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俄罗斯坐飞机能带几瓶酒呢
托运的话不超过一点五升,也就是500ml三瓶,750ml两瓶,免税店买的酒没有限量。
Ⅱ 急问:从俄罗斯到首都机场可以带几瓶洋酒啊 急问
一个人两瓶吧,而且应该是正常容量的,超出的就要交税了。大概。具体询问机场或出入境相关部门吧。
Ⅲ 世界各国关于酒驾的规定
自从5月1日“醉驾入刑”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强力实施,各地公安机关会同司法机关紧急行动,“从严从快”的将一批“危险驾驶分子”拘入法网,有的甚至被处以刑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度。但是关于这样的“从严处理”很多人观点不一,有人就认为这样的处罚太过严厉,甚至有点不尽人情。那么本文笔者将着力介绍下世界范围内的各国关于这个“酒驾”是怎么个处理方法并对我国的“酒驾”处罚方法有什么启示。
其实酒后驾车一直是各国头疼的一大社会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成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实际上,和中国整治酒后驾车的措施一样,许多曾经或正在饱尝酒后驾车苦果的国家对酒后驾车的惩治也丝毫不手软。从罚款、吊销驾照、判刑甚至实行“连坐”处罚,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发明了各种招数来惩治醉驾,解决这一全球性的难题。
在美国:司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无条件吊销其驾照,并将酒后开车的驾驶员送到医疗部门,专门看护那些住院的交通事故受害者; 在洛杉矶,酒后驾车若被发现,除受处罚外,还要花费300美元在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这种装置对酒味非常敏感,只要车内有酒味,车就发动不起来;在哥伦比亚,交通部门会强迫违章的驾驶员看一套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片;在加利福尼亚,对酒后开车的普通处罚是罚款、罚扫大街等,若罚后照喝不误,便去参观城内的停尸房,让他们看车祸中死亡者的解剖过程。
在英国:酗酒开车的初犯驾驶员,吊销驾照1年;在10年内重犯者吊销驾照3年,外加1000英镑罚款;在 10年内若3次被判酒后驾车罪名成立,法院将对他的屡教不改判吊销驾驶证109年;酒后发生事故者将终身不能再开车,经济上还将受到重罚。
在日本:当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要判两年以下劳役,罚款5万日元,吊销驾驶执照,同时追究向驾驶员供酒者的责任。醉酒开车两次以上要处六个月的徒刑,违章者被关在特殊的监狱里,令其盘腿静坐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
在澳大利亚:对醉酒驾驶员,如系初犯,罚款10美元;如系重犯,要处10年有期徒刑。除判刑外,还要把驾驶员的姓名登在报纸上的《酒醉与入狱》大标题下示众。
在马来西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其妻彻夜教育丈夫。
在土耳其:对酒后驾车的驾驶员由警方押出城至20公里外的地方,然后强迫他步行回城。
在法国:即使只是属于微醉,司机的驾驶证也会被当场注销,如果醉酒司机导致其他人死亡就会直接被判入狱,如果导致受害者受伤,司机将支付巨额赔偿。
在挪威:任何驾驶员开车,被发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05%,一律关三个星期禁闭,初犯吊销驾照一年,5年内重犯者永远吊销驾照。
在加拿大:凡酒后行车者,罚款1470美元,监禁6 个月,造成人身伤害者监禁10年,造成他人死亡的监禁14年。
纵观上述各个国家的处罚方法,综合起来看,有松有紧,而且法律和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了一种平衡的状态下来作为处理原则的,我们看到英国、日本、法国、挪威和加拿大是比较典型的属于严厉处罚的类型,对待“酒驾”绝不手软。而在美国,各个州各有各招,有的非常严厉,而且还要从人性层面上让酒驾者去参观停尸房,这种做法无疑是新颖而且想必比单纯的刑罚手段会更人性化。还有的国家譬如马来西亚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的处罚方法就更加独特,也许会让当事人哭笑不得吧。
总之无论是何种处罚方法,初衷都是要警告喝酒的人务必不要酒后开车。在中国的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又加之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日前出台的关于“酒驾”的处罚决定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前几天最高法的副院长张军的讲话我觉得也值得广大司法干部细心揣摩,深刻领会,做到最终的处罚结果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Ⅳ 俄罗斯人大多喜好喝酒,那有关俄罗斯的酒文化有哪些呢
酒,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饮料,酒的出现让人类体验到了一种没有约束,非自我的状态。而人类对酒的青睐,也自古至近未能割舍。从酿酒工艺,饮酒礼仪,到酒器,诗歌。人类无处不在的表达着自己对于酒的膜拜,宣泄着源自酒的感情。当今世界上的许多民族,或先进或落后,都拥有着自己悠久的酿酒历史。对酒,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在横跨欧亚大陆板块的俄罗斯,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北部风格”的,纯粹寻求酒精麻痹的酗酒文化。所谓“北部风格”,它是相对于“南部风格”的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来讲的,最先它是出现在北欧的瑞典,其特点就是一次性大量的饮用烈性酒。如白兰地,伏特加。俄罗斯虽然只有一少部分的国土囊括在欧洲版图之内,但是俄人对烈性酒精饮料的偏爱,却远远胜过了居住在瑞典,奥地利等北部风格起源地的人们。其实,早在基督教传入之前的古代罗斯,酒精饮料的酿造方法就已经非常普及。当时,除了在多神教徒们举办的宴会上可以见到大量的蜂蜜酒以外,寻常老百姓们的家里也都时常储备有充足的家酿啤酒或蜂蜜酒。目前,在俄罗斯,市场上酒精饮料的品种是相当丰富的。除了伏特加外,还有各种进口和国产的果酒,汽酒,白兰地和啤酒。但虽然酒类的品种繁多,但是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更钟情于俄产的伏特加和啤酒。因为它们的价格相对果酒和白兰地要便宜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两种酒喝下之后会更快的麻痹人的神经,达到忘我的境界。
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国罗斯的国酒,又称俄得克、俄斯克。日本、中国也有生产。它是极寒之地的产物。12 世纪,沙皇俄国酿制出一种以稞麦酿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馏而成的“生命之水” 可以认为它是现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之后不久,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引进俄国,成了伏特加酒新的原料。18世纪,确立了用白桦木炭炭层过滤伏特加原酒的方法。19世纪,随着连续式蒸馏机的应用,造就了今天的无臭无味、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正牌伏特加酒,没有其他蒸馏酒的风味和香气,因此作鸡尾酒的基酒最合适。冰镇后干饮也妙不可言,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为一股火焰般的清热。伏特加是俄罗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有些西方人干脆把伏特加当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在俄罗斯人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俄罗斯男人则说,不让喝伏特加还不如让我死了。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也会问候一下喝了没有,就像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吃了没有”一样,只不过他们不是说出来,而是用形体语言表达: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难怪常驻俄罗斯的外国人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严格地说,伏特加酒大体相当于中国所说的白酒,因为它并不是特指一个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类酒。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国产的伏特加酒有几十个牌子,由欧洲进口的也有十个牌子。伏特加酒的酿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酒精进行活性炭处理,除去不纯气味然后加水勾兑。市面上出售的伏特加酒大都是这样勾兑而成的,度数有38度、40度和42度三种。我个人觉得这种伏特加口感较差,味同假酒。一次,一位朋友从苏联带回伏特加酒请我们几位同学品尝。我们喝了第一杯后,觉得与我们想象中的味道相差甚远,便一致断定朋友带回的伏特加是假酒。这位朋友坚持说“老毛子”喝的就是这种口味的伏特加。之后,我发现朋友说的是对的。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伏特加还有一种是用粮食酿制而成的。这种伏特加口味比用酒精勾兑的那种好多了,清冽净爽,余味悠长,基本属于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口味。只可惜这种伏特加酒在商店里卖的不多。
俄罗斯人宠爱的另一种酒精饮料是啤酒。在俄罗斯,啤酒是作为一种普通饮料出售的。也就是说,它不作为酒类饮料在政府控制下销售。因此,啤酒在任何一个出售软饮料的商店、商亭里你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但却未必能买到伏特加。由于其兼具软饮料和酒类饮品的特点,成为俄罗斯人每日生活的必选。无论是在酷暑还是在严冬,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在深夜,你都可以在大街小巷、车站地铁,看到数量不菲的俄罗斯男女公民或步履匆匆,或悠闲自得地手持啤酒瓶开怀畅饮的情景。这已经成为俄罗斯街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景。在街头设置的保洁箱里,街边的牙石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被人丢弃的啤酒瓶。有时候 ,会无意间发现路边的街灯上有一只啤酒瓶,所以俄罗斯人饮酒之余也没忘了幽默一下。在俄罗斯,上年纪的人还是钟情于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但年轻人已经被可口可乐等西式饮品的特殊口感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所俘虏。
葡萄酒在俄罗斯好像没有像在欧洲大陆那样占据崇高的地位,也许是伏特加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以至于再好的东西也难以取而代之。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饮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很是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齐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罗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点,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饭店,再说那样还用花钱。他们可以独自一人倚在城市的某处墙壁站着喝,也可提着酒瓶在大街上边走边喝。每天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大街上尽是可爱的酒民:姑娘们一只手牵着爱犬,一手提着啤酒瓶,她们坚信啤酒就是面包;男人们手里拿的一准儿是伏特加,边走边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冻死的酒鬼,大街上随处可见踉踉跄跄找不着家门的醉汉。
俄罗斯人喝酒也不大讲究菜,喝口酒,吃口面包,再来一小口奶酪就成了。不少俄罗斯人人外出时,随身总带着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总备着。如果同车或同机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开了味道鲜美的熏制鲟鱼或者香肠、奶酪、腌黄瓜什么的,那他们的旅途就会更愉快了。据说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穷人喝酒买不起菜,就在酒店里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腻的袖口贴近鼻子闻一闻,权当吃菜。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谈锋很健,极富幽默感,喝起酒来会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几杯伏特加下肚,遂雅兴大发,或翩翩起舞或尽展歌喉。接下来便是各色故事、笑话、绕口令脱口而出,妙趣横生。朋友间聚会喝酒一般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每隔1小时休息10分钟,烟民们可出去过会儿烟瘾。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干杯。接下来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会或做客,最后一杯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盛情款待的感谢。
据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不是伏特加爱好者,这在俄罗斯政坛实属罕见。他喜爱喝啤酒,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在朋友执意劝说下才喝伏特加。前总统叶利钦可以说是伏特加酒最忠实的捍卫者。他不仅喜欢喝伏特加,而且常喝,并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上议院议长斯特罗耶夫很少喝酒,而且只认准一种牌子得伏特加。他喝酒很讲究,酒具必须精致,下酒菜必须可口,因而被封以“酒仙”得雅号。下议院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刚好相反,他善饮,但只要是国产伏特加就行,下酒菜也不挑剔,生嚼圆白菜足矣。
俄罗斯的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发展轨迹,漫长的历史让伏特加酒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伏特加酒造就了俄罗斯人崇尚酒文化的性格。这种酒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俄罗斯民族对伏特加酒的喜爱上。俄罗斯人天生好酒,国酒伏特加浓烈,与其豪爽大方、爱憎分明的性格如出一辙,同时使他们有极强的群聚性,性格勇猛强悍、灵魂躁动不安。其次,伏特加酒作为一种社会催化物使得一些民族性格特征更加突出。酒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酒可以催化一些情感,使得更具感情色彩。在中国早就存在“借酒助兴”之说;酒可以使得一些好的性格继续发展,也使得一些性格缺点沉沦下去。伏特加酒作为俄罗斯主要的酒种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催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俄罗斯向来以勇猛、豪放着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就拿酒来说吧,清酒酿造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酿造了法国人的浪漫,而伏特加酒则酿造了俄罗斯人的豪放、勇猛。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防部规定每名战士每天在前线可以得到100克的伏特加酒,提高了军队的士气,使战士们作战更加勇猛。反过来,对伏特加酒无节制的狂饮也加剧了一些不好的民族性格的恶化。如俄罗斯民族的发泄性、矛盾性等。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在伏特加酒的影响下渐渐地改变着自己的发展轨迹。
酗酒,更贴切的说是酒精体质已成为俄罗斯社会的一大弊病。一个俄罗斯的酒鬼,只要他有能力,他可以整月的喝,整年的喝。对于他来说,工作,家庭,都变的不再重要了。由酗酒带来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家庭不合,夫妻离异,青少年犯罪,生育水平低下,全民体质下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加上社会形态的失恒,俄罗斯人对酒精的需求近乎病态。在俄罗斯,您可以在非节假日的一天连续见到多个酒鬼,而且是在不同的时段。最早的可能是在早上八,九点中。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常会看到喝的烂醉的倒在路边的酒鬼。他们大多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刚来到俄罗斯的外国人见到这种景象,多半会认为躺在面前的是具死尸。酗酒的严重性,在现代俄语中也可见一斑。在俄罗斯,醉汗和酒鬼这两个词在理解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单词“醉汉--пьяница”是由单词 “喝--пьть”变形而来的,是表示一个刚饮完酒的人。而单词 “酒鬼---алкоголик”是由单词“酒精饮料--алкоголь”变形而来,意指一个依附于酒精生存的个体。俄罗斯男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70%左右,女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40%左右。俄罗斯的酒鬼很容易识别,他们的身上都呈现出一种典型的酒精气质。行动迟缓,平衡性差,目光呆滞,言语吞吐不清等。这种气质在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身上就有一定的表现。而且就象吸毒的人群一样,酒鬼们为了弄到酒精饮料也是可以不要廉耻,不择手段的。他们多半会去街上行乞。俄罗斯大街上的乞丐,除了被黑帮控制的残疾军人和世代游走乞讨的吉仆塞人外,大概就数行乞的酒鬼多了。有时候,酒鬼也会在街上行骗,讨得几个卢布便马上跑去酒馆喝酒了。这对于天性淳朴的俄罗斯人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丢人现眼的事情。在俄罗斯,一个酒鬼可以将一瓶0.5升,40%酒精浓度的伏特加空腹喝下去,不吃任何东西。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俄罗斯的酒鬼们在找不到,或没有经济能力买酒时。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寻找替代品。从医用酒精到廉价的花露水,从油漆到装修材料。只要是含有酒精的东西,他们都不会放过。很多俄罗斯街头的街头酒鬼都已经被这些毒性及高的替代品折磨的没有人样子了。浮肿,溃烂,感官系统严重失灵。特别是在冬天,警察们几乎天天要去街上搜寻喝醉后被冻死的酒鬼。
在现在的俄罗斯,酗酒在俄罗斯人看来已经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祖辈们喝,父辈们喝,年轻一辈们更是当仁不让。目前,酗酒现象的低龄化,是一件让俄罗斯政府非常头疼的事。如果说二十一世纪引领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是Internet(互联网),是Free style(自由式,指由自由说唱引领的发型,服装,言谈举止等的时尚文化)。那么对于很多俄罗斯的年轻人来说,它们的诱惑力都远远不如一瓶啤酒。啤酒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首选饮料,就连大街上缠绵度步的情侣们,在交流感情时也忘不了领上瓶啤酒。一个20岁左右的俄罗斯女孩,可以轻松的喝下两升左右的高度啤酒。其实,对年轻人产生错误引导的不光是他们的父辈,传媒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功不可默。在俄罗斯的各个电视台,最频繁播出的食品和饮料广告除了奶制品就数啤酒了。另外,众所周知,俄罗斯人是善于幽默的。在俄罗斯,幽默节目是所有的艺术表演形式里是最受欢迎的。各种晚会上的主打节目一般来说一定是幽默表演。而在幽默表演中醉酒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每年的新年晚会上,关于醉酒的幽默小品是一定要有的。也是人们最喜欢,最期待的。这样,醉酒成了家常话题,人们自然也就不把它当成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了。所有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负面的引导,让他们消除了对于酒的恐惧,也让他们默认了酗酒这种及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近日在有关采取降低酒类消费措施的会议上称,酗酒已成为俄罗斯的“民族灾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要预防年轻人的酗酒问题。据统计,目前在20岁到39岁的俄罗斯人中,38%有酗酒的毛病;在40岁到59岁的俄罗斯人中,这一数字上升到55%。虽然朋友间偶尔小酌并非什么坏事,但若不加节制地喝酒,不仅有损健康,而且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据《俄罗斯报》报道,俄罗斯人年均消费纯酒精达18升。梅德韦杰夫对此非常震惊,他认为当今俄罗斯人口下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治理酗酒问题,例如禁止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酒精饮料,严格限制酒类生产和流通,严格限制酒类广告,严惩酒后驾车等。但用梅德韦杰夫的话来说,“情况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这一次,俄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梅德韦杰夫开出的“药方”包括:遏制年轻人酒类产品消费上升的势头;规范啤酒等低度酒精饮料生产行业,严格禁止在学校周边销售酒精饮料;积极开展预防年轻人酗酒的活动,帮助年轻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酒”作为一种饮品,既造就了俄罗斯人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也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但愿这个伟大的民族能正确认识对待这一问题,重新找回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Ⅳ 去俄罗斯,回国的时候可以带酒吗一个人可以带多少
可以带的,具体多少没有固定的限量,但是一定要放在箱子里托运,只要你的所有托运行李加起来不要超过规定的20公斤重量就好。
Ⅵ 俄罗斯对中国酒进口的法律
中国的酒类商品出口俄罗斯一般走正常的海关程序即可,包括产品的质量认证等都需要有。俄罗斯的进口限制放宽了许多。和前苏联解体前严格的控制相比,目前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可以不必经过特殊的注册手续就能够从事进口贸易,而且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自由进口。只有部分商品才须申请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其他一些管制手续。俄罗斯的卢布从1996年6月开始在外贸交易中就完全可以自由兑换了,1998年1月俄罗斯重新划分了卢布的币值单位。在那之前,俄罗斯的出口商只被允许保有硬通货的50%的收入,剩余的必须兑换成卢布。而对于进口商来说,为了购买外币进行商品进口,他们甚至还得提供相关的文件加以证明。俄罗斯海关关税的划分方法是基于商品描述和代码的海关协调编码体系(HS),对于大多数的进口商品来说,基本的税率范围从3%~33%。俄罗斯联邦海关同时还给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殊的关税地位待遇,这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只需交纳基本税率的75%,但这其中不包括诸如像合成纤维制成的服装、鞋、珠宝、仿珠宝制品、组装电子元件、电话、集成电子芯片、手表、钟表以及玩具等产品。除了进口关税,大部分的进口商品还需交纳增值税(VAT)。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增值税的征收标准从原来的20%下调到18%。为了保证进口商品的质量,一些进口商品,包括消费品在内,必须符合俄罗斯相应的产品安全标准。所以进口商必须出具由俄罗斯联邦国家标准化及度量衡委员会(简称GOST)或它的授权机构颁发的安全标准证书。俄罗斯正致力于加入WT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谈判,并根据这两个组织的规则继续修改相关法律。一、贸易投资法律体系俄罗斯与贸易投资管理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1.贸易管理政策与法律2003年11月以来,俄罗斯国家杜马(联邦议会下院)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与贸易有关的法律和政策。2003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针对进口商品的特殊保障、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联邦法》,并于2003年12月以第165号联邦法颁布。该法的宗旨是"在俄罗斯关税区内出现商品进口增加、进口商品倾销和受补贴商品进口时,保护俄罗斯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并就采取和实施相关措施的具体程序做出了规定。2003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外汇调节与监督法》,以确保国家统一外汇政策的落实,保障俄罗斯卢布和外汇市场的稳定。该法允许俄自然人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或反洗钱金融措施工作组成员国境内的银行开设账户。2003年12月通过的《对外贸易活动国家调节原则法》取代了《对外贸易活动国家调节法》。新法旨在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领域最大限度地接近WTO的各项原则与规则,并规定除了针对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调节措施,针对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禁止与限制措施,以及新法所规定的促进外贸发展的经济措施和行政措施以外,不允许实行其他的对外经济活动国家调节措施。2004年3月,俄联邦政府颁布了《调整肉类进口管理办法》,对肉类进口配额的使用办法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是:如某一国家爆发严重动物疫情,持有从该国进口肉类许可证的俄罗斯进口商有权改从未发生疫情的国家进口肉类。俄罗斯其他与贸易管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主要有:《特许证法》、《商品标志、服务标志和商品产地名称法》、《海关税则》、《产品和服务验证法》、《广告法》、《在对外商品贸易中保护俄罗斯联邦利益措施法》、《出口发展联邦纲要》、《出口监督法》、《外贸产品种类表及关税税则》、《电子数字签名法》、《海关法典》、《租赁法》、《关于对自俄罗斯联邦出口的两用产品和技术进行监督的办法条例》。2.投资管理政策与法律俄罗斯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有:《外国投资法》、《产品分成协议法》、《土地法典》、《农用土地流通法》、《对部分有关发展住房抵押信贷的俄罗斯联邦法律法规的修改和补充》、《有限责任公司法》、《股份公司法》、《实施国家监督过程中法人和个体经营者权益保护法》、《货币调控与外汇管制法》、《法人国家登记法》、《不动产权和交易国家登记法》等。3.其他相关政策与法律2004年4月,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了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协定。俄罗斯联邦政府《国家对外经济政策》旨在有效地实现俄罗斯与国际劳动分工体系的一体化,并使这一进程成为一种长期的经济任务,以便对俄罗斯经济进行结构性的改革,保障俄罗斯对外经济业务参与者的利益。二、贸易管理制度1.关税制度俄罗斯关税税率表所标税率为基本税率,对来自享受最惠国待遇国家进口产品按基本税率计征关税,对来自其他国家进口产品按基本税率的两倍计征关税。俄罗斯实行多种关税优惠措施,对来自与俄罗斯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独联体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免征进口关税;对来自享受普惠制待遇国家进口产品按基本税率的75%计征关税,中国属于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国家之一。目前,俄罗斯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为10.5%~11%,绝大部分进口货物按从价税计征关税,小部分商品实行从量税和复合税。近年来,实行复合税的货物种类渐趋增多。1996年7月,俄罗斯曾全面取消出口关税。1999年1月起又恢复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需缴纳出口关税的产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成品油、部分化工产品、有色金属、木材、皮革原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及部分海产品等。2.进口管理根据俄联邦经济发展贸易部1997年5月签发的第21-154号公函,自1997年5月起,俄罗斯禁止在其境内销售无俄文说明的进口食品;另外,根据俄联邦国家关税委员会1997年10月签发的第N01-15/18803号公函,自1998年7月起,禁止在其境内销售无俄文说明的进口商品。1998年12月,俄罗斯颁布《关于对在俄罗斯联邦境内销售的商品和产品粘贴防伪标志和统计信息条以及对其流通情况进行统计的程序条例》,规定从1999年7月起,禁止在其境内销售条例所附清单列出的无防伪标志及统计信息条的商品和产品。该条例所附第一批商品清单主要包括酒类制品、音像制品和电脑设备等。3.出口管理俄罗斯主要采用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等方法实施出口管理。(1)出口配额和出口许可证俄罗斯对以下三类产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第一类是国际协议规定要求限制数量的产品,如纺织品、个别黑色金属制品、碳化硅等;第二类是某些特殊产品,包括野生动物、药物原料、密码破译设备、武器及军民两用产品、核材料及其装置、贵金属及宝石、矿物及古生物学的收藏资料、半宝石及其制品、麻醉剂、镇静剂、毒药、有关能源信息等;第三类是俄罗斯国内需求较大的产品,如1998年10月俄政府决定,自1998年11月起对未加工皮(牛皮、羊皮及其他皮)和油籽(葵花籽、油菜籽、大豆)的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无数量限制)。出口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招标和拍卖进行。配额如有剩余,亦可根据出口实绩进行增发。出口许可证由经济发展贸易部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负责发放。(2)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监督1996年10月,俄罗斯政府发布了《关于对自俄罗斯联邦出口的两用产品和技术进行监督的办法条例》,规定出口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需申领出口许可证,以出口产品和技术与俄罗斯联邦承担的有关国际义务是否一致作为出口许可证颁发的依据。(3)出口合同登记制从1996年10月起,俄罗斯要求对所有金额超过5万美元的进出口合同进行登记。合同登记工作由俄罗斯经济发展贸易部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负责。(4)统一验证制度1996年1月起,俄罗斯对出口商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实行统一的强制性验证制度,规定出口商品,特别是重要的战略性原料商品,均须在起运地接受验证机构的检验,验证其数量、品质是否与报关单上填写的内容一致,其价格是否合理。验证完毕后,由验证机构向出口商出具"验讫证书",对缺少该证书的出口商品,海关不予放行。自1996年3月起,这一制度不再具有强制性。目前,由于技术原因,"统一验证制度"尚不能全面实施,实践中只能对石油、成品油、天然气、煤、黑色及有色金属、木材、矿肥等部分商品进行验证。(5)加工贸易出口俄罗斯将来料加工和本地购料加工均纳入加工贸易管理范围,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时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4.其他相关制度除了关税、进口管理、出口管理等方面外,俄罗斯其他贸易管理制度有:(1)海关监管自2004年1月起,俄罗斯实施修改后的《海关法典》,进一步简化海关监管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相关准法律文件数量从3000件减少到100件。(2)税收制度俄罗斯对进出口产品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自1993年2月起,俄罗斯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消费税,征税不区分进口产品的来源地。目前,被征税的产品包括酒类、香烟、汽油、首饰、小轿车等五大类。俄罗斯对部分出口产品征收消费税,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通过易货合同出口的产品,同时规定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的产品(石油和天然气除外)免征消费税;向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出口的、以非自由兑换货币结算的产品,免征消费税。自1993年2月起,俄罗斯对来自非独联体国家进口产品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税基为产品海关申报价值、进口关税额、消费税额三项之和,税率为20%(部分食品和儿童用品的税率为10%)。2004年1月起,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降至18%,同时,在俄罗斯境内加工和销售进口商品过程中的新增价值部分也需缴纳增值税。俄罗斯规定向独联体国家出口产品征收全额增值税,一般产品增值税税率为20%,部分食品和儿童用品为10%。向非独联体国家出口产品免征增值税。三、投资管理制度《俄罗斯外国投资法》明确规定,除俄罗斯联邦法律另有规定外,给予俄联邦境内外国投资者的法定待遇不得低于本国投资者。此外,第9条第2款规定,参与优先投资项目的外国投资者和外资商业组织享受专门的优惠和法律保障,保证其投资条件的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受俄罗斯法律法规变化的影响。《俄罗斯联邦农用土地流通法》第1章第3条规定,拥有法定资本50%以上的外国公民或法人可以以租赁方式拥有农用土地,租期不超过49年。《俄罗斯联邦税法典(第二部分)》中规定将利润税税率下调到24%,将增值税税率下调到18%,将各种社会缴纳费用(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养老保险费)改为统一社会税,税率从原来的相当于企业工资总额的40%左右下降到35%。
Ⅶ 不同国家限定喝酒年龄是多少
有素质地喝酒一直是我们倡导的价值观。喝酒莫贪杯,微醺胜买醉!
日本的法定饮酒年龄为20岁,但是当你到18岁的时候,一般就可以饮酒了。而且在日本的大街上,到处都有自助售卖机,销售小瓶灌装的酒。
印度
有些地方允许喝酒的年龄是25岁,这是世界上允许喝酒年龄最大的一个国家!
Ⅷ 俄罗斯对酒驾的界定,如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百分之多少为酒驾
根据俄罗斯《反酗酒法规定》驾驶员的饮酒量以一杯啤酒为限,就是说可以喝,但是只能喝一杯。驾驶过程中也不能喝酒,没有规定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百分之多少为酒驾。
驶员酒后行车或在行车过程中饮酒如系初犯,取消1~3 年驾驶资格。
(8)俄罗斯如何限酒扩展阅读:
俄罗斯酒驾的惩罚力度:
1、初犯者便会被处以3万卢布(约6000元RMB)的罚款并吊销驾照驾照1年半到2年。
2、如果二次酒驾,那罚款金额就会上涨至5万卢布(约1万元RMB)并吊销驾照3年。
3、两年内多次酒驾者最高会被处以10万卢布(约4万元RMB),并可处以6个月的监禁。
中国关于酒驾的界定与处罚:
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Ⅸ 俄罗斯雪利丹利口酒保质期限
俄罗斯雪利丹利口酒保质期限:利口酒未开封一般可以保存10年,但一些含奶油等不稳定物质的利口酒,保质期只有两三年。
利口酒是以伏特加、威士忌等烈酒为基酒,加入果汁、奶油或香料等调配而得,酒精度数较高,因此可以长期保存。
利口酒所采用的加味材料千奇百怪,最常见的分二大类,即:植物、水果。所以利乔酒气味芬芳,口味甘美,适合饭后单独饮用。利乔酒比重较大,所以特别适合用以调配各种色彩层次的鸡尾酒。利口酒相对来说糖的含量较高,在国外一般用于餐后或调制鸡尾酒,具有和胃、醒脑等保健作用;或作为烹调和制甜点用酒。
利口酒的保存
利口酒最好在没有光线的阴凉处保存。光线强、温度变化大的话,不仅会改变酒的颜色,而且也容易使酒变质。通常家中的仓库或地下室等地方适合保存酒。假如没有这种条件的话,也可以把酒装在纸箱等容器中,然后放在没有光线、通风良好的地方。
如果把酒泡在坛子里,可以埋在地下。由于地下的温度变化小,所以非常适合让酒熟化。不过,利口酒不仅是让嘴享受的酒,也是让眼睛感到快乐的酒。尤其是选用果实或花朵为原料的利口酒,泡在酒中的材料形状非常漂亮,所以放在透明、形状漂亮的玻璃瓶中,摆放在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作为装饰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利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