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俄罗斯文化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俄罗斯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08 03:08:44

① 俄罗斯地理对饮食的影响

作为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俄罗斯在亚洲的领土非常辽阔,但由于其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欧洲部分,因而其饮食文化更多地接受了欧洲大陆的影响,呈现出欧洲大陆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俄罗斯饮食文化。
俄罗斯菜肴特点为选料广泛、讲究制作、加工精细、因料施技、讲究色泽、味道多样、适应情强、油大、味重。俄罗斯人喜欢酸、甜、辣、咸的菜。因此,在烹调中多用酸奶油、奶渣、柠檬、辣椒、酸黄瓜、洋葱、白塔油、小茴香、香叶作调味料。俄罗斯人特别喜欢鲑鱼、鲱鱼、鲟鱼、鳟鱼、红鱼子、黑鱼子、烟熏过的咸鱼、鲳鱼等。但肉类、家禽菜肴和各种各样的肉饼,非得要烧得熟透才吃。俄罗斯人也喜欢吃用鱼肉、碎肉末、鸡蛋、蔬菜做成的包子。
俄罗斯冷菜丰富多样,包括沙拉、杂拌凉菜、肉、禽冷盘、鱼冷盘、鱼冻、肉冻、鸡蛋冷盘,青菜酱、鱼泥、肉泥及各种加味黄油。俄式菜肴油大,味道浓醇、酸、甜、辣、咸各味俱全,如沙拉,名目繁多,颇负盛名,其中的黑鱼子广为人知。俄式冷菜在烹调上的特点:要比一般的热菜口味重一些,并富有刺激性,这样以便于促进食欲。调味上突出俄式菜的特点,酸、甜、辣、咸、烟熏,有些海鲜是冷食的,要突出鲜来。俄罗斯人特别喜欢鲑鱼、鲱鱼、鲟鱼、鳟鱼、红鱼子、黑鱼子、烟熏过的咸鱼、鲳鱼等。俄式冷菜在刀工上的特点是:切配精细、布局整齐、荤素搭配适当,色调美观大方。俄罗斯冷菜特别讲究拼摆艺术,讲究美味与美器的配合,如柠檬青菜放在淡紫色盘中,皮衣鲱鱼放在淡绿色盘中,芹菜沙拉放在淡咖啡色盘中。这样对比鲜明,衬托出各种菜品的清鲜可口,诱人食欲,而且产生视觉美。俄罗斯的汤类是除冷菜外的第一道菜,能起到润喉和促进食欲作用。一般在汤后再吃其它菜。一般俄式汤可分为清汤、菜汤和红菜汤、米面汤、鱼汤、蘑菇汤、奶汤、冷汤、水果汤及其它汤。要求质量大体一致,原汤、原色、原味。
使用的清汤可制成调味汤、澄清汤和浆状汤。制作调味汤时,各种原料应放入调味汤和原汤内煮制。而制作澄清汤,则需将各种添加原料另煮熟,食前将煮熟原料放入澄清汤内。各种浆状汤是用事先煮好并擦碎过萝的原料制作而成。
俄罗斯菜肴中清汤含义,是指用鱼、肉、蘑菇等原料煮制,然后捞出各种固体原料而剩下的汤,它与中式菜肴中的清汤有原则上的不同。

② 论述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形成原因。1000字左右。

俄罗斯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有哪些独具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直至今日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一些俄国学者认为,俄罗斯人有两种灵魂,一种来自西方,是理性的和先进的;另一种来自东方,是愚昧、落后的。笔者在本文中想对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问题作一尝试性分析。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而东斯拉夫人最早是游牧民族,社会发展的起点很低,而且极其缓慢,6世纪之前他们还处在氏族公社阶段。这些东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东欧大平原上。最早的俄罗斯国家是由古罗斯人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 所谓罗斯人,是芬兰人对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一些日耳曼人的称呼,意为北方人或诺曼人,而东斯拉夫人称他们为瓦兰人,意为商人。有的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这些诺曼人是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河流水道航行而来的瑞典商人和海盗,俄国史学家则把他们称为“瓦兰—罗斯人”。这些瓦兰—罗斯人以武装商队为基本组织,因而行动十分机动灵活,并且有极强的战斗力,所以常被斯拉夫人请去解决他们之间的各种冲突,或者对付外敌侵扰。这些人在进行贸易活动时,不免顺便干些抢劫和杀人越货的海盗勾当。 居住在诺夫哥罗德附近一带的一支东斯拉夫人请他们去为自己执掌权柄,于是就出现了瓦兰—罗斯人的留里克王朝。他们统治下的斯拉夫人就被称为俄罗斯人。可见,从俄罗斯最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起,它的民族的血统就具有明显的混合性。只不过是在这种北日耳曼人和东斯拉夫人的融合中,占上风的是东斯拉夫人的因素。 虽然瓦兰一罗斯人成为了统治者,他们却被当地的东斯拉夫人逐渐同化了。这些俄罗斯人的祖先生活在东欧平原的北方,靠近北冰洋。灰蒙蒙的阴霾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雪坚冰,蛮荒的草地,这种严峻的自然环境使古罗斯人长期不能安居乐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方式、性格、心理、甚至信仰。他们乞求自然之神的保护,与大自然进行着神秘的交往。他们迫望离开了无生机的荒原和冷冰冰的冻土,不断地四处扩张并为此连连征战。他们在马背上游荡着,希图以武力为自己获取一个理想的家园。 着名俄罗斯历史学家C "索洛维约夫把古罗斯形容为“犹如风滚草似的流动的罗斯”,认为这种流动性或者说是“液态因素”延缓了古罗斯的发展。这种人性不足的过于原生态的生活,使俄罗斯人最初就缺少理性的根基,受制于一种无个性的民族自然力,神圣和罪孽对他们是同样的永恒的诱惑。同时他们又有着极强的群聚性,性格勇猛强悍,灵魂躁动不安。 由于诺夫哥罗德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有许多不利于发展的因素,留里克的继承人奥列格决定向基辅进军。他在占领了基辅以后又四方征讨,把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夫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来奇人等斯拉夫人部落及麦里亚人、维西人、楚得人等非斯拉夫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样一来,历史上就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基辅罗斯。它实际上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共同的国家。 这是一个保留着浓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早期封建国家。它的统治者们野蛮且贪图享受,沉湎于吃喝玩乐,而掠夺财富的手段十分残酷,其“索贡巡行”是众所周知的。这一切最后引发了德列夫利安人与基辅罗斯的血腥冲突。德列夫利安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了基辅罗斯的伊戈尔大公,伊戈尔的妻子则对德列夫利安人进行了多次罕见的残忍报复,大有不将其赶尽杀绝誓不罢休之势。 而在基辅大公们攻打拜占廷的过程中,古罗斯人再次表现出了极度的野蛮和凶残,他们不仅疯狂地掠夺财物,而且焚烧教堂,毁坏宫殿,对抓获的战俘,“或砍杀,或酷刑折磨,或作箭垛射杀,或投入大海”,真是残忍得无以复加。按拜占廷史学家的记述,伊戈尔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更是不屈不挠,骁勇无比,生性大胆而易冲动。基辅罗斯的史书上记载,斯维亚托斯拉夫在战斗中“步履矫健,身轻如豹”,出征“不携锅灶,不煮食肉类,只把切成薄片的马肉、兽肉或牛肉,架在火堆上炙烧而食”,夜宿“不搭设帐幕,不铺鞍垫,枕马鞍,露天而眠。” 由此可见,一些人所说的俄罗斯人从蒙古接受的那些“丑陋不堪的东方因素”,实际上正是生活在东欧平原北部的古代东斯拉夫人所固有的特征。诸多地理、气候、人文、政治、经济等条件,造就了俄罗斯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其基本特点早已有之,并非从东方移植而来。 至于蒙古人对俄罗斯人二百多年(1243-1480)的统治,确实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严酷地破坏了俄罗斯本来不甚悠久的民族文化,使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不仅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可以说进入了一个退缩的时代。特点:1、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2、其内部结构具有“两极性”;3、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4、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 5、局部性,封闭性。 6、多样性。形成原因:1、俄罗斯的现代化运动造就了俄罗斯文化;2、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成了俄罗斯文化来源成分的多样性,而这种多元构成的文化的逐渐形成,则是已经成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的过程。

③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还有各种气候特征

俄罗斯:自然条件
(1)气候——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国土几乎全部分布在北纬50°以北,北极圈内的国土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6%。气候以寒带和温带为主。国土东西跨170多度,南北跨35度,气候的地带性明显。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夏季短促,热量不充分,蒸发量小,冷湿是气候环境的又一特征。西部地势低平,受北半球西风带影响,较同纬度东部地区温暖湿润。其南部属温带,热量条件最好。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深居内陆,北部地势向北冰洋敞开,气候冷湿。远东地区地处高纬,又由于沿岸山地阻挡,东北亚季风气候影响微弱,高寒气候为基本特征。降水自西向东递减,俄罗斯平原西部胃600-700mm, 东西伯利亚仅200-300mm,远东太平洋侧受夏季风和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在500-1000mm。
(2)地形——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占3/5,高原占1/5,山地占1/5。
西部为俄罗斯平原,多冰积地貌,地表波状起伏;中部乌拉尔山以东,叶尼塞河以西,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有许多着名的河流和湖泊,沼泽广布。两大平原接合部为乌拉尔山脉,多种金属矿藏,乌拉尔山是欧亚分界线。;中西伯利亚以高原为主,在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为世界最大高原之一。远东以山地为主,勘察加半岛一带多火山。
印度:(1)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发利用
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半岛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其中高原和平原占主体。土壤肥沃,以冲积土和热带黑土为主,。
北方大平原:横亘于印度北部,绵延3000公里,西段是印度河平原,面积35万平方公里,中、东部是恒河平原,面积40万平方公里。平原上地势坦荡,河网纵横,人口稠密,自古以来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区。
半岛高原:位于大平原以南的印度半岛,以德干熔岩高原为主体的高原山地。海拔一般在300-900米。实际上是丘陵和台地,加上气候条件好,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因此,垦殖指数很高。
(2)热量丰富,降水多但不稳定
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有高山,气温较同纬度偏高,年均气温一般在24度到27C度之间。热量充足。
全国平均年降水达1170毫米,80%集中在6-9月的雨季。降水不稳定,常受洪涝灾害,尤其西北地区降水变率大,灾害发生的频率高。
受气候影响,印度的河流具有水量丰沛但季节变化大的特点,恒河的最大水量和最小水量相差50多倍,印度河相差100多倍。因此,每到旱季,用水十分紧张。
(3)部分矿产储量很大,但品种不全
主要矿产有煤、铁、锰、云母、铝土和稀土矿,其中云母居世界首位。其它矿产较缺,尤其是石油与有色金属缺乏。全部依赖进口的有锡、锑、镍、钼、钴、钒、铂,大部分石油、铜、铅、锌、钨、石棉、磷酸盐等。
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总储量约1150亿吨,),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石油6.65亿吨,天然气6480亿立方米。森林5300万公顷,覆盖率为16%。

④ 俄罗斯民族的影响因素

地理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民族的影响
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源于同一祖先。它们的祖先是9至13世纪形成的古罗斯部族。公元13世纪,蒙古人征服了古罗斯地区,并统治该地区长达240年之久。在与蒙古征服者斗争和建立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古罗斯人逐步分化为三个民族,俄罗斯民族逐渐形成。随着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和领土的扩展,俄罗斯人于公元16~17世纪占据了伏尔加河下游、乌拉尔、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18~19世纪又扩展到波罗的海沿岸、外高加索、中亚、哈萨克斯坦和远东地区。在与其他民族广泛的接触和杂居过程中,接受了其他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成份和生产技术。在各地区的不同条件下,俄罗斯人到19世纪中叶形成若干个支系,其中主要有南方支系和北方支系。二者在语音、服饰、礼仪和建筑风格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南北两大支系之间还形成了一个兼有两者特征的中部支系。另一个支系是哥萨克人,他们原是逃避封建农奴制压迫从俄国中央地区逃到边疆的农民和城镇工商民,后被沙皇政府雇佣当兵,在沙皇向西伯利亚、中亚、高加索扩张过程中充当急先锋,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长期享有各种特权。按地域分,哥萨克人又可分为顿河、库班、乌拉尔、西伯利亚等几个族群。十月革命后,哥萨克人的特权被取消,多参加农业生产。此外,还在白海沿岸形成了沿海族群,在阿尔泰地区形成了旧教派族群,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形成了带有当地少数民族特点的若干族群。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因素固然展现出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不像俄罗斯民族精神那样复杂。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识,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两面性”。
俄国着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曾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
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这一特征是在其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按照19世纪俄罗斯着名思想家恰达耶夫的观点,它“即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说它是欧洲国家,它的版图却占有亚洲1/3的陆地。说它是亚洲国家,无论是它的发源地,还是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欧洲。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界处。因此,俄罗斯民族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作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俄罗斯精神的两面性。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气候寒冷。这种自然条件培养了俄罗斯民族既奔放又忧郁,既懒散又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俄罗斯有着广大而肥沃的土地,广大的空间造就了俄罗斯民族豪放的性格。他们嗜酒无度,缺乏纪律;舞蹈奔放粗犷,合唱震天动地。但是俄罗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却给人们留下了生活的重负与精神的压抑。因此,俄罗斯人总是表情庄严,肃穆,凝重多于微笑;心情忧郁,伤感,沉重多于轻松。此外,肥沃的土地也养成了俄罗斯人懒散的习性。他们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无须勤劳节俭去创造财富。然而恶劣的气候又使俄罗斯人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

⑤ 简述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特点:
1、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
2、其内部结构具有“两极性”;
3、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4、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
5、局部性,封闭性。
6、多样性。

形成原因:
1、俄罗斯的现代化运动造就了俄罗斯文化;
2、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成了俄罗斯文化来源成分的多样性,而这种多元构成的文化的逐渐形成,则是已经成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的过程。

⑥ 俄罗斯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什么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因素固然展现出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不像俄罗斯民族精神那样复杂。

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

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识,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两面性”。

(6)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俄罗斯文化扩展阅读

俄罗斯民族的双重性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性自由、“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于东方文化的强行介入,使它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

由于这个制度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和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普遍表现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征。

但是,俄罗斯人又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

“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

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

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

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70年前俄罗斯人曾对社会主义投入了无限的热情,而70年后又对其全盘否定。

“摧毁一切、彻底决裂、脱胎换骨”的激进主义表现使俄罗斯国家再度陷入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曾有学者认为,俄罗斯人没有耐心的力量,使俄罗斯不能经历酝酿过程,不能享受缓慢和自然的文化带来的益处。

⑦ 欧洲东部和俄罗斯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一、欧洲东部和北亚 1.范围和国家 (1)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2)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2.俄罗斯 (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是其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3)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5)资源丰富: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6)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7)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8)交通:以铁路为主,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贝阿铁路:共青城—苏维埃港 (9)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2)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3)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5)资源丰富: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6)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7)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8)交通:以铁路为主,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贝阿铁路:共青城—苏维埃港 (9)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二、俄罗斯工业区分布 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发展条件 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主的工业区 机械、化学、多种轻工业 莫斯科 圣彼得堡 资源缺乏,所需原料、燃料大部分从外地运入 乌拉尔工业区 钢铁、机械、有色金属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叶卡捷琳堡 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附近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库兹巴斯重工业区 重工业 新兴军事工业 新西伯利亚 煤、有色金属等丰富

⑧ 俄罗斯的文化特点和形成原因

一、俄罗斯的文化特点

1、宗教: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2、礼仪:俄罗斯人一般的见面礼是握手,但握手时要脱下手套。久别的亲朋好友常用亲吻拥抱礼,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在隆重的场合,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3、服饰:在俄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里,俄罗斯人当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典型的俄罗斯民族服装是:男子是斜襟长袖衬衣,通常在领口和下摆有绣花,穿时在衬衣外面系一根腰带。

4、语言:俄语是俄联邦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有30多种语言,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俄语还是四个独联体国家的官方语言。

二、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原因:

1、俄罗斯民族有着横跨欧亚大陆、幅员辽阔且资源丰富的疆域。俄罗斯地跨亚欧大陆,文化特征兼及东西。俄罗斯处在欧亚大陆的边缘--欧洲东部、亚洲北部。俄罗斯人认为自己国家是一个欧洲国家,因为无论是它的发源地,还是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欧洲。

2、 俄罗斯有一个对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与中国追求中庸的文化精神相比,俄罗斯文化总体呈现宗教性。诗人丘特切夫说过:“用理性无法理解俄罗斯,用一般尺度无法衡量它,只有用信仰把握它。”别尔加耶夫对此的阐释是:需要运用神学的信仰、希望和爱来参透它。

3、俄罗斯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俄罗斯的文化历程几经融合,文明冲突此伏彼起。俄罗斯不断受到东方和西方的交互影响,并把这种影响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之中。

⑨ 影响俄罗斯的因素是什么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额。。。你说的是气候特点吧?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广阔。但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岸是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斯幅员辽阔,领土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俄罗斯有不少居民信奉东正教。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成为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限。俄罗斯领土中,有百分之70是广阔的平原。如果你还有地理不懂的话吖。。。问我啊,,我老爱地理啦。。。。

⑩ 俄罗斯生态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领土大部位于亚洲地区,部分与欧洲地区毗邻,国土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幅员辽阔、人口数量稀少,地广人稀造成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由于其地域辽阔,气候及地形极具多样化,因此其境内自南向北依次为半荒漠地带、森林草原地带、森林地带、森林冻土地带、草原地带、冻土地带和北极荒漠。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气候寒冷、条件恶劣、土地贫瘠、远离海洋气候等特殊地理环境严重地影响着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另外,俄罗斯无天然防御屏障很容易受到外来侵略者的袭击,并且地广人稀、冬天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大大增加了行政管理的难度。

俄罗斯人固有的吃苦耐劳、坚忍顽强、崇尚团队性格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造成的。俄罗斯国土面积近一半被森林覆盖,因此,自古以来俄罗斯民族就被称为“战斗民族”、“森林民族”是有其缘故的。俄罗斯的森林美丽如画、生命和谐相处、恬静无扰,使人们感受到森林美、环境美和自然美,也为追求理想、寄托哀思的人提供了避风湾。俄罗斯文学史上,普希金、屠格涅夫、莱蒙托夫、特罗耶波尔斯基、布宁、托尔斯泰、肖洛霍夫等许多大文豪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描写森林的篇幅,赞美俄罗斯森林的美丽和高雅,它被誉为“俄罗斯民族之魂”。这些作家描绘的森林是那么和谐,人类为了保护森林,不乱砍乱伐树木,不彻底毁灭森林。俄罗斯民族能从森林中感受到它的美丽、庄严、肃穆、多情、恬静、博爱、和谐、虔敬苦难的生态理念和历史文化精神。另一方面,俄罗斯农民保护生态平衡,边生产边植树造林,用多年辛勤劳动保留着俄罗斯森林的美丽景色,使贫瘠的土地肥沃,使风景更加绚丽多姿。多个世纪以来,神巧奥妙、美丽和谐的俄罗斯森林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心、为之挥墨,而冬天的俄罗斯森林及林间的沉静、神秘、孤寂也给俄罗斯文学家的写作蒙上了一种忧虑、凝重、深沉的格调。有关森林的专着、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期刊、电影都论述了森林与气候、人类的关系和人、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在描述人和森林关系时,也有一些人着重谈人类是怎样践踏森林,给森林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从不提起森林对俄国人民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实,对俄罗斯人来说,俄罗斯人民性格形成与森林密切关系。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美好心灵的家园,生态文学家们关怀大自然、森林、关注大自然的命运,关心人的命运,揭露和谴责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破坏生态的行为。

阅读全文

与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俄罗斯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6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