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的煤炭
22.俄罗斯的煤炭资源
俄罗斯煤炭探明可采储量1570.1亿吨,约占世界可采储量的17.3%,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俄罗斯煤炭品种比较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各类煤炭均有。其中炼焦煤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也全,可以满足钢铁工业的需求。约42%的硬煤储量可用于炼焦,不足3%的硬煤储量为烟煤。煤田与煤矿床在俄罗斯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绝大部分的煤炭可采储量(约90%)位于西伯利亚东部与西部,约5%的可采储量分布在远东和欧洲部分。大部分煤田的地质采矿条件复杂,探明储量中约1600亿吨或80%埋藏深度达300米。
23.俄罗斯煤炭资源的地域分布
俄罗斯煤炭资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欧洲部分储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储量在俄罗斯中部,即库兹巴斯煤田;23%的储量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尔斯克边疆区,几乎都是褐煤,适于露天开采。此外还有一部分动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国(82亿吨),罗斯托夫州(65亿吨)和伊尔库茨克州(55亿吨)。
煤炭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型含煤带内:一是位于贝加尔湖与土尔盖凹陷之间,包括伊尔库茨克、坎斯克阿钦斯克、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和卡拉干达等煤田;另一个位于叶尼塞河以东,北纬60°以北,包括通古斯、勒拿和太梅尔等大煤田。此外,远东地区的南雅库特等煤田也很重要。
24.俄罗斯焦煤的地理分布
俄罗斯主要的炼焦煤产地有库兹巴斯、伯朝拉、南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煤田。
25.库兹巴斯煤田
库兹巴斯煤田位于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克麦罗沃州境内,西起萨拉伊尔山,东至库兹涅次克山,北起西伯利亚大铁路,南至绍里亚山区,煤田面积26000平方千米,其中有工业意义的面积为12000平方千米。库兹巴斯煤田的储量丰富,其地质储量高达9000多亿吨,探明储量为1170亿吨,可采储量A+B+C1级597亿吨,远景储量C2级608亿吨,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最重要的煤田,也是俄罗斯第一大煤田。库兹巴斯的煤炭质量好,含灰量低(平均8%~14%),含硫量(1%)和含磷量低,热值高(7000~8500大卡);该煤田的煤层多,最多的地方多达300层,其中可采层有98层;煤层厚,1米以上的占90%,6.5米以上的占22%,可采层平均厚度2.2米;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300米深度内的地质储量为1400亿吨。
库兹巴斯煤田开发较早,1860年就已开始采煤,十月革命前规模很小,1917年的产量仅为130万吨。苏联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始大规模开发。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乌拉尔库兹巴斯煤炭钢铁基地的建立,采煤区向南推移,产量迅速增加。
26.通古斯卡煤田
通古斯卡煤田位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间,地质储量为22990亿吨(其中有17890亿吨标准煤),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19670亿吨(15320亿吨标准煤),然而,探明储量只有64亿吨,其中A+B+C1级17亿吨,C2级35亿吨。由于该煤田地处边远地带,加之当地煤炭需求量有限,因此,还没有大量开采。
27.坎斯克阿坎斯克煤田
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和克麦罗沃州境内,沿铁路线东西长800千米,南北最宽为280~300千米。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发现于18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和研究。该煤田的地质储量为1.2万亿吨,其中600米深度内的储量为6378亿吨(3180亿吨标准煤),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4840亿吨(2418亿吨标准煤)。探明储量为1269亿吨,其中A+B+C1级为726亿吨,C2级(远景储量)为430亿吨。该煤田产低硫褐煤,含灰量7%~14%,湿度高,易于氧化和自燃,不便于长途运输。该煤田多为缓倾斜煤层和微倾斜煤层,便于利用机械进行露天开采,煤炭的开采成本低廉,所产褐煤是一种十分经济的燃料。
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根据煤炭的用途与供应去向不同,可以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矿区。
西部矿区生产的煤主要是用于满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区西部和西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对燃料和电力的需求,它的物质储量为3403亿吨,其中有808亿吨煤适合于露天开采。西部矿区靠近工业发达的地区,它包括伊达特、巴兰达特、别廖佐沃、乌留普、波格扎里斯克、纳扎罗沃等矿,其中伊达特和巴兰达特是西部矿区最大而又最有发展前途的两个矿区。
中部矿区生产出的煤主要是用于满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中部地区的需求。它的地质储量为400亿吨,其中有123亿吨煤适于露天开采。
东部矿区主要是保证伊茨库次克州和外贝加尔地区的需求,其储量为542亿吨,其中有340亿吨煤适于露天开采。阿巴坎矿是东部地区最主要的矿,东部矿区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几乎都集中在这里。
28.伊尔库茨克煤田
伊尔库茨克煤田位于伊尔库茨克州东部,其地质储量为765亿吨(折合成标准煤为536亿吨),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326亿吨(226亿吨标准煤);炼焦煤的地质储量为104亿吨,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42.7亿吨,含硫高的几乎占半数。煤田的探明储量为586亿吨,其中A+B+C1级70亿吨,C2级140亿吨。煤田适于露天开采的煤储量为144亿吨,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133亿吨,A+B+C1级67亿吨,C2级55亿吨。煤田的大部分储量(690亿吨)埋藏在300米深度以内。煤田以露天开采为主,在1975年生产的2500万吨煤中,有2300万吨是采用露天方式开采的。目前,该煤田的煤主要满足本州的需要。
29.米努辛斯克煤田
米努辛斯克煤田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南部,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有专线相连。该煤田的储量为290亿吨(折合标准煤为241亿吨),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203亿吨(169亿吨标准煤)。A+B+C1+C2级探明储量为49亿吨(45亿吨标准煤)。适合于露天开采的储量为36.5亿吨(31亿吨标准煤)。煤的质量较好,近似库兹巴斯煤田南部出产的煤,但由于丝炭含量高(达12%),烧结性差,在现今的炼焦技术条件下,米努辛斯克煤只能做库兹巴斯炼焦煤的添加料。
米努辛斯克煤田有4个矿,最先开发的切尔诺戈尔斯克矿生产能力可达1100万吨左右,另一个是伊兹赫斯克矿,生产力为100万吨。
30.外贝加尔煤田
外贝加尔煤田位于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和赤塔州境内,地质储量250亿吨,1975年产量为900多万吨。外贝加尔煤田分为布里亚特和赤塔两大矿区。
布里亚特矿区的地质储量为109亿吨(折合标准煤为69亿吨),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31亿吨(19.7亿吨标准煤),探明储量为27亿吨(16.2亿吨标准煤),其中约有16亿吨适合于露天开采。古希诺奥泽尔斯克矿是布里亚特矿区最着名的露天矿,1965年投产,初期产量为60万吨,后来提高到300万吨。
赤塔矿区的地质储量为138亿吨(折合标准煤为86亿吨),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92.2亿吨(58.8亿吨标准煤),探明储量35.5亿吨(17.8亿吨标准煤),其中有41.4亿吨适合于露天开采。赤塔矿区的主要煤矿有切尔诺沃矿、布卡恰恰矿、塔陶罗沃矿和哈拉诺尔矿。切尔诺沃矿开发于1907年,当时主要是为西伯利亚大铁路提供燃料,该矿的深井采煤于1950年投产,露天采煤于1957年投产。由于该矿储量有限,因此,其产量已从1970年的156万吨下降到1978年的59万吨。布卡恰恰矿是赤塔矿区唯一的竖井高级烟煤矿,与1932年投产,由于资源有限,多年来的产量一直维持在90万吨左右。该矿出产的部分煤运往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和堪察加州。塔陶罗沃矿离赤塔市很近,其A+B+C1级的储量为3.98亿吨,仅次于哈拉诺尔矿的储量。该煤埋藏潜,热量高,每千克达3595千卡。该矿1982年的产量为58万吨。哈拉诺尔矿A+B+C1级煤的储量为10.8亿吨,煤的每千克热量为3080千卡。该矿1965年投产,当时产量较低,1970年扩建后,产量剧增。该矿为赤塔中心发电站、赤塔州东南部铀矿中心等地供应燃料。
31.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煤炭区
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的煤炭区有北泰梅尔含煤区、泰梅尔盆地含煤区和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东北与萨哈共和国西北交界处的阿纳巴-哈坦加煤田,它们的煤炭储量也很丰富。
北泰梅尔含煤区的100米深度内煤炭的地质储量为77亿吨(43.9亿吨标准煤),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62亿吨(35亿吨标准煤)。
泰梅尔盆地含煤区600米深度内煤炭的地质储量为2170亿吨(2040亿吨标准煤),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1855亿吨(1740亿吨标准煤)。炼焦煤的地质储量为884亿吨,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756亿吨。探明储量8900万吨,其中A+B+C1级300万吨,C2级8600万吨。
阿纳巴尔哈坦加煤田煤炭的地质储量为149亿吨(84.8亿吨标准煤),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117亿吨(66.8亿吨标准煤),探明的A+B+C1级储量1000万吨,C2级储量1400万吨。
别吉切夫岛煤田煤炭的地质储量为17亿吨,其中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11.6亿吨。600米深度内储量主要集中在中等厚度的和较厚的煤层内。这里的煤主要是长焰煤。
32.远东地区的煤炭资源
远东地区煤炭的地质储量为5.5万亿吨,占苏联储量的61%,占西伯利亚和远东储量的79%。A+B+C1级储量为118亿吨,其中65%为褐煤,35%为石煤(其中46%为焦煤)。已勘探的煤田约有100个。80%以上的预测资源和42%的确认储量集中在雅库特。较大的煤田有南雅库特煤田(其优质焦煤储量大)、连斯克和济良诺夫斯克煤田、坎戈拉斯克褐煤矿。探明的动力煤矿在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煤田)及萨哈林。大约60%的确认煤储量可供露天开采。
33.萨哈共和国的煤田
萨哈共和国的主要煤田有勒拿煤田、南雅库特煤田、涅柳恩格里煤田、丘利马坎煤田等。
勒拿煤田1930年起进行局部地区开采,总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总地质储量2.6万亿吨,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的15390亿吨(折合14070亿吨标准煤)。煤层达数十层之多,有褐煤和烟煤两种,主要型号为长焰煤和气煤。1979年产量120万吨。以露天开采为主。采掘中心为桑加尔、坎加拉瑟。然而,由于该煤田的经济地理位置不利,短期内尚不能全面开采。
南雅库特煤田是远东地区有开采价值的最大煤田,是贝加尔湖以东唯一蕴藏有炼焦煤的地方。该煤田1966年开发,面积2.5万平方千米,其地质储量为440亿吨,工业储量为395亿吨,探明储量为51.9亿吨,其中炼焦煤地质储量为266亿吨,工业储量为237亿吨,探明储量为43亿吨。该煤田煤层埋藏浅,在侏罗纪含煤地层中共有20多层(可采煤层达3层)。有烟煤、气煤、肥煤、焦肥煤、微黏结煤和炼焦煤等。用作炉前煤的燃烧热为24~26.8兆焦耳/千克。目前,在这里已查明有15个优质煤田,主要有涅柳恩格里、丘利曼、穆阿斯塔赫、亚科基特、杰尼索夫煤田等。
涅柳恩格里煤田位于丘利曼西南40千米处,面积6平方千米,其工业储量为5.27亿吨,其中炼焦煤储量为3.5亿吨。煤层厚(平均厚度27米,不少地方达50~70米),煤质好(平均含灰量18%~20%,含硫0.3%~0.6%、含磷0.005%),被誉为贝阿沿线地区的“黑色珍珠”。该煤田发现于1952年,1978年开始开采,当时年产量200万吨,1986年产量达1300万吨(其中900万吨炼焦煤)。该煤田的选煤厂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选煤厂,年选煤量为9000万吨。
丘利马坎煤田有5个煤层,可采厚度为1~10米,都是肥煤,烧结性、可选性为中等。该煤炭适于井下开采。经过特别选择的煤混料可以用来生产高级焦炭。
萨哈共和国1980年煤炭产量为379万吨。1985年110万吨,1988年17700万吨。1985年调进煤炭20万吨,调出960万吨。2003年的煤炭产量达1050万吨。共和国境内有南雅库特煤矿、济良卡煤矿、连斯克煤矿、通古斯煤矿以及其他一些小煤矿。最有前景的烟煤矿之一是拥有优质焦炭煤的埃利吉煤矿。“雅库特煤炭”股份公司是共和国煤炭工业的领头羊,这是为萨哈共和国(雅库特)之外供应煤炭的主要公司,是对亚太地区国家出口煤炭的主要供应商。每年运出共和国的煤炭达700万吨(占煤炭总产量的70%),其中450万吨出口到亚太地区国家。
34.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煤田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目前有开采价值的煤田主要有布列亚、乌尔加尔、阿姆贡河沿岸盆地的利安斯基煤田等。
布列亚煤田是远东南部地区最大的煤田,地质储量250亿吨,探明储量11亿吨。目前这里生产的煤只作为动力煤使用。
乌尔加尔煤田的矿井和露天矿场目前年产煤量为150万吨。
利安斯基煤田的地质储量为2亿吨,露天开采量达450万吨。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1980年煤炭产量为170万吨,1985年180万吨,1988年230万吨,1985年调进煤炭850万吨,调出120万吨。1990年需煤炭1100万吨,其中1000万吨是从萨哈、赤塔州、东西伯利亚和蒙古调进的。西伯利亚煤炭动力公司2008年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穆奇卡湾建设煤炭转载码头。这是俄罗斯最现代化的煤炭码头。码头的年吐吞能力为1300吨煤炭。工程造价约为1.5亿美元。煤炭将从公司所属的露天采煤场沿贝阿铁路运到码头,然后出口到国外。并考虑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建设选矿厂,以便提高煤炭的质量。
35.阿穆尔州的煤田
阿穆尔州的煤田主要有赖奇欣斯克、斯沃博德内、穆辛、奥戈贾、叶列科韦次克等,几大煤田的地质储量为180多亿吨,其中赖奇辛斯克煤田4.2亿吨,斯沃博德内煤田27.6亿吨,穆辛煤田37.6亿吨,奥戈贾煤田37.6亿吨,叶列科韦次克煤田80亿吨。该州煤炭探明储量为39亿吨,其中褐煤为38.7亿吨,硬煤为4000万吨。几大煤田中赖奇欣斯克煤田开发最早,建立于1932年,当年产煤5000吨。该煤田有东北、西南、宽广、新赖奇欣斯克等4个露天采矿场。
阿穆尔州的煤田产量1980年为1400万吨,1985年810万吨。所产煤能满足本州企业需求,如1985年仅利用560万吨,从外地调入130万吨,调出460万吨。
36.滨海边疆区的煤田
滨海边疆区煤炭的地质储量为151.6亿吨,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106.1亿吨,探明储量为29亿吨。已探明的煤矿产地有50多处,主要产地有帕尔季赞斯克(苏昌)、利波夫齐、阿尔乔姆、列季霍夫卡、巴甫洛夫卡、塔夫里切斯科耶等煤矿。滨海边疆区的硬煤和褐煤占2/3,此外还有无烟煤。
滨海边疆区的煤炭产量1980年为1290万吨,1985年1820万吨,1988年2010万吨,1989年2050万吨。俄罗斯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3年内在滨海边疆区产煤总量将增加100万吨并突破550万吨。这是该公司符拉迪沃斯托克分部主管亚历山大·扎尼科夫对俄新社记者透露的。产量的增长计划将主要依靠“东部”矿务局(位于滨海边疆区利波夫齐镇)每年增产达100万吨的煤炭。目前这家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下属的企业每年向消费者供应70万吨煤炭。近期煤炭产量将增长1倍,达到年产150万吨煤炭。利波夫齐煤矿的煤炭完全能够保障滨海边疆区对煤炭的需求,目前该煤矿年产量为130万吨。
37.萨哈林州的煤田
萨哈林州煤田的地质储量为173亿吨(142亿吨标准煤),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159.4亿吨(130亿吨标准煤),探明储量为24.5亿吨(19.9亿吨标准煤)。该州的煤炭资源主要是褐煤,占52%,此外还有长焰煤、气煤等。这里的煤质量好,含硫少,热值高达8000~9000大卡,可供炼焦。煤矿主要分布在莱蒙托夫、贝科夫、乌格列托沃茨克,达利涅戈尔斯克、戈尔诺扎沃茨克、洛帕季诺和瓦杜丁诺等地。
38.马加丹州的煤田
马加丹州煤炭的地质储量为1030亿吨(790亿吨标准煤),符合工业指标的储量为835亿吨。在该州的煤田总储量中,无烟煤和劣质煤为26亿吨,瓦斯煤和长焰煤为346亿吨,褐煤为617亿吨。主要煤田有阿尔卡加拉煤田、奥姆苏克昌煤田、鄂霍茨克煤田、阿纳德尔煤田和恰翁-楚科奇煤田。
39.堪察加州煤田
堪察加州煤田的地质储量为1800亿吨,其中平衡表储量为900亿吨。有80多个煤矿,其中在西堪察加有60多个,在东堪察加有20个。主要煤田有科尔夫煤田、克鲁托戈罗沃煤田、季吉利煤田、波德卡格尔诺耶煤田。
⑵ 从朝鲜进口煤炭(无烟煤)可行性。 需要的证书,资金要求,还有国内近期无烟煤价格走向,需求走向
到朝鲜进口煤炭,一要胆子大,二要有善心,被骗了就权当捐款朝鲜人民拉、三要有资金,因为朝鲜会社做生意从来都有尾巴,资金需要不断的投入。
他们的船一般不朝5000吨, FOB 大约80USD/MT .船费17-20usd/mt . 也就是人民币320万,但是他们会要求连续不断出口。也就是你要有3--5船的资金,
他们的无烟煤灰分一般是12----20. 他们只按照灰分计价。 但是大部分进口到中国化验结果和合同部一致,一般到大于合同4---5个点。
不需要证书,只要你在中国有煤炭经营许可证。
结算方式是,美金现汇。 你们需要在朝鲜银行开个个人账户,用护照开,简单.但剩余不简单。
⑶ 北朝鲜的煤炭能进口吗
受联合国制裁公约限制,目前不可以进口北朝鲜的煤炭;
⑷ 俄罗斯煤炭问题
远东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采情况
俄远东地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00亿吨,尚需进一步勘探的预测高达3 547亿吨。在已探明的储量中约50%可进行露天开采。具体分布如下:
(一)萨哈共和国
萨哈共和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93.91亿吨,居远东地区第一位,也是远东地区唯一拥有大规模炼焦煤储量的地区。该共和国现共有9个煤炭开发项目,其中3个露天煤田年开采能力共3 300万吨。在萨哈共和国的煤炭开发项目中,前景最好的是埃利吉石煤田和坎加拉瑟褐煤田开发项目,已探明储量达60亿吨。
(二)阿穆尔州
阿穆尔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38.13亿吨,居远东地区第二位,年开采能力为1000万—1 200万吨。目前的作业煤田是赖奇欣斯克、博古恰内和叶尔科夫齐煤田,年开采能力均在450万吨左右。此外,较大煤田还有:斯沃博德内煤田,已探明储量为8.7亿吨,但该煤田只适合就地建厂发电,不适合长途运出;谢尔盖耶夫卡褐煤田,储量为2.91亿吨,年开采能力约150万-200万吨;奥戈贾煤田,初步探明的储量为1.28亿吨,适合露天开采,年开采能力预计达300万吨,但需铺设140公里的铁路线。
(三)滨海边疆区
滨海边疆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6.21亿吨。从长远看,已勘探的煤田虽能保证年开采2500万—3000万吨,但这些煤田的地质条件复杂,不是单一性,因此,开采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其中开采条件较好的煤田有:比金煤田,年开采能力为1 200万—1 400万吨;巴甫洛夫斯克褐煤田,年开采能力500万-600万吨;利波夫齐和伊里乔夫卡煤田可露天及地下机械化开采,年开采能力为150万-200万吨;拉兹多利诺耶煤田,预计年开采能力为200万-240万吨。此外,滨海边疆区有一些小煤田,不需要很大投入,年开采总量约250万-300万吨,开采期5-10年。列入国家储备的较大型煤田有巴甫洛夫斯克煤田的西北矿脉及拉科夫卡煤田。这一地区有8 850万吨煤可供露天开采。另外,游击队员城煤田也可恢复到年开采总量100力吨左右。
(四)萨哈林州
萨哈林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8.45亿吨,主要煤田都已投入开采且储量可观,不排除现有煤田在重新进行地质勘查后会有更大的储量发现。
(五)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5亿吨,目前主要产煤地是乌尔加尔煤田。乌尔加尔煤田开采成本较低,可露天开采3.4亿吨,地下开采10.6亿吨。此外,上布列亚煤田预测储量达180亿吨,主要是发电用煤。在阿穆尔河沿岸和鄂霍次克海沿岸还有一些小型煤田,因规模和运输条件限制,只能供局部消费。
(六)马加丹州
马加丹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5.73亿吨,目前作业煤田是上阿尔卡戈林(Bepxhe—ApKaroJmHckoe)煤田。该州已探明的煤田尚有部分未投入开发,这些煤田开采成本高、难度大。
(七)楚科奇自治区
楚科奇自治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12亿吨,有两个煤田:阿纳迪尔褐煤田,预测年开采能力为20万-25万吨;布赫多煤田,预测年开采能力为85万吨。
(八)堪察加州
堪察加州没有大型煤田,只能进行少量开采,其煤炭消费主要依靠区外运人。
(九)犹太自治州
犹太自治区只有乌舒蒙褐煤田,每年可露天开采100万-150万吨,满足本地需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国际资本的参与下,对煤炭行业进行改制整顿,导致1994-1998年全俄煤炭生产连年下降。在此期间,远东地区煤炭企业失去国家支持,大多数煤田被迫关闭,全行业陷入长期萧条,直到2002年才出现复苏迹象。2002年远东地区采煤3 000万吨,较2000年的2580万吨增长16%,但与1998年的5 550万吨产量相比,只恢复了54%。主要产煤区是滨海边疆区、萨哈共和国、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阿穆尔州。
⑸ 为何中国进口朝鲜煤炭而现在朝鲜煤炭又被暂停进口
不过是为了给国际社会看看罢了。这其实也体现了中国对朝鲜的复杂心理,一方面希望朝鲜能悬崖勒马停止核试验,一方面又不希望因为核试验而垮台,使中国失去缓冲区。这其实也是朝鲜底气的来源,中国出口确实是朝鲜一个重要的外汇来源,这只能使朝鲜肉疼,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朝鲜真正的命脉是中国每年的粮食援助和五十万吨的原油。因为朝鲜目前化肥普及率不高,所以土地的产出不高,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大德鲁伊的。所以朝鲜国民目前还处于温饱线边缘。每年靠着中国援助的大批粮食才能勉强度日,这是朝鲜的民生命脉。第二个是朝鲜的工业和军事命脉,石油,由于国际社会的制裁与禁运。朝鲜自己本身又不产出石油,而现代的不论是民生的机器和军事装备都需要工业的血液石油。所以,中国每年支援的五十万吨石油就是朝鲜的工业与军事命脉。这两大命脉才是中国手里真正的杀手锏,如果看的中国什么时候动这两条线才是中国与朝鲜翻脸的预兆。这也是之前美国防长说在朝鲜问题上需要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这个原因。但是中国毕竟不想朝鲜拥核,毕竟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威胁,所以当初在安理会投票的时候,中国是投了赞成票。就是希望能朝鲜能在核问题上面看到中国的决心。所以才投了赞成票。既然投了赞成票。自然要做些事情来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耐心可能被耗尽,然后采取更多的措施,具体就要看后续的报道了。
⑹ 进口煤炭如何通关
国际煤炭贸易市场划分及运输方式简介:
因煤炭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比较广泛,而且运输成本较高,所以各国煤炭生产一般用于自身需求,全球煤炭贸易量相对于消费量来讲并不大。加上运输成本较高,国际煤炭贸易一般发生在邻近的国家之间。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统计,2008年,全球硬煤贸易量为9.38亿吨,较2007年增长1.3%。其中:海运煤炭贸易量为8.49亿吨, 较2006年增长2%。
1、 全球煤炭贸易市场划分
国际煤炭市场大致可分为两个区域市场:亚太市场和欧美大西洋市场。亚太煤炭市场的煤炭出口国家及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俄罗斯、越南、朝鲜等;亚太煤炭市场的煤炭进口国家及地区有: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特别区、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欧美煤炭市场的煤炭出口国家及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波兰、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欧美煤炭市场的煤炭进口国家及地区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丹麦、希腊等。
一般来讲,国际海运市场运费价格低,供应充足的时候国际煤炭销售市场区域性划分会
趋向模糊。影响煤炭贸易的因素,除了传统的供需关系外,还有可能是为了获得特定的煤种,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等。
亚太地区是世界煤炭贸易的贸易量最大的地区,2007及2008年亚太地区的硬煤贸易量分别是4.66和4.84亿吨,分别占全球硬煤贸易量的50.3%和51.6%。澳大利亚最近多年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其出口量占据全球煤炭出口量的30%左右,占亚太地区的出口量的50%左右。同时,由于运输距离的限制,因此出口相对比较稳定。比如,澳大利亚出口的80%是亚洲,而亚洲出口大国比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出口的80%以上是亚洲内部。所以,澳大利亚的煤炭价格可以作为国际上一个重要地区煤炭价格走势的一个风向标。
总的看来,国际市场煤炭供给逐步由单一走向分散化,各煤炭出口国竞争激烈,出口国家体系在近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界前十大煤炭出口国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非、中国、哥伦比亚、美国、越南、加拿大和波兰。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因为资源短缺,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地区。西欧各国随着产量的萎缩,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煤炭进口区。
2、 国际煤炭贸易运输方式
国际贸易中,煤炭运输一般通过海上运输。煤炭可由两种远洋货船载运。一种是装运散货的干货船,另一种是既可运石油,也可运矿石、煤炭等散货的干湿散货兼运船,前者是煤炭海运的主体,后者因作业复杂(洗仓等),使用不经济现已较少使用。其中,半数吨位是6万吨级以下的船,1-3万吨级的小型船方便灵活,可被小型海港接纳,因此使用数量不少。使用最多的是6-8万吨级的中型船。远洋运煤的主要流向是:太平洋的主流是从澳大利亚东海岸流向日本、韩国、东南亚。从美国东部向西横渡太平洋流向东北亚和东南亚。从中国东海岸流向日、韩;大西洋的主流是从美国东海岸横渡大西洋流向欧洲;印度洋的主流是:由南非越印度洋向亚洲或由澳大利亚向西至欧洲。除此三大洋以外,波罗的海及欧洲北海岸有少量海运。
除海上贸易外,部分国际煤炭贸易也通过内陆边境贸易的方式。此类运输方式主要发生在北美大陆,欧洲大陆各国,前苏联各国之间。美国与加拿大之间主要通过五大湖然后经由铁路或公路运输到消费地。美国与墨西哥,欧洲各国,俄罗斯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之间主要通过铁路运输。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
⑺ 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
比较而言,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较为集中,重点是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周边国家、非洲和中东等,以下对16种重要矿产资源分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2.1 石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
2005年中东地区仍为我国原油主要进口地区,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2%,为5985.1万吨;其次为非洲,占全国总进口量的30.2%,为3834.2万吨;再次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占全国总量的11.1%,为1407.0万吨;从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为969.0万吨,占7.6%。
位居我国原油进口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17.5%)、安哥拉(13.8%)、伊朗(11.3%)、俄罗斯(10.1%)和阿曼(8.5%),2005年合计进口量为7752.4万吨,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1.2%。其他的重要进口国还有:也门(5.4%)、苏丹(5.2%)、印度尼西亚(3.2%)、越南(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科威特(1.3%)、哈萨克斯坦(1.0%)。2005年从南美进口我国所需石油的3.4%,来自欧洲的占0.4%,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占0.2%。
与2000年相比,我国原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总体依赖程度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对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而从非洲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2)来自北线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5年的10.1%。同时,开始从中亚地区进口原油。
3)来自欧洲、拉美这些相对遥远地区的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来自欧洲的原油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6%降低到0.4%。
但比较而言也有一些不利的层面,主要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0%降低到2005年的7.6%。但来自越南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增加趋势。
2.2.2 天然气: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管线天然气的进口正在谈判中
在2005年之前,中国不进口天然气。从2006年起,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深圳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10月深圳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154.1万吨,同比增长17.5%,价值7.43亿美元,增长30.3%。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32.5万吨,价值5558万美元;进口液化石油气121.6万吨,下降7.3%,但受价格提高影响,进口价值6.87亿美元,同比仍上升20.5%。目前,深圳口岸液化气进口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出现此消彼长态势。二是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较低,液化石油气进口价格略有回落但仍然较高。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较低,仅170.9美元/吨,但液化石油气1~10月进口均价高达564.6美元/吨,是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的3倍多。三是进口来源的趋向分散,但仍以中东和澳大利亚为主。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建设6个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未来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曼等。同时,建设中俄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线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10年后还将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线进口天然气。
2.2.3 煤炭: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并且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煤炭出口到东亚等地区,但是,我国南方相对缺煤,因此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向我国南部省份出口煤炭。2005年中国煤炭进口量约26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3%,预计2006年进口约4000万吨。
煤炭主要从东南沿海各口岸进口。我国进口煤炭的省份主要在东南沿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来源国主要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朝鲜、俄罗斯等国。中国是越南煤炭出口的主要市场,占越南出口量的82.0%,主要进口地区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从越南进口煤种主要是无烟煤。2006年1~10月我国从越南共进口无烟煤1587万吨。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印度尼西亚煤炭约260万吨,2006年1~10月份进口达329万吨。澳大利亚生产的煤炭75.0%以上供出口,目前日本在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占47.0%,韩国占12.0%,中国台湾省占9.0%。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2006年1~10月进口总额为552万吨,其中动力煤392万吨,炼焦煤160万吨。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在中国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1~10月中国共进口朝鲜无烟煤194万吨。2006年1~10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约78万吨。预期今后我国还将从蒙古大量进口煤炭。
以2006年1~10月测算,中国煤炭进口的地区结构为:越南53.0%,澳大利亚19.0%,印度尼西亚11.0%,朝鲜6.5%,俄罗斯2.5%,其余国家8.0%。
2.2.4 铀矿
2006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在今后10年内从澳大利亚进口约2万吨铀矿。
2.2.5 煤层气
不存在进口问题。
2.2.6 铜
参与贸易的各类铜产品非常丰富,包括铜材、铜合金、粗铜、精炼铜、铜精矿、废杂铜等,总共大约包括72种铜产品;铜市场相对透明,主要在LME交易。我国铜精矿进口额在整个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铜精矿进口来源相对分散,自3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主要包括智利、澳大利亚、蒙古等。从贸易方式看,我国铜精矿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总量的83.0%以上,小额边贸也占一定比例。2004年中国铜精矿的主要进口国为:智利(29.1%)、蒙古(20.1%)、秘鲁(12.5%)、澳大利亚(9.1%)、哈萨克斯坦(7.7%)、墨西哥(7.4%)、加拿大(3.4%)、伊朗(3.3%)、巴布亚新几内亚(3.2%)等。
精炼铜进口来源也比较分散。主要包括:智利、日本、菲律宾、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2.2.7 铝土矿
铝土矿矿石本身不是贸易的产品,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中间产品氧化铝,但同时还出口一部分电解铝。我国电解铝行业投资迅速增加导致氧化铝的供求缺口拉大,推动了氧化铝的进口增长。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188.0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587.0万吨,年均增长46.2%,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701.6万吨,同比增长19.4%,进口价值26亿美元,增长27.0%。我国氧化铝进口大部分以现货贸易为主,目前进口数量已占到世界现货贸易总量的60.0%以上,我国进口量的变化对国际氧化铝价格影响非常大。中国30.0%的进口氧化铝以及80.0%的出口原铝都与来料加工有关。为节省电力以及增加国内市场原铝供应,从2005年7月1日起废除有关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政策,此外,商务部已不再发放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许可证。我国氧化铝进口来源基本稳定。2005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392.4万吨氧化铝,增长20.0%,占当年氧化铝总进口量的55.9%;自印度的进口大幅度增长,进口100.5万吨,增长37.0%;自牙买加进口56.7万吨,下降24.7%;自美国进口57.1万吨,增长7.3%。自上述4个国家合计进口占总进口量的86.5%。
2.2.8 铅
我国铅矿砂及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秘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土耳其、纳米比亚、伊朗、韩国和朝鲜等。
我国精炼铅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朝鲜和加拿大等。
2.2.9 锌
我国锌矿砂和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秘鲁、伊朗、印度、越南、智利、缅甸等。
我国精炼锌的主要进口来源是:哈萨克斯坦、朝鲜、比利时、韩国等。
2.2.10 铁矿石
“十五”期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2001年的9231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27500万吨,增加1.83亿吨,增长197.9%。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是1990年的19.3倍,是1996年的6.3倍。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首先,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的327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1218万吨,增加了242.8%。但是,澳大利亚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量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6.8%下降到2004年的38.0%,但2005年又增加到41.0%。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中国铁矿石第2大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印度进口1100万吨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15.7%,但是到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达到6855万吨,占当年中国总进口量的24.9%。从2000~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增加了5.23倍,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印度本来是我铁矿石第3进口国,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平衡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价格的一个手段,但现在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进口来源,并且不仅量增,而且价格的增长幅度还大于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巴西是我国稳定的铁矿石进口国。巴西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稳定增加,从2000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471万吨,增加269.2%,并且自2000~2003年,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重也连续增加。2005年与2004年相比,尽管巴西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增加,但由于来自印度进口量的增加,所占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南非一直是我国第4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并且近年来有略微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南非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3.8%,但仍然是中国第4大进口国。以上4个国家,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2005年为90.0%。2001年,这一数字为95.8%。秘鲁、智利等也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秘鲁进口173万吨铁矿石,2001年进口184万吨,2002年进口198万吨,2003年进口220万吨。目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每年200万吨左右。2002年中国从智利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23万吨,2003年为164万吨。除此之外,中国还从其余近20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数量不大。
2.2.11 锰矿石
近年来我国锰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主要通过广东口岸进口。我国锰矿石进口来源主要包括以下7个国家:澳大利亚、加蓬、加纳、缅甸、巴西、印度、南非等。从这7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占我国全部锰矿石进口总量的95.0%。从澳大利亚、加蓬、加纳这3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均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
2005年中国进口锰矿石457.8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包括:澳大利亚34.3%,加蓬13.4%,加纳12.1%。3个国家合计占59.8%。
2.2.12 镍
2005年,中国共进口镍(未锻轧镍)89580吨,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2.2.13 钨
钨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4 锡
锡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5 钾盐
2005年中国进口钾肥883.4万吨,进口来源主要为:俄罗斯46.2%,加拿大25.6%,白俄罗斯19.3%。这3个国家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1.1%。
2.2.16 金
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黄金约200吨,其中90%用于首饰制造。我国黄金市场已放开,进口来源广泛。
⑻ 俄罗斯煤炭产区
俄罗斯煤炭储量及地区分布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第三位。预测储量超过50000亿吨。
俄罗斯煤炭品种比较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各类煤炭均有。其中炼焦煤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也全,可以满足钢铁工业之需。主要的炼焦煤产地有库兹巴斯,伯朝拉,南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火煤田。
俄罗斯煤炭资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欧洲部分储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储量在俄罗斯中部,即库兹巴斯煤田;23%的储量在克拉斯诺雅尔斯尔斯克边区,几乎都是褐煤,适于露天开采。此外还有一部分动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国(82亿吨),罗斯托夫州(65亿吨)和伊尔库茨克州(55亿吨)。
目前煤炭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远东和乌拉尔等几个大型地理经济区的主要燃料。这些经济区中的个别地区,像远东地区的滨海边区长期以来燃料供应短缺,致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对劳动力就业、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煤炭在这些地区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俄罗斯的地理经济区中仅有7个是煤炭产区,而有5个地区是煤炭主要消费地区。在7个煤炭产区中,像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3个地区实际上煤炭完全可以自给。而其他4个地区,尤其是乌拉尔和远东地区,需要一部分外运煤炭。这些地区所需的煤炭品种和质量,光靠自产煤量是不够的。因此,俄罗斯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煤炭产量,约4000万吨至5000万吨需要在各地区间相互调配,平均运距达1000公里,最长运距达3000公里。
二、俄煤炭工业现状
1、 俄煤炭工业改革以来的发展状况
俄罗斯煤炭工业改革政策是1993年出台的。目前,政府资助煤炭工业的联邦预算已由国内总产值的1.4%降到0.13%,企业偿还亏损费用的比重以及与工会达成的税率协议条件执行结果下降了71.4%。近5年采煤工人月效率增长了75%,达到每月127吨,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33.3%。
从1993年起,俄罗斯煤炭工业的市场竞争就已形成,从而保证了有支付能力单位的需求。当时还出现了能够自筹资金的私营煤炭公司。目前的煤炭工业现有72个煤炭生产股份公司(不含子公司),其中24个为联邦股票控股公司和6个国营煤炭开采联合企业。
进入2000年后,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转好,使煤炭年产量增长了11%,达到2.6亿吨。同时,煤炭产品的现金结算量也增加了,降低了职工工资的拖欠。从整个煤炭系统来计算,煤炭开采已进入盈利阶段,尽管尚有近50%的公司亏损经营。
上述进展的取得是通过对企业结构的改革实现的,主要是关闭亏损的企业以及实现现有企业的集中化生产。自改革政策出台以来,共停止了170座亏损和特别危险的矿井的开采业务。现有矿井实际上已没有手工劳动的回采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工作面的比重已达到95.2%。现在回采工作面的平均日产煤量已超过1200吨,比1993年提高了1.5倍。
目前,俄罗斯煤炭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现有井工矿和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在降低。从1993年至2000年报废生产能力1.6亿吨,而同期投产的生产能力仅3450万吨;同时矿山设备损坏程度达到75%。在大量关闭矿井后,对煤炭开采款未能给予足够的补充,使得地区性问题更加尖锐化了。
2、 2002年俄罗斯煤炭工业数字
俄罗斯2002年煤炭总产量为2.534亿吨,其中俄罗斯联邦动力部所属煤矿产煤2.5亿吨,与 2001年同比减少1600万吨煤。所减少的煤炭发生在7个经济区中的5个。东西伯利亚是减产最多的地区,共少产煤炭1500万吨。增产地区为西西伯利亚和远东,分别增长煤炭410万吨和190万吨。
2002年,俄罗斯煤炭供应量为2.344亿吨,与2001年同比减少1760万吨。除了向较远的国外供煤量未减少外,所有市场部门的供煤指标均缩减了。这一年,按营业资料统计,俄罗斯煤炭出口总额为4100万吨,与2001年同比增加650万吨 。俄罗斯进口的煤炭量减少570万吨,总共进口煤炭2080万吨。2002年俄罗斯全部用户用煤 量(含进口煤量)为2.07亿吨,2001年为2.37亿吨。到2003年元月1日发电厂的煤炭库存量 为1740万吨,2002年同比为1910万吨,其中俄罗斯本国的煤炭为1510万吨。
在国内市场所有部门对煤炭需求量急剧减少的条件下,为了稳住煤炭产量,2002年多数煤炭公司采取了保持煤炭批发价格增长的措施。2002年12月烟煤动力公司煤炭价格平均增长率 与2001年12月同比为103~104%。
由于从事采煤的劳动人员减少以及与煤炭批发价(增长107%)相比开采成本超前增长达117%, 使整个部门出现生产亏损额上升。预计总的生产亏损额将达到25亿卢布。其中煤炭生产公司 达到12亿卢布。
与此同时,还可以看到2002年第四季度煤炭生产和需求形势已开始稳定。根据季度总结资料 ,煤炭产量已超过2001年同比水平的150万吨,供给发电厂和出口的煤量已经增加。
⑼ 朝鲜煤碳可以做转口贸易吗
不可以
受联合国制裁公约限制,不可以进口北朝鲜的煤炭。
朝鲜煤炭大体分为无烟煤和烟煤,无烟煤产地主要在平安南北道,烟煤主要分布在咸境南北道。根据区域划分,朝鲜有四大煤田,分别是平安南道北部、平安南道南部、咸境北道北部和咸境南道南部。朝鲜中央级的煤矿共100余个,其中无烟煤矿70多个,烟煤矿30多个,地方级的中小煤矿有500多个。
⑽ 煤炭进口需要了解什么
煤炭进口需要有自动进口许可证
一般煤炭的关税:0%
增值税:17%
报检程序:
报验-交商检费-出入境通关单-水尺测量-抽样化验-品质证书
报关程序: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结关
报关报检单据
报验单据:报检委托书、报验单、合同、发票、国外的水尺重量单、品质证明书。
报关单据:报关委托书、报关单、合同、发票、重量单、商检通关单、保单、信用证复
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