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海为什么是最浅的海呀
貌似不是最浅的海
俄罗斯西南部的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终年为灰黄色。形似不规则的三角形,面积为3.8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仅6.6米,最深处18.9米。
海洋之最:世界上最咸的海——红海
海洋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海——珊瑚海
海洋之最:世界上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
Ⅱ 红海与黑海名字的由来
黑海(blacksea)
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之间的内陆海,通过西南面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与地中海沟通。黑海东岸的国家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北岸是乌克兰,南岸是土耳其,西岸属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克里米亚半岛从北端伸入黑海,黑海东端的克赤海峡把黑海和亚速海分隔开来。
红海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北部之间,南经曼德海峡通亚丁湾;北端被西奈半岛分为两个海湾,东为亚喀巴湾,西为苏伊士湾,经苏伊士运河通地中海。
Ⅲ 黑海和红海是不是在一起的黑海和红海是不是黑的和红的
不是.黑海- 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内海。因水色深暗、多风暴而得名。黑海向西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通,向北经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
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狭长海域。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名字由来 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Ⅳ 黑海、红海、黄海在什么地方
黑海在大西洋
欧洲东南部
黑海
黑海(blacksea)
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之间的内陆海,通过西南面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与地中海沟通。黑海东岸的国家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北岸是乌克兰,南岸是土耳其,西岸属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克里米亚半岛从北端伸入黑海,黑海东端的克赤海峡把黑海和亚速海分隔开来。
黑海面积420300平方公里,东西长1180公里,从克里米亚半岛南缘到黑海南海岸,最近处263公里。东岸和南岸是高加索山脉和黑海山脉,西岸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山势稍稍平坦,西南隅是伊斯特兰贾山,往北是多瑙河三角洲,西北和北边海岸地势低洼,仅南部克里米亚山脉在沿岸形成陡崖峭壁。沿岸大陆架面积只占整个水域面积的四分之一,经大陆坡到达海底盆地,面积占整个水域面积的四分之一。海盆底部平坦,逐渐向中心加深,最深处超过2200米。
黑海原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古新世纪时期小亚细亚地壳上升,把里海盆地与地中海分隔开来,仅留下一些狭窄水道与地中海沟通。黑海地区气候温和,夏季凉爽,秋季温暖,冬季短促,春天漫长,尤以东南岸和克里米亚南部气候最为宜人。
黑海的咸度较低,含盐量平均少于千分之二十二。海水的显着特点是中间部分155米以下和边缘部分310米以下的海水缺氧,因被硫化氢污染,加上海水流速缓慢且缺乏上下层间的对流,形成海水下层的“死区”,底栖生物极为稀少。鱼类有180种,主要为鲟鱼、鲱鱼、黍鲱、灰梭鱼和鲨鱼等。
黑海是东欧各国海运要道,也是欧洲地区(含前苏联欧洲地区)各主要河流的出海口,包括全长2100余公里的第聂伯河、1860公里的顿河、源自乌克兰境内长约1000公里的德涅斯特河以及发源于德意志帝国南部的多瑙河。黑海沿岸重要港口有俄罗斯的敖德萨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古希腊人称为THALASSAERYTHRAE,今名是从古希腊名演化而来的,意译即“红色的海洋”。此名称的来源,解释甚多。
其一是用海水的颜色来解释红海的名字。这种解释又分为三种观点:有的说红海里有许多色泽鲜艳的贝壳,因而使水色深红;有的认为红海近岸的浅海地带有大量黄中黄红的珊瑚沙,使得海水变红;还有的说红海是世界上温度最高的海,适宜生物的繁衍,所以表层海水中大量繁殖着一种红色海藻,使得海水略呈红色,因而得名红海。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黄海位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为一半封闭性的浅海。黄海北接辽东半岛,东临朝鲜半岛西岸,并经半岛西南端的珍岛至济州岛的西南角为其东界;西北以庙岛群岛为界;西界为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南面以长江口北角启东咀与济州岛联线与东海相连。在黄海中部又以山东半岛的成山角与朝鲜半岛的长山串连线为界,将黄海分为两部分:北黄海和南黄海。黄海南北长870公里,东西宽约556公里,最窄处193公里,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其中北黄海面积7.1万平方公里,南黄海面积30.9万平方公里。
黄海海底为一近南北向的浅海盆,西、北、东三面向中部及东南部倾斜,坡度较缓,平均坡度为0°01′21〃,中部水深约60~80米,最大水深位于济州岛西北,可达140米。平均水深44米,具西浅东深,北浅南深的特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国内主要限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江苏平原等周边陆地地质和海岸地质地貌的零星调查研究,海区调查是一片空白。比较系统的海洋地质调查为1958年开展的全国海洋普查,这次调查,第一次编绘了黄海海底地貌类型图和底质图。60年代中后期,美、日、韩等国以当时“联合国亚远经会”(ECAFE)的名义,在黄海、东海、南海大规模开展以油气资源为目的的海洋地质调查,单方面划分矿区范围,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1968年3月,地质部决定将原在渤海工作的第五物探大队整建制调迁上海,并按照李四光“黄海练兵,东海大干”的战略思想,首先在南黄海开展以寻找石油为主的海洋地质综合调查,从此,黄海的海洋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步入了一个新时期。
Ⅳ 世界不同颜色海的成因:红海 黄海 绿海 白海 黑海
红海、绿海、黄海、白海、黑海被称为世界五色海.
红海 位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因沿岸水中生长着许多红色藻类,使海水呈红色而得名.红海长2100公里,最宽处300公里以上,面积43.8万平方公里,盐度在41%左右.近千年来,红海一直是对东方贸易的主要航线.
绿海 位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从前这里有过大量的绿色藻类,曾经是美丽的绿色水域,故称此海域为绿海.
黄海 位于中国渤海和东海之间.因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夹带大量泥沙入海,使海水呈黄色,故称黄海.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40米,是最典型的大陆架海区,盛产鱼、虾.
白海 北极海的一部分,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附近.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o米,最深处达330米.因为这个海域长年被冰雪包围着,呈白色,故称白海.
黑海 位于乌克兰、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部最深处2212米.因海底沉积着黑色霉臭的烂泥而得名.
Ⅵ 黑海、地中海、红海、黄海简单介绍
黑海(blacksea)
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之间的内陆海,通过西南面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与地中海沟通。黑海东岸的国家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北岸是乌克兰,南岸是土耳其,西岸属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克里米亚半岛从北端伸入黑海,黑海东端的克赤海峡把黑海和亚速海分隔开来。
红海
红海是指介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北部之间,南经曼德海峡通亚丁湾;北端被西奈半岛分为两个海湾,东为亚喀巴湾,西为苏伊士湾,经苏伊士运河通地中海。
黄海
黄海西临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东边是朝鲜半岛,北端是辽东半岛。黄海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最深处在黄海东南部,约为140米。海洋学家按照黄海的自然地理等特征,习惯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北黄海是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域,海域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岛西南侧,为86米。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北的椭圆形半封闭海域,称南黄海,总面积为30多万平方公里,南黄海的平均水深为45.3米,最大水深在济州岛北侧,为140米。黄海的水温年变化小于渤海,为15℃~24℃。黄海海水的盐度也较低,为32‰。
地中海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之一。地中海是指介于亚、非、欧三洲之间的广阔水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宽约1800公里,面积约250多万平方公里。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突尼斯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处5,092米。盐度较高,最高达39.5‰。最早犹太人和古希腊人简称之为“海”或“大海”。因古代人们仅知此海位于三大洲之间,故称之为“地中海”。英、法、西、葡、意等语拼写来自拉丁MareMediterraneum,其中“medi”意为“在……之间”,“terra”意为“陆地”,全名意为“陆地中间之海”。该名称始见于公元3世纪的古籍。公元7世纪时,西班牙作家伊西尔首次将地中海作为地理名称。
海域中的南欧三大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等岛屿,将地中海分成若干个小海区:利古利亚海、第勒尼安海、亚得里亚海、伊奥尼亚海、爱琴海等。
地中海在交通和战略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它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可通大西洋,东北经土耳其海峡接黑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达印度洋,是欧亚非三洲之间的重要航道,也是沟通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沿岸重要海港有直布罗陀(英),马赛(法),热那亚、那不勒斯(意),斯普利特、里耶卡(克罗地亚),都拉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塞得港(埃及)等。
地中海气候独特,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使得周围河流冬季涨满雨水夏季干旱枯竭。德国气象学家柯本在划分全球气候时,把它专门作为一类,叫地中海气候。
尽管有诸多的河流注入地中海,如尼罗河、罗纳河、埃布罗河等,但由于它处在副热带,蒸发量太大,远远超过了河水和雨水的补给,使地中海的水收入不如支出多,海水的咸度比大西洋高得多,大西洋的水,由直布罗陀海峡上层流入地中海,地中海的高盐水,从海峡的下层流如大西洋。大西洋很大,水量充足,净流入地中海的水是很多的,每秒钟多达7000立方米。要是没有大西洋源源不断地供水,大约在1000年后,地中海就会干枯,变成一个巨大的咸凹坑。
地中海的气候
1.气候特征的特殊性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
2.气候成因的典型性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中,除地中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析可见,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副热带高压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20-40度)和西风带(最大影响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60度)分布状况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问题。可以说,如果学生能对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准确理解,理解其他气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3.气候分布的广泛性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中,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南沿海等。其分布区大多经济比较发达,也是世界热点地区。
地中海有些什么特点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广阔的蔚蓝色的水域,宛如一个巨大的水槽,深陷在陆地之中。它东西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1800千米,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为1600米,最深处达4594米,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一地中海。
地中海除在海中有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岛国和其他一些岛屿外,四周被大陆包围着。在它的周围,有西班牙、法国、摩纳哥、意大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16个国家。地中海西部,以一道宽14~43千米、长90千米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东北面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通航,地中海东南得以经苏伊士运河与红海相通,经红海出印度洋,从此,从西欧到印度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一地中海一苏伊士运河一红海这条捷径,要比绕非洲南部好望角节省路程1万千米以上,这使地中海一跃而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海路。目前,每天大约有2000多艘各种船只在地中海航行。西欧输入的石油约有85%是通过地中海运送的。
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往来的捷径,因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地中海就成为列强争夺的场所。18世纪初,英国曾把地中海当作自己的"内湖"。19世纪初拿破仑横行欧洲时,就曾想夺取英国对地中海的控制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中海成为交战双方海军积极活动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海军同英国的海军在地中海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时至今日,西方大国正在地中海进行着日趋激烈的争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美国第六舰队一直以地中海为根据地,西方一些大国的海军舰只也经常在这里游弋,加剧着紧张气氛。从舰艇数量看,今日的地 中海,已成为一些西方军事大国军舰凑集密度最大的海域。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沿岸国家纷纷提出"地中海是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地中海",要求军事大国的舰队和军事基地全部撤出地中海。
Ⅶ 被称为五海通航的的河流是
五海通航”与“三洲五海”中的水域应为什么
1、“五海通航”沟通的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
(1)、波罗的海。北海的边缘海,面积3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5米,海水平均含盐量为0.8%。波罗的海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小贝耳特海峡和北海相通。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大西洋的属海。
(2)、白海是北冰洋的巴伦支海伸入欧洲的俄罗斯部分的水域,深入俄罗斯西北部内陆,是北冰洋的边缘海,靠近科拉半岛,以狭长的“咽喉”海峡与巴伦支海相连,北极圈从白海中穿过。由于白海所处纬度高,气候严寒,终年冰雪茫茫,一年中约有200多天被雪白的冰层覆盖,由于阳光照到冰面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射,致使我们看到的海水是一片白色。加上白海有机物含量少,海水也呈现出一片白色,故而得名白海。
(3)、黑海是欧洲东南部和亚洲小亚细亚半岛之间的内陆海。因水色深暗、多风暴而得名。黑海向西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通,向北经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
(4)、亚速海位于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向南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连,形成黑海的向北延伸。
2、“三洲五海”中东沟通的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
(1)、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为陆间海;
(2)、红海为内陆海;
(3)、阿拉伯海为印度洋的边缘海。
地球是一个“水球”,水占了地球表面的近70%,水体按照不同的形态、形式等标准分类很多。湖泊水、海洋水、河流水的分类方法是最基本的划分方法。希望通过笔者的阐述,能够对大家分清海、洋与湖有一点帮助。
Ⅷ 地图上黑海,红海,黄海,白海他们取名的由来是什么
黑海的由来:“黑海”位于欧洲东南部和小亚细亚之间,是一个内海。首先使用黑海这个名称的,是居住在黑海南岸的希腊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他们以不同颜色作为东南西北的标志;黄色为东,红色为南,蓝色或绿色为西,黑色为北。由于黑海位于希腊、波斯、土耳其北部,所以人们就称他为黑海,而不是由于海水为黑色而得名。另有一说:黑海 位于乌克兰、俄罗斯与土耳其之间。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部最深处2212米。因海底沉积着黑色霉臭的烂泥而得名。
红海的由来:红海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红海海水一般呈蓝绿色;但当一种叫束毛藻的海藻大量繁殖并开花时,海水则变成鲜艳的红褐色,非常独特,人们因此称其为“红海”。
黄海的由来:黄海 位于中国渤海和东海之间。因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夹带大量泥沙入海,使海水呈黄色,故称黄海。
白海的由来:白海 北极海的一部分,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附近。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6o米,最深处达330米。因为这个海域长年被冰雪包围着,呈白色,故称白海。
Ⅸ 红海真的能变成新大洋吗
红海是因局部海面内季节性繁殖很快的海藻,把表层海水染成棕红色而得名。这个地处亚非之间的狭长海域,是世界上最热、海水含盐度最高的海域,当然,也是充满神奇色彩的海域。说它神奇,是因为科学家们预言,红海将可能变成未来的大洋。
红海位于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和亚洲的沙特阿拉伯之间。红海长约2253千米,宽度不超过354千米。它的北部,在西奈半岛之西,与苏伊士运河相接;在西奈半岛以东,与长274千米、宽40千米的苏伊士湾相连。它的南部,在曼德海峡的两侧,以胡森穆拉德与锡亚角的连线为界。出了曼德海峡,红海的水就与亚丁湾及印度洋的水相混合了。红海的面积为45万平方千米,容积为25万立方千米,平均水深为558米。
海洋地质学家普遍认为,红海是地球上一个相当新的水域。不少学者认为,红海可能是一个未发育成熟的大洋。现在的地质调查资料显示,大约在2000万年以前,阿拉伯半岛可能才从非洲分裂出来,印度洋的海水才有可能流入距地中海不到162.5千米的地方。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穿过印度洋往北伸展,于查戈斯群岛附近转向西面,并以索科特拉断裂的形式拐入亚丁湾,而另一断谷则直达红海中部。这个断裂带以直角向东延伸,并延伸到约旦河谷向上直到死海。人们推断,这是以坦噶尼喀湖为终点的非洲断裂谷的延伸部分。这条断裂谷在进入红海中部时,最大深度可达到2300米。
加拿大着名地质学家根据上述迹象预言,在若干万年之后,一个新大洋有可能在红海地区出现,这可能是世界第五大洋,新大洋有可能把完整的非洲大陆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19世纪末英国地质学家格雷戈里也曾有过类似的预言,并且形象地描述了非洲大陆东部巨大裂谷的情景。这也就是着名的东非大断裂。东非大断裂位于东经30~40度之间,北部是一条狭长的海域——红海和一条河——尼罗河;沿尼罗河向南,其源头是基奥加湖、维多利亚湖、坦噶厄喀湖、尼亚萨湖和卢多尔夫湖等成串的大小湖泊。这些湖、河、海组成一条地球上巨大的裂谷、南北长约5000千米,东西宽约50千米。在沿断裂带上,有广泛的火山和岩浆活动,来自地壳深处的玄武岩和碱性——超基性岩岩浆,通过这条通道不断上涌,把断裂两侧的大陆块推向外侧,使裂谷不断扩大。
北部狭长的断裂带已经形成为红海。在红海的底部,有一条长3000米的凹地,凹地中有两个火山口,周围覆盖着凝固了的火山熔岩。这足以证明,红海的海底仍在扩大之中。大断裂的南部是一些伴有火山岩的湖泊。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大洋的形成是中央海岭裂谷活动的结果,而东非大裂谷的红海、亚丁湾为全球大洋中的巨型裂谷——中央海岭的一个分支,因而将来完全有可能扩展为新的海洋。
不过,许多人对此还持怀疑态度。大的裂谷在某种动力的作用下,有可能扩展成为海洋,但是,未必都如此。目前,世界上已发现许多大裂谷,例如,德国的莱茵裂谷,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的贝加尔裂谷,美国中西部的里奥格兰德裂谷,横切日本的中央裂谷,纵贯菲律宾的菲律宾大裂谷,还有我国东部的郯庐大断裂等,其中有不少与东非裂谷的规模不相上下,有些与大洋的中央海岭也有联系,有的以湖泊形式出现,有的为断裂山谷,有的一部分为边缘海。如果认为这些大裂谷地区都会扩展为海洋,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红海地区未必扩展为新的大洋。
Ⅹ 里海、黑海与红海区别在哪里
黑海,里海与红海之中,里海表面上是海,其实是个咸水湖,黑海是大西洋的属海,靠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红海是印度洋的属海,通过亚丁湾与印度洋相连,同时可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