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懂俄罗斯历史的朋友帮忙讲解下,俄罗斯沙皇都是谁,以及他们的背景关系是什么,谢谢
莫斯科大公国大公、俄罗斯沙皇世系表
莫斯科公国大公
1276年 - 1303年 达尼埃尔
1303年 - 1325年 尤里·达尼洛维奇
1325年 - 1340年 伊凡一世
1340年 - 1353年 谢苗一世(高傲王)
1353年 - 1359年 伊凡二世
1359年 - 1389年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顿河科伊)
1389年 - 1425年 瓦西里一世
1425年 - 1462年 瓦西里二世(瞎子王)
1462年 - 1505年 伊凡三世(全罗斯的大公)
1505年 - 1533年 瓦西里三世
1533年 - 1547年 伊凡四世
俄罗斯沙皇
1547年 - 1584年 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伊凡大帝)
1584年 - 1598年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
(尤里克王朝亡)
1598年 - 1605年 鲍里斯·戈东诺夫
1605年 - 1606年 伪沙皇季米特里
1605年 - 1613年 空位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1613年 - 1645年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
1645年 - 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1676年 - 1682年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1682年 - 1689年 伊凡五世
1689年 - 1721年 彼得一世
俄罗斯皇帝和沙皇
1721年 - 1725年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年 - 1727年 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年 - 1730年 彼得二世
1730年 - 1740年 安娜·伊万诺夫娜
1740年 - 1741年 伊凡六世
1741年 - 1761年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
1761年 - 1762年 彼得三世
(罗曼诺夫王朝的荷尔斯泰因-哥道普分支开始)
1762年 - 1796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年 - 1801年 保罗一世
1801年 - 1825年 亚历山大一世
1825年 - 1855年 尼古拉一世
1855年 - 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
1881年 - 1894年 亚历山大三世
1894年 - 1917年 尼古拉二世
(罗曼诺夫王朝灭亡)
㈡ 白俄罗斯、俄罗斯、独联体、沙皇俄国是什么关系
沙皇俄国是以前的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罗斯、俄罗斯等欧亚国家合并为苏联.
1991年12月8日,前苏联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会晤,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停止其存在”;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其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和其它赞同独联体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联体。
同年12月12日,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等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会晤并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作为“平等的创始国”参加独联体。
12月21日,前苏联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格鲁吉亚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与会。
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主席职务。苏联解体。
㈢ 莫斯科大公国、沙皇俄国与俄罗斯帝国,三者是什么关系
莫斯科大公国(英语:Grand Duchy of Moscow;1283年—1547年),一个位于欧洲东部的国家,13世纪末期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
14世纪初起,该公国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兴起于亚洲草原北部的钦察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40年代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国。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从大帐汗国独立出来,到16世纪30年代瓦西里三世时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其后亦宣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直到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后,改称沙皇俄国。
1721年,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尼斯塔特和约》签订,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此后成为俄罗斯帝国。
㈣ 14世纪的俄罗斯为什么被叫成沙俄,“沙”是指什么沙皇为什么叫沙皇沙俄的国体与政体是什么
按俄罗斯及世界主流学派观点,沙皇俄国是1547年~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的皇帝”的头衔,正式称皇帝,俄罗斯正式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简称沙俄。
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中“凯撒”一词的转翻译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的”。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采用的头衔,此字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拉丁语称号“凯撒”,在中世纪时被视为与“皇帝”一词拥有类同的地位,即与罗马皇帝一样,受他国皇帝或宗教领袖(如罗马教皇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认许。
在彼得一世改以为“凯旋将军与独裁者”(俄语: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为主要称号后,“沙皇”一词在官方定义下改与“国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罗斯君主称为沙皇。
沙俄的国体是封建君主国,政体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
(4)俄罗斯和沙皇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国家诞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
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俄罗斯帝国是欧洲传统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才显现出俄国农奴制度的弊端,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相对落后于其他欧洲强国,虽然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但是并不彻底。
1904年,在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日俄战争中再次失败。
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一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由苏俄取代。
㈤ 俄罗斯和沙皇俄国的区别
俄国是沙皇俄国的简称,俄罗斯是俄罗斯联邦的简称。
俄罗斯和俄国是有区别的,在习惯上,人们将沙皇统治时期的国家叫俄国,当时的俄国的国家领土包括了现在的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前苏联的大部分地区(除少数在二战时夺取的土地),而当时的俄罗斯只是俄国的地区称呼,类似我国的东北,华南等地区称呼.而现在真正成为国家的俄罗斯,就其规模上,只是拥有欧洲部分的俄罗斯领地已经亚洲的全部领土.至于高加索,北高加索等其他大部分欧洲领土北所谓的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所改掉了.不过对人的称谓,西方人仍然习惯性的把俄罗斯人称为俄国人.
㈥ 俄国,沙皇俄国,苏联,前苏联各是什么
俄国就是现今的俄罗斯,沙皇俄国是在清朝前的称呼而已,苏联和前苏联指在二战前的也是现今俄罗斯的土地的称呼
㈦ 沙俄、俄国、苏俄、苏联、俄罗斯 之间有什么关系
沙俄是俄国二月革命以前的称呼,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被称为沙皇俄国简称沙俄。俄国跟俄罗斯是这个国家统称,就好比中国这个称呼一样。苏俄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后的称呼,1922年俄罗斯这个国家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达成联盟,共同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㈧ 沙皇是俄罗斯帝国吗
沙皇不是俄罗斯帝国,沙皇是俄罗斯帝国的君主,即俗称的沙皇俄国,沙皇俄语中意为凯撒,因为俄罗斯自视为东罗马的继承者(第三罗马),罗马皇帝成为凯撒,首任君主伊凡雷帝,俄罗斯帝国在彼得一世改革下逐渐强大,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军事封建性质的帝国。
㈨ 什么是沙皇统治俄国
沙皇(俄语:царь)是俄罗斯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的统治者一直都称为沙皇。
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Caesar)的转音,царь就是“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
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沙皇这个称号指最高统治者,特别是指拜占庭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后则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纪,俄罗斯流传一种说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时期,大公称号显得权力不够大,于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此外,保加利亚早期的皇帝和20世纪的保加利亚国王也自称沙皇。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俄国沙皇 - 历任俄国沙皇基辅罗斯
862—879年留里克
879—912年奥列格(882年迁都基辅,从此开始基辅罗斯的统治)
912—945年伊戈尔
945—962年奥尔加摄政(伊戈尔妻)
962—973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
973—980年雅罗波尔克一世
980—1015年弗拉基米尔一世
1015—1019年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
1019—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
1054年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基辅罗斯解体。
1054—1073年伊兹雅斯拉夫
1073—1078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
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
1093—1113年斯维亚托波克二世
1113—1125年弗拉基米尔_莫诺马赫
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
穆斯提斯拉夫一世死后,罗斯完全进入封建割据时期。
1132—1139年雅罗波尔克二世
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
1146—1154年维雅切斯拉夫
1154—1157年尤里_乔治_多戈里奇一世
弗拉基米尔大公统治时期
1157—1175年安德列_安德鲁一世_伯格柳别斯基
1157—1176年迈克尔
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
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二世
1217—1218年康斯坦丁
蒙古统治时期
1238—1246年雅罗斯拉夫二世
1246—124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
1248—1249年迈克尔
1249—1253年安德列二世
1253—1263年亚历山大一世
1263—1272年雅罗斯拉夫三世(特维尔公)
1272—1276年巴西尔_瓦西里
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
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列三世
1304—1319年米切尔(特维尔公)
1318—1326年尤里_达尼洛维奇(莫斯科公)
1326—1327年亚历山大二世(特维尔公)
1328—1331年亚历山大三世
莫斯科大公国
1263—1303年丹尼尔
1303—1325年尤里三世
1325—1341年
1331—1341年立陶宛伊凡一世(又称“钱袋”伊凡)
1332—1341年弗拉基米尔
1341—1353年西蒙
1353—1359年伊凡二世
1359—1389年季米特里_顿斯科伊(顿斯科伊意思为“顿河英雄”)
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
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脱离蒙古统治)
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称“沙皇”)
1584—1598年费多尔_狄奥多一世(1598年沙皇费奥多尔死,无嗣,留里克王朝告终。)
王朝混乱时期
1598—1605年鲍里斯_戈都诺夫
1605年费奥多尔_狄奥多二世
1605—1606年季米特里一世(伪沙皇)
1606—1610年巴西尔四世_叔伊斯基
1607—1610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二世(伪沙皇)
1610—1613年伏拉斯基拉夫(波兰公)
罗曼诺夫王朝
1613—1645年米哈伊尔_罗曼诺夫
1645—1676年阿列克斯
1676—1682年狄奥多三世
1682—1696年伊凡五世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1727年叶卡捷琳娜一世
1727—1730年彼得二世
1730—1740年安娜_伊凡诺芙娜
1740—1741年伊凡六世
1741—1762年叶丽萨维塔_伊丽莎白
1762年彼得三世
1762—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
1796—1801年保罗一世
1801—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81—1894年亚历山大三世
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对俄国来说是一个危机时期。欧洲的工业革命使得俄国与西方的发展相差越来越大。虽然帝国的人口较任何一个欧洲发展国家都多,但大部份都是贫穷的农奴。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更导致民心对皇权丧失信心,俄国境内不断发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917年3月,首都圣彼得堡市民发动反饥饿游行,引发二月革命。3月2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传位给弟弟米哈伊尔大公,但是遭到他的拒绝,于是罗曼诺夫王朝灭亡,由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所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