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什么时候变天

俄罗斯什么时候变天

发布时间:2022-07-17 18:31:48

A. 俄国的发展历程

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了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俄罗斯帝国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苏联的最大加盟国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其绝大部分军事力量,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而且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

(1)俄罗斯什么时候变天扩展阅读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

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彼得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

女皇的业绩最终只能表现在领土扩张上,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B. 俄罗斯冬天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约维持几个月 俄罗斯夏天的时候中国是什么季节呢

冬天11月到4月一直是冬季,俄罗斯夏天中国也是夏天,在俄罗斯全境,年温差较大,1月平均气温为-1到-50度。首都莫斯科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最高零下5度,平均最低零下9度。 最冷是西伯利亚特别是东西伯利亚,例如:东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一月份常能降至-60度左右。

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或称(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

(2)俄罗斯什么时候变天扩展阅读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7月平均温度为11-27℃。

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而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C. 苏联阅兵式

),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红场上举行了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阅兵活动,当年插在纳粹德国国会大厦上的那面胜利之旗,再次飘扬在红场上。

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及国际组织的代表观看了此次阅兵式,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除此之外,1500多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以及俄各界代表和一些外国客人也观看了阅兵式。

普京总统在阅兵式前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和平的节日,正义胜利的节日,善良战胜邪恶、自由战胜暴虐的节日。战争的教训提醒人们,纵容暴力、冷漠和观望必然导致可怕的世界性悲剧。因此,面对今天现实存在的恐怖主义威胁,必须捍卫以安全和公正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决不允许任何冷战或热战重演。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典上表示,苏联军民和中国人民,都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阅兵式数字

出席庆典领导人: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

媒体记者:5300多名俄罗斯国内外记者;

观看阅兵式人数:8000多人;

观看阅兵式老兵人数:1000多人,其中500人来自独联体其他国家;

莫斯科值勤警察:两万多名警察上街值勤;

出动飞机:40多架歼击机和武装直升机承担巡逻任务。

庆典耗资:为准备这次庆典活动,俄政府总共花费了60亿卢布(约合2.14亿美元)胜利之旗排头出场

昨日的盛大阅兵式上,有一件历史纪念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由4位仪仗兵护卫着的那一面具有历史意义的仪仗旗。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将一面胜利之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的楼顶,标志着纳粹德国的彻底灭亡。如今,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的庆典上,俄罗斯人再次拿出这面胜利之旗,并将其安排在整个阅兵式的出场第一位,其象征意义自不待言。列宁头像出现旗帜上

在阅兵式上,俄罗斯军队除向世人展示了优良的军事素质外,还展示了其对传统的继承,尤其是对苏联红军一些传统的继承。

首先,手举60面卫国战争期间战功卓着部队旗帜的方阵拉开了阅兵式序幕。其次,受阅方队打着二战时苏联的党旗和军旗。第三,这些旗帜上除了印有镰刀和铁锤,印有五角星标志外,部分旗帜上还印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苏联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列宁的头像。这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举行的历次阅兵式中,是极为罕见的。起立向二战老兵致敬

整个阅兵式分为历史和现代两个部分。在历史部分,在由74名军人组成的6个连队方阵和1个由33人组成的骑兵连方阵行进过后,2600名二战老兵胸前佩戴勋章、手持鲜花,乘坐由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新仿造的130辆二战时期使用的吉斯—5牌军用卡车,分成10个方队,陆续进入红场。

此时,整个阅兵式期间最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0多个国家的元首及嘉宾全体起立,向这些当年为保卫祖国而奋勇杀敌、如今已是满脸沧桑的老人们致以最热烈的掌声。有不少坐在观礼台上的老战士此时不禁热泪盈眶。“勇士”“雨燕”飞翔红场

在阅兵式的现代部分,由7000多名官兵组成的18个营级方阵,分别代表俄国防部所辖的陆、海、空三个军种和战略导弹兵、航天兵、空降兵三个兵种及其军事院校以及俄内务部、联邦安全局和紧急情况部所辖的内卫部队、安全部队和边防部队等,从整体上展现了当代俄罗斯武装力量的风貌。

所有方阵通过后,军乐队现场演奏“胜利日”乐曲。此时,俄空军“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驾驶5架苏—27歼击机和“雨燕”飞行表演队驾驶4架米格—29歼击机从红场上空飞过。30秒之后,俄第899航空团的3架苏—25强击机飞临,这3架飞机喷出的白、蓝、红三色烟雾组合成俄罗斯国旗形状。历时1个小时的阅兵式到此圆满结束。向无名烈士墓献花

作为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阅兵仪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了鲜花。阅兵式花絮俄罗斯空军“变天”保盛典

俄罗斯空军特种飞机昨日打赢了一场天气战,它们成功地制止了降雨天气对红场阅兵式的不利影响。

俄空军上校德奥比什维斯基告诉俄通社,自昨日黎明开始,11架伊尔—18和安—12型飞机就一直在莫斯科上空附近播撒化学驱散剂。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这些努力看起来将失败,因为就在阅兵式正式开始前半小时,莫斯科上空仍乌云密布,普京总统不得不打着雨伞迎接来访的各国政要。然而,在阅兵式开始前数分钟,雨停了,天空重现蔚蓝色,这为阅兵式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好的天气条件。

德奥比什维斯基说,这些飞机的高度位于3000至8000米,在距莫斯科50至150公里的空域飞行。尖端武器没有“露脸”

前苏联和俄罗斯举行的历次阅兵式,最新式的武器装备都会在阅兵式上展现。然而在这次阅兵式上,既没有“大块头”武器,也没有什么尖端先进的武器“露脸”。着名军事问题专家、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分析认为,此次俄罗斯确立的一个主题就是对胜利的怀念,所以怀旧的比重比较大。

此外,张教授指出,阅兵式从规模上看不是很大,仅限于军人,没有游行的群众队伍。这主要是考虑到场地有限,同时也考虑到安全问题,因为去年俄罗斯境内就发生了好几起恐怖袭击事件,而这次请了50多个国家的元首,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很多原有的阅兵内容都省略了。

D. 俄国是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国家的

俄国历史上的几个时代。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大动乱时期(1598-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新俄罗斯(1991年以后)。按照统治中心的变迁划分: 基辅罗斯时期(862-1240年) 俄罗斯国家形成于9世纪末。862年,留里克统治诺夫格罗德。882年,留里克的亲属、诺夫格罗德公国的奥列格大公征服基辅公国和其他一些部落,逐步以基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取得基辅大公称号。伊戈尔(912-945年);奥丽加(伊戈尔之妻945-962年);斯维亚托斯拉夫(965-972年);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在位)。从专制统治(862-1132年)到采邑统治贵族时期。13世纪初,基辅罗斯衰落,封建制度与诸侯分立。 蒙古人(鞑靼人)统治时期(1240——1480年) 1237年,金帐汗国入侵罗斯,攻占梁赞,1240年攻占基辅。诸侯割据与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大公伊凡·卡利达(1325-1340年)取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称号,史称“伊凡一世”。伊凡二世(1341-1359年在位)。1380年,德米特里大公(1359-1389年在位)率军在顿河平原击败蒙古军,被尊称为德米特里·顿斯科伊(亦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的王公还有:瓦西里一世(1389-1425年)、瓦西里二世(1425-1462年在位),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 莫斯科时期/沙皇俄国〔1480-1703年〕 伊凡三世(1462-1505年在位)的历史作用:1472年,娶东罗马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非亚·巴列奥略格为妻,以双头鹰为国徽,开始自称沙皇。开始恢复君主制。于1478年吞并诺夫戈罗德共和国。1480年迎战蒙古军队,蒙古军因严寒不战而退,从此结束了长达二百四十年的异族统治,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独立的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建立农奴制度。 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 伊凡四世(1533-1584年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为沙皇,俄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绰号“伊凡雷帝”(ИванГрозный)。确立农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戴上了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俄国的第一个沙皇,在俄语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恺撒”。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1584-1598年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鲍里斯·戈都诺夫(1598-1605年在位) 伪季米特里(1604-1613年在位)“大动乱时期”,波兰、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缙绅会议选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1613-1645年在位)。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亚,并使农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阿历克塞(1645-1676年在位),费多尔(1676-1682年在位)。费多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伊凡和彼得同时登基为帝。伊凡(1682-1696年在位)体弱多病,彼得年幼,实际权力掌握在长公主安娜手里。彼得成年后,放逐了安娜,夺取了政权,并把首都迁到彼得堡,由此开始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彼得堡时期/俄罗斯帝国(1703-1917年)沙皇俄国晋升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的改革与战争:通向西欧之路。对内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对外发展与西欧的关系,加强俄国的实力,从而使古老的俄国逐渐摆脱了中世纪封闭落后的状态。1713年,彼得一世做出了一个对俄罗斯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决定,他放弃了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俄罗斯古老都城——莫斯科,在从瑞典手中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721年获得皇帝称号。1725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去世了。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1730年) 女皇安娜(1730-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的开明专制。 1762年,一位33岁的女皇登上了沙皇的宝座,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在杀害丈夫彼得三世和竞争者伊凡之后,为争取贵族的支持,解放贵族,免除贵族的兵役,但强化农奴制度。引起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6年)。 保罗一世(1796-1801年被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年)的自由主义的细微改革。与拿破仑的战争(1812年)。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向何处去? 尼古拉一世(1825-1855年在位),“黑暗王国”;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思想论战。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俄历2月19日改革),革命民主主义的诞生和民粹派运动。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5年在位)的暴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民粹派与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论战。 苏维埃时期(1917-1991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衰落和联盟的解体。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列宁(1917-1924年);斯大林(1924-1953年);赫鲁晓夫(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安德罗波夫(1982-1984年);契尔年柯(1984-1985年);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改革:叶利钦(1990-1999年)普京(2000年以后)

E. 俄罗斯的独立日是几年几月几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俄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4年将这一天定为俄罗斯独立日,2002年之后,又称为“俄罗斯日”。

F. 俄罗斯什么时候天气最热

最适宜的季节是夏秋两季,其中首选是秋季。秋天,自然界将呈现最丰富的色彩,与巴洛克式建筑、洛可可式建筑,共同组成一幅绚丽的画面。那时的圣彼得堡、金环小镇、莫斯科等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宛如童话世界。

G. 为什么俄罗斯都“变天”了,西方国家还是反俄

其实反对不反对一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这个国家的人民权力等等都没有真实的关系,那些都可以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看看被认为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干掉的萨达姆不就是这样的吗。

对不对付你,只是出于两点考虑:

  1. 利益,对付你,我是否可以获得利益,获得好处,如果有,那么不管你是什么制度我都可以对付你。

  2. 威胁,你是否对我产生了足够的威胁,只要威胁还存在,那么对不起,对付你就是必然的,这和制度这些没有必然的关系,谁叫你威胁到我了呢。

所以不管俄罗斯怎么变天,只要一天他还可能对西方形成威胁,那么自然就会成为对付的对象。他如果好好的学学澳大利亚,加拿大这样做一个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大国,那么就不会有太多的打压。当然或者说当打压到来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H. 俄罗斯一年四季的气温和天气怎样的去俄罗斯去要注意什么

天气:

俄罗斯处于多种气候带,由北往南从北寒带到亚热带,从西北端的海洋气候到西伯利亚的剧烈大陆性气候再到远东的信风气候。但大多数地区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各地气候差别很大,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8℃~-10℃,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东欧平原气候较温和,夏季温暖,冬无严寒。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季则非常寒冷,最低温度可达零下70度。

注意事项:

1.俄罗斯人主张“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们也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

2.俄罗斯人讲究“女士优先”,在公共场合里,男士往往自觉地充当“护花使者”。不尊重妇女,到处都会遭以白眼。

3.俄罗斯人忌讳的话题有: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问题。

4.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有地铁,坐法和中国的一样,票有单次的、多次的,早晨4点到晚上1点运营。出租车需打电话预定(宾馆里有电话)。公交莫斯科圣彼得堡是上车后先买票刷卡,其他城市是下车的时候直接把钱给司机。。

5.最好结伴出行,尤其是晚上。单身女性或是小孩最好能随身准备写必备的防卫工具。

(8)俄罗斯什么时候变天扩展阅读

1、宗教

(1)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2)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等着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

2、礼仪

俄罗斯人一般的见面礼是握手,但握手时要脱下手套。久别的亲朋好友常用亲吻拥抱礼,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在隆重的场合,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应邀到俄罗斯人家做客,进屋后应脱衣帽,先向女主人问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男士吸烟,要先征得女士们的同意。

3、服饰

在俄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里,俄罗斯人当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典型的俄罗斯民族服装是:男子是斜襟长袖衬衣,通常在领口和下摆有绣花,穿时在衬衣外面系一根腰带。衬衣一般是用麻纱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鲜艳的花布做成。裤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

4、饮食

(1)鱼子酱、罗宋汤,还有传统小煎饼,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

(2)通常在俄罗斯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肉类食品,几乎每餐都会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肠等。

(3)俄罗斯人常饮用的饮料有蜂蜜、格瓦斯等。俄罗斯人爱喝酒是世界闻名的,其中最重要的酒类当属伏特加。俄罗斯人有喝茶的习惯,主要饮用红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俄罗斯

I. 前苏联是因为什么解体的

新华网专稿:香港《亚洲周刊》12月24日一期发表文章,认为苏联解体、归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抱残守缺,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不思进取,推迟改革,没有与时俱进。

十月革命高举理想主义大旗推翻沙皇,苏联普及教育,科技进步,战胜法西斯,闪耀骄人亮点;但由于坚持教条,官员贪腐专制,改革一拖再拖,终于被理想主义双刃剑杀死。

理想主义是令苏联聚合又离析的双刃剑。列宁领军共产党,正是高举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主义大旗,凝聚民意,发动革命,推翻了贪腐、专制的沙皇政权。在共产党执政的3/4个世纪里,苏联由文盲弱国一跃为科技进步、教育发达的工业化强国。

可是,由于执政党坚持教条主义,广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远低于西方世界。执政党的合法性在现实中渐被消融、稀释。

回顾苏联瓦解的来龙去脉,真可谓洞若观火。列宁一直坚持“民族自决权”,于1922年组建了各民族平等的联邦国家,不过在当时和以后的各版本《苏联宪法》中都写进了各加盟共和国是主权国家、有权退出苏联等条款。

“民族自决权”这把双刃剑成就了苏联,也分解了苏联。

从经济发展来看,苏联共产党管治国家70多年,既取得许多传世成就,但也在经济建设中犯下可怕错误,致使苏联瓦解前全国经济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克格勃领导人安德罗波夫1982年接掌政权后,克格勃报告称“苏联经济已经处于负增长”。

苏联一直不采取对应措施,后来干脆靠借贷过日子。到1988年,所有外国停止贷款给苏联。苏联领导人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评估用语,从“危机”到“严重危机”,再到“灾难”。与此同时,由于苏联欠债太多,外国也停止向苏联运送粮食。到1991年苏联 外汇储备已全用光。

苏联的生产效率大大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会走到这般田地,最根本的原因是,苏联人的劳动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苏联还实行低工资低消费政策,把大量财富集中在国家手中,民众只能维持低水平生活。极权制度势必推行计划经济,要把财富集中起来,用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来供养各级党政官僚,供他们过着挥霍无度的“共产主义生活”。

僵硬的计划经济害苦了国家,也耗尽了体制的活力。全国实行调配,从原料到成品,全部由国家计委安排。而匪夷所思的是,苏式计划经济规定,企业领到原料,到期上缴产品。至于各企业上缴的产品是否有销路与生产企业无关,一律由计委安排销路,全国价格一律由计委制定。利润有无,与生产和销售企业无关,与职工工资不挂钩。

“民族恨”是前苏联一朝覆亡的又一个导火线。斯大林当政期间,清洗对象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干部。第二次 世界大战战争前夕和战争期间,斯大林对少数民族推行高压政策,怀疑他们不忠诚,把整个民族拔起,流放到西伯利亚和中亚。例如,远东的朝鲜族被流放到中亚,车臣族和高加索少数民族被流放到远东和西伯利亚。

全体族群扫地出门,整个民族流离失所,这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为日后民族矛盾大爆发埋下祸根。到了苏联解体前夕,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各民族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炽烈,离心倾向和反俄倾向突出。各加盟共和国的统治集团和利益集团在历史关头把所谓的党性抛到九霄云外,纷纷争夺利益。

俄罗斯族的“政治宠儿”也不见得忠诚,许多干部趁机大发财、捞好处,中饱私囊。当下俄国的许多超级大亨、亿万富翁,都出身于苏共的高级干部。正是这些高干的蜕化变质,加速了苏联的瓦解。

苏共保守派于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没想到老百姓站出来反对。政变的反效果不可逆转,成了瓦解苏联最猛烈的催化剂。但什么是变天的真正原因呢?不思进取、推迟改革、拒绝世界潮流和时代大趋势,这是最致命的错误。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什么时候变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