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普京上台后俄美关系发生哪些矛盾
合作还是对抗
在冷战时期,美苏一直处于对抗状态。当苏联解体后,东西方的平衡被打破了,美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加大了,但作为苏联主要政治遗产的继承者,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还没有达到其所应有的高度,但也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美双方为了争取在国际事务中更大的话语权,一直在角力。但是,是合作还是对抗,就看双方领导人的选择了。
普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回顾俄美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上,走出了一条对抗-蜜月—摩擦的轨迹。
早在俄罗斯立国初期,俄美之间对抗多于合作。
俄美之间的对抗,多缘于美俄之间的矛盾。世纪之交,美俄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经济上的矛盾。
从1992年到1994年的3年时间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领导人一再允诺给予俄罗斯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没有兑现。这使俄罗斯感到,西方的援助“好看却吃不到”。
其次是在核裁军问题上的矛盾。
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压制俄罗斯,在军事上也采取挤压策略。按照美俄双方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协议,双方主要销毁的大都是陆基多弹头弹道导弹,保留的大都为海基弹道导弹。前者俄罗斯占优,后者美国领先。这样,通过协议美国就取得了对俄的核优势,
但俄罗斯认为鉴于双方几乎不可能发生核战争,俄罗斯处于相对劣势也无大碍,关键是协议使其维持了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核大国地位。
但是,美国岂能让俄罗斯遂愿,它于1995年决定试验反导弹防御系统,以使本国领土避免核打击。俄议会针对美国这种违背协议的作法,推迟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俄方还宣布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继续奉行“核威慑”战略,美国对此甚为忧虑。
第三是在北约东扩上的矛盾。
其实,这一矛盾早在1991年就已产生了。当时,华沙条约组织宣布解散,原华沙条约组织的一些成员国相继提出加入北约的要求时,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两年后,美国提出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作为一种折衷办法,同时表示加入该计划将为最终加入北约创造条件。为了不至于被排除在正在形成的欧洲新军事安全一体化进程之外,包括俄罗斯在内的23个国家参加了这一计划。但这一计划没有阻止北约东扩的步伐,东欧国家仍然继续要求加入北约,这对俄罗斯是个不小的打击。
普京上台后,一直把俄美关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俄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如何,是继续合作还是开始走向对抗呢?一时众说纷纭。
可以说,普京时代的俄美关系既有发展与合作的机遇,又有停滞和对抗的挑战,但总的来说将向着对话与合作的方向发展,而不可能是对抗。因为从俄罗斯的国情来看,这是普京不得不考虑的一种策略。
第一,俄罗斯立国的基本方向是要吸收西方的价值观念,效仿西方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而美国是西方世界的“头儿”,是西方价值取向的集大成者。
第二,俄罗斯已经欠下了西方国家达千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它所进行的经济改革,仍需要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财政援助和技术指导。
第三,冷战后的俄罗斯急于回归欧洲并跻身西方七国集团,重树大国地位,以便在欧洲及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影响,在这方面没有美国的支持和配合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四,目前俄罗斯根本无力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组织军事集团与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相抗衡。
第五,俄罗斯赖以为重的主要资本是它从原苏联继承下来的庞大的军事机器,但现在的俄军无论在兵员总数、军事技术装备、战备训练水平等方面都无法与当年的苏军相提并论,它根本无力同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军队相匹敌。
因此,“9.11”后普京大幅度地调整了对美国的政策:
第一,积极配合美国的反恐行动。应美国方面的请求,普京取消了一些军事演习,以便使五角大楼全力应付针对美国的以及范围更广的恐怖威胁。
第二,在战略稳定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态度。在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后,俄罗斯也未表现出强硬立场。
第三,加大地缘战略方面的退却。普京甚至表示不会反对中亚国家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
第四,进一步改善与西方集团的关系。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态度和立场明显软化,对北约新一轮东扩予以“冷处理”。
此后,美俄关系又经过了“伊拉克战争”的考验,虽然没有出现对抗的情形,但总体而言,依然处于止步不前的局面。
2003年9月下旬,普京赶赴布什总统的戴维营度假地,与其进行会晤。
双方元首强调,在反恐战争中,俄美甚至已不仅仅是战略伙伴,而是真正的盟友。布什首次明确承认,俄罗斯打击车臣极端势力的行动也是世界反恐战争的一部分。普京也投桃报李,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明显缓和了态度。
当时,美、法元首在联合国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何时向伊拉克人民交还权力,联合国在重建进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普京则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俄罗斯希望伊拉克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应当分阶段逐步完成,不能允许伊拉克出现权力真空。普京同意在伊拉克的多国部队由美国来领导。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美国和俄罗斯虽然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但现在早已不是冷战时期美苏那样的关系了。美俄之间虽然谈不上什么完全的合作,但至少已经不是对抗了,而且在很多方面还达成了合作的共识。
B. 为什么俄罗斯反对美国空袭叙利亚
4、中东掌握了世界的石油资源。不只是叙利亚,整个中东地区伊拉克、阿富汗等等都一个一个的被美国掌握了俄罗斯不可能坐等。俄罗斯长期向叙利亚出售军火武器,并定期展开军事合作在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叙利亚是唯一一个支持俄罗斯的中东国家2008年9月多,叙利亚将塔尔图斯港租借给俄罗斯作为舰队驻港,这个港口向西正对着美国地中海舰队的总部——意大利西西里、向南正好能够封锁以色列海域,其用意不言自明。
C. 俄罗斯为什么不回击美国
对于美国的“假打”俄罗斯没必要做任何反击
因为美国和上次打击叙利亚一样,是装样子,假打。
动手之前,先通报给了俄罗斯,导致100多发导弹只伤了几个人而已。
这种装样子的假打击,俄罗斯用不着当回事。
相反,俄罗斯和叙利亚一鼓作气直接灭了东古塔的反对派武装
美国支持反对派拖死俄罗斯的计划因此破产
D.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美国
俄罗斯虽然经济上没有美国发达,但军事实力却是一流的。另外,从俄罗斯人来说,这个民族天生性格强硬,喜欢冒险,因此不惧怕任何威胁。
E. 为何军事上俄罗斯敢硬怼美国,中国却总是选择“避让”
谁告诉你美国不怕中国了。。国与国之间永远不会表现出所谓畏惧的表现。及时有也不可能表现出来。
之所以你感觉美国不怕中国,是因为对于美国的利益来说,美国希望中国强硬,因为俄罗斯是美国冷战的手下败将,对于美国民众来说,担心来自中国的威胁甚于俄罗斯。俄罗斯的军事发展情况在美国的计划内。而中国的军事发展往往作为额外情况作为美国某些参议院谋求增加军费的筹码。所以美国希望看到中国嚣张一点,毕竟一家独大就不可能再发展,有了威胁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军费预算,军火商才有钱,而军火商永远是历届政府的最大财政支持者。
而中国不希望引起和美国的军备竞争,所以不希望让美国看到自己有威胁。所以就会示弱。
形成了美国不怕中国,中国怕美国的这种感觉。实际上大国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怕不怕,只有利益筹码的交换。
F. 为什么俄罗斯从来不害怕与美国
因为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是比较强大的,而且这是所拥有的资源也是丰富的,美国对于俄罗斯的威胁,其实并不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发展。
其实很多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受到美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俄罗斯也会受到美国的影响,但是所受到的影响并不会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是比较高。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比较强。我认为俄罗斯最大的底气就在于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其实就是军事实力的较量,美国虽然拥有着全世界最为发达的武器,但是这些武器想要摧毁整个俄罗斯依然是非常不现实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世界上应该积极的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才能够摆脱美国的控制。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实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和其他国家保持着一种非常不错的关系,尤其是和中国的关系更是良好的。
G. 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为未来五年战略定了什么调
作为俄罗斯内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新版《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此后简称“战略”),共分为6大部分,116个小点,其中突出明确了4个方面的基调。
第一个“明确”是亮明底线,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北约东扩及其在靠近俄罗斯边界的军事动作。
这就是说,国家和周边安全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最根本底线,不得触碰。而北约军事力量提升、反导系统建立、“北约被赋予违反国际法的功能”等都对俄国家安全造成影响,这些行为已经在靠近俄罗斯的“底线”。
“战略”还说,俄愿发展同北约关系,但前提是在平等基础上、以巩固欧洲—大西洋地区整体安全为目标。也就是说,北约目前的行为还不够“达标”。
第二个“明确”是表明姿态,俄愿同美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主要在武器控制、增进互信、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打击恐怖主义、解决地区冲突等领域开展合作;俄愿增进与欧盟、欧洲国家的互利合作,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主张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建立集体安全开放体系。
分析人士指出,俄美、俄欧关系是俄外交战略中的一条“主线”,覆盖乌克兰危机、叙利亚战事、反恐行动、多边合作等诸多国际问题。俄罗斯要有所作为,势必首先要“明确”并妥善处理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
这个定调与第一个“明确”有内在逻辑关系,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首先不得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底线,在此前提下,俄愿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积极互动。
第三个“明确”是指明方向,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优先发展方向是与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发展双边、多边合作。地区层面有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和东欧国家;国际层面有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
“战略”特别强调了发展俄罗斯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俄罗斯将与中国拓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将此视为维护地区及全球稳定的关键因素;俄将与印度发展特惠战略伙伴关系,支持在亚太地区发展可靠的、不结盟的地区稳定机制。
分析人士称,这一说法为未来五年俄外交政策的重点方向“定调”,即以地区周边为基点、以多边合作做延展、以经营重要双边关系为支撑的“点面结合”的对外战略布局。
此外,在核裁军问题上,俄罗斯愿继续在多边和双边机制下进一步商讨削减核武器,但同时须确保不伤及国际安全,不影响战略稳定。
“战略”的第四个“明确”是缓解内压,主要来自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俄将力保宏观经济稳定,对实体经济提供支持,提高国家经济调控效率,实现可持续增长,并要求经济增长速度应高于发达国家。
俄将重点巩固能源安全,保障俄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技术主权,采用先进的高效节能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加工程度。
俄罗斯新版国家安全战略,针对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等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以及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跨国犯罪、非法移民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都制定了明确的应对之策。
“战略”指出了“首先使用政治、外交、法律等手段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普遍情况的应对办法,同时明确了“如果非暴力手段没有效果,俄将采取武力手段捍卫本国利益”,这一特殊情况的应对办法。
H. 打击恐怖主义后是打击什么
第一,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将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全球多极化不断发展。“9•11”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性的威胁,再次说明世界各国稳定与繁荣的命运紧密相连。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斗争,既打击了全球各地的恐怖主义势力,缓和了前一段时期因超级大国的单边主义而受到损害的大国关系,也加强了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多边磋商和协作,无形中使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和平共处的新安全观得到强化。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借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之名,行谋求政治、军事、安全优势之实,而且运用武力扩大势力范围的倾向也有所发展,但确立以多样性的民族国家和国民经济为基础的、有规则的国际新秩序、确保世界安定和各国的共存共荣已是大势所趋。“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形成的新的凝聚力促进了国际间合作趋势的发展,而各种大小力量竞相发挥作用对有效解决恐怖主义这一全球性问题具有独特和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弥合民族、宗教、文化和地域隔阂,增强共识与谅解,促使共同发展和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方向演进,进而为最终消除国际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与环境铺平道路。
第二,打击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关系调整的重要契机。“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亟须国际社会特别是各大国的支持,而各大国出于借反恐实现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与美关系,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很快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合作的新领域,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与对抗暂时得到缓解。
俄罗斯在事件发生后,主动拉近与美国的关系,积极支持与配合美国的反恐行动。美国则以承诺减少对俄罗斯车臣问题的指责和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作为回报。欧盟大多数国家则希望利用反恐行动,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政治、军事关系,显示欧盟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与影响。特别是英国,欲借强化美英关系巩固大国地位的意图十分明显。日本在事件发生后,对参与反恐行动特别走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日本自卫队不但向美国提供了后勤与情报支援,并为此推动国会紧急立法为自卫队赴海外参加军事行动奠定法律基础。日本在进一步巩固与美国同盟关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借船出海”,将自卫队的角色从本土防御、保卫周边地区向海外派兵参战转移,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自卫队首次突破宪法限制参加真正意义上的海外作战行动,从而为日本扩充军备和提升国际地位带来了有利条件。
中美关系在“9•11”事件发生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中国支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严正立场,对建立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框架、推进两国关系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双方对“反恐合作”的期待不同,中国期望借此来改善双边关系,美国是希望通过缓解双边关系来拉中国联合反恐。中美关系因受台湾、西藏和人权等问题制约,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但双方在反恐基础上重新加固的战略框架不会受到动摇。未来两国关系前景将是利益与分歧共存,希望与挑战同在,双方将在磨合、碰撞与妥协交织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与适应对方,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并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9•11”事件也引发了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角关系的明显变化。美国在针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反恐战争中,发现了巴基斯坦因与阿富汗直接接壤和与塔利班的传统关系所具有的独特的地缘战略意义,大幅回调美巴关系。而巴基斯坦政府为了摆脱与恐怖主义的干系,缓解严峻的经济形势,获取国际社会对其政权合法性的认可,不顾国内反荚情绪高涨,决定同美国全面合作。而印度虽做出迅速反应,但由于其在地缘战略意义上远逊于巴基斯坦,并未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这使得冷战后呈急剧升温之势的美印关系遇到挫折。印巴关系的紧张之势使美国处于两难境地,美国尚未找到有效平衡印巴矛盾的良策。从近期来看,美国将高度重视巴基斯坦的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美国仍将看重印度在南亚、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更大范围内的作用。
I. 为什么只有美国制裁俄罗斯,难道俄罗斯不好制裁美国吗
想对美国,俄罗斯更依赖欧洲(大约1000亿美元),欧洲相比美国也更担心制裁俄罗斯带来的影响,这也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显得那么软绵绵也多次反对加重甚至持续制裁的原因,但欧洲好歹也是美国级别的经济体,这个比例也并不大,毕竟乌克兰事件客观上伤害了欧洲的安全利益,制裁也无可厚非。
而且,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并不仅仅限于贸易层面,尤其是8月初追加的制裁。毕竟美元是世界货币,这个权杖威力可是相当的大,多数公司只要做国际业务,不可避免就要进入美元主导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如果美国人发现有公司和被制裁的俄罗斯相关企业发生业务,那么也会对这些公司制裁,这相当于强行把这些公司踢出国际贸易系统。和2011年奥巴马制裁伊朗的行为如出一辙,当时堪称史上最严厉的制裁,伊朗在被制裁几年后乖乖服软和奥巴马签订了伊核协议,对于俄罗斯赖以生存的石化企业几乎是毁灭性的,众所周知石化行业是一个严重依赖资本与技术的行业,而这些都必须来源于西方,俄罗斯必然是肉痛至极。
J. 美国空袭叙利亚,俄罗斯为什么谴责
打的是政府军,是俄的势力范围,后台是俄啊;反政府军是美在后面支持的。
如果美打的是反政府军,普京绝对会给特朗普一个金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