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以前都叫什么
莫斯科大公国。
蒙古统治时期叫金帐汗国,后来的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区域。
一次大战后,俄罗斯帝国革命,新成立的国家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简称苏联。其中包括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恢复俄罗斯的国名(仍有若干加盟共和国)。
⑵ 俄罗斯古代叫什么
网络搜索俄罗斯 其中的历史部分有详细的介绍。
http://ke..com/subview/2403/14453555.htm?fr=aladdin#2
⑶ 我们古代的时候把俄罗斯叫什么
东斯拉夫人请来诺曼人,遂造就一大强国俄罗斯,所以他们是东斯拉夫人和诺曼人
⑷ 俄罗斯古代的时候叫什么名字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北欧瑞典维京人的一支流浪部落——瓦良格人受到当地古罗斯人的邀请,建立基辅罗斯并让这个地区完成欧洲化封建制度。公元988年,国家选择拜占庭帝国所信仰的东正教作为唯一国教,由此开始,拜占庭文化与古罗斯文化的融合成为今日的东斯拉夫文化。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逐一击破,解体为众多小公国,并均被金帐汗国收为朝贡国。14世纪开始,以莫斯科城为中心的区块逐渐崛起,取代了乌克兰境内的基辅,最终汇聚成为统一罗斯诸国的中心力量;15世纪,莫斯科大公国成功击败金帐汗国并从其独立,还成长为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自16世纪起,伊万四世自称沙皇,并自诩“第三罗马”。到了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扩张,征服了大部分西伯利亚领土,彼得一世通过西方化改革,称帝并遵照西欧叫法改称俄罗斯帝国,帝俄在女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成为史上领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⑸ 古俄罗斯主要是指哪个时期
1、古代俄罗斯叫沙俄,中国人称其为罗刹国。
2、俄罗斯帝国(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1721年~1917年)简称沙皇俄国,俄国,沙俄。国祚共记196年,1917年因二月革命灭亡。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沙俄诞生。1613年,开创罗曼诺夫王朝。1721年,彼得一世与瑞典王国进行北方战争胜利,俄罗斯参政院授予俄罗斯沙皇“俄罗斯皇帝”头衔,俄罗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随着领土不断扩张成为全球帝国,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全盛时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国土面积约2280万平方公里。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亿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亿6570万人,仅次于中国清朝、大英帝国。
⑹ 俄罗斯古时候叫什么
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变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
⑺ 俄罗斯古代是什么样的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283年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7)古时俄罗斯叫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俄罗斯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涵盖广泛的地理环境,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淡水的湖泊,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地貌景观多种多样,再加上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人文城市景观和特殊的北国风光,吸引了众多旅行者前往俄罗斯游玩参观。
俄罗斯人主要信仰东正教。进入东正教教堂时,男性不得穿短裤,女性应当披戴头巾。不过一些作为旅游景点的教堂,其实对游客要求并不是太严格。另外,注意不要在他人祷告的时候拍照。在教堂中要举止得体,不要将手放入裤子口袋或在手臂在胸前交叉。在教堂内有疑问的地方可先向工作人员询问。
⑻ 俄罗斯在古时称作什么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俄国或砬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并对议案拥有否决权。
⑼ 俄罗斯以前叫什么国家
以前的俄国是在前苏联之前的国家名称,也叫沙皇俄国或沙俄。而俄罗斯也叫俄罗斯联邦,则是前苏联时期最大的一个加盟国而已,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正式独立。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混血的罗斯人是俄罗斯人和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共同祖先。
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基督教的东部分支)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国名的由来
公元9世纪,在建立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祖先古罗斯部族人(东斯拉夫人),并成为此后国家名称。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
而蒙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O,因此罗斯在蒙古语便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这也是中国元朝史籍中称为“斡罗斯”或“鄂罗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联系中断,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触,那时候中汉人便直译为“罗刹”。
罗刹国这一称呼直到清初仍旧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编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为《平定罗刹方略》。但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洲族,受蒙古族影响较深,故采取源于蒙古语的间接音译,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并沿用至今,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即沙皇俄国。
⑽ 清朝时俄国的名称是什么
清朝时俄国的名称是俄罗斯帝国。
简称俄国、俄罗斯、沙俄、沙皇俄国或帝俄,别称第三罗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
俄罗斯帝国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帝国共有1亿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亿657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仅次于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国家诞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
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俄罗斯帝国是欧洲传统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才显现出俄国农奴制度的弊端,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并不彻底。
1904年,在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一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同年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由苏俄取代。
(10)古时俄罗斯叫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一、历史上俄罗斯经历过四个时期:
1、基辅罗斯;
2、莫斯科大公国;
3、俄罗斯帝国;
4、苏联时期。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二、俄罗斯帝国农奴制改革
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他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
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61年3月,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
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
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
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通过改革,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
尽管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但在这一天他再次遇刺,医治无效逝世。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打断了此前的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