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地球飞到国际空间站要多久
没多长时间。以前,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对接需要2-3天,现在,这个时间大大缩短了。
以下摘自一篇新闻稿:
“据卫星通讯社10月14日报道,载有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的“联盟 MS-17”飞船在升空3小时03分后于莫斯科时间11点48分实现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创下快速交会对接最短时间记录。”
2. 从1994年开始, 航天飞机到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访问了几次
9次
美国
航天飞机
与
和平号
的第9次。也是最后一次对接。和往常一样,
发现号
将为俄罗斯人输送大量水、食物及其他补给,并且取回美国的
实验设备
。
美国航天飞机同和平号轨道站的最后一次“约会”而载入人类
宇航
史册
。从1995年至今,这样的“会面”共有9次。
前几次对接中,每一次都要将美国
航天局
的一名
宇航员
留在轨道站上,而这次发现号却一个不留,而且还要将
美国宇航员
托马斯带回
地球
。托马斯已在和平号轨道站上工作了4个多月。他是在和平号上作长时间飞行的最后一个美国人。搭乘发现号进入太空的俄罗斯“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留明,成为在和平号轨道站上工作的第100名宇航员。
虽然这是
美国航天飞机
同和平号的最后一次对接,但俄罗斯专家们今后对美国同行仍将“承担一些义务”,和平号上的宇航员应子今年夏季为美国航天局做一系列
医学
和技术方面的
实验
。
3. 想知道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情况
=========先给你复制一段吧==========
不过看的时候要注意,他已经不是唯一一个了,后来新建的国际空间站,已经替代掉他了,他目前已经废弃并且已经遥控坠毁在太平洋了,寿命已经到了。
======================================
和平号是苏联/俄罗斯的第3代空间站,亦为世界上第一个长久性空间站(设计成在轨多模块组装,站上长期有人工作)。和平号空间站的轨道倾角为51.6度,轨道高度300~400千米。自发射后除3次短期无人外,站上一直有航天员生活和工作。
和平号核心舱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它提供基本的服务、航天员居住、生保、电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联盟-TM载人飞船为和平号接送航天员,进步-M货运飞船则为和平号运货。ズ推胶藕诵牟展灿6个对接口,可同时与多个舱段对接。到1990年,苏联只为和平号核心舱增加了3个对接舱:即1987年与核心舱对接的量子-1(载有望远镜和姿态控制及生命保障设备)、1989年对接的量子-2(载有用于舱外活动的气闸舱、2个太阳电池翼、科学和生命保障设备等)、1990年对接的晶体舱(载有2个太阳电池翼、科学技术设备和一个特别的对接装置,它可与美国航天飞机对接)。俄罗斯自1995年起发射了3个舱,先后与和平号对接,这3个舱是:1995年发射的光谱号(载有太阳电池翼和科学设备)和一个对接舱(停靠在晶体号特别对接口上,用于与航天飞机对接)以及1996年4月26日发射的和平号的最后一个舱体--自然号(载有对地观测和微重力研究设备)。自此和平号在轨组装完毕。全部装成的和平号空间站全长87米,质量达123吨(如与航天飞机对接则达223吨),有效容积470立方米。
作为美俄国际空间站合作计划的一部分,美国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实施了交会和对接,在轨对接期间,进行了设备和航天员的交换。1995年2月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在太空交会,两航天器相距仅11.3米。同年6月29日,和平号空间站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轨首次对接成功,美俄航天员在太空相逢,联合飞行了5天。美国女航天员露西德1996年3月22日在航天飞机第3次与和平号对接后进入空间站,到1996年9月26日才返回地面,在太空度过了188天,创造了妇女太空飞行新记录。在这项合作中,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共进行了9次对接,为建造和运营国际空间站积累了经验。
和平号空间站原设计寿命5年,到1999年它已在轨工作了12年多,除俄罗斯的航天员外,还接待了其他国家和组织的航天员,他们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和平号设备老化,加之俄罗斯资金匮乏,从1999年8月28日起,和平号进入无人自动飞行状态,准备最终再入大气层焚毁,完成其历史使命。
======================================
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主要由俄罗斯和美国两大国主要建造。当然也有日本,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的参与。
国际空间站无论是技术,结构,都超过了之前的和平号,而且容积也很大,提供的电力也非常多,太阳能电池总提供的电能已经超过280千瓦
4. 俄罗斯飞船送3名俄宇航员上太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8号18时55分,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联盟-2.1a”火箭按照计划发射,“联盟-2.1a”火箭中载有三名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阿尔捷米耶夫、丹尼斯·马特维耶夫和谢尔盖·科尔萨科夫三人前往国际空间站。这一次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奥列格·阿尔捷米耶夫、丹尼斯·马特维耶夫和谢尔盖·科尔萨科夫三人的主要任务是在空间站工作,替换下空间站的另外三名宇航员。
在2022年3月3号乘坐联盟MS-19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的三位宇航员有:俄罗斯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彼得·杜布罗夫和NASA宇航员马克·范德·黑。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仅仅在经济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在非常多的领域都需要合作,应该做到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在合作中取得进步,而不是短视地进行单方面遏制。
5. “和平”号空间站是什么时候组装完毕的
1996年4月23日,俄罗斯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了“自然”号环境研究舱,3天后与“和平”号空间站顺利对接,标志着“和平”号空间站的组装全部完成。
1996年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迎来了十周年生日。至此,“和平”号空间站已绕地球飞行57157周,近25亿千米。可是作为空间站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号舱却仍在地面。按前苏联的原定计划,“和平”号空间站应于1990年全面建成,但由于经费、技术及前苏解体等原因,组建工作大大推迟。
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用“质子”号火箭把“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送上地球轨道。该核心舱重21吨,长13.13米,最大直径4.2米,容积110立方米。它由过渡舱、工作舱和服务推进舱组成,共有6个对接口。其中首尾对接口用于连接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而侧面的4个对接口用于连接其他科学仪器舱。两块太阳能电池帆板总面积76平方米,最大输出功率为9千瓦。
1987年3月31日发射了“量子”号天文物理舱。4月23日该舱段与“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对接,首次建成了由“和平”号核心舱、“量子”号天文物理舱、“联盟TM”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4个航天器对接而成的空间复合体。“量子”号天文物理舱由前苏联、欧洲航天局、荷兰、前东德、原联邦德国联合研制,由实验舱、仪器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重量20.6吨(在轨重量11吨),容积50立方米。
“量子2”号舱原计划1987年10月发射,但由于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前苏联整个载人航天计划放慢了步伐而推迟了两年,直到1989年11月26日才发射,12月6日与“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对接。“量子2”号舱为公用支援舱,由气闸舱和仪器舱组成,重约19.5吨,长12.5米,直径4.35米,带有两个太阳能电池帆板。
1990年5月31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三个专用舱——进行微重力条件下材料研究的“晶体”号舱,并于6月10日与“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对接。“晶体”号舱重约19.5吨,长13.73米,容积76立方米,外装两块太阳能电池帆板,可供电20千瓦。舱内装6个用于材料加工的熔炼炉,4个用于制造新药的电泳装置和两台相机。
最后两个舱——“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的发射时间多次推迟。1995年5月m日,俄罗斯发射了“光谱”号遥感舱,6月1日与“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对接。“光谱”号舱原准备用于试验探测弹道导弹发射和监测外空技术,后由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计划的夭折和前苏联军费的减少,“光谱”号舱被用于民用科学实验。它装有大型地球成像遥感装置,还装有755千克美国宇航局的设备、45千克欧洲航天局的设备,包括生物医学和大气探测仪器、计算机、离心机、测力仪和科学实验支架等。“光谱”号舱重约19.5吨,容积瞪立方米,带有4个太阳能电池帆板。
1996年4月23日发射的“自然”号舱重约19.3吨,长12米,直径4.35米,容积66立方米,与前几个舱不同的是,“自然”号舱没带太阳能电池帆板,而是用锂蓄电池为舱内设备提供电动力。“自然”号舱是前苏联/俄罗斯最先进、最复杂的地球观测航天器,舱内装有3台工作在11个波段的辐射计,3台工作在近80个频段的先进摄谱议,2台工作在近8个频段的扫描仪,1部大型合成孔径雷达,1部法俄联合研制的、用于研究地球大气层垂直构造的“阿利沙”激光雷达,还装有用于美国/俄罗斯联合飞行任务的美国硬件600多千克,其中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设备284千克、用于其他各种微重力实验的硬件374千克。“自然”号舱对于了解地球生态状况、保护环境以及保证美国/俄罗斯联合飞行任务的顺利实施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1995年11月15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第二次对接时,为空间站运去一个重4.5吨,长4.6米的对接舱。
截至1996年5月底,前苏联/俄罗斯共向“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72次发射,其中有34艘“联盟”号载人飞船(“联盟”T15和“联盟”TMI~23和48艘“进步”号货运飞船(“进步”25~41和“进步”MI~31),终于了却了前苏联/俄罗斯航天专刺1多年的心愿,建成了总重116吨(包括一艘“联盟”TM飞船),舱内总容积470立方米的空间站复合体。
6. 为什么飞船从发射到与空间站对接大多需要2天时间
飞船先试验性的对接,技术成熟后,宇航员要乘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进入空间站,所以这一系列工作要花费很多时间。
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很复杂。在国外载人航天活动早期,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与事故,即使在1997年,俄罗斯的两个航天器还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空间交会对接事故——“进步M3-4”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相撞,使“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光谱”号舱被迫关闭,部分氧气泄漏,动力系统也受到影响。
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已完全掌握了在地面支持下的载人交会与对接技术。尤其是苏联/俄罗斯在掌握了空间交会与对接技术以后,先后利用飞船的运输能力发展了几代载人空间站,在空间交会与对接等方面一直占据着技术优势。
中国空间站:
天宫1号中国独立设计建造并发射运用的目标飞行器,它于2011年发射升空。天宫1号与随后发射的神舟8号至10号飞船进行对接,使中国成为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神舟8号已于2011年11月1日发射,并在11月3日和15日两次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2012年6月18日中午,神舟9号携3名航天员和天宫1号对接成功,航天员成功进入到天宫1号内部。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10号携3名航天员再次和天宫1号对接成功,航天员进入到天宫1号内部,共开展为期15天的在轨生活和科研活动。2013年6月20日10时起,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上进行了一次50分钟的太空授课。
7.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2001年3月24日 中新社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消息:空间站是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适于人类长期工作、生活的大型航天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是历史上的第9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为止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1986年2月,由工作舱、过渡舱、服务舱组成的“和平号”空间站基础构件进入太空。此后,基础构件先后与5个太空舱成功对接。1987年,“和平”号空间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的“和平”号体积约400立方米,重约137吨,其中科研仪器重11.5吨。
“和平”号空间站采用积木式构造,由多舱段空间交会对接后组成。其核心舱有6个对接口,用来与实验舱和“联盟”号飞船及“进步”号货舱对接。它是一个舱段式结构,总长13.13米,最大直径4.2米,总重20.4吨,由4个基本部分组成:球形增压转移舱,直径2.2米,上面装5个直均为0.8米的对接窗口,径向1个,侧部对称安装;增压工作舱,这是空间站的主体总米,长为7.67米,两个柱形段的直径分别为2.9和4.2米;不增压服务动力舱,位于空间站尾部,长2.26米,直径4.2米,除装有主动机(推力2乘2940牛)和推进剂外,还装有对接天线、探照灯、无线电通信天线等;增压转移对接器,它长1.67米,直径2米,位于服务动力舱中央,提供第6个对接通道。
15年来,“和平”号先后接待了包括阿富汗、奥地利、保加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叙利亚、英国和美国等十几个国家24个乘务组的62位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空间科研成果。特别是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波利雅科夫博士从1994年1月8日至1995年3月在“和平”号上从事研究,一举创造了在宇宙空间连续停留14个月的世界航天纪录。
“和平号”空间站大事记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5日23:21 新浪科技
1996年2月20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升空10周年。10年来,空间站绕地球飞行57157圈,行程近25亿公里,先后接待了各种飞船78艘。进入空间站的有59人次,其中,航天员波利亚科夫累计在太空飞行679天,最长的一次是438天。
2月21日,俄罗斯联盟TM23号飞船载着奥努夫连科和乌萨切夫飞往和平号,以接替在那里的吉真科、阿夫杰耶夫和赖特。5名航天员在站上工作一周后,原在站上的3名航天员于2
9日乘联盟TM22号飞船返回地面。
3月22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6人升空,6人中有2名是女性,其中一名为53岁的香农·露西德。23日实现了与和平号的第三次对接。对接后,露西德前往和平号,成为美国第一位进驻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另外,航天飞机将1吨重的水、科学设备运进和平号,美国、俄罗斯航天员还交换了纪念品。3月29日,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脱离,31日返回地面。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6次飞行。
4月23日,俄罗斯用质子号火箭将和平号空间站最后一个舱段-自然舱发射入轨。26日与和平号对接成功,从而完成了和平号的全部建造工作,该舱主要任务是对地观测。至此,和平号上已对接了量子1号、量子2号、晶体号、光谱号、自然号等舱段,另有联盟TM23号飞船与之对接,总重量为120多吨,可用空间近400立方米。
8月17日,俄罗斯首次用联盟Y火箭发射联盟TM24号载人飞船成功。19日飞船与和平号对接,俄罗斯航天员科尔尊、卡列里及法国女航天员安德烈-德埃进入和平号,与奥努夫连科、乌萨切夫和露西德会合。9月2日,奥、乌和安乘联盟TM23号返回。
9月16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6人上天。18日实现了与和平号第四次对接,把美国的布莱赫送往和平号,同时,把女航天员露西德接回。23日航天飞机同和平号脱离对接。26日,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露西德在太空生活了188天,打破了俄罗斯康达科娃创造的女性在太空飞行的最高记录。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79次飞行。
1997年1月12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6人升空。其中一人为布来赫的替换者利宁格尔。15日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实现第五次对接,19日航天飞机脱离和平号返回,同时接回在太空飞行了128天的布莱赫。22日航天飞机返回。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81次飞行。
2月10日,俄罗斯联盟TM25号飞船载两名俄罗斯航天员齐布列耶夫和拉佐特金及一名美国航天员利宁格尔升空。12日因自动对接系统出现故障,航天员采用手动方式与和平号对接。
2月23日,和平号上的两台基本电解生氧装置连续出现故障,站上的3名航天员改为使用高氯酸锂装置来生产氧。航天员拉佐特金在量子1号舱内制氧时,制氧设备突然破裂,引起火灾,明火燃烧了90秒,烟雾弥漫到整个空间站,航天员们都带上了防毒面具,浓烟持续了5-7分钟。幸好站上的空气过滤系统性能良好,没有给航天员造成更大危害。
4月6日,俄罗斯进步M34号货船升空。8日与和平号对接,为和平号送去了3个灭火器、电解生氧备件、燃料和生活用品。6月25日,进行了进步M34号例行的重新对接试验,俄航天员齐布利耶夫用遥控方式引导飞船与和平号对接时,飞船与和平号光谱舱发生了碰撞事故,把舱体靠近散热器处撞了一个300平方毫米的孔,并使两块太阳能帆板偏转了角度,造成空间站电力减少一半。
4月29日,俄罗斯的齐布利耶夫和美国的利宁格尔进行了首次俄、美航天员联合太空行走,两人在和平号舱外工作了4小时57分,进行空间站组装与操作演练。
5月15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7人升空。16日与和平号实现第六次对接,把美国航天员福尔勒送上和平号替换利宁格尔,并为和平号带去了1.8吨补给,包括一台氧气发生器和修理工具。21日与和平号分离,24日利宁格尔随机返回地面。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84次飞行。
7月18日,俄罗斯和平号上的一航天员意外地损坏了和平号上的制导系统,致使太阳帆板偏离太阳,再次造成断电事故。为此,地面人员决定停止此次的出舱修复光谱舱的工作,这项工作改由下一批航天员完成。
8月5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一台供氧电子系统又发生故障。和平号上共有两个供氧电子系统,其中的一个早已因电能不够而关闭。
同日,俄罗斯发射联盟TM26号载人飞船升空。7日,以手动方式与和平号对接,进站的索洛维约夫和维诺格拉多夫同站上的3名航天员会合,他们将替换齐布利耶夫和拉佐特金。9月6日,索洛维约夫和福尔勒进入太空工作了6个小时,他们发现被进步号货船撞过的光谱舱虽表面撞击严重,但整个光谱舱壳体完好无损。为确保光谱舱的能源,他们还调整了太阳帆板的朝向。此次是世界第200次载人航天飞行。
9月26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载7人升空,将美国航天员沃尔夫送上和平号,替换在和平号上的福尔勒。27日与和平号实现第七次对接,并送去一台计算机和4吨用于修补和平号的材料。10月3日,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分离,在和平号上工作了4个半月的福尔勒也同机返回。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87次飞行。
11月6日,俄罗斯索洛维约夫和维格拉多夫再次到和平号舱外行走,安装一块新的太阳能帆板,以代替被进步号货船撞坏的帆板,他们在太空先后用去了6小时17分钟。入舱时,又发现量子2号过渡舱漏气。
12月20日,俄罗斯进步M37号货运飞船升空,22日与和平号空间上对接,为和平号运去给养、9条蝾螈和120只蜗牛,用来做太空失重试验。
1998年1月23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7人升空,执行第八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对接任务。同机到达的托马斯进站替换了沃尔夫,沃尔夫随奋进号返回。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89次飞行。
3月14日,俄罗斯进步M38号货运飞船升空,17日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除送去给养外,还有一台新的外置发动机,以替换已超期服役的旧发动机。
5月15日,俄罗斯进步M39号货运飞船升空,17日与和平号对接。
6月2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载6人升空,其中一名为俄罗斯航天员柳明。4日与和平号对接,这是美国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第九次对接。主要任务是接回在和平号上工作的美国航天员托马斯,同时还试验阿尔法空间站新燃料箱,施放有中国人参加的阿尔法频谱仪,在太空第一次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91次飞行。
8月13日,俄罗斯联盟TM28号飞船载3人升空,15日飞船与和平号对接。航天员为巴塔卡尔,阿夫杰耶夫和巴图林,巴图林是俄罗斯首位进入太空的政府官员,他曾担任过叶利钦总统的国防助理。25日巴图林同已在站上的马萨巴耶夫、布林达一同乘TM28号飞船返回。
10月25日,俄罗斯进步M40号货运飞船升空。
1999年2月22日,“和平”号空间站27号机组人员成功接驳“和平”号空间站。此前,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27号机组人员成功地发射了“联盟”TM-29号宇宙飞船并抵达“和平”号空间站。27号机组人员计划在空间站上停留六个月,机组人员包括俄罗斯的阿凡纳西耶夫(Afannassiyev)、法国的海格纳(Haignere)以及贝拉和帕达卡,后两人将于3月初返回地面。
1999年2月27日,一半的“和平”号空间站26号机组人员与贝拉一起乘“联盟TM-28”号飞船脱离空间站,并于1999年2月28日在哈萨克斯坦着陆。阿维代耶夫与“和平”号的27号机组人员阿凡纳西耶夫和海格奈尔一起仍留在空间站。
1999年8月27日,“和平”号27号机组的阿凡纳西耶夫、阿维代耶夫和法国人海格奈尔乘“联盟TM-29”号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脱离,并于8月28日格林尼治时间0时35分在哈萨克斯坦的Baikonur市60公里远的Chapayenka附近着陆。“进步M-42”号货运飞船仍与“和平”号空间站前端轴向对接。2000年2月2日,“进步M-42”号飞船脱离空间站,重返大气层自毁。
2000年2月1日,俄罗斯发射了“进步M1-1”号货运飞船为“和平”号机组人员提供支援,这些宇航员将在“联盟TM”号上执行一次为期45至72天的任务。“进步”号于2月3日与“和平”号对接。这艘送货飞船的装载的主要物资是氮/氧和燃料供应。俄罗斯将“和平”号重新推进到350公里的高空轨道上。已经与“和平”号进行轴向对接的“进步M-42”号飞船于2月2日与空间站脱开,然后重返大气层自毁。
2000年4月6日,“联盟”TM-30号宇宙飞船将“和平”号空间站28组组员送至空间站,并与“和平”号空间站手动对接。
2000年4月25日,“进步”M1-2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对“和平”号空间站28组组员进行支援,该组人员将在空间站上生活45-72天。“进步”M1-2号货运飞船于4月28日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它主要提供油料、氮气/氧气补给和食物。此前,“进步”M1-1号货运飞船已经于4月26日与“和平”号空间站脱离,并于三小时后重返大气层自毁。
2000年4月28日,“进步”M1-2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并于10月15日脱离空间站,在新西兰上空重返大气层自毁,该船主要负责为“进步”M-43号货运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作准备。
2000年6月16日,“和平”号空间站28组组员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阿卡利克东南四十五公里处。
2000年10月16日,“进步”M-43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准备提升“和平”号空间站的轨道高度;10月21日,货运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尾端接驳端口相接。
2001年1月24日,“进步”M1-5号油船发射升空,并于1月27日从尾端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该船将在3月初协助“和平”号空间站坠落。
2001年1月25日,“进步”M-43号货运飞船从尾端与“和平”号空间站脱离,并于1月29日重返大气层自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