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菲律宾政府军怎么就不能剿灭这些叛军
1.政府军作战实力虚弱,战术,武器,训练等都完全不能满足作战要求。
2.对方实力比较大,以最近与政府军激战的叛军“阿布沙耶夫”来讲,已经被世界列为恐怖组织,该组织与着名恐怖组织“基地”有密切联系,且成员多为穆斯林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
3.政府没本事,消极作战。而且国内各种矛盾多,不能支撑太大规模的战斗。
菲律宾最大的两个反政府武装”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阿布沙耶夫“都是穆斯林,反政府武装的发展也与国际伊斯兰社会的支持分不开
2. 关于"菲律宾政变"的评论
专家连线
阿罗约仍能掌握大局
东南亚问题专家翟昆谈菲律宾政变
本报讯(记者马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室主任翟昆24日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就目前的形势看,即使阿罗约仍然能够基本掌握菲律宾局势,但是仍然难以避免政变频发的恶性循环。
翟昆说,菲律宾的政治体制中一直存在“军队干政、人民上街”的传统,因此多年来一直政变频发。2001年埃斯特拉达被迫下台后,阿罗约开始担任总统,但是一直有人认为她的上任具有一定的不合法性,来自各种势力的反对者始终都在策划推翻她,所以针对阿罗约的小规模政变经常发生,这些政变一般以军队少壮派为主,也有政客参与,不过都不怎么成气候。
此外,近两年来,阿罗约一直身陷各种政治丑闻中,除了去年披露的录音带丑闻以外,她的家人也纷纷被指责贪污腐败。加上近来菲律宾国内社会事件,如踩踏、泥石流等频发,这些都造成了下层人民的不满。因此近年来菲律宾政变有升级的趋势。
翟昆认为,目前菲律宾经济情况比较稳定,另外阿罗约主要受到中上阶层的支持,因此预计她基本还能够控制菲律宾局势。不过,不断发生的政变,使阿罗约疲于应付,无力解决上述矛盾、稳定国内政治和社会秩序,因此,在未来阿罗约任内,类似的小政变还将继续发生。
事件内幕
政变势力曾向美国示好
《时代》杂志记者亲历反政府秘密会议
本报综合报道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23日晚间,《时代》杂志的一位记者在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胞弟的家中亲历了反对派召开的一次秘密会议,会上酝酿出了政变计划,据称还与美国官员通了电话。
据报道,在前总统阿基诺胞弟何塞·许寰哥的家中,阿罗约的反对者们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并商讨出政变计划。与会的至少有12名中级官员和商人,许寰哥的女儿迈琪在桌子上摆满了鸡肉三明治、通心粉沙拉和玉米饼,阿罗约的政敌、商人帕斯特·塞康则在计划成立一个新的政府。
会议中,塞康与一个据他说是在华盛顿的美国官员通了电话,电话中他向美国官员保证,政变后的政府仍会对美国友好。随后,帕斯特又与被称作“德尔塔”的菲律宾侦察突击队司令丹尼洛·里姆准将通电话,里姆在电话中证实针对阿罗约的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塞康称,参与计划的军方人员将于24日上午在马尼拉的EDSA神庙列队行进,纪念“人民力量运动”20周年。
但是里姆将军在24日上午被逮捕,计划中的政变暂时流产。截至目前,塞康和参与那次秘密会议的人没有一个遭到逮捕。尽管反对派24日计划举行大规模示威,领导示威的人还包括前总统阿基诺,但是警方已经取消了所有街头集会,马尼拉全城布满兵力。
安保措施
总统府设下三道关卡
数千示威者汇聚马尼拉,前总统阿基诺参加游行
本报综合报道 24日,尽管阿罗约总统宣布实行紧急状态,仍然有数千名示威者聚集在首都马尼拉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阿罗约下台。
当天,马尼拉已经紧张的安全戒备进一步加强。500多名防暴警察和300多名特种部队士兵被部署在街头。政府取消了所有的集会许可,并要求学校停课。在马尼拉各地,安全部队还设置了许多检查站。
总统府周围设置了3道关卡,并有装甲车巡逻。在通向总统府的路上,安全部队部署了更多的铁丝网和集装箱作为路障,只有重要官员被允许进入。安全委员会成员必须把汽车停在外面,步行进入总统府。主战坦克和大型运兵车已经开进军队总部,以保障军营内部稳定,严防军营被阴谋政变者控制。
菲律宾军方司令部也加强了警卫,美联社记者称,看到大约8车全副武装的士兵被增派驻守此处。
目前,几十个反政府组织的大约4000名示威者仍然聚集在大马尼拉地区,纪念“人民力量运动”推翻马科斯政权20周年,要求阿罗约立即下台,前总统阿基诺也参与其中,并在人群中做出了“斗争”的手势。反暴警察不得不使用盾牌与警棍,试图阻止抗议者前进。(马晶)
社会影响
紧急状态引发市场波动
业内人士对菲律宾经济前景悲喜参半
本报综合报道 菲律宾进入全国紧急状态之后,菲律宾比索和股市都出现了下跌。
据路透社报道,在当天紧急状态宣布以后,比索对美元的汇率下跌了1%左右。而菲律宾股票交易所综合指数下跌幅度达2.1%,为去年12月19日以来的最低点。
新加坡Informa全球市场公司分析师帕特里西亚·路表示,市场对于紧急状态的直接反应将是普遍恐慌,随着周末的到来,很难预测市场能否保持稳定。他表示,如果紧急状态能够在周末迅速结束,那么市场的情况可能不会变得太坏。
菲律宾Metro银行投资人员帕迪拉则认为,24日菲律宾市场的震荡可能只是暂时的。(马晶)
新闻背景
菲律宾坐下“政变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变和兵变就一直伴随着菲律宾这个东南亚国家,而军队更是两度在政权更迭中扮演重要角色。现任总统阿罗约上台以来,已经成功地化解了200多起军事政变。以下是菲律宾历史上几次主要的政变事件。
1986年2月22日,菲律宾国防部长恩里莱和武装部队代理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宣布脱离新当选的总统马科斯,表示支持反对党领导人阿基诺夫人。
1987年8月28日凌晨,霍纳桑上校发动兵变,兵变部队来自吕宋岛中部的新怡诗夏省。但由于武装部队仍然支持阿基诺总统,此次兵变失败。兵变中有53人死亡,300人受伤。
1989年12月1日晨,霍纳桑再次发起兵变,封锁机场并且轰炸总统府。美军出动战斗机帮助阿基诺解除了长达1周的围困。
1990年10月,约200名叛军强行占领了驻扎在棉兰老岛武端市的陆军第402旅旅部,宣布成立“棉兰老联邦共和国”,两天后被政府军粉碎。
2001年1月,菲律宾国防部长安吉洛·雷耶斯、武装部队总司令奥兰多·梅尔卡多以及军警高级官员宣布对埃斯特拉达总统不满,力挺副总统阿罗约上台取而代之。
3. 2000年美国人在菲律宾被绑架
http://news.sina.com.cn/world/2000-4-18/82603.html
外电三宝颜十七日消息:劫持二十九名人质的穆斯林极端组织周一声称,如果美国总统克林顿拒绝他们释放阿拉伯恐怖分子的要求,他们将绑架或杀死美国人。
该组织要求释放的恐怖分子包括一九九三年纽约世贸大厦爆炸案的策划者优素福,以及阴谋炸毁纽约市纪念碑的阿布杜尔拉赫曼。
阿布萨亚福叛军组织是巴西兰省两大穆斯林叛军组织中较小一个,但它的行为更加激进。它今年三月份在攻击政府军哨所时,掳走五十多名人质做“肉盾”,目前仍将二十九名人质关押在原始森林中的匿藏处。
该组织提出几项释放人质的要求,并希望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正式向克林顿转达释放恐怖分子的要求。在一周内给予答复。
该组织发言人阿马德说,如果美国拒绝这一要求,他们将绑架或杀死在菲律宾的美国人。该组织还提出释放囚禁在巴西兰的二名同伙,以及在该省公共场所撤除十字架等要求。巴西兰省长表示,如叛军不在本月底释放人质,将率领五百名武装民众营救人质。
另:
由于时间实在太久了,后文找不到相关新闻报道了,根据凤凰卫视前几天的节目说是只活下来两个。可见菲律宾警方并不是因为人质是中国人便不想尽力,而是实在是没什么能力。现在美分多,网上大量充斥着如果是美国人怎么怎么样以映射我国国力,实际上,不仅是美国人被害,还有一次三个法国人经过解救一个都没活。
4. 菲总统杜特尔特如何鼓励原住民杀叛军
杀一个奖励2万元
5. 菲律宾叛乱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推翻这个政府
继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司令雷纳托·米兰达少将突遭解职之后,菲律宾警方2月27日宣布,他们已经对16名涉嫌政变阴谋的人员提起诉讼,这些人中包括4名国会左翼议员。
菲律宾当局29日指控前总统埃斯特拉达的一名助手涉嫌卷入周末发生的兵变。
卡德纳斯曾经担任埃斯特拉达政府副官,他被指控让近300名官兵在27日强占了马尼拉一个商业中心前藏在他家中。
他们占据这个地点长达19个小时,但兵变最终和平结束。
卡德纳斯是28日被捕的,警方说在卡德纳斯的住宅发现了武器弹药以及类似反叛军人佩戴的红色袖章。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周二在军队司令部发表演说,警告“那些仍然生活在独裁和欺骗的黑暗时代的人”,说必须把他们粉碎。
警方宣布,正在调查阿罗约总统的另一个政敌、反对派参议员霍纳桑,他是埃斯特拉达的盟友。
阿罗约总统下令成立两个独立的委员会,调查在周末发动兵变的官兵们提出的投诉,一个委员会将调查有关士兵工资过低以及高级军官贪污腐败的投诉,另一个委员会则调查企图兵变的士兵们的指称:军队以炸死平民来上演恐怖袭击,以说服美国为菲律宾政府提供更多钱进行反恐。
但阿罗约表示,那些涉及兵变的人将面对“法律制裁
6. 为什么菲律宾的叛军在此后与美国作战
所谓叛军就是反政府武装力量。一个合法的政府可以安定民生,秩序井然,这个政府被国际认可,承认了它的合法性。如果有谁想破坏这个国家的秩序,美国几乎都要插手管。故称美国为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美国可以把这些开支拿来建设国家、提升自己人民的福利,何乐不为?
7. 从亲美到反美,南亚小国菲律宾究竟都经历了什么
南亚小国菲律宾不是反美,而是减少美国对菲律宾的控制。
他在表达对美国的不满的过程中在各国,他还表达了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个人不满。相反,在新总统特朗普上任后。杜特尔特一向尊重特朗普。特朗普上台近两年以来,他从未批评过杜特尔特的反毒品运动,遭到了诸如人权之类的trick俩的攻击,而且两者的处事风格相似。杜特尔特的实用主义也赋予菲律宾更大的自治权。他没有与美国结盟。相反,它只是与保持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分开了经济和外交距离,为了减少美国干预内政和控制的可能性。
8. 菲律宾为什么军队那么弱
不存在没人没钱的尴尬局面?别搞笑,菲律宾军队弱,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穷,现代战争基本就是在拼钱,要打造强大的海陆空三军,除了要有好装备,还要有很高水平的训练,招兵也得给足够好的待遇,还要负责退役就业安排,给奖金和抚恤金等等,这一切都是需要钱!自动化武器,消耗弹药很快的,一场激战消耗几百万发子弹都是常事。菲律宾每年的军费才几亿美元,怎么打造得了强大的军队啊,光是维持那十几万军队都很勉强,三军装备都很老旧,陆军由于长年跟叛军作战,战斗力还可以,但海空军没有好装备,基本没法打,菲律宾海空军装备基本都几十年前的旧货,落后得很,数量又很少。美国或许可以给菲律宾几千万援助,送他们一点老旧巡逻艇,但杯水车薪,更不可能让美国去养菲律宾军队的。何况一个国家的国防现代化是买不来的,沙特买来那么多先进装备,那群老爷兵待遇好得要命,却一样给胡塞武装打得落花流水。
不是人多,军队就强的。曾经印度那么大,几亿人口,还不是给英国几千人就征服了。清朝百万大军,也给英法几千军队就打败过。菲律宾经济还可以?菲律宾经济很差才对,菲律宾自97年金融风暴后就很差,也就恢复友中政策后,经济才恢复高速增长。菲律宾人均GDP才3000美元,也就中国人均GDP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菲律宾中央zf控制的地盘很小,各地家族势力很强大,还经常都是收不上税,而且南部基本为YSL叛军控制。
9. 菲律宾屠杀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近百名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23日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上的马京达瑙省劫持了51名人质,其中包括34名记者。当地军方称,目前人质已有36人遇害,大部分被砍头致死。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对此表示强烈愤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追捕兇手。
菲军队曾在马京达瑙省打击叛军(资料图片)
郭娟 制图重庆晚报11月24日报道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近百名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23日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上的马京达瑙省劫持了51名人质,其中包括34名记者。菲律宾军方消息称,目前人质已有36人遇害。对此,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强烈愤怒,并发誓要将杀人犯绳之于法。枪手围堵汽车据报道,劫持事件发生地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930公里,属菲律宾南部马京达瑙省下辖的布栾镇。当日上午9时,该镇镇长易卜拉辛·曼古达达图委派自己的妻子埃斯梅尔,率领家人、助手和支持者,以及当地新闻记者,浩浩荡荡前往当地一处选举办公室,报名参选2010年省长选举。就在一帮人尚未抵达选举办公室,突然一伙荷枪实弹的武装分子围住三辆车,拦住了他们去路,不容分说将人质带到附近的山村。目击者称,武装分子打扮很像该省民兵,总数大约有100人,不过到目前为止,当地政府尚未核实这一数字。大部分女性遭先奸后杀据易卜拉辛介绍,上午10时左右,他收到妻子埃斯梅尔的短信说,他们一行人遭武装分子劫持。他立即与妻子通电话,然后就再也无法与她取得联系。他说:“妻子被杀前,我还曾与她通电话,在电话中我听到打耳光的声音。”他表示,被劫持的人质除了他的妻子、姐姐和弟弟外,还有两名律师,34名准备报道他参选省长一事的记者以及其他政界人士。易卜拉辛悲痛欲绝地说:“妻子被武装分子先奸后杀。大部分女性死者有明显的被糟蹋痕迹。”就在易卜拉辛收到短信数小时后,先期参与搜救人质的菲律宾军方驻马京达瑙省部队,在事发地点先发现了34具遇害者尸体。据当地军方负责人阿尔弗雷德·卡顿介绍,遇害者大部分被武装分子砍头致死。疑是政敌仇杀早些时候,菲律宾军方发言人罗米欧·布郎纳中校表示,绑匪很可能与马京达瑙省现任省长安达尔·安帕有关。据悉,马京达瑙省有两大强势的政治家族——曼古达达图家族与安帕图恩家族,这两大家族长期不和。其中,安帕图恩家族相当厉害,现任省长就是该家族成员,当地盛传该家族甚至还有私家武装。布郎纳说,易卜拉辛是下届省长的热门人选,为阻止他参选,幕后主使很可能是安帕的儿子。目前,省长尚未对劫持事件发表意见。总统下令追兇菲律宾政府23日对当天的人质劫持事件表示愤怒,总统阿罗约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追捕兇手。军方发言人卡顿说,虽然尚不能确定绑架分子的身份,军方已经接到政府命令,全力以赴找到劫持事件的幕后主使。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新闻界对此表示强烈谴责,菲律宾政府棉兰老岛事务顾问杜雷扎建议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只有每个人都不能持有武器,马京达瑙省才能安全。三名记者迟到侥幸逃过一劫据悉,原本前来登记报道的记者共有37名。大部队早上9点后出发,不过有三名前去的记者稍微迟到了,因此他们到其他记者住的酒店问路。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三个人,两名骑摩托车的男子到处询问记者们去了哪里,还试图询问所有记者的名字。这三名记者意识到此行相当危险,临时决定不去临镇谢里夫阿瓜克,侥幸逃过被杀的厄运。新闻背景菲政治对立家族用暴力解决分歧上周,菲律宾2010年大选开始选举人登记备选工作,选举投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5月10日。不过,菲律宾激烈的政治选举斗争之外,暴力总是如影随形,尤其在马京达瑙省等南部地区。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反政府武装、极端分子的活动都很猖獗,加上激烈的家族冲突有,南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菲律宾政府安全部队的老大难问题。
10. 请问目前战乱地区或国家有哪些
1.东部刚果(金):自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后,卢旺达胡图族和图西族武装之间的冲突就波及到相邻的刚果(金),导致这里也不再稳定。从那以后,刚果(金)地区就成了无法无天的战乱之地,导致100多万刚果人逃离家园。2003年,刚果(金)图西族首领洛朗-恩孔达占领这里,并建立保卫人民国家议会。2009年1月,恩孔达被卢旺达军方逮捕,但是保卫人民国家议会和其他叛军组织继续坚持冲突。图中是2009年1月19日,戈马附近的当地人抬着亲属,将其葬在一个难民营地旁。
2.克什米尔:自从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来,克什米尔一直是双方冲突的焦点之一。为了这块有争议的领土,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进行了三场战争,小规模边境冲突更是时有发生。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动荡不安,近来两名穆斯林平民遇害更是令紧张局势升级。图中是2010年2月5日,印度警察向斯利那加街道上的抗议人群发射催泪瓦斯,一名克什米尔穆斯林又将瓦斯罐扔回去。
3. 伊朗: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后,反对派质疑内贾德靠舞弊胜选,数百万伊朗人走上街头支持反对派候选人穆萨维。选举后抗议很快发展成“绿色革命”,成为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但是与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以及乌克兰的“颜色革命”不同,伊朗“绿色革命”并未席卷全国,政府甚至利用军队镇压抗议。图中是2009年12月27日,一名带着绿色腕带的抗议者与民兵发生争议。
4.乍得:乍得内战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因为反政府叛军经常得到苏丹援助。但是,被战争撕裂的乍得不仅是成千上万苏丹达尔富尔难民的安全天堂,也是中非共和国难民的避难之所。2009年5月,乍得政府军成功阻止叛军占领乍得首都恩贾梅纳推翻政府,图中三名乍得士兵在战斗之余休息。
5.东乍得:在过去五年间,在东乍得和苏丹达尔富尔地区,至少40万难民逃入乍得沙漠中的难民营。两个国家的叛军组织以国家忽略种族迫害为由,与政府军发生战斗。平民们经常被困于战火中,还有忍受保守强奸和种族清除的恐惧。图中是2008年6月26日,来自苏丹的难民捡拾树枝用以在乍得难民营中生火。
6.朝鲜:在朝鲜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后,朝鲜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依然十分紧张。双方从未签署国正式的和平协议,美国在韩国的驻军达2万多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1994年继承父亲金日成的职务后,忽略美国再三警告着手开发核计划。2006年,朝鲜第一次核试验成功,2009年5月第二次核试验成功。图中是2009年2月19日,在朝韩非武装区两侧,韩国士兵与朝鲜士兵面对面站岗。
7.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联邦直辖部族地区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两大战区之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线长达2400公里,自从2001年以来,两个地区的伊斯兰民兵与巴基斯坦政府军就开始激战。“基地”组织的高级领导人也被认为藏在这里,美国利用无人轰炸机搜寻恐怖分子和塔利班领导人。图中是2010年2月1日,武装分子毁掉了白沙瓦的北约联军储油库,一名巴基斯坦士兵正在警戒。
8.巴基斯坦:当伊拉克和阿富汗吸引公众注意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和稳定成了美国反恐战争中最重要的任务。在美国压力下,巴基斯坦最近开始对其边境地区的塔利班武装加大进攻力度。巴基斯坦政府军在反对塔利班的镇压叛乱中取得一些成功,但却是以疏远民众和动摇巴基斯坦社会为代价的。图中是2009年6月21日,从巴基斯坦北部战区中逃出的难民,他们现在住在斯瓦比难民营中。
9.索马里:自从20世纪90年代,索马里就没有中央政府,和平也远去。索马里前总统巴雷1991年被推翻后,叛军组织分裂成以军阀为首的不同阵营。美国曾与1992年采取“恢复希望”行动,但在“黑鹰坠落”后,被迫与1994年撤出。2006年,伊斯兰法庭联盟曾给索马里带来暂时的和平和稳定。2007年初,在联合国支持下成立过渡联邦政府。今天,索马里的大部分地区都在伊斯兰武装组织控制下,现任总统、前伊斯兰法庭联盟领导人谢赫-艾哈迈德只能控制少数地区。图中是2007年11月19日,在摩加迪沙附近难民营的索马里人在准备午餐。
10.索马里:现在索马里冲突主要发生在中央政府与伊斯兰武装组织“青年党”之间。“青年党”最近公开宣称,他们将参加“基地”组织领导的国际圣战运动。图中是2009年12月1日,“青年党”民兵袭击政府阵地,一名政府军士兵站在一名被打死的武装分子旁边。
11.菲律宾:菲律宾时亚洲内战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40年的冲突导致4万人死亡。内战始于1969年,名为“新人民军”的反政府武装要推翻费迪南德-马科斯的独裁统治。尽管马科斯1989年去世,但国际调停依然失败,包括挪威长达20年的和解尝试。“新人民军”采取游击战术和招募童子军。图中是2006年10月17日,菲律宾政府军士兵在了望塔中巡逻。
12.加沙:2007年,经过有争议的议会选举和与法塔赫激战后,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地带。以色列加强制裁,哈马斯和其他基金组织用自制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城市报复。2008年12月,以色列发动了目的在于摧毁哈马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铸铅”行动,双方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哈马斯被谴责使用人盾,以色列被指责使用白磷弹肆意屠杀平民。图中是2009年1月5日,以色列空袭后,一名巴勒斯坦男子正在废墟中寻找可用之物。
13.印度:印度总理辛格曾表示,印度毛派武装(纳萨尔派)已经成为印度面临的最大国内安全挑战。纳萨尔运动始于1967年的当地农民叛乱,随着时间流逝,这场运动已经演化成以推翻印度政府、建立共产主义政权的全国性反政府运动。在过去10年间,毛派武装占领的地区扩大了四倍,全国223个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图中是2010年1月7日,毛派武装抗议安得拉邦政府的公共汽车旅行。
14.阿富汗:2001年遭遇“9-11”恐怖袭击几个月后,美国即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及其盟友“基地”组织发动进攻,并建立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政权。8年后,大选未能给阿富汗带来稳定,塔利班的反抗依然坚韧。2009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增兵3万人进入阿富汗,驻阿联军总人数超过15万人。图中是2010年2月16日,一个阿富汗家庭看着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进入马尔贾。
15.尼日尔爾利亚:1995年,包括剧作家和环保人士肯-萨罗维瓦被尼日尔爾利亚军政府绞死后,尼日尔爾尔三角洲的武装运动就开始风起云涌。10年前,萨罗维瓦抗议石油公司在开发石油过程中,造成当地人贫困和环境污染。今天,尼日尔爾尔三角洲解放运动要求分享尼日尔爾利亚更多的石油财富,并且清理当地的石油污染。2008年9月,尼日尔爾尔三角洲解放运动成员庆祝胜利。2010年1月30日,尼日尔爾尔三角洲解放运动拒绝单方面停火协议,导致石油公司遭绑架和袭击担忧扩散。
16.南奥塞梯:南奥塞梯位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边境之间。1988年,南奥塞梯人民阵线要求从格鲁吉亚独立出去,并入俄罗斯。从那时开始,双方的军事对峙就时常发生。2008年,俄罗斯介入冲突中,支持南奥塞梯分离武装。今天,南奥塞梯依然在俄罗斯控制之下,但俄格关系十分紧张。图中是2008年8月9日,俄罗斯军队政治穿越山区进入南奥塞梯战区。
17.尼泊尔:尽管2006年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标志着尼泊尔10年内战结束,但尼泊尔两大主要政党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维持政治稳定。2009年5月,代表尼泊尔国大党的总统拉姆-亚达夫推翻总理、尼泊尔共产党领导人普拉昌达解雇军方领袖卡特瓦尔的决定,迫使普拉昌达辞职,双方再起纷争。图中是2009年5月3日,一名支持国大党的尼泊尔学生抗议解雇卡特瓦尔。
18.中非共和国:2004年,中非共和国经历了近10年的动荡后,终于全面爆发内战,自称民主同盟军的叛军向弗朗索瓦-博齐泽总统领导的政府发动进攻。尽管2007年4月13日,双方签署正式和平协议,但零星的冲突依然持续发生。2007年以来,欧盟派遣维和部队援助中非共和国政府,保护平民。图中是2009年2月12日,法国军官迈克尔与当地一名村官交谈。
19.缅甸:自从1949年开始,克伦邦少数种族反对缅甸政府,沿着泰国边境建立了克伦族“高都丽”自治邦,缅甸自此陷入世界上最长期的内战深渊。2009年6月,缅甸政府军在缅泰边境的克伦族叛军发动进攻,占领7个叛军营地,迫使4000多名克伦叛军逃入丛林。图中是2006年1月31日,克伦民族解放军一名士兵背着机关枪,庆祝反抗政府57周年。
20.哥伦比亚:自从1964年以来,哥伦比亚就是世界上冲突最剧烈的地方之一。哥伦比亚政府、准军事组织、贩毒集团以及游击队等组织,互相攻伐不休。在冲突中,绑架人质、走私毒品、对平民发动恐怖袭击等,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平民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图中是2009年11月3日,哥伦比亚政府军奇袭“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武器库。
21.秘鲁:1980年以来,秘鲁政府一直致力于扑灭游击组织“光辉道路”,该组织以推翻利马政府、建立工人阶级专政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光辉道路”十分活跃,但1992年该组织领导人阿维马埃尔-古斯曼被捕后,该组织开始消声灭迹。直到2002年3月,美国驻秘鲁大使馆遭到“光辉道路”炸弹袭击,当时恰好是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利马几天前。图中是2007年11月27日,秘鲁内政部长在检查警方缴获的“光辉道路”的武器和制服。
22.北爱尔兰:1969年,爱尔兰最古老政党新芬党下属秘密武装组织——临时爱尔兰共和军,开始武力反对驻扎在北爱尔兰的英国军队,以实现爱尔兰的完全统一。但自从英国议会宣布直接管制阿尔斯特后,双方冲突开始升级。从1969年到1998年,冲突共造成3500多人遇难。尽管双方1998年签署和平协议,但这场政治动乱并未彻底结束。2009年3月,可以看到爱尔兰勒根街头上被毁掉的汽车残骸。
23.苏丹达尔富尔:近年来达尔富尔地区冲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战乱之一。冲突起源于地理分歧:苏丹的权力和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首都喀土穆周围,其他地区则被边缘化。20世纪初,西部的达尔富尔叛军拿起武器抗议,而政府也以武力相回应,导致至少30万人遇难。今天,冲突已经平静下来,联合国维和部队开始执行维和任务。但40万苏丹难民住在外国难民营中,国内另有120万难民无家可归。图中是2009年3月12日,苏丹难民路过乍得欧盟维护部队驻地。
24.南苏丹:苏丹总统巴希尔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被以战争罪起诉的国家现任首脑,国际刑事法庭已经于2009年3月4日发出逮捕令。但是达尔富尔还不是巴希尔唯一头疼的地方,石油资源丰富、自治的南部苏丹也从未中断与喀土穆争权,直到2005年在美国协调下签署全面和平协议。2011年,苏丹将举行公投,决定南苏丹是否独立出苏丹。双方正在重新武装,近来南苏丹已经数十人被杀。图中是2009年3月18日,支持者问候巴希尔,他在北方依然很受欢迎。
25.墨西哥:尽管墨西哥是一个发达国家,但长期的毒品走私和暴力已经重创了这个国家,与毒品有关的暴力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让观察家担心墨西哥会失控。2007年1月份以来,墨西哥毒品暴力已经造成一万人死亡。尽管卡尔德龙总统加倍努力镇压贩毒集团,但与美国边境城市提华纳、华雷斯市等,依然是可卡因和大麻的转运中心,并且成为暴力中心。图中是2009年8月2日,华雷斯市戒毒中心发生暴力事件,至少18人死亡,5人受伤。
26.印尼: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尼最东部的巴布亚省和西巴布亚省就开始上演脱离这个岛国的叛乱活动。在美国《纽约协议》的支持下,荷兰于1961年放弃了这两个省,但当地巴布亚人没有同意。今天,巴布亚武装叛军用弓箭反对印尼军队。2009年12月份,“自由巴布亚运动”领导人凯利-夸利亚被击毙。图中是2009年7月21日,“自由巴布亚运动”成员在记者招待会上,否认他们参与2002年铜矿和金矿袭击事件。
27.伊拉克:2003年12月13日,也就是美国入侵伊拉克9个月后,美军在提克里克一家农场附近抓获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经过了三年的内战和混乱,美国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是尽管2007年美国同意了大卫-彼得雷乌斯将军的“增兵”行动,但伊拉克依然政治动荡,而且暴力事件频发。伊拉克依然有5万名美军,图中是2009年10月25日,一名美军士兵站在巴格达省议会前警戒,那里几个小时前刚刚被炸弹袭击。
28.也门:自从2004年6月,也门政府就与什叶派武装“胡塞叛军”发生冲突。一些分析家将这场冲突为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因为沙特该地区的逊尼派大国,对边境发动空袭支持也门政府;而伊朗是什叶派势力,支持叛军。尽管2010年2月,也门政府与叛军签署了休战协议,但现在就认为冲突结束还言之过早。图中是2010年2月17日,一队叛军驱车通过沙特边境的也门控制区。
29.乌兹别克斯坦:向高加索和中亚的其他前苏联国家一样,乌兹别克斯坦同样面临着打击极端伊斯兰主义和联合温和派穆斯林的两难问题。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虐待恐怖嫌犯的行为,导致其与当地穆斯林组织关系变紧张。2005年,该国内政部和安全部队向安集延穆斯林抗议者开火,导致187人死亡(另有说超过1500人死亡)。图中是2005年5月17日,乌兹别克斯坦驻伦敦大使馆被用红颜料涂抹。
30.乌干达:在过去22年间,乌干达叛军“圣主抵抗军”在乌干达北部十分活跃,并且波及到中非共和国、刚果(金)以及苏丹。起初,“圣主抵抗军”是以推翻乌干达政府、建立基督神权政治为目标,现在它已经沦落为靠掠夺为生。乌干达政府军与“圣主抵抗军”曾在2006年签订停战协议,就在所有人期盼和平到来时,双方谈判陷入僵局。图中是2007年9月24日,一名妇女和她的孩子靠在被毁掉的棚屋旁边。
31.泰国:泰国政府一直与穆斯林关系紧张,许多穆斯林生活在南部的北大年地区。2004年,双方紧张关系开始升级,当时北大年地区的伊斯兰叛军开始分离叛乱行动。曼谷政府宣布,难以控制的南部地区不久后就会稳定。但与此同时,死亡人数却在不断上升。2008年3月,超过3前武装人员被杀死。图中是2010年2月15日,泰国士兵正在检查一名被打死的武装分子尸体。
32.埃塞俄比亚欧加登:欧加登地区主要以索马里人为主,从1984年开始,“欧加登解放阵线”就致力于脱离埃塞俄比亚,进而加入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政府严厉镇压叛乱,双方冲突经常导致援助组织的援助行动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