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人是怎么庆祝节日的
喝酒伏特加,跳舞欢庆节日!和我们庆祝节日大同小异无非都是吃好喝好玩好
2. 俄罗斯人怎么过年
新年(元旦):俄罗斯的新年曾经定在每年初春时分的3月1日,届时举行隆重的祭祀太阳的仪式。15世纪末又受拜占庭的影响把节期改到9月1日。直到1699年,彼得大帝才依照西欧各国的传统习惯,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新年。1669年除夕午夜,彼得大帝在红场上点燃了第一枚礼花,并命令莫斯科居民用松、柏、枞等常青树装房屋,以示吉祥。于是后来枞树成为圣诞节和新年的主要标志。由于节期相近,东正教把新年和圣诞节连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庆祝活动中少不了严寒老人(圣诞老人)和雪姑娘,他们向人们赠送礼物,祝贺新年。1930年,苏联政府将新年正式定为全国性节日。新年时,各个公共场所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城市的大广场上耸立着高大、漂亮的新年枞树,家家户户的客厅里也摆着挂着各种小礼物的枞树,塔形的枞树象征生命常青。在新旧交替的午夜12点钟,克里姆林宫巴斯克塔上的大自鸣钟传出洪亮的钟声,收音机和电视将钟声传遍全国。举国欢庆,人们打开香槟,互相祝贺新年。公历1月14日是俄历元旦,俄罗斯人照例又要庆祝一番,尤其在农村。
3. 俄罗斯的春节习俗
俄罗斯新年的餐桌是格外丰盛的,各式的开胃冷盘,热菜,甜点,让人垂涎欲滴。应当说明的是,每家新年的餐桌上香槟是必不可少的,克里姆林宫自鸣钟响过12点时,播音员就向全国人民祝贺新年。此时,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动,高呼“乌拉”,相互祝贺,开怀畅饮。按俄罗斯习俗,庆祝新年应该先喝香槟酒,然后才可以喝其它酒享用新年晚餐。
和西方的圣诞老人类似,俄罗斯民族传统中也有一位和蔼的老爷爷形象,他就是严冬老人。在俄罗斯人的眼里,“严冬老人”从天空中飘下的第一片雪花开始就存在了,并非只是在节日才出现。
严冬老人每次在新年期间的亮相时,身边总会跟着自己的孙女雪姑娘,她头戴俄罗斯传统珠冠,为孩子们送上祝福。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新年的庆祝活动绝不能少了雪爷爷和雪姑娘。
俄罗斯的严冬老人与欧洲各国的圣诞老人有所不同。近些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带着小红帽、穿着短红外套的“圣诞老人”,也悄然出现在俄罗斯各地。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俄罗斯的“严冬老人”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老人”,从穿着和外表上看,圣诞老人多留着白胡子,身穿红色短外套;严冬老人却从来不穿短外套,他的大衣长及脚踝,帽檐上翻,大衣的颜色也不一定是红色,可以是蓝色,绿色,也可以是冰雪的颜色。
俄罗斯像中国一样,除公历外,还有古老的民间历法。根据东正教的历法,圣诞节和新年要比欧洲的节日晚两个星期。也就是说,1月7日是俄历圣诞节;1月14日是俄历新年。
提及俄罗斯庆祝的公历新年,还有一段长长的历史。最初其实俄罗斯民族的新年是每年初春时分的3月1日。因为俄罗斯大地靠近北极地区,春季到来的时间要比其它地区来的晚。那时候,每年的3月1日当天都会举行祭祀太阳的隆重仪式。15世纪末期,受到拜占庭的影响,俄罗斯又将新年改至每年的9月1日,并一直持续到1699年才由彼得大帝依照西欧各国的传统习惯改为今天的1月1日。
4. 俄罗斯的情人节有2/3俄罗斯人不打算送礼物,那他们是如何过情人节的
俄罗斯的情侣们其实对于情人节并没有多少概念,这一天就跟其他普通的一天并没有什么区别,照样的吃饭上班回家睡觉。也有少部分人会将这一天当成特殊的二人世界来度过,提前订好献花、蛋糕,买好礼物,吃烛光晚餐然后一起探索身体的奥秘。其实外国人对于这些情人节并没有多重视,相反的我们国家的人对于情人节那才是非常看重,仿佛这一天如果男性不记得了那便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过。
其实只要爱对了人啊,每一天都是情人节!
5. 俄罗斯习俗
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在公历1月7日,届时,家家都装饰圣诞树,享用丰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唱歌跳舞,欢度圣诞夜。复活节在每年4月间,节前49天为斋戒期,过节第一天即复活节。
圣诞节
俄罗斯族的复活节为节中之节。届时家家准备丰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庆贺,尽情歌舞。过节前一天,各家要煮很多彩蛋,看上去犹如五彩缤纷的花坛。客人进门祝贺时,主人分给每人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在欢聚进食时,主人和客人还玩碰鸡蛋的游戏,有输有赢,非常有趣。
此外,还有“报喜节”(节期在每年3月上旬)、“成年节”(节期在每年6-7月间)等,也过元旦、春节、国庆等全国性的节日[1] 。
婚姻
家庭
俄罗斯家庭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父亲掌管家中经济。子女长大结婚后,即另立门户,独立生活。与汉族通婚所生子女,一般都有汉族和俄罗斯族姓名。俄罗斯人名字由本名、父名和姓三部分组成,妇女结婚后随男姓,也有少数为男随女姓者,平常称呼很少叫全名,一般以小名或本名相称,平辈和朋友间可以直呼其名。
俄罗斯族家庭
俄罗斯族的家庭关系,夫妻地位比较平等,尊重妇女,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在家庭中老人具有无上的权威,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婚姻比较稳固,离婚者少。注重对孩子伦理道德的教育。俄罗斯族性格开朗,邻里关系也处理较好。子女成家立业后,要同父母亲分家单独生活,有的则仍同住在一个院子里。
分家在俄罗斯族看来是子女们经济和生活独立的标志。分家时,如果父母在世,家庭财产由父母主持分配,一般来说,父母要给自己留一份家产养老,然后将剩余的家产分给已出嫁的女儿、成家的儿子和没有成家的儿子。如果父母去世,另立门户的儿女无权继承遗产,其遗产由同父母一起生活的兄弟继承,或按遗嘱处理[1] 。
婚礼
俄罗斯族恋爱与婚姻自由,但结婚必须经父母同意。
婚礼在教堂举行。由神父询问新郎新娘结婚是否自愿,当得到肯定答复之后,神父为他俩祈祷祝福,双方交换结婚戒指。新郎新娘将两杯酒各喝每杯中的一半,以示同甘共苦。客人们则在举杯饮酒前高呼:“苦啊!”新郎新娘接着互相亲吻,以示相爱。结婚3天回娘家,新娘父母亲要先端出面包和盐水,女儿、女婿稍食之,再拿出酒,各喝一杯,以示甜蜜幸福[1] 。
丧葬
俄罗斯族实行土葬,葬礼在墓地举行,由死者的男性亲友将棺材抬至墓地,将棺盖揭开,亲友们向死者作最后告别。神父诵
6. 俄罗斯全年有哪些节日
1、新年/元旦(1月1日-10日)
俄罗斯新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传统节日。
每逢新年,每家每户,大街小巷,都会布置得很漂亮。但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俄罗斯人往往坚持用真的枞树和彩灯,而非人造枞树来装点中央广场,以及家里的客厅。
2、圣诞节(俄历1月7日)
1月6日晚间至7日,俄罗斯所有东正教教堂和许多海外教区(全世界共有超过2.9万个俄罗斯东正教堂)将在这一天举行节日礼拜。夜间节日礼拜持续几个小时,于7日结束。区别于欧洲的圣诞老人,俄罗斯圣诞节派送礼物的是严冬爷爷和他的孙女雪姑娘。
3、旧新年(1月14日)
旧新年中,饺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用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的餐具来盛放饺子。在很多城市,人们仍然庆祝这个节日,与家人、朋友一起安排一顿丰盛的晚宴,吃饺子。
4、洗礼节(1月19日)
在俄罗斯传统节日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有的人还要跳进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风俗习惯是占卜时间,尤其是女孩子们要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5、祖国保卫者日/男人节(2月23日)
在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传统上不仅仅被视为军人的节日,也被视为所有男人的节日。目前俄罗斯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男女比例四比六,女多于男。男人节这天,俄罗斯男士很得宠,几乎每个人都能收到女士们争相送的鲜花和礼物。因此,男人节是俄罗斯一种社会现象,令人艳羡。
7. 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俄罗斯的风俗习惯是:
1、被邀请做客,或者过年,过节,过生日时,赠送鲜花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切不可送双数花朵,一般以三只,七只,九只都可以,送双数花朵是被认为送葬礼时给死人准备的。另外,送给年纪大的女士要送鲜艳一点的,比如玫瑰红或者大红色,显的有活力。而送年轻姑娘,一般选择比较浅色花,粉色,黄色等等表示纯洁。但情人节玫瑰一定要是红色的最好。
2、俄罗斯人大部分信奉东正教,去一些不完全属于旅游开放的教堂,女士需要戴头巾,男士则需脱帽。不管你是不是信奉东正教。
3、买东西自觉排队,加塞会被认为是没教养的行为。另外,在公共场切实不可大声喧哗,否则会遭白眼。上车应该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否则他们也会主动让你站起来,然后心安理得的坐下。
4、跟不是很熟悉的俄罗斯人聊天时,尽量不要谈一些关于苏联解体,斯大林,还有车臣领土的归属等问题。
5、除快餐店外,一般在饭店或者餐厅里就餐时都要给小费,因为,服务人员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小费。视你对服务小姐的满意程度多少不等,一般是餐费的10-15%左右。
6、在俄罗斯基本上很少有砍价的时候,尤其是在国营大型商店,除了在商品上注明的折扣或者优惠外,基本上价格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在跳蚤市场里可以砍价,但是幅度不大,一般转上两三家摊位价格基本上就能很了解商品的价格了。
7、俄罗斯人见面以握手礼为主,特别好的朋友久别重逢,会用拥抱和亲吻。一般是拥抱后互相亲吻脸颊三次,先右再左再右。与陌生女士相见,不要主动握手,更不能过分亲热。除非对方主动跟你握手,可以说两句赞美女士年轻漂亮的话,一定会得到对方的好感。
8、在剧院看演出,不论是芭蕾舞还是歌剧对于俄罗斯人来说都是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去这样的场合,要着正装。并且绝不可以迟到。演出开始后切不可交头接耳或者吃东西,更不能接听电话。否则会被请出去的。
8. 俄罗斯族的节日习俗:俄罗斯族的名人都有谁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俄罗斯族总人口数为15393人。
俄罗斯族?的历史来源
中国的俄罗斯族主要是从俄罗斯移居而来。早在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侵入我国黑龙江地区的部分沙皇俄国士兵被俘归降后,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编入八旗。在后来的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683—1685年)间,又有百余俄罗斯士兵,随军队自黑龙江北雅克萨边城迁居北京。今北京的罗、何、姚、田、贺五姓俄罗斯族人约200余人,即他们的后裔。
18世纪前后,有部分俄罗斯逃亡士兵、谋生的农民和传教士等迁入我国新疆北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沙俄对中国的侵略,在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建立居民点,又有大批俄罗斯农民迁入中国境内。沙俄利用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在新疆的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设立领事馆和贸易圈,不少俄罗斯商人和手工业者迁入。十月革命后,这些俄罗斯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国的国籍。十月革命期间,流入新疆的沙俄士兵,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1932-1938年,在苏联远东地区定居的许多华侨被强行谴送回国,这些华侨大多携带所娶俄罗斯族妻子进入新疆。据统计,当时进入伊犁、塔城的有19000余人。今天,新疆的俄罗斯族多数是这些人的后裔。1955—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国国籍的俄罗斯人迁返苏联,新疆俄罗斯族的人口因而剧减 。
另外,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带,也有少量俄罗斯人。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或淘金,或伐木,或种地,后来逐渐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通婚。今天,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的俄罗斯族大多是他们的后裔1。
新中国成立前,俄罗斯族在消除新疆战乱,保持新疆社会稳定方面屡立战功。1931年被新疆省政府招募组成俄罗斯“归化军”,人数最多时曾有3个团,在击垮甘肃军阀马仲英部队的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1933年,归化军与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乌鲁木齐发生的“四一二”政变,推翻了金树仁军阀政府在新疆的反动统治。
1944-1949年,俄罗斯族人在新疆三区革命军事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富有军事知识和战斗经验的俄罗斯族军官进入各级指挥员岗位,不少俄罗斯族人被任命为营、连、排级指挥员,还有的人在三区政府的军事厅和内务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甚至为革命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01年4月16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准,在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建立了全国惟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历史习俗节日
俄罗斯族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和复活节。
圣诞节在公历1月7日,届时,家家都装饰圣诞树,享用丰美的食品,由扮演的圣诞老人分发礼物,唱歌跳舞,欢度圣诞夜。复活节在每年4月间,节前49天为斋戒期,过节第一天即复活节。
俄罗斯族的复活节为节中之节。届时家家准备丰盛的食物,男女老少皆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庆贺,尽情歌舞。过节前一天,各家要煮很多彩蛋,看上去犹如五彩缤纷的花坛。客人进门祝贺时,主人分给每人一个彩蛋,以象征生命的昌盛。在欢聚进食时,主人和客人还玩碰鸡蛋的游戏,有输有赢,非常有趣。
俄罗斯族习俗节日:俄罗斯族的名人都有谁
俄罗斯族圣诞节
圣诞节又称耶稣圣诞瞻礼或主隆生节。在新疆,日期定在公历1月7日,节期约10天,这一节日已经演变成信仰东正教的新疆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前夕,俄罗斯族人大量购置货物,买圣诞树布置家庭,亲朋好友间互赠圣诞礼物;俄罗斯族年轻人还组织起来,装扮各种吉祥动物和圣诞老人,成群结队到各家各户拜贺、祝福。圣诞之夜,家人团聚,按习惯,晚宴必备圣诞鹅。节日期间,俄罗斯族举行各种规模的聚会,唱歌、跳舞、欢度佳节。1985年后,每逢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俄罗斯族习俗节日:俄罗斯族的名人都有谁
俄罗斯族谢肉节
谢肉节是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俄语叫“玛斯列尼嚓”。俄罗斯人的谢肉节在复活节前第8周,大斋前的一星期。谢肉节过后,虔诚的东正教教徒进入为期40天的大斋期。大斋期间不能吃肉,所以叫“谢肉”。谢肉节期间俄罗斯族教民们除了不能吃肉,也不能吃鸡蛋,有的人甚至连牛奶也不喝,只吃粮食、蔬菜、水果和植物油等。俄罗斯族人的谢肉节要持续7天,也就是一直要持续到复活节前夕,这7天每天都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天为迎节日,第二天为始欢日,第三天为大宴狂欢日,第四天为拳赛日,第五天为岳母晚会日,第六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七天为送别日。谢肉节期间俄罗斯族一般要吃一种煎饼,状似太阳,也象征着太阳,表示欢庆太阳的复苏,所以谢肉节又被称做“太阳节”。按习俗,有的地方把做好的第一张煎饼放在风窗上祭祖,另外一些地方把第一张煎饼放在田地里,以祈求太阳尽快使大地解冻,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做送冬节,也是迎接春天、迎接春耕季节到来的日子。按风俗,谢肉节期间,人们会以一些名目聚会宴饮,还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但不能举办婚礼,所以要操办婚事的人家须在斋期前举办。如果某家有未婚的大龄女子,主人的好友就会相约在谢肉节期间到这家来,用小木橛插上门或用绸带象征性地绑在主妇的腿上,然后对主人说,要想出门或想解开绳子就得请客,意思是惩罚主人为什么把女儿束缚在家里,不让她们婚嫁。
9. 俄罗斯的风俗人情,过节的习俗
称呼
俄罗斯的姓名包括三个部分,依次为名、父称、姓。女人结婚后一般随男人姓,有的保留原姓。在俄罗斯人当中,不同的场合不同对象有不同的称呼。在正示公文中要写全称,非正式文件中一般名字和父称写缩写。表示有礼貌和亲近关系时,用名和父称。平时长辈对晚辈或同辈朋友之间只称名字。在隆重的场合或进行严肃谈话时,用大名。平时一般用小名。表示亲近时用爱称。对已婚妇女必须用大名和父名,以示尊重。工作关系中可称呼姓和职务,再加上“同志”的词。
面包和盐
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亲吻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忌讳
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
洗礼节
俄罗斯东正教节日,在公历1月19日。这一天往往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新生儿在命名日受洗。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河里破冰取“圣水”。1月18日晚是占卜日,特别是女孩子,在这一天晚上要占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谢肉节
又名“狂欢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时间在复活节的第8周,过7天,每一天都有不同名称,第1天为迎节日,第2天为始欢日,3第天为大宴狂欢日,第4天为拳赛日,第5天为岳母晚会日,第6天为小姑子聚会日,第7天为送别日。节后第7周内是斋期,不杀生,不吃荤。人们在谢肉节期间举行各种欢宴娱乐,跳假面舞,做群众游戏等。
1月7日是俄罗斯按照东正教规定的圣诞节,不过这只是一个宗教节日,并不像欧美那样,帮圣诞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来过。俄罗斯圣诞节完全取决于个人是否有意愿去庆祝。原则上,目前俄罗斯所谓的过年只有1月1日,即新年。俄罗斯以前实行自己的历法的时候会按俄历来过新年,不过俄历由于准确性问题早已经废止,俄罗斯同欧美一样,也实行我们所谓的公历。不像中国阳历阴历共存。虽然现在俄罗斯的日历里还会注明俄历新年,在俄罗斯叫做旧新年 "Старый новый год",但并不是法定节假日,也没有多少人在这天举行庆祝。
洗礼节:俄罗斯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公历 1月19 日)举行。节期一天。
报喜节:俄罗斯族的民间节日,每年三月春天来临时(一般在农 历三月上旬)举行。
谢肉节:又称狂欢节、送冬节。是俄罗斯族的民间节日。没有固定日期。一般在每年农历3 月22 日之后或4 月25 日之前的一周举行,节期七天。
夏节:又称“桦树节”,是俄罗斯族民间节日,每年公历 6 月24日举行。
以利亚节: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公历8 月1 日举行,节期一天
10. 我想知道俄罗斯的礼节习俗有哪些,具体点的
俄罗斯的礼节习俗:
1.俄罗斯人一般的见面礼是握手,但握手时要脱下手套。久别的亲朋好友常用亲吻拥抱礼,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
2.在隆重的场合,俄罗斯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3.应邀到俄罗斯人家做客,进屋后应脱衣帽,先向女主人问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
4.男士吸烟,要先征得女士们的同意。
(10)俄罗斯人过节怎么过的扩展阅读:
俄罗斯人的忌讳
俄罗斯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
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会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