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有多少架米格二十五战斗机

俄罗斯有多少架米格二十五战斗机

发布时间:2022-06-10 05:34:46

㈠ 请介绍一下前苏联/俄罗斯自二战到现在共设计了多少种的米格系列飞机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简介

米格飞机在世界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米格一系列飞机的简介

米格的处女作:米格—1/3/7
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思想,米高扬设计集团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他们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歼击机伊-200的设计。这种飞机采用木质机翼和尾翼、焊接的金属机身,并且采用了轰炸机发动机AM-35,这一种大胆尝试使伊-200受益非浅。与当时同类飞机相比,它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机动性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投产前,伊-200定名为米格-1。

米格-1设计方案看上去难度较大,然而它是现实的。设计师们充分考虑到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他们非常重视熟悉工厂情况的工艺员们的意见;因而生产进行得很顺利。生产米格-1时。工厂第一次采用模线样板法。

1940年4月5日,米格-1试飞。在试飞阶段,米格-1的飞行速度达到了628公里/小时。在一次试飞中,米格-1在7,000米高度飞行速度达到652公里/小时--刷新了苏联当时的飞行速度纪录。但米格-1也表现出了极其明鲜的两重性:它既是苏联飞得最快的飞机,又是问题最多的飞机。机翼单位负荷高,机动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飞机重心偏后,滚转困难等。所以正式命名为米格-1的飞机只生产了100架。设计师们对米格-1进行了反复的大量的修改。例如:在试飞初期,水散热器修改了十八次、滑油散热器更改了十次。尽管如此,散热器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们索性住在车间里,昼夜围着飞机转,忙碌了 117个昼夜之后,问题事本解决。飞机通过了国家试验,正式投产。不久,设计师们又陆续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工厂已经生产出一批带有“先天不足”的米格-1。

在米格-1生产过程中,设计师们对它继续进行修改。克服了主要缺陷。这些改进包括:在飞行员座位下加一个250升的副油箱以加大航程;改进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一副新的螺旋桨;增强前起落架使该机能在草地上起降;飞行员座位后加8毫米厚的装甲;换用新的瞄准具等等。经过改进的飞机在1940年12月开始出厂试飞,叫做米格-3。米格-3可谓米高扬的第一件成功之作。但它的外形与米格-1基本相同,主要性能也没有多大差别。如发动机、翼展(10.2米)、翼面积(17.44平方米)、实用升限(12,000米)等都是相同的。机长(8.25米,米格-1为8.16米)和飞行速度(640公里/小时,米格-1为628公里/小时)也差别不大。只有航程算是有了长足的提高,米格-3为1250公里,而米格-1和伊-200都只有 730公里。

此外,米格-3还装有自动前缘缝翼,从而改善了操纵性;采用了油箱惰性气体充填系统,从而减少了火警危机;装有气压驱动的收放式起落架和活动式座舱盖。米格-3的武器装备为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两挺7.62毫米机枪。

卫国战争中,为了对付强大的德军的坦克集群,苏军急需大批强击机。当时伊留辛设计局在生产一代名机,被称做“空中坦克”的伊尔-2强击机。而伊尔-2的发动机和米格机所用的发动机是在一个工厂里生产的,生产线受规模限制不能同时大量生产两种发动机。在那个时侯赢得地面战场的胜利对苏联来说是至关紧要,而米格机的表现却未如人愿。在斯大林的干预下,发动机生产线立刻被全部用来生产伊尔-2的发动机了。没有发动机,米格-3的生产终于在1941年12月23日停止了,最后一批米格机在1942年初出厂。但是在仅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是有总共3120架米格机被生产出来交付部队服役。

1941年2月8日,由于出色地完成了飞机研制任务,米高扬荣获红旗勋章。

之后,设计师师在米格3的基础上换装AM-37发动机,命名为米格-7,但由于AM-37发动机未获得批准生产,因此米格-7型飞机也未能投产。

米格-5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单座双发远程护航战斗机,1942年问世。发动机为2台1700马力的ASh-82F活塞式发动机,武器为2门23mm机炮和2挺12.7mm机枪。

基本数据
翼展15.90米,机长11.50米,机高3.40米,机翼面积38.90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8060千克,空重654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61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9800米,最大航程2800千米

由于其竞争者Pe-2此时早已投产,仍旧未能避免夭折的命运。

鸭式飞机的鼻祖:米格8
1945年首飞,一名架驶员,两名乘客。装备一台110马力M-11VM发动机,机长7米,翼展9.5米,机翼面积15平方米,时速205千米/小时。

MiG-8绰号为?Utka?,也就是俄文?鸭子?的意思,因为MiG-8的侧面极似鸭头,而且是俄国第一种前翼机,具有纪念意义,因此俄国方面又把无平尾前翼布局称为鸭式布局。

米格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米格9
1946年的10月22日,着名的米格-9喷气战斗机呱呱坠地,正是这种飞机开辟了俄罗斯战斗机的喷气时代,而米格设计局也凭借它一举奠定了在苏联战斗机设计的主导地位。

MiG-9 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采用仿制的德国 BMW003 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 RD-20,每台静推力 800 公斤)。MiG-9 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中间一门 37 毫米,带弹 40 发,两门 23 毫米,带弹 80 发),炮管伸在机身外。原型机在 1946 年 4 月 24 日首飞,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

作为喷气式战斗机,MiG-9 并不成功,首先平直翼在接近音速时产生激波,使飞行阻力剧增,限制了飞行速度;再者大口径航炮载弹量小,开炮后坐力大,精度差。更要命的是炮口突出在进气口前,每次射击发动机就会大量吞烟导致停车;作战半径小,仅 400 公里――“仅能保卫已方机场的围墙”。MiG-9 共生产了约 1,000 架,服役时间并不长,1952 年 MiG-15 服役时就退役了。

成功终于在战争结束后到来,米高杨设计局设计的米格-13(伊-250)型混合动力飞机,机头为1台VK-107R活塞式发动机,机尾装1台VDRK(1)喷气式发动机,武器为3门20mm机炮,1945年3月首次试飞。创造了苏联飞机的速度纪录,其最大平飞速度达到825公里/小时,终于投入了小批量生产, 并且服役到1950年。米格-13也是苏联最后一种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战斗机。
米格-13(И-250)是米高杨设计局设计的单座混合动力战斗机。
基本数据
翼展11.05米,机长8.75米,机翼面积15.0平方米。
最大起飞重量3930千克,空重3028千克,最大载重量1494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825千米/小?,实用升限11900米,最大航程1820千米

朝鲜上空的鹰米格-15
米格-15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的,是前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米格-15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1947年6月首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糙,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第二架原型机重新设计,12月首次试飞成功。1948年6月投入生产,并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

米格-15的机翼为后掠机翼,后掠角35度,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后掠翼飞机,已经具备了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雏形。它安装了一台2700公斤力推力的BK-1型发动机,具有光滑的机身外形,最大平飞速度为1076千米/小时,升限为15500米。米格-15安装了三门机炮,翼下还可以挂在炸弹和副油箱。除了航程较短外,米格-15在当时拥有最先进的性能指标,曾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的F-86进行了较量,其机动性能令西方大为震惊,正是由于它的出色表现才使在活塞飞机时代默默无闻的米高扬设计局扬名立万。米格飞机也从此闻名于世。据统计,米格-15各型飞机生产总数超过了16500架,是前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

武器装备:三门机炮,一门H-37型37毫米机炮,两门HC-23KM型23毫米机炮,可带弹200发。

尺寸数据:翼展10.08米,机长10.1米,机高3.7米,机翼面积20.6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3636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1076千米/小时(海平面),实用升限15500米,爬升率3000米/分。最大航程1782千米(10000米高空),继航时间3小时。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约有5~6个型别,主要型别是Φ型(昼间歼击型,西方代号“壁画”C)和具备有限全天候能力的ПΦ型(“壁画”D)。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我国的歼-5系列歼击机就是在米格-17的基础上生产的。目前,在一些小国空军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击任务外,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米格-17(Mur-17)机身结构:前机身采用桁梁式,后机身为单块式结构,总体为复合式结构。前机身由于大开口多,采用桁梁式,由4个截面为W形的桁条作为主要纵向受力件,与桁条及横向的隔框组成机身骨架。从前至后,1-4框间,上为设备舱,下部为前起落架舱。4-9框间为驾驶员座舱,9-13框间为油箱舱,内有防弹软油箱。第13号框为机身最重要的加强框,中部为横梁,梁的两端有与机翼相连接的接头,有与后机身连接的周缘连接接头(共20个),对接用的限动齿板。发动机用撑杆式发动机架固定在13框上。发动机架上有可供调节的球形接头。
后机身为桁条式结构,桁梁较密,蒙皮较厚,第23号框为斜框,23框后段安装尾翼,尾翼承受的力传至斜框由机身承受。后机身的下部有开口,为装拆后油箱(硬油箱)处。

动力装置 一台 ВК -l Ф 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 2600 公斤 ,加力推力 3380 公斤
机载设备
机载武器 装一门H-37和两门HP-23机炮;执行对地任务时,可带两枚250公斤炸弹,16枚57毫米C-5火箭弹,两枚240毫米C-24火箭弹。
尺寸数据 翼展 9.6 米 ,机长 11.3 米 ,机高 3.8 米 ,机器面积 22.6 平方米 ,后掠角 45 度、相对厚度 8.8 %,主轮距 3.85 米 ,前主轮距 3.37 米
重量载荷 空重 3940 公斤 ,正常起飞重量 5340 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6070 公斤 ,燃油量 1170 公斤 (机内)+ 664 公斤 ( 2 个副油箱)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高度 3000 米 ) 1145 公里 / 小时,(海平面) 1060 公里 / 小时,实用升限 16600 米 ,爬升率( 3000 米 高度) 76 米 /秒,航程(机内燃油 1340 公里 ,起飞滑跑距离 590 米 ,着防滑跑距离 820 -850

五十年代初,在经历了米格15和米格17的成功后,米高杨带领着自己的设计队伍开始向音障发起冲击。咋一看好像不难,新发动机有了,大后掠角的新翼型有了,跨越音障指日可待。然而,在研制中遇到的问题远远超出了事前的想象,除了原型机频频回厂改装外,还有一名试飞员在试飞中机毁人亡。
米库林设计局在AM-5A轴流涡喷发动机上加上加力燃烧室,改型发动机提供了足够的推力。米格19的第一架原型机在外型上和后来定型的米格19的主要差别在于它用了T型尾翼(平尾在垂尾的最上端),机翼后掠角55度,头部三门机炮中的两门被移到翼根处,头部空间被腾出来放火控及其他电子设备。1952年5月24日首飞成功(用不带加力燃烧室的AM-5发动机)。但设计师们很快发现该原型机只能在向下俯冲时超过音速,在平飞时倒不灵。起初他们认为是发动机推力不足,遂换装了带有加力燃烧室的推力更大的发动机。然而飞机仍然频频进入螺旋,解决的办法是把平尾从垂尾上部降到了垂尾根部且改变了翼刀的位置。可在高速时仍然不稳,平尾的位置再次被降低,直接安装在机身后部。似乎还是不灵。试飞停止了,原型机被送回工厂改进。当时还是部门经理的贝立亚科夫等人想出了个办法:用全动平尾!他们并且重新设计飞行控制系统,加大了垂尾面积以求更稳定。这回灵了,修改后的原型机于55年27日首飞,试飞计划顺利完成后被批准大批生产装备部队。
米格19的原型机事实上打破了一项飞行速度世界纪录,在那时候美国的超级佩刀机F-100还不能超过马赫1。09。而米格原型机早就超过了马赫1。3,改型原型机更达到马赫1。46,但为了保密,设计局并未申报这一纪录。
米格19先后有16种改型,大部分未量产,只是用来测试不同的电子火控和武备系统,真正大量生产和比较有趣的改型有如下几种:
米格19P:即中国的歼6甲,头部机炮被取消,进气道上端和隔板中央加装RP-1测距雷达(搜索范围2公里)。于54年7月首飞,于55年开始大量生产。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最大速度(在一万四千米处)是1255公里/小时;开加力由5千米爬到一万米需1。85分,爬到一万五千米需3。8分;实用升限:开加力时17600米,开加力且带两副油箱:16000米;最大航程:带两个760升副油箱)是2318公里。
米格19PM:所有机炮均被取消,装RP-2U火控雷达于进气道上端及隔板中央,挂4枚K-5空空导弹。57年10月开始大量生产。
米格19SV:为了打美国U-2等高空侦察机而发展的改型,机翼面积增大两平方米,拆除两门翼根机炮及飞行员座椅后的装甲,专为飞行员研制了新的抗荷服和头盔。实用升限19000米。
米格19空中加油型:在左翼最外部加装受油探头,由图16加油机予以加油加油在9千到1万米,空速为450-500公里/小时时进行,燃油流量每分钟1000升。此型非常成功,但是当时赫鲁晓夫把大量军费用于州际导弹,苏空军没有足够的钱来发展加油机,生产计划遂不了了之。
在苏联,米格19很快就被米格21取代了,而且实际上很多飞行员都是由米格15/17直接改装米格21的。但是在中国大陆,大批生产的歼6和歼6甲等却是航空兵在60和70年代的主力战机,长期被用于国土防空作战中。限于几乎无资料,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1965年9月20日,美军一架F-104C入侵海南岛上空,海军航空兵某部大队长高翔驾歼6迎击,把F-104C打得当场爆炸,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跳伞后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领空被击落并活捉的美国飞行员。有趣的是,80年代,这位史密斯又重返中国专程找到高翔握手言欢,又是一番风景。
六十年代后期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六,歼六在印巴战争中先后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机,自己损失三架。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六的制作工艺相当不错,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且低空格斗机动性好过当时亚州除F-86外的所有战机,在加挂两枚美制“响尾蛇”导弹后作战能力更好。

动力装置 装两台PД-9Б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600公斤, 推力3,250公斤。机内有四个油箱,共装油1,73公斤。机翼下可带两个副油箱,每个装油500公斤。
机载设备 装有PCИУ-4B通信电台、PB-2无线电高度表、MPП-56信标机、CPO-1识别器、APK-5无线电罗盘、ACП-5H瞄准具、PП-5雷达(C型用CPД-1M瞄准具)。
机载武器 左右翼根各装一门30毫米HP-30机炮,共带炮弹140发(C型装三门HP-30机炮,201发炮弹)。翼下可挂四组8枚57毫米火箭弹,挂副油箱处也可挂炸弹。
尺寸数据 翼展:9.0米;机长(计空速管):14.64米;(不计空速管):12.54米;机高:3.89米;机翼面积:25.00平方米;机翼后掠角:55°;机翼展弦比:3.24;机翼相对厚度:8.24%;主轮距:4.16米;前主轮距:4.94米
重量载荷 空重:5,447公斤;正常起飞重量:7,5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8,832公斤;正常着陆重量:5,950公斤;载油量:1,800公斤;载弹量:2×250公斤;翼载(作战):266公斤/平方米;(起飞):302公斤/平方米;推重比(作战):0.98;(起飞):0.86;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度10,000米)1,452公里/小时;(高度11,000米)M1.355;实用升限:17,500~17,900米;最大爬升率(高度5,000米):185米/秒;航程(无副油箱):1,390公里;转场航程:2,160公里;续航时间:1小时43分;加速性能(高度10,000米):(M0.9→1.28):78秒;(M0.9→1.35):135秒;最小盘旋半径(高度5,000米):1,200米;起飞滑跑距离:650米;着陆滑跑距离:890米;(用减速伞):610米

经典机型:米格-21
米格-21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歼击机。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1是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飞机。主要型别有:米格-21F,白天型截击机,装推力5750公斤(指加力,下同)的R11F-300发动机;米格-21PF,有限全天候型,装推力5950公斤推力的R11F2-300发动机,去掉机炮,装RP-21雷达,2~4枚空对空导弹;米格-21PFS,PF的改进型;米格-21FL,PF的出口型;米格-21PFM,PFS的改进型;米格-21PFMA, PFM改进的多用途型;米格-21M,印度仿制的PFMA型;米格-21R,PFMA改装的侦察型;米格-21MF,多用途型,1970年开始交付使用,生产数量较多;米格-21SMT,MF的改进型;米格-21BIS,较新的多用途型,装推力7500公斤的R25发动机,改进机体结构和电子设备,增加塔康导航系统,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0公里。
以下是三种代表型别技术资料:米格-21PF 米格-21MF 米格-21Bis
米格-21PF
1953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1F型为昼间歼击机,机身右侧装1门3O毫米航炮,可挂2枚AA-2空对空导弹;米格-21PF型是全天候歼击机,早期型拆除了航炮,后期型又装1门Gsh-23航炮。该机乘员1人。动力装置R11F2-300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推力1X3900公斤(加力 6175公斤)。最大时速:2185公里(高度12000米),马赫2.05,1100公里(海平面)。巡航时速925公里。实用升限18700米,爬升率135米/秒(高度5000米),最大航程:1300公里(不带副油箱)、1600公里(带一个副油箱,作战半径350公里(高度5000米)、360公里(高度10000米)、380公里(高度15000米)。续航时间1小时43分(不带副油箱)、2小时(带副油箱)。载油量2226公斤(机内)+1X407公斤副油箱。载弹量1000公斤,空重57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782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100公斤。武器装备2枚AA-2空对空导弹。特种设备RP-9-21截击雷达,发现目标距离约20公里。翼展7.15米,机长14.5米(包括空速管),机高4.125米,翼面积23平方米,起飞滑跑距离800-850米,着陆滑跑距离5000米(用减速伞)。
米格-21MF
动力装置为1台RF13-300(P25)涡喷发动机,最大推力5100(5400)公斤,加力推力6600(7500)公斤。
主要设备有RP-MA雷达,搜索距离20(3O)公里,RSIU-5超短波电台,ARK-10无线电罗盘,SOD-57M应答机,RV-UM无线电高度表,MRP-56P信标接受机,SR30-2识别系统,SRO-10护尾器等。武器:l门Gsh-23双管炮,备弹200发。4枚AA-2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或4枚“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火箭弹,250公斤或500公斤炸弹,载弹量1000公斤。特种设备RP-21截击雷达,“天空一号”自动引导系统,光学瞄准具,全向警告系统等。
该机翼展7.15米,机长15.4米,机高4.13米,机翼面积23.0平方米、前缘后掠角57度、展弦比2.2、相对厚度5%,主轮距2.97米,前主轮距4.71米。使用空重5900公斤(605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8250公斤(83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600公斤(9680公斤),载油量2290公斤,作战翼载309公斤/平方米,作战推重比0.9(1.04)。最大速度(高空)M2.10/2230公里/小时(M2.20/2330公里/小时),实用开限18000米,最大爬升率150(170)米/秒,航程(不挂副油箱)1300(1500)公里,作战半径270公里,续航时间1小时40分,水平加速度(高度5000米)6米/秒平方,最小盘旋半径(高度5000米)1400(1320)米,最大转弯角速度(高度5O00米)8.2(9.0)度/秒,着陆速度27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800米(无助推),着陆滑跑距离950米(吹气,不用伞)。
米格-21Bis
乘员1人。动力装置为R-25-300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推力1X5400公斤(加力7500公斤)。最大速度马赫2.2(高空)。巡航时速720-800公里。实用升限17800米。最大爬高率170米/秒,最大航程980公里(机内燃油)、1900公里(带3个副油箱,2枚导弹)。作战半径270公里,续航时间1小时40分,载油量2366公斤(机内)+1X664公斤十2X407公斤副油箱。载弹量1300公斤,空重605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835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680公斤。武器装备1门双管23毫米Gsh-23航炮(备弹200发),4枚空对空导弹(AA-2和AA-8型),或2枚250公斤(或500公斤)炸弹。特种设备截击雷达,探测距离30公里,“天空一号”自动引导系统,全向警告系统。翼展7.15米,机高4.125米,冀面积23平方米。起飞滑跑距离800米,着陆滑跑距离950米。

可变后掠翼的米格-23
进入 60 年代后,从 40 年代就开始研究(德国 Me p.1011)的变后掠翼技术开始走向成熟。我们知道:平直翼(除超薄平直翼外)有利于低速飞行。但当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产生激波使阻力剧增。人们转向后掠翼(包括三角翼),后掠翼不但可以延迟激波产生,而且超音速时产生的激波强度比平直翼小得多。但是大后掠翼飞机的低速性能很差,需很长的滑跑距离才能起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不好。变后掠翼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一般的变后掠翼由固定的内翼和活动的外翼两部分组成,内翼外侧装有贯穿机翼厚度的转轴,外翼通过转轴与内翼相连接且可在机械力的驱动下围绕转轴前后掠动。可变后掠翼变化范围通常在 20 到 75 度之间,在此范围内,由飞行员操纵调节后掠角,也可由电脑进行自动调节。变后掠翼解决了高低速飞行之间的矛盾。高速飞行时用大后掠角,飞机的阻力小,加速性好;低速飞行时使用小后掠角,机翼展弦比大,续航时间长,飞机的经济好且起降安全,缺点是使得飞机结构变得复杂,重量增加,可靠性下降。
60 年代初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的设计师们开始注意这一技术,他们分析了美国在研制第一种此类飞机 F-111 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根据自己的计算做了许多不同的模型拿到中央空气动力研究院的风洞去作在不同状态下(起降、亚音速、超音速)的试验,试验的结果说明变后掠翼确实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飞机的性能。
MiG-23 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他本人在1969 年 5 月 27 日于办公室中心脏病突然发作,被立即送入医院,从此一病不起,经若干次大小手术后于最后一次心脏手术后不治去世。为纪念他,米高扬的办公室内的摆设至今仍保持着他最后一个工作日时的样子。
60 年代中,和苏霍伊,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一样,米格设计局也想用在机身上加升力发动机的方式来改善起降性能。他们搞了一种原型机来验证这个想法,该机机体侧面看上去和 MiG-23 一样但有三点不同:用三角翼,机身中部有向下的小发动机,进气道入口处用半圆调节锥(和法国的幻影机一样)而不是用竖板调节,该机代号 MiG-23-01,1967 年 3 月首飞。试飞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西方给该机的别名叫“非教徒”(faithless),米高扬等人也确实对她丧失了信心,关键是那台小发动机只在起降时有用,在飞行时没用,它不但占据了机体内用来放燃油的空间也使得机身下不能放挂架。最后此型被放弃了,苏霍伊设计局也停止了类似的 Su-15 改型的发展,只有雅科夫列夫继续研制后来搞出了 Yak-38 舰载机。
在停止了三角翼+升力发动机的原型机后,设计师们集中全力发展采用变后掠翼的 MiG-23-11 原型机。当时从 MiG-21 所用的发动机改进而来的 R-27 发动机已经做好,1967 年 4 月 10 日变后掠翼原型机首飞成功(机翼设定在 16 度后掠角)。在两天以后的第二次试飞中,试飞员就成功地飞了所有的三种后掠角。试飞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试飞员在他的试飞日志上大书:“哇!从 16 度角飞到 72 度角!这是第一次!棒极了!”根据在试飞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机翼(增大了机翼面积。),改良后的原型机试飞了 97 次,极为成功。1968 年 11 月 6 日米高扬签发了试飞总结报告,该机迅速通过国家鉴定,被批准大批量生产。
MiG-23 历经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也就有三种主要的改型:S,M,ML。
S 型即最初生产型,装了推力更大的 R-27-F2M-300(静推力 6,900 公斤,加力推力 10,000 公斤)发动机,火控电脑,红外传感器等。新的雷达当时还没做好,只好先装 MiG-21Bis 上用的老货,这样一来就只能挂近距半主动雷达制导或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了。其他武备有内装 23 毫米双管机炮。机身后部有四块减速板,垂尾根部有减速伞舱。腹鳍很特别,是折叠式的。和原型机在外观上不同在于垂尾后移。此型仅从 1969 年中到 1970 年底量产,共生产了 50 架。其中有一种安装 4 个外部挂架的 MiG-23SM 改型。
M 型是主要的生产型,也是生产装备数目最多的 MiG-23 改型。该型改用了 R-23-300(静推力 8,300 公斤,加力推力 12,500 公斤)发动机,头部重新设计以容纳新雷达,可挂装不同的半主动雷达/红外制导的空空弹,典型外挂是机翼下的挂点挂中程空空导弹(共 2 枚),进气道下的 2 个挂点用复合挂架来挂 4 枚近距格斗导弹,机身下部中线挂架挂一副油箱。当然也可挂不同的对地攻击武器,机内燃油总量 4,700 升同时可再外挂三个 790 升副油箱。此型的出口型叫 MF 或 MS 型,换装了较老的雷达火控电子设备和较差的发动机。所有这三种改型都先后被用于中东和阿富汗战争中。
MiG-23M“鞭挞者”-B 是第一个生产型系列。它在 1972 年装备部队,使用的是 101 千牛加力推力的图曼斯基 R-29-300 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于使用了这种更轻的发动机,机翼相应地前移 0.61 米。其他变化包括可动机翼段的弦长加大,后机身变短,背鳍变小。
约在 1975 年出现的 MiG-23MF 和 MiG-23MS “鞭挞者”-E 是 MiG-23M 的出口型,MiG-23MS 采用的是

㈡ 俄空军到底有多少家底:这么一数真比中国差

1、俄罗斯空天军目前的主力作战飞机包括321架苏-27/30(数据来自网络,下同)、48架苏-35S、252架米格-29/35、152架米格-31,对地攻击机型则包括277架苏-24、199架苏-25、100架苏-34,规模十分庞大。但这些作战飞机当中超过半数以上都是前苏联解体前后的老机,不但机体老化到了一定程度而且性能上越来越不符合现代化作战要求。
2、中国战斗机数量如下:
歼10战斗机460架
歼11战斗机400架
歼15战斗机16架
歼20战斗机14架
苏27战斗机59架,苏30战斗机97架,苏34战斗机4架
歼31战斗机2架原型机
歼16战斗机轰炸机24架
歼轰七240架
合计1300+架而且中国战斗机都是最新式的战斗机,是近10年服役的新锐战斗机。

㈢ 介绍下俄罗斯现役的轰炸机

2010年

战略轰炸机:63架图-95、16架图-160
中程轰炸机:116架图-22M

战斗机543架
苏-27系列战斗机293架、苏-30战斗机15架(到2015年定购30架)、苏-35战斗机9架(到2015年定购48架)、米格-29战斗机226架、

攻击机939架
苏-24攻击机672架、苏-25攻击机251架、苏-34攻击机16架(将替换40架苏-24M2)

米格-31截击机 198架
米格-25R侦察机40架

运输机248战略+152架
伊尔-76战略运输机210架、安-22战略运输机21架、安-124战略运输机17架、
安-12战术运输机50架、安-72战术运输机39架、安-24/26战术运输机76架、

加油机20架
预警机20架
L-39教练机336架、雅克-130教练机18架

攻击直升机700架
米-24/35攻击直升机624架、米-28攻击直升机48架、卡-52攻击直升机20架、卡-50攻击直升机8架

米-8运输直升机600架、米-26运输直升机42架
米-2多用途直升机280架

那些自以为中国第二的对照一下中国空军吧 (2011年5月)

战斗机三代501+二代350,另有歼-8截击机360架
歼-10战斗机200架、歼-11战斗机149架、苏-30战斗机76架、苏-27战斗机76架、
歼-7战斗机350架、歼-8战斗机360架

攻击机310架
歼轰-7战斗轰炸机70架、强五130-240架

轰-6轰炸机120架

预警机12架
加油机18架(内8架伊尔-78已经定购)
K-8教练机180架、L-15
伊尔-76运输机20架、运-8有45架、运-7有80架、

㈣ 俄罗斯战机数量

你看没看过俄罗斯造的充气战机?还有充气坦克。这都是为了防止间谍卫星知道俄罗斯真实战机数量。俄罗斯的国防白皮书没有公布战机详细数量。现在网络上的都是各国的评估而已。具体数量属于俄罗斯国家机密。

㈤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进口俄罗斯米各系列战机数量是多少

朝鲜战争时先后进口了米格-15战斗机437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220架,相当一部分战损在朝鲜,另有一批因机械故障和事故等原因损毁,
后来又引进了米格-17战斗机120余架、米格-19战斗机80余架和米格-21战斗机32架,这些数量都比较少,主要是我们的工业基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引进的战机可以进行仿造,因此不必再大批量购买。这些数据是俄罗斯解密的苏联档案上公布的,我们的资料上说明的数量更少,有原因说是因为反修期间为了不夸大苏联队我们的援助而缩减了资料上的数量。
自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中国再没有买过米格战斗机。90年代以来我们采购的俄系战斗机均为苏霍伊公司的苏-27系列战斗机,包括苏-27SK、苏-27UB、苏-30MKK和苏-30MKK2.总数为320架左右。

㈥ 二战后,苏联一共生产了多少架战斗机

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
苏-17,1969至1990年间,该机共生产了2522架。
苏-24“击剑手”,从最初的28架开始,该飞机共生产了15批,苏-24的装备数量已达1000架以上。
苏-25/39“蛙足”,该机共生产600多架,1992年交付完毕。
苏-27“侧卫”,至1992年,独联体国家已装备了300多架苏-27飞机,目前生产的飞机主要用于出口。

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
米格-9战斗机,共生产了约1,000架。
米格-15“柴捆”,米格-15战斗机各型机总产量超过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
米格-17“壁画”,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
米格-19“农夫”,Mig-19先后有16种改型,大部分未量产,只是用来测试不同的电子火控和武备系统,真正大量生产和比较有趣的改型有如下几种:
Mig-19S型,北约称为其“农夫”C。改进了电子设备,换装了发动机,速度和航程都有所提高。
Mig-19P型,北约称为其“农夫”B,是安装有雷达的截击机。
Mig-19PM型,北约称为其“农夫”E,所有机炮均被取消,装RP-2U火控雷达于进气道上端及隔板中央,挂4枚K-5空空导弹。57年10月开始大量生产。
Mig-19SV型,为了打美国U-2等高空侦察机而发展的改型,机翼面积增大两平方米,拆除两门翼根机炮及飞行员座椅后的装甲,专为飞行员研制了新的抗荷服和头盔。实用升限19000米。
Mig-19R是Mig-19S的侦察型,只生产了很少的数量。这种昼间侦察机安装了AFA-39侦察相机。
米格-21“鱼窝”,米格-21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
米格-23/27“鞭挞者”,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
米格-29“支点”,苏联/俄罗斯空军共装备了超过800架米格-29,外销也达到500架。据称截至95年1月,俄罗斯已生产1216架米格-29单座型和197架双座型,合共1413架。1990年后生产的米格-29均被用于出口。
米格-31“猎狐犬”,至1991年该机已生产200多架。
米格-25“狐蝠”,总产量约1200架左右,其中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

㈦ 中国美国俄罗斯战斗机型号数量对比

美国:远程轰炸机:208架,其中B-52H型94架、B-2A型21架、B-1B型93架
侦察机:83架,其中U-2R/S型32架、SR-71型16架(封存),RC-135型21架,E-8C“联合星”8架。指挥所机:40架,其中E-3B/C型33架、EC-135型3架,E-4B型4架。
战术飞机:2529架,其中F-15型717架、F-16型1420架、F-22A型6架、F-117型52架、A-10A型225架、OA-10A型109架、EC-18BD型先进测距飞机3架、AC-1301VU型飞机21架、特种作战飞机EC-130刀型31架、MC-130EHP型66架、气象侦察机11架。
运输机:约1100架,其中C-5式126架、C-17A型59架、C-14lB型125架、C-130式521架
加油机:605架。均为KC-135
教练机:1200余架。
直升机:5559
俄罗斯装备战略轰炸机:83架,其中图-95型68架,图-160型15架。轰炸机:图-22M-2/3型158架。侦察机:40架,其中图-22M-2/-3型10架、图-134型30架。加油机:伊尔-78型20架。战术航空兵装备轰炸机和强击机:575架,其中苏-24型轰炸机350架、苏-25型强击机225架。歼击机:880架,其中米格-29型260架、苏-27型340架、米格-31型280架。侦察机:135架,其中米格-25型15架、苏-24型120架。预警与控制飞机:16架。电子战直升机:60架。教练机:155架。
中国不及俄美一半比例是:美9,俄3.5,中2,先进比例美10,俄6,中1

㈧ 俄罗斯军队现役的飞机有哪些

俄罗斯空军 约18.46万人

编有远程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37集团军)、战术航空兵、军事运输航空指挥部(空军第61集团军)和空军航空训练学校。

远程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37集集团军)编2个师。

装备战略轰炸机:83架,其中图-95型68架,图-160型15架。

轰炸机:图-22M-2/3型158架。

侦察机:40架,其中图-22M-2/-3型10架、图-134型30架。

加油机:伊尔-78型20架。

战术航空兵装备轰炸机和强击机:575架,其中苏-24型轰炸机350架、苏-25型强击机225架。

歼击机:880架,其中米格-29型260架、苏-27型340架、米格-31型280架。

侦察机:135架,其中米格-25型15架、苏-24型120架。

预警与控制飞机:16架。

电子战直升机:60架。

教练机:155架。

㈨ 俄罗斯的现役战斗机有哪些

俄罗斯的战斗机系列也就是前苏联的系列.
前苏联的飞机制造业(航空工业)主要有:
1、米格系列。是米高杨设计局设计的飞机。都是歼击机。排号都是单号。mg--.米格--9,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米格--29,米格--31,米格--1.44。其中米格--25是世界上飞的最快最高的飞机,最大m数(马赫数)为3.4。最高3万米。
2、苏系列。是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飞机。都是歼击机。近期的飞机有:su--15,苏--24,苏--25,su--27,su--30,su--33,su--34,su--35,su--37,s--47(金雕)。s--47是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歼击机,超过美国的f--22。
3、图波列夫系列。是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飞机。主要是轰炸机和运输机。tu--2,tu--4,tu--16,图--22,图--160。图--95。其中tu--22是世界上最快的轰炸机,最大“马赫”数2.3。图--160是世界上飞的最远、载弹量最大的飞机。最大航程1.4万公里,载弹量40吨,是世界上唯一能在空中发射卫星的飞机。图--95是世界上飞行时间最长的飞机。能在空中飞行12个小时。图--154(大型客机)。
4、安系列。是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飞机。排号双号。都是运输机。主要有:an--2,an-12,an--22,(70年代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装80吨),安--78,安--124,是世界上批量生产的最大的运输机,装150吨。安--225,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装250吨。
5、伊系列。是伊留辛设计局设计的飞机。主要是运输机。有:伊尔-14,伊尔--18,伊尔--62(大型客机)。伊尔--76。
6、雅克系列。雅克设计局设计。多为教练机、垂直起降飞机。有雅克--14,雅克--18,雅克--36。雅克--36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7、别系列。多是水上飞机。其中别--200是世界上飞的最快、最远、又是最大的水上飞机。
8、米亚系列。都是直升机。都是双号。从米亚--4,米亚--6,米亚--8,一直到米亚--28。其中米亚--24,是世界上70--80年代最大的直升机,装40吨。米亚--26是现在还在生产的最大直升机。装53吨。
9、卡系列。都是直升机。都是双号,从卡--12一直到卡--52。其中卡--50,卡--52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直升机。
这些都是前苏联的飞机,前苏联的航空工业远远领先美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没有研制出来一架飞机。

㈩ 求米格系列战斗机的详细资料

米格战斗机家族
米格-21“鱼窝”
米格-21战斗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设计成功并定型的。1958年下半年,米格-21飞机开始在高尔基市的索克尔制造厂量产并进入系列化,1965年1月第一架交付空军。米格-21战斗机及其改进型共生产了10000多架。现在至少还有20个国家的空军还在使用它。在米格-21数十年服役生涯中,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重要改进。

米格-23/27“鞭挞者”
在它服役的那个时期,米格-23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战斗机,所以它的服役数量也是非常的大。作为从米格-23发展来的先进战斗轰炸机,米格-27的原型机在1971年2月18日完成首飞,72年共生产了24架。飞机最大载荷4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1点7马赫。

米格-29“支点”
第一架米格-29原型机在1977年10月首飞,飞机所有技术验证阶段共用了14架进行测试,1980年5月,飞机通过国家验收认证开始量产。西方社会和北约给了它一个绰号“支点”。它的良好的机动性能赢得了大量的赞誉。它爬升速度快,加速度大,探测距离远,并且需要的地面维护工作都比较简单。
翼展:11.36米 机长:17.32米 高度:4.73米
载油量:4640千克 最大马赫数:2.3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330米/秒
最大升限:17500米 武器:2枚R-27R中程空空导弹,4枚R-73格斗导弹或3000千克炸弹和无控火箭。单管机炮备弹150发,机翼内侧前缘。 自身防护:两具拽光弹布撒器,“栀子花”主动电子干扰器。

米格-31“猎狐犬”
1976年4月22日,编号83-2的二号原型机携带完整的机载系统进行了试飞,它能在担任领空作战任务时指挥其它飞机,并且装备了Zaslon雷达,该雷达能与其它战斗机分享数据。截至目前,俄罗斯共有350多架米格-31战斗机。
翼展:13.464米 机长:22.688米 机高:6.15米
最大马赫数:2.83 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 武器:4枚半主动雷达制导R-33S空空导弹、2枚中程R-40TD导弹或4枚R-60M近距空空导弹。一座6管23毫米机炮,备弹260发 自身防护:主动电子对抗装置。

米格-25“狐蝠”(Mig-25 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
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
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世人推崇。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甚至有消息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

米格-AT是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和法国斯耐克公司等联合研制的高级教练机,由俄罗斯米高杨设计局负责全机的制作与组装、系统整合与后勤支援,另外RSK公司负责销售,斯耐克公司提供发动机,塞克斯塔公司提供航电系统。双方为能共创双赢,俄方出资68%,法方出资32%。俄罗斯空军计划用米格-AT取代现在正在服役的L-29和L-39“信天翁”教练机。米格-AT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设计,1992年法国公司参与合作。1996年3月21日米格-AT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目前该机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俄专家评估:与米格-29相比,米格-AT的机动性要稍胜一筹,在近战中也更占优势。由于米格-AT采用了西方规格的航电系统,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飞行员既会操控米格-29、苏-27,也能操控“幻影”2000、“台风”、F-15、F-16、F-18和F-22等当前世界各型先进战斗机。这使米格-AT具有可观的市场潜力。
米格-AT机身长12.01米,高4.62米,翼展10.16米,最大起飞重量在6吨左右,最大飞行速度为900公里/小时,飞行距离可达3000公里,极限飞行高度近1.6万米。在作为歼击机使用时,该机可以配备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两个非制导火箭吊舱(或两枚轻型航弹)以及两枚空对空导弹。
它采取前后串行的座舱设计,采用下单翼常规T字形尾翼布局。两台引擎被安装在机翼上部。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与先进战斗机相同的线传控制。主翼采用低单翼直线翼型。机翼接近机身处改向斜前方伸展。为能提高升力,机翼前缘有高升力条板,后缘有双重缝翼。它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这使得它的推力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高级教练机。它还有几个惊人的地方,如机翼攻击角上限与F-16相同,可达25度。它的7个外挂点可载武器达两吨,只有俄罗斯的另一款高级教练机雅克-130可与之媲美。它装有多功能雷达,搜索距离达60公里。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有多少架米格二十五战斗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