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罗斯在伊朗是否有军事基地
没有。俄军目前在境外有20多个军事设施,其中绝大部分都分布在独联体国家境内,非独联体国家只有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有个海军基地。
1、俄第7号军事基地在阿布哈兹,自2009年起常驻,免费使用49年,如双方无异议则自动延长15年。
2、俄军加巴林雷达站在阿塞拜疆境内。该雷达站自苏联解体后归阿塞拜疆所有,俄每年要向阿支付租金700万美元。现执行的租约2012年底将到期,阿已向俄提价至3亿美元/年。
3、俄军第102军事基地在亚美尼亚久姆利,常驻4500人,双方于1995年签署了为期25年的合约。因为亚美尼亚为集安条约成员国,所以俄免费使用此基地。
4、俄军在白俄罗斯境内有“伏尔加”雷达站是俄反导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1995年签署了25年合约。此外,俄军在白俄的维列伊卡还设有第43号通讯站,确保俄战略核潜艇的通讯联络顺畅。两处军事设施,俄方均为全免费使用(如需付费,大约为700-1000万美元/年)。
5、在哈萨克境内的拜尔努尔航天发射场(1.15亿美元/年的租金)。此外还有929号国家飞行试验中心、“埃姆巴”靶场、“萨雷——沙干”武器试验场、第四号国家中心靶场、1个通讯站、1个空军转运中心、第20号试验点和两个测量站,年总租金为5000万美元。
6、俄军在吉尔吉斯境内为坎特军事基地(49年租期)、俄海军反潜试验基地、俄海军通讯站、自动地震监测站和俄国防部地震试验室。
7、乌克兰第聂伯河地区有两个摩托营、1个保障和后勤营、1个直升机中队,共1000多人。驻地免费使用。
8、在塔吉克斯坦境内有第201号军事基地,常驻7000人。“窗口”光电中心(是俄太空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俄已免除了塔政府2.42亿美元的债务。此外,俄还于2006年向塔提供了7600万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
9、在乌克兰境内有黑海舰队海军基地(,包括黑海舰队的指挥部、通讯中心、营地、高射导弹团、海军陆战团、弹药库)。在卡恰和格瓦尔德两个机场有俄军的战斗机和直升机。租用了乌克兰卡恰、苏达克、雅尔塔的通讯站。每年9700万美元的租金,此外还有天然气价格上面的优惠等。
10、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自2006年开始使用卡尔什——哈纳巴特军事基地,为此向乌提供相关武器装备、培训军事人员。
11、自2009年起在南奥塞梯常驻第4军事基地,租期49年如双方无异议自动延长15年。
12、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有俄第720海军材料技术补给点(租金为200万美元/年,俄给提供武器等方式支付租金,这是俄唯一在非独联体国家境内的海外军事设施。
㈡ 在叙利亚战场中,俄罗斯与伊朗是怎样的关系
短期利益关系
俄罗斯与伊朗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关系可以说是准盟友合作关系,当然各自也有自己的打算,但从长远来看:俄罗斯需要伊朗来制衡美国、影响中东;而伊朗需要俄罗斯大国支持,从而能够与美国进行抗衡。
从根本上来说,伊朗和俄罗斯都是石油输出国,必然会在某些时候会有冲突;但俄罗斯站在中东全局考量,是不会放弃伊朗的,但对伊朗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只能慢慢看再说。
毕竟,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有自己的利益,而伊朗也有自己的考量。
㈢ 伊朗和俄罗斯曾经争夺上百年,为什么现在能冰释前嫌
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在这种大国面前,再艰难的事情都能放下,事后再谈。
仇视归仇视,但是利益才是永恒。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国家变成了政教合一,并且和美国不再联系。而美国对于这个反水的小弟,也是非常的生气,直接对伊朗实行了长期制裁。而另一边,苏联解体后实力大减的俄罗斯,也是被美国制裁的对象。于是当有了共同的敌人时,双方就是朋友,为了利益,他们可以放下前人的仇恨,一起展望未来。
㈣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 普京这回打的是什么牌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11日突访俄罗斯驻叙利亚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并在对驻叙俄军发表讲话时宣布撤回驻叙的绝大多数俄罗斯武装力量。正如两年前宣布出兵叙利亚一样,普京此次宣布撤军,同样令国际社会感到突然。
12月11日,在叙利亚拉塔基亚省,俄罗斯总统普京(右二)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右一)在俄驻叙空军基地听取军队报告。
2015年9月,俄罗斯应叙利亚政府邀请开始对叙利亚境内的极端主义势力进行军事打击。在俄军支援下,叙利亚战事发生重大变化,叙利亚政府军不仅转守为攻,而且在多条战线取得军事突破。本月7日,俄罗斯方面宣布俄军在叙利亚的反恐任务已经完成。
俄将保留在叙利亚的两个军事基地
普京这一表态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军队全部撤出叙利亚,此前俄方曾承诺,会保留驻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和驻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两个基地的军事设施将会“永久运行”。
普京如此高调宣布从叙利亚撤军 具有多重目的
首先是“见好就收”。考虑到消耗问题,俄罗斯不可能在叙利亚长期大规模驻军并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在适当时机削减在叙军事存在是其必然选择。既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已经土崩瓦解,而且叙利亚政府军也在俄罗斯、伊朗等国联手介入下取得针对反对派武装的明显优势,俄罗斯“见好就收”的时机显然已经成熟。
其次是“收买人心”。5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中东绝大多数国家反对。普京在此时宣布撤军,显然有利于改善中东各国对俄罗斯的观感。
再次是“金蝉脱壳”。俄罗斯宣布撤出或部分撤出驻叙军队,实质性地将未来叙利亚局势的不确定性转移给美国。换句话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在向好,如果叙局势在俄军撤出后出现反复,或者“伊斯兰国”卷土重来,那么压力和舆论势必将落在美国身上。
此前,俄罗斯等国相继宣布战胜“伊斯兰国”并收复“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占据的领土。本月6日,普京在听取俄军方有关叙利亚军事行动的汇报后宣布,“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幼发拉底河两岸被歼灭。俄国防部7日发布公告说,叙利亚所有城镇、居民点已从恐怖组织手中获得解放,俄在叙的反恐任务已经完成。
伊朗总统鲁哈尼11月21日宣布,“伊斯兰国”已被剿灭。伊拉克总理阿巴迪12月9日也宣布,伊政府军已收复“伊斯兰国”在该国控制的所有领土,伊拉克取得打击“伊斯兰国”的历史性胜利。
这些表态,为普京宣布撤军做好了铺垫。对俄罗斯来说,撤军可以有多种方式:在速度上有快撤和慢撤,在规模上有全撤和部分撤,在声势上也有大张旗鼓和瞒天过海之分。实际上,俄罗斯去年3月就曾宣布,根据叙利亚战事的进展情况,俄开始撤出部分军队,但是将长久保留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表明俄罗斯早有撤军计划,但不会撤走全部军队。
从叙利亚撤军:普京时机拿捏非常纯熟
当然,这次撤军,在时机的拿捏上,普京还是非常纯熟的。一进一退,“有限战争”的理念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有限的目标进行有限的战役活动。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的目标是什么呢?小目标是稳定巴沙尔政权,扭转叙利亚政府军的颓势,大一点儿的目标是在中东进行反恐,俄罗斯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方,更大的目标是以叙利亚来撬动大国政治的格局,尤其是换取欧美对俄罗斯制裁的松动。
两年多的军事行动,俄军可以说收获颇丰,巴沙尔政权已经稳定下来,叙利亚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政府军控制了多数领土。在上个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专门到索契去“拜谢”,因为俄罗斯的出手,才救了叙利亚。
对俄罗斯来说,稳定叙利亚就是稳定了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支点。众所周知,叙利亚有俄罗斯目前唯一的海外海军基地,此轮军事行动之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存在感也是爆棚。与此同时,俄军的战斗力也在叙利亚战场得到了检验,两年多的军事行动,俄制武器得到了检验,叙利亚内战还没有结束,政府军当然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俄罗斯也就找到了一个刚性需求的出口市场。从这个小目标来说,俄军已经出色完成了,撤军也算是凯旋而归。
从战略格局来说,俄军在叙利亚作战,也是在中东打入了楔子,恰值中东地缘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俄罗斯以最低成本实现了最大的收获。俄军在叙利亚战场的强势存在,获得了叙利亚问题的主导权,在美欧主导的国际磋商几乎停滞之际,俄罗斯组织的阿斯塔纳会议逐渐成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平台。
普京“将一军” 美国难接招
结合叙利亚局势的演变以及近期中东问题的诸多新动向,普京这一“撤军表态”让美国不太好接招,普京无异于在叙利亚问题上“将了美国一军”。
俄罗斯和美国是目前在叙利亚派驻军队的两大非中东国家。俄军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叙利亚政府军,而美军则支持叙反政府武装。
上述一系列动向,让打着“反恐”旗号对中东实施军事介入的美国如坐针毡。如果美国跟随俄罗斯宣布撤军,就会让美国在与俄罗斯的中东博弈中处于下风。美国如果坚持不撤军,则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美国民众、西方盟友和中东国家,对美在中东维持军事存在是否“师出有名”提出质疑。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经承诺将下令从伊拉克和叙利亚撤军,但他在第二任期内不仅放弃撤军计划,还决定增兵。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曾抨击奥巴马自食其言,并保证自己将把驻中东的美军“安全带回家”,以此来争取美国选民的支持。可见,从中东撤军早已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呼声,因为在很多美国民众看来,美国长期军事介入中东地区得不偿失。
不过,针对普京11日宣布从叙利亚撤军一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说,俄方在撤军问题上多次“言行不一”,普京的表态不会影响美国及其盟国继续打击“伊斯兰国”武装分子。
㈤ 导弹基地都被以色列炸毁,为什么伊朗却认怂了
主要是伊朗消耗太多了
以色列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伊朗在叙利亚西北部建设的导弹制造基地
达康认为,只要伊朗不把以色列逼到墙脚,以色列是不会反咬伊朗的。一方面是伊朗与以色列并不接壤,也没领土争端,也没有世仇。就综合国力来比较,以色列也并不如伊朗强大。
从民族冲突来说,犹太人只与阿拉伯人有世仇,与波斯人是井水不犯河水。在1979年前的巴列维王朝时期,以色列与伊朗还是相当好的盟友。
只不过因为后来伊朗的毛拉们搞伊斯兰革命,又要发展核武器,惹恼了美国。作为美国的铁杆兄弟,以色列当然拉偏架,更何况万一伊朗真的有了核武器,那以色列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不过伊朗对以色列的核威胁,在2015年奥巴马与伊朗签订的伊核协议之后,算是得到了解除。
以色列这么多年来,为了对付阿拉伯人都已经焦头烂额,只会想多一个盟友,而不是多树立一个敌人。在以色列的对外国家战略中,伊朗有时候是被当作潜在盟友来对待的。
这是因为,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外,还存在着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矛盾。
在达康看来,伊朗反对以色列,更多是做做样子,伊朗不会真枪真弹地与以色列干仗。因为当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成为地区主要矛盾的时候,以色列甚至可能会变成两派竞相拉拢的对象。
为了对付伊朗人,沙特已经向以色列抛出了媚眼。沙特可以向自己的宿敌抛媚眼,难道伊朗就完全没可能么
㈥ 俄重建在叙的空军基地,是否要以此为家
俄罗斯重建驻叙利亚赫迈米姆的空军基地,目的只是为了能够扩大空军基地的规模,以容纳更多的飞机数量。并且就俄罗斯相关官员的说法来看,俄罗斯在叙利亚驻赫迈米姆的空军基地中大约有30架战机和直升机,其余情况暂未说明。
虽然这样看来对叙利亚没有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但是,在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这三个国家对叙利亚政权土地的争夺过程中,对叙利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叙利亚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由此叙利亚的和平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