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最大的淡水鱼是什么鱼
世界最大淡水鱼。 鳇 又名达乌尔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黑龙江流域。
观赏鱼只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世界的鱼类,据说有3万-5万种,其中可供观赏的包括海水鱼,淡水鱼有2-3千种,而实际普遍饲养和常见的只有500种左右。
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它们有的以色彩绚丽而着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
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它们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
观赏鱼主要包括海水鱼、热带鱼、我国金鱼、锦鲤鱼、其它淡水鱼、在分类上依照习惯叫法,分类不一定正确。
热带鱼:包括脂鲤科、鲤科、鱼科、慈鲷科、攀鲈科、鳅科、鲶科等
龙鱼:属热带鱼中的古代鱼类
七彩神仙鱼:本属热带鱼中的慈鲷科
我国金鱼:本属我国的“国粹”,但已在国外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锦鲤鱼:许多国家均有培育,但以日本产的品种最好。
海水鱼:品种极多,能在水族箱中饲养的只有数百种。
其它鱼类:冷水鱼和汽水鱼
金鱼
观赏鱼
金鱼的家化经历了池养和盆养两个阶段,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精心挑选,由最初的单尾金鲫鱼,逐渐发展为双尾、三尾、四尾金鱼,颜色也由单一的红色,逐渐形成红白花、五花、黑色、蓝色、紫色等,体形也由狭长的纺锤形发展为椭圆形、皮球形等,品种也由单一的金鲫鱼,发展为现在丰富多彩的数十个品种,诸如龙睛、朝天龙、水泡、狮头、虎头、绒球、珍珠鳞、鹤顶红等。据史料记载,我国金鱼是在明朝首次传入日本,并于1615-1623年再次传入日本。
日本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早期也是由我国传入日本的,经过日本人民的精心饲养,逐渐成为现在驰名世界的观赏鱼之一。日本锦鲤的主要品种有红白色、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秋翠等。
海水鱼
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于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品种很多体型怪异,体表色彩丰富,极富变化,善于藏匿,具有一种原始古朴神秘的自然美。常见产区有菲律宾、南海、日本、澳大利亚、夏威夷群岛、印度、红海、非洲东海岸等。
热带海水观赏鱼分布极广,它们生活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许多海域人迹罕至,还有许多未被人类发现的品种。热带海水观赏鱼是全世界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观赏鱼类,代表了未来观赏鱼的发展方向。
㈡ 世界上最小的淡水鱼是什么品种
世界上最小的淡水鱼是菲律宾的鰕虎鱼。鰕虎鱼生活在菲律宾群岛的一些河流及湖泊中,体长1~1.5厘米,是最小的脊椎动物。别看它小,这种鰕虎鱼具有强大的繁殖力,数量非常之多,当地居民常把它们捉来充当食物。50年代菲律宾渔业局曾捕获过鰕虎鱼中的小中之最,体长还不到1厘米,把这种小鱼称之为鰕虎鱼,也许是因为它长得大小、不像鱼而像小虾米,“鰕”和“虾”同音同义,但它又确实是鱼而不是虾,所以把它称之为鰕虎鱼。鱼和虾的含义都有了
㈢ 游龙斑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
游龙斑就是龙斑鱼,属于淡水鱼种。
龙斑鱼原产地自加拿大,在菲律宾特别是在知名,被称作“菲律宾国鱼”,而且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淡水鱼,其肉质鲜美,畅销国内外,售价昂贵,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特点
龙斑鱼吃起来肉质地上边便会越来越十分的细嫩,最关键的特性便是带有的鸡骨头是很少,是老少咸宜的一道菜式。值得一提的是龙斑鱼营养成分十分高,是高品质高端的海产品,国外市场十分热销。
龙斑鱼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头足类、甲壳类等。夏季分布于水深10~30米处,盛夏季节也会在水深2~3米处出现,秋冬季当水温下降时则游向40~80米较深水域。
㈣ 菲律宾壮丽的潜水胜地,超过50厘米的鱼随处可见,为何会恐惧
虽然冬天快来了,还是有很多小伙伴喜欢去潜水,到国外旅游,很少有人到菲律宾,其实他们不知道,巴里卡萨岛就是菲律宾着名的潜水圣地,巴里卡萨岛上有少量的原着居民,这里有着着名的巴里卡萨大断层,深度可达百米,已被世界联合国组织列为受保护的海底区域,水下的珊瑚石景观相当壮丽。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巴里卡萨岛是薄荷周边的小岛,近几年环境保护,每日上岛人数有限额,需要提前预约,从薄荷乘螃蟹船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巴厘卡萨岛上基本都是很原生态的茅草房,而且我这次出行发现好几个岛上的居民都是烧火做饭的。早上的海滩还是挺美的。船夫如果把你带去岛上吃早点千万拒绝,难吃不说还贵而且很脏我悄悄跑去看了下厨房难以描述…,没有告诉小伙伴加上肚子特别饿我也当眼瞎吃了。
总之,美得无法用言语表达,去了苏梅,来看了这里之后,决定以后还来这里,民风朴实,巴里卡萨和处女岛的海水质量,我觉得完爆泰国。整个东南亚,也许只有仙本那比这里美,这里的海格外蓝,也许跟岛上无居民有关。海滩是珊瑚沙滩,要穿沙滩鞋。浮潜小黑会指导。我们去了就浮潜,然后吃饭就走了。回来想想真是该多待会儿啊,回邦劳就没那么蓝那么清澈的海面了。
㈤ 谁知道这是什么鱼
这个是,虾虎鱼的一种。
虾虎鱼,英文名:Eucyclogobiusnewberryi,属鲈鱼目,虾虎鱼亚目。其特点是身体细长,有两条脊鳍。第一条有几根细微的脊骨,头部和两侧有一系列小的感觉器官,尾巴呈圆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种类,如欧洲的水晶虾虎鱼呈现透明的色彩。多数成年鱼身长约10厘米,分布在菲律宾的一种虾虎鱼身长只有13毫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分布于全世界,全球大约有800多种,它们多数栖息在热带海水中,是一类体型小的的食肉类鱼。虾虎鱼主要栖息在海水中,是一类体型小的食肉类鱼,大多数(约700种以上)种类属于虾虎鱼科。
㈥ 鱼纲的类别概述
鱼纲是体被骨峋、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脊椎动物。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辐射适应阶段 ,演变成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色彩绚丽和生活方式迥异的22000多种鱼类。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约占全部总数的58.2%,栖于淡水中的鱼类约占41.2%(图16—1),显然这一现状与海洋的面积辽阔及环境条件比较复杂有关。1954年于南海广东省沿岸捕获的鲸鲨(Rhineodon typus)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种,其长度可达20m,重量超过5t。最小的鱼是生活在菲律宾淡水湖内的邦达克虎鱼(Penda-ka Pagmaeae)成鱼体长仅12mm,不及鲸鲨的1600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鱼类生存的水温适应幅度较广,既有栖息于52℃山间温泉的花鳉(Cyprinodon macularins),也有可以忍受北极地区水温在2℃以下的黑鱼(Dallia pectoralis)。
软骨鱼类
鱼类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已演化出四大类:棘鱼类(Acanthodii)、盾皮鱼类(Placoderma)、软骨鱼类(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类(Osteichthyes)(图16-2)。棘鱼类是原始有颌动物,体表覆盖一层“细密”的菱形鳞片,头侧有骨质鳃盖,奇鳍前方有棘一枚,2对偶鳍之间尚有5对小棘,代表动物为栅鱼(或称梯棘鱼)。盾皮鱼类体被盾甲,具偶鳍、歪形尾和软骨性骨骼;在石炭纪绝灭。最早发现的古软骨鱼类化石是裂口鲨(Cladoselache),已具有盾鳞、歪尾等许多现代软骨鱼类的特征。最古老的硬骨鱼是古鳕类(Palaeoniscoidea),由此演化出古内鼻孔鱼类(Choanichthyes)和现代硬骨鱼类主体辐鳍鱼类(Actinopterygii)。鱼类的发展经历了泥盆纪的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中兴时代,到新生代达到全盛时代,成为脊椎动物中的最大类群。
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鱼纲种类最多,有24000种左右,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其中中国约有2500>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海水鱼有1,500多种,淡水鱼仅800种左右。通常根据鱼类骨骼性质的异同,将鱼类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两大类。以前把这两类作为两个系,隶属于鱼纲。软骨鱼和硬骨鱼从有化石记录开始,就是两股道上发展来的,直到2013年较新的材料都将这两类升为两个独立的纲,即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鱼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一纲,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本纲是有颌类的开始,故为有颌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纲。这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分类类群,远在泥盆纪就已派生出很多的边缘支系,发展和演变至今成为各种复杂体形的鱼类。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系(纲)和硬骨鱼系(纲)。
㈦ 菲律宾的淡水鱼类有鲫鱼吗
有鲫鱼 鲫鱼在这边特别便宜,因为菲律宾很多海鱼,鲫鱼刺比较多 吃起来比较麻烦。
㈧ 这个是什么鱼
图片上的鱼类为:鲤鱼
鲤鱼俗称鲤拐子、毛子等,隶属于鲤科。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㈨ 菲律宾有什么鱼类
有鲫鱼
鲫鱼在这边特别便宜,因为菲律宾很多海鱼,鲫鱼刺比较多
吃起来比较麻烦。
㈩ 鱼是什么
[1]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根据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所以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887种。
鱼类由于脂肪含量较低,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成为人类重要的食品。
深海鱼可以加在你每周的食谱中,鱼拥有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修复脑细胞效果非常好。吃鱼片可以远离阿兹海默症和其它类似疾病。
中文学名
鱼纲【yú gāng】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 门
脊索动物亚门
纲
鱼纲
分布区域
除极少地区,都有鱼类生存
恒温/变温
变温
陆生/水生
水生
现在种类数量
估计已经超过26000种
1基本概念编辑
类别概述
鱼纲是体被骨峋、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脊椎动物。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辐射适应阶段,演变成种类繁多、千姿百态、色彩绚丽和生活方式迥异的22000多种鱼类。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
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约占全部总数的58.2%,栖于淡水中的鱼类约占41.2%(图16—1),显然这一现状与海洋的面积辽阔及环境条件比较复杂有关。1954年于南海广东省沿岸捕获的鲸鲨(Rhineodon typus)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种,其长度可达20m,重量超过5t。最小的鱼是生活在菲律宾淡水湖内的邦达克虎鱼(Penda-ka Pagmaeae)成鱼体长仅12mm,不及鲸鲨的1600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鱼类生存的水温适应幅度较广,既有栖息于52℃山间温泉的花鳉(Cyprinodon macularins),也有可以忍受北极地区水温在2℃以下的黑鱼(Dallia pectoralis)。
鱼
软骨鱼类
鱼类出现于古生代的志留纪,到泥盆纪已演化出四大类:棘鱼类(Acanthodii)、盾皮鱼类(Placoderma)、软骨鱼类(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类(Osteichthyes)(图16-2)。棘鱼类是原始有颌动物,体表覆盖一层“细密”的菱形鳞片,头侧有骨质鳃盖,奇鳍前方有棘一枚,2对偶鳍之间尚有5对小棘,代表动物为栅鱼(或称梯棘鱼)。盾皮鱼类体被盾甲,具偶鳍、歪形尾和软骨性骨骼;在石炭纪绝灭。最早发现的古软骨鱼类化石是裂口鲨(Cladoselache),已具有盾鳞、歪尾等许多现代软骨鱼类的特征。最古老的硬骨鱼是古鳕类(Palaeoniscoidea),由此演化出古内鼻孔鱼类(Choanichthyes)和现代硬骨鱼类主体辐鳍鱼类(Actinopterygii)。鱼类的发展经历了泥盆纪的初生时代、中生代的中兴时代,到新生代达到全盛时代,成为脊椎动物中的最大类群。
鱼纲动物鲤鱼(5张)
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鱼纲种类最多,有24000种左右,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其中中国约有2500>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海水鱼有1,500多种,淡水鱼仅800种左右。通常根据鱼类骨骼性质的异同,将鱼类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两大类。以前把这两类作为两个系,隶属于鱼纲。软骨鱼和硬骨鱼从有化石记录开始,就是两股道上发展来的,直到2013年较新的材料都将这两类升为两个独立的纲,即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鱼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一纲,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本纲是有颌类的开始,故为有颌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纲。这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分类类群,远在泥盆纪就已派生出很多的边缘支系,发展和演变至今成为各种复杂体形的鱼类。现存鱼类分为软骨鱼系(纲)和硬骨鱼系(纲)。
主要特征
1.出现上下颌。这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重要转折点,颌增加了获得食物的机会,提高生命活动能力,增强动物适应性。
2.有成对附肢--偶鳍。大大加强活动能力,成为陆生脊椎动物四肢出现的条件
3.完整的内骨骼系统。脊柱彻底取代脊索。
4.脑明显分为五部分,双鼻孔,出现半规管。
5.用鳃呼吸
6.有调节体内渗透压的良好机制
7。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8.以鳔和脂肪调节水的浮力
9.通过尾部或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是变温动物。
外形结构
体形:
流线型:适应快速持久游泳
侧扁型:游泳不多但敏捷
平扁形:行动迟缓,底栖生活
河豚型:不善游泳
鳗鲡型:穴居生活
2.鳍:
奇鳍:背鳍、臀鳍、尾鳍(软骨鱼歪型尾,硬骨鱼正型尾)
偶鳍:胸鳍、腹鳍
3.皮肤和鳞片: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表皮无角质层有大量粘液腺,真皮内有鳞片,皮下组织少
鳞片分盾鳞(软骨鱼特有,由基板和棘构成,与齿同源)、硬鳞、骨鳞(分圆鳞和栉鳞)。后两种为硬骨鱼特有,完全来源于中胚层。
4.骨骼系统:
中轴骨:头骨、脊柱、肋骨(硬骨鱼较发达)
附肢骨:带骨(肩带、腰带)、鳍骨(胸鳍、腹鳍)、奇鳍骨
5.肌肉系统:
躯干肌(上、下轴肌)、头部肌肉(腮肌)、附肢肌肉
6.消化系统:
消化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后两者大部分硬骨鱼合并)。无唾液腺
消化道:口、口咽腔、食道、胃(有的无)、肠(某些有幽门盲囊或螺旋瓣)、泄殖腔。口中有齿,消化道
分化不明显。
7.呼吸系统:
鳃的特点:换气面积大,壁薄,逆流循环(血流与水流方向相反)。
鳔的作用:调节鱼的比重,感知高频声波辅助听觉,肺鱼的鳔可以有肺的作用,有的鱼可以用鳔发声。
8.循环系统:
单循环,心脏血为缺氧血,心脏(单心房,单心室,一静脉窦,软骨鱼有动脉圆锥。位置较其他脊椎动物靠前,血流速度慢)——鳃(换气)——背大动脉——组织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9.排泄系统:
海水鱼尿少,淡水鱼排大量稀释尿,均以肾脏和鳃作为排泄器官。其中鳃负责分泌或吸收盐分。
10.生殖系统:
体内外受精均可,体内外发育也均可,但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最常见。行卵生(最多)卵胎生与假胎生。
11.神经系统与感官
脑明显分为五部分,但大脑不发达,只有10对脑神经。软骨鱼大脑相对发达。
鱼类眼无弹性,不能自动对焦,为近视眼。
只有内耳,并且有平衡感觉。
侧线系统具有感知水流方向、水压和低频振动机能。
12.内分泌系统
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甲状腺、后鳃体、胸腺、肾间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