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哪一年入侵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大举入侵苏联,丘吉尔立即表示英国将同苏联联合对德作战。1941年7月12日,英苏两国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纽芬兰签署了《大西洋宪章》。苏德战争爆发后不到两个月,长期以来屡遭挫折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初步形成,丘吉尔对此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大战过程中,丘吉尔作为同盟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出席了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的开罗会议,出席了美、英、苏三国领袖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举行的重要会晤,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B. 德军对列宁格勒发动进攻的时间和经过是怎样的
1941年6月22日拂晓,遥远的苏联西部天际,在经过了短暂的夏夜而逐渐变得暗淡无光的群星中,闪现出一种从未见过的“新星”。这是一些亮得非同寻常的星星,它们色彩纷呈,并且快速地向东飘来。与此同时,还伴随有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不一会儿,发动机的噪声骤然加大。终于,五颜六色的星光越过无形的空中国境线,1000多架机翼上涂有纳粹标志的飞机闪电般地闯入苏联领空,对苏联腹地的机场、军事指挥部和交通中心泻下瀑布般的弹雨。紧接着,7000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同时对准早已瞄好的目标开火。一时之间,苏联西部边境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大地在颤抖,山河在震荡,战火在燃烧,腥风血雨席卷整个苏联大地……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开始了。
其中,莱布统率下的“北方”集团军群,6月22日在大量航空兵的支援下,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向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起进攻。战斗一打响,德军就轻而易举渡过涅曼河这一水上天堑,长驱直入向苏联腹地进发。
在辽阔的北方战线上,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第56摩托化军,在开战后的24小时内就深入苏联境内40多公里。6月25日,德军坦克部队推进到离陶格夫匹尔斯只有70公里的乌提那。6月26日,德军装甲集团的先头部队离维尔纽斯和列宁格勒之间的主要铁路中心陶格夫匹尔斯几乎不到8公里的路程了。至此为止,在短短的4天内,德军装甲部队就翻山越岭、攻城占地,向苏联腹地推进达300公里。
为了完好无损地一举拿下陶格夫匹尔斯市内的一座大型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便于后续部队能够迅速越过西德维纳河,德军“勃兰登堡-800”特种部队一部,驾驶着缴获来的4辆苏制军用汽车,身穿苏军军服,口操流利的俄语,混进陶格夫匹尔斯市内,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两座桥梁,使德军的机械化部队顺利渡过了宽阔的西德维纳河。陶格夫匹尔斯的失守,使得奥斯特罗夫—普斯科夫—卢加—列宁格勒一线因失去了天然屏障而完全暴露在德军面前。
7月1日,随着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都里加的失守,列宁格勒的形势越发险恶了。7月4日,德军又突破奥斯特洛夫—普斯科夫防区内的斯大林防线。7月9日,防守普斯科夫的苏军在经过一场血战后不得不放弃该城,退往诺夫哥罗德。于是,希特勒法西斯的铁蹄终于在闯入俄罗斯大地之后踏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全力推进的时候,部署在列宁格勒北面芬兰一侧的两个芬兰集团军,为了配合德“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也于6月底分别在彼德罗扎沃茨克和维堡方向,对苏军“北方”方面军发起猛烈的进攻,企图从北、东两个方向与德军一起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全围。
C. 二战中德国进攻苏联是哪一年
1941年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启动“巴巴罗萨计划”企图闪击苏联(差点把人家灭了),就是德国对苏联宣战的一年
但是进攻苏联,德国干过很多次,包括哈尔科夫战役(苏军被围歼二十多万人,德国只有两万人的伤亡还是死亡记不清了)和库尔斯克会战都算
甚至没准可以说几个德国愣头青某个苏联营地打家劫舍搞偷袭也算德国进攻苏联,那小规模的进攻就多了去了
D. 德国侵略苏联的时间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面对几百万德军的突然袭击,边境线苏联红军有的被击溃,有的被包围,大量的部队被俘。在这种的艰难的逆境中,有一位苏军将军的表现出与众不同。他用最快的速度动员了他的机械化军开赴前线,给德军有力地打击,始终完整地保持了部队的建制。这位逆境英雄就是苏联的着名将领罗科索夫斯基。
E. 德国入侵苏联时间
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同年7月21日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秘密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其主要内容以闪电战战略为基础,包括进攻、占领和肢解苏联的一切计划和细节。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的190个师组成北、中、南3个集团军群,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被围德军。
F. 德国纳粹党是什么时候进攻苏联
德国进攻苏联时间: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其仆从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三个集团军群共计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
德国与苏联战争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奋起抗击,经过几次重大战役,粉碎了德军所向无敌的神话,并经过了近四年的战争,使德国在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
苏德战争又名苏联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奋起抵抗,经过浴血奋战,粉碎了德军所向无敌的神话,直至苏联红军攻破柏林。苏联与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一起,最终迫使德国在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
参考链接:http://ke..com/link?url=POR5XijOUruqMR8uwc3ZI_as0356pGmWQn5gA_vPiJKvsZrw42MaSaYr-bcp74NbFOCE8KWhbA-723UgQWtYhwm9BMG3bXaY-uGShZYLFm_
G. 二战德国入侵苏联的主要路线以及战争过程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空军率先对苏联西部空军基地实施轰炸,然后德国陆军攻下波罗的海三国,接着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包围苏军43个师,拿下白俄罗斯,再攻克基辅,发动基辅合围战消灭苏军60万,然后占领莫斯科门户斯模棱斯克,并开始进攻莫斯科,快要胜利时掉头攻打列宁格勒,苏军拼死抵抗,德军久攻不下,想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油田,但仍遭失败。这以后苏军开始与德军进入相持阶段并逐步反攻,发动哈尔科夫战役(失败)。德军意图反击,希特勒盲目提早发动堡垒行动(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大胜德军,从此苏军开始全面反攻
H. 二战时期,德国什么时候对苏联发动进攻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半,希特勒采取了不宣而战的强盗惯伎,突然对苏联发动进攻。德国的仆从国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也一道参加了侵略苏联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具有决定性的大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
I. 德国侵略苏联
这个问题好大~~你需要详细的还是简略的??
简单说下,1941年夏天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妄图以闪电战迅速击破苏联,战争初期由于苏军没准备而节节败退,接连丢失了西部方向大片领土白俄罗,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基本沦陷,列宁格勒被包围,莫斯科受到严重威胁。
德军在迅速扩大的战果前信心满满,十分骄横。然而在1941年9月到42年4月之间的莫斯科战役,让骄横的德军第一次遭到巨大失败。随后在42年4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以重大牺牲再次在斯大林格勒重创德军,截至43年2月全歼该地区德军33万,并俘虏德军司令官鲍卢斯元帅。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被苏联掌握,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苏联倾斜。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不甘心失败,企图重夺战争主动权,经过数月准备,1943年7月德军发动“堡垒”行动,准备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歼灭苏军,结果战至8月23日,苏军解放哈尔科夫,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最后胜利,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共击溃德军30个精锐师,内7个坦克师。德军损失官兵50余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3700余架、火炮3000门,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苏德战场主动权。
1943年8~11月 ,苏军在南线彻底肃清高加索地区的敌人,解放顿巴斯;在乌克兰,解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基辅;在中线解放斯摩棱斯克。1944年初苏军拥有635万人 ,不仅在兵员上而且在重要武器装备方面均已超过德军。此外,还得到了美英的援助。这些都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4年 ,苏军连续发动10次重大的战略性战役,历史上称为斯大林式的10次打击。解放了本国的全部领土,进入波、罗、保 、南等国作战 ,到年底共消灭德军约200万人 。
1945年初,在苏德战场上,苏军在兵力和武器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苏军的战略目标是:消灭波、捷、匈境内的德军,并在西方盟军的协同配合下,两面夹击,在德国本土上消灭敌人,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希望采纳~~
J. 二战德国侵略过哪些国家
波兰、法国、苏联、挪威、比利时等。
1、波兰
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英语:The Republic Of Poland),简称波兰,是一个位于中欧,由16个省组成的民主共和制国家。
东与乌克兰及白罗斯相连,东北与立陶宛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西与德国接壤,南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北面濒临波罗的海。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迅速侵占波兰大部分领土。1940年9月17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建立东方防线为由,命令60万苏联红军越过苏波边界,进攻波兰东部,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9月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会师,苏、德两军以皮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瓜分了波兰。9月28日,德军攻陷华沙,波兰再次沦亡。波兰人民开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战后建立波兰人民共和国,1980年爆发团结工会大罢工,1989年实行总统和议会制,同年改名为波兰共和国,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2、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语:French Republic),简称“法国”(France),是一个本土位于西欧的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区。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法国实行全国总动员。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但法国节节败退。
1940年6月22日,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灭。7月在法国中部的维希建立了的傀儡政府。
二战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58年被夏尔·戴高乐建立的第五共和国所取代。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不少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着名文学家和思想家,此外还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遗产。
3、苏联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语缩写:СССР)。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
二战时期,德国入侵苏联,刚开始苏联节节败退,1941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1941年至1945年间,英国与加拿大共同向苏联提供了大约150万吨的军用补给品和粮食。
1943年初,苏联红军经过顽强抵抗,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才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4、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或 Kongeriket Noreg),简称“挪威”(挪威语:Norge 或Noreg), 意为“通往北方之路”,是北欧五国之一,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
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很多,被称为“万岛之国”,领土与瑞典、芬兰、俄罗斯接壤,属地还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首都为奥斯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获得解放。
5、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荷兰语:België,法语:Belgique,德语:Belgien),简称“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东与德国接壤,北与荷兰比邻,南与法国交界,东南与卢森堡毗连,西临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66.5公里。
全国面积2/3为丘陵和平坦低地,全境分为西北部沿海佛兰德伦平原、中部丘陵、东南部阿登高原三部分,最高点海拔694米,主要河流有马斯河和埃斯考河,属海洋温带阔叶林气候,四季明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被法西斯德国占领,1940年5月28日利奥波德(neobored)三世签字投降,比利时政府流亡英国。比利时人民积极展开反法西斯斗争。1944年9月比利时光复。
1944年比利时同荷兰、卢森堡结成关税同盟(1958年发展为比、荷、卢经济联盟)。并同法国、英国、卢森堡和荷兰缔结区域性的防御组织。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波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比利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挪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