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跪求:单亲家庭在法律上的定义是什么
不正确。离婚、配偶两地分居、配偶死亡、未婚先孕等情况的家庭都成为单亲家庭。
如《现代社会学》中的定义: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形式之一。指因死亡或离婚只剩下夫妻中的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当地民政局基本都有文件规定定义什么是单亲家庭,然后单亲家庭的子女在某些方面有些社会帮助的优先政策。定义基本上都是:因丧偶、离异、未婚先育只有一方抚养孩子等只剩下夫妻中的一方的残缺家庭。
(1)俄罗斯单亲家庭多少扩展阅读
单亲家庭的特征
1、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还有一种从家庭经济评价角度的定义为:
一个收入单位其中只有生亲或养亲带着需要抚养的在学或学龄前子女。
2、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3、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未婚先孕等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加。
4、所谓单亲家庭是指没有丈夫但可能有18岁以下孩子同住的单亲(母亲)家庭,各族裔间的单亲家庭比例不尽相同,以纽约州为例亚裔中单亲家庭比率仅为4%。
5、单亲家庭是指只有母亲(或父亲)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的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到1994年已占家庭总数的13.4%,单亲家庭的主体是单身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94% 。
2. 全世界各国离婚率排行榜详细调查。
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排名:第一名马尔代夫;第二名白俄罗斯;第3名比利时;第4名俄罗斯;第5名美国;第6名乌克兰;第7名葡萄牙;第8名捷克共和国;第9名瑞典;第10名匈牙利。
下面以倒序排列的形式简单说一说
第10名.匈牙利
2010年,欧盟统计局指出,匈牙利是离婚率排名世界第三的国家。统计显示,67%的婚姻以离婚告终,每千位居民每年3.6结婚率,2.5离婚率。每10位匈牙利成年男性就有一位离婚者,女性12.4%有过失败的婚姻的经历。
这些数字不容乐观。经济发展专家表示,法庭处理离婚程序过于轻松和简单助长了离婚率的增加,年轻夫妻只是因为一件小事就轻易离婚。
第9名.瑞典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总是荣登高离婚率榜单,而且排名近期并无改善。数据显示,仅2013年就有25100人瑞典人离婚,其中超过100对婚姻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
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离婚率排名
瑞典于1974年简化离婚法律程序,从那时起,每年增加数千人离婚。今天的统计数据显示,约47%的婚姻在这个国家以离婚告终。研究员格伦·桑德斯特罗姆(GlennSandström)认为,政府强大的福利体系可以让女性在经济上应付自如,而不依赖她的丈夫是主要原因。证据指出社会福利和离婚的增加有着几乎相同的增长曲线。
第8名.捷克共和国
1960年,捷克的离婚率只有16%,而2005年,已达50%,这使捷克成为当时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今天,更是可悲的达到66%。查尔斯大学的教授JityaRychtarikova认为,二战后,捷克妇女大规模放弃家庭主妇职业出去工作,与男子平等,夫妻彼此财务独立而导致离婚率快速增加。Richtarikova还援引数据指出,家庭受教育水平低的比学历高的家庭的离婚更快。
第7名.葡萄牙
国家统计研究所的专家报道,葡萄牙的高离婚率与生育率下降有关。如今该国离婚率已达68%,位居欧盟第二位。在葡萄牙,每天有70个家庭破裂。
第6名.乌克兰
在乌克兰,42%的婚姻以离婚告终。统计指出,这里结婚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快,离婚也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此外,几乎有四分之一的婚姻,因为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平庸、酗酒而导致婚姻失败。大规模导致离婚的另一个因素是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低。
孩子们的存在并没有阻止父母离婚,离婚程序在乌克兰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离婚必须支付给孩子的子女抚养费是非常小的(不到50美元一个月),这几乎没有显着障碍。所以今天单亲家庭的数量大约是20%。
第5名.美国
美国的离婚率是53%,近年来有增无减。2000年以来,这个数据正在快速增长。而在美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结婚的人经常离婚。比例如下:第一婚姻失败约41%,第二次婚姻60%,第三婚姻的离婚率达到73%。出人意料的是,似乎人们不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美国专家指出离婚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困难,家庭身体和心理暴力,失去兴趣,配偶彼此背叛等。
第4名.俄罗斯
俄罗斯也是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例为51%。而且有增长趋势。
俄罗斯离婚的主要问题在于夫妻缺乏住房,经济困难和酗酒。住房条件差,能迅速破坏最强烈的情感。在俄罗斯,还有很多家庭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同一间公寓,夫妻根本无独立生活空间,而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正常的家庭生活也都会出问题。
第3名.比利时
3.比利时,欧盟公民最富有的国家,也是离婚率最高的国家,离婚率高达71%。专家们抱怨过高的生活水平和和过于优越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并不需要对方,感情稍微冷淡就立刻离婚。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并没有这样的纷繁慷慨的社会保障,离婚率仅为9.2%。如今,离婚这么高,他们认为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偶然因素。
第2名.白俄罗斯
许多统计学家把白俄罗斯排名在世界离婚率第二位,高达到68%。也是堕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白俄罗斯,类似的情况很多解释是失去对上帝的信仰,远离传统宗教价值观。事实上,公民超过40%的人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所以教会紧急呼吁,为保护家庭应该彻底杜绝人工流产。
第1名.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在人口方面是一个小岛国,但在离婚率方面,却排名世界第一。目前,离婚在这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数量都要多。这特别奇怪,因为在马尔代夫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伊斯兰追随者被认为是更重视家庭。尽管穆斯林解除婚姻关系一直是令人惊讶的简单(只需三次说“塔拉克”,婚姻即被视为无效),但伊斯兰教对离婚的态度和穆斯林国家在离婚率这一指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马尔代夫,由于某种原因比较反常。
数据每天也是在变动的,此数据也是仅供参考。
3. 单亲家庭可以减少罚金吗
不可以,国家法律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
4. 俄罗斯人口是多少
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1号,俄罗斯人口总数约为1亿4670万人。
俄罗斯共有民族194个,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俄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2002年至2010年俄人口下降至1.429亿,与2002年的1.452亿相比减少230万人,降幅近1.6%。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人口形势持续恶化,从1993年的1.486亿减少到1996年等1.425亿人,每年在以减少70万人的速度在减少,到2030年俄人口将降至1.39亿。
(4)俄罗斯单亲家庭多少扩展阅读
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原因:
1、俄罗斯虽然地大物博却不适宜人居
俄罗斯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可谓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不过这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不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除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之外,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地区虽然土地广袤,但是却都是在北极圈附近,气候极为严寒却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过于严酷的气候直接导致了俄罗斯的问题,整体来看,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仅仅占其总面积的23%,气候成为了阻碍俄罗斯人口发展的重要症结。
2、俄罗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人口比例失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世界的前沿阵地,但是正是由于大部分的战场都在俄罗斯结果导致了俄罗斯大量的男性在战场上牺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罗斯人口比例都比较失衡。
1989年、2002年和2010年的三次全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俄罗斯男女人口比例分别是1000:1140、1000:1147、1000:1163。如此严重的女多男少现象,直接导致了俄罗斯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3、俄罗斯经济存在严重问题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当时俄罗斯采用萨默斯的休克疗法,结果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整体工业体系的崩溃,虽然之后俄罗斯依赖资源出口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特征。
一方面,资源导致了俄罗斯陷入了资源陷阱,工业体系基本上都变成了能源体系的垄断,其他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另一方面,苏联时期所形成的重工业优先、轻工业落后的情况直接让俄罗斯长期处于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落后阶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了俄罗斯大量劳动人口的收入水平较低,再加上比较严重的贫富分化,其实直接让俄罗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4、俄罗斯的饮食文化也有问题
俄罗斯由于天气极度寒冷,为了驱寒取暖,俄罗斯人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一种餐饮文化,这就是喜欢喝烈性酒,在俄罗斯基本上就是伏特加的天下,俄罗斯男人长期酗酒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
酗酒引发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家庭矛盾加剧,俄罗斯的单亲家庭相当多,最核心问题就是酗酒引发的。另一个就是俄罗斯男人的本身体质严重下降,酗酒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男性的身体健康,这也是少子化的重要原因。
5. 什么叫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还有一种从家庭经济评价角度的定义为:
单亲家庭
一个收入单位其中只有生亲或养亲带着需要抚养的在学或学龄前子女。
2、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3、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未婚先孕等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加。
4、所谓单亲家庭是指没有丈夫但可能有18岁以下孩子同住的单亲(母亲)家庭.各族裔间的单亲家庭比例不尽相同.以纽约州为例亚裔中单亲家庭比率仅为4%。
5、单亲家庭是指只有母亲(或父亲)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的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到1994年已占家庭总数的13.4%.单亲家庭的主体是单身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94% 。
单亲家庭,这一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有所不同。
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控制离婚率,减少单亲家庭的数量,则可以从总体上缓解单亲家庭儿童面临的危机。
6. 单亲家庭是指什么
单亲家庭是指一些仅由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教养的家庭。其成因主要是因夫妻离婚、分居或配偶一方死亡或出走。其次另一种是指未婚妈妈或未婚爸爸独力扶养儿女。在现代国家,离婚率普遍较高,单亲家庭数量自然增多。一般单亲家庭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效应。譬如: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或青少年犯罪事件。在台湾和日本,单亲家庭必须有一位低于十八岁的家庭成员(儿子或女儿)。
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控制离婚率,减少单亲家庭的数量,则可以从总体上缓解单亲家庭儿童面临的危机。
7. 单亲孩子当兵如何政审
1、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还有一种从家庭经济评价角度的定义为:一个收入单位其中只有生亲或养亲带着需要抚养的在学或学龄前子女。
2、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3、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未婚先孕等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新入校的大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逐年增加。
4、所谓单亲家庭是指没有丈夫但可能有18岁以下孩子同住的单亲(母亲)家庭.各族裔间的单亲家庭比例不尽相同.以纽约州为例亚裔中单亲家庭比率仅为4。
5、单亲家庭是指只有母亲(或父亲)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的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到1994年已占家庭总数的13.4.单亲家庭的主体是单身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94 。
8. 单亲家庭的定义是什么
单亲家庭是指至少有一个孩子与单身家长居住在一起的家庭。由于丧偶、离异、夫妻分居、未婚先孕等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都算是单亲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
单亲家庭的特点是家庭成员人数少、家庭结构简单,家庭内只有一个权力和活动中心,但可能会受其他关系的影响。此外,家庭经济来源相对不足。
(8)俄罗斯单亲家庭多少扩展阅读:
单亲家庭的儿童的教育应注意如下几点:
1、给儿童充分的爱抚。家庭的亲人与幼儿园老师都要给缺损家庭的儿童更多的爱护,以补偿孩子失去的爱,使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得以愈合,使他们身心健康。有关亲人、教师及同伴对他的爱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弥补,成为鼓励儿童在人生道路上迈进的动力。
2、引导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遭受不幸,往往心情压抑,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交。为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性的社会活动,以培养其积极情绪和优良性格。
3、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某种特长,鼓励儿童积极成才。对单亲家庭的儿童比较好的办法是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或某种特长。如学乐器、或学习唱歌、画图等,在生活中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追求的目标,性格也会在活动中受到锻炼而日益坚强,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9. 单亲家庭指什么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未婚先孕等原因,只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孩子的家庭。
10. 俄罗期人现在的生活 水平怎么样
据统计,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其余居民只能购买较为廉价的商品,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高达40倍。俄罗斯官方的正式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俄罗斯大约仍有近三成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俄低收入贫困户可分成四种:第一类是男主人为惟一劳动力,但收入低微;第二类为男主人失业,完全没有收入;第三类为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子女并负担生计;第四类是多子女家庭。这类家庭中有的属于赤贫。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和农村,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还不太好过。据俄国家统计部门调查,在靠近蒙古边境的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和毗邻格鲁吉亚的印古什共和国,是俄罗斯最贫穷的几个地区。在这些地区,除了来自半破产的集体农庄的一点收入,人民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在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仅为莫斯科的1/13。在俄罗斯一些地区,靠薯仔、面包等最基本食品维持生活的家庭达到两成以上。
在近几年俄经济状况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俄罗斯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即使在莫斯科这样繁华的大都市,穷苦百姓的身影也会时常进入你的视线。记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回忆起来让人感到内心酸楚。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记者在走出地铁车厢时看见一个老太太,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布袋,正在艰难地上台阶。记者上前意欲帮忙,但她婉言谢绝了。然而走出好远后记者发现,老人还在原地,一个台阶都未登上。于是记者又回来搀起老人,从她手中接过沉重的布袋,帮她慢慢地登上台阶。这次老人没有拒绝,却流下了眼泪。原来,老人在雪地上摔了一跤,扭伤了本来就不太利落的脚。于是记者决定送老人回家。一路上,老人告诉记者,她60岁刚刚出头,但是因为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无依无靠,生活艰难,过早地衰老得像70多岁一样。正在交谈时,老人忽然住口,并吃力地向路边拐去,那里有一个啤酒瓶。老人赶紧把它捡起放进布袋。这时记者才发现,老人那沉重的布袋里原来装满了啤酒瓶!
在俄罗斯,有着类似境遇的老人绝不是一个两个。在莫斯科地铁出口或一些地下过街通道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妇人,或者举着两个柠檬,或者举着两件刚从批发市场里买来的质次价低的衬衫,神情疲惫、两眼无神地等待顾客,期待着能出手挣上几个卢布,来补充那捉襟见肘的退休金。据调查统计,现在俄罗斯生活最艰难的是孤寡退休老人或单亲的家庭。目前,俄罗斯1/4的孤寡退休老人和1/5的单亲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老百姓正在走出贫困
穷人在俄罗斯所占比例不小,但俄罗斯社会学家指出,这并不是俄罗斯社会的主流阶层。俄罗斯社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动荡之后,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好转。
了解俄情况的人都知道,苏联解体后,俄人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在苏联时期,国家几乎包管百姓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等各种消费价格低廉,人们衣食无忧。而且当时卢布坚挺(1卢布一度可以兑换3美元),更使人们感到生活富足。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全面私有化,所有商品价格飞涨,而卢布价值却一落千丈,最低时甚至要1万多卢布才能兑换1美元。百姓手里成千上万的储蓄没用多久就变成了一堆废纸。20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刚刚开始稳定,很快俄又爆发了1998年金融危机,卢布一夜之间又贬值了4/5,人们手里的钱再一次被掏空。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俄半数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人民的生活从低谷开始逐渐恢复,特别是普京执政后,人民生活渐趋稳定,开始走出贫穷的阴影。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2000年,俄罗斯处于贫困状态的居民比例还达四成左右(贫困状态是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但今年这个比例已降到2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约为1795卢布(1美元约等于31.5卢布),比去年增长了近两成。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俄贫困居民的比例将逐年下降1到2个百分点,到2005年时这一数字将降到23%—25%。
普通职工需要挣外快养家
一位俄罗斯朋友在给记者描述俄社会阶层现状时,画了一个顶端很尖、基座很大的类似电视塔形状的图形,并从上到下划分成三段,然后形象地解释说:“现在俄罗斯社会就像这座埃菲尔铁塔一样,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的俄罗斯新贵,中间一小部分是中产阶级,下端庞大的基础部分是俄罗斯贫困老百姓。”
那么,大多数普通俄罗斯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么样?记者的邻居瓦列里·罗日斯基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他们夫妇都是大学教师,他是高级讲师,每月工资4000卢布;他的妻子是普通讲师,每月3000卢布。他坦率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学教师的工资太低了,只靠工资无法养家糊口,因此,他们夫妇在外都有兼职,其收入水平与工资收入大体相当,这样他们家月收入大约在1.4万卢布左右。家庭日常开支大致包括:每月的饮食开支约为4000—5000卢布;每月房租2200卢布;大女儿现在上十年级,为了准备高考,每月需要1000卢布的辅导费用(俄罗斯现在仍实行免费教育);小女儿住在奶奶那里,每月要付1500卢布的生活费。再加上其他非日常开销,大体算下来,他们每月需要花费9000—10000卢布。另外,他们每年夏天都要全家到海边休假,大约要花2万卢布。记者的邻居自认为,他的家庭收支状况在莫斯科是比较普遍的:生活不宽裕,平时很少购买衣物,饮食消费要算计着花,但一般会有点余钱每年去度假一次。
在其他城市,情况就要差一些。俄官方统计调查机构表示,俄罗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约为莫斯科的一半。但好在俄罗斯中小城市的居民一般都有私人住宅和一小块地,这样他们可以自己种些薯仔、黄瓜等蔬菜,节省食品开支中的一大部分,而食品开支往往是他们最重要的支出。
中产阶级开始出现
俄罗斯一些调查研究机关注意到,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俄罗斯已经开始出现中产阶级阶层。在两年前如果你问俄罗斯人,“俄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大多数人会说:“不存在,俄罗斯只有两个阶层———极少数的富人和绝大多数的穷人。”但今天更多的人会给你指出:街上那么多舒适漂亮的进口轿车在跑,冬天到埃及度假的旅游专机是那么忙,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排队等待交款的队伍是那么长,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俄罗斯中产阶级是客观存在的。
俄国家经济分析局认为,目前俄中产阶级的数量大约占总人口的20%—25%,这个阶层基本由有高等学历的中年人组成,拥有私有住宅,强烈渴求稳定。一项调查数字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目前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为总人口的15%,低于官方统计数字。“飞行”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中产阶级应该拥有私有住宅,有汽车和普通别墅,甚至可能有时全家去国外旅行。”一家名为“中产阶级风格”的专门调查研究俄中产阶级的网站表示:目前在俄罗斯,一个家庭如果饮食消费少于家庭收入的1/3,那么就已经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俄中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存款和消费方面他们却占有半壁江山。例如,去年俄中产阶级存钱数额为100亿—130亿美元,占俄罗斯居民存款额的一半;去年俄中产阶级用于教育子女的花销大约也在30亿美元上下,占俄罗斯教育服务市场份额的65%—75%……
另外,俄社会学家发现,俄中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更崇尚独立、自由和对命运的自我掌控,而对遗留下来的苏联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集体观念则不屑一顾。俄社会学家表示,中产阶级的观念已成为俄罗斯年轻一代的主流思想。
俄罗斯百姓看社会未来
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状况近几年来持续好转,这是否能代表俄社会的发展趋势,表明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稳定期了呢?全俄社会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俄社会学家尤里·列瓦德在年初曾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俄罗斯还没有摆脱危机”。
现在俄罗斯人的期待更为现实,半数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生活很艰难,但还能凑合”;有两成人认为,“生活没有那么糟糕”;而认为“无法生活下去”的人数则从四成半下降到两成。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俄罗斯百姓认为“贫富阶层差距悬殊令人难以忍受”,但是他们同时也知道,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人们正在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