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打败蒙古人是在中国之后吗
这位童鞋 哎 中世纪当初蒙古横扫欧亚的时候俄罗斯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而已 至于击败蒙古我倒是没听说过.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吧 反正俄罗斯击败中国的时候是在晚清时期 也就是李鸿章指正的那段时间
B. 俄罗斯怎么打败蒙古的(15世纪)
1472年,金帐汗国的阿合马汗发动了与莫斯科公国的战争,战争以阿合马的战败而告终。1480年,阿合马再次出兵进攻莫斯科公国,强迫其纳贡,由于阿合马的同盟军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马到乌格拉河后撤兵,回到伏尔加河下游时,被诺该帐汗国人杀死,蒙古人对罗斯公国的统治到此结束(统治时间长达238年)。1502年,末代大汗赛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钦察汗国灭亡。
16世纪初期,卡马河沿岸和乌拉尔地区被莫斯科公国占领。16世纪50年代,沙皇伊万四世统治时期先后占领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木三个汗国,金帐汗国领土全部并入莫斯科公国领地。
钦察汗国从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儿答家族、拔都家族、昔班家族、莫斡勒家族、脱花帖木儿家族,只是拔都家族实力最大,一般提到钦察汗国,都是拿拔都家族来代表。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其中莫斯科公国就是俄罗斯的前身。
C. 俄罗斯靠什么打败蒙古的(15世纪)(1380的大炮作用不明显吧)
主要是天气问题,谁能受得了俄罗斯的寒冷?谁入侵俄罗斯有戏过?包括二战的德国集团军都在冬季的时候被苏联人围歼
D. 俄罗斯历史上有没有占领过蒙古
没有。蒙古是二战末期,在雅尔塔会议上,同盟国要求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苏联以日本关东军八十万,伪军四十万为由,出兵东北伤亡很大,作为补偿,要求中国的外蒙独立,作为缓冲区。中方谈判代表为蒋经国,在协议上签字同意苏联的要求。这份协议叫L雅尔塔协议亅中L中苏关于外蒙独立自治协议亅。
苏联出兵消灭日本关东军,二战结束后,外蒙宣布永久性独立,脱离中国宗主国。中国是二战胜利国,却是唯一丢失领土的国家。
1949年,江山易帜,共党执掌中国,宣布撕毁一切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一切被非法侵占的领土。旅大港(苏占)、广州湾(法占)、威海卫(日占)时,朝鲜战争爆发,暂停收回台湾、香港、澳门、琉球群岛。
朝鲜战争结束,1956年,中苏就外蒙谈判,虽然同为布维什维克国家,苏联让出了旅大港,外蒙不会再让,中共不接受,欲武力解决。后苏联让步,中苏达成协议:外蒙先独立一百年,再回归中国。
外蒙独立有一组非常有趣的数据:独立于1956年,回归于2056年,土地面积156万,人口156万。
E. 俄罗斯是靠什么打败蒙古帝国的
到了清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莫斯科公国在消灭了周边的对手后,在欧亚的边陲建立了一个靠侵略扩张来发展经济的沙俄帝国。不断派兵去攻击中亚和西伯利亚的蒙古汗国。甚至在康熙年间攻到了清朝东北边境。在沙俄的不断打压下,蒙古部落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蒙古草原那么一片弹丸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蒙古部落再跟中原朝廷作对,中原朝廷一旦出兵直捣蒙古老巢,蒙古部落势必将面临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部落只能在归附满清还是归附沙俄两者中选一。
F. 俄罗斯是如何一步步地摆脱蒙古鞑靼人的统治的
这个问题较为复杂,简单来说主要有几个关键点。
背景
从公元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带领蒙古铁骑征服俄罗斯诸公国后,俄罗斯各公国就开始作为蒙古帝国的附属国,并且接受了拔都所建立的金帐汗国的统治。
莫斯科公国崛起
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卡利塔(1325—1340年在位)与金帐汗国可汗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得到册封,如愿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从此开始扩张,在俄罗斯地区初步地实现了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力的结合,成为强大的莫斯科公国。
公元1380年,为了打击日益强大的莫斯科公国,金账汗国的马买汗亲率大军来犯。德米特里(伊凡一世的孙子)率军在顿河上游,打败了金账汗国马买汗的军队,史称“库利科沃战役”。
俄罗斯公国建立
伊凡三世的统治期间,莫斯科大公国先后将雅罗斯拉夫尔、罗斯托夫、特维尔等公国,以及西南部的大小公国逐渐合并。并于1478年取得对诺夫哥罗德的统一战争的胜利,俄罗斯也正式开始踏出实行中央集权化政治的步伐。
俄罗斯摆脱蒙古帝国统治
伊凡三世的一个重大功绩就是:彻底摆脱“蒙古人的桎梏”,使俄罗斯获得真正的独立。
伊凡三世在位时期,正式停止向蒙古人纳贡。公元1480年,伊凡三世率军与金帐汗国的阿黑麻汗在乌格拉河畔对峙,史称“乌格拉河对峙事件”。最终,面对越拉越长的补给线,以及伊凡三世反抗的决心,阿黑麻汗不得不选择撤军。
乌格拉河畔对峙的胜利,标志着俄罗斯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请参考采纳。
G. 俄罗斯帝国的成长
一、莫斯科公国成为罗斯诸公国首领
达尼埃尔尤里·达尼洛维奇、伊凡一世、谢苗一世(高傲王)、伊凡二世,这些莫斯科大公想方设法使莫斯科公国的王公在蒙古人那儿取得大公的称号。
二、莫斯科公国打破了蒙古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取得了短暂国家独立
1359年~1389年在位的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大公,第一次率领俄罗斯诸公国打败了蒙古金帐汗国,取得了暂时的独立,但不久,独立被取消。
三、1389年~1425年的瓦西里一世和1425年~1462年的瓦西里二世(瞎子王)时期
与金帐汗国关系时好时坏,不时发生冲突。此时莫斯科公国兼并周边的其他俄罗斯公国,不断地积蓄实力,莫斯科大公国开始具备了国家独立的实力。
四、伊凡三世取得莫斯科公国独立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1440年~1505年),ИванⅢВасильевич,莫斯科大公,在位时间1462年~1505年。
伊凡三世是莫斯科大公,是俄罗斯历史上着名的大公之一。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彼尔姆这几个俄罗斯公国。伊凡三世是个运气非常好的莫斯科大公。1480年,与阿赫马德汗的战斗中,贪生怕死的伊凡三世临阵逃跑,但俄罗斯的军队仍然坚持不后退,由于天气寒冷,阿赫马德汗不战而退,伊凡三世听说蒙古鞑靼的军队退走了,才在身边的人的劝说下返回前线,捡来个胜利,于是停止对金帐汗国(goldenhorde)的纳贡,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蒙古人统治,莫斯科大公国独立。15世纪后期,莫斯科渐渐流传一种说法,认为莫斯科公国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莫斯科为“第三个、也是永久的罗马”。伊凡三世在文件中偶尔有两次也把自己冠以“царь”的头衔,但始终不敢对外公开正式称沙皇。真正正式加冕为沙皇并对外公开称沙皇的是伊凡四世(1547年)。
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sudebnik),初步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spasskayachamber)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
1503年娶拜占廷帝国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
五、瓦西里三世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
瓦西里三世·伊万诺维奇(василиiiiиванович,1479年~1533年)1505年至1533年的莫斯科大公。
伊凡三世和索非亚之子。莫斯科大公。继承父亲政策,努力统一俄罗斯。1510年兼并普斯科夫公国,1521年兼并梁赞公国,大致完成了东北俄罗斯各公国的统一。于是宣称“我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不使贵族和诸大公参与政治,一切问题均以专制方式解决。这个时期,有人(僧侣菲洛费)做赞辞给大公,称“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将永远繁荣”,歌颂这种专制统治。对大公政治的反对者加以严厉的处罚。因此造难的有尼尔·叔伊斯基、马克西姆·格勒克等。在对外政策方面,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的交往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对立陶宛的战争也时断时续。
六、伊凡四世建立沙皇俄国,成为第一个沙皇,并开始对外扩张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Грозный)。
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三岁即位,母亲暂时摄政,却苦于大贵族们的横暴。1547年加冕称沙皇,俄罗斯从此开始了对外的扩张政策。得到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1549年设立了特别会议,编纂新法典,改革地方和中央的政治、行政、经济、军事,尤其是军事改革,使俄罗斯走向强大;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权力很小,受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军事强大后,开始对外扩张。在1547~1552年的远征中灭亡了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到1557年,西伯利亚汗国也臣服于伊凡。然后使大诺盖汗国臣服于俄罗斯。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1572年粉碎克里木汗国。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攻灭喀山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粉碎克里木意义重大,克里木汗国当时是奥斯曼土耳其之鞭,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前进侵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东欧大陆,而粉碎克里木汗国使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俄罗斯及东欧再也不可能;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的道路。
以英国船开辟北方航路为契机,伊凡开始探索通往西欧的近道。1558年发动立窝尼亚战争,试图向波罗的海扩张。由于邻近国家的介入和贵族的反对而受阻,使战争长期化,打了二十五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向欧洲展示了俄罗斯的国力。
“沙皇”,即“царь”(“恺撒”的俄语发音)称号来自伊凡四世(在俄罗斯又被尊称为伊凡大帝)。早期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是宇宙的中心。俄罗斯大公是蒙古“沙皇”(即蒙古大汗)的大臣。强盛的蒙古帝国之金帐汗国的大汗娶了拜占庭的公主为皇后,但随着蒙古人的衰落,罗斯人不乐意再尊称蒙古大汗为沙皇了,但始终不敢正式自称沙皇。1547年,伊凡大帝发表了重要讲话,要亲政并正式自称沙皇。伊凡大帝的讲话令领主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发现伊凡四世的讲话是那么深思熟虑,与他16岁的年龄是不相称的,伊凡四世很早熟。于是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莫斯科公国改为沙皇俄国,又称俄罗斯。在伊凡四世之前,莫斯科的大公权力很小,受到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打破了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领主政体改为沙皇专制政体。
这时期沙皇特辖领地制度的建立,给贵族势力很大的打击,对沙皇专制体系的建立有很大的意义。俄国的农民们,因1550年的法典和80年代公布的一系列法令,被进一步束缚在土地上。
伊凡虽然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的君主,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在性格上有很强的猜忌心理,好激动,残忍,对贵族们严厉镇压。盛怒之下,竟然用手杖打死了长子伊凡太子,使人感到特别惊骇和恐怖。“雷帝”的外号由此而来。
伊凡雷帝是斯大林和彼得一世的偶像。彼得一世改革时困难重重,太子儿子是改革的阻力之一,他决定以伊凡雷帝为榜样,于是,彼得大帝处死了自己的儿子。
七、费多尔,留里克王朝最后一个沙皇,俄罗斯第二位沙皇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1557年~1598年)1584年~1598年的俄罗斯沙皇。
伊凡四世之子。母亲为安娜斯塔西亚·罗曼诺夫娜。娶伊琳娜·戈东诺娃。无子,有一女费奥多西亚·费奥多罗夫娜女大公。费多尔死后,尤里克王朝绝嗣。
八、鲍里斯·戈东诺夫沙皇
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戈东诺夫(борисфедоровичгодунов,1552年~1605年)1598年~1605年间的俄罗斯沙皇。
鞑靼贵族出身。曾经侍奉过伊凡雷帝。他妹妹伊琳娜嫁给伊凡雷帝的幼子费多尔。费多尔身体有病,智力不健全,因此大权被戈东诺夫所掌握。1598年费多尔去世,无子嗣。尤里克王朝灭亡。全俄缙绅会议推举戈东诺夫为俄罗斯沙皇。他继承伊凡雷帝遗志,停止与波兰的战争,在北方向瑞典发动战争,扩大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东继续侵略西伯利亚汗国,南方与克里米亚汗国交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他推进俄罗斯农奴化进程,规定如果一个自由人为他人工作满六个月以上,就沦为这个人的奴仆。还公布逃亡农奴的追捕期限为五年。在位末期俄罗斯不断发生农奴起义。1605年去世。儿子费多尔即位,不久被起义者杀死。
九、空位时期,导致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
空位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1605年~1613年这一段时期。
1591年,俄罗斯沙皇费多尔·伊万诺维奇的同父异母兄弟、有王位继承权的季米特里被鲍里斯·戈东诺夫秘密杀害。1604年,一个自称是季米特里的人出现,并且得到了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支持。1605年,戈东诺夫的儿子费多尔二世被杀,季米特里即位,史称“伪沙皇季米特里”或“伪季米特里”。
由于采取亲波兰的政策,伪季米特里触怒了俄罗斯大贵族。在大贵族瓦西里·舒伊斯基的率领下,季米特里被杀,舒伊斯基即位,号称瓦西里四世(1606—1610)。1607年,另一个伪季米特里出现了,再次得到波兰的支持。1610年,波兰军队攻占莫斯科,舒伊斯基被杀。这一次,西吉斯蒙德想让自己的儿子瓦迪斯拉夫继承俄罗斯王位,后来又改变主意想自己兼任俄罗斯沙皇。但是波兰入侵者在1612年被以波扎尔斯基等俄罗斯贵族们召集的军队驱逐。
1613年,全俄罗斯缙绅会议(zemskysobor)宣布立17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H. 莫斯科公国是如何摆脱蒙古统治的
众所周知,莫斯科开始被蒙古统治是在1243年,作为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的一部分被蒙古统治。蒙古人以俄制俄统治了包括莫斯科在内的绝大多伏尔加河流域地区。钦察汗国建立后,莫斯科仅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被蒙古人统治。这是莫斯科未摆脱蒙古统治之前的大致情况。
在莫斯科被统治的几十年间,他的力量不断增长,莫斯科大公不断向其他公国扩张,除了暴力方式外,也用金钱贿赂钦察汗国,最终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如愿得到了“弗拉基米尔”的称号,这个称号是蒙古统治下的俄罗斯的最高称号,莫斯科大公也几乎得到了俄罗斯内部的统治地位。
第三次最终胜利:钦察汗国下一任统治者阿合马汗做了最后尝试恢复蒙古对俄罗斯的统治,在1480年率军入侵,阿合马汗意图联合波兰,立陶宛但没有得到响应,加上是远征而后勤难以支持不得不退兵,伊凡三世因此胜利。
蒙古大军在归途中军心不稳慢慢瓦解,阿合马汗也被诺盖人击杀。钦察汗国的大汗真是命运多舛啊……在这之后,蒙古人对俄罗斯人两百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莫斯科也就此最终摆脱了蒙古统治。为俄罗斯以后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到16世纪时,莫斯科建立起来了中央集权制度并宣告统一,成立俄罗斯国,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I. 俄罗斯人被称为“战斗民族”,为何他们偏偏打不过蒙古
俄罗斯现在是一个彪悍的民族,被称为战斗民族,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是东欧的强有力的民族,大家都觉得是世界上最强势的国家之一。不过,在历史上,俄罗斯虽然也是东欧的一个强国,却曾经被蒙古打的落花流水,现在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那是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成吉思汗征服了亚非欧,现在全世界有成吉思汗的后人数以亿计。
在同时代的元朝对中国统治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汉人起义推翻了元朝,而在古俄罗斯,过了二百多年,才在蒙古汗国逐渐腐朽的情况下,俄罗斯莫斯科公国趁机兴起,1480年,莫斯科的伊凡三世第一次战胜蒙古人,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由此,莫斯科公国打败蒙古,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
J. 沙俄军队是怎么打败蒙古军队的
在札尼别死后,别儿迪别即位时期极短,死后汗国大乱,他的两兄弟不服他,改宗基督教,汗国大乱。斡儿答与昔班的后裔曾立为汗。换了多位可汗。汗位由马麦掌握。后期,金帐汗分裂。大帐汗国继承对莫斯科公国的统治。大帐汗只剩下萨莱。1472年,莫斯科大公国抗税,大汗阿合马率兵征讨,结果失败。
在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的同时,金帐汗国日渐衰弱。1378年,金帐汗国马麦汗派遣鞑靼王公联合立陶宛和梁赞大公,进攻莫斯科,季米特里率兵15万迎击。1380年德米特里率兵在顿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与蒙古鞑靼军队展开了决战,并打败了金帐汗国的部队。该战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德米特里因而被尊称为“顿斯科伊”(意为“顿河英雄”),莫斯科大公国取得了暂时的独立。但不久1383年,莫斯科大公国的独立又被脱脱迷失的入侵所取消了。
至此罗斯公国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此距术赤建立汗国已有二百六十年的时间。1547年,莫斯科大公国正式改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沙皇。1550年代,沙皇俄国先后攻打了喀山、阿斯特拉罕、克里米亚三个汗国。其中,克里米亚汗国寿命最长,因为它是当代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臣。1783年,克里米亚在法国大革命前,中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奥匈帝国有战端,无暇东顾,汗国遂被归并于沙俄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