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会见俄罗斯外长有哪些人

会见俄罗斯外长有哪些人

发布时间:2022-06-09 02:02:18

① 为什么特朗普透露美国核潜艇运作信息

据报道,特朗普在4月29日与杜特尔特电话通话时提及使用潜艇打击朝鲜的可能性。这次通话内容的副本被美国“截击”网站最先披露。

施瓦茨表示,没有人能获得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核潜艇的精确位置,因为它们的运行是无声的。

相关介绍:

特朗普近期已因涉嫌向俄罗斯“泄密”而饱受指责。据美国媒体报道,在5月10日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特朗普泄露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高度机密信息。这种绝密情报相信是由以色列提供,并明确要求美国不得不泄露给第三方。

② 俄罗斯外长为什么频繁出访中东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8月27日至30日访问了海湾三国——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成为近年来访问这三个国家的俄罗斯政府最高级别官员。9月初,他还将访问沙特阿拉伯和约旦两国。

在叙利亚战事渐趋平稳、卡塔尔危机持续难解之际,拉夫罗夫频繁出访中东国家格外引人注目。分析人士认为,对俄罗斯来说,中东是其大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俄罗斯对中东局势的高度重视与积极介入直接剑指中东“大棋局”。

其次,俄罗斯在中东和国际舞台的地位有所加强。“与其说是地位,不如说是俄罗斯的形象改善了,因为俄罗斯证明它真正愿意打击恐怖主义,愿意帮助其它国家。这提高了俄罗斯在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声望。”苏尔科夫说。

他认为,尽管许多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也存在批评,但这些指责根本没有证据,“没人能否认俄罗斯为打击叙境内的 伊斯兰国 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出兵叙利亚有助于促进俄美对话。苏尔科夫强调,拉夫罗夫曾和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就叙利亚问题保持密切外交联系,俄美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协作。

“如果俄美能在叙利亚问题上有效协作,将有助于两国改善关系、在其它问题上也建立互信。叙利亚问题可以为此发挥一个平台作用。”他说。

③ 中俄印外长会晤都说了哪些内容呢

俄媒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2月11日在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时表示,中俄两国外交部的紧密合作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国际日程。

俄罗斯-印度-中国机制有助于缓和中印关系中的矛盾。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德烈·沃洛金这样说。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于12月11日在新德里举行。

④ 俄外长就"特朗普向俄泄密"表态说了什么

近日,美国媒体爆料,特朗普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泄露机密情报。特朗普的“泄密”内容包括:极端组织如何策划在飞机上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恐怖袭击的细节。

根据媒体的报道,所谓秘密就是有人泄露恐怖分子能够在笔记本,或其他电子设备中安装爆炸装置,并且能够避开安检。我记得一月还是两个月以前,特朗普政府就宣布了一条禁令,即禁止乘坐直飞美国航班的中东七国旅客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登机,而且当时这是与恐怖威胁直接相关的,如果你们所说的就是这个的话,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秘密。

⑤ 中俄印外长会晤都谈了什么

俄媒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1日在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时表示,中俄两国外交部的紧密合作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国际日程。

沃洛金指出,中方在此次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中必定会提出有人想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问题。他说:“这里指的是‘四国民主联盟’——华盛顿、堪培拉、东京和新德里,这很令中国人担忧;中国人自然会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印度人会作出相应解释。”

在谈到莫斯科、新德里和北京就朝鲜核问题达成一致的前景时,沃洛金指出,印度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相当谨慎。

⑥ 最近俄罗斯打美国的新闻作文

美国国务院6日下令,出于涉及可能对叙利亚军事打击的安全考虑,所有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非必要美国外交官及雇员家属撤离,并减少驻土耳其南部阿达纳省总领事馆工作人员和家属。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日说,他不渴望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他准备研究防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其他方式。
下令撤减驻黎土人员
按照美国国务院的命令,美国驻黎大使馆的美国非必要外交官和当地雇员家属都应立即离开大使馆。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批准美国驻土耳其阿达纳领事馆的外交人员和家属可以自愿离开。阿达纳领事馆是距离叙利亚最近的美国外交馆所。
在最新赴黎巴嫩旅行警告中,美国国务院命令非必要雇员离开贝鲁特,敦促美国公民离开黎巴嫩。“黎巴嫩存在自发暴力事件上升的可能。”国务院的声明说。
声明还奉劝选择留下的人随时准备离开。
美国国务院这项举措应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上星期宣布考虑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有关。黎巴嫩是叙利亚邻国,黎巴嫩真主党坚定支持叙利亚政府。美方在声明中提及贝鲁特及周边涉及真主党及其他团体的暴力或犯罪行动。
美方发布声明后不久,大约150人聚集在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附近示威,反对美对叙采取军事行动。
与十国签署联合声明
9个二十国集团成员和西班牙的领导人或代表,6日在圣彼得堡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与美国签署联合声明,谴责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支持美国和其他国家对禁止使用化武所做的努力。声明并未直接承诺对军事打击叙利亚提供军事支援。
与美国签署这一联合声明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英国和西班牙。声明说,“我们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8月21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种种证据证明,叙政府应对袭击事件负责。”
联合声明敦促国际社会对这一严重违反国际准则的行为做出强烈反应。声明说,各签署国始终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认为安理会有责任主导国际社会做出的各种反应。但他们认为安理会在近两年来“一直处在瘫痪状态”,他们不能坐等叙利亚人民陷入更深苦难以及地区陷入不稳定状态,因此支持美国和其他国家对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努力。
虽然声明没有直接提及支持美国对叙动武,但这是奥巴马抛出对叙动武决定后获得的最新支持。
奥巴马称不渴望动武
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说,他不渴望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他准备研究防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其他方式。
奥巴马当天在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结束后单独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他将就如何回应在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事件进行磋商,准备研究有助于避免军事干涉的建议。另外,奥巴马否认下令研究扩大对叙利亚的打击目标。他说,《纽约时报》有关报道“不准确”。
不过,在同一天,奥巴马的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本·罗兹6日称,不会期望就应对叙利亚化武疑云得到俄方配合,并暗示美国政府已经做好在不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的情形下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的准备。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萨曼莎·鲍尔在国会就军事行动正式辩论前也承认,美国公众对军事打击叙利亚有“矛盾情绪”。
□各方表态
>>俄罗斯
再派战舰警告勿打击化武设施
一名俄海军官员告诉俄罗斯国际文传社记者,“尼古拉·菲利琴科夫”号大型登陆舰定于6日从乌克兰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出发,前往俄罗斯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随后向叙利亚附近海域进发。
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海军官员说,登陆舰将在新罗西斯克入港,装载“特殊货物”,随后前往地中海东部指定海域执行任务。俄罗斯国防部没有回应这一报道。
俄罗斯政府6日警告美国及其盟友,不要打击叙利亚化学武器库及相关设施,以免高毒性物质泄漏。
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叙利亚确保化学武器库安全的一些军事基础设施可能成为军事打击目标。“由此,俄方警告美国政府及其盟友,不要打击(叙利亚)任何化学武器设施和邻近区域”。
俄外交部说,美国1991年轰炸位于伊拉克穆萨纳省一处化学武器储藏设施,致使邻近区域遭严重污染。
>>联合国
特使称谁都无权触犯国际法
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普拉希米6日在圣彼得堡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普拉希米当天表示,在是否对叙利亚动武的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够触犯国际法,而必须通过联合国安理会。
普拉希米说,自从5月7号俄罗斯外长和美国国务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之后,联合国一直在竭力促成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召开,但是自从8月21日出现化武传闻以来,第二次日内瓦会议面临不能举办的危险,普拉希米多次强调,政治方案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唯一途径。
>>法国
将等联合国调查报告公布后动武
法媒报道说,法国总统奥朗德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法国将等联合国调查叙利亚化武问题真相小组的调查报告公布后才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而且只打击军事目标。
奥朗德在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法国将等待联合国调查小组的报告公布以及美国国会的投票结果。
奥朗德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没有给出联合国调查报告公布的日期,但是潘基文希望较快地公布报告。
法国媒体报道说,到目前为止,法国是美国军事干预叙利亚的最忠实盟友。
□京华时报连线
中国驻叙大使馆:当地留学生或下周一前撤离
近一段时间以来,叙利亚局势日益恶化,而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1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包括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张迅,仍然坚守岗位。他们在叙利亚持续内乱的恶劣环境下究竟面临哪些危险和艰辛。昨天,京华时报记者连线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多名工作人员,对方称中国当地留学生或于明天前撤离。
一天不打电话就担心
中国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工作人员昨天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在叙利亚的中国公民尚有20余人,6名在当地的中国留学生或将于下周一前撤离。
一个月前回京休假的驻叙利亚使馆政治处主任林亚多说,目前主要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与前方同事联系,当地许多通讯基站被毁,导致国际长途信号时好时坏。
米书敏是使馆厨师肖长生的夫人,每天与丈夫保持联系。米书敏说,“一天不打电话就觉得是不是有事儿”。
52岁的肖长生是留在使馆的唯一厨师,他每星期都要出去采购。因为打仗,东西少了,价钱涨了,但还能吃饱。米书敏说,丈夫在电话里提到下周可能会撤离,但具体没定。
多次与危险擦身而过
今年1月,叙利亚使馆在炮声中迎来新年。驻叙利亚大使张迅当时在致辞中说,“我现在最美好的心愿是有一天早上醒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再也看不到叙利亚危机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
然而这8个月来,使馆工作人员多次与危险擦身而过。“迫击炮好几次打在使馆旁边,上班时听到一声巨响,使馆玻璃也震碎了”,林亚多记得,有次大使外出见叙利亚官员,车刚驶出不远就听到不远处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死伤数百人,离大使不远”。
叙利亚内乱已持续两年多,林亚多感叹工作压力确实很大,“早晨起来,晚上睡觉,耳边都是枪炮声,夜里有时会被惊醒”,有的交战地区就在市区边境,而爆炸就在市中心,看着那些曾走过、活动过的街道、旅馆等被炸毁。
林亚多介绍,中国使馆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离总统府、内政部、国防部、总参谋部都不是很远,而交战中使用的是迫击炮等低精度的武器,炸死很多平民,因此安全威胁相对较大。
帮助中国人减少损失
林亚多提到,此次叙利亚危机整个爆发的可能性很大,“破坏已经很严重了”。他提到,冲突刚开始时政府还想保留基础设施,但现在大桥、大坝、公路、油田、古迹,包括一些城市,都已被摧毁。
林亚多一个月前离开叙利亚时,已有大量难民到大马士革等大城市躲避,有的一家十口住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地下室,政府也开放体育场馆让难民住,因此当地民众都希望尽快和平,通过包容性的政治对话解决,而不是流血。
“使馆之前已做过各种设想,应急预案、撤离预案,甚至类似于演习”,林亚多提到,2011年底在叙利亚的中国人还有一千多人,在形势不太严峻的情况下,使馆帮助一些人员履行完合同再走以减少损失,同时逐步压缩人员,并做好最坏的准备,也储存了燃料、汽油、大米、白面、矿泉水等物资。
如撤离将首选黎巴嫩
8月31日,4名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工作人员撤离至黎巴嫩待命。昨天美国下令非必要外交人员撤离黎巴嫩,并发出旅游禁令。驻叙利亚使馆随员吕品昨天对京华时报记者说,美国这一举动肯定是个信号,但具体形势如何发展还很难说,目前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网络等途径跟踪形势。
此前驻叙利亚使馆工作人员告诉京华时报记者,如果撤离,赴黎巴嫩是首选路线。吕品昨天介绍,过关顺利的话,从叙利亚到黎巴嫩只需三四个小时,如果一旦发生状况,比如大量难民涌入,过关时间会更长。
在叙利亚一年多时间,局势几乎每况愈下。吕品每天会跟家里通电话报平安,他表示,身处“前线”局势能看得比较清楚,安全状况等跟家里解释之后,父母也能理解。
林亚多表示,尽管局势紧张,但他们不能闭门不出,每天仍要开展一些外交活动,与各派打交道,观察、研判形势,“每时每刻都冒着危险”。
□专家说法
美对叙动武证据不充分化武疑云应由安理会彻查
美国政府一直坚称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将此作为应对叙利亚政府军所采取军事行动的依据,对此,曾经任联合国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负责人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的汉斯·布里克斯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布里克斯对奥巴马政府决定绕开安理会对叙利亚动武的决定表示反对,并对美方提供的情报、证据提出了质疑。
记者:布里克斯先生,根据您的判断,谁更有可能使用了化武,阿萨德政府还是叙利亚反对派?
布里克斯:目前更盛行的观点是(叙利亚)军方使用了化学武器,是一个较大的组织,而不是规模较小的反对派使用了化武,但反对派在小范围使用化武(沙林毒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果你还记得当年在东京地铁上就是一个宗教分支使用了沙林毒气杀死了很多百姓,所以说较小的组织并不是没有使用化武的能力,因此这些都待定,但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验证并得出结论。
奥巴马认为叙利亚政府使用化武的主要证据是美情报部门截获的卫星图像和截获的声称是发动过化武袭击的叙利亚军方高层的通话。
布里克斯:客观来看,我觉得这些情报价值很小,我记得当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安理会上给我们放了一段在伊拉克截获的(证明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录音,后来证明这些证据并不真实,这些录音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如此,针对叙利亚的情报也有属实的可能,但是我不认为目前这些证据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有完全的说服力。
记者: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攻打叙利亚,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他说联合国安理会已经完全“瘫痪”,不愿意惩处阿萨德政府。
布里克斯:美国似乎正在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联合国安理会属于全世界,如果美国只是简单希望安理会通过打击叙利亚的决定,(那它要知道)授权动武并不是安理会唯一的职能(安理会可以有其他选择),如果美国就是说我不关心安理会决定,那这就体现了美国的傲慢。
□相关
叙反对派武装残忍处决俘虏视频曝光
就在美国对叙动武的理由饱受质疑之时,一段最新曝光的视频更加剧了外界的担忧,视频当中,叙利亚的反对派用残忍的手段处决了被俘的政府军的士兵,而类似的视频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就连美国国内的媒体也在质疑美国帮助这样的反对派后果将会怎样呢?
视频当中,7名叙利亚政府军士兵上身衣服被脱光,双手被绑跪在地上,旁边一名握着枪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指挥官正高声讲话。这名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指挥官称,“50年来叙利亚遭到彻底破坏,沾染腐败之风,我们定要报仇,血债血偿。”随后,这名反对派指挥官朝一名政府军士兵脑后开了一枪,其余人也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在政府军士兵血肉模糊的尸体被扔进水井之后,视频戛然而止。
美国主流媒体分析称,这段视频告诉人们,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结果最终很可能是助长了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气焰。
事实上,类似的担忧并非现在才有,今年5月,一段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指挥官拉出并咬噬政府军心脏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华盛顿邮报》当时就评论称,视频的流出恰逢美英等国强化武装反对派之际,这重新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派系复杂、动机不纯的担忧。
在今年6月的八国集团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言词激烈地表态称,西方不能向吃人肉的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普京说,我认为谁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叙利亚反对派不仅进行血腥屠杀,甚至还吃政府军士兵的器官,这些都有画面记录,你们愿意支持他们吗?你们愿意给这些人提供武器吗?
有媒体指出,美国一直在间接地援助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而反对派被曝光的残忍面目令美国处境异常尴尬,因为美国对叙利亚动武的正当性遭到了严重质疑。
>>链接
叙政府将奖励举报外籍恐怖分子者
叙利亚官方6日宣布,将对把外籍恐怖分子送交官方或告知恐怖分子藏身地点的个人给予奖励。
叙利亚通讯社当天援引政府部门的声明说,对于向有关部门移交非叙利亚籍恐怖分子的民众,每人奖励50万叙利亚镑(约合2890美元);对于告知非叙利亚籍恐怖分子藏身地点或协助抓捕的民众,每人奖励20万叙镑(约合1156美元)。
声明还说,不会将被举报的嫌疑人姓名公之于众。如果这些嫌疑人经证实无罪,有关方面会对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如果这些人员确系恐怖分子,他们将会面临审查。
另外,叙利亚政府军6日宣布,军队已完全占领叙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战略重镇阿里哈镇。叙通社当天报道说,军队已完全恢复该镇的安全与稳定,并重创当地恐怖分子团伙。
在美国频频向叙利亚发出动武威胁之际,叙利亚国内的激烈战局并未因外部动向而有所缓解。连日来,叙政府军仍与反对派武装分子及隶属于“支持阵线”和其他极端组织的恐怖分子在多个省份持续激战。

(我是从网络新闻搜索回来的,希望能给你帮助)

⑦ 特朗普深陷“通俄门”,全球资产都跑去避险了!

【解雇FBI局长科米只是一个影子】

2017年5月9日,特朗普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解雇了科米,前美FBI局长科米被解雇造成较大舆论影响,这件事让徐晴媛分析师想起了美国大片经常上演的情节——贪污受贿?管理不善?还是人性与智慧的较量?不禁让笔者想起多年前的“水门”事件。

徐晴媛分析师对特朗普胜选时的那段话记忆犹新,“这看上去很美,太美了。我们将让美国再次变得伟大,”特朗普胜选后表示,“印第安纳人民太棒了……今晚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却也埋下了他以后从政生涯的一颗地雷。

全球资产纷纷寻找一个避险的港口。美元指数方面:继零售销售、消费者物价指数、以及昨天的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之后,美国经济数据再度出现“噩耗”。特朗普泄密门事件持续发酵,在经济数据疲软和总统“泄密门”的双重打击下。周二(5月16日)美盘,美元指数持续下挫,最低跌至去年11月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日内短线最低下探98.08,收报98.20。

⑧ 为何俄罗斯外长要特别声明,没有谁可以挑拨离间中俄两国关系

俄罗斯外长出声明因为想表达自己的立场。俄罗斯和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有好的合作伙伴。可以说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十分和谐友好的。在世界全全球化的今天,两个国家的友好的关系不仅仅对于两个国家来说是非常有益处,对于地区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中国和俄罗斯可以说是关系十分的密切,在我国抗战时期俄罗斯就对我国进行了许多次的支援,在建国后俄罗斯还支持我国的建设。事实上,俄罗斯和中国发展了密切的关系,积极展开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国的和平的发展。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两国的交流合作也很好的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

⑨ 俄媒:俄外长与美国务卿的会晤结束,本次会晤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俄罗斯外长和美国国务卿的会晤结束之后,外界对于这次会谈,也是非常关注。关于会谈究竟谈了什么成果,大家也是很好奇,究竟谈了什么内容?

这个是拜登政府上台之后,两国的高级官员首次面对面的交锋,媒体关注度,不亚于上次中美国会谈。当然想要彻底冰释前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目前外界对于两方的会谈信息并不是很清楚,究竟实质性内容到现在都没有公布。

拉夫罗夫表示与乌林肯的对话还是很有建设性的,在布林肯的会晤当中,双方还讨论了有关俄美外交使团的运作问题。自从美俄外交冷战开始之后,双方对会谈内容都没有公布。

如果双方继续较劲的话,对于彼此都不利。暂时和解也是很有必要,对于两国来讲的话并非坏事情。

⑩ 哪个国家示好俄罗斯打脸美国

俄罗斯在与美国的多场较量中获胜!借助中东混乱,策反了土耳其反水美国,与叙利亚、伊朗结成四国联盟,处处与美国作对;借助于反恐及打击伊斯兰国IS,与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关系日益密切,让美国干瞪眼;借助于解决朝鲜半岛危机,与中国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共进退;借助于北美政治危机,与委内瑞拉、古巴的关系越来越热络。

22日,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到访俄罗斯。这是英国外交大臣五年半来首次到访。约翰逊在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时称;“英国没有把俄罗斯与伊朗和朝鲜列为同类国家,莫斯科与伦敦能够找到合作机会,英国对俄罗斯出口300辆宾利就是例证”。对此,拉夫罗夫积极回应约翰逊称:“目前,英俄两国关系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会谈,拟定改善俄英关系的具体举措。并对约翰逊的访问大加赞赏:“我们注意到,您和其他西方伙伴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着自己的看法,倾向于将其公诸于众。我们希望面对面地直接探讨彼此关切”。很显然,这是俄罗斯在挖美国的墙角!

阅读全文

与会见俄罗斯外长有哪些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