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大学和俄罗斯南联帮大学有交换生这一说吗
目前没有。
河南大学在2020年与俄罗斯南联帮大学进行了线上研讨会,并没有交换生项目,目前河南大学与俄罗斯有交流生项目的是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⑵ 河南大学几个校区
河南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是明伦校区、金明校区、龙子湖校区。
1、明伦校区
校区地址:河南省开封顺河回族区明伦街85号。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是河南大学的发源地,它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2、金明校区
校区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大道北段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又称河南大学新校区。2000年9月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立项,河南大学在开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2000亩筹建新校区,总投资11亿元。2001年10月,河南大学新校区奠基;2003年具备招生条件;2005年基本建成。
3、龙子湖校区
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
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校区占地85.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66万平方米,计划招收学生总人数11000人,其中本科生2125人,研究生2125人,留学生6750人,生均建筑面积36.97平方米,绿地率49.5%。
截至2018年5月,河南大学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有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4300多人,专兼职院士14人,正副高级职称1700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4万人,研究生近1万人,留学生500人。
截至2016年3月,河南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且是UNAI、IAUP、AUAP成员,河南大学于2011年正式加入UNAI;于1998年加入亚太大学联合会,河大以亚太大学联合会为平台,分别与俄罗斯、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友好关系。
⑶ 河南大学怎么样
很不错,河南大学不仅办学实力很好,就连整个校园环境也非常的漂亮,尤其是老校区,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校园里的各种建筑也非常的有特色。
河大在河南很热门,因为不用单招,使用统考成绩就可以。所以说,要是河南考生,如果文化课达不到本科线想考上就很难了,外省应该比较好考,河大播音在综合类大学里还不错,校园环境什么的都很好。
河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现有37个学院(教研部),98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俄罗斯的河大有哪些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4400多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1400人。专职院士5人,兼职院士13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领军人才42人。
教育部本科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 ,省级优秀专家34人,各级特聘教授6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4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
⑷ 谁能给我介绍下河北大学呀
河北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21年始建于天津的天主教会学校——天津工商大学,先后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综合大学,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迁至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1960年、1962年、1978年、1994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四次决定对河北大学进行重点建设。199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决定对河北大学比照“211工程”院校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重点建设。200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建设的通知》,决定与河北省人民政府一起共同重点支持河北大学的建设。
河北大学现有22个二级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1个教学中心,22个研究所(室)。在15个专业学院中有71 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教育部规定的11个学科门类中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10大门类。学校拥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河北大学有各类学生47500余人,其中博士生111人,硕士生2174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9400余人,外国留学生60人。
河北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不含联合办学师资),其中专任教师1348人,中科院院士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01人,副高职称525人,博士生导师66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58人。近年来,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河北大学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和现代化的支撑服务体系。学校占地2300余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68577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263万元。学校拥有河北省唯一的高校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图书馆馆藏文献317万余册,馆蔵数量居河北省各类图书馆首位。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20余万件,文物9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70余件。作为首批加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全国100所院校之一,河北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HEBUNET)正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几年来,河北大学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2001年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在全国两次参评的44所大学中被评为8所优秀院校之一,名列榜首。在2002年、2003由广东管理社会科学院组织的两度中国大学排名中,河北大学均位于百强行列,在河北省属及驻冀高校中排名第一。
为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步伐,河北大学积极探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率先创办了公办民助二级学院——工商学院(原河北大学城市学院)。学科设置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大类招生,中期合理分流,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专业人才。工商学院所设置的专业,均为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社会热门专业。其永久校址设在河北大学新校区科技教育园区,一流的师资,一流的专业,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学和生活设施,为学生成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
河北大学新校区是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规划设计,具有现代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注重教育终身性、开放性、民主性的现代化大学园区,被列为河北省和保定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位于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距校本部4.5公里,占地1545亩,由科技教育园区和坤舆生活园区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拟投资12.7亿元人民币。2002年9月,新校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已经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河北大学新校区环境幽雅,交通便利,设施先进,具有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驾驶员培训基地,成为众人钦羡,学子神往的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美好摇篮。 河北大学的科研工作坚持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努力为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许多学科成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学术交流窗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居全省高校前列,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教育史、日本经济等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在基础数学、光学与材料物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科学研究领域都进行着国际前沿的工作。印象初院士在蝗虫分类研究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着《蝗虫目分布和参考文献目录》在目前世界上同类专着中最为全面、系统;宋大祥院士被誉为“中国蜘蛛研究的首席”,所着《中国蜘蛛》是我国蜘蛛研究的权威着作。“九五”以来,河北大学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数量居河北省高校首位。高科技和应用科技研究方面,产生了汉字识别方法、静电除尘技术、对虾饵料添加剂、对虾性别控制、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克隆、SOD高质低成本工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成果。
河北大学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广泛。学校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实施“软引进”,已聘请5位两院院士和数名国内知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蒙古等国的十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协议关系;同时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德国的一些大学(机构)有友好交流关系。曾先后邀请十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来校任教、短期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几年来,我校陆续举办了国际精细化学与功能高分子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宋史研讨会、国际有机金属络合物及催化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学校的留学生教育包括短期培训、语言生、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等各个层次。
建校80多年来,河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不少人成为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有的还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世界着名物理学家袁家骝、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委员会主席郑汉均、着名青年经济学家樊纲、台湾问题知名专家辛旗、“中国十大女杰”郄秀书等都是我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河北大学成为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广适性骨干人才的摇篮。
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教兴国”、“科教兴冀”发展战略的需要,河北大学提出了“超常发展、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制订实施《河北大学面向21世纪建设与发展规划》,确定了“融入保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方针。在新的世纪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河北大学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与时俱进,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全国主要是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⑸ 关于河南大学的对外合作办学。
5年,国内一年国外四年
志愿书上写着的学费?不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和国内的学费肯定是不一样的,出国之后按当地大学的学费。前几年德国的大学还免学费来着,现在不免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准备出国,报到的时候就直接转到对口的学院去了。没必要学德语和俄语了。那样的话学费应该是按最高水平的中澳项目交
毕业证,据学长们说是河大的毕业证。没有区别
一般情况下在国外的大学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会很容易。但是不容易毕业。通常有一个比例,每年刷下来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哪怕这一届学生的成绩再好,照刷不误
⑹ 介绍一下第聂伯河
第聂伯河(Днепр) Dneper River
一译“德涅伯河”。乌克兰语作Dnipro,俄语作Dnepr,白俄罗斯语作Dnepro。 [编辑本段]概述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源出原苏联西北的瓦尔代丘陵南麓,向 第聂伯河南流经白俄罗斯、乌克兰,注入黑海。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公里。河口处全年平均流量1700米3/秒。主要支流有杰斯纳河(Десна)、索日河、普里皮亚季河(Припять)等。上游有运河同涅曼河、西布格河及西德维纳河相通。建有克烈缅楚格(Кременчуг)、第聂伯、卡涅夫、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和卡霍夫卡(Каховkа),基辅等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87.3万千瓦。自河口上溯可通航1677公里。多罗哥布日以下可通航1,990公里。结冰期3—4个月。
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混交林地带的沼泽地,河流先由北向南流,至基辅转向东南流,到达扎波罗热后冉转向西南流,先后流经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兑州、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最后在赫尔松西南30km处注入黑海。河流全长2285km,流域面积50.3万km2总落差253m.3国境内河流长度分别为485、595和1205km。
主要河港有基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沿岸重要城市有基辅、第聂伯罗彼德罗夫斯克等。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 [编辑本段]水系组成第聂伯河流域河网密集,有大、中、小河流31954条,河流总长达163167km,其中长度501~1000km的河流有7条;长度1000km以上河流有2条,总长3331km。第聂伯河发源于莫斯科以西约241公里(150哩)瓦尔代丘陵南坡、海拔 约220公尺(720呎)的一泥炭小塘;从源头至乌克兰的基辅为上游,长约333km;从基辅至扎波罗热为中游,长621km;从扎波罗热至河口为下游.长331km。它总的流向北-南,流经俄罗斯西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而抵达黑海。它第一段483公里,先向南、后向西,通过俄罗斯斯摩棱斯克(Smolensk)州;在奥尔沙(Orsha)附近,再次南折;随后595公里(370哩)一段,流经白俄罗斯,最后,它流经乌克兰领土︰向南流至基辅,从基辅向东南流至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Dnipropetrovsk),然后按南-西南方向流至黑海。
主要支流
从河源至入海口,第聂伯河沿途接纳的主要支流有:德鲁季(Друть)河、别列津纳(Березина)河、索日(Сож)河、普里皮亚季(Припять)河、捷捷列夫(Тетерев)河、杰斯纳(Десна)河、罗斯(Рось)河、苏拉(Сула)河、普肖尔(Псёл)河、沃尔斯克拉(Ворскла)河、奥列利(Орель)河、萨马拉(Самара)河和因古列茨(Ингулец)河等。 第聂伯、窝瓦和顿河流域
普里皮亚季河是第聂伯河右岸的最大支流,河长862km,流域面积12.1万km2。发源于乌克兰境内科韦利(Ковель)城西北的沼泽地中。在白俄罗斯莫兹尔城附近最大流量为5000m3/s,年平均流量384m3/s。主要支流有:斯特里河(Стырь,长437km,流域面积1.18万km2)、戈伦河(Горынь,长661km,流域面积2.73万km2)、普季奇河(Птичь,长486km)等。
杰斯纳河是第聂伯河左岸最大支流,长1190km,流域面积为8.92万km2,发源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省耶尔尼亚城附近的沼泽地中,在乌克兰基辅附近注入第聂伯河。杰斯纳河大部分右岸较高,并受到冲沟的切割,左岸较低且多沼泽。河流最大流量7000m3/s以上,年平均流量388m3/s。主要支流有:苏多斯季(Судость)河、斯诺夫(Снов)河、博尔瓦(Болва)河、纳夫利亚(Навля)河、涅鲁萨(Нерусса)河、谢伊姆(Сейм)河和奥斯乔尔(Остёр)河等。
别列津纳河和索日河是第聂伯河上游的2条主要支流。别列津纳河白俄罗斯境内河长613km,流域面积2.45万km2,其主要支流有:博布尔(Бобр)河、克廖瓦(Клёва)河、奥尔萨(Ольса)河、奥拉(Ола)河、盖纳(Гайна)河、斯维斯洛奇(Свислочь)河。索日河(源自俄罗斯,大部在白俄罗斯)长648km,流域面积4.21万km2,其主要支流有:普罗尼亚(Проня)河、奥斯乔尔(Остёр)河、别谢季(Беседь)河、伊普季(Ипуть)河。
捷捷列夫河是第聂伯河中游的一条较大支流,发源于乌克兰白采尔科维市西南50km处,河流向东北流。河长365km,流域面积15.1万km2,多年平均流量25.4m3/s,径流量8.0亿m3。 [编辑本段]流域地貌聂伯河流域有︰沃伦-波多利斯克台地(Volyno-Podolsk Upland)、白俄罗斯山脊、瓦尔代丘陵、中俄罗斯高地和普里亚佐夫高地(Priazov Upland)。盆地的中心是广阔的低地。在森林地区内,盆地有冰碛和冰水沉积物覆盖;在森林大草原地区内,盆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这些沉积物覆盖,大草原上覆盖着黄土。在有些地方(即聂伯河盆地与布格河、西杜味拿河两盆地相交接之处,有平坦的沼泽地区。甚至在古代这也是为挖掘从聂伯河至邻近河流的连接水道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聂伯河发源于海拔200~350m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东面有中俄罗斯丘陵,东南是顿涅茨岭,西南是第聂伯丘陵,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
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在北纬45。57'—49。11'、东经 31。31'~37。14'之间。它位于流域南部,占据乌克兰草原的中部,濒临黑海和亚速海。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包括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查波罗什和赫尔松3个州,从北往南延伸达350km,自西往东为425km。
第聂伯河一般分为3部分︰基辅以上为上游,基辅至札波罗热(Zaporizhzhya,乌克兰)为中游,札波罗热至河口为下游。上游盆地主要位于森林地区,这里大多是泥煤-灰壤土壤(上游南部变为灰壤化的灰色森林土壤)。上游的特点是水气太多和土地太湿。此地区河网发达,为全流域年流量的4/5,有流量最大、最长的支流,如别列津纳(Berezina)河、索日(Sozh)河、普里皮亚季(Pripyat)河、捷捷列夫(Teterev)河、杰斯纳(Desna)河等。中游是黑土森林大草原地区,分水岭和河谷满布着森林。这里河网较稀疏,河中水量较小。中游主要支流有罗斯(Ross)河、苏拉(Sula)河、普西奥尔(Psyol)河、萨马拉(Samara)河等。下游盆地位于黑壤大草原地区黑海低地,这里已全部被开垦种植。大草原的植被仅在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地以及古老的沟壑和溪谷被保存。在黑海附近,在混有含盐的碱土和盐土的栗棕色土壤中生长着半干燥型蒿-羊茅植物。下游地区水分不足,需要灌溉。河网大多是间歇河,河床是沟壑,春季和暴雨后就充满了雨水。这一段最大的支流为因古列茨(Ingulets)河。
第聂伯河从源头到俄罗斯的多罗戈布日(Dorogobuzh)是一条小河,两岸是低矮的林地,有时是沼泽地。顺流而下,河岸升高;至奥尔沙之前,河谷宽窄不一,大多是2�6�56哩,有的地方窄到不足半哩。狭窄的河床蜿蜒曲折,有许多沙洲。在奥尔沙上方,聂伯河流穿一层泥盆纪石灰岩,形成科别利亚基湍滩(Kobelyaki Rapids),妨碍航运。自奥尔沙至白俄罗斯的什克洛夫(Shklov),两岸高出(有时很陡峭),长满树林;嗣后,左岸渐低,而右岸直至与索日河合流处(聂伯河在此进入乌克兰)仍很高。此段河谷甚宽,某些地方可达6�6�59哩。自奥尔沙至莫吉廖夫(Mogilyov,白俄罗斯)河床较直,在莫吉廖夫下方,分成几股岔流,造成许多岛屿和沙滩。聂伯河上游沿岸的植被,主要为宽阔的氾滥平原草地、一丛丛柳树和桤木及古老的低地沼泽。
中游的特点是河谷明显的不对称。右岸高耸、峻峭(高出河面达79公尺〔260呎〕),形成沃伦-波多利斯克台地的马头丘,马头丘沿整个中游河道伸展。左岸由宽广而古老的台地构成,低矮而倾斜。有些高达300多呎的孤丘屹立在低矮的左岸之上。中游的南段,河水切穿乌克兰结晶体的山岩,在狭窄而几近笔直的河谷中流淌90公里(56哩),两旁高大的石岸环立。过去位于此地的聂伯湍滩阻碍连续的河运达数世纪。札波罗热上方所修建的聂伯水电站水坝,将水位提高了40公尺(130呎),回水可达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现湍滩早已被回水淹没。
在札波罗热下方,聂伯河又进入右岸颇高的宽大河谷,右岸在尼科波尔(Nikopol)附近高40公尺,在赫尔松(Kherson)附近高79公尺(260呎)。此处河的倾斜度都很小。在建成卡霍夫卡水库(Kakhovka Reservoir)之前,河水分成许多岔流;长满氾滥平原植物和芦苇的平坦而潮湿的岛屿位于各岔流之间。现在这些地方大多已被水库中蓄水所淹没。
在赫尔松下方,聂伯河形成三角洲,其中许多溪流注入河口湾。有些溪流为便于航运已被掘深。 [编辑本段]气候第聂伯河流域气候较温暖、湿润,从四北向东南,大陆性气候逐渐显着。降雨量由北向南递减:瓦尔代丘陵和明斯克匠陵区年降水量为762—821mm,基辅附近为708mm,扎波罗热以下为454mm,东南部在300mm以下。上第聂伯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60~610mm。各支流降水量情况是:别列津纳河为614mm;索日河为580mm;背里皮亚季河为576mm杰斯纳河降水量为 562mm。
一般来说,第聂伯河盆地气候温和,较纬度相同的俄罗斯西南部以东地区暖和、湿润得多。气候的大陆性,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盆地的东北部,冬季长而持久,而南部冬季较短、较暖,且经常解冻。北部降水量为762�6�5813公厘(30�6�532吋),而南部降为457公厘(18吋)左右;降水量中约有一半是夏秋两季的降雨。 [编辑本段]水文第聂伯河水流的特点已有过充分研究。在自然条件下,春秋季水位高,冬夏季水位低;然而水坝已改变了水文情况,春季水位明显升高,夏季渐减,9�6�53月水位低落。上游盆地的春季冰雪融解占每年排水量的大部分。每年流量约有60%发生在3�6�55月。每年露天河口封冻期,上游于12月初开始,下游于12月底开始。解冻期上游4月初开始,下游3月初开始。河口的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670立方公尺(59,000立方呎)左右。河水是平缓而矿物质含量低。每年河水平均携带860万吨溶解物入海。
第聂伯河上游,春汛始于3月末、4月初或4月中,而卜游则始于3月。春汛时水位上升,中游达到8m,下游是1~4m。夏季和冬季,第聂伯河河水变浅。秋季由于雨水,水位经常微微升高。河流封冻在10月,解冻在3月中或4月初。河流南部的冰封期为64天,北部冰封期为127天。
第聂伯河流域北部的河流,径流模数达到0.004 ~0.005m3/(s·km2),向南逐渐减少,流域下游仅有0.0005m3/(s·km2)。第聂伯河年平均输沙量为860万t。
第聂伯河及其支流主要靠融雪补给(雪水约占50%,地下水占27%,雨水占23%)。 [编辑本段]年径流量第聂伯河的年径流量变化很大,第聂伯河在基辅处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380m3/s,在河口为1670m3/s。多水年(1877年)下游的年平均流量达3040m3/s,径流量达960亿m3,而枯水年(1921年)年平均流量只有717m3/s,径流量仅有230亿ma。历史上第聂伯河的最大流量发生在1931年的5月,达25000m3八,而1921午夏季最小流量为329m3/s,冬季最小流量一般年份为200~300m3/s,1921年只有114m3/s,极个别年份仅仅90m3/s。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1%,下第聂伯河只占19%。下第聂伯河最大流量25000m3/s(1931年),最枯流量只有114m3/s,相差250倍。
根据自1818年以来的长期观测,丰水年占14%,枯水年占34%,平水年为52%。第聂伯河的径流年内分配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55年前春汛径流量占年内全部径流量的61%,夏季流量占24%,冬季只有15%,自卡霍夫卡水库、克列缅丘格水库和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水库建成后,春汛径流量占38%,夏季径流量占32%,冬季径流量占30%。 [编辑本段]水资源分布第聂伯河流域内的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流域的上游部分。这里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1.9万m3的水量。径流主要集中在上第聂伯河流域.虽然流域面积是全流域面积的65%,但它聚集了80%的年径流。第聂伯河的河川径流总量为530亿 m3,其中30%在俄罗斯,32%在白俄罗斯,剩余的38%在乌克兰。
第聂伯河的径流在基辅附近的分配是:别列津纳河占总径流的12%,索日河占总径流的16%,普里皮亚季河占总径流的31%,杰斯纳河占总径流的24%基辅往下,从洛茨曼斯卡亚卡缅卡至河口,第聂伯河的年径流实际上无变化。 [编辑本段]渔业第聂伯河中有各种不同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河中有60多种鱼。商业上重要的鱼有︰狗鱼、拟鲤、鲢、圆腹雅罗鱼、红眼鱼、拉普芬(rapfen)鱼、丁鱥、鱼、边材鱼(alburnum)、鲤科金色小鱼、金鱼、鲤鱼、鮎鱼、红鳕、梭鲈、鲈和梅花鲈。春季下游是移栖鱼和半移栖鱼(鲟、鲱、拟鲤及其他)的栖息地。水库已被用作人工饲养商业价值高的鱼,如白鲑、狗鱼、鲈、鲤科金色小鱼和鲤鱼。
由于第聂伯河珍贵的洄游性鱼类少,干流梯级水库都没建过鱼建筑物,利用水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下第聂伯河6座梯级水库总水面面积近69万hm2,其中水深2m的浅水区水面面积约13.6万hm2。基辅水库浅水区面积占总水面面积的40%,第聂伯水库占38.5%,这有利于鱼类产卵和育肥。 [编辑本段]历史和经济第聂伯河盆地,在东欧各族人民历史中(特别在建立古代基辅国之中)十分重要。4�6�56世纪,沿此水道已开发成航运系统,连接着黑海与波罗的海,联系着斯拉夫民族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两方面的民族。
在苏联统治时期,按照整体的水利计画,在多方面开发利用聂伯河水资源上进行过大量工作。1932年按照苏联电气化计画,在湍滩地区的札波罗热建成聂伯河第一座水电站。在1950年代窝瓦河建成庞大的水电站之前,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水坝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全被德军毁坏,在1947年重建,能量增大。迄今,沿聂伯河建成水电站和水库的地方有︰基辅(1966年完成)、卡涅夫(Kanev,1973)、卡列缅丘格(Kremenchuk,1961)、聂伯罗捷尔任斯克(Dniprodzerzhynsk,1965)和卡霍夫卡(1958)。建成这些水电站和水库,结果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创造了从普里佩特河口至黑海的连续不断的深水航线;解决了顿巴斯(Donbass)和克利福洛工业地区长期水荒问题;已能对乌克兰南部和克里米亚干旱地区进行灌溉。
第聂伯河定期航运可上溯到奥尔沙,水位高时可到达多罗戈布日。上游经过疏浚和拉直河道,现可保持规定的水深。在其与普里佩特河汇合处以下,操纵船闸可使现代的船只通过。主要的船货有煤、矿石、矿产建筑材料、木材和粮食。主要港口是︰斯摩棱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列奇察(Rechitsa)、洛耶夫(Loyev)、基辅、切尔卡瑟(Cherkasy)、克列缅丘格、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札波罗热、尼科波尔、卡霍夫卡和赫尔松。
通过第聂伯-克利福洛运河可从卡霍夫卡水库向克利福洛区域供水。1971年建成的北克里米亚运河起源于卡霍夫卡水库,长402公里(250哩);修建的目的是灌溉黑海低地和克里米亚北部的大草原和创设自聂伯河通向亚速海的水运航线。
在第聂伯河修筑水坝并使河水改道,已急剧地改变其自然水文情况和生态环境。季节性水流变化已减少,溯流到上游产卵的鱼已减少,城市和工业的排放物(以及农业排水的增加)已造成污染,引水灌溉和水库蒸发已降低河水年流出量的20%。此外,河口湾周围的湿地已被河水污染和河水排放量的减少所严重破坏。 [编辑本段]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
1953年,由前苏联水工建筑设计院乌克兰分院等单位共同进行了河流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正式提出了第聂伯河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规划报告拟定在干流修建具有航运、发电、灌溉、供水、防洪等综合经济效益的14个水电梯级,其中上第聂伯河8级,下第聂伯河6级。根据下第聂伯河流域的地理和水文条件、水能资源集中(90%的水资源集中在下第聂伯河)、淹没上地少、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又具有重大国民经济意义.故将该河段的梯级水电站作为优先开发的项目。
下第聂伯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是:①建立基辅至黑海的直达深水航道,井为将来开辟或改建第聂伯波罗的海、第聂伯一伏尔加、第聂伯一亚速海等多条水道创造条件;②修建作为下第聂伯河沿岸和邻近地区工农业生产能源基地的水电站梯级;③灌溉沿河两岸、乌克兰南部、北克里木等地区的于旱土地;④向重要工矿和工业城市(如顿巴斯、克里沃罗格、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基辅)供水;⑤发展水库渔业。
上第聂伯河水利水电规划要点是:兴建彼列西耶沼泽区480万hm2土地的排水和土壤改良工程、整治上游干支流航道、发展小水电,在普里皮亚季河建造多座小水库(总有效库容30亿m3)和小塘坝(总蓄水量17亿m3),在其他支流结合改善航行修建小水电站80座(总装机容量6万kW)。
2.下第聂伯河干流梯级开发:
下第聂伯河段是第聂伯河重点开发的河段,修建了6级水电站。共利用水头203m,水库总库容437亿m3,有效库容185.7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383.6万kW,年发电量143.9亿kW·h。使该河段水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3.第聂伯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发电。第聂伯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6亿kW·h,下第聂伯河段占90%。至1980年,在此河段建成了6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361.1万kW(不包括基辅抽水蓄能电站),年平均发电量为142.8亿kW·h。水能资源开发近70%,发电用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87%~98%,弃水只有12%~13%。这些电站与前苏联欧洲部分南部联合电网并网运行,占电网装机容量的10%,主要担负电网峰荷和事故备用。
1970年,建成了墓辅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22.5万kW,年平均发电量为11.2亿kW·h。还有卡涅夫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24.0万kW)和南乌克兰抽水蓄能电站。
(2)灌溉。第聂伯河流域可灌溉面积达450万hm2,其中有350万hm2集中在乌克兰南部和克里木地区。
(3)供水。下第聂伯河梯级水库,除向基辅、克列缅丘格、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尼古拉耶夫等沿岸城市进行工业供水和市政供水外,还向邻近流域的工矿区一如顿巴斯、克里沃罗格等城镇供水。
(4)航运。至70年代末,上第聂伯河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保证通航水深1.60~3.65m的水道里程已达1088km。下第聂伯河水电梯级已建成了从支流普里皮亚季河河口至干流河口赫尔松的渠化航道(全程997km,保证水深3.65m)。80年代初,基辅至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航段的货运量占第聂伯河内河货运量的40%。基辅港年吞吐量为2400万t,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港吞吐量在1600万t以上,主要货物是煤、矿石、建材、木材和粮食。
第聂伯河现已形成一个大型的水上交通运输干线,通船里程达2075km,沿着第聂伯河可以直通黑海。
除基辅船闸(闸室尺寸150m*l8m)和第聂伯老船闸(120m*l8m)外,包括第聂伯二线新船闸在内的其他船闸的闸室标准尺寸,一律采用270m*l8m,船闸水头11.5~38.7m。
(5)防洪。第聂伯河洪水属融雪型,出现在3~5月间。其洪水量占全河年径流量的60%~70%,甚至80%,绝大部分来自第聂伯河上游地区。
据历史记载,流域内发生大水灾有9次,以1845年和1931年为最大,其中1845年洪水的受灾地域遍及俄罗斯欧洲部分、哈萨克、克里木等广大地区。1931年洪水为300年一遇,在下游实测值为25000m3/s,洪水位是历史上最高的。
第聂伯河的防洪的根本措施是靠干支流、特别是下第聂伯河上总有效调节库容约为180亿m3的梯级水库调蓄,其中起骨干作用的是具有多年调节或季节调节性能的克列缅丘格和卡霍夫卡2座水库,总调节库容约160亿m3。通过拦蓄,可削减春汛洪水量30%~40%,从而基本上解除了洪水对普里皮亚季河河口至赫尔松沿河两岸城镇、农村的威胁。
在上第聂伯河干流上还有2座控制性蓄水库,即斯摩棱斯克水库(有效库容为坝址年平均径流量的24%)和留别契斯克水库(该水库能控制索日河以下的洪水)。下第聂伯河沿岸现有堤防总长376km,护岸工程254.1km。有的地方(如在波列西耶泥泽地区)将辟为分洪区。 [编辑本段]水资源保护由于沿岸大城市、工业区和灌溉事业的发展,水库接纳了大量含有肥分和农药残留物质的农田回归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石油、化学物质等而受到严重污染。1970年入库污水量未经完全处理的有14亿m3,未经任何处理的有8亿m3。为改善库群库水水质,采取了一些措施,已初见成效。①建立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截至1985年底,乌克兰境内建立各类污水处理厂或设施共有2800座.日处理能力2400万m3,年处理污水量72亿m3,占需处理的污水量的97%。②减少污水排放。1985年经净化处理的排放水量占第聂伯河总排放量的15%。除进行污水处理之外,还要推行重复用水和循环用水,采取少排放和无排放的生产工艺。1985年靠上述几项措施,乌克兰全境节水(新鲜水)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