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苏联好用的武器
前苏联最经典的武器是T-34坦克与AK47突击步枪。T-34坦克是苏联卫国战争最重要的武器装备,这款坦克,凭借着优越的机动性能,令人咋舌的生产能力,以及算得上优良的主炮,是苏联卫国战争的绝对功臣。T-34坦克,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俄罗斯的红场大阅兵,都会拿出来放在最前面来展示T-34坦克的风采,T-34坦克在前苏联以及现在俄罗斯的重要性,地位至高无上。另外AK47突击步枪的大名在全世界也是如雷贯耳,AK47突击步枪被称为枪王。这款枪,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便于保养维护,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枪,杀人最多的枪。枪王,实至名归。所以,AK47突击步枪与T-34坦克,是前苏联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武器装备,也是最经典的武器装备。
‘贰’ 苏联在二战生产的主要武器数量和种类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全部武器装备大概是:2.2万辆坦克、24.8万挺机枪、3万门45毫米反坦克炮、1700门57毫米反坦克炮、1.4万门82毫米迫击炮、1.5万门76毫米炮、1万门100-122毫米炮、6600门152毫米火炮。战争爆发后苏联生产了数量庞大的各种武器装备,我们大体从轻武器、火炮、坦克、飞机等这几种常见装备来分别统计,为了直观的感受下,我们引入德国的生产数据加以对比。
飞机:苏军在战前拥有3.2万架各型飞机,战时又得到了13.8万架各型新飞机,其中轰炸机1.9万架、战斗机6.2万架、强击机1.9万架以及其他非作战飞机2.2万架。德国空军在战争期间一共得到了10万架飞机,不过德国空军一般只拿总规模的40%-70%对付苏联,多数的情况下,德军在东线只保持2000架一线飞机,尽管如此,苏联依然未取得东线的制空权,直到19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将大量作战飞机和高射炮调回本土后,苏联空军才在东线上空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德国空军还是苏联空军,他们都担负的是战术支援任务,并没有大规模攻击大后方战略目标的能力。
‘叁’ 二战苏联及德国的主要枪械装备是哪些,至今服役的还有么
二战苏联的主要枪械有莫辛-纳甘步枪 SVT步枪 波波沙冲锋枪 DP机枪等。
二战德国的主要枪械有K98K步枪 G43步枪 MP38/40冲锋枪 Stg44突击步枪 MG34/42机枪等。
除了K98还有在德国的仪仗队中使用外,其他枪械都已从德国俄罗斯军队退役。
‘肆’ 请列举一下二战时苏军使用的所有枪械
托卡列夫 TT-33手枪以前还有个TT-30, TT-33是TT-30的改进型. 我国仿制的 TT-30和 TT-33分别叫做 51式和 54式手枪. 我们在仿制TT-30的同时也仿制了他的 7.62x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 称为 51式手枪弹.
手枪还有一战时期遗留下来的 M1895型 纳甘转轮手枪, 使用 7.62x38mmR纳甘手枪弹.
步枪主要就是各种型号的莫辛-纳甘, 发射 1908式 7.62x54mmR尖头弹. 主要有
1930式步枪(包括狙击步枪), 也称为 1891/30步枪;
1938式卡宾枪, 无刺刀;
1944式卡宾枪(我国仿制的称 53式骑枪, 同时仿制了 1908式 7.62x54mmR步枪弹, 称为 53式步枪弹), 带有向右折叠的刺刀;
以及一战遗留的 1891式步枪(全长1.3米), 1910式步枪, 1907式卡宾枪.
一战前的莫辛-纳甘使用的是 1891式 7.62x54mmR圆头弹, 压力小, 初速低; 改用1908式尖头弹以后, 或多或少都进行了适应性改装.
半自动步枪最先是西蒙诺夫 AVS-36, 然后是托卡列夫 SVT-38, 托卡列夫通过减轻重量等改进又产生了SVT-40, 还有能全自动射击的AVT-40, 以弥补轻机枪数量的不足.
西蒙诺夫在 AVS-36的结构基础上, 改进出了 PTRS-41型 14.5mm反坦克枪以及 SKS-45卡宾枪( 我国仿制称为 56式半自动). PTRS使用14.5x114mm机枪弹, 我国仿制称为 56式 14.5mm机枪弹; SKS使用1943型 7.62x39mm步枪弹, 我国仿制称为 56式7.62mm步枪弹.
冲锋枪除了你说的 PPSh-41"波波沙"(我国50式冲锋枪)和 PPS-43"波波斯"(我国54式冲锋枪), 更早的还有 PPD-34/38"波波德", 木质枪托, 71发弹鼓. 全部通用 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
机枪有
M1910式重机枪, 仿马克沁水冷机枪, 轮式枪架, 带防盾, 重64kg.
杰格加廖夫 DP-28轻机枪, 47发弹盘供弹, 俗称"磨盘枪", 重9kg;
杰格加廖夫 DPM轻机枪(我国53式轻机枪), 针对 DP-28的射击时复进簧受热变软的缺陷, 将复进簧移至机匣后方;
杰格加廖夫 DTM坦克机枪(我国55式坦克机枪), DP-28的坦克用机枪型号, 使用跟刘易斯机枪类似的 63发弹鼓;
RP-46轻机枪(我国58式连用机枪), 在 DP-28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放弃弹盘, 改用弹链供弹;
郭留诺夫 SG-43重机枪(我国53式重机枪), 弹链供弹, 轮式枪架, 带防盾, 全重 55kg;
郭留诺夫 SGM重机枪(我国57式重机枪), SG-43的改进型, 改用三脚架;
郭留诺夫 SGMT坦克机枪(我国59式坦克机枪);
以上机枪全部通用 7.62x54mmR枪弹(我国53式步机枪弹). 大口径机枪主要有杰格加廖夫 DShK-1938型 12.7mm(我国 54式高射机枪,同时仿制的有 54式12.7x108mm机枪弹), 单是枪身就重34kg, 笨重的轮式枪架重达 150kg.
大家会发现, 我国仿制的苏联型号很全, 直到 67式通用机枪出现, 我们才有了自己的机枪. 随着设计的缺陷逐渐暴露, 以及十年动乱的影响, 67式机枪故障频繁, 于70年代进行多项重大改进, 产生了 67-2型通用机枪.
在决定正式列装 67-2型前, 适逢79年自卫反击战, 从越南战场缴获了苏制卡拉什尼科夫 PKM通用机枪, 比较后发现苏制机枪性能优良, 依此仿制出 80式通用机枪(PK系列机枪还有 PKT坦克机枪, 我国仿制称为 86式车载机枪). 国内有呼声用 PKM/80式列装部队, 但高层决定依然采用67-2型, 避免了再次使用仿制机枪的局面. 不过, 直到今天 PKM依然是世界上重量最轻的 7.62mm通用机枪.
既然你提到手榴弹, 顺便说两句,
F1型破片手雷, 重600g, 装60g TNT;
RGD-33长柄手雷, 重500g, 装80g TNT;
RG-41反坦克手雷, 重440g, 装150g高爆药;
RG-42破片手雷, 重500g, 装200g TNT;
RPG-40反坦克手雷, 重1.22kg, 装760g TNT, 可以对付 VI型等德军后期战车;
RPG-43反坦克手雷, 重1.25kg, 装612g TNT, 可以击穿75mm轧制装甲钢板;
RPG-6反坦克手雷, 重1.1kg, 装570g TNT.
纳甘1895式左轮手枪
比利时和俄国联合研制,玩过《荣誉勋章》的朋友想必不会陌生
托卡列夫TT33手枪
1930年为苏联采用,成为苏联的军用制式手枪,她是由约翰.白朗宁所设计的M1911型加以精简化、省力化所完成的一项产品。1942年年中开始大批量生产,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多万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苏式武器,并为其他许多国家所采用。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较好,采用35发弹夹或71发弹鼓,理论射速和射击精度都较高。我国仿制以后称为50式冲锋枪
PPsh-43冲锋枪
由PPsh-42改进版,而PPsh-42是在列宁格勒被包围的情况下开发的,该枪使用了35发弯弹夹,此枪我国也曾经仿制,定型为54式冲锋枪
莫辛·纳甘式步枪(1891-1930型)
大家对“莫辛-纳甘”步枪想必不陌生,志愿军狙击英雄张桃芳使用的就是这种步枪。苏芬战争中,芬兰狙击手使用帝俄时期用机械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在雪地中能在700米外狙杀苏军,在苏军士兵中造成极大恐慌,称他们为“白色死神”。该枪的基本型就是1891/30式“莫辛-纳甘”7.62毫米步枪。与基型枪相比,它将机柄加长并改为弧形。当时苏联并不生产专门的狙击步枪,主要挑选工艺好、精度高的步枪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加装了光学瞄准镜后,还可提高远距离射击精度。为避免装弹困难,瞄准镜移到了枪身左侧。此外,枪上还保留了尺表和准星。该枪备有5发弹仓,发射威力巨大的7.62*54毫米枪弹,单发手动射击。该型狙击步枪二战期间共生产5万多支,在苏军和华约部队中一直使用到1967年。采用7.62毫米1891弹枪机,直动式原理,结构简单,故障少,战斗性能好。经过3次改进,特别是1930年改进的1891/1930式步枪,战斗射速达到10-20发/分,杀伤距离2000。
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步兵的主要装备,使用“莫辛纳干”1908式凸缘步枪弹,弹匣容量10发,能连续开火。
SVT-40是进行了从SVT-38的苏联半自动步枪。当作为狙击步枪时,它一般配用PU型瞄准镜
捷格加廖夫DP-28轻机枪
苏联生产的轻型机关枪,投产量很多,1927年专为步兵研制的轻型机枪,使用60发弹鼓,工作方式:全自动口径:7.62MM枪长:1270MM枪重:9.2KG枪管:605MM装弹:49发射速:600发/分钟。
捷格加廖夫DShK-38“德什卡”12.7mm重机枪
苏军最着名的机枪,虽然机动性较弱,但12.7mm口径可以在阵地战中提供无与伦比的火力,德军可谓吃尽了它的苦头,同时也作为坦克上的高射机枪
托卡列夫ТТ-33式7.62mm手枪
是前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在1930年设计的,是前苏军装备的第一支自动装填手枪。该枪于1951年从苏军撤装。在波兰、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中国等国家都仿制过它。口径----7.62mm初速----420m/s有效射程----50m自�绞?---枪管短后坐式发射方式----单发供弹方式----弹匣容弹量----8发全枪长----196mm枪管长----116mm膛线----4条右旋全枪质量(不含弹匣)----850g配用弹种----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
ППШ-41式7.62mm冲锋枪
ППШ-41式7.62mm冲锋枪由前苏联着名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设计,用于取代ППД系列冲锋枪。该枪经过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队试验后,于1941年正式装备苏军。1942年年中开始大批量生产,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多万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苏式武器,并为其他许多国家所采用。目前,该枪已停止生产。工作方式:全自动口径:7.62MM枪长:842MM枪重:3.5KG枪管:270MM装弹:35/71发射速:900发/分钟
TokarevSVT-40
托卡列夫SVT38和SVT40半自动步枪是2战苏军步兵的主要装备,使用1908凸缘步枪弹,弹匣容量10发,能连续开火。
波波沙冲锋枪 我的最爱
迫击炮,火箭筒等就懒得说了
‘伍’ 俄罗斯二战用的什么枪
更正一下您的问题,您可能问的是前苏联,跟您列举一些主要陆军枪械
前苏联PPSh-41冲锋枪
PPSh-41(PPSh,英文:Pistolet-Pulemyot Shpagina,俄文: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ёт Шпагина,意为:Shpagin冲锋枪(Shpagin Machine Pistol),绰号:“波波沙”(Pah-Pah-sha),Shpagin和“饱嗝枪”(Burp Gun)),是一枝苏联在二战期间制造的冲锋枪。发射7.62 x 25 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它是苏联在二战最大规模生产的武器。其设计者以一种较廉价的冲锋枪取代原来的PPD-40冲锋枪,而后者需要大量时间和金钱来制造的。PPSh-41采用简单和容易大量生产的后座作用操作,弹匣或弹鼓供弹。采用了金属冲压件,以减轻生产,枪膛内的铬线和小孔有助于使此枪在战斗状态下无需经常进行保养。
‘陆’ 二战中俄国都用的是些什么步枪
M1891莫辛-纳甘步枪(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
在俄国被称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枪),是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3线口径步枪。
[编辑本段]研制历史
M1891步枪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争议,有两个设计能够进入官方评审的最后阶段,一个是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Sergei Ivanovich Mosin)的样枪,另一个是比利时的艾米尔·纳甘和李昂·纳甘两兄弟(Emil Nagant和Leon Nagant)设计的样枪。
莫辛出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时进入一家军事学院并在那里参了军,在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Alexandrovskoye军事中学(Alexandrovskoye Military High School),在1870年离开军事中学时,他为了能够调去炮兵部门而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Mikhailovskoye Artillery Academy)。他在1875年毕业后被调到图拉兵工厂。莫辛当上武器设计师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对伯丹II步枪的改进,莫辛-纳甘步枪算是他的第二个设计,虽然定型的莫辛-纳甘步枪并没有完全采用他的设计。莫辛是在1883年开始设计连发步枪的设计工作,他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枪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最初的设计是10.6mm口径。但莫辛的努力成果没有受到俄罗斯军队的重视。
在1886年法国采用8mm口径M1886勒贝尔步枪后(这是第一种采用无烟火药的小口径枪弹的军用武器),此举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使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枪弹(相对之前的弹药)的轻武器军备变革,在1887年至1889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军队都采用了类似的武器,俄国政府也决定采用一种类似的新型连发步枪,代替现役的伯丹步枪(类似于英国马蒂尼-享利步枪的黑火药枪弹单发后装枪)。为此俄罗斯政府组织了一个委员会,从现有的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设计中进行选择。莫辛也接受委托设计了一种5发单排弹仓的7.62mm口径步枪参与招标。根据古老的俄罗斯度量衡称为3线口径【注:liniya,英文为line,旧俄罗斯度量衡,1线等于0.1英寸或2.54mm,因此,3线等于7.62mm或.30英寸】。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李昂·纳甘则向俄罗斯军队提交了一种3.5线口径(8.89mm)步枪和500发枪弹进行测试。
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俄罗斯军队偏爱纳甘的设计。原本对纳甘的设计有利,但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政府对莫辛的步枪很感兴趣。由于政府和军队的意见分歧,互不相让,最后委员会用了折衷的方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枪上,结果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枪上,因此这种步枪系统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而参与竞争的双方都获得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后来纳甘兄弟设计的M1895手枪也被俄罗斯军队采用),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继续改进和生产这种步枪,莫辛上校于1902年2月8日去世,安葬在图拉。在1960年,苏联设立了一个S.I.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
莫辛-纳甘步枪被采用时俄国的轻武器企业还没有做好生产准备,所以第一批M1891莫辛-纳甘步枪是法国的夏特罗轻武器厂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军队的主要装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的承包商再一次被用来生产这种步枪,当时俄国非常缺乏步枪,所以与两家美国公司签订生产合同,但这批步枪由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而没有交给后来的苏维埃政权,在美国用于训练和民间销售。
M1891步枪最初有三种型号:步兵步枪、龙骑兵步枪和哥萨克步枪,步兵步枪就是标准型长步枪,后两种是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的骑枪(卡宾枪)。
[编辑本段]改进型号
苏联时期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进,1924年,以龙骑兵步枪为基础开始着手改进M1891步枪。1930年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M1891/30式步枪,由图拉和伊热夫斯克生产,M1891/30步枪与M1891龙骑兵步枪的长度相同,因此比M1891步枪短。在M1891/30步枪上进行的改进并不多,主要的改进项目是安装了新的瞄准具,最初的M1891/30步枪仍然采用M1891步枪的剖面呈六角形的机匣,这是因为原有的M1891步枪的备件(枪管、机匣、枪托等)非常多,直到1938年后生产的步枪全部采用剖面呈圆形的机匣。在其他方面M1891/30步枪与M1891步枪基本相同。六角形机匣的一般称为第1型,圆形机匣一般称为第2型。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Mosin-Nagant Model 1891/30)于1930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1938年为骑兵部队改进了38式步骑枪。M1938卡宾枪是M1891/30步枪的一种缩短型。1941和1943年又进一步改进为41/43式步骑枪。到了1943年,苏联步兵的主要武器是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使用机械瞄准具时的有效战斗距离为400米,使用瞄准镜时可达800米。
[编辑本段]退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步兵武器的不断发展,莫辛-纳甘步枪开始显得过时,苏联最终决定用使用中间威力型枪弹的SKS半自动步枪代替莫辛-纳甘步枪。大概在1948年左右,莫辛-纳甘步枪在前苏联停产,后来机器设备被卖到波兰。
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该枪在二十世纪几乎每一场战争中都能看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格林纳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
苏联政府曾先后向中国援助过莫辛-纳甘步枪。例如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后,紧急向苏联签订了购买36个步兵师轻武器的协定,其中就包括大量的M1891/30步枪。国内兵工厂也开始仿制苏联枪械,此时苏军正撤装莫辛-纳甘步枪,于是将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卖给中国,在中国定型为1953式步骑枪。
虽然在其他国家,这种过时的步枪也逐步被AK步枪所代替,但直到今天,莫辛-纳甘步枪仍然可在民间收藏领域或狩猎用途方面见到踪影。因为这种枪相对便宜,而所配用的枪弹也很便宜很容易搞到,相比之下,其他同时代武器所配用的弹药早已经不是制式弹药(如.30-06或7.92mm毛瑟弹等),因此产量低价格也昂贵。
[编辑本段]结构特点
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莫辛-纳甘系列步枪与毛瑟步枪系列、李-恩菲尔德步枪系列等其他同时代同类军用步枪相比,其枪机设计显得较为复杂,它的设计粗糙而且过时,整体的操作感觉也比这些步枪笨拙。但莫辛-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药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由于是单排设计而没有抱弹口,因此弹仓口部有一个隔断面器,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弹,避免出现上双弹的故障。在早期的枪型中,这个装置也兼具抛壳挺的作用,但自M1891/30型开始,以后的枪型都增加了一个独立的抛壳挺。枪膛内有4条右旋转膛线。当枪机闭锁时,回转式枪机前面的两个闭锁凸笋呈水平状态。步枪是击针式击发,击针在打开枪机的过程中进入待发状态。手动保险装置是在枪机尾部凸出的一个“小帽”,向后拉时会锁住击针,而向前推时会解脱保险状态,操作时不太方便而且费力。水平伸出的拉机柄力臂较短,因此操作时需要花较大的力气,而且比起下弯式拉机柄在携行方面时较不方便,而下弯式拉机柄只有狙击型才有。从步枪上分解出枪机时不需要专门工具,只要拉开枪机,然后扣下板机就能取出枪机。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分解其他几个主要部件。早期的棱形刺刀的截面为矩形,后改为一字螺丝起子形,并在分解步枪时充当分解工具。早期的刺刀是可拆卸的四棱刺刀通过用管状插座套在枪口上,后期为不可卸的折叠式,而且刺刀座兼作准星座。枪托通常用桦木。
[编辑本段]弹药
与M1891步枪一起还有一种新的小口径枪弹被采用(确实是那个年代里的小口径枪弹),直到今天,7.62×54mm R枪弹在俄国军队服役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该枪弹采用突底缘锥形弹壳,突底缘弹壳的设计在19世纪未也已经开始显得开始过时了,但却适合基础较低的俄罗斯轻武器工业,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一点,这样在机器加工时允许有较大的生产公差,既节省了工时又节约了钱。M1891式枪弹的弹头是重210格令、铜镍合金被甲、铅芯的钝圆头形弹头,在德国采用了尖头弹后,俄罗斯也开始研制尖头弹,经过广泛测试后,在1908年采用了一种重148格令、铜镍被甲的铅芯尖头弹(战争时期采用覆铜钢被甲)。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制式步枪先后采用了中间威力型枪弹和5.45mm小口径步枪弹,但直到现在M1908式枪弹系列仍然被用作机枪和狙击步枪的弹药。
[编辑本段]莫辛-纳甘步枪主要型号
M1891步兵步枪:生产年份1891-1928,全枪长1306mm,带刺刀全长1738mm,空枪重4.22kg,枪管长800mm,枪口初速615m/s
M1891哥萨克步枪:生产年份1893-1917,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9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615m/s
M1891龙骑兵步枪:生产年份1910-1932,全枪长1234mm,空枪重3.9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615m/s
M1907卡宾枪:生产年份1910-1917,全枪长1015mm,空枪重3.3kg,枪管长508mm,枪口初速560m/s
M1891/30步枪I型:生产年份1927-1932,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8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860m/s
M1891/30步枪II型:生产年份1933-1944,全枪长1234mm,带刺刀全长1666mm,空枪重3.8kg,枪管长730mm,枪口初速860m/s
M1938卡宾枪:生产年份1938-1944,全枪长1020mm,空枪重3.45kg,枪管长510mm,枪口初速820m/s
M1944卡宾枪:生产年份1943-1948,全枪长1020mm,带刺刀全长1327mm,空枪重3.9kg,枪管长517mm,枪口初速820m/s
M91/59卡宾枪:生产年份1959,全枪长1010mm,空枪重3.8kg,枪管长517mm,枪口初速820m/s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以1930年投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为基型枪,将拉机柄加长并由直形改成向下弯曲的形状,在枪的左侧安装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将机匣外形改成了圆形,使安装瞄具座更加结实。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4倍,物镜直径30毫米。配用PE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重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型瞄准镜时,全枪重4.27千克。电影《兵临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
‘柒’ 二战中,苏联有什么着名的武器比如说:火炮,枪械,坦克,飞机等。
1,stg44突击步枪,现代步枪的始祖,第一种只用中间型步枪弹的自动步枪,以前的步枪都是使用标准型步枪弹,所以后坐力大,质量大,不适合中远距离的火力连续性,Stg44的出现,改变了这一难题,现代绝大部分的自动步枪都是延续了这种枪的设计,2,德国U型潜艇,由于德国的U型潜艇使用了高性能柴油机和高效蓄电池组,使潜艇的航程和隐蔽性大大提高,大大的打击了盟军的海上力量,一举将潜艇从战术武器提升到了战略武器。3,Me-262喷气式战斗机,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虽然装备数量很少,性能也很差,但绝对是世界上的空战由活塞式迈入了喷气式的第一步!4,V1,V2导弹,第一种不用飞机大炮也能经行远程攻击的武器,世界上的战争迈入了导弹化!5,MG34机枪,第一种通用机枪,改变了世人对轻重机枪的概念,现代的机枪也都是延续了这种枪的设计理念!
‘捌’ 二战苏联除了莫辛纳甘还有什么栓动步枪,不是半自动和自动步枪
1。SKS半自动步枪: SKS半自动步枪(又称ckc、西蒙诺夫步枪)是前苏联着名枪械设计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1946年定型,装备苏军的半自动步枪,亦称SKS,即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的缩写。也有称为:SKS半自动卡宾枪。SKS半自动步枪是第一支发射前苏联7.62×39mm M43中间型威力枪弹的步枪。SKS半自动步枪是一种自动装填子弹步枪,采用普通结构的导气式武器,配有剑形刺刀。它具有结构简单,刚度好等优点,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
2。托卡列夫狙击型(SVT-38/SVT-40):
由苏联着名的轻武器设计师费德洛·托卡列夫设计,SVT-40半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步兵的制式装备。使用1908式7.62×54mm凸缘步枪弹,弹匣容量10发。一些SVT-38被当作狙击步枪使用,但数量不多。狙击型SVT-38只是在机匣尾部安装了瞄准镜。SVT-40也有作为狙击步枪使用的,数量同样不多,大约只有5万支。
‘玖’ 苏联二战时期各军种主要武器装备
装甲车辆:T3476E T3485 KV-1 KV-2 T35 T28 T26 SU-5 BT-7 BT-5 BT-2
BT-7A IS-2 IS-3 SU-76 SU-85 SU-100 JSU-122 JSU-152
轻武器:TT-30 PPDPPSH-41波波沙 莫辛-纳甘 SVT40 DP27 DSHK1938
空军:佩-2 佩-5 佩-7 伊尔-15 伊尔-17 米格-3 米格-3AM-38、米格-3M-82(又称为米格-9)、I-211E(又称为米格-9E)、I-230(米格-3U)
火炮:M-1939型76.2毫米野战炮 152毫米榴弹炮 ZIS-3 1943年式85毫米野战加农炮 1910/1930年式122毫米榴弹炮 1931/37A-19榴弹炮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 1931年式203毫米榴弹炮(B-4) 1939年式280毫米榴弹炮 BR-18式305毫米榴弹炮 喀秋莎
海军:“Барсук”獾级 “Бриллиант”灿烂级 “Ястреб”鹞鹰级 “РТ”级 “Пурга”暴风雪级 “Буг”布格河级 Киров基洛夫级 Тайфун”台风级 “Азов”亚速级 Хасан”哈桑级 Ударный” 攻击级
‘拾’ 二战时苏联的大范围杀伤性武器到底都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各个国家为了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杀人武器”,二战中对世界做出突出贡献的苏联为了对付强大的敌人,制造了很多杀伤力枪,而且攻击范围巨大的武器,让我们往下来看一看吧。
它可以说是火箭弹的鼻祖了,虽然它拥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在火箭弹连发的时候,火箭弹击中目标的准确率比较低,而且安装弹药的过程十分麻烦和繁琐,安装炮弹需要十分钟左右,最重要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防御能力非常差,如果被地方炮弹击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搞突袭的话喀秋莎火箭炮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