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罗斯有多少人口
国名: 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色构成,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随后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国徽: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国歌: 曲:亚历山德罗夫 / 词:米哈尔科夫
歌词大意: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俄罗斯,我们可爱的家园。
坚强的意志,巨大的荣耀
是你亘古不变的财宝!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从南方的大海到北极疆域
到处是我们的森林和田野。
你举世无双!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无限的理想境界,广阔的生活空间
时代为我们开辟了未来。
对祖国的忠诚给我们以力量。
过去,现在,直到永远!
自豪吧,我们自由的祖国,
各兄弟民族联盟世代相传,
先辈们赋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国!我们为你而骄傲!”
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
卫国战争胜利日: 5月9日
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 6月12日
和谐和解日、十月革命节、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宪法日:12月12日
宇航节:4月12日(1962年苏联为纪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国家政要: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1999年12月31日任俄罗斯代总统,2004年3月连任总统;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 (Sergei Mironov),2001年12月任职,2003年1月蝉联;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鲍里斯·格雷兹洛夫(Boris Gryzlov),2003年12月当选;总理维克托·祖布科夫 (Viktor Zubkov),2007年9月就任;安全会议代秘书 伊瓦连京·索博列夫,2007年7月任职;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 (Sergei Lavrov) ,2004年3月任职。
人口:1.42亿(截至2007年6月1日)。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人占82. 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 、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个别地方达261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可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自然地理:面积1707.54万多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 车里雅宾斯克州 探访俄罗斯汉特-曼西自治区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约850万(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 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
位于莫斯科河上的克拉斯那卢日斯基大桥
简史: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北奥塞梯共和国
圣彼得堡
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国家杜马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其中半数席位由全国225个大选区各选一名代表产生,另半数席位则由在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的竞选党派按得票多少分配产生。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国家杜马下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20多个委员会。(国家杜马最早成立于1906年,是沙俄时代经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国家杜马。)但国家杜马关于提起诉讼的决定和联邦委员会关于解除总统职务的决定,必须经过议会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票通过,而且须由国家杜马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议员提出建议。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是俄罗斯联邦的执行权力机构。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组成。宪法还规定,各联邦主体(共和国、边疆区、州、自治州和自治区)的权利、地位平等。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根据联邦宪法进行相互协商后才能改变。
俄联邦总统选举制度 历届俄总统选举 俄人民党决定并入公正俄罗斯党
为参加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游行进行训练的俄罗斯军人
司法机构:俄罗斯联邦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不允许设立特别法庭。联邦宪法法院对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法律、决定,联邦总统的命令,其他联邦机构的文件,各共和国的宪法,联邦主体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规,联邦内部条约和国际条约是否符合联邦宪法,以及社会团体的成立和活动是否符合宪法的案件作出裁决。联邦宪法法院还对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以及联邦各主体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作出裁决。联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对经济纠纷和仲裁法院审理的其他案件进行裁决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仲裁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总检察院对犯罪案件侦查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诉,为维护国家利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国家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法院提出异议。检察院系统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体制。联邦委员会根据总统提名任命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联邦总检察长。
经济:俄罗斯地大物博,广袤的国土赋予俄丰富的自然资源。其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木材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至13%;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等的蕴藏量也均居世界前茅。
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2005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658亿美元,与1999年相比实际增长了50% 。 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
货币: 卢布>>
身着二战时期苏军军装的俄罗斯士兵
军事:俄罗斯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和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武装力量中军人数量为113.4万人。 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 、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军拥有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独立区舰队。 俄罗斯制定新的海军发展规划 俄恢复远程战略飞行 走访俄罗斯航空科研“核心地带” 俄航天署宣布2040年前航天发展计划
新闻: 主要报刊如下:《俄罗斯报》,创刊于1991年,政府主办;《红星报》,创刊于1924年,国防部办;《劳动报》,1921年创刊,独立工会联合会办;《独立报》,1991年创刊;《消息报》,1917年创刊;《生意人》;《真理报》,1912年创刊;《今日报》,1993年创刊;《苏维埃俄罗斯报》,1956年创刊;《工人论坛报》,工业家、企业家联盟和独立工会联合会办;《共青团真理报》,1925年创刊;《莫斯科新闻》周刊,1930年创刊;《文学报》,1830年创刊,1929年复刊,作家自由论坛办;《总结》杂志,发行量8.5万份;《星火》杂志,1923年创刊;《新时代》杂志,1943年创刊;《政权》杂志;《剖面》杂志;《经济与生活》周刊,1918年创刊。俄通社-塔斯社是俄国家通讯社,其前身是于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1月30日正式定名为俄通社-塔斯社。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是俄两大国家通讯社之一,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苏联新闻社。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地位与俄通社-塔斯社相同,业务范围广泛。国际文传电讯社创立于1990年1月,属私营。主要广播电台有:第一广播电台(原苏联中央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私营)、俄罗斯电台(国营)、“青春”电台、“灯塔”电台、莫斯科“回声”电台等。主要电视台有:俄罗斯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亦名俄罗斯电视台,国家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其前身是苏中央电视台,国家控股)、独立电视台(私营)、第六电视台(私营)、莫斯科中心电视台(莫斯科市)。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故居内书房
文化:俄罗斯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罗斯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俄罗斯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着名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着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宫廷里,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盘等木制品。
风俗: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名胜:克里姆林宫(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
彼得大帝夏宫(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冬宫 (Winter Palace) 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婕林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着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十月革命后,1922年苏联成立了国立埃尔米达日博物馆。冬宫成为该博物馆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斯莫尔尼宫(Smolny)位于圣彼得堡市,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建于1806—1808年,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于沥青厂。斯莫尔尼宫正面长220米,主体建筑的两翼伸出,每翼各长40米,组成宫中的主要庭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在正门增建8根壮丽的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和其右侧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浑为一体,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斯莫尔尼宫,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斯莫尔尼会议大厅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简称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始建于1776年,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1780年剧院改址到彼得罗夫大街上一所新建的石造剧院里,称彼得罗夫剧院,1805年剧院被焚毁。1824年,天才建筑师博韦在石造剧院的原址修建了新剧院,称大彼得罗夫剧院,简称大剧院,翌年1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1853年,大剧院又遭受火灾,1855—1856年重新修复,略加改建,成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欧洲最大的剧院之一,并于1919年起成为国立示范大剧院。它的建筑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内部设备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剧场呈椭圆形,正面是大舞台,高达18米,台前是深深的乐池, 中间是一排排的观众席。其他三面是贴墙的包厢,总共五层,高21米。总统包厢在二层正中央,还有两个贵宾包厢设在舞台的左右两侧。包厢里放着几把鎏金包缎椅子,平时只供观赏。剧场可容纳2200名观众,整个内部装饰完全是宫廷式的,仅房顶的那个大吊灯就把一万三千块水晶和无数小烛台照得闪闪发光。
普希金广场(Pushkin Square)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旧称苦行广场,因旧时广场上建有苦行 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把苦行广场改名为普希金广场。广场上耸立着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这座纪念像于1860年预定建在沙皇村,拟在普希金读书的中学成立50周年纪念日揭幕,后来改移建在莫斯科。纪念像采用了后来获“超等艺术家”称号的雕刻师奥佩库申的设计。1880年7月18日,纪念像举行揭幕仪式。纪念像基座上刻有普希金的一首诗,诗曰:“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 蹇滞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和同情。”广场上有个小花园,园中有花岗石台阶、红色大理石喷泉、饰灯等,景色优美。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Aurora Crusier)原为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该舰长124米,宽16. 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参加日俄
⑵ 俄罗斯国家杜马是什么机构
俄罗斯国家杜马是俄常设立法机构。俄罗斯国家杜马由450名代表组成,主要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和决定对总统的信任问题等。俄罗斯国家杜马是俄罗斯联邦议会的下议院,而上议院是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在93制定新宪法后,其中第95条规定杜马有450个席次,依据第96条每四年改选一次,在08年年底改为五年一届。
俄罗斯国家杜马功能:
1、以简单多数方式通过法律,得联邦委员会(上院)通过,由总统签署生效。
2、以三分之二多数方式通过修改宪法。
3、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联邦委员会对法案的否决。
4、会同联邦委员会四分之三,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总统对法案的否决。
5、通过或否决总统对总理的提名。
6、委任副审计长及一半审计官。
7、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弹劾总统议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俄罗斯国家杜马
⑶ 俄国概况
俄罗斯
国土面积17,075,400平方公里
人口:约1.49亿
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
(1)21个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迪格)、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北奥塞梯共和国、靼鞑斯坦共和国(靼鞑斯坦)、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恰瓦什共和国;
(2)6个边疆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3)49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堪察加州、克麦罗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彼尔姆州、普斯科夫州、 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赤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
(4)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
(5)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
(6)10个民族自治区:阿加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科米彼尔米亚克民族自治区、克里亚克民族自治区、涅涅茨民族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民族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区、楚科奇民族自治区、埃文基民族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民族自治区。
俄罗斯是个联邦制的国家。所以这些共和国就是隶属于它管辖的独立政治体系!这就犹如中国的香港,澳门一样!不过,就是说明这些政治实体有自身的政治权利。比如:首相任命权,独立选举权,首相出访权,一定的军事权力,立法权(是在俄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就是不得违背联邦宪法)等等。
俄罗斯政府当然不愿意它们以后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了!从俄罗斯政府对车臣共和国的处理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一点!但是,最近的几年中俄车臣地区的独立运动十分的频繁!俄罗斯是个联邦制的国家,就是各个邦国,以及各个州等的集合体!所以说它们日后是否可以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也不是随便可以说得!这要看日后俄罗斯的政治走向,俄罗斯国内的稳定程度,俄罗斯与欧美等大国之间的政治联系等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不过,从目前看来这个可能性很小!
附;
俄罗斯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国家杜马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其中半数席位由全国225个大选区各选一名代表产生,另半数席位则由在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的竞选党派按得票多少分配产生。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国家杜马下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20多个委员会。(国家杜马最早成立于1906年,是沙俄时代经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国家杜马。)但国家杜马关于提起诉讼的决定和联邦委员会关于解除总统职务的决定,必须经过议会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票通过,而且须由国家杜马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议员提出建议。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是俄罗斯联邦的执行权力机构。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组成。宪法还规定,各联邦主体(共和国、边疆区、州、自治州和自治区)的权利、地位平等。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根据联邦宪法进行相互协商后才能改变。
俄罗斯历史:
现代一般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应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为始。但是在俄罗斯境内,自远古就有人类居住。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入侵,建立钦察汗国。
伊凡四世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0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上述基辅罗斯时期,就是留利克王朝开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彼得大帝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俄国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由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了俄罗斯临时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俄历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走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为反苏维埃武装叛乱的领袖。俄国内战之后,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
苏联时期的统治
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联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吸收其他小国家成为加盟国,定国名为苏联。建政初期发生了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内战,红军胜利。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实行独裁统治。此外,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卡年科、戈尔巴乔夫等。苏联在50-70年代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冷战。90年代,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苏联政权于1991年解体。
现代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名为“俄罗斯联邦”,实行资本主义和总统制。叶利钦为首任总统,普京为第二任(也是现任)总统。俄罗斯联邦加强了与西方的合作,但车臣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具体的内容可以浏览以下网页: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01/content_418805.htm
自然地理: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⑷ 俄罗斯领土世界第一,人口为何只有1.44亿
1988年,人口增长率为0.55%。普京就任总统后,人口增长率2000年为负0.42,2003年为负0.45,多年来一直为负增长。
年复一年,人口负增长导致俄罗斯人口严重老龄化。普京政府越来越重视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俄罗斯,产假为三年,妇女在产假期间领取工资和奖金,其职位保留到产假期满。2013年12月,俄罗斯杜马通过了一项法案,根据该法案,有三个孩子的妇女可以享受四年半的产假,并获得一定的补贴。
从2020年起,每个家庭前两个孩子的月补贴将提高到12000卢布。自2010年以来,俄罗斯人口急剧下降的趋势已经停止,人口增长率终于转为正值,但在2018年再次转为负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俄罗斯政府不得不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
⑸ 苏联,俄罗斯,白俄罗斯,苏联国家杜马
苏联是一个已经不曾在的国家,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 ,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组成。俄罗斯、白俄罗斯都曾经是苏州的一分子,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白俄罗斯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苏联国家杜马”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国家杜马制度只在苏联成立前的沙皇俄国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存在过,历史上从没有过“苏联国家杜马”的说法。具体内容请参考以下资料。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俄语:CCCP,英语:USSR)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 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2.901亿(199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 ,白俄罗斯人占4% ,其他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斯坦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首都莫斯科。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 、马里 、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 、乌德穆尔特 、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 ,8个自治州 ,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国家元首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后期称为苏联总统。政府首脑为部长会议主席。 武装力量名称为苏联红军 。
格言 :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 соедныятесь!)
官方语言 俄语
首都 莫斯科
面积:解体前列第一位,为22 402 200 平方千米
人口:总人口293 047 571 (1991年7月),人口密度 13 08/k㎡(1991年7月)
国庆日:1917.11.7(十月革命)
正式解体 1991年12月26日
货币 卢布
时区 UTC +3至+11
国歌 (1917-1944)国际歌
(1944-1991) 牢不可破的联盟
http://ke..com/view/6824.htm
俄罗斯
【国名】 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
俄罗斯
国土面积17,075,400平方公里
人口:约1.49亿
概况: 亦称“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临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陆疆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挪威、芬兰、波兰、蒙古和中国接壤。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人口14,800万(1990),俄罗斯人占81.1%(1979),次为鞑靼、乌克兰、楚瓦什人。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南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太平洋沿岸属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居世界前列地位。煤、铁、铜、铅、锌、镍、金、铂族、稀有金属、石棉、云母、钾盐、磷灰石以及森林、水力等资源丰富。十五世纪末,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改称“沙皇”。 1721年宣布俄罗斯为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成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同乌克兰等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称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工农业均发达。以机械制造、能源、冶金、建筑材料等重工业为主,原油、天然气、煤炭、钢铁、化肥、汽车、机床产量很多,纺织(棉、丝、麻、毛织品)工业亦很重要。农业主要种植谷物、马铃薯、亚麻、甜菜、向日葵以及饲养猪、牛、羊等。乌拉尔及其以西地区繁盛;乌拉尔以东的亚洲部分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尚少开发。
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
http://ke..com/view/2403.htm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Belarus)全称"白俄罗斯共和国",位于东欧平原,在原苏联欧洲部分西部。国名源于 民族 名。14世纪始见史籍。其名称由来,一说作为斯拉夫族东支的白俄罗斯人,比俄罗斯 人、乌 克兰人保留更纯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统和特点,故白俄罗斯可释为"纯的罗斯人"。 一说古代 该民族喜穿漂白的亚麻布服装和用白布绑腿,故而得名。一说白俄罗斯人是从鞑 靼人的统 治 下解放出来的,白寓有自由或解放的意思。白俄罗斯的祖先为公元初居住在第 聂伯河中游的 维亚季奇人,以及6至7世纪时来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德列戈维奇人。9 世纪,由若干东斯 拉夫部落结成古罗斯部族,并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12至14世纪分裂 成白俄罗斯、乌克兰和 俄罗斯三部分;1569年与波兰合并;18世纪末,被沙俄兼并;1917 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 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 年12月30日白俄罗斯作为创始 国 加入苏联;1990年7月27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 年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独立,同年9月1 9日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 "白俄罗斯共和国",12月8日作为创始国加入 独立国家联合体。
概况:白俄罗斯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国家。面积20.76万平方千米。人口1031万。78%的人口为白俄罗斯族,13%为俄罗斯族。多信奉东正教。白俄罗斯语为官方语言。
首都明斯克,人口160万。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历史上即为联系波罗的海及内陆城市的贸易中心。
简史: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乌克兰同为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三大民族。公元9~12世纪,属于基辅罗斯大公国管辖。从14世纪起,并入立陶宛大公国,自1569年起又归属波兰立陶宛王国。18世纪末并入俄国。1919年1月1日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45年联合国创立时,白成为苏联参加联合国组织的三个成员国之一。1991年8月25日通过了《国家独立法》,9月19日改国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 同年12月8日,白、俄、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郊区的别洛韦日签署成立独联体协议,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 目前,白俄罗斯与10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95年5月白当选为1996~1998年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
白俄罗斯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行政首脑。内阁隶属于总统,由总理负责日常工作。白现任总统:亚.格.卢卡申科。
http://ke..com/view/15093.htm
杜马
一、国家杜马的由来
“国家杜马”的称呼是从旧俄国套用过来的。
“杜马”一词,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年爆发革命运动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赐予一定权力。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后来又产生了第三、第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1993年,俄罗斯又恢复“国家杜马”的称呼。
俄罗斯的国家杜马是1993年建立的。在此之前,俄沿用苏联时期的办法。苏联的议会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其常设机构是两院制的“最高苏维埃”,内分联盟院和民族院。1988年,苏联进行改革,“人民代表苏维埃”改称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依然称“最高苏维埃”。当时,俄罗斯也照此办理,建立了“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是“俄联邦最高苏维埃”。
1993年10月俄罗斯发生“炮打白宫”事件后,叶利钦总统宣布废除苏维埃制度,建立新的联邦议会,其上院称“联邦委员会”,其下院即“国家杜马”。
二、国家杜马的职权
俄罗斯虽然实行“三权分立”,但总统权力极大,议会权力很小,可称之为“总统集权制”或“超级总统制”国家。按照宪法规定,国家杜马有下列职权:通过法律;批准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提出对政府的信任问题;任免中央银行行长;宣布大赦;对总统提出弹劾。但是,国家杜马通过的法律,要经过联邦委员会(上院)的审议,总统也有权加以否决;政府由总统直接组建,国家杜马如三次拒绝通过总统提名的总理,或两次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议案,总统就有权解散国家杜马。国家杜马要弹劾总统也很困难,必须经过如下复杂程序:国家杜马1/3以上议员“提议”;国家杜马专门委员会作出“结论”;国家杜马2/3以上多数通过“指控”;最高法院作出总统犯罪的“结论书”;宪法法院作出“指控符合规定程序”、罪行得到证实的“裁定”;联邦委员会(上院)2/3以上议员赞同。这样,弹劾才算通过。这样复杂和难度极高的程序,实际上使弹劾总统几乎成为不可能。
三、国家杜马的选举
俄宪法规定:“国家杜马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另据俄国家杜马选举法规定,国家杜马的225名代表在全联邦选举中按党派原则产生,得票率5%以上的政党才能进入国家杜马,并按得票率分配议席。国家杜马另225名代表则在“单席位”选区的选举中由多数票产生,即在全国设立225个选区,每个选区产生一名代表。新的选举法还规定,从2007年开始,政党进入国家杜马的得票率将提高到7%。
http://ke..com/view/422968.htm
⑹ 俄罗斯 国家杜马 是什么
俄国家杜马为议会下院,由450名议员组成。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
数字中的杜马选举
●全国登记选民:1.09亿(俄罗斯全国人口约1.43亿)
●投票站数量:9.4万多个(分布在89个联邦主体)
●投票时间:7日8-20点(俄罗斯全境横跨11个时区)
●选举最低有效投票率:全国选民投票率需超过25%
●选举花费:35亿卢布(约1.2亿美元),100万工作人员
⑺ 杜马相当于中国的什么
杜马相当于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是俄罗斯的最高立法机关。
1、俄罗斯国家杜马(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дума)是俄罗斯联邦会议的下议院,有450个议席。参加议员的资格为21岁及以上的公民,原任期为4年。
2、“杜马”一词,是俄文(дума)音译,意为“议会”;而Дума又来源于俄文动词думать,意为“思考”。沙皇俄国原是封建专制国家。1905年革命运动爆发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政治危机,于同年9至10月间宣布召集“国家杜马”,并赋予一定权力。1906年和1907年,产生了第一、二届国家杜马,但随后不久就被解散。后来又产生了第三、四届国家杜马,其权力都不大,但名义上是国家的议会。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苏联解体后,1993年,俄罗斯又恢复了“国家杜马”的名称。
3、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杜马是1993年建立的。在此之前,俄沿用苏联时期的办法。苏联的议会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其常设机构是两院制的“最高苏维埃”,内分联盟院和民族院。1988年,苏联进行改革,“人民代表苏维埃”改称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依然称“最高苏维埃”。当时,俄罗斯也照此办理,建立了“俄联邦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构是“俄联邦最高苏维埃”。
⑻ 俄罗斯国家杜马的介绍
俄罗斯国家杜马(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是俄罗斯联邦会议的下议院,有450个议席。参加议员的资格为21岁及以上的公民,原任期为4年。自2008年起,国家杜马的任期延长至5年。在2011年12月结束的第六届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得票率领先对手,鲍里斯·维亚切斯拉沃维奇·格雷兹洛夫宣布赢得胜利。12014年2月1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最终通过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提交的有关恢复国家杜马混合选举制的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