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共产主义在俄罗斯什么状况

共产主义在俄罗斯什么状况

发布时间:2022-06-12 14:13:59

❶ 苏联共产主义破灭的原因现在俄罗斯是资本主义吗

据人民网报道,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姚增科7月9日做客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以“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为题与网民交流时,警告自由主义泛滥将对中共造成严重危害。
他以苏联解体为例称,苏共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结果“不少苏共党员甚至是领导层的成员成了否定苏共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成了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大喇叭”。
他指出,苏共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从党内思想混乱最后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就眼看着哗啦啦地轰然倒下,不能不发人深思。”
实际上,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是苏共自身的溃烂,是专制集权体制己走到了尽头,是俄罗斯人知错改错重新寻求发展道路的全面觉醒。这场以非凡勇气甚至巨大代价完成的革命,给俄罗斯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和历史性进步,彻底结束了70多年的专制集权制度,虽然这个过程有反复有波折,但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苏联的解体,实际上就是一场革命,革命之后,要重建生产关系时由于苏共的失误,意图以西方的资金获得重建经济的机会.但随着资本的涌入,国家经济命脉就被控制在西方的、俄罗斯的金融寡头手中,最终整个制度转型资本主义.

❷ 什么叫战时共产主义在俄国具体是怎么实行的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①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②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③实物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⑤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❸ 共产主义为什么能在俄国

第一是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得太慢,俄国是通过农奴制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很多封建残余,所以资本主义发展得很慢,是资本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很薄弱,为了推翻沙皇统治,资产阶级只能和无产阶级合作,但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后,无产阶级因此发展壮大,资产阶级难以掌控无产阶级,导致他们很快就被无产阶级打败。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比较早,列宁等人很早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在组织上已经很严密了,形成布尔什维克党。
第三是一战,一战导致物资紧缺,很多俄国人都吃不饱,人民群众对沙皇十分不满。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权,却不肯退出一战,人民因此迁怒于资产阶级,支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四是列宁等领导人的个人作用。

❹ 为什么俄国不搞共产主义了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在苏联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因素和戈前时期因素的相互关系上,前者是直接原因,后者是根本原因。因为第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苏联传统体制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而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在此以前矛盾已长期积累,达到只需一根导火线的程度。第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执行的是一条右倾路线,右是“左”的反动,是因为“左”的路线长期统治,造成的问题相当严重,以致于能让右倾路线祸国一时。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考虑,从解决根本问题的角度考虑,重点应是分析苏联解体的根源,分析传统体制的弊病,提出相应对策,确保国家统一和繁荣昌盛。

那么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或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苏共和联盟中央垄断权力,使共和国失去实权;各种决定权集中于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主权限于狭小范围;苏维埃在政治体制中地位下降和变形,使共和国的参政议政形式化;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使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民族在联盟国家中占有特殊地位和领导地位,事实上的民族不平等依然存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党政体制与分权性质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加之宪法关于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盟权的规定,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国家主权、脱离联盟中央积累了动因,提供了法律依据。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造成共和国失去经济决策权;资源归属、企业隶属、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中央,共和国既无权也无力综合发展地区经济;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布局按照全国的地区专业化分工进行,造成许多共和国经济“殖民地化”,结构单一、生产落后、生活低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经济建设只有一个积极性,束缚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这一切形成了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和民族分离的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发展的一切动因不是产生于体制内,而是来自体制外。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形成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产权虚位造成体制本身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经营和劳动者的动力不在体制内,而来自外部动员;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竞争,阉割了体制的效率机制,形成数量型经济和耗费型经济。由此产生这种体制的致命性弊端就是阻碍科技进步,尤其不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业级次严重落后。这一切造成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性经济危机,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最后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❺ 军事共产主义对苏联造成了哪些影响

“军事共产主义”是列宁执政时期提出的一项政策,也是苏联的第一种模式。所谓“军事共产主义”,就是通过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由国家掌控全部资源,建立一种以“国家分配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关系体系。这种制度对苏联政权的稳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令苏联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晚年的列宁曾经撰写了大量文章,以反思这种政策的错误。那么这种政策到底对苏联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其实“军事共产主义”并非是列宁首创的概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制度就被很多国家采用。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国家实行统制经济,对粮食和重要工业实行垄断,将国家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所有生活资源由国家统一分配。列宁等人认为这种体制与共产主义有某些内在的相似性,又正逢苏联陷入国内战争的泥潭,于是,就采用了这种政策。从积极的一面说,“军事共产主义”满足了当时战争所需的一切资源,是支持苏联红军战胜白卫军的重要基础,但是这种政策对苏联的伤害似乎更大。

“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关心的重点是分配,而不是生产,于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工农业的生产指标严重下滑。1919年,苏联的纺织业几乎完全停顿,其原因在于棉花严重欠收。于是,苏联的纺织工业只能提供4.7%的战前产量。而在粮食产量方面,苏联政府关心的并不是农民能种多少粮食,只关心能收多少。斯大林就在这个时期成为列宁最得力的“征粮官”。原则上,苏联征收的是农民的余粮,但实际上,列宁本人也承认很多时候征收的不只是余粮。如此一来,农民没有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也不断减产。

在工业方面,这个无产阶级的国家也很惨淡。由于大量工人被征调上前线,很多工厂都只能停产。1919年,苏联的全部高炉熄火,钢铁产量几乎为零。残酷的现实也使无产阶级的数量严重下降,仅为1913年的一半――无产阶级的国家竟然找不到无产阶级了。同样,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也不高,1920年一名工人的工作量只及战前水平的1/3。许多企业缺勤达工作日的一半。为了改变这种窘境,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也就是实行劳动军事化制度。

工农业的惨淡自然会引起经济上的混乱,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苏联政府不断发行大额钞票,国内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1919年,卢布竟然贬值了3136个百分点,而许多地区更是自行印刷纸币。面对这种惨局,列宁一声令下,取消货币,全国采用实物工资。一夜间,苏联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

军事共产主义造成的经济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动荡,苏联内部开始不断爆发起义。1921年,苏联国内发生了至少50起农民起义,苏联政府称其为“盗匪活动”,而这频繁的农民暴动更是被称为“小国内战争”。

终于,身负十月革命荣光的喀琅施塔得水兵坐不住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想到自己扶植的是这样的布尔什维克,于是他们发动了暴动。这对列宁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开始认识到了军事共产主义的严重问题。1921年春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决定中止粮食征收制,改行粮食税,苏联的经济模式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史称“农民的布列斯特”。

值得一提的是,军事共产主义仅有的那点积极的影响,似乎也站不住脚。列宁本人就曾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中表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遇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几位主要战争对手)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然而,在列宁死后,这种军事共产主义制度又成为了斯大林模式的核心思想。

❻ 俄罗斯现在还用镰刀锤子党旗,他们还是共产主义吗还遵守共产国际信仰吗

俄罗斯共产党仍然信仰共产主义 俄罗斯军队因为前苏联传统所以有镰刀锤子的军旗不过俄罗斯军队不信仰共产主义

❼ 俄国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吗

没有,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至少是物质极大丰富,科技极其发达才有可能实现。以目前的现实,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共产主义只能算是个理想乡。最多只能不断靠近。

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原苏联国家是怎么评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已经不承认了,而且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再次回到社会主义,而且社会制度是为了国家服务的,而那些国家现在只是信奉资本主义那一套,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有感情的

阅读全文

与共产主义在俄罗斯什么状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