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说说俄罗斯帝国的明珠-东宫有何妙处
参考答案:
1、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本是俄国沙皇的皇宫。
2、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
3、富丽堂皇: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碧玉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还用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作为装饰,金碧辉煌,让人目不暇接。艺术品收藏之多,让人不禁为之感叹,被称之为俄罗斯帝国的“明珠”。
❷ 为什么说冬宫是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
冬宫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作为皇宫的冬宫,最早于1710年建在涅瓦河边,当时是荷兰风格的两层建筑1719年根据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宫不远,今天艾尔米塔日剧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宫,其形式明显受北欧建筑的影响。
18世纪中叶,俄罗期建筑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时代到来,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为杰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许多经典建筑。除冬宫外,斯莫尔尼修道院、彼得宫的大宫、皇村的叶卡捷林娜宫均是他的大手笔。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随作为着名雕塑家的父亲,应彼得一世之邀来到刚刚兴建的圣彼得堡,此行他为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了绝好的机会。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聘请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宫。然而就在宫殿即将完工之时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刚刚即位的彼得三世携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叶卡捷林娜二世——迁入新落成的冬宫。1762创作风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尤•费尔腾•让•瓦兰•德拉莫特、阿•里纳尔迪等几位欧洲建筑师对宫殿内部继续进行装饰并对原设计做了一系列改变。18世纪70—80年代,伊•斯塔罗夫、乔治•克瓦连吉又对内部做了改建。此后冬宫内外形貌基本未变,一直保持到现在。
❸ 冬宫的地位是什么
在圣彼得堡众多的宏伟建筑中,宫殿无论从建筑的优美还是装饰的丰富和华丽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冬宫。这座宏伟建筑外表极其庄严,它无愧为一件建筑杰作。
❹ 攻打冬宫的里程碑意义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根据前苏联和中共官方的宣传: 晚上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而且在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冬宫是俄国资产阶级的象征,攻陷它象征俄国无产阶级击败了俄国的资产阶级,冬宫也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基地,实际上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后苏联在原俄国基础上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❺ 历史上冬宫在俄罗斯主要用于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冬宫一直是俄罗斯沙皇的宫殿。但在恐怖分子杀死亚历山大二世之后,亚历山大三世将行宫搬到了卡特沁宫,只在冬宫举行一些庄严的仪式,只是到了1894年尼古拉二世登基之后,冬宫才重又成为帝王的宫殿。因此又对尼古拉一世的内室重新装修——已经有现代派的风格了。
1917年2月,临时政府不顾文化活动家们的反对,将政府机关和各部搬到了冬宫。临时政府在孔雀石客厅召开会议,克伦斯基端坐在亚历山大三世以前的内室中。
为了安慰文化活动家们,临时政府决定将冬宫的珍贵文物搬到莫斯科。尽管一部分珍贵物品挽救下来了,但是冬宫实质上却变成了集体宿舍。
冬宫的警卫队最初只有900~1000人,到二月革命开始增加到了2000人,此外又派了女子营的两个连去保卫临时政府。克伦斯基本人就有一个很大的卫队,并频繁更换其成员。他的卫队驻扎到冬宫的正门大厅里,哥萨克士兵和士官生毁坏了许多图画,玷污了墙壁装饰材料,给家具淋上了墨水。
10月25日~26日,工人赤卫队员、红色步兵和水兵夺取了冬宫,在这之前三天,流氓兵痞毁坏、玷污了宫殿的大部分内部设施。
❻ 俄罗斯帝国的明珠冬宫说说本文的标题,俄罗斯帝国的明珠冬宫,有何妙处
冬宫(Winter Palace,俄文:Эрмитаж)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它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
❼ 冬宫 是什么地方在十月革命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东宫是俄罗斯着名的皇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国力艾尔米塔日博物馆,东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1917年11月7日(时在俄国旧历十月),革命爆发,立宪党人毫无还手之力,革命势如破竹,最后只剩下东宫可做据点。保卫东宫的是哥萨克、士官生以及妇女敢死队。布尔什维克策动工人、士兵强攻要塞,同时命令攻击“阿芙乐尔”巡洋舰(“阿芙乐尔”巡洋舰在十月革命之后,几乎成了革命的象征。布尔什维克策动革命,喀朗施塔得水兵是主力之一,“阿芙乐尔”巡洋舰是布尔什维克控制的最主要武力)。和彼得保罗要塞上的大炮同时向东宫开火。于是,就有了十月革命的第一炮。
❽ 俄罗斯冬宫介绍
冬宫是俄罗斯着名的皇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
该宫由着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正如人类历史上其它着名的宫殿一样,该宫殿自从建成以来一直备受劫难。冬宫初建于1754至1762年间,1837年被大火焚毁,1838至1839年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次遭到破坏,战后被精心修复。
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
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 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面向冬宫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
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贵重木材。埃尔米塔日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物。其完整性与华丽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装潢丰富,窗上饰框及浮雕装饰给人以力量,圆柱有规律的排列,墙表面由白色、绿色相间配合,使长长的外观形形色色,生动起来。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该馆最早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❾ 冬宫的历史是怎样的
冬宫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作为皇宫的冬宫,最早于1710年建在涅瓦河边,当时是荷兰风格的两层建筑。1719年根据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宫不远,今天艾尔米塔日剧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宫,其形式明显受北欧建筑的影响。
18世纪中叶,俄罗期建筑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时代到来,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为杰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许多经典建筑。除冬宫外,斯莫尔尼修道院、彼得宫的大宫、皇村的叶卡捷林娜宫均是他的大手笔。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随作为着名雕塑家的父亲,应彼得一世之邀来到刚刚兴建的圣彼得堡,此行他为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了绝好的机会。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聘请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宫。然而就在宫殿即将完工之时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刚刚即位的彼得三世携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叶卡捷林娜二世——迁入新落成的冬宫。
1762年叶卡捷林娜二世登基不久,拉斯特雷利即被迫提出辞呈,因为这位建筑师的创作风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尤·费尔腾·让·瓦兰·德拉莫特、阿·里纳尔迪等几位欧洲建筑师对宫殿内部继续进行装饰并对原设计做了一系列改变。18世纪70~80年代,伊·斯塔罗夫、乔治·克瓦连吉又对内部做了改建。此后冬宫内外形貌基本未变,一直保持到现在。
❿ 圣彼得堡冬宫对俄罗斯历史的意义
革命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