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国沙皇是指彼得一世还是彼得二世
沙皇(俄语:царь)是俄罗斯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称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的统治者一直都称为沙皇。
俄语中沙皇(царь)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Caesar)的转音,царь就是“皇帝”的意思。中文则半音译半义译,翻译成“沙皇”。
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沙皇这个称号指最高统治者,特别是指拜占庭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后则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纪,俄罗斯流传一种说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后,拜占庭帝国和皇帝的权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时期,大公称号显得权力不够大,于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此外,保加利亚早期的皇帝和20世纪的保加利亚国王也自称沙皇。
历届沙皇:
http://www.hudong.com/wiki/%E4%BF%84%E5%9B%BD%E6%B2%99%E7%9A%87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俄文: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1672年5月30日--1725年2月8日),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娜塔莉·基里尔洛夫娜·纳雷什金娜之子,为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罗斯皇帝(1721年—1725年)。在位期间力行改革,使俄罗斯现代化。
彼得一世的异母兄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死后,1682年与伊凡五世一同即位。不久发生近卫军暴动,舅舅纳雷什金当着他的面被暴动士兵杀死,异母姐姐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摄政,1689年索菲亚被推翻之后,彼得掌握实权。
从1697年起彼得大帝隐姓埋名游历英国、荷兰、德国各地,考察西欧文化、科技。因国内近卫军谋叛,1698年夏天回国。推动欧化运动,并严厉处罚了在他幼年时参加禁卫军叛乱的人。
彼得一世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他最重要的动作是改革军制(俄罗斯以前使用的是蒙古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首先征召年满十五岁的青年组成名为“达特勤”的志愿军。先受训,后终身服役。直至1874年才改变。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制造与购买武器。彼得一世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在财政和行政改革中一面立足于农奴制,一面尽量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刷新文化。1708年实施地方机构改革,在全国各地设省。1711年设立元老院,改革货币制度。建设新的都城圣彼德堡并于1712年迁都至此。1718年设立参议会。1721年废黜大牧首,代之以宗教事务管理局。经过彼得一世改革,到1721年与瑞典和谈时,俄罗斯已经成为面貌一新的欧洲强国。
对外方面,1700-1721年发动北方战争,战胜瑞典,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22-1723年对波斯战争后,取得里海沿岸一带。并两次对土耳其战争,但未占领黑海港口。为了推行扩张政策,彼得一世不断增加赋税,募集新兵,导致国内矛盾尖锐化,激起阿斯特拉罕起义、巴什基里亚人起义和布拉文起义。
首任妻子柳多西亚·卢普金娜,生有一子(阿列克谢),续妻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生有9个子女,除安娜(嫁给德国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的卡尔,彼得三世的母亲)和伊丽莎白两人之外均未活到成年。
彼得一世被后人称为彼得大帝.
⑵ 俄国的三代帝王: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如下:
1、彼得大帝是伊丽莎白一世的父亲;
2、伊丽莎白一世为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儿;
3、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二者无直接关系。
伊丽莎白一世女皇未婚而且无嗣挑选了彼得三世为继承人,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三世的妻子。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是普鲁士一个没落贵族。
她的远房表哥,荷尔施泰因王子卡尔·彼得·乌尔里希,也就是俄国彼得大帝的外孙,被他的姨妈,俄罗斯女皇叶丽萨维塔选中,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
又由于普鲁士与俄国的联姻,以及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认可,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为了彼得三世的妻子。
(2)为什么俄罗斯有一世二世扩展阅读:
彼得大帝、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在位情况:
彼得一世(彼得大帝1682年—1725年在位)
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
皇帝彼得二世(1727年—1730年)
女皇安娜(1730年—1740年)
女皇叶莉莎维塔(1741年—1761年)
皇帝彼得三世(1761年—1762年被杀)
皇帝伊凡(1762年—1764年被杀)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
⑶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的关系是什么
叶卡捷琳娜一世和二世没有任何关系。
叶卡捷琳娜一世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农民塞缪尔·斯科夫龙斯基之女。本名玛尔塔·海伦娜·斯科夫龙斯卡,皈依东正教后更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大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
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皇帝。但是不太参与国政,实权被缅希科夫掌握。按彼得一世遗嘱,在1726年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并创立最高枢密院。临死前数日,在传位给彼得二世的遗诏上签名。
叶卡捷琳娜二世出身于东普鲁士一个乡绅贵族家庭,但她的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王妃出身荷尔斯泰因家族,这个家族和俄罗斯、瑞典王室沾亲带故,可以继承两国王位。叶卡捷琳娜15岁和他的表兄彼得·乌尔里希成婚,后者是俄罗斯皇储。
留下遗诏:
因为保罗与彼得·费奥多罗维奇非常相似,所以叶卡捷琳娜十分讨厌保罗。但自从保罗生下了一个男孩(后来的亚历山大一世)后,却喜欢他(亚历山大)。她死前吩咐把一份诏书藏在首饰盒中,这份诏书很可能写着她死后王位的归属(可能是亚历山大),
不幸的是这份遗诏被随即赶来的保罗大公烧毁,同时成了俄国的新皇帝保罗一世。1801年,和他父亲一样不得人心的保罗一世被刺杀,亚历山大大公继位,这便是号称“北方的斯芬克斯”的亚历山大一世。于是,女皇的最后一个预言也实现了。
⑷ 俄罗斯总共有多少代沙皇
俄罗斯总共有25代沙皇:
1、沙皇俄国时期的沙皇如下表:
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罗斯国家诞生。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王国进行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
俄罗斯正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并于18世纪中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达到鼎盛。在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的俄罗斯参与全欧洲抵抗拿破仑的反法同盟,并成为战后神圣同盟的领导者,此后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⑸ 俄罗斯历史上出过几个女王
俄罗斯历史上最着名的女王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有些译法依德语的英语转写(Catherine II或Catherine the Great)而称呼她为凯瑟琳二世或凯瑟琳大帝。港澳台地区熟称为凯瑟琳大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德文:Die Prinz von Anhalt und Zahlbürst)之女,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初到俄国之时,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支持。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1796年11月,因中风结束辉煌的一生。
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当时发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也被尊称为“大帝”。
⑹ 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对近代俄国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何异同
关于你的问题可以通过:《俄国史》来学习明确参考来源:作者:(美)莫斯(Moss,W.G.)着张冰译,《俄国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
两次改革都是俄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但是由于时间,内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结果和目的是相似的。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力行改革,使俄罗斯现代化,定都圣彼得堡,人称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亚历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着手国内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主要实行解放农奴政策(二一九法令),设立地方自治议会,修订司法制度,充实初等教育,改革军制,以谋求俄国的近代化革命。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⑺ 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都是谁你知道吗
以前有人说过,假如要给俄罗斯人改一个名称得话,那么可以称谓她们为“彼得罗维亚人”。而这其中的彼得罗维亚便是来自于俄罗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角色——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当政期内,以前制订了许多对俄罗斯危害长远的现行政策。政治理念,他竭力消弱大贵族的权利,把兵权取回沙皇的手上,加强了沙皇的独裁权利。这一步,也为他开展下一步的变革给予了稳固的确保,终究拥有兵权,才拥有自身的主导权。
由于那时的政府部门十分的腐烂,因此他认为学习培训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基本建设,办公室程序流程规范化等开展改革创新。这一行为可以说刮起了颠覆性的转型,打动了很多人的权益。可是针对国家来讲,益处是不用多说的。
俄罗斯也由于大力干涉欧洲事务管理,而被称作“欧洲宪兵队”。在叶卡捷琳娜时期,俄罗斯不论是国土面积,或是人口总数,全是欧洲第一强国,俄罗斯步入了世界大国队伍!叶卡捷琳娜二世尽管是一位女士,可是她为俄罗斯所做的奉献,却不逊于所有一位男士沙皇,因此她也被称作“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