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罗斯汽车品牌
在俄罗斯,吉利、长城和奇瑞是中国品牌颇具代表性的三驾马车。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共售出了12.28万辆汽车。奇瑞位居榜首,同比增长250%,销售40874辆;长城汽车39126辆;吉利汽车24587辆。
Ⅱ 俄罗斯开什么车
俄罗斯西部欧洲部分多数德法汽车
俄罗斯东部远东部分多为日本汽车,二手的右方向盘
其余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很多,长城,奇瑞,吉利
俄罗斯国产品牌有 拉达 伏尔加 日古力 尼瓦
目前俄罗斯也生产合资品牌汽车如马自达等
Ⅲ 我学俄语的,请问奇瑞驻俄罗斯的情况
你说的很对他是在 俄罗斯有厂但那是虚的. 俄罗斯的奇瑞的汽车大部分都是在安徽总厂生产的.你想加入奇瑞.我只能很明确的告诉你.没有关系你是做不成翻译的.你可能问我为什么怎么了解奇瑞,因为我曾经的一名奇瑞员工.我的QQ330257800,可以详谈.希望把我的设趁最佳答案,谢谢.
Ⅳ 惊现瑞虎2Pro版,奇瑞在俄罗斯测试两款SUV,既熟悉又陌生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奇瑞瑞虎系列不算陌生,而近期刚上市不久的瑞虎3xPlus和瑞虎8Plus即使没看过真车也多少有所耳闻,可以说没有任何神秘感可言,不过现身海外市场到是真不太多见,由于出口占据了奇瑞相当一部分的份额,因此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也不亚于国内,这不近日就有俄罗斯车友在某个地下车库内发现了一批测试车,其中就包括瑞虎8Plus和瑞虎3xPlus,当然了后者在海外市场一直称之为瑞虎2,很自然的命名与国内有所不同,甚至连后面紧跟的字母串也出现了变化,命名为瑞虎2Pro版。
整个内饰轮廓与老款瑞虎8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变化,副驾驶那一段可以看出略有修改,当然不仔细对比很难发现差异,此外副仪表台全部更换为瑞虎8Plus的式样,也就是电子档杆中置式设计,这也是当初预判可能会有两套内饰方案的主因,直到上市被打脸之后再也不敢提及了,现在算是长出一口气,说明前期的判断并没有出错,仅仅是海外版与国内版的区别而已。
由于两台车型都处于测试状态,因此最终上市是否还有变动的可能实在是难以判断,不过两台测试车一同现身海外确实不多见,也说明奇瑞对于一些重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奇瑞出口俄罗斯汽车,2008年与2007年对比,为什么下降很多
根据欧洲商业协会汽车生产厂商委员会俄罗斯分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1月—5月俄罗斯市场外国品牌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共销售85.5472万辆。外国品牌汽车销量第1位为雪佛兰汽车,销量为10.373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8.1%,外国品牌汽车销量第2位为现代汽车,销量为8.474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外国品牌汽车销量第3位为福特汽车,销量为7.839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4.5%。
中国汽车品牌中,奇瑞汽车销量为8730辆,比去年同期减少39.5%;长城汽车销量为4512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20%;比亚迪汽车销量为2265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02%;力帆汽车销量为1500辆;一汽商用汽车销量为928辆,比去年同期减少12%;哈飞汽车销量为418辆,比去年同期减少27.9%。
据俄罗斯专业汽车网站lenta.ru报道,由于“与原合作伙伴阿芙多托尔的合作走进了死胡同”,奇瑞在俄罗斯市场供应面临“断档”的危险。甚至传出奇瑞也许会退出俄罗斯市场的消息,为在俄罗斯市场保住自己的位置,奇瑞正努力寻找“阿芙多托尔”的替代者。
2008年2月中和3月初,奇瑞总经理尹同耀和奇瑞“灵魂人物”詹夏来连续两次造访俄罗斯,与乌德摩尔梯共和国(相当于自治州)总统(相当于州长)举行了会晤,参观了索克集团掌控的伊热汽车厂,表示了在乌德摩尔梯和伊热建厂生产整车、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兴趣。
对于奇瑞与现合作伙伴之间的矛盾及新合作伙伴的进展,3月31日,奇瑞公司新闻发言人金弋波称,“不希望过多炒作,我们对俄罗斯市场一贯的宣传原则就是低调。”金弋波坚称,奇瑞绝不会退出俄罗斯市场,而且目前还在非常努力地开拓俄罗斯市场。
破裂原因:配额及成本
作为奇瑞在俄罗斯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阿芙多托尔对于奇瑞在俄罗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阿芙多托尔汽车厂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经济特区,享有免费进口散件的优惠政策,这也使奇瑞成为唯一获得散件组装优惠的中国汽车企业。2007 年,奇瑞在俄罗斯的销量接近4万,在俄罗斯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一跃成为第13名,去年,奇瑞总销量为38.1万辆,其中出口11.98万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以索克集团为代表的俄罗斯汽车企业,向政府发起的取消阿芙多托尔优惠政策的联合行动。俄罗斯政府目前正在审议限制阿芙多托尔获得政策优惠组装汽车数量的法令,并且给出了配额限制。
除了组装3个型号的奇瑞汽车,阿芙多托尔工厂还组装宝马、悍马、雪佛兰和韩国汽车。据称,为了确保获取更大的利润,今年阿芙多托尔公司给奇瑞只分配了1万辆组装配额,而且组装成本几乎提高了两倍,这是导致双方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
另外,阿芙多托尔和奇瑞曾经计划在俄罗斯合作建立年产20万辆汽车的工厂,但双方至今没有就此达成一致。曾多次参与双方的会谈的俄方人士认为,双方对投资规模差距较大,而且由谁来监督合资企业无法取得一致。
奇瑞俄罗斯市场原负责人赵毅近期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双方谈判最终破裂,2007年底,奇瑞已经停止向加里宁格勒发送KD件。”
目前的奇瑞,不得不依赖整车出口。但是,从2008年开始,俄罗斯政府提高了对进口汽车的整车认证标准,出口俄罗斯的汽车需要认证的项目从13项增加到36项,中国之前获得整车形式认证的企业销售汽车的截至日期是2008年6月。
据俄罗斯消息报评论,寻找新伙伴的“事情已经无可拖延,因为同老伙伴的关系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尹同耀参观索克集团掌控的伊热工厂,就是与前合作伙伴阿芙多托尔汽车厂分手的一个重要信号。
新合作者:老伙伴的眼中刺
阿芙多托尔与索克集团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在韩国起亚项目上的争夺非常激烈。目前,他们分别组装不同的起亚车型,并在自己的独家代理渠道销售。据俄罗斯国际电传报道:阿芙多托尔是索克集团的眼中刺,他们的争斗是一场金钱与权利的斗争。
伊热汽车厂的持有者索克集团产能没有饱和,是其急于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目前,该厂每年生产6万辆起亚车型,同时生产为数不多的“伊热”和拉达传统汽车,一半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索克集团公开宣称,他们对于使伊热汽车厂发挥全部生产能力以及与奇瑞成为合作伙伴颇感兴趣,如果今年能够生产 7.1万辆奇瑞汽车,则该厂生产能力将达到年20万辆。
另外,索克集团早有出售伊热汽车厂的计划,去年年初曾向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厂——伏尔加汽车抛出橄榄枝,希望它购买伊热90%的股份,目前双方的谈判并没有终止。
此前,索克集团还与中国吉利汽车谈过合作,但是没有“修成正果”。原因是索克集团对未来的中国伙伴提出的条件依然十分苛刻:中国公司必须在伊热厂生产全系列产品,要保证在俄实现国产化。
目前在俄罗斯汽车业,关于奇瑞与索克集团的合作,有两种判断:一种认为,存在奇瑞购买伊热汽车厂的可能,另外一种认为,奇瑞仅仅是在伊热厂组装生产。
据了解,目前伊热汽车厂代工生产起亚汽车,并不享受工业组装优惠政策。对于奇瑞来说,无论是购买汽车厂还是合作组装,能否享受工业组装优惠政策至关重要。
曾经在俄罗斯担任西伯利亚国际投资公司(港资)总经理,现任希比利公司董事长的祝景成告诉记者,购买俄罗斯工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俄罗斯的经营环境和税法非常复杂,企业管理十分困难,美国福特汽车在俄罗斯工厂的工人已经多次罢工,使福特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罢工最终都以福特让步结束。中国人不应匆忙上阵,要对投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
出口问题:逐短利而无品牌
祝景成认为,在不能取得166号工业组装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中国轿车在俄罗斯组装根本没有前途。如果没有免税优惠,散件组装成本比整车进口成本还高。奇瑞最早在新西伯利亚组装失败,就因为当地海关对散件征收与整车相同的关税。
目前在俄罗斯的中国“组装车”,用俄驻华高级参赞叶夫西科夫的话说,都是在打政策“擦边球”,在铤而走险。一旦严格按整车征税,也许将是一场灾难。
也许目前整车出口是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一条出路,至少应该“整车出口”与“散件组装”两条腿走路。去年11月俄罗斯最大的外国汽车进口商罗里夫公司与吉利汽车签署15亿美元合同,今年3月首批3000辆吉利“金刚”已经装船就是一个证明。
但整车出口长远看,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今年夏天,俄罗斯整车质量认证体系将大幅修改,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将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105项内容。据俄认证中心透露,今后申请俄罗斯质量体系认证不仅要将样车送往俄罗斯进行车辆认证,俄罗斯还将派人到中国进行生产企业的考察。
祝景成认为,中国目前很少有研究机构认真地研究俄罗斯市场的汽车标准、相关法律和市场走向,也没有认真地系统地研究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俄罗斯的战略、步骤和对策,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如同“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有时还相互厮杀,中国汽车最大的问题是“逐短利而无品牌”。
Ⅵ 奇瑞在国内不起眼,海外真的卖的很好吗
这个是真的,奇瑞从2001年开始,就已经出口叙利亚了,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奇瑞车出口已经覆盖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80多个国家与地区了。另外,奇瑞还在海外建立了16个生产基地,没想到奇瑞这么牛吧。据统计,奇瑞汽车的出口量曾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累积出口量更是在100万辆以上。曾在2012年,奇瑞汽车就曾在伊朗获得“最佳汽车品牌”的称号,口碑非常好。另外,在乌克兰,奇瑞车也绝对是马路上可见度非常高的汽车品牌。
最后我想说,其实咱们国内消费者是时候该摘下对自主品牌的“有色”眼镜了,虽然有不少人还是对国产品牌抱着支持和希望,但抵触国产汽车的人大有人在,你可以不买,但不要吝啬你的掌声和肯定,自主品牌汽车同合资品牌是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不容否认的是,他们一直在努力。
Ⅶ 老外也爱买,这些自主品牌还是很有料的
就像国产手机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一样,自主品牌汽车在经过数年的发展,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走出去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听到。
在国内市场寒冬的情况下,走出海外既是主动出击,也是无奈的被动选择。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1月份,自主品牌中最高销量的吉利,前11个月份累计乘用车销量不过1176895辆,这和合资品牌德系、日系动辄全球上千万的销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全球市场相比国内市场更大,虽然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可能我们无法与之抗衡,但在欠发达地区如印度、东南亚、俄罗斯、非洲市场等,自主品牌已经走过相似的路程,对市场的把握有更丰富的经验。
在此教授送给这些开拓海外市场的自品牌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深度揭秘俄罗斯远东真相:日韩汽车巨头抢先布局,中国为时晚矣
提起俄罗斯远东地区,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白雪皑皑、滴水成冰。
的确,远东地区气候寒冷,但绝非“不毛之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是其写照,而且还极具战略价值。
地理位置上,远东地区与黑龙江和吉林毗邻,比俄罗斯其他地区更接近中国。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森林资源和生物资源,素有“地下宝库”之称。目前正在形成全球性的石油化工中心,也是欧亚交通走廊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俄罗斯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竞争力的税收和优惠政策,以提升远东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远东地区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广袤的地域空间、人文地理环境使远东地区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成为一种必然。
从西伯利亚到堪察加半岛,俄远东地区总面积为616.93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总面积的36.1%。广袤的地域空间使人们对轿车、越野车、多功能车的需求成为一种必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私家车。
因此,中国车企要对日韩等汽车巨头近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落地的项目进行详尽的调研,掌握其主推产品、生产规模、目标市场、关键配件的来源等关键信息,借此制定有效的竞争方案;对东北地区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进行充分调研,开展战略合作,协同制定投资俄罗斯远东市场的中长期计划;适当加快远东地区的投资步伐,加速中资汽车项目落地,分享远东地区日渐成熟的汽车市场,更为中国车企开发俄罗斯汽车市场进行战略性落子,其战略与现实意义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哈弗吉利奇瑞长安俄罗斯集体飘红 8月份销量同比劲增89%
总体来看,俄罗汽车市场年总销量在200万辆左右,和国内超2000万辆的容量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其中亚、东欧等周边国家的辐射能力和通往西欧国家的桥头堡作用不可小觑,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汽车品牌不放弃俄罗斯市场的主要原因。随着长城汽车在俄投资建四大工艺齐全的工厂,以及吉利、长安在周边国家KD组装投产,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在俄罗斯集结,广汽集团近日也表示考虑在俄罗斯组装汽车,目前的政经环境,俄罗斯或成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的主战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Ⅹ 星途TXL俄罗斯正式上市,海外归属奇瑞品牌旗下,四驱是主打
早在去年就曾曝光过星途TXL计划推向俄罗斯市场,但当时还是龙鳞版的前格栅,现在这个龙鳞格栅是没什么念想了,毕竟新款星途TXL也已经正式上市,改成了无边泳池的理念,结果这俄罗斯版还略晚于新款星途TXL上市,并且让人颇为意外,直接就是老版星途TXL出口俄罗斯,当然在海外依然归属“奇瑞”品牌行列。
写的时候就在想一个问题,既然外观都挂上了超长串的字母标识,那方向盘上得如何改动?还好俄罗斯版也放了内饰,放心多了,方向盘与国内老款没任何区别,依然是EXEED的字母,没画蛇添足的增加CHERY,不然这方向盘还得再开一套模具,至于外观就是镀铬标识贴上去的,增加的成本估价也就在十几元人民币上下,整体而言出口版开始有针对各国使用环境做配置优化,看点也并非是长串字母那么简单,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