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头鹰的传播
在拜占庭日趋灭亡的过程中,欧洲两个大国将双头鹰图案引入自己的国徽,以显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地位。一个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庭帝国的索非亚公主后,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国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而另外一个就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也把双头鹰便成王徽的主体,显示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区的诸侯王室都引用了双头鹰标志,显示自己和哈布斯堡王室的亲密关系。
而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在抵抗奥斯曼帝国的过程中,也将双头鹰当作抵抗军的标志,后来也收入这些国家的国徽。而东正教各支派都有沿用双头鹰标志,皆因它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曾被皇帝授与使用双头鹰这个皇家标记的权利。
2. 俄罗斯“双头鹰国徽”怎么来的
俄罗斯双头鹰的国徽,分为两个部分——双头鹰和胸前的盾牌。而这两部分,分别有着深厚的历史。
最初的双头鹰标志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新的双头鹰国徽盾牌中出现了一位骑士面向右侧,穿着银色盔甲,披着淡蓝色的披风,手里握着锋利的金色长矛刺向一只黑色的蛇状怪物。
1940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为了为了表扬“最伟大的英勇行为或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所表现的杰出勇气”的人,专程设置了“乔治十字勋章”。
而在欧洲升乔治屠龙的传说也被印在勋章上成为了勇敢的代表。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中红色盾牌正是借用“乔治十字勋章”中的传说建立。
3. 俄罗斯的双头鹰来历
双头鹰图案,本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国徽。拜占庭帝国曾是一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在其占领地上生活着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等多个民族。双头鹰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联合。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他的近亲中只有两个弟弟活着,其中一个后来臣服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娅·帕列奥洛格逃到了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
长大后的索菲娅美丽聪慧,且具有政治才能。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十分担忧,他们想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来扼制奥斯曼土耳其。于是便采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娅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伊凡三世举行了极其隆重的迎娶仪式,从此索菲娅将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徽记作为遗产带到了俄罗斯。
索菲娅帮助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这也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兴盛时期。1480年,双头鹰徽记出现在克里姆林宫的斯帕斯基塔楼上。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双头鹰徽记才被废除。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的双头鹰徽记于1935年被取下。而现在,这个被废除了75年的双头鹰徽记,又成了俄罗斯国家的象征。
4. 俄罗斯国徽上的鸟是什么来头
俄国国徽上的双头鹰图案,本是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Flavius Valerius)设计的,象征罗马帝国东西两部分领土的统一。君士坦丁在306到310年为罗马副帝,310到337年为罗马正帝。他受其母亲海伦娜太后(基督教尊其为圣徒,拿破仑被流放的圣赫勒拿岛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的影响而信奉基督教。他是罗马帝国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曾经颁布了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米兰敕令》。公元330年,他迁都拜占廷,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宣布这里是第二罗马。他在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改造了罗马帝国,奠定了以东方为中心的罗马帝国拜占廷时代的基础。他设计了双头鹰徽记,象征帝国的东西两部分领土地位平等、神佑“东西两罗马”——罗马城和君士坦丁堡城。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分裂后,东罗马帝国继承了这个标志,象征只有拜占廷才是东西两罗马帝国的唯一合法继承者,西罗马帝国则恢复了早期的帝国鹰徽,不久就被日耳曼蛮族灭亡了。
公元1453年,“第二罗马”君士坦丁堡沦陷。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中战死。他的侄女索非亚逃到了罗马。长大成人后,于1472年嫁给了莫斯科领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着名的君王之一,被视为俄罗斯国家的奠基人。他在迎娶索非亚公主的同时,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国的继承者,同时继承了拜占廷帝国的国徽,并且宣布莫斯科为“第三个、也是永久的罗马”。伊凡三世还给自己冠以“TSAR(恺撒的俄语发音)”的头衔,因此,俄罗斯的“沙皇”称号,也自其开始。伊凡三世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特维尔、彼尔姆、梁赞等诸侯国。1480年,他打败了阿赫马德汗,停止对金帐汗国(Golden Horde)的纳贡,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蒙古人统治,赢得了独立的地位。新的国家成立了,并且获得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承认。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全俄罗斯法典(Sudebnik),建立了古俄罗斯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Spasskaya Chamber)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开辟了俄罗斯的农奴化进程。
从1539年开始,莫斯科大公国的国徽图案发生了变化。1562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在双头鹰的胸部增加了一块盾牌,中央是基督教经典中着名的“圣乔治(俄语称为圣格奥尔基)骑士屠龙”的画面。同时,双头鹰头部王冠上也增加了十字架的标志。在这个时期不同版本的俄罗斯国徽中,王冠的数目并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一个,有的是两个。
沙皇费多尔·伊万诺维奇统治时期,东正教势力在俄国上升。1589年,沙皇在双头鹰的两个脑袋中间增加了基督教圣地—各各他(Golgotha)圣墓十字的图案,增加了国徽的宗教意味。就在同一年,设立了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的神职地位,总领全体东正教信徒,并且在俄罗斯建立了教堂自治制度。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标志还随处可见。
随着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俄罗斯领主会议推举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的“空位时代”在1613年结束。俄罗斯开始向西方的强国——瑞典和波兰张望。俄国国徽图案再次被改变。1625年,首次出现了三个王冠的图案。1645年阿列克谢即位后,这个徽记开始经常使用。1654年,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新的双头鹰国徽被挂上了斯巴斯基钟楼——沙皇已经改变了鹰徽的图案。原来拜占廷风格的老鹰被神圣罗马帝国风格(西罗马风格)的雄鹰取代。收拢的鹰翅变成了展开的鹰翅。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和上面国徽中双头鹰的不同。1667年,同波兰争夺乌克兰的战争结束,鹰爪中增加了权仗和宝球的图案。1667年12月14日,第一部关于沙皇称号和国徽的专门法律被制订出来。其中规定,“双头鹰是沙皇和大君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陛下,大俄罗斯、小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独裁者和保护者,全俄罗斯沙皇的君权标志”、“三个王冠,代表沙皇陛下征服的三个强大而光荣的王国——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亚”。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国徽又发生了变化。1698年,环绕双头鹰的胸颈部,增加了圣徒安德烈的标志——交叉的斜十字(在西方被称为安德鲁十字)。值得一提的是,1710年,距离彼得大帝被俄国元老院授予“俄罗斯帝国皇帝”称号之前差不多整整十年,双头鹰上面就加上了皇冠的标志。
从这个时期开始,帝国双头鹰由棕色改为黑色。
1721年,俄罗斯改为帝国。1726年,叶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规定双头鹰国徽的底色为黄色。1729年颁布的法令,规定俄罗斯国徽图案为:“黑色的双头鹰,位于黄色背景上,头顶为帝国皇冠的图案,胸部是红色盾牌,中央为圣乔治,黄色披风,白马,下方为被打败的黑龙。鹰的左爪托宝球,右爪托权仗” 。安娜女皇邀请一个瑞典雕刻师将其刻为国玺。作为图案主体的双头鹰的形状就此被固定下来,一直到1856年,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沙皇保罗一世在俄国历史上被认为是一个神智不健全的皇帝。他率领俄国参加了第一次反法战争,从法国手中夺到了马耳他岛,并得到了马耳他骑士团授予的大十字勋章,并被尊为马耳他骑士团领主。1799年他签署命令,将马耳他十字的图案加入到国徽中。1800年,这个疯癫的沙皇又设计了一个“节日国徽”。九个盾形纹章,四十三个小型国徽,环绕着中央的双头鹰大国徽。整个国徽背景是马耳他大十字,下方是圣安德烈十字,背景是猩红色、金黄色的流苏、白底加黑色圆点的帷幔,上面是三顶俄罗斯帝国皇冠,背景左右还有两个标准尺寸的双头鹰,然后由天使长迈克尔(米哈伊尔)和加布里埃尔手扶这面大纹章。这个疯狂的纹章方案被设计出来之后不久,他就在圣彼得堡的“工程师棱堡”中,被心怀不满的贵族们用枕头闷死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一世(可能在幕后策划了这起事件)签署命令,取消了这个花里胡哨的国徽。
这个时期的俄国国徽有许多版本。有的头上有一顶皇冠,有的有三顶皇冠。有的双头鹰,鹰爪上不是权仗和宝球,而是闪电和花环。鹰的翅膀形状也有不同。欧洲大陆的时尚,决定了俄罗斯国徽的风格变化。 尼古拉一世时期,有两种国徽共同存在:一种是简单的双头鹰—圣乔治纹章图案(双头鹰的样子是下图左边翅膀张开的那个图案)。还有一种是复杂化的国徽,见下面右图。俄罗斯历史上的各王国、公国、地区,还有代表新征服领土的纹章被加了上去:左翼(图片的右侧)从上到下是波兰王国(今天的波兰国徽也是这个图案,红色天幕下的白鹰)、克里米亚汗国、 芬兰(红地上的金色狮子,和今天芬兰国徽图案基本相同);右翼是早先被征服的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亚汗国。也有的版本,右翼是古俄罗斯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基辅、弗拉基米尔和诺夫哥罗德的纹章。胸部的圣乔治盾牌被红底蓝色的圣安德烈十字环绕。
俄罗斯在1855年到1857年进行了纹章改革。神圣罗马帝国风格的双头鹰被普鲁士风格的老鹰所取代。大家观察鹰翅和鹰尾的形状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同时,与西欧类似主题的纹章风格接轨,圣乔治的头部改为朝左。鹰翅上的纹章发生了变化。左翼从上往下为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格鲁吉亚和芬兰,右翼为喀山、波兰、克里米亚和“大公国联盟(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的纹章。1857年,俄罗斯参议院签署法令,接受这个图样作为俄罗斯国徽的图案,并规定了大国徽、普通国徽和小国徽在不同场合的使用规则。
1882年7月24日,亚历山大三世沙皇在彼得霍夫签署了关于帝国国徽的新法令。沙皇保罗一世设计的那个纹章学家的噩梦——所谓“节日国徽”被接受作为俄罗斯帝国的大国徽使用。 但是做了一些改动:马耳他大十字被取消了。背景的猩红色、金黄色流苏也拿走了。左右还有两个标准尺寸的双头鹰也取消了。同时还增加了象征新近征服的中亚地区各国的纹章。
1883年2月23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署命令,恢复旧国徽的使用。但是双头鹰头顶上皇冠的颜色由金色变成银白色。
1906年,最后一道有关国徽使用规则的法令被签署。随着日俄战争的失败、社会矛盾的加剧、改革家斯托雷平的被害、“恶僧”拉斯普廷在宫廷里的得势,俄罗斯上流社会歌舞升平的年代结束了。在盛大隆重的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周年庆典(1613—1913)之后,俄罗斯迎来了它的血腥时代。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罗斯成立临时共和政府。皇室的双头鹰图案因为凝聚了俄罗斯帝国450年的传统,不好贸然宣布废弃。但是,双头鹰上所有象征俄罗斯帝制的皇冠、权仗、宝球、纹章、绶带、徽记、圣符……,全部被取消了。日耳曼风格的双头鹰形状,也恢复成传统的拜占廷风格。这个图案曾经用在临时政府签发的俄国护照封面上。甚至十月革命之后,直到1918年7月24日,革命后的红色俄罗斯还在使用这个图案。
1918年夏天,布尔什维克们决定和传统的俄罗斯决裂。教堂和修道院被关闭,皇室和贵族们被全家枪毙,商人和教授们被逮捕,大批珍贵的宗教文物和文献被焚毁……,甚至有人说,要拆除所有“封建”的俄罗斯时代建造的工厂和铁路,重新修建新苏联的工厂铁路。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国徽也不能幸免。
新的国徽完全和历史、传统、民族决裂,变成政治性很强的符号。中央是红色盾牌和镰刀锤子的图案,上书RSFSR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的大字,两旁扶持盾牌的由天使长变成了小麦穗。下面的缎带上是俄文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972年,五角红星——古代是火神伏尔甘的标志——被加了上去。1992年,苏联灭亡前夕,就象东德灭亡之前从国旗上取消镰刀锤子国徽的预兆一样,俄罗斯国徽上的镰刀锤子也被“俄罗斯联邦”的单词取代。
1990年11月5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成立特别委员会,开始着手设计新的国旗和国徽。该委员会决定将俄罗斯历史上的白蓝红三色旗作为国旗,红色背景的金色双头鹰为新的国徽(这个时期,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已经把社会主义色彩浓厚的国旗国徽换成了1940年之前的老国旗国徽)。1993年,叶利钦总统签署法令,正式将俄罗斯历史上的白蓝红三色旗作为国旗,使用红色背景的金色双头鹰为新的国徽。
新国徽保留了许多不平凡的俄罗斯历史标志。但是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涵义。彼得大帝加在双头鹰头上的三顶皇冠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俄罗斯联邦整体团结的象征,权仗和宝球象征国家的权力,圣乔治屠龙的纹章作为捍卫正义、惩处邪恶、保卫祖国、追求自由的标志。俄罗斯古老而光荣的历史在这里凝结,并且将在新的一千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俄罗斯是文化意义上的罗马帝国传承。
5. 俄罗斯的双头鹰的由来
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6. 双头鹰是哪个国家
双头鹰,是一个常见于欧洲各国徽章和旗帜的图案。双头鹰的图案还留在若干斯拉夫和东欧国家的国徽或旗帜上,而他们的双头鹰则是引用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
西方的“双头鹰”最早出现在10-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伊萨克一世(1057-1059年在位)统治时期,率先将原罗马帝国的单头鹰标志改为双头鹰,据说这是为了体现拜占庭帝国横跨欧亚的特点而做出的改进。
从腓特烈三世(1440-1493年在位)起,神圣罗马皇帝们开始改为使用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识。1806年,在拿破仑的压力下,神圣罗马帝国宣告解散,但奥地利帝国继续使用双头鹰标记,并持续到了之后的奥匈帝国时期(期间还包括奥地利主导的德意志邦联)。直到今天,在俄罗斯、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国徽上,依然可见到双头鹰标志。
双头鹰的重现
自赫梯文明消失2000年后,双头鹰重现于土耳其,分别在拜占庭帝国和塞尔柱突厥人的部落中。1058年,塞尔柱突厥人首领脱斡邻勒在摩苏尔加冕为东方和西方之王后,随即将双头鹰画在自己的王家旗帜上。随后塞尔柱突厥各部都把双头鹰画在自己的部族标志上。
普遍认为,突厥人使用双头鹰有两重意义,鹰是表示自己占有古罗马帝国的领土,双头则是他们传承了古赫梯的文化。而作为突厥人后代的土耳其人,今日依然有用到双头鹰,现今土耳其警察部队的徽章就有双头鹰的图案。
7. 谁统治时期双头鹰成为俄罗斯的国徽
双鹰由追溯公元15世纪原拜占庭帝皇帝君士坦丁世徽记拜占庭帝曾横跨欧亚两陆所双鹰望着西另望着东象征着两块陆间统及各民族联合1453曾辉煌拜占庭帝奥斯曼帝消灭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英勇战死两弟弟臣服于奥斯曼帝另带着两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罗马两其父死罗马教皇抚养罗马政治家借助俄罗斯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便用联姻式索菲亚许配给莫斯科公伊凡三世
由索菲娅佩戴着拜占庭帝威严双鹰徽记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俄罗斯土基本联合起形疆域辽阔统家1497双鹰作家徽记首现俄罗斯玺直至1918199311月30象征俄罗斯家团结统双鹰飞俄罗斯徽20世纪末俄罗斯家杜马律确定双鹰俄罗斯家象征
8. 科索沃的国旗的历史来源为什么也是双头鹰
【简介】
双头鹰是一个常见于欧洲各国徽章和旗帜的图案。时至今日,双头鹰的图案还留在若干斯拉夫和东欧国家的国徽或旗帜上,而他们的双头鹰则是引用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
【拜占庭双头鹰】
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而拜占庭皇室原来只是沿用罗马帝国单头鹰的标志。在伊萨克一世在位时,帝国改用双头鹰作为国徽。其原因是为了显示帝国领土的地理特性,也即是拜占庭继承了罗马帝国在欧洲和亚洲东西两部分的领土。因此拜占庭君主身兼东西两方之王者,要同时照看两方的领土,因此为原有单头鹰加上另一个头,便成为今日各国双头鹰图案的雏形。自此以后,包括尼西亚帝国时期,拜占庭帝国一直使用双头鹰作为国徽的主体标志。
【起源于赫梯】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双头鹰的原型应为在土耳其古城卡滔侯羽克,画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双头女子像壁画。而现今发现最早的双头鹰像,出现一个在土耳其博阿兹柯伊附近出土,于公元前1750年或公元前1715年雕成的一个古赫梯泥章上。在其他赫梯遗址上,都可以找到较后年期的双头鹰图案。但在公元前9世纪开始的赫梯后期的各个遗址中,至今都没有发现双头鹰图案的踪影。
【重现于土耳其】
自赫梯文明消失后2000年后,双头鹰重现于土耳其,分别在拜占庭帝国和塞尔柱突厥人的部落中。1058年,塞尔柱突厥人首领脱斡邻勒在摩苏尔加冕为东方和西方之王后,随即将双头鹰画在自己的王家旗帜上。随后塞尔柱突厥各部都把双头鹰画在自己的部族标志上。
普遍认为,突厥人使用双头鹰有两重意义,鹰是表示自己占有古罗马帝国的领土,双头则是他们传承了古赫梯的文化。
而作为突厥人后代的土耳其人,今日依然有用到双头鹰,现今土耳其警察部队的徽章就有双头鹰的图案。
【自拜占庭传播】
在拜占庭日趋灭亡的过程中,欧洲两个大国将双头鹰图案引入自己的国徽,以显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地位。一个是俄罗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庭帝国的索非亚公主后,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国徽中,以示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而另外一个就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后,也把双头鹰便成王徽的主体,显示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地位。一些德意志地区的诸侯王室都引用了双头鹰标志,显示自己和哈布斯堡王室的亲密关系。
而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在抵抗奥斯曼帝国的过程中,也将双头鹰当作抵抗军的标志,后来也收入这些国家的国徽。而东正教各支派都有沿用双头鹰标志,皆因它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曾被皇帝授与使用双头鹰这个皇家标记的权利。
9. 俄罗斯国徽的历史渊源
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79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1882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双头金鹰国徽的形式固定下来,直至1917年被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废除。
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