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态度及原因、、
态度:力挺巴沙尔,保持现有政权不变。
原因:俄罗斯是个很现实的国家,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对他有利他就支持,反之他就反对,这一点并不像某些国家,意思形态之上,国家利益次之。
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基地,叙利亚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进口国,双方还有许多经济往来,维护巴沙尔就是维护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当然力挺巴沙尔。
❷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力挺巴沙尔政府,为何不接收叙利亚难民
这是因为俄罗斯在受到美国制裁以后,根本对于应对难民问题可以说是有心无力。因为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再加上通货膨胀严重,使得很多难民他们都不会选择去俄罗斯,而且俄罗斯也不会接收难民来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当然俄罗斯也一定会出兵力挺巴沙尔政府,因为在那里有着俄罗斯非常多的利益需求。
而且叙利亚的难民他们自然会选择去欧洲国家进行避难,这样会使得欧洲出现非常大的问题,这也是俄罗斯非常愿意看到的事情,因为一旦欧洲国家出现非常严重的社会矛盾现象,就会使得俄罗斯拿这件事大做文章。这非常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❸ 俄罗斯为什么要介入叙利亚局势
中东地区为什么会这么重要?而使美国同俄罗斯都如此的重视。
在过去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在与其地缘战略,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通俗的讲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在过去的视角来看的。
那么在现在这种地域战略的重要性存不存在了,还是存在的,但是其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了。科技的发展,已经不是当年必须要通过陆路来进行贸易也好,还是军事行动也好的状态了。
这样的处境只会让俄罗斯在叙利亚继续对抗美国,不然美国的全部精力都会投入到乌克兰这上面。这就陷入了一个循环,恶性的循环。
那么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俄罗斯要称霸中东,是扛着核弹去和美国拼命,还是通过一个什么方式来称霸中东。连一个叙利亚的主导权,美国都不会同意让给俄罗斯,何况是整个中东地区。
❹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积极向西方学习,为何西方国家却不卖面子,还集体抵制
巴沙尔收到过西式的教育,而且是一位外交手腕非常灵活的政治家,虽然叙利亚积极的向西方学习经验,但是由于巴沙尔亲俄罗斯的属性,而且其在政治策略上始终坚持与俄罗斯交好的政治政策导致西方国家始终在对巴沙尔进行制裁和打击。
最后就是巴沙尔对俄罗斯的态度,巴沙尔自上台以后就和俄罗斯眉来眼去,双方的关系可以说非常的要好,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这一情况肯定是非常反感,可以说是不能忍的地步了,当北约开始支持反对派之后,局势岌岌可危的巴沙尔更是直接抱紧了俄罗斯的大腿,借助俄罗斯的援助和反对派进行战斗,当北约的军队以反恐的名义进军叙利亚之后,更是只能邀请俄罗斯军队对其进行抗衡。
❺ 为何说巴沙尔“毁了”叙利亚呢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的管理虽然越来越民主化,越来越依靠选举。但是国家的命运,很多时候还是依赖于领导人的决策和管理能力。也就是说,遇到强悍的领导人,遇到手段高超的领导人,国家的发展自然好。但是如果领导人无能,又缺乏治理的能力,那么国家必然凄惨。而最典型就是叙利亚,为何说巴沙尔“毁了”叙利亚呢?原因主要是三点。
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叙利亚坚决反对美国,最终彻底激怒了西方,激怒了美国,很快美国干涉,叙利亚内战四起。所以其实是巴沙尔的错误政策,让叙利亚陷入了长期的战争,彻底毁了叙利亚。
❻ 同样是强权人物,中东强人基本被推翻,为何巴沙尔却笑到了最后
这是因为巴沙尔在背后得到了俄罗斯的强力支持,所以也使得巴沙尔政府并没有被反对派武装推翻,并且现在在俄罗斯军队的帮助下,巴沙尔政府也在积极地收复失地,现在已经将叙利亚境内的反对派武装消灭殆尽。所以并不是巴沙尔政府非常的强硬或者是有手段,主要是巴沙尔政府在背后得到了大国的支持,如果没有大国支持的话,巴沙尔政府根本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所以我们也希望叙利亚能够迅速地恢复到和平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使得叙利亚老百姓能够重建家园。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❼ 气愤,俄罗斯为什么不接受巴沙尔总统的避难请求
当时是普京为了给巴沙尔总统信心,而且俄罗斯为了插手叙利亚事务,直接提供俄罗斯军队支援,这比所谓的政治避难强多了,如果巴沙尔总统出国避难,叙利亚会比现在还乱的,IS直接占领叙利亚都有可能,美国和北约这些西方国家不希望叙利亚重新恢复秩序,坐视IS壮大,养虎为患,甚至还在俄罗斯打击IS时候拖后腿,这样这些国家好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军火倾销都是钱啊
❽ 俄罗斯为什么要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
首先,当前巴沙尔政府处境危急,急需外部援手。经过长达四年多的血腥内战,叙利亚政府军疲态日显,尤其是兵源不足问题日趋凸显。7月28日,巴沙尔总统首次公开承认,因阵亡、变节和逃避服兵役等情况,曾拥有近30万军力的叙利亚政府军规模减少近半,并坦承“军队感到疲乏”,“其他什么都有,但就是缺人”。由于军力不足,叙政府军只能收缩战线,由此使“伊斯兰国”轻易夺下巴尔米拉,亲政府部队还退出伊德利卜省。据报道,叙利亚政府控制下的领土不到全国的25%。可以说,巴沙尔政府处境已经非常危险,如果没有外部强援,巴沙尔政府很难长久支撑下去。
对俄罗斯来说,巴沙尔政府续存至关重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为数不多的忠实盟友,塔尔图斯港还是俄罗斯在海外的唯一军港,巴沙尔垮台将使俄罗斯在中东失去重要的立足点;从地区反恐看,巴沙尔政府是目前遏制“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向北高加索地区扩张的重要屏障。如果巴沙尔政府垮台,叙利亚很可能完全被极端恐怖势力占据,并将直接威胁俄罗斯南翼的安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高调示强,宣布将扩大对叙利亚军事介入。
其次,欧洲难民潮引发的舆论变化,为俄罗斯强行介入叙利亚提供契机。2015年以来,欧洲正遭遇二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目前已经有30万中东难民蜂拥而入,令欧盟国家应接不暇、疲于应对。这些难民绝大部分来自战乱不断的西亚北非地区,其中80%难民来自叙利亚。普京9月4日称,难民潮是欧洲国家在中东和北非错误政策的“必然结果”。欧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对美国亦步亦趋”。欧盟国家痛定思痛,重新反思对叙政策,朝着“劝谈促和”,反对美国强行干预他国内政的方向转变。美国所领导的倒叙联盟有可能分崩离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普京公开承认俄军事介入叙利亚战乱,实际是要引导叙利亚政局朝着维护巴沙尔政府、打击“伊斯兰国”的方向发展。充分显示俄罗斯在地区事务上发言权和影响力。
第三,“伊斯兰国”对俄罗斯威胁增大。2014年兴起的“伊斯兰国”非常敌视俄罗斯,该组织因不满普京支持巴沙尔政府,声称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一样,是“伊斯兰国”的敌人,曾扬言要打到俄罗斯,并扬言解放车臣和整个高加索地区。此后,该组织曾出资7000万美元,在中亚开辟新战场。而俄罗斯是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人数仅次于东正教,俄罗斯穆斯林超过2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5%,其中不乏“伊斯兰国”的同情支持者。据俄罗斯专家称,IS组织中有1000多名俄罗斯人,对俄本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但俄罗斯2014年忙于应对乌克兰危机,无暇顾及打击“伊斯兰国”。目前,随着乌克兰危机局部缓解,俄罗斯的安全关注重点逐渐转移。与此同时,由于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出工不出力”,“伊斯兰国”在2015年持续壮大,其活动范围遍及西亚北非各个国家,极端思想继续向外渗透。在此背景下,俄需要将目光转向中东,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投入更多资本。而军事介入叙利亚、扶植巴沙尔政府就是重要步骤。
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无疑是中东政治中的大事。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未来可能在叙利亚建立军事基地、派驻军事人员,甚至派出地面部队和空中力量。这些可能的军事行动,不仅增强了巴沙尔政府续存的可能性,还使美俄博弈日趋从“暗斗”转向“明争”,中东政治由此迎来更加不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