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视剧“大商道”里的库伦是指现在的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吗
是。
② 清朝时库仑是今天那里
清朝时库伦即现在的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
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俄罗斯边境542公里。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1778年起,“乌尔格”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2)俄罗斯库伦塔在哪个塔里扩展阅读:
1、自然资源
2015年乌兰巴托开采煤矿,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国内70%的石油需求。乌兰巴托正在建设可发展能源,预计2021年可出口本国电能至俄罗斯。
2、人口分布
乌兰巴托常住人口143.5万人,人口密度为305人/平方千米,乌兰巴托市居住着许多民族和种族,其中喀尔喀蒙古人占88%,哈萨克人占2%,杜尔伯特人占1.5%。
此外,还有巴亚特、达里岗嘎、乌梁海、扎格钦、达尔哈德、图尔古特、乌格勤德、乌干图等种族。乌兰巴托市民平均年龄非常轻,30岁以下的人口高达74%,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之名。
③ 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口岸有哪些
共对蒙古国开放有10个口岸,它们分别是: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二连浩特公路口岸、策克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公路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公路口岸、阿日哈沙特公路口岸、满都拉公路口岸、额布都格水运口岸、阿尔山公路口岸、巴格毛都公路口岸。
以下对五个口岸简介:
1、二连浩特(铁路)口岸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815号界标附近。是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与蒙古共和国扎门乌德口岸隔界相望,过货能力350万吨,也是欧亚大路桥中的重要战略枢纽。二连浩特口岸城市辖区面积401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近10万人。
该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周末正常开放。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8: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8:00(夏令时为9:00—19:00)。
2、策克口岸—西伯库伦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572号界标附近。策克口岸连接额济纳与蒙古国的南戈壁省。南戈壁省同样是地广人稀,口岸贸易以煤炭为主。在口岸北100多公里处,是蒙古国的纳林苏海煤田。丰富的煤田资源通过这个口岸入境,继而运往酒泉或乌海。
随着临(河)哈(密)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建设,阿拉善不仅是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很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口岸上每天拉运煤炭的车辆排成超过一公里的长龙,但其他商贸不多。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策克—西伯库伦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3、甘其毛都口岸—嘎舒苏海图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703号界标附近。该口岸地处半干旱草原之中、自然环境差,沙尘天气较多。该口岸设计年货运能力20万吨,年客运能力10万人。甘其毛道口岸对应的蒙古国南戈壁省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煤、铜、金矿,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开采价值十分可观。
目前该口岸主要过贷为从蒙古国进口原煤,开设了煤车专用通道。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双边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3月、5月、8月、11月的16日至30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古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4、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毕其格图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046号界标附近。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位于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之间,对内辐射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并向南延伸到东北和华北腹地,距北京、呼和浩特、沈阳、锦州均在900公里以内;对应蒙古国苏赫巴托省毕其格图口岸,辐射蒙古国苏赫巴托省、东方省、肯特省3个省,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860公里。
现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以逐渐发展成为以原油、煤炭、萤石等矿能产品,饲草、活马、羊绒、皮张等畜牧业产品以及建材机电、生活用品等多元型发展的综合型口岸。口岸通道为中蒙边界珠恩嘎达布其—毕其格图边防会谈会晤通道。
该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5、阿尔山口岸—松贝尔
该口岸位于中蒙边界1382号界标附近。阿尔山至蒙古国乔巴山的铁路,就可以形成东联朝鲜、韩国、日本、西进蒙古、俄罗斯直至欧洲的国际大通道,这也是联合国规划的新的一条欧亚大陆桥。"两山"铁路建设事宜也正在积极推进。
努木尔根河是一条中蒙界河,向北便汇入了哈拉哈河,它是联系中蒙两国人民的纽带。哲罗鱼是努木尔根河的特产。也是兴安盟通往蒙古国东方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连接蒙古国口岸、连通中国与蒙古国贸易往来、推动旅游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通道。口岸通道在中蒙边界1382号界标附近。
该口岸为国际性季节开放口岸。口岸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11日至30日、7月16日至30日、8月16日至9月25日。口岸开放期间,中方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8:00—17:00;蒙方工作时间为乌兰巴托时间8:00—17:00(夏令时为9:00—18:0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二连浩特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策克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甘其毛道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尔山口岸
④ 西伯利亚联邦区
(一)地理与地质概况
西伯利亚联邦区地处俄罗斯联邦亚洲部分的中部,面积约为514.5×104km2,占全俄罗斯面积的30%,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联邦区,人口约1928万。该区拥有贯通俄罗斯南北的北亚大河叶尼塞河及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北临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喀拉海,东邻远东联邦区,西邻乌拉尔联邦区,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与中国接壤范围狭小。西伯利亚联邦区由12个联邦主体构成,包括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克麦罗沃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鄂木斯克州、托木斯克州、图瓦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中心城市为新西伯利亚,地理位置见图5-30,各主体的情况介绍见表5-17。
图5-30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区域简图
表5-17 西伯利亚联邦区主要构成
续表
(二)资源现状与分布
1.燃料和能源原料
(1)石油和天然气
西伯利亚联邦区油气远景区集中在3个大的含油气省,即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的东部和东南部、勒拿-通古斯含油气省和哈坦加-维柳伊含油气省,有20个含油气区。从行政区来看,包括了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托木斯克州、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西伯利亚联邦区烃类资源现状见表5-18。石油探明初始资源总量占24%,天然气占16%。
表5-18 西伯利亚联邦区烃类资源基地现状
(据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探明储量集中在165个油气田中。石油储量多产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尤鲁布琴-托霍莫和万科尔斯克油田群,而天然气储量则主要集中在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金气田群(图5-31)。
这些油气田群是向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的俄罗斯新的输油系统供油和向设计中的西伯利亚天然气运输与天然气加工企业供气的主要油气原料基地。截至2011年,其已发证的后备资源占A+B+C1+C2级石油储量的93%,天然气占86%。2009年以前西伯利亚联邦区主要的油气开采区是托木斯克州,每年开采大约(1000~1100)×104t石油,石油进入了西西伯利亚输油管系统。2009年由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万科尔斯克凝析油气田的开发,同时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线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石油开采量开始加大,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的石油开采水平比2008年高出一倍,达到2857.2×104t,其中有1500×104t进入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线。从2011年开始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线定期向中国供应石油。最近6年的油气开采动态示于图5-32。在此期间,西伯利亚联邦区天然气开采介于(56~76)×108m3之间。
图5-31 西伯利亚联邦区各主体油气储量分配
(据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图5-32 2005~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烃类原料开采趋势图
(据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天然气资源主要供国内消费,2011年西伯利亚联邦区石油开采量达到3400×104t。
2005~2011年期间,西伯利亚联邦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增长了大约8×108t石油和2600×108m3天然气。在此期间,石油开采总量约1.35×108t,天然气约440×108m3,就是说新增的油气储量比开采量多了近6倍。主要的油气储量增长中心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万科尔斯克含油气带和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金含油气带。
靠近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系统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和托木斯克州的地下资源远景地段,无论是现在还是2020年之前都是优先开展油气地勘工作的地区(图5-33)。
(2)煤炭
在西伯利亚联邦区内,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克麦罗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哈卡斯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的煤炭储量已计入国家储量平衡表。在这些区域以及在阿尔泰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阿尔泰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拥有下列煤田:库兹涅茨克、坎斯克-阿钦斯克、戈尔洛夫卡、通古斯、伊尔库茨克、米努辛斯克、乌鲁格-赫姆、连斯基、泰梅尔。2011年西伯利亚联邦区的А+В+С1级煤炭储量估计有152×108t,С2级储量636×108t。储量主要集中在克麦罗沃州(55.5%)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30.7%)。在这些煤田当中,最有价值的是库兹涅茨克煤田(其А+В+С1级表内储量占到西伯利亚联邦区褐煤储量的33.2%)和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其褐煤储量占西伯利亚联邦区褐煤储量的51.9%)。克麦罗沃州的煤产量占整个联邦区产量的68.6%,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煤产量占整个联邦区的16.3%。西伯利亚联邦区的煤有3种类型:褐煤占54.6%,烟煤占44.7%,无烟煤占0.7%。12.4%的А+В+С1级表内储量得到开发。西伯利亚联邦区的煤平均年产量约为2.5×108t。
图5-33 西伯利亚联邦区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工作部署图
(据А.И.Неволько,2012)
(3)铀
俄罗斯超过90%的铀储量集中在西伯利亚联邦区的3个主体中,即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到2011年1月1日为止,国家储量平衡表统计了20个铀矿床,其В+С1级表内储量为11.27×104t(占西伯利亚联邦区储量的94.5%),С2级储量5.19×104t(占92.9%)。普利阿尔贡矿山化工生产联合体自由控股公司拥有12个铀矿床的开采许可证,2010年采出2869t铀。布里亚特共和国统计了13个矿床的铀储量:其中В+С1级储量有6526t,С2级有3973t,表外资源量为66124t。除了希阿格达矿床储量外,其余铀矿床只统计了表外资源量。2010年布里亚特共和国用堆浸法产出135t铀。鉴于俄罗斯铀的矿物原料基地的现况,只有在发现新的铀矿省和产有可盈利开采铀矿床的矿区情况下,才能成功解决现有问题。俄罗斯拥有相当多铀的预测资源量,大部分集中在研究较少的东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约55%的预测资源量属于P3级。
2.黑色金属
(1)铁
截至2011年1月1日,西伯利亚联邦区А+В+С1级的铁矿石储量近74.9×108t(占俄罗斯储量的13%),C2级为33.8×108t。
西伯利亚联邦区的戈尔纳亚绍里亚、库兹涅茨克山、戈尔内阿尔泰等地探明了一些矽卡岩-磁铁矿矿床。铁矿石主要集中在7个矿区:哈卡斯-萨彦(哈卡斯共和国),东萨彦,安加拉-皮特,中安加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有22个矿床),安加拉-伊利姆和安加拉-卡塔(伊尔库茨克州有11个矿床),涅尔琴斯克(尼布楚)-扎沃茨科伊,恰尔斯克(外贝加尔边疆区有6个矿床)。最大的矿床是开采中的阿巴坎(哈卡斯共和国),其次依次是科尔舒诺沃、鲁德诺戈尔斯克、塔委扬那(伊尔库茨克州)、塔什塔戈尔、舍列格什、卡兹(克麦罗沃州),准备开采的铁矿床是奇涅伊(外贝加尔边疆区)和克拉斯诺亚罗沃(伊尔库茨克州)。按照工业开发程度可以划分如下:该联邦区16.5%的储量正在开发,12.5%准备开发,71%是未发证的后备资源。2011年该联邦区采出了大约1700×104t铁矿石。
(2)锰
该联邦区锰矿主要位于克麦罗沃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截至2011年1月1日,西伯利亚联邦区А+В+С1+С2级锰矿石储量为1.7×108t。所有表内矿床都发放了许可证,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工业开采。最大的矿床是克麦罗沃州的乌辛斯克矿床,占全俄罗斯储量的55%。第二大的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波罗日斯克矿床,占全俄罗斯储量的12.7%。另外,克麦罗沃州的杜尔诺沃(Дурновское)矿床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马祖利斯基(Мазульское)矿床也进行了小规模开采。2010年该联邦区总共采出了1.55×104t锰矿石。
(3)铬
西伯利亚联邦区缺少铬铁矿矿石的表内储量。到2003年1月1日为止,核定的预测资源量产于阿尔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外贝加尔3个边疆区:Р2级为2350×104t,Р3级为2000×104t,占整个俄罗斯预测资源量的9%。
(4)钛
西伯利亚联邦区钛储量占俄罗斯储量的48.8%。到2011年1月1日为止,国家储量平衡表统计的钛(TiO2)储量为:А+В+С1级6492×104t,С2级6193×104t,表外储量1179×104t。主要集中在外贝加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克麦罗沃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中,约有一半是未发证后备资源。奇涅依铁-钛-钒矿床位于外贝加尔边疆区北部,是西伯利亚最有远景的原生钛矿床之一。
在西伯利亚探明了下列钛铁矿-锆石砂矿床:塔拉矿床(鄂木斯克州)、奥尔登斯科耶矿床(新西伯利亚州)、杜冈和格奥尔吉矿床(托木斯克州)、尼古拉耶夫矿床(克麦罗沃州)。克麦罗沃州的尼古拉耶夫矿床只有表外储量。2010年,杜冈钛铁矿采选联合企业自由控股公司对杜冈矿床南亚历山大地段的锆石-金红石-钛铁矿矿砂进行了试验性工业开采和加工,总共采出了3.16×104m3矿砂,损失了1500m3矿砂。试验性采场的设计开采年限为6.6年。到2003年1月1日为止,西伯利亚联邦区经核定的预测资源(TiO2)为:P1级8620×104t,P2级1.976×108t。
3.有色金属
(1)铜
西伯利亚联邦区是俄罗斯主要的铜产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诺里尔斯克-哈拉耶拉赫(Норильско-Хараелахская)成矿带的“十月”矿床(占俄罗斯联邦А+В+С1级铜总储量的25.5%)和塔尔纳赫矿床(占12.8%)都是大型硫化物铜镍矿床,两个矿床的开采量占到俄罗斯开采量的61%,外贝加尔边疆区的乌多坎含铜砂岩-页岩矿床的铜储量占俄罗斯联邦总储量的22.7%。А+В+С1级铜表内总储量为4394.1×104t,占已发证后备资源量的95%。2010年开采了49.8×104t铜,诺里尔斯克镍采矿冶金联合企业自由控股公司开采了其中的 97.1%,其中“十月”矿床占 84%,塔尔纳赫矿床占10.1%,诺里尔斯克1号矿床占2.8%。
(2)镍
俄罗斯探明的镍储量大部分(71%)集中在诺里尔斯克矿区的“十月”、塔尔纳赫、诺里尔斯克1号等在采矿床。镍国家储量平衡表统计了(作为未发证后备矿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格罗祖博夫矿床、上金角矿床,以及图瓦共和国霍武阿克瑟综合矿床的镍储量。诺里尔斯克矿区的综合矿质量上乘,在极地条件下可保证盈利开采。西伯利亚联邦区镍的预测资源有两种工业成因类型:硫化物型(占86%)主要分布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硅酸盐型(占14%)主要分布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阿尔泰边疆区。诺里尔斯克地区的矿床提供了俄罗斯大部分的镍产量(73.6%)。
(3)铅
统计了西伯利亚联邦区44个矿床铅的表内储量:В+С1级为1148×104t,С2级为435×104t。主要集中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托克敏斯科-奥克烈夫(Токминскоокревской)地区,仅该区的戈列夫黄铁矿-多金属矿床P1级铅储量就占全俄罗斯总储量的40%。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奥泽尔和霍洛德宁矿床,已准备进行开采。上述矿床的铅储量占俄罗斯联邦А+В+С1级全部铅储量的73.3%。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开采出11.9×104t铅,其中78.9%来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开采戈列夫铅锌矿床的戈列夫公司。
(4)锌
统计了46个矿床锌的表内储量:А+В+С1级为2944×104t,С2级为3005×104t。正在开发的工业级锌的储量只占1.9%,89%的储量准备开发,7.5%的锌储量是未发证的后备资源。统计了谢苗诺夫、阿尔加恰和哈普切兰加矿床的表外锌储量。奥泽尔、霍洛德宁、戈列夫3个矿床的锌储量即占到俄罗斯联邦А+В+С1级全部锌储量的48.8%。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开采出5.2×104t锌。
(5)铝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阿尔泰边疆区及克麦罗沃州、新西伯利亚州有一些小型未开发的铝土矿床。西伯利亚联邦区统计了15个铝土矿矿床的储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铝土矿储量很少,仅占俄罗斯联邦铝土矿储量的6.4%,其铝土矿矿床位于边远地区且铝土矿质量差。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大部分探明铝矾土储量(60.6%)集中在岑特拉利诺耶中型矿床,其余的是一些小型矿床。
(6)霞石
西伯利亚联邦区统计了5个霞石矿床的储量(其中两个矿床只有表外储量):1个在克麦罗沃州(占俄罗斯储量的2.1%),2个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占全俄罗斯储量的10%),哈卡斯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各1个(占俄罗斯储量的6.8%)。该联邦区А+В+С1级霞石储量为8.36147×108t,其中10.2%为已发证后备资源。只有一个无需选矿且较富的霞石矿床,即克麦罗沃州的基亚-沙尔特矿床正在开发;剩下的矿床属于未发证的后备资源。2010年基亚-沙尔特矿床开采了460×104t矿石,其储量可以保证开采22年。
(7)锑
西伯利亚联邦区统计了6个矿床的锑储量,А+В+С1级锑的总储量为90952t。其中,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乌杰列依金锑矿床锑储量占俄罗斯的15%。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霍洛德宁多金属矿床和外贝加尔边疆区的日普霍沙锑矿床的规模也较大。所有储量均属未发证后备资源。
(8)汞
统计了7个矿床汞的表内储量:阿尔泰边疆区2个,图瓦共和国和阿尔泰共和国各2个,克麦罗沃州1个;阿尔泰共和国和图瓦共和国还有2个表外矿床。上述矿床的А+В+С1级储量为3095t(占俄罗斯联邦储量的20%),C2级储量为2368t,表外资源量1882t。尚未开采汞。
(9)锡
西伯利亚联邦区锡的В+С1级储量为78142t(占俄罗斯总储量的10.4%),С2级为100508t,表外储量为112655t。统计了36个矿床(15个原生矿床,21个砂矿)的表内锡储量:外贝加尔边疆区28个(9个原生矿床,19个砂矿),伊尔库茨克州4个(原生矿床),布里亚特共和国1个(原生矿床),新西伯利亚州2个(砂矿),图瓦共和国1个(原生矿床)。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未进行锡的开采。
(10)钼
钼自由控股公司以哈卡斯共和国索尔矿床为基地开采出俄罗斯大部分的钼。外贝加尔边疆区的日列肯矿床和布格达亚矿床含有俄罗斯27%的中低质量的钼矿石储量。许多矿床的劣质矿石被列为非经济级矿石,这种矿石储量增长落后于其储量消耗。西伯利亚联邦区有22个钼矿床,其中7个是网脉型矿床。其А+В+С1级储量占俄罗斯联邦储量的83%以上,С2级储量占70%以上。
(11)钨
西伯利亚联邦区有28个钨矿床,其中11个是砂矿床。А+В+С1级WO3储量为373357t(占俄罗斯储量的30%),С2级为67243t,表外储量为173532t。2010年开采出963t钨。
(12)铌
俄罗斯大部分铌储量集中在西伯利亚联邦区境内的3个矿床:伊尔库茨克州的别洛济马矿床,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卡图金矿床,图瓦共和国的乌卢格-坦泽克矿床,它们也是西伯利亚联邦区钽储量最大的矿床。
(13)锆
西伯利亚联邦区的锆储量占俄罗斯联邦锆储量的43%,大部分锆储量集中在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卡图加综合性稀有金属矿床(其А+В+С1级储量占俄罗斯联邦总储量的36.1%)和图瓦共和国的乌卢格-坦泽克综合性稀有金属矿床(占34.3%)中。А+В+С1级表内储量为351.2×104t,С2级为406.1×104t,表外储量为141.4×104t,分布在6个矿床中(其中,2个原生矿床,4个砂矿床)。
(14)钒
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大部分储量(98.7%)产于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奇涅伊钛-磁铁矿矿床中:C1级为239×104t,С2级为235×104t。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五氧化二钒储量为6.24×104t。西伯利亚联邦区尚未开采钒。
4.贵金属
(1)金
探明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矿床储量构成了俄罗斯联邦金矿物原料基地的基础。西伯利亚联邦区 А+В+С1级探明表内金储量居俄罗斯联邦首位(占俄罗斯联邦探明金储量的41.7%),其开采量(39.5%)位居第二。西伯利亚联邦区 А+В+С1级表内金储量为3438.8t,产于1719个矿床中。众所周知,92%的储量产于原生金矿床,8%产于砂矿床。
西伯利亚联邦区大部分工业级金储量(91.2%)产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和外贝加尔边疆区的一些大型和特大型矿床(苏霍伊洛格、奥林匹亚德、达拉孙、诺里尔斯克综合矿床群、祖-霍尔巴等)中。936个矿床是已发证的后备资源,共拥有51.6%的工业级储量。在西伯利亚已发证的后备资源中,各主体金的工业储量不等,从13%(伊尔库茨克州)到98%(哈卡斯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的原生金储量独占鳌头,只有5.63%的储量是已发证后备资源。这是因为,占该州储量89.44%或者西伯利亚联邦区三分之一储量的苏霍伊洛格矿床被列入了储量表。在已发证后备资源中有64%是砂矿储量。未发证的后备资源都是些极难开采的小型、偏远、埋藏型低品位砂矿。2011年西伯利亚联邦区采出了100多吨金。区内的大部分金产量来自于原生金矿床(76%)。西伯利亚联邦区金的年产量大于1t的只有6个主体:外贝加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图瓦共和国。
(2)银
西伯利亚联邦区已经探明和统计了105个银矿床,分布于6个联邦主体(布里亚特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以及阿尔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外贝加尔3个边疆区),所有矿床都是综合性的,其中最大的是特大型的诺里尔斯克铜镍矿床群和乌多坎砂岩铜矿床。西伯利亚联邦区银的表内储量为:А+В+С1级32254t,С2级18684t,表外储量5857t。2010年开采银312t。96%的工业级储量为已发证后备资源。
(3)铂族金属
俄罗斯几乎全部(99%)的表内铂族金属储量集中在诺里尔斯克矿区的3个综合性铜镍矿床(“十月”、塔尔纳赫和诺里尔斯克1号)中。铂族金属是铜镍矿石中的伴生组分。这些矿石中,大约1/3是高品位矿石,其中伴生的铂族元素金属含量比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单一铂族金属矿床矿石中的铂族元素含量(4.5~6g/t)还要高出一倍。在已发证后备资源中85%是А+В+С1级储量。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从地下采出了149.6t铂族金属。
(三)矿物原料基地发展方向
1.烃类原料
1)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油气原料开采基地,保证达到俄罗斯能源战略规定的油气储量和烃类开采量增长指标,以及规划中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建立输油管线的负荷水平。
2)准备建立天然气开采原料基地。2007年9月3日经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通过,由天然气工业自由控股公司协助制定了《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立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出口天然气的开采基地及运输和供气系统的规划》。
3)西伯利亚联邦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开发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影响带的自然资源,包括在安加拉河上修建博古昌水电站,开发特大型苏霍伊洛格金矿床、卡图加稀有金属矿床、乌多坎铜矿床、奇涅伊铁-钛-钒矿床、阿普萨特煤矿床,以及“青年”石棉矿床。总投资能力将达70亿~100亿美金(不含该段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建设)。
2.金属矿产
1)进一步扩大铀矿物原料基地,为今后若干年的开采工作准备储量。要完成这项任务就要在布里亚特共和国的维季姆坎地区和外贝加尔边疆区的远景区大力开展地勘工作,针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迈梅恰-阿纳巴尔地区的不整合型矿床以及西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和库伦达地区的层状氧化带型矿床开展普查工作。
2)开采西西伯利亚的大型铁矿床,在托木斯克州建立新的矿物原料基地,在开发外贝加尔边疆区别列佐夫和铁岭矿床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冶金工厂。
3)在克麦罗沃州基础设施较好的一些地区,进一步开发小型氧化锰矿床和大型乌辛斯克矿床,并在梅日杜利列琴斯克地区打造新的运输系统。
4)开发比现在在采矿床(外贝加尔边疆区的布格达亚矿床和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奥列基特坎矿床)质量还好的后备钼矿床。开发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因库尔和霍尔托松钨矿床。
5)重新在奥尔洛夫和叶尔马科夫矿床开采钽、铌和锆,在塔塔尔、艾特卡、卡图加矿床加强铌的开采。开采伊尔库茨克州一些新的最有远景的(如别洛季马和大塔格纳)矿床。
6)开采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和鄂木斯克州的综合性钛-锆砂矿床,在外贝加尔边疆区奇涅伊和克鲁奇纳原生矿床的基础上,组织钛的开采和冶炼生产工作。
7)开发特大型乌多坎铜矿床。评估诺里尔斯克地区目前尚未查明的传统矿产资源基地的前景,进一步研究东萨彦地区金角矿结和其他绿岩构造以及分异的超镁铁质和斜长岩带的前景研究。
8)开发业已探明的并准备新的矿物原料基地:鲁德内阿尔泰的多金属矿床,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奥泽尔和霍洛德宁矿床,外贝加尔边疆区的诺沃希罗卡和诺伊翁-托洛戈伊矿床,图瓦共和国的克孜勒-塔什特格矿床。
9)评估在萨拉伊尔、下-安加拉、米努辛斯克和滨贝加尔地区建立原生铝土矿矿物原料基地的可能性。重新开展铝土矿普查工作,评估非铝土矿原料,首先是铝硅酸盐(霞石、原钾霞石、白榴石、培长石)及伴生组分的发现前景并进行预测。
10)开发伊尔库茨克州的苏霍伊洛格金矿床,开展普查评价工作,以便在外贝加尔边疆区发现金斑岩铜矿型矿床,及在西伯利亚地台褶皱边缘发现苏霍伊洛格型和奥林匹亚德型矿床。
⑤ 库伦现在是什么城市
清朝时库伦是现在的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脉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地处北纬48度23分32秒,东经107度17分58秒,海拔1351m。乌兰巴托市距中国边境718公里,距俄罗斯边境542公里。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在清代民初称为库伦或大库伦,意为城圈,用作地名。原名乌尔格,后改称库伦,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名乌兰巴托市(意为红色英雄城)。库伦是外蒙古首府,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前身。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有300多年历史,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化的都市。蒙古全国46%人口居住在乌兰巴托,其中74%的人口是青壮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⑥ 库伦是中国地方、乌兰巴托是蒙古对吗
不对,库伦是乌兰巴托的别名,是蒙古国首都,在1924取得独立后就不属于中国领土范围。
乌兰巴托,别名库伦,是蒙古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位于蒙古国北部图拉河北岸,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的驻地。
“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蒙古国(蒙古语:Монгол улс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
蒙古,历史上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统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7世纪末,被纳入清朝统治范围。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1924年,成立受前苏联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1992年2月改国名为“蒙古国”。
⑦ 乌兰巴托的导游词
乌兰巴托 意思是“红色英雄城”,原名库伦,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2万(2004年底) ,其中70%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海拔1351米。这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达-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年平均气温-2.9℃。乌兰巴托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区坐落在图拉河北岸。市区沿着土拉河布局,呈狭长形,西部有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市区南面有蒙古的圣山,山顶有蒙古人民革命纪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议会大楼,总统府和人民广场。目前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均较不发达,市区内四处可见大片的蒙古包和简易的木板房。连接中俄的铁路贯穿乌兰巴托,北至苏赫-巴托尔,南抵中国内蒙古的二连浩特。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是蒙古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交通中心。市区沿着土拉河布局,呈狭长形,西部有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市区南面有蒙古的圣山,山顶有蒙古人民革命纪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蒙古议会大楼,总统府和人民广场。目前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均较不发达,市区内四处可见大片的蒙古包和简易的木板房。连接中俄的铁路贯穿乌兰巴托,北至苏赫-巴托尔,南抵中国内蒙古的二连浩特。
如今,乌兰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变成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全国大部分工厂企业设在这里,工业以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全市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乌兰巴托市地毯厂生产的纯羊毛地毯多次获得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奖牌,还有裘皮服装、山羊绒和驼绒制品,成了该市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乌兰巴托是全国交通运输的枢纽。这里有通向全国各省市的公路网和飞机航线,有铁路同中国、俄罗斯相衔接。还有固定的航班开往北京和莫斯科。乌兰巴托铁路局同中国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铁路局在国际联运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乌兰巴托铁路局统管蒙古全国的铁路及国际联运,承担着全国货运周转量的80%和客运周转量的近50%。从乌兰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铁路干线,不仅在蒙古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是连接中蒙俄三国并继续延伸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国8所高等院校,这里就有7所。还有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十年制中学。据统计,乌兰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学。
乌兰巴托市宽广整齐、风景秀丽。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兴的年轻城市。市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在现代化楼群之中,传统的蒙古包仍然可见。
乌兰巴托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天津市结为友好城市。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海拔1351米。这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达-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年平均气温-2.9℃。乌兰巴托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区坐落在图拉河北岸。
⑧ 库伦的沙漠叫什么名
塔敏查干沙漠。
塔敏查干是蒙古语(tamin chagan),塔姆的意思是地狱,塔敏是塔姆加词缀表示所属in构成,查干的意思是白色,也指沙漠,这个意思在地名里常见。
塔敏查干沙漠自奈曼旗东部伸入到库伦旗,曲折蛇行入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呈东西走向,在库伦北部坨甸区的南沿,海拔250米—300米之间。
库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下辖的一个旗,旗人民政府驻库伦镇。位于通辽市西南部。东邻科尔沁左翼后旗,南接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西连奈曼旗,北临开鲁县。
(8)俄罗斯库伦塔在哪个塔里扩展阅读
沙漠的成因
1、不合理的农垦
在牧区出现了滥垦草场的现象,致使草场沙化急剧发展。
2、过度放牧
由于牲畜过多,草原产草量供应不足,使很多优质草种长不到结种或种子成熟就吃掉了。另外,像占牲畜总数一半以上的山羊,行动很快,善于剥食沙生灌木茎皮,刨食草根,再加上践踏,使草原产草量越来越少,形成沙化土地,造成恶性循环。
3、不合理的樵采
樵采是造成我国灌溉绿洲和旱地农业区流沙形成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