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罗斯核潜艇什么水平
俄罗斯的核潜艇在排水量,携带导弹数量,航程,携带导弹威力等各个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的水平,新一代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潜艇长170米,艇宽13米,艇高10.5米,排水量1.7万吨,最高航速26节。艇上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12枚洲际导弹(射程1.5万公里)以及其它潜对空导弹和鱼雷。综合性能强于美国的俄亥俄级。
攻击型核潜艇俄罗斯比美国稍有差距,美国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性能远远的超过俄罗斯奥斯卡级,和阿库拉级,。
Ⅱ 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性能怎么样,与美国的弗吉尼亚级相比谁更厉害
俄罗斯的亚森级核潜艇性能应该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他采用了很多其他国家没有使用过的先进技术,而且火力也是非常强大,总体上来看是要明显优于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
俄罗斯的亚森级核潜艇属于一种多用途的核潜艇,他不仅有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功能,也有攻击核潜艇的功能,甚至还有防空自卫能力,俄罗斯考虑为其加装防空导弹,以便于在遭到反潜直升机打击的时候,拥有可靠有效的反击手段,要知道反潜直升机飞行很笨拙,一般的小型防空导弹都足以对抗了。
Ⅲ 俄罗斯有哪些核潜艇
从苏联时期到现在,潜艇一直是其海军主要的威慑和打击力量,在兵力建设和使用上占居最为优先的位置。苏联解体时,该国海军共拥有各类潜艇288艘,形成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潜艇部队。1992年之后,虽然俄罗斯经济情况一直恶化,但仍然尽其所能完#iT13艘潜艇的建造,同时启动了“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造计划,保持了“奥斯卡”11级巡航导弹建造计划的持续进行。这表明,继苏联海军之后,俄海军仍将潜艇部队作为其重点实力。
俄罗斯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台风”级是苏联第四代战略核潜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首艇于1977年3月开工,1981年12月服役。“台风”级的设计与以往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有很大不同,20具导弹发射管置于巨大的帆罩前方,帆罩则位于舰身中段稍后,装载有20枚Ss—N一20“鲟鱼”弹道导弹。该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射程 8300 千米,具有 10 个分导弹头,每个弹头当量为 20 万吨,圆公算偏差 500 米。另外还有 2 具 533 毫米和 4 具 650 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 53 型、65 型鱼雷以及SS—N—15和SS—N一16反潜导弹。“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北风”级是俄罗斯第五代战略核潜艇,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于1996年开工建造,2006年下水。该级艇长170米,宽13米,排水量1。7000吨,最深下潜450。与“台风”级潜艇相比,“北风”级潜艇在隐身性、生存能力和武器装备上都明显占有优势。“北风”级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发射“圆锤一M”(D一19M)洲际弹道导弹。据俄方透露,“‘圆锤一M’将比目前世界范围内同类武器都更具有战略威慑力”。
“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巡航导弹核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在俄罗斯海军中负有对陆攻击、反舰、反潜等重要使命。这些潜艇是苏联时期与美国海军远洋对抗的重点依靠力量,特别是巡航导弹潜艇是专为对付美国航母和大型水面战舰而发展的。“奥斯卡”级是苏联(俄罗斯)第三代巡航导弹核潜艇,其主要使命是攻击美国的航母编队,保护苏联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使敌方攻击型核潜艇难以接近苏联海军的舰队和基地,攻击敌方的大型集装箱运输船、超级油轮、运兵船以及其他有高价值的军辅船和民用船舶。“奥斯卡”级共建2型,I型的2艘已经退役,Ⅱ型是目前俄海军唯一一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曾经是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强的非弹道导弹核潜艇(现已被美国4艘改做常规用途的“俄亥俄”级核潜艇超过,后者装备154或98枚战斧巡航导弹)。
“奥斯卡”Ⅱ型核潜艇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特殊的壳体。“奥斯卡”级采用了双壳体结构,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的两舷各约有3米的距离。西方国家曾认为,其双层壳体至少需要3枚MK一46型鱼雷才能击穿。
②排水量大。Ⅱ型水下排水量达18300吨,主要原因是为了装备较多的武器,提高攻防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当然,这也是苏联采用双壳体结构的传统做法所致。
③装备的武器多,威力强大。该级艇最多能装24枚ss—N—19远程反舰导弹。12枚53型鱼雷、12枚65型鱼雷、16枚SS—N—15中程反潜导弹和16枚ss—N一16远程反潜导弹,总计装载各种武器达80件。
④应用新技术,隐身性好。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
在大量建造核潜艇的同时,俄罗斯(苏联)还保持了常规动力潜艇的研制和生产。其中“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常规动力潜艇之一,首艇于1979年开工,1981年正式服役。“基洛”级的问世曾经令西方国家的海军大惊失色,因为它优异的静音效果和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把西方的同类潜艇远远地甩在后头,特别是它的安静性能使其在与对手的周旋中占有明显优势。改进型的“基洛”级潜艇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
该级艇水下排水量3050吨,水下最大航速17节,最大工作深度240米。艇艏装有6具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2枚备用鱼雷,一般为FEST一71线导鱼雷,再装填时间 2 分钟,也可 配备 3M95 反舰导弹,其射程 60 千米。另可携带 24 枚水雷。
Ⅳ 俄国核潜艇现状是怎样的
俄国核潜艇部队,比美国的核动力潜艇要晚,从50年代中期为了在冷战中对抗美国海军核动力潜艇?前苏联才开始设计建造核动力潜艇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属于前苏联第一代攻击核潜艇是“N”级核潜艇?“N”级于1955年开工设计,1958年开始服役,是苏联海军首批核潜艇?共建造13艘?长109.7米?宽9.1米?吃水6.7米,水面排水量5000吨,水下排水量5750吨,动力装置采用一台核反应堆,及两台蒸气涡轮机,2轴,功率3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30节,最大潜深300米,武器有10具鱼雷发射管?
从这些标准可以看出,它和美国第三代核潜艇水平相当?比美国第一代“鳐鱼”级和第二代“鲣鱼”级要先进得多?1970年4月,一艘“N”级核潜艇于英国海域进行演习时,失事沉没?
1965~1990年,前苏联又建造了第二代核潜艇——“V”级,“V”级共三种型号?“V-Ⅰ”型共建成了17艘,该级长94米?宽10.5米?吃水7.3米,水面排水量4300吨,水下5300吨,最大潜深600米,动力装置为2座PW型核反应堆,两台蒸气涡轮机?单轴?功率3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32节?
武器有6具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型线导鱼雷?还可以发射SS-N-15反舰导弹?导弹可以在水下20~40米发射,而且该级核潜艇还可以推带核深水炸弹?
“V-Ⅱ”型于1972—1975建成,该级长98.5米?宽10米?吃水6.75米,水面排水量4600吨,水下5680吨,最大潜深600米,动力装置为一座核反应堆,功率3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16节,水下31节?武器有8具533鱼雷发射管?
“V-Ⅲ”型共建成了24艘,1978—1990建成,该级长107米?宽10.6米?吃水7米,水面排水量5800吨,水下6000吨,最大潜深600米,动力装置为两座PW型反应堆?单轴?功率3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18节,水下30节?
武器有除`6具鱼雷发射管外?还可以发射SS-N-15?SS-N-16反舰导弹?SS-N-21对地导弹?它也是前苏联第一种使用拖曳声呐天线的潜艇?
而第三代核潜艇“A”级(又称“阿尔法”级)于1970—1983年建造,共有37艘?长81.5米?宽9.5米?吃水7.5米,水面排水量2800吨,水下3700吨,动力装置采用两台170MW型压水堆?单轴,功率5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20节,水下43~45节,最大潜深700米,人员为40人?
武器有6具533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SS-N-15及53型鱼雷?可以携带20枚鱼雷及40枚水雷?而且A级最有名的是它是世界上航速最快?下潜深度最深的潜艇?而且人员最少?小巧的外型使它可以在狭窄水域作战的能力?
继第三代核潜艇之后?前苏联于1978年建成了第四代“O”级(奥斯卡)?“O-Ⅰ”型共有2艘?80年下水,1982年开始服役?
1985年-1993年“O-Ⅱ”级以每年一艘的速度生产?该级宽18.2米,动力装置采用2座200MW压水堆和2台汔轮机?双轴双桨,功率7?5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O-Ⅰ型)/28节(O-Ⅱ型),最大潜深500米,武器有40度倾斜布置的24具能发射”SS-N-19舰对舰导弹及533?650鱼雷发射管各4具?使用SS-N-15型核反潜导弹?
从1984年开始,苏联海军继“O”级之后建造了“鲨鱼”级攻击核潜艇,它是前苏联第四代核潜艇?1985年服役?长110米?宽14米?吃水10.4米?水面排水量7500吨,水下9100吨,动力装置采用2座200MW型压水堆及2台汔轮机,单轴双桨,功率4.76万马力,水下最大航速32节,最大潜深400米?
武器有能发射533?650”鱼雷发射管各4具?它还可以发射SS-N-15?SS-N-16反潜导弹,及SS-N-21巡航导弹?
而苏联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H”级开始建造于1958年,62年开始服役?武器为HI型携带16枚“萨克”SS-N-4型弹道导弹?
20世纪60至70年代为了提高“H”级的生存能力,对其进行了改进,使用SS-N-5型弹道导弹共3枚/每艘?SS-N-8弹道导弹?
第二代苏联弹道导弹核潜艇是“Y”级,长129.5米,宽11.6米?吃水8.8米?水面排水量7800吨,水下9450吨,动力装置采用2座PWR型核反应堆及2台涡轮机,双轴,功率4.5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27节,最大潜深400米?武器有携带16枚“索弗莱”SS-N-6型弹道导弹?共建造34艘,大部分已经退役?
1971年,前苏联海军开始设计建造第三代核潜艇“D”级,首艇于72月服役,长137米,宽12米?吃水8米,水面排水量8750吨,水下10200吨,动力装置采用与两座PW反应堆,两台涡轮机?双轴功率5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18节,水下25节,最大潜深400米?
携带12具“增程索弗莱”SS-N-8型弹道导弹及533鱼雷发射管6具,于1975年停建,从1974--1981年前苏联又对“D”级进行了改装,发展了“D-Ⅱ”和“D-Ⅲ”型,携带16具导弹发射器,并因此两种改进型都比“D”级要大一些,“D-Ⅲ”型携带SS-N-23型弹道导弹(二级液体火箭,1型为3个分弹头,2型为单弹头,3型7个分弹头,单弹头为45万吨TNT当量,多弹头20万吨TNT当量/每个)?
第四代弹道导弹“台风”级于1978年开始建造,1984年9月正式服役,共建2艘?长171.5米?宽24.6米?吃水15米,水面排水量18500吨,水下26500吨,动力装置采用两座PW330—360MW型核反应堆及两台蒸气涡轮机,双轴,功率8万马力,水面最大航速27节,最大潜深1000米,采用综合声呐,卫星GPS导航和无线电导航系统,静电陀螺惯导系统等?
武器有533?650鱼雷发射管各2具外,还携带20枚SS-N-20型潜地弹道导弹(固体火箭射程4500海里?偏差大约为650米,7至9枚分导式热核弹头,每枚20万吨级),是世界最大的潜艇?
苏联潜艇最大的问题在于,苏联核潜艇的安静性不如美国核潜艇,而安静性是潜艇生存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前苏联还生产了几种专门装备巡航导弹的攻击型核潜艇,如可发射SS-N-12“沙道克”导弹的“E”级?发射SS-N-7导弹的“C”级?发射SS-N-9导弹的“P”级等等?前苏联于1991年解体,俄罗斯成为前苏联核潜艇的继承人?
Ⅳ 什么是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潜艇,首级艇于1977年开工,1980年服役,共有6艘。该级艇艇长171米,宽25米,吃水13米,水上排水量为21500吨,水下排冰量为26500吨;装有2台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双轴,导管螺旋桨,水上航速19节,水下航速26节,下潜深度 300米。编制150人,实行两班艇员轮换制。
主要装备20枚SS-N-20弹道导弹(射程12000千米),每枚又带有(6~9)个威力为10万吨TNT当量的分导式多弹头,可以打击世界上任何战略目标。另外还装有SS-N-15、SS-N-16反潜导弹和6具鱼雷发射管。总装载量为36枚鱼雷和反潜导弹。电子战支援设备有“圆边帽”警戒雷达,“园林灯”测向仪、“克里姆尼”2敌我识别器。该艇还配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声呐系统,并具有在北极3米厚的冰下航行能力。
1982年10月14日,该级艇首次进行了水下齐射4枚导弹的试验并获得成功。
Ⅵ 俄罗斯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阿尔法级核动力攻击潜艇是苏俄第二代攻击核潜艇,该级潜艇自行设计,建造到最后服役一直充满了争议。阿尔法级是苏俄迄今为止满编作战人数最少,水下航速最快的核潜艇。
设计与结构
阿尔法级正式定型后为双壳体结构。外形采用水滴流线型设计,阿尔法级的指挥围壳也是苏俄潜艇中少数使用流线型外形的潜艇。全壳体用钛合金制造,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的全级为钛合金制造并服役的军用潜艇中的一个。
由于初期制造工艺不够完善,首舰在下水后发生了壳体开裂随即改为预备役。但随后苏俄在冶金与焊接技术上的快速进步使得以后的钛合金潜艇没有再次发生壳体开裂的事故。
由于钛合金的强度要比普通造艇消磁钢大的多,这样让钛合金壳体的耐压力更大,下潜深度也随之增加。其次,钛合金的密度也小于消磁钢,也就减轻了潜艇的排水量。此外,钛合金具有无磁性的优点,从而降低了潜艇磁性物理场效应而使其更难被反潜飞机用磁探测仪发现。同时钛合金还要比其他材料更抗海水的腐蚀。但不可否认的是,钛合金造价极为昂贵。
动力系统与电器设备
动力则是由30兆瓦的汽轮机和两台100千瓦的电动论及组成,另有一台5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和锌铅电池作为备用动力。反应堆是705级和705K级的最大区别。705级采用OK-550反应堆而705K采用БM-50型反应堆。БM-50型较OK-550型稳定,OK-550型曾在K-64航行时发生了冷却剂凝固造成反应堆停工。
两种反应堆都使用铅铋液态合金作为冷却剂。尽管БM-50型的稳定型有所提高,但仍然因为铋在受到中子照射后形成活性钋-210形成的放射性污染而使得反应堆维护难度较压水反应堆要难。
在电气设备上,阿尔法级使用了400赫兹作为全艇电器电源的频率,阿尔法级也是唯一一个用400赫兹作为电源频率的苏俄潜艇。这使得阿尔法级的电器设备无法与其他潜艇的电器设备通用。但400赫兹也降低了电气设备的重量同时让潜艇内部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电网,不需要像其他潜艇为个别设备装备变频器,同时借助统一的电网结构,减小了潜艇的物理场从而增加了隐蔽性。
阿尔法级使用MBУ-III“和谐”作战情报系统以控制所有火力装备;自动导航系统为“索日”型,与德尔塔级潜艇所装备的“鲍托尔”型同属惯性制导;通讯系统为“闪电”型;声纳系统为“海洋”型。全艇还装备了“坦”型平衡调节系统,“铝土矿”型深度调节系统以及“节奏”型自动监视系统等等电子设备以降低艇员人数。
Ⅶ 俄罗斯最先进的核潜艇叫什么
955型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Borei-class/Dolgorukiy class,译文:北风之神级),是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16枚D30洲际导弹,和前苏联时期的台风级、美国的俄亥俄级还是差距很大
”。
Ⅷ 俄罗斯的“奥斯卡Ⅱ”级核潜艇属于哪种核潜艇
属于巡航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达到24000吨,前苏联自称水下导弹巡洋舰,但其火力比前苏联任何一款在役巡洋舰还要强(携带24枚P700重型反舰导弹,还可发射SSN15反潜导弹和650mm重型鱼雷,基洛夫级只有20枚P700,光荣级只有16枚P500)。是前苏联海军饱和攻击和潜艇至上思想的产物,当时苏俄没有经济实力建造同等的航母舰队但却要抗衡美国的航母优势,于是发明了巡航导弹潜艇这一类型,目的是用几艘例如奥斯卡级核潜艇就能足以平衡掉美国1个航母编队(苏俄的巡航导弹潜艇主要装备的是反舰导弹)。英国《简式防务年鉴2006》中对于其的评价是:“奥斯卡II级不仅能消灭航母舰队,还能顺手把这个区域内的潜艇荡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奥斯卡Ⅱ”级核潜艇尽管火力强大的变态,又有一定得隐蔽能力,但是其搜集目标信息的能力很差,无法独立完成攻击;随着欧美反潜技术的进步,它已经成为欧美静音潜艇的打击目标。这些都制约了它的强大火力的发挥。至于未来,它有可能想改进型俄亥俄一样装备多用途巡航导弹和新型目标探测系统,而成为多功能巡航导弹核潜艇。附图为奥斯卡级与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体积对比图。
Ⅸ 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性能怎么样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为俄罗斯寄予厚望的最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于2006年下水。
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技术指标如下:水面排水量14720吨,水下排水量17000吨,艇体尺寸长为171.5米,宽13米,吃水10.5米,水面最大航速12~16节,水下最大航速26~27节,最大潜深450米,安全工作深度400米,人员编制130人。
艇体采用水滴型的流线造型,与971型阿库拉级相似。这种外型结构能够在保证水下高航速的同时,减少艇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降低航行时的噪音。
北风之神的主动力装置为1座OK-650型压水反应堆和2座汽轮机,双轴推进。其中OK-650型压水反应堆也是台风级的主动力装置,最大功率为380兆瓦,汽轮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74570千瓦,强劲的主动力装置使得该级艇的最大水下航速达到27节,水下机动性能超过美国的俄亥俄级。另外还装有两个低噪音推进电动机,用于水下低航速时的安静航行。
水下安静性能一直以来都是俄罗斯核潜艇的诟病,也直接影响着俄核潜艇的水下生存和对抗能力。俄罗斯的技术人员一直以来都在为此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在阿库拉和奥斯卡等上一代核潜艇降噪成就的基础上,设计人员花了很大力气,将北风之神的水下静音性能又提升了一大截。
首先北风之神的艇体表面贴敷了厚度超过150毫米的高效消声瓦,同时主机等主要噪声源安装了整体浮筏式双层减振基座及隔音罩,艇内机械装置也进行了降噪设计,设计人员还在消除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独到的隐形措施。
在国际上大多数下一代新型核潜艇均采用新式的泵喷式推进器的时候,俄罗斯却丝毫没有理会国际潮流的变化,在其最新型的885型北德文斯克级攻击核潜艇上依旧采用传统的7叶大侧斜螺旋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同期建造的955型北风之神应该也不会采用泵喷式推进器,而沿用传统的螺旋桨推进装置。
但可以肯定地是其航行时噪音要小于上一代潜艇,北风之神的水下航行噪音仅为108分贝,比一向以静音闻名的美国俄亥俄级的110分贝还要小,而俄罗斯上一代的台风级水下航行噪音为115~135分贝。
潜艇水下噪音每减小6分贝就可使敌人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缩短一半,一旦潜艇自身噪音降到90分贝,那么海洋背景噪音就可以完全掩盖潜艇行踪。美国海军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声纳系统无法在远距离上及时准确地发现北风之神。
作战性能
在主要作战性能指标上,北风之神级比台风级要有很大提高,有些方面甚至要优于美国俄亥俄级,主要表现在:
战略导弹方面。北风之神级首艇上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12枚“圆锤”洲际导弹,射程1.1万公里以上,导弹舱设在指挥台围壳之后
。而后服役的同型潜艇将完整配备16枚“圆锤”M战略导弹。而美国的俄亥俄级所配备的“三叉戟-II”型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12万公里,且每枚只载8个弹头,小于“圆锤”M的10个弹头数量。因此战略导弹作战能力上北风之神略胜一筹。
常规自卫武器方面。北风之神装备了4至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16枚鱼雷和SS-N-15型反潜导弹,同时还配备了SA-N-8型近程舰空导弹,自身防卫作战能力相当强悍。
俄海军还在考虑将来装备速度达200节的“暴风”高速鱼雷,这种鱼雷不仅能有效地反潜,而且也能反鱼雷,一旦真正装备,那无疑将会是对手的梦魇。
电子系统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苏联在电子工业方面始终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差距较大,电子系统落后严重制约着苏/俄核潜艇的发展。但是俄罗斯设计人员在北风之神潜艇的电子作战系统上下了很大功夫,大大缩小了与西方先进水平的差距。
艇上安装了一套“公共马车”型作战控制指挥系统和一套“斯卡特”型综合声纳系统,后者包括艇艏声纳、舷侧声纳和拖曳线列阵声呐。同时整艘艇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艇员人数比台风级的163人大幅减少,与俄亥俄级的134人接近。
从整体战术技术指标上看,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达到了俄海军的基本作战要求,赶上并略领先于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能够替代体积庞大、效费比不高的台风级承担战略核反击的重任。
研制历程
在北风之神研制之初,苏/俄海军高层就下达了配套的潜射弹道导弹研制计划,研制工作在原有的PCM-52“鲟鱼”基础上进行,计划代号“小帆船”,研制单位是着名的马克耶夫设计局。苏/俄海军认为:己方在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多以液体燃料推进剂为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固体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由于结构简单、重量轻和便于储备保管等因素已经成为世界强国海军潜射弹道导弹发展的方向。
装备台风级的SS-N-20虽然是固体燃料弹道导弹,但是其高达100吨的重量要比美国“三叉戟”导弹多了近40吨,推力却要小30%,最大射程仅为9000公里,突防能力也要低于“三叉戟”导弹。
整体看来,苏/俄固体潜射弹道导弹要比美国落后5年左右。这对于誓与美国一较高下的红色帝国是难以忍受的,因此高层下达的SS-N-28的性能指标要求相当苛刻:发射重量不能超过100吨,要尽量达到“三叉戟”导弹的标准,能够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要达到10000公里,并且须具备较强的末端突防能力和较高的命中精度。
为了配合试验,俄海军将一艘台风级核潜艇(“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改装为试验艇,计划一旦完成试验,就对其余5艘台风级进行改装并把导弹安装在研制之中的北风之神上
参与竞标的有两家机构:马克耶夫设计局和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其中后者为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研制了赫赫有名的“白杨”及“白杨-M”陆基战略导弹。
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的设计方案,即在陆基“白杨-M”导弹的基础上,研发可与“白杨-M”通用70%零部件、并能满足俄军技术指标要求的新型导弹。
考虑到“白杨”及“白杨-M”导弹有非常高的试射成功率,同时新导弹可与陆基导弹通用大部分零部件,能够节约研制成本、缩短研制时间、减轻日后维护负担。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没有研发过潜射弹道导弹,经验不足。经过慎重仔细研究,俄国防部仍然决定将新导弹的研制计划交予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项目代号为“圆锤”,总设计师为着名的“白杨-M”之父尤里?索洛莫诺夫。
需要指出的是,圆锤与“白杨-M”虽然有着技术联系,但前者不是后者的简单复制,由于潜射和陆基的不同技术要求,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武器系统。
在新导弹研制计划下达的同时,俄海军司令库洛耶多夫大将在1998年9月指示“红宝石”中央设计局按照圆锤导弹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对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重新设计。
虽然获得了圆锤导弹的研制合同,但是由于经费过于紧张,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一直没有获得任何研制经费,因此进展十分缓慢。圆锤导弹的研制资金全部足额发放,研制进入加速轨道。经过索洛莫诺夫率领的设计小组的艰苦努力,圆锤导弹设计草案在2000年通过验证后很快就于2004年进入原型弹模拟试验阶段。
2004年底,TK-208潜艇在白海进行了圆锤导弹模型的水面及水下发射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2005年9月27日21时22分,这艘潜艇在白海海域水面,试射圆锤导弹,导弹飞行了6000公里后准确命中了位于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上的靶标。
同年12月21日,TK-208潜艇在同一地点水下发射了一枚圆锤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前几次的成功试验让俄海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但好景不长,2006年9月7日、10月25日、12月24日在白海海域进行的连续三次水下发射试验均未能成功,导弹在发射数分钟后均偏离轨道坠入大海。试验失败后,反对声浪四起:一方面导弹试射的花费过高,俄罗斯不能再往一个没有希望的项目上投入资金了;
另一方面导弹的陆海通用性是最有争议的,目前几乎所有核大国的潜射弹道导弹都是专门研制,原黑海舰队司令巴尔金上将就公开指出:“导弹弹头以及设备舱确实可以统一,但其他系统就不同了。
虽然外界非议颇多,但俄高层还是选择了支持圆锤项目,主要是因为北风之神很快就要服役并承担作战任务,不能到最后出现有艇无弹的尴尬局面,圆锤无论如何也要研制成功。
2007年将成为圆锤导弹关键的一年,俄高层已经给海军和设计局下达了死命令: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而俄国防部已决定将该导弹的发射试验次数增加至15次,确保导弹日后服役的可靠性。
圆锤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为10000公里。
圆锤洲际弹道导弹仍然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与液体燃料火箭导弹相比,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更长的待命时间,在接到发射命令后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发射。新导弹的发射重量可能略低于白杨,白杨导弹的发射重量为47吨,估计圆锤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重量接近40吨。
新导弹的载荷为一枚5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为了能够突破美国的BMD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在设计弹头时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装防辐射及电磁干扰的防护罩,增加诱饵装置等。
另外,俄罗斯还为圆锤洲际弹道导弹研制了分导式弹头,一般可携带6枚,如果减少诱饵数量的话,携带分导式弹头的数量可以超过6枚。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段安装有PBV助推系统,由它负责控制投放弹头,这些弹头通过自带的惯性导航系统和“格罗纳斯”(类似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定位。弹头的命中精度达到350米,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一精度要低于俄罗斯其他先进导弹的精度,如“白杨”的命中精度为21.9米。
关于白杨M陆基弹道导弹:该导弹长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
有限海基核力量
对于俄罗斯而言,北风之神的服役象征意义要更大于现实意义。毫无疑问,它是俄罗斯在经历十余年低谷之后,重筑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里程碑。但北风之神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俄罗斯的海基核威慑力量。
首艇虽然已经开始海试,但圆锤导弹是不可能在今年装艇使用的。莫斯科热学技术研究院首席导弹设计师尤里?所罗莫诺夫就公开宣称“照原计划在2007年将这种导弹部署到一线部队,这种可能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根据俄海军的时间表,第二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最快也要等到2008年才能交付俄海军,而第三艘则要等到2012年才能完工。
虽然俄罗斯计划在2017年前建造8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但是原子能科学家公报的专家们却不相信这一点。罗伯特?诺里斯和汉斯?克里斯滕森认为,如果建设仍按现有速度进行,那么最后一艘北风之神要等到2026年才能服役,与第一艘北风之神潜艇安放龙骨的时间相差30年之久。
他们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支北风之神核潜艇舰队在规模上将与英国或法国的战略核潜艇编队相似——大约由4艘战略核潜艇组成。而且即使8艘北风之神全部顺利服役,比不上美国现有的14艘的规模,俄罗斯的海基核力量将是一支规模有限威慑力量。
这与俄罗斯未来追求非对称的有限威慑的武装力量发展战略是相吻合的。或许,我们应该适应一个只拥有有限国家利益,追求有限战略目标的俄罗斯。圣安德烈旗指引下的俄罗斯海军不是,也不再可能是当年称雄大洋的红海军。北风之神或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但俄罗斯已经不准备再把洲际弹道导弹对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