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俄罗斯的海军垂直发射系统叫什么
俄罗斯的很杂,有以下这些
S-300F“堡垒”/S-300FM“堡垒M”系统带装甲的左轮垂发是B-203型,不带装甲的叫B-204型。
3K95“刀刃”系统的垂发是ZS95型。
“无风-1”系统的垂发是3S90E1型。
3K96“多棱堡”系统的垂发是通用垂发3S97型,兼容9M96系列中/远程防空导弹和9M100近程防空导弹(一坑四弹)。
射各种巡航导弹的通用垂发是3S14系列。
“垂直发射装置”缩写转英文VPU,完全等价于VLS。
“通用化舰载发射装置”缩写转英文UKSK(这个词组没强调“垂直”,但垂直是不言而喻的,反正毛子没搞过MK13一类的东西)。
一般后缀E代表出口型(有例外的),U代表改进型。
美国的比较简单,是MK41\MK48,最新的是MK57
2. 听说俄国只要本土受到核打击其防御系统就会自动向其他有核国家发射核弹
不可能,按钮在总统手里。需要人工控制。
3. 俄罗斯有一款核武器能毁灭半个欧洲叫什么
是前苏联研制过的沙皇炸弹,俄罗斯有这个技术。沙皇炸弹(Царь-бомба),型号为RDS-220氢弹,代号为“伊凡”("Иван",“Ivan”),也称为“”赫鲁晓夫炸弹”。是一枚在冷战时期由苏联所制造的实验氢弹。“沙皇炸弹”之名即意谓着它是“炸弹之王”,因为它是人类至今所制造过所有种类的炸弹中,不管是在体积,重量或者威力上都是最强大的炸弹。它的爆炸当量(yield)本来相当于1亿吨的TNT炸药,不过苏联当局忧心试爆后的核子落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外交纠纷,因此将核弹缩减为5000万吨的爆炸威力。尽管就算被删减了一半的威力之后,沙皇炸弹的威力依旧为二战末期投掷于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的3846倍。虽然苏联成功完成试爆,沙皇炸弹仍然从未列入现役武器,苏联军方仅仅想要利用沙皇炸弹作为苏联在军力上的象征与展示。
4. 俄罗斯的死亡之手系统是什么到底有多厉害
俄罗斯的死手系统确实存在的,它的全称是“死亡之手系统”,提起这个系统尤其是让美国有些忌惮。害怕的并不是这个系统本身,而是这个系统所控制的东西。死亡之手系统完全采用计算机处理,它控制着(前苏联)现在俄罗斯境内所有的核武器。在俄罗斯遭受到核武器的打击之后,它会跟通过自动检测来甄别是否发射核武器到敌对的国家。
5. 所谓的俄罗斯的“死手系统”到底是什么
其实死手系统的全称叫死亡之手系统,这是俄罗斯拥有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核武器发射装置。如果哪一天俄罗斯这个国家遭遇到了毁灭性打击的话,按理论来说应该是可以自己启动核武器的发射装置的。但是如果当时的地面人员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启动的话,那么当俄罗斯遭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国家的这个死手系统就会自动运行,而且核武器将覆盖所有的国家,那些国家都有可能受到死守系统的攻击,也就是核污染的攻击。
所以虽然俄罗斯拥有着死手系统,但是我们也不用过分的担心俄罗斯会随便使用,俄罗斯如此强大的国家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因为一些原因就使他们国家使用出死手系统的。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地步的话,我想联合国以及各大强国都会对此做出一定的回应的。
6. 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系统
远程导弹S-400最好,中国早期的防空导弹都是受苏联的仿制改进产品。
俄罗斯防空以导弹为主,小型高炮为辅。特别是导弹部分,形成了从低到高、从近到远的防空体系,是世界上防空力量最强、防空导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目前,俄防空军正在改进现役防空导弹的跟踪制导系统、提高攻击多目标和电子战性能,全面提高防空作战能力。到21世纪初,俄陆军野战防空武器将以防空导弹为主,高炮为辅,配以各种情报保障和射击指挥系统,构成远、中、近程和中高空、低空相结合的防空火力配系。
(1)C-300地空/反导系统
俄罗斯C-300地空/反导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机动式多频道全天候防空武器系统,西方称之为SA-10,既能对付高性能的作战飞机,又能射击巡航导弹和其他空中目标,对战斗机的攻击高度为25~27千米,对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为40千米。目前,俄罗斯战略防空导弹部队中有65%以上是C-300,而且随着老式系统的不断退役,这一比例还将会增大。
C-300地空/反导系统可以说一直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战略守护神。作为一种全天候防空导弹系统,它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能够对付从超低空到高空各种高度的密集空袭。另外,C-300P还能拦截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其作战性能与美国的MIM-104"爱国者"PAC-2导弹系统相仿。但两者所担负的任务不同:C-300P是为了实现前苏联战略防空网的现代化,而"爱国者"却是为陆军野战部队提供保护。
近年来,俄又在C-300PMU1的基础上研制出新型反导系统C-300PMU2。该系统装备了新型(48N6E),射程由C-300PMU-1的150千米增加到200千米,弹片摧毁能力提高1倍。该系统提高了对付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1枚导弹拦截低空飞行巡航导弹的成功率为80%~86%。对低空的目标,导弹会像鹰一样从上向下攻击。杀伤各种战术、战略航空兵飞机的命中率为80%~93%,杀伤低空的巡航导弹的命中率为80%~98%。其主要作战性能特点如下:
一是具有较强的快速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导弹能在公路、铁路上运输,能自动对指示目标实施战斗行动,能自动地发现、跟踪和拦截目标。
二是具有全天候作战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在任何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防空任务,能在敌方实施有源和无源干扰的条件下作战。
三是采用先进的垂直发射技术,具有全方位拦截目标的能力。
四是性能优良,维护费用低,实用性强。
(2)C-400防空导弹
C-400"凯旋"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在改进C-300PMU1系列地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而研制成功的,属于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是现役和在研防空导弹中最先进的一种,可以对付当今多种空中威胁,包括各种作战飞机、空中预警机、战役战术导弹以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它不仅能攻击高、远目标,不能对付低空飞行目标。无论是杀伤范围、杀伤效能,还是在杀伤目标的多样性方面都址分突出。
C-400拦截飞机的最大距离为400千米,为世界之最;拦截弹道导弹的最大距离是50~60千米,比美国的"爱国者"和俄罗斯的"骄子"C-300PMU2的最大距离远10~20千米;其拦截率极高,可确保摧毁空中400千米范围内的飞机目标。
C-400防空导弹系统是一种具有防空和反导能力的武器系统,因其性能优于第四代地空导弹系统,所以俄罗斯军方称其为"四代半"地空导弹系统。
C-400防空导弹主要由照射和制导雷达、发射装备、指挥控制系统、保障系统、导弹及发射装置组成。这些分系统安装在重型卡车上,从而可以保证整个导弹系统快速机动和快速反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可以打击多种目标包括隐身目标。它拦截200千米以高空到超低空直至几十米的空中飞行目标,包括弹道导弹和掠地飞行的"战斧",而且它高性能的雷达可以发现隐蔽性很好的目标,隐身飞机F-117也在所难免。
二是具有很强的识别力与判断力。它能同时攻击6~10个目标,而且具有目标优先选择的能力。发射几秒钟后,即能判明哪进侦察机、哪些是轰炸机或战斗机,然后加以选择,并同时对不同方向的6个目标实施打击。
三是射程远。可在400千米的范围内发现并摧毁当今世界上一切空中入性目标。
四是反应快。具有相当强的机动与瓜能力,接到作战命令5分钟之后就可进入作战状态,比西方同类系统快6~7倍。
五是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具有全方位拦截目标的能力。
六是可使用多种型号导弹,抗干扰能力强。
(3)"安泰"-2500防空导弹系统
"安泰"-2500是一种机动式多用途反导弹和反飞机防空系统,属于俄罗斯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统,为C-300B系统的改进型。其任务是保卫国家的重要工业和军事目标、军队部署,使之免遭敌方弹道导弹和气动导弹的中攻击,是当今世界上惟一一种反导弹、反飞机多用途导弹系统。
该导弹能有效地杀伤2500千米距离以内的弹道导弹,也能对付各种类型的气动弹道目标。"安泰"-2500系统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区的各种形式的军事冲突中自主作战,必要时也可以与国家的军队和武器自动化指挥系统联合作战。
"安泰"-2500系统能够同时攻击24个气动目标,或者同时攻击16枚有效雷达反射面积为0.02米sup2以下、飞行速度为4500米/秒以内的导弹。此时,扇扫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为175千米,保卫区域面积可达2500千米sup2。
系统配置有圆周扫描雷达和相控阵雷达,发射车分为四联装和两联装发射车。每个"安泰"-2500防空导弹营的火力配备包括1部9C15M2型圆周扫描目标搜索雷达,1部9C19M扇面扫描目标搜索雷达,1部9C457M型指挥车,4部9C32M型多通道导弹制导站,24部9A83M型发射车,24部导弹发射装填车,48枚9M82M型导弹,96枚9M83M型导弹。
"安泰"-2500防空导弹系统的作战方式完全自动化。具有导弹系统操作人员少、且不要求较长时间的射前准备等优势。
(4)SA-11近程地空导弹
SA-11地空导弹又称"牛虻"地空导弹,在前苏联从未公开展出过。据西方推测,它是一种机动式全天候型近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半主动单脉冲雷达制导;导弹弹长5.56米,弹径为400毫米,翼展860毫米,弹重为690千克;最大作战半径20000米,最小3000米;最大飞行速度为3倍声速,最大径向速度为50米/秒;最大过载为20g;作战高度最大140千米,最小30千米;在值班状态下,导弹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为(16~19)秒,系统从冷状态进入临战状态的准备时间不超过3分钟;高能破片杀伤战斗部重70千克,配有经过改进的无线电-电子近炸引信,杀伤距离为17米。主要用于对付中低空高速飞机,适于野战防空,也可担负要地防空。
SA-11地空导弹实际上是俄罗斯9M38舰空导弹的陆用型,美国称为SA-11,"牛虻"是北约的称法。9M38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俄罗斯还被命名为9K37"山毛榉"-1或"恒河"。西方国家认为,该导弹的性能介西方的"响尾蛇"和"霍克"之间,用来代替SA-4和SA-6导弹,此外,SA-11导弹还大量向国外出口。
(5)SA-15近程地空导弹
SA-15近也空导弹又叫"道尔"、"圆环胎"导弹,是一种机动型全天候近程防空武器,用于为野战部队或各种军事目标提供近距离对空防御。采用9M331型"法克尔"单级导弹,即SA-N-9型舰空导弹的改进型。导弹长2.9米,直径0.232米,战斗部重15千克,发射重量165千克。导弹采用鸭式气动布局,配备一台大功率的双推力(即一台发动机同时起到助推器和巡航发动机的作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850米/秒,机动过载为30g。对于作战飞机和直升机,导弹射程(1.5~12)千米,射高(10~6000)米;对于巡航导弹,导弹最大射程为6千米,最大射高4千米。每辆战斗车配备8枚导弹,它们装在炮塔前部垂直并置的2个密封发射箱中,在全使用期内无需进行任何维护。
"道尔"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于防御精确制导武器的近程地空导弹系统。它采用了三坐标搜索雷达,并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2个目标的能力,可在任何复杂气象条件下充当防空作战的"多面手",能有效拦截低空突防的作战飞机和巡航导弹等空袭目标。
"道尔"导弹系统的核心是战斗。由于将众多的作战和保障系统一辆车上,"道尔"战斗车可单独构成一个火力单元,独立完成从搜索、发现直至攻击目标的所有作战任务。除导弹发射和制导需短暂停车外,全部作战程度可在行进间完成。一个"道尔"导弹连编配4辆战斗车和1辆履带式自动化指挥车,构成独立遂行战斗任务的最小战术单位。
"道尔"导弹系统的反应时间很短,约为(3.4~10.6)秒,由行进间停车发射导弹只需2秒钟,并可同时发射2枚导弹攻击2个不同目标。整个作战程序高度自动化,系统可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全部操作。由于"道尔"导弹系统和了先进的垂直发射技术,可以同时实施全方位拦截,加上系统反应时间短,火力和抗饱的攻击能力大为增强。
"道尔"导弹系统的火控系统采用了多种先进的传感器,具有较强的目标探测和攻击能力。它能在敌方实施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的条件下作战,抗干扰能力较强。一旦搜索雷达遭到干扰,"道尔"导弹系统还能依靠Csup3I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对目标实施跟踪和拦截。
"道尔"导弹系统在国际同类防空导弹系统中堪称一流水平。俄罗斯于1991年开始少量列装,1993年大批量换装。目前,先进的"道尔"地空导弹系统是俄军野防空的主战兵器。
(6)SA-17防空导弹
SA-17"灰熊"(俄代号"山毛榉"-2M)是俄罗斯的一种新型防空导弹系统,1995年进入俄陆军服役。导弹长5.5米,弹径0.4米,发射重量710~720千克,高爆破片战斗部重50~70千克,采用雷达近炸和触发引信。该弹的最大机动过载为30g,最大有效射程50千米,最小有效射程2.5千米,最大有效高度24千米,最小有效高度10米,最大目标速度为1200米/秒(临近目标)或300~400米/秒(离去目标)。
该系统的作战目标为战略和战术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驾驶。SA-17导弹看起来好象是R-37空空导弹的加大型。它采用半主动雷达末段寻的导引头,可进行惯性中段制导和数据传输弹道修正。动力装置为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1200米/秒。另外,俄罗斯还在研制一种带三角翼的导弹,以在攻击目标时提高导弹的机动性。
SA-17主要由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自行式火力单元、自行式装填发射车、导弹等几部分组成。
一个典型的SA-17导弹团包括一个配备指挥车和目标搜索雷达车的指挥班,两个Ⅱ型连队(每个连队有1辆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车、2辆发射装填车)和4个Ⅰ型连队(每个连队有1辆自行式火力单元车和1辆发射装填车)。一个SA-17导弹团一般可同时攻击12~24个目标。导弹团的最大行军速度为70千米/小时,Ⅰ型连队在进行自主作战时,可同时攻击4个目标,发射方向的地形容许高度为2米,反应时间为4秒,单车发射速率1枚/4秒,准备时间在行军状态为5分钟,位置移动后为20秒。Ⅱ型连队在进行自主作战时,可同时攻击4个目标,发射方向的地形容许高度为20米,反应时间为8~10秒,单车发射速率为1枚/4秒,从行军状态展开的准备时间为10~15分钟。
(7)SA-18便携式地空导弹
SA-18"松鸡"(俄代号9K38"针")是继SA-7("箭"-2)、SA-14("箭"-3)和SA-16("针"-1)事俄析型的便携式地空导弹系统,于1983年进入部队服役,用于取代SA-7,攻击低空机动和非机动目标以及悬停直升机等。
SA-18是在SA-14和SA-16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便携式地空导弹,它吸收了两者性能和技术上的优势,同时又注入和新技术,性能更为优越。它是俄罗斯现役最先进的使携式地空导弹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抗红外干扰能力强。SA-18采用双通道红外导引头,导引头内的目标选择逻辑装置能够识别由超声速目标发射的各种红外假目标,抗红外干扰能力很强,可以对付信号弹、闪光弹和调制式红外干扰等多种干扰。
二是杀伤力强。SA-18导弹除了战斗部外,依据目标状况的不同,还可剩余0.6~1.3千克固体推进剂,与战斗部同时引爆。除此之外,在引爆战斗部之前的瞬间,导引头逻辑装置能装导弹瞄准点从目标的发动机尾焰区转向机体中部,确保对目标的最大杀伤。
三是自动化程度高。作战时,射手只需探测到目标并通过瞄准装置瞄准,激活电池,将扳机向后扳到底,后续发射程度、敌我识别询问、弹上系统激活和导弹发射都是自动进行的。
四是可攻击目标种类多,方式灵活。该系统可攻击低空机动和非机动目标,包括固定翼飞机、悬停直升机、巡航导弹等。不仅能尾追攻击目标,而且还能从下面和侧面攻击目标,实现了全向攻击。
五是速度快、作战空域大。导弹采用起飞和主航二级发机,能以超声速攻击目标。
六是可靠性高。整个导弹系统中包括一套维修设备,每小时可对12枚导弹或12部发射装置进行技术检查,确保战场作战和训练和正常进行。
迄今为止,导弹武器系统已经发展成一个武器家庭,共有3种改型,它们是"针"-D、"针"-N、"针"-S。"针"系统在俄海军的舰船和潜艇上服役时的代号为"针"-M。另外,"针"系统还有一种空空改型"针"-V,用于装备米格-24、米格-25、米格-35战斗机和米格-28以及卡-50和卡-52等直升机。
7. 俄罗斯是不是有一种导弹能带上80多个核弹头的,那个导弹叫什么名字
俄罗斯的白杨-M携带一发550千吨当量弹头, 白杨-M的扩大改进型, 即前段时间试验发射的RS-24导弹被猜测可以携带6发同当量弹头, 也就是3.30百万吨总当量. RS-24很可能携带更多弹头, 最多可达到10发, 不过估计10分导弹头当量应小于550千吨, 因为弹头当量与大小是呈正比的. 白杨-M的潜射改装型号是圆锤. 首代圆锤是6发弹头, 当量于白杨-M相当, 俄罗斯海军设想是圆锤最终将能携带10发弹头.
8. 俄罗斯白杨M弹道导弹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设计者们认为,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 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可靠性。
据设计者称,“白杨-M”导弹系统的全部试验都进行得很顺利,此外,在训练场和战备值班中将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全部战术技术性能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设计者们认为,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 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可靠性。
据设计者称,“白杨-M”导弹系统的全部试验都进行得很顺利,此外,在训练场和战备值班中将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全部战术技术性能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白杨-M”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它是“白杨”(SS-25)导弹的改进型。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原计划进行7次试射,实际上只进行了4次。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也是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发射。设计者们认为,在“白杨-M”导弹系统研制、试验过程中,以及在其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中有很多“第一”,甚至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如第一次为高防护性的井基和机动陆基发射装 置制造了标准化统一的导弹;首次使用了新型试验系统,借助它可检验导弹系统在地面和飞行状态下各系统和组件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这可大大缩小传统试验规模,减少费用,同时又不降低导弹系统研制和试验的可靠性。
据设计者称,“白杨-M”导弹系统的全部试验都进行得很顺利,此外,在训练场和战备值班中将进行有关的试验工作,全部战术技术性能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该导弹为单弹头式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是一种3级固体燃料导弹,即可机动发射,也可固定发射。该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千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同时命中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其实,白杨-M导弹虽然其大小及某些设计特性都明显地受到了反导条约的限制: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0公里,长22.7米,壳体最大直径1.86米,重47.1吨,弹头重1.2吨(长5.2米),但是,白杨-M导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其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装成多弹头的导弹,而且其分弹头还可以单独制导,这对于在距离打击目标100公里处分离的弹头抗击敌方的干扰信号相当有益。此外,弹头的分离还是在战斗部每30-40秒自动更换飞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敌方的反导系统不仅来不及确定弹头的分离点,也根本无法判定战斗部本身的飞行参数。
俄罗斯计划在下世纪初的前10年内部署300-350枚“白杨”-m导弹系统,其中井式发射的90枚导弹将部署在改造后的pc-18(ss-19)导弹发射井中。
现在,俄军的5个井式白杨-M导弹团已有42套白杨-M导弹系统,而且,2006年俄军还计划购买7套白杨-M导弹系统,如果再加上这69套战略火箭军中的白杨-M导弹系统,俄军装备的白杨-M导弹系统已接近了其所希望最终配置270枚这一目标的半数。
在俄军近年来新建的白杨-M战略导弹团里,每团所拥有的导弹系统基本上都是6套,因此,69套“白杨-M”导弹系统,已足以装备10个战略火箭兵的导弹团了。这10个导弹团,如果加上俄军现有的5个井式白杨-M导弹团以及一个已经在筹备之中的机动式白杨-M导弹团,可以说俄军届时将会非常接近其“战略火箭兵计划编有2至3个白杨-M导弹师,每个师将编有4至6个公路机动导弹团”的最低建军目标。
参考文献:新型的SS-N-27白杨M导弹
9. “可以自动向美国发射核弹”,俄罗斯的死手系统究竟有多神奇
俄罗斯的死手系统确实厉害,美国都怕。因为死手系统控制的是核武器,对准的就是美国,美国当然是提心吊胆的了。
虽然死手有打击能力,但是平常都是休眠状态。因为这关系到核武器,核武器的能力就不必多说了,所以为了怕出错,死手都是设置了多道流程的。
10. 射程近乎于无限,俄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是啥杀器
2018年3月1日17时,俄罗斯宣布成功试射一枚新型核导弹,该导弹采用核动力技术推进,对此普京高调指出:“该导弹无法被任何反导系统拦截,并且世界上没有同类武器。”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国力的恢复和美俄军事竞争的展开,俄罗斯展示了越来越多的核动力弹药,此前俄罗斯曾经在2017年曝光了一款核动力鱼雷,号称是“诺福克杀手”。
射程远、精度高、难以拦截
原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巡航导弹这一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过去,洲际战略巡航导弹之所以难以研发,主要因为制导困难、精度太低、笨重易拦截。以美国的“蛇鲨”导弹为例,从1950年开始,蛇鲨导弹就开始进行发射试验,当年12月份的“蛇鲨”首次发射就以失败告终;1957年,“蛇鲨”N-69E型测试导弹首次发射也以失败告终。为此美国设计研发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该型导弹只有33%的几率能发射上天,而在上天的导弹中,只有10%的几率能飞行设计的距离。美国人曾经在蛇鲨部署的空军基地附近竖起牌子:“蛇鲨出没,请小心”,以此嘲讽蛇鲨糟糕的发射成功率。
不过现在,俄罗斯可以依托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来为洲际战略巡航导弹提供精准的路径导航服务,仅需要简单的卫星定位装置和陀螺仪,加上通信卫星可以随时随时提供的制导指令,导弹就可以根据事先规划或者临时改变的飞行路径飞行,而且精度误差在米级以内。除了精度提高、制导变的更先进外,该导弹还采用了核动力发动机,导致射程更大,近乎于无限,于是战略巡航导弹不必再像过去一样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最短的距离打击敌人,完全可以自由的选择飞行路线,在任何自己想要的时间和地点,在任何敌人放松警惕的时间和地点,发起高精度的打击,这种无需考虑射程限制的导弹可以根据路径绕过美国人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由此实现“攻无不破”。
普京高调公布的背后
此次试射成功和上一次的核动力鱼雷不同,核动力鱼雷更多是“不经意间”的官方曝光,而核动力导弹却是由俄罗斯联邦最高领导人亲自公布的,而且还给予了很高的褒奖。原因在于,近年来美国通过在全球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甚至在海上部署大型X波段预警系统和拦截器来保证自己取得战略优势。
要知道战略核平衡是世界大国军事力量平衡,以及世界大国之间相对和平的根基,他是维持世界大体和平局面的重要基石,如果世界战略平衡的基石被损害,战略核力量优势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世界陷入动荡之中。美俄签署的战略核武器裁军协议就是为了保证双方都不去盲目的扩充核武库,试图改变核力量平衡,防止再度陷入冷战时核扩军的局面。
而如今,美国在全球部署战略防御系统,不断的完善中段和末端防御体系,已经部分损害了战略核平衡的基础,这引发了其他大国的强烈不满,可是美国并没有充分理会他国合理诉求和呼吁,而是依然强力推动萨德、爱国者3、海基拦截系统的部署,这令其他大国只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维持战略平衡。如今的俄罗斯核动力巡航导弹就是诞生在这一背景下的,俄罗斯高调公布该导弹,意图令美国人明白即便是部署了前沿的拦截系统,也无法获取战略优势,也不能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迫使美国重新开始考虑通过谈判方式来维系战略平衡,并以此来缓解俄罗斯面临的战略压力,可以说核动力巡航导弹击碎的是美国人获取绝对核优势的计划,击碎的是试图改变世界战略平衡的意图,他所拥有的战略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技术价值所能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