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和俄罗斯打过仗吗它们是否有恩怨纠葛
确实没有直接向对方宣战过,不过各种交锋、摩擦可着实不少,尤其是冷战期间。
举例来说,朝鲜战争期间,苏联直接派出空军掩护志愿军运输线,米格15 和 F-84/86在朝鲜上空不知互相击落了对方多少架。古巴导弹危机时,双方差点儿爆发核战争。越南战争期间,苏联对越南有大量援助。整个冷战的半个世纪内,双方的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相遇、对峙的事件数不胜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美国也没少折腾。这两年的乌克兰乱局就是双方互相博弈的产物。
美、俄/苏是数一数二的大国,更是核武国家,直接打起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俩从来没直接交手过。
⑵ 俄罗斯和美国有什么仇
无仇。是国家利益和争夺世界霸权以及地区霸权使他们矛盾重重。
⑶ 美国和俄罗斯关系不是很好,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
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不是很好甚至针锋相对。他们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或者是什么大的冲突。完全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大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平衡。两个国家都是想要霸权。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就造就了今天俄罗斯和美国在各个方面的对抗。所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不太可能会好的。
似乎大家都觉得俄罗斯会向西进攻欧盟,可是现在的俄罗斯既没有那个需求,也没有那个实力,也就说俄罗斯对欧盟没有实际的威胁。不过实际上没有威胁并不重要,让欧洲人相信有威胁很重要。当多数欧洲人这样认为的时候,他们就会把选票投给对俄罗斯表现强硬的政客。
⑷ 美国和苏联(现在俄罗斯)为什么总是对着干他们的恩怨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美苏争霸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打败了日本,并与英法盟军一起收拾了意大利,还与苏联在易北河会使,共同打败德国。苏联单独收拾掉了德国法西斯,还歼灭了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可以说两个大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大。二战结束后,随着战略利益的驱使和大国沙文主义,苏联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与美国争霸。美国出于消灭共产主义的需要以及利益驱动,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对抗。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但美国还占着世界的重要一极。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衣钵,但也已力不从心。
⑸ 为什么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不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历史遗留的问题
俄罗斯是苏联解体之后形成的一个大国家,它不仅继承了苏联的很多科学技术,还继承了苏联的一部分体系,包括政治、政府上的人员等。而在二战之前,美国就和苏联关系复杂,经常发生战争,双方也十分不和,所以现在的俄罗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不好也有部分苏联的影子在其中。在苏联时期,美国和苏联就一直冷战,时间长达几十年,两个国家之间互相竞争。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也和美国有过缓和的时候,但是美国却并不领情,所以俄罗斯和美国关系就越来越差。
⑹ 俄罗斯和美国有什么过节
圣诞节,他们共同的节日
⑺ 美国,日本,俄罗斯分别有哪些的习俗
美国社会必须“入境随俗”,必须了解并遵守美国社会中惯行的礼仪规则
在穿衣方面,虽然美国人给人以随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会的场合, 仍是很正规,穿衣的规矩极多,但以适合时宜为主。例如参加婚礼、参加丧事,则应着黑色或素色的衣服:女士在办公室应着裙装,避免穿牛仔长裤。
乘车方面,车内座位的大小顺序,要看主人开车或司机开车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出租车,应该以后座右方的座位为最大座, 后座的左位为次之,再其次为中间, 而司机旁的座位为最卑位。如开车的是友人,则他旁边的座位为最尊位,其次才是后座右、左及中间位。因此在中国常见男女友搭乘出租车时, 男士总是打开车门让女士先进入,挪到左边位,男士再坐 到右边位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礼仪的, 正确方式应是让女士入座后,绕到左边车门 自行上车入座。上下楼梯也有一定规矩,上楼时应让女士、长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长者的安全。
在饮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应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开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压紧,切成小块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汤时不可出声。喝咖啡的小汤勺是用来搅拌奶品及糖的,切记不可用汤勺来喝咖啡,并避免在餐厅中喧哗。如接到请贴赴宴,要注意下面几点: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诉主人参加与否,有时也可用电话通知。如请贴上注明“regrets only”, 则只有无法参加时才需通知,“rsvp”就应不论参加与否均寄上回帖或电话通知。
注意参加的宴会有无服装的规定。
准时
在参加酒会的时候,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五时至七时)前往, 当然也不宜太晚才到。
如果邀宴宾客,则主人应注意:
1。陪客:应邀请与主客关系良好的人做陪。
2。食物:应先了解客人有无忌嘴的食物,如是否为素食者,是否为不食猪肉及鳞鱼类的犹太人。
3。座位:主人应坐在背对门的位置,主客则在其对面,另外要注意阶级、尊卑,并以男女 、夫妻、中外分坐为原则。
进餐时饮酒种类应视当日主食而定, 如吃鱼则饮用白酒,吃肉则喝红酒,红酒应与室温相同,且不可强邀宾客“干杯”,至于威士忌及白兰地等烈性酒,则多于饭后或饭前饮用。 国际社交礼仪规定多如牛毛,以上所举仅是其中数端,要在美国社会中行止合乎礼仪,还需平日多留心注意并虚心学习才可。
(二)礼节
鞠躬礼,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行鞠躬时要脱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将帽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倾约十五度,两眼注视受礼者,同时表示问候。
握手礼,是全世界通用的礼节。起源于欧洲,最初是表示手里没有武器或亲切的意思 。行握手礼时要客人先伸出手时才能握手。握手时一般不戴手套,但尊贵的人和女人可戴 手套。行礼时忌交叉行礼,和女人握手不可太紧。
点头礼,是同级或平辈人之间的礼节。如在路上相遇, 可在行进间进行。如遇见长官 、上级或长者,不行点头礼,而行鞠躬礼。
举手注目礼,这是军人礼节。行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 掌略赂外,手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受礼者,待对方答礼后将手放下。
吻手礼,是欧美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则将手掌轻轻托起吻之。如果女方不伸手,则不行吻手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一种礼节。 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吻。在高兴、喜庆或悲伤时,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或 安慰。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 抱,表示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一起进行。
(三)节日
1)感恩节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 美国人全家欢聚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当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 习俗人们在这里都要做感恩祈祷。美国人从小就习惯独立生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在 感恩节,他们总是力争从天南地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 事,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
2)圣诞节
是美国人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全国便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
从感恩节过后的第二天,美国人就开始为圣诞节大忙特忙起来。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滚滚,商人们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销他们的各种货物,普通人也愿意趁此机会弃旧更新。
圣诞夜是一个狂欢的夜晚。美国人常常通宵达旦地举行庆祝活动。人们在小杉树上或 小松树上挂满礼物、彩花和彩灯,树顶上还装上一颗大星。大人们站在一旁欣赏圣诞树, 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围着圣诞树跳起欢快的舞蹈。在公共场所,贺年片上 到处都有圣诞老我的形象。有时在家里也由一人扮成圣诞老人,为大家分发礼物。
美国人庆祝圣诞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狂欢。送礼物和装饰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庆祝方 式。每个家庭,都放着大包的礼物。孩子们把袜子挂在火炉边,希望圣诞老人在深宵把礼 物带来,放进袜子里。
每一个家庭在12月中旬,便会在市场上选择一株称心满意的圣诞树并装饰得五彩缤纷。 青少年都爱在圣诞前夕和圣诞晚上举行派对,许多情窦初开的小伙子,视第一次参加 圣诞舞会为人生大事呢!
3)元旦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元旦来临之际,喜欢把雄鹰,猫头鹰等飞禽的羽毛用来装饰衣鞋 帽,以示吉祥如意。
(四)禁忌
在欧美各国严禁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违者要罚款。违者必罚,没有例外。 有些西方人也忌三,特别是点烟的时候,不论你用火柴还是打火机给他们点烟,点到 第三个人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有礼貌的拒绝。
(五)小费
搬运员:每件行李付费五十美分。 旅馆门卫:如为您唤叫出租汽车并照顾您上车时应给五十美分。 旅馆寝室打扫女工:您如果只住一晚,多半不给小费。如住得久一点,每三天给二元 左右(高级旅馆应再多给一点)。放在床前柜上就可。 旅馆餐厅应该给15%左右的小费,放在桌上就行,或根据餐厅服务情况,由顾客自己在账单上填写给小费的百分数,一般可由10%至20%不等。自助餐馆不给小费。
(六)电源规格
美国的电力为110/120伏特;交流电,60赫兹。
(七)
办公时间: 各机构办公时间并无一致,通常:
政府:周一-周五,09:00-17:00 09:00-15:00 公司:周一-周五,09:00-17:00
商店:周一-周六,09:30-18:00
美国部分地区银行开业时间较早,打烊时间较晚。
每周各百货公司有一晚照常营业。
美国人 送礼物要送单数,且讲究包装,认为蜗牛和马蹄铁是吉祥物。
日本人 盛行送礼,探亲访友,参加宴请都会带礼物,接送礼物要双手,不当面打开礼物,当接受礼物后,再一次见到送礼的人一定会提及礼物的事并表示感谢,送的礼物忌送梳子,要不要送有狐狸,獾的图案的礼物,因为梳子的发音与死相近,一般人不要送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王室专用花卉。
禁忌与偏好:最忌讳绿色(不祥 之色)、不喜欢紫色(悲伤色调)、遇不幸事送礼,惯用黑色或灰色、日本人喜欢红色( 象征吉祥)和黄色(视为阳光色),也喜欢红白相间或金银色相间的颜色
俄罗斯人养成了注重礼貌的良好习惯。与客人相见,总要相互问好并道:“早安”、“日安”或“晚安”。言谈中“对不起”、“请”、“谢谢”时常“挂在嘴边”。他们在待客中,常以“您”字表示尊敬和客气;而对亲友往往则用“你”字相称,认为这样显得随便,同时还表示出对亲友的亲热和友好。外出时,总习惯衣冠楚楚。衣扣要扣得完整,从不象有些国家的人那样,把外衣搭在肩上或系在身上。
俄罗斯人对妇女颇为尊敬。“女士优先”在他们的国家里很盛行。凡在公共场所,无论是行走让路,还是乘车让俯,他们总要对女士有特殊的优厚。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对约会总习惯准时赴约的。他们对马怀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的运气。故有不少农民非常喜欢把马头形的木雕钉在屋脊上,以示吉祥求得四季平安。他们一般都偏爱“7”。认为“7”预兆会办事成功,“7”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满和幸福。他们普通对红色昵爱。人们都把红色视为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他们很讲究餐桌陈设的艺术性。认为美好的餐台设计会给人带来心情喜悦,并有增进人们食欲的作用。他们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都怕热不怕冷,夏天尤其喜欢餐厅内带有空调设备。俄罗斯的女主人,对来访客人带给她的单数鲜花是很欢迎的;男主人则喜欢高茎、艳丽的大花。
礼节礼仪
俄罗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施握手礼。拥抱礼也为他们常施的一种礼节。他们还有施吻礼的习惯,但对不同人员,在不同场合,所施的吻礼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对朋友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之间,以吻面颊者为多,不过长辈对晚辈以吻额为更亲切和慈爱;男子对特别尊敬的已婚女子,一般多施吻手礼,以示谦恭和崇敬之意。吻唇礼一般只是在夫妇或情侣间流行。
一般礼仪
来访者若私带艺术品出境或与市民私下交换货币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决不能在街上丢弃任何东西,连一张过期的电影票也不行。这种行为有损俄罗斯的整洁,而且是违规的。
要及时计划好你到俄罗斯去的旅程。办理签证和旅途中的具体问题需要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
称谓与问候
俄罗期人与初次见面时握手为礼,同时报出他或她的姓名。朋友之间见面问候时常用拥抱和亲吻面颊。
约会与准时
约会必须准时到达。
款待与馈赠
应邀去俄罗斯人家里作客时可带上鲜花或烈性酒,送艺术品或图书作礼品是受欢迎的。
信仰忌讳
俄罗斯联邦主要宗教有俄罗斯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犹太教和佛教。他们对盐十分崇拜,并视盐为珍宝和祭祀用的供品。认为盐具有驱邪除灾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慎打翻了盐罐,或是将盐撒在地上,便认为是家庭不和的预兆。为了摆脱凶兆,他们总习惯将打翻在地的盐拾起来撒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思想观念。认为左手握手或左手传递东西及食物等,都属于一种失礼的行为。他们忌讳“13”数。认为“13”是个凶险和预示灾难的数字。他们对兔子的印象很坏。认为兔子是一种怯弱的动物,尤为若从自己眼前跑过,那便是一种不祥的兆头。他们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丧葬的代表色。因此,他们对黑猫更为厌恶,并视黑猫从自己面前跑走为不幸的象征。
俄罗斯人在饮食上,一般都不吃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等食品;还有些人对虾和鸡蛋不感兴趣,个别也还不吃这两种食品。境内的鞑靼人忌吃猪肉、驴肉和骡子肉。境内的犹太人不吃猪肉,不吃无鳞鱼。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与俄罗斯人交往之戒忌
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一般不大了解中国的俄罗斯人喜欢说:“东方的事情非常微妙。”“中国人像谜一样。”在中国工作20多年的文学家谢尔盖·特列季亚科夫说:“用公式理解不了中国,只能通过摸索、聚精会神地观察,才能认识它。”
俄罗斯人欣赏中国人的勤奋,称赞一个俄罗斯人勤快,喜欢说他“像中国人一样地工作”。提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当年的俄罗斯同窗赞不绝口:“中国同学谦和,勤奋,聪明,认真,学习优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衬衫、毛巾、浴巾和热水瓶等日用消费品在俄罗斯有口皆碑。不仅老人,而且他们的子女至今仍夸奖那些商品的质量。那时,苏联人对中国人在贸易上表现的诚信毫不怀疑,即使在两国关系紧张的年代,很多中国商品在苏联海关也是免检的。但是,苏联解体后,大批中国倒爷蜂拥而至俄罗斯,把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到那里,不仅给中国商品,而且给中国人的形象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害。如果说俄罗斯人不喜欢中国人的哪些行为,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些中国倒爷急功近利,兜售假冒伪劣商品。近年来去俄罗斯的中国商品的质量有很大提高,中国商品的信誉有所改善,但是要消除俄罗斯人对中国商品深刻的不良印象,还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俄罗斯人不喜欢我们的另一个行为是他们觉得一些中国人似乎并不是诚心诚意地与他们合作。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千上万个、各式各样的中国各省市的代表团、考察团、经贸小组、经理、商人、企业家到俄罗斯洽谈生意与合作事项,签署了数以千计的协议、合同和意向书。起初,俄罗斯人以为中国人真的要去投资,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代表团和考察团,但是没有想到,这些考察团和考察小组离开俄罗斯后就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些合同、协议和意向书也成了废纸。于是,俄罗斯人不再愿意白白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接待中国各种代表团。
诚然,与俄罗斯人做不成生意的原因很多,其中也有俄方的不少原因。但是,很多去俄罗斯出差的中国人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没有抱着合作的愿望。一些省市县的团组就是想到俄罗斯看一看,玩一玩,旅游一趟,所签协议和意向书只是为了回国后能够向本单位或上级领导交差,敷衍了事。很多中国部门、公司、企业、单位看到在俄罗斯办事难,就浅尝辄止,打道回府,缺少土耳其、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公司和职员知难而进的勇气。西方一些国家大中公司驻俄罗斯的代表处有战略有计划有策略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稳扎稳打,如今已经在俄罗斯市场站住脚跟,而上世纪90年代初在莫斯科风靡一时的数以百计的中国代表处和办事处却早已远遁,所剩无几;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塔基”在俄罗斯遍地开花,而曾在莫斯科火爆一时的中国“北京饭店”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价值千金、富丽堂皇的餐厅装修成为人家的财产;土耳其的“拉姆斯托尔”连锁超市仅在莫斯科就开了十几家,每家都熙来攘往,生意兴隆,而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天客隆”却在开张6年后因巨额亏损而被迫卖掉,位于莫斯科的另一家中国超市开张不到两年也匆匆关门。中国的建筑工程曾经名扬海外,但是现在土耳其的建筑工人却承揽了俄罗斯的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最近,“走出去”的声音再次响起,但是面对邻近的俄罗斯大市场,我们却没有多少章法。
俄罗斯人不喜欢我们的另外一个行为就是我们总是慷慨过度,请客吃饭时点菜太多,造成很大浪费。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一位学者说,过去中国人请客是四菜一汤,够吃即可,现在每餐都是十几二十个菜肴,过于奢侈和铺张。有些俄罗斯客人来华访问,开头胃口还可以,被丰盛的美味佳肴招待两三天后,就觉得胃口大减,吃不动了。但是,主人们依旧非常热心地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服侍,使得客人很尴尬,如果不吃,似乎显得前两天他们所说的那些关于中餐的溢美之词不够真诚。如果开口吃,确实没有多少胃口,可能会吃坏肠胃。真是有点不吃不行吃也不行。更使他们弄不明白的是中餐上菜的次序,有时凉菜还没有上齐,热菜就已经上来。热菜都快吃完了,还不见主食的影子。甜食和果盘上来后,热菜还源源不断。热菜一道又一道,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种既浪费菜肴又费时间的大餐,令一些俄罗斯人很不习惯,因为在俄罗斯,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用餐的规律众所周知:每人一道凉菜、一个汤、一至两道热菜和一份甜食,每人可以有计划地量力而行。而对于丰盛的中餐他们有点儿不知所措。
还有一个令俄罗斯人不喜欢的习俗,就是我们喜欢大声说话,旁若无人。我见过以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中国人在莫斯科大街上行走,突然听见有人用汉语大声喊道:“喂,老张,等我一下!”老张戛然止步,回过头来看看是谁在叫他。与此同时,不少俄罗斯行人听见这很大的喊声后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给了这位喊叫者。在类似的情形下,如果是俄罗斯人,他不会老远就喊叫,而是迅速走近老张旁边,轻声地与他打招呼。这样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就不会影响别人的注意力。
最热闹的地方还数餐馆。我们的习惯是边吃边大声地交谈,哪怕所谈论的东西让几米远外的老外听去也满不在乎,当然也就更不注意大声说话给餐厅其他客人造成的干扰。有人甚至在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也大声喧哗,给观众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而俄罗斯观众一般是交头接耳,像说悄悄话似的,不会影响其他观众。
有些中国商人或旅游者去剧院或影院迟到了,看别人已经坐好,就使劲往自己的座位挤,结果引起他们的不满。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的做法是,面对比自己先坐下的观众慢慢往里走,并向他们表示歉意。
除了礼貌方面的问题以外,衣着和卫生习惯也必须注意。我们有些民工下班后,身穿很脏的工作服挤乘公共汽车。俄罗斯乘客生怕碰上这些脏衣服,连忙躲避。而俄罗斯工人一般在下班时要脱掉工作服,换上干净的衣服,洗脸洗手,梳好头发,才走出工作区。
有些人在俄罗斯出差和逗留期间在公共场所不断地抠自己的鼻子,随便往地下擤鼻涕,当着别人的面吸烟,撅着臀部从地上捡拾东西,而俄罗斯人从地上捡什么东西,一般不是低头抬臀去捡,而是先把身体蹲下去,然后把手伸出去捡。
另外,有些中国人说话时,常常会伸出右手用食指冲着对方,边说边指,而在俄罗斯,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举止,对方可能会要求你把手指放下去。所以,我们尽量不要用手指点对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中国人在国外都是形象大使,都肩负民间使节的义务,因此,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做驻在国人民所忌讳所不喜欢的事情。
⑻ 俄罗斯和美国的矛盾到底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关系
其实没有任何本质矛盾。最多就是俄罗斯现在的实力太弱,几乎被美国完全无视了,因此毛子很不满意,Yy自己很强大,YY自己让美国人害怕,YY美国人不行了,可惜美国人就是不理睬,因此毛子总是生气,不仅如此,美国人还时不时得点击毛子的软肋和痛楚,比如美国人操控石油天然气价格一夜之间让俄罗斯政府收入打水漂等等,因此毛子很生气。
⑼ 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有矛盾
国家利益。这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标准。国家利益被破坏了,矛盾就出来了。所以有时候国家之间很亲密,有时候很冷。国家之间的矛盾,只要有交流就有,没有切确的时间!美苏之间的矛盾是众所周知的
⑽ 美国与俄罗斯现在是什么样的局势他们矛盾的历史由来是什么样的
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希特勒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而避免相互间的直接作战冲突。没有一方希望挑动对方直接作战,因为这意味着全面核战争——人类毁灭的危险,双方在这一前提下形成了冷战的态势。即便是冷战,美苏双方也积极寻找多种途径与对方展开竞争。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军备竞赛,双方囤集了足以让对方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双方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实施着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太空竞赛的唯一积极后果是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苏联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国人则抢得了登月的先机。为了完成人类航天这一伟大的事业,双方都不断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发展应用。战争改变了军事联盟的格局。美国人与西欧国家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作为对抗,苏联人则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共同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共同防御性实体。这两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遭受攻击,则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该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将立刻针对挑战国,发动最严厉的反击。尽管美苏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从未爆发,但有数次战争已弓在弦上,一触即发。这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地区——距美国本土仅90英里处建造核导弹基地,更糟的是,更多的核弹正通过舰船向此运输。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以果断的行动与苏联人达成了一项外交默契,促使苏联人从古巴地区撤出导弹基地,导弹危机得以解除。最终,美国的经济发展终于战胜了苏联的人力优势。共产主义在苏联遭到彻底失败——即便在苏联解体之前,不少前共产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已纷纷相继抛弃它们的信仰。昔日的华约早已无处寻觅,而北约则一直活跃至今,并吸纳了不少前苏联阵营的成员国加入其中。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经济的下滑,已经无力和美国进行争霸。美国和北约在俄罗斯周边国家部署反导系统,让俄罗斯很是不安。俄罗斯急需一个强大的国家和自己一道来震慑美国,转移美国的注意力,而中国就是其不二人选。中俄之间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亲密,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俄罗斯其实心态也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鼓吹中国的强大,希望以此来震慑美国,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中国崛起来影响他的地位。所以俄罗斯一方面强调和中国的友好关系,一方面对和中国有分歧的国家,例如向越南出口武器,限制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发动机用于武器出口等。中国如果真的卷入战争,俄罗斯不见得会帮助中国。但是表面上还是过得去。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取决于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程度,现在的俄罗斯虽然保持的战略核威慑,但整体实力不足以威胁美国,美国是在孤立俄罗斯,近一步削弱其军事力量。两国关系不好,但不是前苏联时期的敌对关系。美国、中国、俄罗斯构成了军事格局的三角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