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包括那些城市
伯力、海参崴、共青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雅库茨克、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海兰泡、马加丹等。
1、伯力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始建于1858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内河航运通过阿穆尔河(黑龙江)可以直接出海,也可直达同江、富锦、佳木斯和哈尔滨。
2、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始建于1860年,远东捕鲸业、捕鱼业和冷冻船基地,属季风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15℃,8月份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雨量约690毫米。海参崴曾属中国(清)领土,海参崴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
3、共青城
共青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诞生城市,为在这里建造船厂和飞机制造厂,一批莫斯科、圣彼得堡、乌克兰的共青团志愿者来到这里,1932年设市。
4、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州首府,位于东经158°40',北纬53°00',建于1740年,25万多人,是捕鱼船队的冷藏基地,海港兼渔港。因日本海暖流影响,可全年通航。该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的货运中转站,运入的是汽车、拖拉机、地质勘探设备、水泥、机床、日用品等,运出的主要是木材和鱼等。
5、雅库茨克
是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也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城市。这里历来以毛皮皮革、家畜、象牙和木材的集散地而驰名。与外区联系靠空运,有大型机场。乌斯季维柳伊的天然气田向该市供应燃料。元朝势力(辽阳省)一度到达该地。
(1)库页岛旁边的俄罗斯地区叫什么扩展阅读
远东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朝鲜相邻,东临太平洋。包括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滨海边疆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阿穆尔、马加丹、堪察加及萨哈林州。面积621.6万平方公里。
有乌克兰人、雅库特人等。境内四分之三面积为山地。平原及低地主要分布在勒拿河及黑龙江中下游、北冰洋沿岸。从北到南有苔原带、森林苔原带和森林带。有金、金刚石、煤、铁、锡、锌、铅、钨、汞、云母、萤石、石油和天然气等矿藏。
40%的地表被森林覆盖。木材蓄积量和水力蕴藏量各约占原苏联的30%。工业以采矿为主,金、锡和金刚石产量居原苏联首位。其次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鱼类加工、舰船修造及农、畜产品加工等。农业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结雅-布列亚平原和乌苏里-兴凯湖平原。
主要作物有麦类、水稻和大豆。畜牧业以乳、肉用为主,北部普遍饲养驯鹿。工农业、城市、人口、铁路和海运主要集中在南部,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主要城市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共青城、彼得罗巴甫浴夫斯克(堪察加)、雅库茨克和马加丹等。
B. 为什么中俄边境俄罗斯一方有两座城市有两个名字 库页岛也有两个名字
一个 俄罗斯名字 一个 中文名字。比如 海参威。俄国叫符拉迪沃斯托克
C. 库页岛多大为什么成了俄罗斯的领土
库页岛,俄罗斯称萨哈林岛(Сахалин),为俄罗斯极东的岛屿,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与千岛群岛合组成为萨哈林州。鸦片战争后俄罗斯乘势夺占,现为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所辖,名称来自于满语,中文一般称为库页岛,而日文则称为桦太(からふと)。中国明朝时将此岛称作苦夷岛,后来才转音变为库页岛。在爱努语中,该岛被称为“kamuy kar put ya mosir”,该名称的含义为“神在河口创造的岛”,而日语“桦太”的名称则源自“kar put”的对应汉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江)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相隔。
南北长948千米,东西宽6~160千米,面积7.64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台湾岛)。人口约66万。北部地势低平,沿岸多潟湖;中南部主要是山地,西有西萨哈林山脉,东为东萨哈林山脉,主峰洛帕京山海拔1609米,为全岛最高点。冬季气候寒冷,夏季凉爽多雾。年降水量平原地区500毫米,山地1200毫米。主要河流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森林资源丰富;多石油、天然气和煤等矿藏。
南萨哈林斯克是岛上最大的城市,库页岛人口约66万人,主要由四个民族组成,分别是 Nivkh, Orok, Evenkh and Nanai。
历史上,中国曾称库页岛为苦兀或骨嵬,俄国称为sahaliyan ula angga hada(满语),日本称为北虾夷地(指北海道以北)或桦太(からふと)。有人认为,在19世纪俄罗斯透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强迫中国割让库页岛给俄罗斯,但是该条约的割让对象的外满洲是否包括库页岛仍存争议。
库页岛的南岸最初由日本渔民定居,1853年第一批俄国人聚居于该岛北部。1855年俄国与日本签订协定,分享该岛的统治权,但1875年俄国以千岛群岛为代价取得库页岛全部。日俄战争的结果使得日本于1905年(《朴次茅斯条约》)取得该岛北纬50度以南的部分,并定日本名为桦太岛。1918年俄国革命后,日本占领库页岛全部,但于1924年撤出。1925年苏联军队将白俄军队赶出该岛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俄重新取得库页岛南部,也取回千岛群岛,同时将日本居民全部予以遣返。
该岛南北长948公里(589哩),宽约160公里(100哩),面积76,400平方公里(29,500平方哩)。大部分为山地,以洛帕京山(Mount Lopatin)海拔1,609公尺(5,279呎)最高。北部植被为苔原以及小桦树与柳树森林,南部为茂密的落叶森林。渔业是沿岸的主要经济活动,水产大部分为蟹、鲱鱼、鳕鱼和鲑鱼。其他经济支柱包括北部的石油、南部的煤炭以及伐木业,包括造纸。因地形多山、气候严寒,农业不发达。居民主要为俄国人;1960年代曾有大量移民。南萨哈林斯克(Yuzhno-Sakhalinsk)是主要的居民点,并为萨哈林州的行政中心。人口约681,000(1994)。
D. 库页岛的中心城市在哪里,他在俄占之前叫什么名
库页岛是中国传统称呼,而俄国人称之为萨哈林岛
现在库页岛首府为南萨城,为俄国人建造
在俄占领前库页岛并不存在城市,而只有散落的赫哲部族村落等,
在库岛周边地区比较有规模的城市则是楼上兄弟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旧名海参崴),然此地并不在库页岛上
E. 俄罗斯萨哈林州管辖哪些地区你知道吗为什么
第一个就是库页岛。库页岛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东部濒临鄂霍次克海,西隔鞑靼海峡与亚欧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北海道相望。
库页岛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曾经是中国第一大岛,现在是俄罗斯第一大岛,岛上蕴藏着石油、黄金、煤炭等资源,海洋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大马哈鱼的主产区之一。
库页岛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极高,拥有6000条河流和1600个湖泊,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不过因为气候等原因,库页岛的人口一直不多。
第二,千岛群岛。二战结束后,苏联控制了整个库页岛,于1946年建立了南萨哈林州,管辖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
千岛群岛是位于俄罗斯远东勘察加半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群岛,由56座岛屿组成,全长1300公里。千岛群岛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将鄂霍次克海和西北太平洋分割,是鄂霍次克海进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F. 库页岛在什么地方
库页岛,俄罗斯称萨哈林岛(Сахалин),为俄罗斯极东的岛屿,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与千岛群岛合组成为萨哈林州。鸦片战争后俄罗斯乘势夺占,现为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所辖,名称来自于满语,中文一般称为库页岛,而日文则称为桦太(からふと)。中国明朝时将此岛称作苦夷岛,后来才转音变为库页岛。在爱努语中,该岛被称为“kamuy kar put ya mosir”,该名称的含义为“神在河口创造的岛”,而日语“桦太”的名称则源自“kar put”的对应汉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江)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相隔。
G. 俄罗斯东方,日本千岛上面,库页岛下方的几个小岛的中文名,与人口数
国后岛(俄文:Кунашир(库纳施尔岛),音译自日语“国后”二字读音)
择捉岛(俄文:Итуруп(伊土鲁朴岛),音译自日语“择捉”二字读音)
齿舞群岛(俄文:Хабомай,音译自日语“齿舞”二字读音)
色丹岛(俄文:Шикотан(施科坦岛),音译自日语“色丹”二字读音)
H. 库页岛的主要城市
南萨哈林斯克(英文:Yuzhno-Sakhalinsk;俄文: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库页岛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的首府,名字的意思是南萨哈林的城市。在日治时期称为丰原市。随着城市的日益繁盛,该市范围不断扩张,现时本市的范围包括有旧时日治时期的丰原市、丰北村及川上村,人口182,232(2012年1月)。
科尔萨科夫(英文:Korsakov;俄文:Корсаков),萨哈林州仅次于南萨哈林斯克的第二大城市。日治时期被称为大泊。是库页岛上重要的港口都市。人口约33,526人(2010年)。
霍尔姆斯克(英文:Kholmsk;俄文:Холмск),位于库页岛西南部,是萨哈林州重要的港口城市。日治时期名为真冈。人口30,937人(2010年)。该市与俄罗斯本土之间有渡轮相通。
奥哈(英文:Okha;俄文:Оха),位于库页岛北部,人口23,007人(2010年)。该市内有油田,主要产业为石油工业。居民多从事石油产业的相关工作。
涅韦尔斯克(英文:Nevelsk;俄文:Невельск),萨哈林州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库页岛西南海岸。人口11,682人(2010年)。日治时期名为本斗。
波罗奈斯克(英文:Poronaysk;俄文:Поронайск),位于波罗奈河入海口,南萨哈林斯克以北288公里处。人口16,461(2010年),日治时期名为敷香。
乌格列戈尔斯克(英文:Uglegorsk;俄文:Углегорск),位于库页岛西海岸。人口11,880人(2010年人口普查),日治时期名为惠须取。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英文:Aleksandrovsk-Sakhalinskiy;俄文: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Сахалинский),位于库页岛西部,鞑靼海峡东岸。 人口10,965人(2010年),知名作家安东·契诃夫曾被流放至此。
多林斯克(英文:Dolinsk;俄文:Долинск),位于库页岛南部,南萨哈林斯克以北43公里处。人口11,533人(2010年),日治时期名为落合。
I. 为什么俄罗斯的一些地方有两个名称
一个俄文名称一个中文名称,比较出名的如萨哈林岛(库页岛):
俄罗斯称萨哈林岛(Сахалин)处于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名称来自于满语,中文一般称为库页岛。中国明朝时将此岛称作苦夷岛,后来才转音变为库页岛。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金朝开始,库页岛即归中国管辖。以后相继归:元朝,明朝,后金,清朝,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亦规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沙俄利用中国清朝走向衰落。强迫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后,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为借口,强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俄国。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也是一样的道理。
J. 库页岛和黑龙江以北的一些地区什么时候被俄国割去的
沙皇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中被确认。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在远东的成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页662)沙皇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沙皇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又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大片领土。《瑷珲条约》的签订,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1][2]库页岛和黑龙江以北,是在清朝末年,俄国趁火打劫,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中国西北和东北约150万平方千米的领域,无视《尼布楚条约》。历史图册和地理图册两本是截然不同的,地理是显示现代的疆域,现在的库页岛等是属俄罗斯管辖。历史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