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有效控制高血压
远离高血压八字箴言:低盐 减肥 减压 限酒
●在我国,35-74岁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压,即有1亿多人正受到高血压的威胁。
●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患病率飞速上升:上世纪50年代高血压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冲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9.1%上升到25.8%。
●正当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节节上升”时,同是亚洲人种的日本,高血压病患病率却在近半个世纪内逐年下降——1956年到1997年,平均收缩压逐步下降15毫米汞柱。2002年,日本超百岁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寿命达87.6岁。
【认识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全是遗传来的,没办法
我看门诊的时候,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一问病情,第一句话就唉声叹气:“我父亲(母亲)有高血压呀,没办法。”似乎得这个病就完全是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了。其实,把自己的病因全都归到老祖宗头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高血压有没有遗传因素?有的。双亲血压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3%,一方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率是25%,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的,子女的发病率是45%—55%。
不过,高血压不同于那些经典的遗传病,如血友病、多囊肾等。也就是说,高血压病人的后代中有部分人存在发病倾向,即所谓基因有变异。但是即使这部分人也未必100%的发生高血压。这是因为,高血压一方面受遗传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环境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习惯、社会因素、气候等等,它们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比遗传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血压也称为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所以说,要摆脱高血压的阴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我建议大家记住这样一个图: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我们只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大基石,完全能够不发生高血压,健康到老。
误区二:高血压是种顽固病,降不下来
我还常常碰到这样的病人,老是抱怨:“我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一直看,可是老是降不下来。真是顽固啊。”很多病人觉得,自己得的是顽固性高血压,没法控制,非常泄气,有的干脆听之任之了。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
先要搞清楚什么叫“顽固性高血压”。我们说,服全剂量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理(必须包括利尿剂)的降压药物,血压仍然≥140/90mmHg,这种叫做顽固性高血压。欧洲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个国际性的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它是对1.8万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治疗、随访,一种药不行,用两种药,一直用到四种药,发现血压真正降不下来的大约是7%。可见,真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只是极少数人。
那么为什么一些高血压会那么“顽固”?其实大约50%—70%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听从医嘱,而是吃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说一天吃三次药,他偷工减料只吃一次,看看血压正常就不吃了,等到头晕了再吃药,“临时抱佛脚”。
“高血压药有副作用呀!”很多病人抱有这种心思。高血压药确实会造成心动过缓、低血钾、脚肿、咳嗽等副作用。但是我要说,高血压如果不控制、治疗,将发展成中风、心肌梗死、尿毒症。吃药的副作用和不吃药的后果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退一步说,病人如果有严重的不适应,医生可以通过换药来减轻。而高血压如果早期没有控制,发展到了晚期更难控制,这时候要降压用的剂量就大了,对肝、肾功能的损伤和不良反应就更大了。因此,我劝大家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而要及早长期服药,终生服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所以病人和医生之间更要有良好的沟通,密切配合。医生开出了药以后,要有一段观察时间,观察剂量是不是对头,疗效有没有到位,这需要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如果病人不配合,没有长性,动不动就换一家医院,重新看病,这是非常不利于治疗的。
【生活准则】
低盐
标准:三口之家一个月,250克盐500毫升酱油。
分析一下日本人的饮食特点:从二战后到1998年,生活显着改善,原来是咸鱼、咸菜干,现在是淡而无味的寿司、白萝卜、姜……平均摄盐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发现了吗?盐摄入减少正是日本人高血压患病率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吃盐一多,血压就上去,我们称为盐敏感。正常人中约有四分之一是盐敏感人,在高血压病人中,大约有一半是盐敏感,老年人中,盐敏感的人更多了。在我们国家,高血压高发地区东北地区,平均每天每人摄入12—18克盐,就明显高于南方7—8克。而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呢,是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该少于6克。
看看我们的饮食习惯,早餐常常吃稀饭,馒头,加酱菜或腐乳。单单一块红腐乳就含5克盐,一小碟榨菜或酱菜(50克)就含4克盐,一顿早饭就已经达到一天的标准。我们还有在菜里放味精的习惯,一克味精就含0.5克盐。此外,许多蔬菜、豆类、虾米、紫菜等也含钠,一般食物中大约含盐量在每天3克左右。
一次,一位病人到我们这里来看病,用了各种药物,血压就是下不来。我一看,他是宁波人,咸菜、咸鱼吃得很起劲。我立刻安排低盐饮食,薯仔,蔬菜,水果。病人吃得哇哇乱叫:“哎呀,要吐了,要吐了”,结果短短一个礼拜,血压就下来了。所以,我们想要预防高血压,一定要改变饮食习惯,控制摄盐量。根据每天4—6克盐匡算,一家三口每月最多用盐250克,酱油500毫升(约含70克盐),平时不吃酱菜等咸食。
减肥
效果:体重减一公斤,血压下降一个毫米汞柱。
高血压和肥胖是“好兄弟”,形影不离——高血压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压。
胖有很多种,有的人集中在腹部上,腰围粗,大肚子,我们称之为“向心性肥胖”。这种胖最危险——常常有高血压又有血脂紊乱,又有血液胰岛素的增高,糖耐量的异常,被称为代谢综合征。因此,及早发现超重,及时减肥,是预防肥胖及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注意点。体重减一公斤,血压一般就下降一个毫米汞柱,如果体重减掉5公斤左右,血压就有显着变化了。
那么怎样自我监控体重呢?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身高—105=标准体重。一名身高165厘米的人,标准体重就在60公斤左右。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则是,计算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小于23表示正常,23—25超重,大于25肥胖,发现超重时应该减肥了。
有的胖子不肯运动,不节制饮食,每天喝减肥茶、吃减肥药。这可能会减轻体重,但一旦停药体重立即上升,而且有的人体重是下来了,血压却没下来甚至有上升。其实,减肥的要点是:能量摄入和支出必须负平衡,即要加强运动消耗能量并减少能量吃进去,运动,减肥,节食一起配合,既经济,副作用也小。
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或家务劳动不能算运动。运动一定要出汗,有一定的疲劳感,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每次30—45分钟。要估计运动量是否适合,可以粗略估计运动时心率。60岁的人心率应在100—110次/分,每增加(减少)10岁,就减少(增加)10次/分。另外一个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是运动时最大心率应达到220—年龄再乘以70%(正常体重)、或60%(肥胖人)。
我的一位病人能有效地减肥,主要就是运动加节食。他每天早上2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中午原来半斤米饭,现在吃150克,晚上也以水果和清淡蔬菜为主,结果从85公斤降到了70公斤,血压控制得很好。减肥,必须多吃低能量高纤维素食物,如绿色蔬菜,少吃甜食、高脂,高动物蛋白食物,运动后饥饿时也应多吃蔬菜,豆类等低热量食品,持之以恒,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减压
方法:调节心理,不让高压导致高血压。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医生在给在押犯人治病时发现,许多贪污分子患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压病,不少人已经并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他们为什么会得高血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强大的心理压力,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精神高度紧张,最终导致高血压。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其实就说明一个道理——心理因素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因素。现在社会竞争激烈,速度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容易不平衡,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表现为心动过速,易激动,休息或睡眠时心率明显减慢。长期心跳过快,大于或等于75次/分以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比率随心率增加而直线上升。打个比方说,你去赶火车,马上还有一分钟就要开车了,你提着大箱子,心里那个急呀,满头大汗赶上去。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一个人成天地这样赶火车,受得了吗?受不了。在我国最近一次调查中,就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35—44岁患高血压的增长率高达62—74%,而65—74岁只有15—18%。这部分中年人,其中不少都是白领、干部,长期处于交感神经激活状态。
因此,我们体内就要形成一个防护机制,在压力来的时候能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健康生活方式。除了平时注意心理卫生,重视性格修养,有发现心理障碍时,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外,还有几个方便的小“招数”。一是深呼吸,全身放松,精力集中于慢呼慢吸气上,呼吸柔和平缓,连续几次就能马上使心情恢复平静。二是静思,找一个光线暗淡、安静的地方,端坐放松,排除杂念,默默聆听自己的呼吸,数数,或者想象阳光明媚的海滨,就能使心情尽快平复。如果有时间的话,还不妨练练气功,每天做一定的运动,出大汗后洗个热水澡,听听委婉动人的轻音乐,能对大脑皮质功能活动起到有益的调整作用。
限酒
关键:不要天天喝酒。
大量饮酒也是健康的一大绊脚石。根据2002年WHO调查,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依次为吸烟、高血压、酗酒,在发展中国家依次是酗酒、高血压、吸烟。
酗酒是高血压、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喝白酒。俄罗斯人喜欢白酒,中风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欧洲人不饮白酒,多喝葡萄酒或啤酒,中风明显少。我国目前餐桌上应酬时常有不喝白酒不够朋友的风气,喝一杯白酒(100—200克),肯定会引起心率增快,血压上升,长期饮酒会成瘾,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以中风告终。
关于高血压病患者长期少量饮酒是否有益,这一直是大家关心和争论的问题。有人说每日饮葡萄酒,可以降脂降压,有好处。研究表明,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活血通脉、消除疲劳的功用,因此,冬寒季节或者逢年过节,适量喝一些酒精含量低的啤酒、葡萄酒、黄酒对人体有一定益处。虽然有研究报道,少量饮酒,能够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但也有报道,在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同时,甘油三酯也会升高。此外乙醇还会部分抵消某些降压药物的作用。
所以说,高血压病患者虽然不是绝对忌酒,但是应该因人而异。不应该把长期少量喝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治疗选择,更不应该低估嗜酒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日常注意】
一,调饮食
●多吃鱼类。少吃牛羊肉和肥猪肉。
●许多水果含钾丰富,可缓冲钠的有害影响,减少血容量而使血压降低。水果含钾最多的依次是香蕉、桃、山楂、鲜枣、柑橘、柿子、苹果。此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尼克酸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含维生素C最多的依次为山楂、猕猴桃、红枣、薄荷、橘子。
●素食可降低血压。有一些蔬菜还有轻度的降压作用,如芹菜、大蒜、西红柿、菠菜、洋葱、茭白、胡萝卜、茄子、冬瓜、黄瓜、南瓜、木耳、海带、马铃薯、甘薯。
●避免空腹或睡前饮用大量浓茶,提倡长期饮淡绿茶,并在饭后饮用为宜。
二,多锻炼
●太极拳。动作柔和、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松弛,促使血压下降。打一套太极拳或做气功(放松功、站桩功),收缩压可一次性地下降10毫米汞柱。
●体操。运动部位均匀,运动量适中。
●步行。快步行走每天1—2次,每次30—45分钟,行程约2000米,在每天下午、黄昏、睡前均可进行,可使收缩压下降4—6毫米汞柱。
●游泳是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坚持每周1—3次,必有好处。
【解释新闻】
高血压:在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它不仅仅单指血压的升高,还指由其引起的人体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分类:原发性高血压、续发性高血压。续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大约占总数的5%。人们通常讲的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虽然找不到特定原因,但仍有许多因素可能与其有关,例如:遗传、体重过重、高脂血症、摄食过多钠盐、饮酒过度、抽烟、压力、运动量不足等等。
参考资料:http://it.sohu.com/20050322/n224807553.shtml
B. 俄罗斯电源电压是多少
俄罗斯电源电压是220伏,50赫兹,电源插座是双圆孔的欧标(又称“德标”)插座。国内的电器需要使用莫斯科转换接口转接后才能正常插用。
C. 俄罗斯用什么电插头图
D. 俄罗斯第一次出动8万大军发动车臣战争,为何会折戟而归
车臣问题一直是俄罗斯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而车臣也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第一次发生局部战争的地方。车臣的面积相对于俄罗斯来说还不到1‰,但却一直是俄罗斯国军事政治投入的一个热点。
当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时候,俄罗斯出动了8万大军想要征服车臣,但最终却于折戟而归。车臣为什么在苏联期间乖乖不闹事,等苏联解体之后,却刻意与俄罗斯过意不去呢?俄罗斯的第一次车臣战争为什么会失败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好在后来普京上位之后参照斯大林的方式通过绝对的武力再次征服了车臣,但如此强硬的政策我想始终不会是长久之计,在不久的将来问题还是会再出现的。
E. 俄罗斯高加索问题的由来
高加索:“碰撞之地”
在人们的印象之中,高加索就是一座大山脉的代名词,是一条绵亘崎岖的大山系。而在地缘政治中,高加索则是一块东西走向的广阔地峡。高加索地区指前苏联的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地区,其总面积约44万多平方公里。高加索南部有两条东西走向山脉,即北边的大高加索山脉和南边的小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以北称“北高加索”,现在一般指俄属高加索地区,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大高加索山脉以南直至小高加索山脉南麓地区称“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指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
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连接处,属于麦金德所称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该地区人口总数不足3000万,有50多个独立的民族,若按语言社区来分,小的民族只有几百人,大的上百万人。由于地势复杂,许多民族相近咫尺但语言却完全不通,据说古罗马人在此地经商要雇佣80多名翻译,所以历史上高加索曾有“语言之山”之称。同时,这一地区又有伊斯兰教、东正教、亚美尼亚格列高利教和犹太教等多种宗教势力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由于高加索在人文地理上的这种特殊情况,该地区一直是其周边国家和民族争夺的土地,且常是一些大国势力范围控制的交叉及末端地带,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历史上,亚述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曾染指高加索,并且把它纳入帝国版图,但又都遭到了猛烈的抵抗,反抗和镇压成了高加索政治的鲜明特色,高加索一直以其居民的叛逆性和该地区的不可征服而举世闻名。在历代俄罗斯文学精英的眼里,高加索是“不屈从暴力和强权的自由之地”,而在战略家的眼里,高加索是“各种力量云集,各种利益交错,各种冲突交织”的“碰撞之地”
高加索:“火药桶”
17、18世纪,高加索地区战火不断,内有民族争斗,外有波斯、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的争夺。经过两个多世纪的血雨腥风,沙俄帝国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控制了高加索的命运,但高加索地区的反抗运动时有发生。即便在苏联时期,高加索局势也不是很稳定。苏联解体前后,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加剧,冲突不断,充满了火药味。
在北高加索,起初是北奥塞梯与印古什因领土纠纷而爆发武装冲突。紧接着,1991年11月,杜达耶夫宣布车臣为“独立主权国家”。为维护国家统一,俄罗斯于1994年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1999年8月,车臣非法武装入侵达吉斯坦,俄罗斯再次举起反恐大旗。同年10月,俄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端掉了车臣恐怖分子的“老巢”。为了报复,近年来车臣残匪在俄罗斯各地实施了一系列血腥的恐怖活动。
在南高加索,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也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的归属问题大打出手。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境内,80%以上的居民是亚美尼亚族人,但行政上归阿塞拜疆管辖。从纳—卡州建立之日起,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就抱怨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歧视他们,因而阿境内的亚美尼亚人一直谋求并入亚美尼亚。1989年,纳—卡地区宣布独立,这导致阿亚两族矛盾骤然加剧,兵戎相见,造成大批人员伤亡。
位于黑海之滨的阿布哈兹曾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它却想趁苏联解体的机会独立建国,一直与格鲁吉亚政府闹个不停。北奥塞梯南部的南奥塞梯曾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1992年1月,该州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并与北奥塞梯合并,从而引发了格奥武装冲突。结果,2008年8月8日的“高加索五日战争”结束后,小萨的莽撞把这两个形式上还算统一的地方给彻底地弄丢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高加索地区的这三个“热点问题”中,我们都能找到俄罗斯的身影。许多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外高加索地区的不稳定是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历史包袱”所致,但外高加索地区的冲突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这与俄罗斯的“暧昧态度”有直接关系,而俄罗斯正是利用这些问题做为自己控制这一地区的有效杠杆之一。岂不知,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外高加索地区不能实现最终的和解与稳定,那么与之相连的北高加索地区也不可能真正的安稳下来。
高加索:俄罗斯的“软胁”
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唇齿相依”。在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的情况下,一旦外高加索成为北约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将处于北约的半包围之中。为介入北高加索事务,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一直坚持双重标准:口头上支持俄在车臣的反恐行动,暗地里却为车臣恐怖分子提供方便甚至政治庇护。俄《共青团真理报》曾撰文称,西方人的想法就是想让俄罗斯离开北高加索。
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南部屏障”,确保南大门不直接面对北约“黑洞洞的炮口”,俄罗斯在不断调整与外高加索三国关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目前,北高加索军区已成为俄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军区。针对美国和北约在俄格边境的军事活动,俄军加强了防范措施。在俄方的坚决反对下,目前北约已表示暂不向格鲁吉亚派遣预警机,也没有制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加入北约的具体时间表。
其实,恐怖分子正试图把俄罗斯拖入一场新的“高加索战争”。恐怖分子策划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北高加索重新拖入大规模武力冲突的泥潭,而且还想扩大冲突的地域范围,使之国际化。
F. 俄罗斯政府的执政方式
俄罗斯现在就特别趋近于寡头政治。 尤其是在普京执政的这18年里,俄罗斯的能源、钢铁等赚钱的领域都被和统治者关系好的大资本家控制,或者国家控制,其实国家控制后也是被执政者的亲信门去打理。而政坛拉帮结派的问题很严重,出现了明显的一家独大现象,比如统一俄罗斯党。反对派根本没有实力与它抗衡,如果反对过于强烈,常常面临被暗杀的风险。
可以说,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后,虽然采用了西方的制度,但是无论俄罗斯政客还是俄罗斯民众,都没有接受民主的政体。他们只是披着民主政体的外衣,慢慢回到苏联时的那一套高压统治方式。
G.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内容是什么
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7)俄罗斯如何控制高压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再加上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在欧洲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美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冷战”(Cold War)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在东欧、中东、希腊、土耳其等地,美国、英国和苏联更是争斗得异常激烈。美国在战后世界新格局中的一举一动总是受到另一强国苏联的制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在形成之中。因而,美国政府正在制定着如何对付苏联的决策。此时英国惟有的希望是争取美国舆论,寻求美国支持,重建欧洲均势。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是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精心安排的杰作。杜氏意在利用丘吉尔这位着名的“反共斗士”投石问路。丘吉尔在演说中不仅充分表达了英国的意愿,同时也道出了美国想说而不便公开说的主张,适应了杜鲁门政府的需要。
经过舆论界的一番哄炒之后,美国当权集团尽管感到同苏联公开决裂的时机尚未成熟,民众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即使政界领导人也有意见分歧,但是,散布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论调开始在美国舆论界占据了上风。
H.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冬季很寒冷,是北半球的寒极,其原因是 1所处纬度最高 2 位于大陆内部 3 受强大高压控
1.位于高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接受光照和热量少,所以气温低。2.地处亚欧大陆北部,加上西北低、东南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亚地区受北冰洋影响大,造成冬季严寒的气候。3.东部、南部地势高,高大的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深入,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冬季寒冷的程度。
I. 俄罗斯生活电压是多少
俄罗斯生活电压是220V50-60hz,插座供电尚称良好,惟电压不稳。
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
高低压的区别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1000伏的为低压。
其中安全电压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按照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的电压系列。我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以下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以及6V。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J. 俄罗斯的电压和美国的是一样的110V吗
我只知道后俄罗斯的是220V 我还去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