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很多种型号的俄罗斯武装直升机都是用的上下各一个螺旋桨的布局,这样有什么优点
俄罗斯只有卡-50、卡-52武装直升机才用共轴双桨布局。
直升机双桨共轴式布局的优点很多: 方便的维护无尾桨结构。由于上下旋翼反向旋转,形成了直升机水平方向的力矩平衡,所以双桨共轴直升机不需要尾桨来平衡直升机水平方向上的力矩。前苏军在阿富汗的作战经验表明,作战中损失的苏军直升机有30%与尾桨有关。主要是:尾桨的弹伤或异物损伤;承载的尾梁损伤;长距离的尾桨传动轴系损伤等。共轴式直升机因取消了尾桨,所以不仅和与尾桨有关的损伤无缘,而且也可节省尾桨所耗用的额外功率。这带来了更方便的维护和更强的生存能力,比如俄国的卡-50机身后半部分的结构主要是出于气动布局的需要,即便该部分被击毁,直升机依然可以进行正常的飞行。 气动特性对称,机动性好。在使用相同发动机的情况下,两副共轴式旋翼的升力比单旋翼/尾桨布局的旋翼升力大12%。共轴式旋翼气动力对称性显然优于单旋翼式,不存在各轴之间互相交连的影响,机动飞行时易于操纵。改变航向时,共轴式直升机很容易保持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这在超低空飞行和飞越障碍物时尤其可贵,对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㈡ 俄罗斯米-24"母鹿"武装直升机研发背景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陆军开始走上机械化之路,米里设计局的主任设计师米里认为,一种能载运步兵并提供火力支援的飞行战斗运兵车将会给陆军带来一场战术革命。1966年米界完成了新型武装直升机的全尺寸模型,该机的外观与美制UH-IA直升机相似,不过它却拥有后来米-24的特性:配备2名乘员并可载运7至8名士兵;装备双管23毫米机炮、4至5枚反坦克导弹和2至4具火箭吊舱;机上重要部位和乘员均有装甲防护。
米里准备了两套设计方案,分别是单发动机的7吨重直升机和双发动机的10 .5吨重直升机,设计局的试验厂也完成了3架不同型式的全尺寸模型和5款直升机前机身模型。最后,双发动机直升机获选,不过原先设计的固定式机炮改成机首下方炮塔上可转动的高速机枪。米-24自1968年5月开始正式研制,1969年6月推出首架原型机,1969年9月首飞,先期生产型共有10架。这批飞机自1970年6月开始进行18个月的部队接收测试,进行了局部修改后投入批量牛产。
米-24采用5片主旋翼和3片尾旋翼,机身较米-8纤细,前三点式起落架可以收入机身鼓起的起落架舱内,机身中段有两个下倾的短翼,不仅可以挂载武器,还能在向前飞行时减少旋翼负荷19%至25%。前后座的机组乘员坐在防弹玻璃座舱内,飞行员坐在武器操作员左后侧,武器操作员负责搜索目标,发射机枪、反坦克导弹和投掷炸 弹,飞行员负责发射火箭弹和使用机炮吊舱,米-24的机舱最多可容纳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载运1500公斤物资或4具担架,机外还可吊挂2000公斤的货物。米-24的防护相当完备,驾驶舱与人员货舱结合成单一的密闭防弹空间,具有核生化防护能力,发动机也以装甲强化防弹功能。机内的5个防弹油箱装载2130公升燃油,必要时还可在机内加装两个1630公升的副油箱。米-24采用TV3-117涡轮轴发动机,正常输出功率1268千瓦,最大起飞功率1641千瓦,如果一具发动机失效则另一具发动机自动进入最大起飞功率输出模式。该机的电子设备安置在后机身舱内,包括自动飞行控制设备、陀螺仪、自动进场系统、自动导航地图、短程无线电导引系统等。
㈢ 俄罗斯的直升机如何先进吗
先进,毕竟当年美苏冷战搞军备竞赛时投了不少钱,俄罗斯的直升机代表应该是米-35。
米-35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研制,俄罗斯Rostvertol飞机厂生产的中型多用途武装直升机。
㈣ 俄罗斯会军方会用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吗
俄罗斯会军方不会用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俄罗斯有自己的武装直升机品牌如:
米-24/-25/-3...
武装直升机卡-50"噱头"
武装直升机卡-52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米-28"浩劫"
武装直升机米-24"母鹿"
武装直升机是装有武器、为执行作战任务而研制的直升机。说到武装直升机,先要讲一下直升机。直升机是谁最先发明的,这个看法也不完全一致。现在较公认的是,第一架接近实用的直升机是由美籍俄国人西科斯基研制的VS-300,它于1939年9月14日试飞成功。这个西科斯基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曾在1914年研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轰炸机。
在直升机上加装武器开始于40年代。1942年(有说1944年),德国在Fa-223运输直升机加装了一挺机枪。50年代,美、苏、法等国都分别在直升机加装武器,开始主要用于自卫,后来也用来执行轰炸、扫射等任务。6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直升机(多为运输型)。战争中,其直升机损失惨重,因而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IG,1967年1967开始装备部队,并用于越南战场。
武装直升机可分为专用型和多用型两大类。专用型机身窄长,作战能力较强;多用型除可用来执行攻击任务外,还可用于运输、机降等任务。美国的AH-1属于专用型,而前苏联的米-24属于多用型。
波音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英语:Boeing AH-64 Apache helicopter gunships)是现美国陆军主力武装直升机,发展自美国陆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先进武装直升机(Advanced Attack Helicopter,AAH)计划,以作为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后继机种。
AH-64武装直升机现已被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实战表现,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装直升机综合排行榜第一名。
中文名
波音AH-64“阿帕奇”
外文名
Boeing AH-64 Apache
首 飞
1975年9月30日
服 役
1986年4月
数 量
1200余架
生 产
波音、阿古斯塔、富士重工
类 型
重型武装直升机
㈤ 武装直升机的俄罗斯
米-28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的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浩劫”(Havoc)。
米-28于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1989年6月完成,同期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1992年后大量装备部队。正在研制的型别有:海军水陆两用突击运输型、夜间攻击型和空-空作战型。
米-28的基本设计思想是用来攻击地面坦克,攻击近距支援攻击机和直升机,拦截和下射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攻击地面活动目标和进行战场侦察。
米-28机身横截面小,从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良好的生存能力。米-28直升机可直接用安-22和伊尔-76运输机运输到指定作战地区。
旋翼系统旋翼有5片桨叶,旋翼系统采用半刚性铰接式结构,旋翼转速242转/分。桨叶具有有弯度的高升力翼型,翼尖前缘后掠,每片桨叶后缘都装有全翼展调整片。桨叶由玻璃纤维D型翼梁和具有Nomex蜂窝夹芯的Kevlar材料组成。桨叶前缘有钛合金防蚀条。桨毂为钛合金结构。
短翼在机身中部装有悬臂式短翼,主翼盒结构用轻合金材料制造,前后缘采用复合材料。展弦比较小,短翼上没有可动翼面。
机身传统的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比较细长。在驾驶舱四周配有完备的钛合金装甲。
尾部装置在垂直安定面端部有小的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后掠。尾桨安装在垂直安定面的右侧,最初的3片桨叶尾桨后来由两副“剪刀”形的两片独立尾桨代替。
着陆装置为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起落架,每一起落架装有一个机轮。起落架装有能吸收坠地撞击能量的减震器。
动力装置装两台克里莫夫设计局TV3-117发动机,功率为2×1640千瓦(2230轴马力),装在机身两侧的发动机短舱中。发动机短舱位于机身两侧短翼翼根上方。进气口装有导流板,以避免砂石、灰尘和外来物吸入发动机。进气道防冰采用发动机引气。内部总油量为1900升。翼下还可吊挂4个外部油箱。
座舱纵列式前后驾驶舱布局,前驾驶舱为领航员/射手;正驾驶员在后,座椅为升降座椅。驾驶舱装有无闪烁的平板防弹玻璃,透明度好。机头下有上了釉的板,可能是安放微光电视或激光指示器和手控目标寻的器那样的敏感装置。
机载设备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如自动导航系统,昼夜目视系统和火控系统。机头圆形整流罩内装有雷达天线。此外,还装有红外抑制和红外诱饵系统。
武器机头下方炮塔内装一门改进的A242型30毫米机炮,备弹300发,能左右摆动100°,上仰13°,下俯40°,对空射速900发/分,对地射速300发/分。每侧短翼挂架上总共可吊挂16枚AT-6无线制导的管式发射反坦克导弹和两个可带20枚57毫米或80毫米火箭的火箭巢。机炮和制导导弹的发射由前驾驶舱控制,火箭发射由两个驾驶舱分别控制。
技术指标
旋翼直径17.20米 尾桨直径3.84米 短翼翼展6.4米
机长(不包括旋翼)16.85米 机身长14.3米 机身宽1.75米
机宽(包括短翼)4.87米 机高(至旋翼顶部)4.81米 旋翼桨盘面积232.3平方米
空重7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04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1200千克
最大有效载荷3640千克 最大桨盘载荷44.77千克/平方米
最大平飞速度300公里/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27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250公里/小时
最大爬升率18米/秒 实用升限5800米 悬停高度(无地效)3600米
作战半径240公里 航程(内部燃油量)475公里 续航时间(最大燃油量)2小时
限制过载+3.0/-0.5g
卡-50是卡莫夫直升机科学技术联合体(原卡莫夫实验设计局)研制的世界上首架单座近距支援武装直升机。卡-50作为俄罗斯下一代反坦克直升机,还可用于执行反舰、反潜、搜索和救援、电子侦察等任务。
卡-50装备有短翼翼尖挂电子干扰舱,翼下4个挂架可挂4个B-8火箭发射巢,最多80枚S-8型80毫米火箭,或最多12枚AT-12激光制导空空导弹,射程8~10千米,可穿透900毫米装甲。机身右侧装单管30毫米2A42机炮,备弹量280发。可换装的其它武器包括23毫米机炮、AA—8“蚜虫”或AA-11“射手”空空导弹、VB-32-57火箭发射巢,FAB-500炸弹。
卡一50曾使世界惊讶1992年8月和9月,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战斗直升机卡一50,分别在莫斯科国际航展和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公开露面。多年来,一直令西方好奇的俄罗斯“共轴式双旋翼战斗直升机”之谜,至此终于亮出了谜底。卡一50一出现,就以其独有的特点,使世界各国同行为之惊讶。的确,卡一50是一种相当奇特的战斗直升机。其奇特之处有三:第一,世界上以往的战斗直升机都是单旋翼带尾桨的布局,例如,美国的AH—l系列、AH-64,意大利的A-129,俄罗斯的米一24等。卡一50却没有采用这种布局形式,而采用了共轴双旋翼的布局形式。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共轴双旋翼战斗直升机。第二,过去,世界上的战斗直升机都是双座的,而卡一50却是单驾驶布局。第三,在此以前,世界上的战斗直升机在乘员救生上都是通过采用耐坠毁措施来达到目的,而卡一50却首次采用了战斗机上使用的火箭一降落伞一弹射座椅救生系统。正是卡一50的大胆设计和这些独有的特点,使它在令人惊讶之时,又得到了人们的一片赞扬。
技术指标
旋翼直径 14.5米 机长(旋翼旋转) 16.0米 机高4.93米。
正常起飞重量 98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0800千克。
最大速度(小角度俯冲) 350千米/小时 最大平飞速度 310千米/小时
垂直爬升率10米/秒 悬停高度4000米 作战半径250千米
续航时间1小时40分钟 限制过载 +3g。 卡52与卡50最大的区别,就是乘员人数了。
卡-52直升机是俄罗斯卡莫夫公司研制的共轴反转昼夜全天候战斗直升机,采用并列双座布局的驾驶舱。1995年8月的莫斯科航空博览会上,卡莫夫公司拿出了这种直升机的原尺寸模型。1996年11月12日,在乌赫托马直升机制造厂首次公开展出了以“黑鲨”这种海洋霸主命名的卡-52的原型机。
最显着特点是采用并列双座布局[3]的驾驶舱,而传统的武装直升机皆串行双座。采用并列双座布局并非标新立异,它是根据现代武装直升机的驾驶需要和所担负的战斗任务而设计开发的。首先,卡-52是为全天候、全天时、超低空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的。当初,美国在制造F-111、苏联在研制苏-24全天候歼击轰炸机(同样为了低空作战)时,飞行员和领航员/武器操作员就是并列坐在一个驾驶舱内,这种布局曾被看作是最佳方案,而且已被用到苏-34[4]新一代歼击轰炸机上。
其次,早在1972年,美国在实施AH-1“眼镜蛇”串行双座布局夜战型武装直升机计划时,也得出了同样结论:机组成员最好采用并列布局。所以,卡-52直升机的双座布局并非倒退,而是根据使用需要的一种合理设计,是武装直升机座舱布局的一项创造。并列双座的优点是两人可共用某些仪表、设备,从而简化了仪器操作工作,使驾驶员能集中精力跟踪目标,最大限度缩短作出决定的时间。
㈥ 俄罗斯武装直升机部队有多威猛
俄罗斯的“金鹰”飞行表演队可能是世界上最独特的飞行表演队了,这个队伍使用的不是一般飞行表演队使用的战斗机或是教练机等固定翼飞机,而是使用的直升机。
“金鹰”飞行表演队使用的这款编号为米28的直升机被冠上了“浩劫”的称号,除了看上去比较霸气以外,也说明了这架武装直升机的战斗力之强。而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之一了。
米28N“浩劫”武装直升机非常先进,在21世纪初期装备俄罗斯军队的米28N采用了两台TV3-117VMB型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达到了1860千瓦,正常输出马力也达到了2200马力,比起美国“阿帕奇”直升机使用的T-700-GE-701涡轴发动机功率还要高出40%,可见俄罗斯在发动机上的不俗实力,强大的动力带给米28的就是更厚实的装甲和更大的起飞重量,仅空重米28就达到了7000千克,而AH64D仅有5000千克,防护能力米28自然更高一筹,而在挂载量上,米28N可以轻松挂载超过2300千克的弹药,除了日常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或者4个火箭巢以外,米28N还可以挂载500千克炸弹攻击敌人,这一点能力就是AH64所不具备的了。
事实上,俄罗斯先进武装直升机并不少,除了米28N以外,还有世界上非常奇特的双旋翼对转桨武装直升机卡50和卡52,谈到直升机制造技术,俄罗斯不但不亚于美国,甚至隐隐还有超出,无论是运输直升机米26,还是武装直升机米28和卡50、卡52,比起美国同类产品都有不小的性能优势。这对于中国来说,可是一个需要学习的地方。直升机,可是中国对于俄美欧洲来说差距非常大的一个地方了。
以直10武装直升机为例,直10在设计之初使用了两台PT6C-67C涡轴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700马力,直10设计之初便是瞄着AH64的,一切重量设计,武器挂载等均依此设计,但在装备部队的时候,却不能采用PT6C-67C涡轴发动机,只能使用自产的涡轴-9发动机,涡轴9发动机的功率仅为1300马力,这让直10 性能下降了不少,并且不得不减重,抛弃了不少装甲才达到了能够正常作战的水准,这也让直10的作战能力并不是那么完美,直到涡轴16研发完毕以后,中国才能用涡轴16替换掉直10上性能不过关的涡轴9发动机,让直10的性能至少达到AH64D的水平,甚至超出。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武装直升机才能真正的摆脱“心脏病”,来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低空突击部队。
对于中国来说,研发一款与米28N战斗力接近的武装直升机并不难,但是要研发一款和TV3-117VMB涡轴发动机相似的发动机就非常难了,TV3-117VMB装备了俄罗斯卡系列,米系列十几种直升机,堪称俄罗斯直升机里的通用发动机,对于直升机来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而中国要达到这一步,毫无疑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㈦ 俄罗斯米—28UB武装直升机的介绍。
米-28UB武装教练直升机是米-28N“夜间猎手”武装攻击直升机的升级版。俄空军将在2020年前从罗斯托夫直升机厂采购40到60架米-28UB直升机,为每支直升机部队配备4-6架。米-28UB武装教练直升机已经得到了其他国家的采购订单。
㈧ 俄罗斯主力攻击直升机是什么
由于新型的米-28N武装直升机仍在进行试飞,俄军不得不继续依靠米-24这一已批量生产多年的“老兵”。萨姆森科称通过对米-24武装直升机进行延寿和换装新的制导和导航系统以及新的武器,该机可以继续服役至少十五年。
目前俄罗斯陆军航空兵装备有两种主力武装直升机,即装备有机枪的米-24V和装备有机炮的米-24P。这两种直升机在俄军中的装备数量大致相同,但米-24P相对而言更先进一些。萨姆森科称对米24的改装工作将主要集中在米-24P型,但同时罗斯托夫直升机厂也在进行为米-24V换装机炮的工作。目前米-24武装直升机的改装计划已经获得了俄罗斯国防部的批准。改装后的米-24武装直升机将采用米-28的旋翼系统(复合材料主旋翼和X型尾浆)。通过采用新型装甲和其他一些新型设备,该机的生存性将大大提高,同时该机的飞行高度和机动性等飞行特性也将有明显改善。
㈨ 车臣战争俄罗斯武装直升机功不可没
俄罗斯武装直升机,为参战的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同时担负战场武装侦察任务,飞行员平均每天要进行5~6架次的战斗飞行,飞到车臣境内,对反政府武装进行猛烈空袭,把许多反政府武装的据点炸毁,为俄军地面部队开进铺平道路。出动强度超过二战后任何一场军事冲突。
㈩ 俄罗斯卡系列武装直升机怎么样(如卡50,卡52)
卡50和卡52都属于那种看上去很美的类型
先说K50,双旋翼构造的确简单,省却了尾桨,减小了因尾桨损坏而坠毁的可能,而且首开单人操作武装直升机的先河
但单人操作飞机时,容易疲劳,且要同时兼顾对地攻击和飞行比较困难,效率反而不高
所以后来的K52恢复成了双人布局
Ka系列直升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它的双旋翼结构,高度太大,不便于地面维护,而且无法安装毫米波雷达这种标配,影响了环境感知能力
此外,机身比较短,遇上横风时不稳定,机关炮是固定式的,射击时只能扭转机身,容易失去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