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和美国谁的航天技术更胜一筹
我认为当初的时候是苏联先进。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人造卫星,1961年4月12日把加加林送上太空,1971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美国做这三件事分别是1958年初、1962年5月、1973年。
美国载人登月的科学价值,我认为不如苏联的空间站。
1986年苏联修复“礼炮”7号空间站,可谓是航天史上的壮举。美国人遇到这种问题,往往派个航天飞机把它拉下来维修。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航太空,是美国航天技术真正超越苏联的标志。
1986年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维持了十五年,标志着苏联依旧在空间站领域领先美国。
深空探测也是苏联起步早,苏联最早发射月球、金星探测器。但美国后来居上,发射了飞往太阳系外的探测器(1972),甚至实现了载人登月。
苏/俄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例如海上发射卫星,潜艇发射卫星等。美国也有独特技术,即航天飞机。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航天技术停滞不前,美国则突飞猛进,逐渐拉大了和俄罗斯的距离。
② 有些火箭为什么用潜艇发射
潜艇发射火箭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是国家和战略的重要一环,携带的弹道导弹可以直接从核潜艇上在水面下发射,具有隐蔽性和突然性,是所有核威慑手段中最具有威胁的一种。第二种就是用潜艇携带的弹道导弹发射小型卫星,这种方式发射卫星具有快速和便捷的好处,就是发射的卫星限制较大,目前是比较尖端的技术,极少数国家能够掌握。
③ 为什么潜艇能在水下发射导弹
因为潜艇就是在水下发射导弹攻击目标的,所以在设计上的,即使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也不会进水到潜艇内部的。
潜艇就是专门在水下的攻击手段。潜艇,作为一种隐藏在水中的“巨兽”,潜艇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潜艇一般在水下30米深度以2节左右的速度航行,对于水面上目标的打击还是非常强力的,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导弹置于发射筒内垂直装于潜艇中部。
潜艇导弹的发射仓,在发射的地方会有一层防水薄膜,来保证发射导弹的时候也不会进水到潜艇内部。
④ 俄罗斯DⅣ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具有什么特点
该级艇1975年12月10日开工。首艇1984年2月下水,并于次年服役。全部在北德文斯克船厂建造,并以每年1艘的速度下水。该计划在1990年底完成。迄今为止已有两艘艇分别命名为“卡雷利亚”和“新莫斯科夫斯克”。
该级艇在后水平舵上有1个细长舾装件,类似20世纪80年代初的“十一月”级中1艘的管子,这可能是散布拖曳阵的声呐细线用的。
其他特征,除了比DⅢ级艇大外,在导弹发射舱之后有1个耐压密封件,它可能是用作监控通信浮标和线缆回收操作的电视摄像机。但不是所有的艇都装了该种设备。艇上有“砖雨”光电桅杆。下潜深度300米。艇表面有连续的消声瓦,通海孔也比DⅢ级潜艇少。
该级艇装有两部VLF/ELF通信浮标。导航系统有卫星导航和惯导系统。还有“活泼泉”、“鳕鱼眼”卫星通信系统。1988年进行了改装,在海上试验了精度更高的SS-N-23导弹,圆概率误差从900米降到了500米。导弹是在龙骨深度55米、航速6节的状态下发射的。全部部署在北海舰队,基地在赛伊达·库巴。K51号艇在1994年完成了为期5年的大修,K84与K64从1994年开始大修。K407在1998年7月7日从巴伦支海为德国发射了1枚商业卫星。
该级艇总长166米,水线长158米,艇宽12米,吃水8.7米;排水量水面10800吨,水下13500吨;航速水下24节,水面14节;人员编制135人。
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VM-4压水堆,功率180兆瓦;2台GT3A-365汽轮机,功率27.5兆瓦;2台应急电动机,功率450千瓦,双轴。
导弹:16枚马卡耶夫设计局SS-N-23“轻舟”(“无风”)弹道导弹,导弹采用三级液体燃料火箭推进,星体惯性制导,射程8300千米,具有4~10个分导弹头,每个弹头当量为100千吨,圆概率误差500米。这种型号导弹的直径与SS-N-18相同,但其射程更远。装有SS-N-15“星鱼”反潜导弹,惯性制导,射程45千米,可载200千米当量的核弹头或40型鱼雷。
鱼雷: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采用530毫米鱼雷,总共携带18枚。对抗措施:“砖浆”或“砖堆”电子战设备,“公园灯”D或F雷达警戒设备。
雷达:“魔盘”对海搜索雷达,I波段。
声呐:“鲨鱼鳃”主被动、低中频搜索与攻击舰壳声呐。“鲨鱼皮”低频被动舷侧基阵。“鼠叫”主动攻击高频舰壳声呐。“黑蛎蛇”甚低频被动搜索拖曳基阵。俄罗斯DⅠ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该级艇是Y级核潜艇的改进型,首艇1969年在北德文斯克船厂动工,1972年完工。该计划1974年完成。建造厂是北德文斯克船厂和共青城造船厂。
由于SS-N-8导弹射程更远,因此比SS-N-6更长,这样造成该级艇的后部艇外壳向上突出几英尺。同时,可能是为了补偿额这一突出部分的重量的需要,该级艇的导弹减少为12枚。外壳覆有连续消声瓦,下潜深度为300米。
该级艇装有ELF/VLF通信漂浮天线和浮标,UHF和SHF天线。“鳕鱼眼”辐射测量六分仪和“克莱姆尼”2敌我识别器。
与所有D级各型艇一样,该级艇冰下航行的设计能力差。该级艇的第一艘1992年退役。其后退役的:1993年3艘,1994年6艘,1995年1艘,1996年2艘,1997年1艘,1998年2艘。某些艇封存在北海和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基地。最后这一对舰基地在太平洋的斯特列里克基。
该级艇总长140米,水线长136米,艇宽12米,吃水8.7米,排水量水面8700吨,水下10200吨;航速水下25节,19节水面;人员编制120人(其中军官38人)。
动力装置:2座155兆瓦VM-2压水堆和2台27.5兆瓦GT3A-365汽轮机双轴。
导弹:12枚SS-N-8“叶蜂”弹道导弹,二级液体燃料火箭推进,星体惯性制导,有2型:1型射程7800千米,核弹头当量800千吨,圆概率误差400米;2型射程9100千米,有2个分导弹头,各为500千吨当量,圆概率误差400米。
鱼雷:4具533毫米首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
对抗措施:“砖浆”或“砖堆”电子战设备,“公园灯”D/F雷达警戒设备。
雷达:“魔盘”对海搜索雷达,Ⅰ波段。
声呐:“鲨鱼齿”低/中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舰壳声呐。“鼠叫”高频主动攻击舰壳声呐。
⑤ 为什么俄罗斯潜艇在北极破冰上浮就震慑了欧美到底厉害在哪里
其实俄罗斯潜艇在北极破冰上浮就震撼了欧美,其主要厉害的是拥有绝对的二次、三次核反击能力。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相当于拥有核震慑力。
说直白了这个力量就是对没有核的国家,如果发生战争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对敌对国发动核战争,无核国家的损失也会非常的惨重。因此,有核国家想保持这种震慑力尽量防止其它国家拥有核武器。另一方面来说,核武器杀伤力比较大,如果都拥有核武器,那这个世界可能因一句话或者一些小事就发生核大战,地球很容易受到重大的打击。
潜艇破冰
综上所述:之所以欧美感到震慑,主要是目前他们还没有办法实现或成熟的技能能使潜艇在北极破冰而出。俄罗斯以这种成熟的技术能力来确保自己作为军事强国的存在,同时用实力给对手一个警告。
⑥ 俄罗斯核潜艇为什么如此强大
俄罗斯核潜艇为什么如此强大?相比空基核力量的争议,俄罗斯在发展海基核力量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说过即使是卖掉了克林姆林宫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的核潜艇,俄罗斯为何会如此重视核潜艇呢?
核潜艇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生存能力,海基核力量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搭配潜射弹道导弹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借助深水大洋,可以在水下长期潜伏,即使陆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被敌人消灭了,海基核力量仍然可以生存下来,所以说它是一个国家核报复能力的体现,一个国家只有有一支相对比较完整强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部队才能说它的核力量具有了二次打击能力。
俄罗斯无论它的陆基核力量多么强大,海基核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看俄罗斯最近一些年致力于它的核潜艇的研发,致力于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说到底就是要保证自己的核力量有一个可信、可靠的报复能力,不然的话可能在大国博弈当中居于下风。
⑦ 潜艇怎么发射运载火箭呢火箭都有40米那么长,潜艇装的下吗,世界上也没听说过用潜艇发射卫星的啊
潜射导弹是使用固体燃料推进,体积小,潜艇发射过卫星,是在09年由俄罗斯发射的一颗试验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