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图-160”远程战略轰炸机资料
图波列夫图-160(Tupolev Tu-160 ) 是俄罗斯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北约对其的代号为“海盗旗”(Blackjack)。俄罗斯空军称其为"白天鹅"(White Swan)。1981年12月18日首次试飞。由苏联共实际生产35架,目前约有16架在俄罗斯空军服役。
机长54.10米
机高13.10米
翼展(全后掠)35.60米,(展开)55.70米
机翼面积(全展开)360.00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
空重118000千克
最大燃油量160000千克
最大武器载荷40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2676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750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155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2000千米/小时(海拔12200米)1030千米/小时(海平面)
巡航速度M0.9(13700米)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4000米/分
实用升限15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2200米
着陆滑跑距离1600米(最大着陆重量)
最大无空中加油航程12300千米
作战半径2000千米(M1.5)
限制过载+2.0g
② 俄重启史上最大轰炸机生产线有何目的
苏联在冷战时期研制生产的一款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也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轰炸机,由于其机体外形修长飘逸以及通常都使用白色涂装,因此也得到了“白天鹅”的美誉。但是这只“白天鹅”的命运却是崎岖坎坷、多灾多难,1987年批量交付苏联空军开始服役,原本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计划产量超过100架。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苏联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失去了经费支持的图160不得不关闭了生产线,已经生产出来的25架图160也被俄罗斯和乌克兰瓜分了。
随着空防技术的快速进步,轰炸机被迫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提高防区外打击能力,搭载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更难被拦截的武器系统;二是增强自身突防能力,包括具备雷达红外隐身性能或者高超音速飞行性能。而图160正好被卡在两者中间,沦为高不成低不就的鸡肋。执行防区外打击任务,亚音速非隐身轰炸机更适合挂载大尺寸弹药,使用成本也低得多;执行突防任务,图160这种速度只有1-2马赫的高空飞行目标,且无任何隐身能力,无疑是敌方现代化防空系统的最佳靶子。
有人提出图160可以超低空超音速突防,很可惜图160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图160的气动布局就决定了低空飞行性能相当悲催,更加无法持续保持超音速飞行状态。其实俄罗斯也有下一代轰炸机PAK-DA项目,采用的是亚音速隐身设计(说明俄罗斯也意识到了图160的固有缺陷),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被无限期推迟了,复产图160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无奈之举。中国完全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研制更加适应未来战场的新型战略轰炸机,根本没有必要邯郸学步盲目效仿别人的过时经验。
③ 请问,现在的俄罗斯具不具备制造新的图160的条件
不具备条件。俄罗斯现有的图160 图22和图95轰炸机已经够用。不需要制造新的图160轰炸机。
图160已经是30年以上的老款飞机了,没有隐身性能,已经落伍。而且当年制造图160部件的工厂分布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内,俄罗斯要新造图160耗资巨大。目前俄罗斯只会用有限的资金研发制造新一代的隐身远程洲际轰炸机。
以目前俄罗斯的经济来看,是没有钱研发新的隐身轰炸机的。他们只会优先研发新一代核潜艇和战略导弹。
④ 图-160轰炸机到底厉不厉害
厉不厉害得看跟谁比了,有B2在,全世界其他轰炸机那都是垃圾,没啥意义,再吹轰6,对着的也应该是苏34,俄罗斯30年前就搞出了,现在咱搞不出来的白天鹅。
从俄罗斯目前的战略上讲,起码还能再用十几年,欺负别的国家够了。图-160确实也是与远程巡航导弹配套,与B-2A的设计思路一样,就是远程巡航导弹载机;图纸和计划上的B-2A可是能携带射程长达两千~三千千米的隐身巡航导弹“猎杀”ICBM发射车——B2设计思路是远程巡航导弹载机? B2本身正是因为有强大的对地相控阵雷达,所以才能灵活搜索和打击地面高机动性目标。
图-160三视图
这玩意足够了——并不是图160就足够了,只不过俄罗斯没钱罢了。隐身科技也不行——愚以为,俄罗斯的隐形科技丝毫不弱于土鳖。连苏57都费劲——苏57确实算不上真正的四代机,但严格来说俄罗斯并不是没有实力造出真正的四代机,只是上世纪时隐形化的大方向俄罗斯决策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现在还是不懂隐形化的厉害和必要性,也不是没有实力搞隐形化,不过是因为没钱所以就都凑合罢了。保住陆基海基的打狗棒就是毛子的战略基石,其他的漏洞多了去了,虱子多了不愁,伏尔加河上的裤子又怎么样?俄罗斯也不在乎了。
核打击必须要三位一体,海陆空缺一不可。空基的灵活性不必多说,存活率也非常高,是第二轮核反击的利器——没啥必须三位一体的,根据各国实际条件来才是最有效的,你看看五常核反击力量,各有特色,没有一个重样的,但没见谁拿空基当二次反击主力的,都是当无关紧要的补充力量,而已。要说最合适的二次反击手段,公认还是海基,但是像土鳖这样的,海洋条件实在受限,那就大搞陆基TEL+长城工程。至于说灵活性,空基的灵活性主要是体现在空投重力弹时(现在也顶多略微制导一哈),图160显然没这个轰炸的能力,B2还差不多。空基存活率也没多高,无非是古老的战术中指望战略轰炸机能提前升空在自家领空巡弋罢了,这时候图160根本与其他机型没区别。
⑤ 战斗机生产线关闭和重启为什么要花很多钱
首先要清楚一点,战斗机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够制造的。通常制造飞机是以一家企业为主导,成百上千家企业做配套。还有就是战机的相关参数资料非常多,基本上可以用吨来衡量。关闭一条生产线,就意味着要遣散成千上万名技术人员(要转业或调到其他工作岗位),封存资料,拆除相关的机械设备(不然还可能有管理费用维护费用)。重启一条生产线需要重建设备,召回之前的几千名技术人员(如果使用新人的话可能光培训就要花个一年),重新跟配套企业协调。而且有可能配套企业都已经没有生产相关的设备了(军用设备稳定性可靠性要去很高,现在商业芯片一般都是10纳米级,但是美国F16还在使用65纳米级的芯片,这种古董芯片很少有生产的了。美国F22的航电使用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技术,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生产了)而且重启生产线一般要升级相关的系统,比如俄罗斯的图160,因为找不到原本的航电生产厂家,就要在重启时对飞机进行改进,重启的图160的生产线其实生产的是经过改进的图160M。改进的同时又需要用到图纸,如果封存起来了还好说,如果关闭生产线时销毁了,那么对不起,先花个三四年去做实验测数据吧。总而言之生产线的重启和关闭都会牵涉到一大堆的配套企业,很是麻烦。
⑥ 优雅而致命的白天鹅,为何俄罗斯要恢复图160生产线呢
俄罗斯正在逐渐衰落,虽然普京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俄罗斯仍然在衰落。不谈俄罗斯,说说图160。这是一款非常好的飞机,飞行速度非常快,载弹量也非常大。在前苏联时期,各种防空导弹发展的非常迅速,而苏联手中的图95不足以满足突防打击的需求了。高空进不去,那么索性飞的快一点,从美国的低空摸进去,打美国一个措手不及不就完了?在这种战术思想下,白天鹅问世了。虽然是和美国的B1B一样属于可变后掠翼的超音速轰炸机。但是不得不说白天鹅的发展历程比B1B要坎坷很多。
图95的动静大到美国航母编队的潜艇都可以用声呐捕获到他的踪迹,这对于突防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而相比于图95,图160不仅飞行速度更快,而且也更加安静,对于突防打击这种事情,做的更加得心应手。
⑦ 一架图160能PK美国一个航母编队吗为什么
图-160是前苏联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制的一款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作为一架战略轰炸机,其具备强大的核威慑能力,目前全球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国,而这款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战略轰炸机放到现在依然没有国家可以进行仿制,就连现今的俄罗斯都只能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因为战略轰炸机紧缺和战略核威慑的需求勉勉强强将图-160的生产线进行重启,但也是断断续续的进行的,因为战略轰炸机对于一个国家考察是巨大的,其建造难度不是原子弹可以比拟的,作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最集中的体现之一,战略轰炸机可以代表这个国家综合能力的地位,要知道,当初前苏联不仅在研制这架轰炸机之时废了很大的力气,到后面建造这架轰炸机的时候更是动用了全国上下多达800多家的企业,足以见得战略轰炸机这个庞然大物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军事能力的水平的衡量。
因为图-160面对的是全方位武装并具有超强预警打击能力的航母战斗群,先不说航母编队中舰艇自带的防空导弹,单就拿航空母舰来说,其自身带有对空预警雷达,并且还有舰载预警机,首先不等图-160抵近航母编队,航母的强大预警能力就会发现图-160,这时候派遣舰载机升空拦截图-160,如果图-160这个时候不进行攻击,打开加力进行超音速逃窜,是可以逃脱,如果是迎面飞行进行攻击,那么分分钟被击落,并且除了舰载机外,航母编队的各型防空导弹都不是图-160可以匹敌的,因此不管图-160是在防区外发射几枚导弹还是防区内进行打击,都无法单挑整个航母战斗群。
⑧ 苏联为何要造图-160轰炸机
轰炸机是苏联武器装备的短板,因为之前没有这一款轰炸机,对于苏联来说三位一体的战略思维无法达到,所以苏联国防单位开会决定研发该类型轰炸机,从而与美国在战争手段上能够保持一致,并且即便是与美国谈判也能保证具有一定实力。
在当时的背景下,苏联科研资金有限,对于是否研发该轰炸机各方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将所剩不多的资金继续投入到导弹方面,也有人认为苏联应当与美国一样在轰炸机方面有所作为。最后最高司令部决定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消息报道美国发动核打击,苏联长官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确认此消息是否可靠以及决定是否反击。所以为了确保这段时间苏联有作战单元可随时作战,认为有必要使用轰炸机进行战备巡航。所以苏联的这一款图-160轰炸机也就应运而生了。
⑨ 为什么美,俄要发展战略轰炸机,难道不怕中
战略轰炸机机动灵活优势比洲际导弹大多了和平时期执行震慑作用等还有战略轰炸机在高空很能拦截的 至于俄的新战略轰炸机
KRET公司研制的图-160M2导航设备已经考虑到类似的问题,正如米赫耶夫所说,新机型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系统被损坏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任务。
他解释说:“在这一领域,对航行的要求完全改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都将是新的。飞机将采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新的宇航系统和一系列的工具,包括新的卫星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可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相连,无疑是宇航设备的一大进步。实际上,现代轰炸机机组利用星系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不可笑。假设敌人在交战中开始攻击天基系统,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备用系统,飞机就极可能会因找不着北而盲目飞行。据悉,俄罗斯正在稳步发展自己的反卫星武库,因为俄军已经意识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此外,米赫耶夫副总裁谈论的不是手动航海六分仪。实际上,该公司生产的高级电子“星扫描”系统,可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美国空军退役的SR-71侦察机和B-2轰炸机也有类似的系统。
所有这些系统都可能对未来的PAK DA大有帮助,这取决于它的最终设计。飞行器的艺术和动画描绘了各种先进的外形,但亚音速混合机翼的设计似乎是最有可能的。
如果俄罗斯的低可观测(隐身)技术不能击败各种各样的雷达波段,更不用说红外传感器,那么这些防御系统将对这种新型轰炸机尤为关键。事实上,俄罗斯对这些防御措施保持沉默,可能是默认自己远远落后于潜在的对手,尤其是在低可探测特性、高端数据融合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提高生存能力和机组的整体态势感知等负面的竞争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进攻性武器,先进的防御型电子战系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自动搅乱敌军通信或雷达接收器。此外,传感器收集了与电子情报阵列相同的信息,具有另外的潜在作用。这些优势结合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光电瞄准系统和分布式瞄准系统,帮助提示有导弹来袭——尤其是雷达和超敏感的电子监控设备。从理论上讲,这可以使喷气机成为一个强大的情报收集器,并借助于先进的数据链接,将该信息推送给其他飞机或地面部队。
当然,俄罗斯军事现代化计划往往受自身的成本因素所约束。受困于国家的经济衰退和制裁之间,克林姆林宫经常发现发现自己捉襟见肘,主要采购计划无限期延期,以腾出资金优先用于其他紧要方面。例如,俄罗斯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大小和美国的第一代很相似,出现在本世纪初,直到最近才出现在战场。
图-160M2是莫斯科“愿望清单”上的高级武器,米赫耶夫透露的细节显然具有现实意义。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Yuri Borisov)表示,新开发的系统能节约成本,最终会配置到图-160M2轰炸机,极有可能取代其它现有的轰炸机,如图- 22M、图-95和图--142。
⑩ 性能远不及B21,为什么俄军还要重新生产图160有没有很重要
美国和苏联进行长达四十四年的冷战期间,两国一直在展开军事竞赛,在研制新式武器上下足了功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增强武器装备的性能和作战力,来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以达到在军事上比对方更胜一筹的目的。在研制轰炸机方面,美国和苏联可谓是你追我赶,毫不松懈。上世纪70年代,美国空军透露将研制B-1轰炸机,苏联对此可谓是高度重视,十分害怕美国空军能压过自己,不久之后,俄罗斯便针对美国的研制B-1轰炸机的计划也展开了相关项目,企图在空军力量上占据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