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为什么要浮动核电站

俄罗斯为什么要浮动核电站

发布时间:2022-07-21 11:37:07

‘壹’ 浮动核电站的简介

全球首座浮动式海上核电站
俄罗斯建全球首座浮动式海上核电站。圣彼得堡巴尔迪斯基造船厂建造144米长、用于承载核电站设施的驳船,完成后,预定2012年拖往尚未向外界透露的“秘密”地点。
根据俄联邦原子能署计划,浮动核电站将建在一艘长144米、宽30米的驳船上,将装载2座35兆瓦(MW)的KLT-40S反应堆。俄罗斯计划在2012年把燃料装入反应堆,随后将浮动核电站拖到远东堪察加地区。该浮动核电站能为20万人口的城市提供足够的电力,其运行寿期为38年,包括3个为期12年的运行周期,每个周期中间平均停产8个月。
核电站投入使用后将使用纯度在20%以下的浓缩铀。船上有储存核废料的设施,每10年到12年进行一次彻底检修,并清理储存的核废料。这种新型浮动核电站能够适应北极和远东等严寒地区的恶劣气候条件,俄共计划建造7座类似核电站。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energoatom)已经与巴尔迪斯基 扎沃德(Baltiysky Zavod)造船厂签署了完成第一座浮动式核电站的合同,电站预定在2016年试运行 。
这座名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浮动核电站将在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地区的威尔尤欣斯基投入使用。第一座浮动核电站船体的龙骨曾经于2007年4月在北德文斯克的北方造船厂(Sevmash)铺设。但是,2008年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表示其建造被转至巴尔迪斯基扎沃德,因为北方造船厂已经承接过多的军工合同。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与巴尔迪斯基扎沃德船厂在2009年2月签署了一份完成核电站的合同,当时预计船体将于2012年完工,但是后来由于扎沃德造船厂自身面临破产的境地导致工作受阻。
随着2台300吨重容器的安装,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项目又向完成迈进一步。

‘贰’ 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起航,除了会动它和普通核电站有啥区别

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俄罗斯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于8月23日启航,那么,浮动核电站跟普通核电站有什么区别呢?

一,在造价方面

普通核电站,造价非常昂贵,每个大约10至20多亿,而漂浮核电站造价比较便宜,它的造价相当于普通核电站的1/10。

在漂浮核电站的建造方面,我国也不甘落后,早在201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已经达成了共识,将共同建漂浮核电站,一旦建成,我国水面军舰将第一次拥有专门的核动力装置,对我国核动力航母建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叁’ 浮动核电站的介绍

浮动核电站是指利用浮动平台建造的可移动的核电站。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由俄罗斯建造,名为“罗蒙诺索夫号”(Akademik Lomonosov),主要用于给俄罗斯北部偏远地区供电。

‘肆’ 我国在南海区域建起浮动式核电站,有什么作用呢

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我国在许多领域方面都有着显着进步以及突破,比如基建技术。贸易领域、制造业领域以及高铁技术等等,都让许多国家钦佩不已,甚至许多国家都会派人来中国潜心学习,可见中国在这几十年期间发展速度有多快。如今随着世界各国不断发展,能源问题一直都是许多国家“关注点”,毕竟世界上能源有限,不可再生能源也也面临枯竭。

中国这次要干啥?20口“大铁锅”在南海出现,引25国密切关注!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并且不断地创造着奇迹,我们一举一动总是会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这一次也不例外,引起25国密切关注。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期待你们的留言,感谢阅读!

‘伍’ 海上核电站工作原理是什么

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技术原理其实并不神秘,只是将原本建造在陆地上的核电站安装在船舶平台上。但是,由于陆地和海上条件差异很大,相关的技术要求不尽相同,海上浮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都面临特殊的技术难题。这种小型的、可移动式的海上核电站将陆上核电站的缩小版安装在船舶上,既可为偏远岛屿供应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为远洋作业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平台提供电力、热力和淡水资源,有用电需求时将电站拉过来,不需要便可用船将电站拉走。

‘陆’ 浮动式核电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呢

浮动式核电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为解决能源危机,充分利用核能发电以及海洋开发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已日渐成熟,并展现出高效、经济性等特点,被认为是核能开发的一大热点,美、俄、法、韩等国都对浮动式核电站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规划在未来5年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发展。该文就浮动式核电站的发展史进行了介绍,并就相关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俄罗斯典型浮式核电站发展现状?

典型浮式核电站其实可以理解为就是一艘生产核电的船舶,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制造的“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是此类浮式核电站的代表。

以“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为例,可以了解典型浮式核电站的特点。该型浮式核电站长144 m、宽 30 m、高 10 m,重 21 500 t,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运营的浮动核电站和世界上最北端的核装置,其主要任务是为偏远工业企业、港口城市及海上油气平台提供电力。它拥有典型的船型平台,甲板面积较大、装载能力很强,可以实现各种核电生产设施的布置,同时有充分的空间布局划分各功能舱室。

该型浮式核电站上目前装配了两座 35 MW 的改良型 KTL-40 反应堆,可达到 7 万 kW 的年发电量,即可满足 30 万人的生活供电,预计使用寿命 40 年。

同时,这种船舶式的浮式核电站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虽然自身没有推进系统,但是在牵引船的牵引下,可以较为轻松地转移到任何海上作业区域。

由于“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采用的大型船舶制造技术较为成熟、造价成本较低,体现出了较明显的经济优势,在开发生产运用方面表现突出。

美国小型海上核电站(OFNP)发展现状?

美国是最早提出浮动式核电站设想的国家,受 20 世纪70 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曾一度停止过对相关项目的研发建造计划。与俄罗斯的研究开发方向不同,美国对浮式核电站的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小型海上核电站(OFNP) 为主。

此类浮式核电站最明显的特征是外型整体结构是直立的多层圆柱形,因此其平台为圆筒形,并设有生活区和直升机停机坪,其余大部分则是在水下由水密舱壁隔开的隔间,可放置 300 MW 或 1,100 MW 机组的核反应堆以及相关的安全系统。

这种设置方法可以在核反应堆过热时快速引入海水降温,并不断更新提供无限的冷却源,从而增强核电站的安全性。与船型平台相比,圆筒型平台的结松更为简单,面对海洋的风、浪、流可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同时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对来自各个方面压力的平均载荷,降低疲劳载荷,安全性更高。

同时,圆筒型平台的重心更低,对于惯性问题的控制能力更强,可以保持整个浮式核电站的稳定性,这一点对于在海上作业的平台来说非常重要。

另外,圆筒形平台在空间布置方面可以实现各功能舱室围绕反应堆设置,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预计第一批小型海上核电站 OFNP 可以在 15 年实现部署。

法国 Flexblue 下沉式海上浮动核电站发展现状?

Flexblue 下沉式海上浮动核电站是由法国国有船舶制造企业(DCNS)开发的产品,是一种下潜式柱形全模块化移动式浮动式核电站,采用的是小型压水反应堆。此类型浮动式核电站采用舰艇模块化建造技术,核电站在船厂完成建设组装后再被运送到工作场所进行安装。

它被安装于距海岸线 5 km~15 km 的海床上,大约在海平面下方 60 m~100 m 处,考虑到地震危害,结合安装场所的地理环境,要么水平固定于海床上,要么正浮悬挂在距离海底几米高的位置,并依靠海底电缆输送电力。Flexblue 下沉式海上浮动核电站的特点是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同时制造。

?国内浮动式核电站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对于浮动式核电站开发研究较美、俄等国略晚。但我国发展浮动式核电站 3 个优势:首先,我国的核电产业正在不断壮大,虽然相比于世界上其他拥有核能发电能力的国家,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暂时处于落后局面,但近年来我国的核电总发电量量正在不断上升,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2017-2022 年中国核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的内容显示,我国自 2011~2016 年核电的发电量由 872 万 kW 提升到了 2 132 万 kW,核电发电量占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从 1.8% 提升到了 3.6%。可见我国在核电开发方面的长足进步和良好发展前景,这为国 内浮动式核电站的研发建设提供了契机。

其次,我国对于 清洁能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攀升,政府为了促进核电的生 产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6 年 12 月 30 日,国家能源局在其发布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中, 将”建设海洋核动力平台”写入到相关规划中,并提出在 “十三五”期间开展 50-100MW 级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制建造工作,并实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

最后,我国的地理环境对浮 动式核电站有一定的需求,我国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沿海 作业项目较多,对于电力的需求旺盛,因此浮动式核电站 研发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课题。

中国对于浮动式核电站的 研究目标是在开阔水域建设核电站,为石油钻井平台和沿 海岛屿提供电力,并实现对受灾海岸提供救援的目的。

2017 年 8 月 10 日,由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拉开了对海洋核动力装备开发、建造、运营和管理业务的序幕,并将业务延伸到相关产品如蒸汽、海水淡化等。这一系列举措为浮动式核电站在国内的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 浮动式核电站的研发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中核集团的 ACP100S 海上浮动堆和中广核集团的 ACPR50S 海洋浮动核动力平台。

4 结语

浮动式核电站是在对核能研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核电应用方式,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人们在核电生产过程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顾虑,同时能有效解决偏远地区、沿海区域的用电、用水、供热问题,与普通热力发电相比还能起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用,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求,保护地球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上浮动式核电站的研究开发应用,各国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突破。

我国对该项目也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计划将来建立一系列小型浮式核电站,用于沿海石油开采以及偏远岛屿的供电供热及海水淡化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上浮动式核电站的前景会更加明朗。

‘柒’ 俄首座浮动核电站为何被称全球最强移动电源

2018年4月28日,包含两座核反应堆的俄罗斯首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正被拖船拖离圣彼得堡。这座漂浮在水上的核电站也被戏称为“全球最大移动电源”。

此前,俄罗斯副总理DmitryRogozin表示,这座海上浮动核电站会和沿海基础设施连接,通过电缆为北极城市提供电力。图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被拖离圣彼得堡。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长140米,宽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00吨,能配备70名左右船员。在这座“全球最强移动电源”上,装备的两座KLT-40型核反应堆,可输出70兆瓦电功率或300兆瓦热功率,供20万人使用。

‘捌’ 海上浮动核电站是怎么回事,我国何会斥巨资建设

俄罗斯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正式开赴俄远东地区,为那里的边远城市和海上钻井平台等工业设施提供包括大量电能和热源供应。这种浮动核电站相比传统的核电站而言,具有机动性强、建设成本低廉的优势,可以根据需求随时为那些缺乏电能和能源供应的边远地区提供保障,

所以自俄罗斯开工建造其首座浮动式核电站之际,很多国家就开始了这种新型核电站的基础研究工作,并且很多国家也对这种小型浮动式核电站表示了很大的购买或者租借兴趣。那么作为拥有300万海洋面积、大部分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且需要大量电能供应的我国,后面是否有必要建造浮动式核电站给沿海城市或者边远海洋岛礁供应电能或者热能呢?

‘玖’ 海上核电站助力“海洋强国”

据南方日报报道,4日下午,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广核与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天上午签署了《“中广核ACPR50S实验堆平台项目”压力容器采购协议》,这意味着广受关注的中广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设正式启动,这也是我国第一座海上核电站开工建设。

那么海上核电站到底是如何发电的呢?核电站建在海上不污染海水吗?发出来的电又怎么送出去?建造海上核电站的投资比陆地上的高吗?实际上,为建造这种海上核电站,科学家们就为诸如此类的问题争论了近10年,最后在1982年12月美国原子核协调委员会才批准建造海上核电站的计划,并同意设计用于电站的核反应堆。

世界上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是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院士(Akademik Lomonosov)”号,将于2017年10月30日完成测试后正式投入使用。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拾’ 浮动核电站真的实现了吗

据媒体报道,世界上第一座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被拖出圣彼得堡船厂。它将穿过波罗的海,最终到达摩尔曼斯克的一个基地。罗蒙诺索夫院士将在那里完成核燃料的装载,于2019年夏天被拖至北极港口佩威克使用。

此外,在建造“罗蒙诺索夫院士”期间,挪威和瑞典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官员对可能发生的海上事故表示担忧。对此,核电站所有者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表示,浮动核电站是不可摧毁的,并已采取相关保护措施抵御海啸和其他自然灾害。核反应堆的核反应过程也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所有要求,对环境没有潜在威胁。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为什么要浮动核电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0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9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5