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时苏联士兵中除了有乌克兰俄罗斯人,那还有白俄罗斯人吗白俄罗斯人士兵占比是多少
当然有啊。当时还有白俄罗斯方面军,具体人数占比不详。白俄罗斯在历史上就和俄罗斯联系紧密,同为东斯拉夫人,白俄罗斯的白字,就是意为正宗的(斯拉夫人),他们基本上是一伙的。
B. 苏联在二战前与二战后人口各是多少
二战时间为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1939年,苏联的人口为1.7亿。
1946年,苏联的人口为1.67亿。
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数量已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
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总人口为286,731,000人。
人口较多的共和国为: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中亚各共和国出生率每年高达2.6%,而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为0.4一0.7%。
(2)二战多少人是俄罗斯人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制度的创建,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联合国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C. 二战时苏联总人口是多少
苏联在1939年统计人口约1.6亿
1939-1940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比萨拉比亚、卡累利阿、波兰东部以后,人口约1.8亿。
二战中苏联军人因战事死亡688万(作战伤亡共2335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战后人口1.53亿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
苏联1938年的国土面积达22,403,000 平方公里,并在1939年9月-1940年将国界向西推进了300到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万人口,1940年人口达到了1.94亿。
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数量已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总人口为286,731,000人。
(3)二战多少人是俄罗斯人扩展阅读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D. 二战以后是不是很多俄罗斯族得复员苏联军人
1、苏联的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所以叫俄军或者苏军。
2、德国的武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
3、德国是很强,但是德国人口有限,现在也只有2000多万人,当时德国有1000万军队,在苏德战场就投入了800万,但很多都是附属国的兵,所以战斗力会有所下降,天气是一个因素,主要因素还是俄罗斯族是个很伟大的民族,他们没出伪军(不象中国,汗啊),而且纵深非常大。
4、此问说反了,德国和意大利是二战发起国,他们侵略了整个欧洲大陆和北非.日本侵略了中国和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
5、美国在被日本珍珠港偷袭后,开始介入二战,先是把欧洲当重点,北非和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战役),德国快不行了的时候,才大规模投入了亚洲战场。此战略目标绝对正确,战争的过程也验证了这一点.这个问题1.2楼都说错了.
(参阅,百家讲坛马骏博士讲的二战风云人物,非常精彩,我看了好几遍了.建议你看一下,然后这些问题你都会更清楚的了解.)
二战发起时间,国际通常是认定为1939年,(部分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可追朔到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但这跟1937年的七七事变一样都不是主流观点),结束是1945年,所以二战国际认可的时间是7年.
军人死亡人数大体为:
中国死亡兵力达八百万,基本全是国民党兵
苏联死亡兵力约为一千万人(近500万是俘虏)
美国共有三十八万人丧生,美国死的都是兵
英国有二十七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死的也基本是兵
日本约180万(在中国阵亡的只有52万)
意大利死亡是33万
德国本土死亡兵力大约300万人
战争死亡人数,除了美国和英国,其他国家都要翻番的.
E. 二战中俄罗斯损失多少人口当时又有多少人口注意,仅仅是俄罗斯,不是苏联,不知道的别误导我
加上平民,俄罗斯牺牲了4000万。当时的俄罗斯有2亿的人口
F. 二战时苏联人口有多少人总兵力有多少人,有有信任的数据来源。
1917年苏联成立之时人口约1.7亿,到1991年解体时苏联人口达到了2.8亿,苏联参战前人口约
为1.94亿。战后人口约1.67亿
二战中德国动员兵力1420万,兵力峰值为780万,苏联动员兵力为3460万,兵力峰值为1280
万
二战后苏联成立了海陆空三军,到1991年截至,苏联总兵力约为370万人。
G. 二战时苏联人口是多少
1941年,苏联人口大约为1亿9300万。战争爆发后,苏联共动员了2960万人。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总兵力达到了1136万人。
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苏联伤亡惨重。据统计,伤亡人数超过2700万人,其中有苏联红军累计死亡人数为865.6万人左右(包含300万上下死亡的俘虏,其余1800多万伤亡为平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伤亡人员。
战争让苏联损失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那为何苏联面对德国的步步紧逼。
第一个原因是苏联人口基数大,军队多。苏德战争是突然爆发的,苏联没有任何准备,德军就直接兵临莫斯科,在5个月内苏联损失了几百万人,但苏联没有放弃,调动东部军队和德军开战,充足的兵员是苏联没被打败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前期和中期苏联被德军打压,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全民积极参军,不仅有很多青年响应征兵,还有苏联女兵,整个战争期间,女兵数量累计有80万人,什么女狙击手,坦克兵,炮兵都有女兵的身影存在。苏联军队虽然不断在减少,还是能与德军抗衡。
苏联以为持久的消耗战德军很快就撤退,结果希特勒非常好战,往苏联战场调用了大量机械化部队,导致苏联伤亡惨重,有超过300万人被德国俘虏,送往集中营被杀害。斯大林号召全国人民统一战线,男女老少都是士兵,战争后期,苏联基本上是全民皆兵。
甚至连未成年的孩子都被送往了柏林战场。
虽然苏联胜利了,但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苏联由于征兵素质比较低,武器被德国秒杀,和德国身经百战的老兵相比,在士兵素质不对等的情况下,两军交锋几乎就是德军单方面的屠杀,苏联士兵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不断送往战场。
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是为祖国而战,很多苏联军民都为国奉献或英勇杀敌,在国家危难之时,无疑就是士兵最好的补充来源,他们有体力、有激情、更是无比的爱国家。
涌现了以彼得罗夫斯基中将、马特洛索夫、卓娅、波克雷什金、帕夫柳琴科、阔日杜布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万余人成为“苏联英雄”,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的有700苏联军人。
H.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俄罗斯吗还是苏联
二战的时候是“苏联CCCP”。当时的俄罗斯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同时也是“苏联”的主体。
所以,你的说法可以这样来解释——二战时期,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参加了战争!
I. 二战时期苏联有多少人为什么会死几千万人呢
二战前夕,苏联约有一亿九千万人,这点是有关苏德战争的《东线41-45》书籍作者朱世巍先生通过多方资料考证过的。
在二战中,苏联共死伤军民月2700万,绝大多数是死于对德作战的。
从战略角度来说,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就已经知道了希特勒准备入侵苏联的想法。但其疏于准备。举一个反证,按马列们的想法是一战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二战诞生社会主义阵营,三战就全世界都是社会主义了,斯大林自己的规划是德国不打苏联,而苏联按部就班的进行战备的话,就在1943年攻打整个西欧。但这是建立在直到1942年德国都不会入侵苏联的前提下。
苏联的大清洗导致很多有经验有思想的指战员无辜死亡,导致整个苏军的作战能效滑坡。
从战术上说,苏联的很多战术的确很落后。
如斯大林本人就不愿意丢弃基辅,强令苏军防守,结果导致德军在基辅战役中围歼了苏军西南方面军。即使到了1944年,苏联的高级将领的指挥艺术也不怎么样,诸多兵种合成作战能力依旧不如德军。美国曾讥讽苏军是压路机(火炮和人海优势)。
空军还采用老旧的三机编队战术。
而红海军则沦为陆军的附庸
从装备上讲,苏联的不少装备确实不怎么样
陆军的T-34/76坦克,虽然机动力、防御力不错,但火力不足,而且炮塔空间狭小,车长兼职炮长,战斗效率低下。另外,T-34普遍没有装备电台,作战时完全靠长车车长摇旗指挥,一旦长车被击毁,其他坦克往往呈鸟兽散。
空军的I-15、I-16等战斗机已经老旧,而雅克-1等新进战机数量不多,且没有电台,加上战斗机驾驶员技术生疏,战术老旧,损失很大。
苏联的红海军可以说是苏联卫国战争中最悲哀的军种,不但是陆军的附庸,而且装备极为落后,三艘一战的老旧战列舰就是最大的家当了,被迫用鱼雷艇充当驱逐舰(而德国好歹也是用大型雷击舰充作驱逐舰使用)。
从士兵素养上说,苏联也不能和德国相比。
德国士兵虽然在吃苦方面不是苏军士兵的对手,但作战经验丰富,战术灵活。
举个例子,如果德军一个步兵连和苏军一个步兵连对战,德军的军官一旦阵亡,那么他下一级的军官就会自觉顶替其指挥岗位,而苏军往往因为军官阵亡而全盘崩溃。
这就导致双方交战的伤亡比很不成比例,如双方坦克对战时的交换比,德军豹式坦克对苏军T-34就在1比5以上。
战时,饿死的苏联人有多少我不清楚,但有些事是很明确的
首先,苏联的内务部队会在自己人发起进攻时,在战友身后架上机枪,随时准备打死溃退下来的战友(《兵临城下》里的情节绝不是杜撰出来的);
其次,当德军进攻一个苏联村庄时,先用火力覆盖一遍,等苏军反击或反攻时,也要火力覆盖一遍,来来回回,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时,有些苏联村庄反复被苏德双方共同炮击覆盖了5、6次);
第三,斯大林的命令里,凡是通敌的人,不管是被俘的、投降的、逃兵一律视作叛国者,本人会被军事法庭审判(绝大多数是死刑),亲属被流放。少数躲过死刑的人也不好受,直接送入惩戒营,等苏军进攻前,就成排的往德军雷区里冲(趟地雷的)。二战里,被斯大林枪决的名人里包括赫鲁晓夫的儿子(战斗机驾驶员,升空作战时,驾机叛逃德军,后被苏联特工绑架回国,被枪决)。
第四,苏联一切为了前线,不管是自己生产的粮食还是美国援助的斯帕姆罐头,都优先送往部队,后方的百姓吃着加入了木屑的黑列巴。但整体情况上来说,饿死的不多。其实,1921年由于长期战乱和布尔什维克政策失误以及气候异常,苏联爆发了异常可怕的饥荒,连盛产粮食的乌克兰都到处是饿殍,一共饿死了500万人。所以,活下来的估计是比较能忍受饥饿的(不过这个说法很不人性,纯粹是按照达尔文主义的臆测)。
关于这段历史,还是推荐你看下朱世巍先生编写的《东线:41-45》一书。
J. 二战开始和结束时德国和苏联人口分别有多少
1、二战开始时,德国总人口一般认为是8000万
——“根据《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中得到准确数字是1933年,德国人口66030000,被德国合并时,奥地利有近700万人口,苏台德区有300万人口,萨尔区75万人口,梅梅尔区还有若干万,波兰200万日耳曼人,罗马尼亚90万,意大利25万,阿尔萨斯150万。”
1945年底,德国被划分为二区:东德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西德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合计5000万人口
——德国在二战至少损失了1600多万人(其中军队死伤高达600多万,平民约死伤1000多万),其余的人口战后属于他国。
2、苏联以1939年统计人口约1.6亿,随后,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半个波兰、罗马尼亚一部后,1941年战争前夕统计人口约1.8亿
苏联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4330万人以上,也就是说,战后苏联人口约1.4亿至1.6亿——主要是战后又吞并了一些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