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东北野战军里有多少日本俘虏兵
据我所知,有一个建制完整的日军航空团在东野里,成为东北老航校,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骨干。该日军的指挥官见到肖劲光司令员,要求配枪,肖 把自己的配枪给了他,他极为感动,我看过多年后拍摄的纪录片;其他还有大量的日籍医生、护士、火炮设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东野的电影摄制队,总计约 两万 人左右。
㈡ 东北野战军四平战役伤亡,有确切数吗占当时总兵力比例
四平战役一共四次。
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
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
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
第四次是四平战役.
你说的可能是第二或者第三次!
第二次四平保卫战;东北民主联军以8000余人的伤亡,歼国民党军1万余人。
第三次四平攻坚战,国军伤亡1.6万余人,解放军伤亡数字不一,有1.3万、2.1万、4万的不同说法。
㈢ 东北解放,苏联援军知多少
苏联究竟为东北解放战争提供了哪些帮助呢?1962年刘亚楼上将说:“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用红军票子到大连买黄金,购买了一些武器。朝鲜同志不错,卖给我们一些武器。
当时苏联因自然灾害缺乏粮食,希望从东北进口粮食。野战军武器弹药极度缺乏,急需得到补充。这样就有了与苏方的谈判,但是苏方考虑到与国民党政府有条约,两次拒绝了中共的要求。刘亚楼亲自赴苏。依靠他在苏联多年的经验和关系,达成了以粮食换武器的协定,在短时期内征集了100万吨粮食出口。
在东北野战军最困难的时期,朝鲜方面则伸出了援助之手。据当年在朝鲜办事处工作的丁雪松等回忆:“两年多来,朝鲜方面支援了我们2000多车皮日本侵略军留下的战略物资,有的是无代价支援我们的,有的是通过物资交换取得的。”中共方面究竟从苏联和朝鲜购买了多少武器。至今尚无确切的统计,但绝不会有苏联方面的资料说得那样多。
㈣ 一个纵队是多少人
纵队相当于军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后,将用于游击战的军队集中起来。组成野战部队:开始阶段,一般辖2~3个旅(师),其中以2个旅的居多。1个旅往往不能达到3个团的编制,所以曾经有辖2旅4团的纵队。新成立的纵队少有超过2万人的。像新四军三师(东野2纵,39军)进军东北时,拥有3旅9团3万之众的部队是很少见的,所以当初林总曾对三师冀以厚望,企图用其阻敌于山海关沿线,使国军不能通过陆路进入东北。
内战中期:
1947年刘邓结束“鲁西南战役”后,其1,2,3,6纵队齐装满员,平均每个纵队在3万人左右,由于1纵有4个旅外加1个骑兵团、炮兵团所以人数能多点(也不是太多,因为战役后期在羊山集损失较大),6纵由于是主力又刚刚发过一笔洋财,人数将将超过3万。至于2,3纵应该不足3万。
刘邓在大别山磨难后,主力部队损失极大,加之部分部队地方化(一般是每旅抽调1个团)。主力纵队大概只有3旅6团,平均不到1.5万人。11纵等二线纵队大概也就万把千人而已。
当时,华野各主力纵队平均在2.3万人左右,诸如两广纵队等挂名纵队当然不在此列。
东野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期间,总的来说是北面的部队越打越强,人数基本超过3万。南面的3、4纵队只能算是惨淡经营、保持局面而已。两个纵队最困难的时候也就合计4万出头而已。
西野如王震的8纵,就太惨了,虽说是主力部队,直到47年底以前,也就2个旅7,8千人的样子,在大的战役结束后,甚至只有3,4千人。当时其一个所谓满编的排往往只有15、6个人,一个连也就五六十人的样子。
大决战期间:
东野主力纵队平均在5万人左右,一般辖3师9团外加1炮团。其师一级平均在1.4万人左右,个别主力师甚至达到1.8万人。(见军事史林)
华野主力纵队参差不齐,9纵最多大概3.1万多一些,其它主力纵队多在2.3万~2.8万之间。(见粟裕关于淮海战役的报告)
中野还是惨点,1,2,3,6纵尚未恢复实力,平均也就1.5万人;但陈谢集团要好的多,4纵辖4个旅,人数当在3万左右。9纵也有2万左右的实力。很多纵队甚至只有几门破山炮,其中还有打不响的。
内战后期(大决战后期~决战后):
1949年初,二、三、四野开始纵队改军下辖师。仅是名称改变,再就是部分纵队领导走向兵团领导而已。
四野入关前,将所辖的十几个野战独立师的分编入各纵队。因此一个主力纵队辖4师12团外加炮兵、工兵等分队,人数一般超过6万,个别纵队达到7万。但十万人的纵队是不存在的。其先遣兵团辖2个纵队,总人数达13万。顺便说一句,当时东野的野战独立师战斗力还是相当强的。战役前一般过万人,全日式装备,且一般都拥有一个山炮营12门炮。火力超过当时中野一个纵队。围困长春主要是靠刚组建的12纵和6~10个野战独立师,弄得李鸿的新七军(内含新编38师),曾泽生的60军一点脾气没有。最后投降、起义了事。
三野在淮海战役后,按照粟大将的设想每纵(军)现有装备配合3师4.5万人的编制是比较合适的,事实上基本也是这么配置的。多余俘虏主要优先补充中野。(钦佩啊!^_^)
二野在战役期间逐渐恢复元气,各旅均恢复了3团的编制。4纵甚至一分为二即13、14军。每个军人数超过3万。渡江前二野倒也拥有3个兵团9个步兵军1个特种兵军,总人数35万人。需要强调的是,当时二野虽然野战部队与三野(65万)、四野(近百万)相比不值一提。但其整个系统兵力达到120万之众,与三野平,略少于四野(150万)而已。比之一野50余万强多了去。为什么?要知道,二野在晋冀鲁豫、中原解放区留下了大量二线部队。
一野整编晚一点,两个兵团不足20万,经加强华北2个兵团,东北部分特种兵后人数达42万。大进军前,每纵不足3万,个别甚至在2万左右。
内战末期(大进军阶段)
纵队于1948年秋季全军整编时,统一改编为军,即现在解放军集团军的前身。所以解放战争时的纵队应视为军一级的编制。
至于有的纵队后来在扩编的基础上,成为后来的主力兵团。但是,应当看到纵队本身还是应该被看做为军级单位。例如,三野的叶飞纵队也是增加了其他纵队的基础上成为第10兵团
㈤ 东北野战军最多时有多少万人
150万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下辖6个省军区、3个兵团部,16个军,1个炮兵司令部(辖4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1个工兵司令部(辖5个团),1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和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8个警卫团及军政大学6个分校,全军区共150万人。
(5)俄罗斯东北野战军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我军全面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中央军委于1948年5月9日发出《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通知》,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以聂荣臻为司令员,薄一波为政委,徐向前为第一副司令员,滕代远为第二副司令员,萧克为第三副司令员,赵尔陆为参谋长,罗瑞卿为政治部主任,蔡树藩为副主任。
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徐向前解放战争前期一直因病在休养,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并兼任华北军区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后改称18兵团)后,才直接指挥兵团所属三个纵队(军)作战。1949年3月至4月,他短期间内指挥第18、19、20三个兵团及1个炮兵师共25万人攻克阎锡山的老巢太原城(3月底,因病由彭德怀代替指挥)。
㈥ 东北野战军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1948年1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1948年1月为了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需要,林彪亲自主持了东北野战军的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深入总结两年多来的作战经验,系统地提出若干军事原则。他认为:胜利不仅是靠一时的指挥,而且靠事前事后的准备和建设。运用战例,特别注意用经验来教育的办法,战后检讨、战前讨论、想办法、好的坏的战例都要让大家知道。从经验中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根本方向。这些战争实践,经过林彪罗荣桓等指挥员的理论思维而形成的军事原则,林彪、罗荣桓及其他将领们在以往的作战中也多次强调过,林彪总结了“沙岭战斗”、“秀水河子战斗”正反两个战例的经验教训之后首先提出的。
东北野战军资料图
1948年8月,为了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作战的需要,东北野战军在炮兵司令部之下,成立了炮兵纵队。此时的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已经拥有:三个榴弹炮团、二个摩托化重炮团、一个重迫击炮团、二个摩托化高炮团等八个团的实力,成为一支令国民党军为之胆寒的打击力量。到举世闻名的辽沈决战之前,东北野战军已经拥有了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共70余万人的实力,沿着大兵团、正规化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㈦ 四野一个军有多少人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
自1950年1月1日起,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组织机构仍旧。下辖6个省军区、3个兵团部,16个军,1个炮兵司令部(辖4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1个工兵司令部(辖5个团),1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和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8个警卫团及军政大学6个分校,全军区共150万人。
(7)俄罗斯东北野战军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诞生于解放战争我军转入战略反攻之际。
1948年11月1日,为适应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需要,毛泽东、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在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编全国军队的任务。将全军各部队按地名划分为四大野战军,即: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
为明确野战军与军区双方兼管关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向所属部队发出通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规定,统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再次就此事发出通报,今后行文时,如纯对地方军区的,只书中南军区不书四野;如纯对野战部队的,只书四野不书中南军区;如两者均有关联,即书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或将中南军区与四野并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