性常祀,分为孟春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亨明堂;二是皇帝于冬至在圜丘举行的南郊大礼;三是最隆重的祭天礼,即在泰山举行的封禅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